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a18524142.html,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作者:韩晨旭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

摘要: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包括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存在一定的领域中,这个领域成为场。四大基本力是物理力学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任何对物理力学的认知以及对知识框架和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这四大基本力。许多高中生对力的概念和原理一知半解,不知从何下手,无法构建力学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也就难以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事实上,他们必须要对这些书本上没有提及的概念作一个详细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弄清楚力的本质。文章基于高中生的视角,以全面化客观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自然界;四大基本力;高中生视角;力的原理

自然界四大基本力的强度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万有引力,弱力,电磁力强力。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将这些基本力的相对强度用数值表示:假设万有引力为1,则弱力为1025、电磁力为1036、强力为1038。这些基本力相差极其悬殊,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力,也是最基本的力的

形势,事实上这些力都不能够再拆分或是简化为其他形势的力,具有唯一性。

一、自然界四大基本力的定义与概念

整个物理学史上,物理学家们对于力学的研究可谓是相当狂热,“‘力’和‘力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是物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弄懂的永恒课题。遗憾的是,尽管牛顿力学体系和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以来,人们对力的研究和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却也还有许多问题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物理学家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主张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四种自然界的基本力,通过对这些概念和性质以及相关原理进一步了解,得出更具有价值的物理力学研究成果。自然四大基本力的定义和概念较多,以下无法一一详尽,只能分为四个部分作为分析以供参考:

1.强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也被称之为“强力”或者“强核力”,其基本力的作用强度最强,作用距离最短,是维系微观世界平衡的一种重要作用力。事实上,强力是指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强子则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概念,是它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的,而将夸克连在一起的是量子色动力学中被称为胶子的粒子,强子则是这些粒子连结的产物。有趣的是,强力的作用力大小跟距离的关系并不成正比,是以反比的形势存在,距离越短,强力越小,这种作用力还需要物理学家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2.弱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也被称之为“弱力”和“弱核力”,它的定义和概念指的是造成放射性原子核或自由中子衰变的短程力,事实上,在宇宙中能量是守恒的,之所以会产生光能,热能以及核能是因为原子核的放射或者聚变产生的能量溢出。弱相互作用力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会有放射的现象发生,也表明了一些粒子自身具备能量的事实。与强相互作用力相同的

《综合知识》试题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综合知识》试题(内部专用)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考生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填写、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在题本上的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 1、2007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6.0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B ) A.18125元 B.19168元 C. 21256元 D.15687元 2、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 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C )。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 3、.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C )。 A.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4、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 A )。 A.一致性 B.矛盾性 C.对立性 D.排斥性5."人山问樵,人水问渔",主要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 ①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②从实际出发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④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②④ 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决定于( A )。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合 C.它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7.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就是( B )。 A.一切从理论出发B.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使主观意志得到发现D.调和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 8.学生王某到超市购买小食品,该超市保安人员怀疑他偷拿了东西而强行对 其搜身。对保安人员这种行为正确的看法是( D )。

2018版江苏省物理高考练习:必修1 第六讲 力 三个基本力 含答案

第六讲力三个基本力 1. 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及其质量( ) A. 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 重力变大,质量变大 C. 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 重力变大,质量不变 2. (2018届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 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 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 3. (2018届盐城学业水平模拟)小明用力推箱子,增大推力后,箱子被向前推出,如图所示.木箱向前运动过程中( ) A. 不受摩擦力 B. 受到静摩擦力 C. 受到滑动摩擦力 D. 受到最大静摩擦力 4. (2018届南京学业水平模拟)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就一定有弹力 B. 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两物体就一定都是运动的

C. 两物体间有弹力且运动,两物体间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D.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两物体间就一定有滑动 摩擦力 5. (2018届无锡学业水平模拟)一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下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该物体上,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情形是( ) A B C D 6. (2018届徐州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在力F的作用下,使同一桌子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其中桌子所受摩擦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7. (2018届宿迁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弹性限度内),则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 A. Δl B. kΔl C. k Δl D. Δl k 8. (2017届镇江学业水平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板上的木块,部分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则实验中木块受到的( )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学院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学号11111111111111 姓名xxxxxxxxx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1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 (1) 1.1两种长程力——引力和电磁力 (1) 1.2两种短程力——弱核力和强核力 (2) 2统一理论的思想基础 (2) 3粒子理论下的统一 (2) 4爱因斯坦对统一理论的构思 (3) 展望 (4) 参考文献 (4)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人们发现微观粒子之间仅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力,它们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进一步研究四种作用力之间联系与统一,寻找能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大统一理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粒子理论和场理论,浅析对大统一理论的认识,进而认识自然规律的统一性。 关键词:大统一理论;自然力;物质粒子;传递力拉子;四种基本力 引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说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因为他认为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或许是一个最基本的法则。甚至可说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根深蒂固,他深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 从30年代提出相对论后不久,爱因斯坦就着手研究“大统一理论”,试图通过“弱作用,磁场,强作用”的统一思维来简单的解释宇宙,进一步将当时已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下,从而找到这四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源。这一工作一直到他1955年逝世为止,并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精力,而且统一思维与当时物理学界的主流思想不符,以致于一些科学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 17世纪,牛顿在研究宇宙行星运动规律时,把行星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太阳系绕银河的运动,以及地球对其上面物体间的吸引统称为一种力的作用,称为万有引力,并得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由于这种力的作用,使得宇宙间各天体组成了和谐的大家庭。 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成功地把电现象和磁现象统一起来,指出了电力和磁力是本质上相同的力,并得到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证明了光就是二者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在做变速运动,无论这种变速运动是什么样的形式,都与力密切相关。因为支配物质行为的就是力。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统一自然规律的描述,就必须把各种形式的力统一为一种力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表现。经过物理学家们近100年的艰苦努力,包括理论上的探究、实验上的摸索和验证,在20世纪中后期已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力统一为4种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4种力进一步统一。粒子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爱因斯坦晚年的大胆构思为建立大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目前,人们从粒子论中已经认识到,一切能观察到的物质是由4种基本粒子组成的(并非最小粒子):2种重子,即质子(p)和中子(n);2种轻子,即电子(e)和中微子(ν),它们相互接近时,其行为是由以上4种自然力支配着。 粒子论指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间不会直接发生力的作用,而是通过发射和吸收传递力粒子而产生通常称之为力的效应的。物质粒子发射出传递力粒子而产生反弹,传递力粒子与加外物质粒子碰撞而被吸收,这样一发一收,即两个物质粒子由交换传递力而使其速度发生改变,如同它们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 1.1两种长程力——引力和电磁力 当物质粒子发射的传递力粒子质量为零时,则在大距离上可以进行交换,称为长程力。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 力是自然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力的发现和力学理论的建立,是自然科学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牛顿以前,古希腊科学家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框架是"和谐"。譬如,地球为什么是球形的?行星为什么作圆周运动?他们认为,球形和圆周运动最匀称、最饱满、最稳定,即最和谐。所以,找到了和谐,也就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在牛顿以后,科学家则用力的框架代替了和谐框架。今天,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就是致力于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作用力,找到了作用力,也就等于找到了现象存在的原因。显然,力的框架与和谐的框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仅可以精确地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还能准确地预见许多自然现象。 今天,当我们用力的观点考察世界时发现,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无不受力的支配。无论是物理运动、机械运动、化学运动,还是生物运动,都离不开力的作用。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支配着宇宙的一切运动。同时,正如科学家们所言,科学理论的诠释之箭只有指向力学才是最基本的、最令人信服的。因此,从研究各种自然力开始,并着手寻找它在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可能表现形式,就有可能找到物质系统与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某种联系,发现存在于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新的作用力。倘若如此,社会科学就有可能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有一个坚实的基石,并最终实现与自然科学的联姻或统一。 从原子到美洲豹,从细菌到你我他,从鲜花到牛粪尿,从爱因斯坦的大脑到花岗岩,所有这些存在物虽然表现出的结构、形态和运动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由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所编制的"实体"。因此,五彩缤纷的世界背后,蕴藏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韵律~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 篇一: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培训手册 入户调查———信息卡登记填写篇 以下几个率,我们各级检查中是要考核的,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达到如下指标: 1、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覆盖率要求达到95% 口个案信息覆盖率=去除重复个案后数据库包含人口数/应纳入全员库人口总数×100% 应纳入全员库人口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含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 2、准确率(已采集信息正确的人数占已采集所有人数的比例)(具体计算可能要通过逻辑审核或者是实地调查核与信息卡数据库核对结果计算)95%以上。 3、项目完整率(每人约有50项采集内容,其中每人已采集项目与总项目数的比例)(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选择其中几项必须填写项来计算,如逻辑审核中重点核实的缺少必填写项目审核) 4、数据库更新及时率(出生或者是四术发生变动时,

数据库是否及时变更,数据库中出生和四术的上报日期与实际的出生日期和实际避孕措施开始日期的变更不应超过三个月或者是更短日期,否则视为不及时) 以上各项指标的高低是关系到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只有信息采集达到上述标准要求,才能为下一步全员录入奠定基础。 下面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步骤详细叙述如下: 一、全员人口数据库要求实现以房管人,内蒙采集规范对房屋的编码要求如下: 内蒙至村级编码示意图:(系统中已经固定编码) 村级至户级示意图:(小区至户未固定编码) 二、具体到平房或楼房中编码规则如下: 如图:这个平房小区共有三排: 第一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三院,一院大门向东开,一院里有三户人家,二院大门向南,院内有两户人家,三院有一户人家; 第二排共两列,第一列共一院,院内有两户人家,第二列共有两院,第一院有两户人家,第二院有一户人家; 第三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两院人家,第一院有两户,第二院有一户。 那么这个小区内的房屋编码依次为:

SQl数据库快速入门必须掌握的四大基本语句

SQl数据库快速入门必须掌握的四大基本语句 做一个系统的后台,基本上都少不了增删改查,作为一个新手入门,我们必须要掌握SQL 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下面对这四个语句进行详细的剖析: 熟练掌握SQL是数据库用户的宝贵财富。在本文中,我们将引导你掌握四条最基本的数据操作语句—SQL的核心功能—来依次介绍比较操作符、选择断言以及三值逻辑。当你完成这些学习后,显然你已经开始算是真正SQL入门了。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表。DDL语句对数据库对象如表、列和视进行定义。它们并不对表中的行进行处理,这是因为DDL语句并不处理数据库中实际的数据。这些工作由另一类SQL语句—数据操作语言(DML)语句进行处理。 SQL中有四种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于这是大多数SQL用户经常用到的,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一一说明。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特定的雇员记录。请熟悉这张表,我们在后面的例子中将要用到它。 INSERT语句 用户可以用INSERT语句将一行记录插入到指定的一个表中。例如,要将雇员John Smith 的记录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John','1980-06-10', 'Los Angles',16,45000); 通过这样的INSERT语句,系统将试着将这些值填入到相应的列中。这些列按照我们创建表时定义的顺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个值“Smith”将填到第一个列LAST_NAME中;第二个值“John”将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类推。 我们说过系统会“试着”将值填入,除了执行规则之外它还要进行类型检查。如果类型不符(如将一个字符串填入到类型为数字的列中),系统将拒绝这一次操作并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如果SQL拒绝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语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会填入。这是因为SQL 提供对事务的支持。一次事务将数据库从一种一致性转移到另一种一致性。如果事务的某一部分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失败,系统将会被恢复(或称之为回退)到此事务之前的状态。 回到原来的INSERT的例子,请注意所有的整形十进制数都不需要用单引号引起来,而字符串和日期类型的值都要用单引号来区别。为了增加可读性而在数字间插入逗号将会引起错误。记住,在SQL中逗号是元素的分隔符。 同样要注意输入文字值时要使用单引号。双引号用来封装限界标识符。 对于日期类型,我们必须使用SQL标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定义,以接受其他的格式。当然,2000年临近,请你最好还是使用四位来表示年份。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INSERT语句是怎样工作的了,让我们转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Bunyan','Paul','1970-07-04', 'Boston',12,7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强相互作用力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一般认为,称为胶子的一种自旋为1的粒子携带强作用力。它只能与自身以及与夸克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力(弱核力)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并只作用于自旋为1/2的物质粒子,而对诸如光子、引力子等自旋为0、1或2的粒子不起作用。 电磁力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例如电子和夸克)之间,但不和不带电荷的粒子(例如引力子)相互作用。它比引力强得多: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约大10^42倍。不过,共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力是互相排斥的,而异种电荷则互相吸引。 引力是万有的,也就是说,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引力比其他三种力都弱得多。它是如此之弱,以致于若不是它具有两个特别的性质,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它。这就是,它会作用到非常大的距离去,并且总是吸引的。 “直到1967年伦敦帝国学院的阿伯达斯·萨拉姆和哈佛的史蒂芬·温伯格提出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后,弱作用才被很好地理解。此举在物理学界所引起的震动,可与100年前马克斯韦统一了电学和磁学并驾齐驱。温伯格——萨拉姆理论认为,除了光子,还存有其他3个自旋为1的被统称作重矢量玻色子的粒子,它们携带弱力。它们叫W+(W正)、W-(W负)和Z0(Z零),每一个具有大约100吉电子伏的质量(1吉电子伏为10亿电子伏)。上述理论体现了称作自发对称破缺的性质。它表明在低能量下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粒子,事实上仅仅同一类型粒子的不同状态。在高能量下所有这些粒子都有相似的行为。这个效应和轮赌盘上的轮赌球的行为相类似。在高能量下(当这轮子转得很快时),这球的行为基本上只有一个方式——即持续地滚动着;但是当轮子慢下来时,球的能量就减少了,最

五大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五大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现状 1、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该库是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建设难度最低的,因为其中的信息收集相对容易,不涉及过多的部门利益分配等敏感问题。目前该库已基本建成,但真正投入使用的省市并不多。2012年5月31日,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数据整合改造合同验收和工程初步验收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建设的国家级信息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由11个部门和单位参加,水利部承担其中的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设。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于2007年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后正式实施,在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发改委项目办的指导下,在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成了水文、水质、水资源、水利设施、土壤侵蚀、水能资源、农村水电、大型灌区等方面的8个专题信息库、90个专题信息产品、21个综合信息子库,完成了实用规范和管理办法的编制与试行工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上线并稳定运行。2、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人是任何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现代社会中尤其强调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管理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人的基本信息在整个行政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婚姻家庭、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人口基础信息密切联系。 尽管我国的人口信息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它,对其作用认识不足,以至于人口信息系统分散,至今尚未建立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更为重要的是,人口信息多头采集,各人口信息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不够,流动和死亡人口等信息采集困难,其应用也受到条块分割、互联不畅等问题的限制。此前频频被揭露的死人领工资、领养老金,死人吃低保,未婚无从证明、结婚离婚不能及时反映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人口信息共享方面的缺陷,也说明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这个信息库的建立具有了十分的紧迫性。 基础信息共享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投资形成的信息资源,都应列入社会公共资源的范畴,其他公共部门根本不必也不应该利用公共投资进行重复建设。这既是公权力行使遵循精简、效率原则的要求,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珍惜公共资源的体现。事实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完全可能的。 3、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对法人库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月29日,国信办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法人库建设进展情况,并要求加快方案修订、论证、实施进度。

关于四大库

a.自然人基础数据库。 自然人基础信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部门应用系统的重要基础,对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然人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委和人事局等部门。主要基础是公安局人口信息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b.法人基础数据库。 法人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市工商局、市编办、市社团办、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及其它委办局。需要整合市工商局和市质监局的组织机构代码库、市工商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库、市编办的事业单位注册登记和民政社团登记库、市地税局和市国税局的税务数据库、市统计局的基本单位普查库等。 c.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自市规划局和市国土房管局。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整合道路、行政区划、地籍、建筑物、地下管线、植被、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与园林绿化、规划用地、城市生态环境等专题数据。此外还包括教育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医疗、体育和娱乐场所等基础数据。 d.宏观经济数据库。 宏观经济数据库以统计经济信息为基础,整合市统计局、市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海关等部门的有关经济数据。 总体架构。考虑到四大基础数据库自身的复杂性及业务需求的多样性,采用数据集中存储、服务统一视图、服务与数据存储分离、存储对应用透明的思路设计总体架构。 四大基础数据库作为中心数据库,集中存储经过数据交换平台清洗、校验、整合的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形成一致性和权威性高的中心信息资源。同时提供跨业务、跨数据库的统一数据访问接口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提供统一的数据与数据服务资源目录描述(包括元数据服务)和用户认证服务,既能方便业务部门访问基础数据库和其它部门数据库,又能严格控制其它部门对本部门数据的访问权限;提供基础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工具和异地的容灾备份与恢复工具,保证基础数据库能够提供高效、实时的数据服务。 一)共享交换平台 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三库合一型共享交换平台是在全市统一的标准规范下,建立包括数据抽取、反馈、纠错、复用等对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具有良好支持的数据交换机制和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实现对人

法人库基本知识

四大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 “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 基本组织结构 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的指导原则,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我国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方案》,该方案确定了“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其中“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将建成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国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和查询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服务。具体实施由质检总局牵头,工商总局、国税总局、民政部、中编办、统计局等部门参加。 组织机构代码证 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分为自然人与法人(即各类组织机构),自然人与法人构成了社会活动的全部主体。对组织机构的管理就实行统一代码标识制度,也就是组织机构代码制度。实行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后,每个组织机构将被分配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惟一的、始终不变的组织机构代码号,组织机构代码号就相当于组织机构的身份证号,而组织机构代码证就是组织机构的“身份证”。 组织机构代码已经应用到税务、银行、海关、公安、外经贸、人事、统计、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中,各企事业单位到这些部门办事时,都需要出示组织机构代码证。为每个组织机构分配了一个惟一的代码号,办理代码证时,代码主管部门还采集了组织机构的公共信息,这些公共信息组成的数据库叫做“法人数据库”,它是我国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 另外,组织机构代码还是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桥梁。由于各政府部门的职能不同,各政府部门都拥有组织机构与其职能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以前都由各政府部门分别掌握,不能共享,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未来的趋势是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联网办公,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也才能更方便企业办事。没有组织机构代码时,各部门对组织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体系,实施数据共享很不方便,而有了组织机构代码作统一的标识之后,数据共享也变得容易多了。 可见,组织机构代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组织机构代码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各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需要正确认识组织机构代码的作用,重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做好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也能得到提高,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也可以更方便了,这对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都是好事。

材料力学四大基本力学理论文章

材料力学力学四大理论文章 建立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 关于脆性断裂的强度理论 关于塑性屈服的强度理论 莫尔强度理论 含裂纹构件的脆断准则 强度理论的应用 从材料的拉伸、压缩、扭转等简单试验及大量工程构件的“破坏”(弹性失效)现象中,人们发现在常温、静载条件下,材料有两种基本的弹性失效形态,即脆性断裂与塑性屈服。材料表现为某种失效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受所处应力状态的影响,例如,三向拉伸应力状态会加强材料的脆化倾向,三向压缩应力状态对材料有韧化作用。 强度理论(弹性失效准则)提出引起材料“破坏”(弹性失效)的共同力学原因的假设,通过实验室中标准试件在简单受力(如简单拉伸)情况下的破坏试验,建立材料在各种复杂应力状态下共同遵循的失效准则。考虑安全系数后可进而建立起不同受力形式下构件的强度条件。 四个经典强度理论中,第一、第二理论针对脆性断裂分别提出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为引起材料脆断的共同原因。其中 第一强度理论表达为 , 第二强度理论表达为 , 第一强度理论适用于拉伸型应力状态()和混合型中拉应力占优的应力状态(,但)下的大多数脆性材料;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少数脆性材料,如石料、混凝土受压缩。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针对塑性屈服分别提出最大剪应力和形状改变比能为导致材料进入失效形式的共同原因。其中 第三强度理论表达为 , 第四强度理论表达为 , ,

此两理论都较好地描述了材料的屈服规律。第三强度理论偏于安全,因而更多地应用于机械、动力等工程部门,且用于“剪断”这一失效形态。第四强度理论要求较为严密,更多地应用于载荷,材料强度性能更加稳定的(如土木建筑等)工程部门。 莫尔理论并不刻意针对材料失效形式去追寻失效的共同力学原因。它以各种受力形式下"破坏"(弹性失效)的大量实验资料为依据,用宏观唯象的处理方法画出给定材料的极限包络线。简化为公切线后的强度条件表达式为 对拉、压屈服极限不等的塑性材料, 对拉、压强度极限不等的脆性材料, 如对铸铁、大理石等材料,在压应力占优的应力状态下即可用此理论。 对含有宏观裂纹的构件,特别是高强度低韧性材料,可用准则()来评估构件的强、韧度安全性。 建立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 1. 不同材料在同一环境及加载条件下对“破坏”(或称为失效)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抗力)。 【实例1】常温、静载条件下,低碳钢的拉伸破坏表现为塑性屈服失效,具有屈服极限,铸铁破坏表现为脆性断裂失效,具有抗拉强度(图9-1a,b)。 2. 同一材料在不同环境及加载条件下也表现出对失效的不同抗力。 【实例2】常温静载条件下,带有环形深切槽的圆柱形低碳钢试件受拉时,不再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而沿切槽根部发生脆断,切槽导致的应力集中使根部附近出现两向和三向拉伸型应力状态。图(9-2a,b) 【实例3】常温静载条件下,圆柱形铸铁试件受压时,不再出现脆性断口,而出现塑

五大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现状 1、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该库是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建设难度最低的,因为其中的信息收集相对容易,不涉及过多的部门利益分配等敏感问题。目前该库已基本建成,但真正投入使用的省市并不多。2012年5月31日,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数据整合改造合同验收和工程初步验收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建设的国家级信息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由11个部门和单位参加,水利部承担其中的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设。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于2007年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后正式实施,在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发改委项目办的指导下,在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成了水文、水质、水资源、水利设施、土壤侵蚀、水能资源、农村水电、大型灌区等方面的8个专题信息库、90个专题信息产品、21个综合信息子库,完成了实用规范和管理办法的编制与试行工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上线并稳定运行。 2、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人是任何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现代社会中尤其强调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管理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人的基本信息在整个行政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婚姻家庭、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人口基础信息密切联系。 尽管我国的人口信息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它,对其作用认识不足,以至于人口信息系统分散,至今尚未建立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更为重要的是,人口信息多头采集,各人口信息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不够,流动和死亡人口等信息采集困难,其应用也受到条块分割、互联不畅等问题的限制。此前频频被揭露的死人领工资、领养老金,死人吃低保,未婚无从证明、结婚离婚不能及时反映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人口信息共享方面的缺陷,也说明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这个信息库的建立具有了十分的紧迫性。 基础信息共享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投资形成的信息资源,都应列入社会公共资源的范畴,其他公共部门根本不必也不应该利用公共投资进行重复建设。这既是公权力行使遵循精简、效率原则的要求,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珍惜公共资源的体现。事实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完全可能的。 3、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对法人库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月29日,国信办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法人库建设进展情况,并要求加快方案修订、论证、实施进度。 2007年4月29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2007年第一 次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在广泛收集各有关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法人库建设的模式和思路。

四大检索数据库

四大检索系统-SCI-ISTP检索-EI检索-ISR索引 四大检索系统是指 《科学引文索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工程索引》(El--The Engineering Index),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评论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四大检索系统各有所长,SCI以不仅能提供文献检索功能,还能通过引文反映文献之间的关系而著称;El以收录工程类文献见长;ISTP收录国际会议论文;ISR专门收录综述评论方面的文献。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检索系统主要指SCI,EI,ISTP,ISR的印刷版本或光盘版(光盘版的内容与印刷本的内容一致)。 四大检索系统在我国的知名度很高,除了它们本身已被国际权威机构公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9年起,每年以 SCI,EI,ISTP(鉴于ISR收录的期刊和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数量较少,每年约200篇,因此未选ISR为论文统计源)光盘收录的期刊及论文为统计源,对我国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进行了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并按种类数量指标的大小排出各高校、科研机构及论文作者学术活动和论文水平的名次表,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形式发表,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榜”。随后,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在上述三大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人文社科的检索工具《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及(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并按年度相继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因此,了解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期刊的原则,掌握其检索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把握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榜”的来源期刊投稿,使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利用,对于提高个人或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都会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1.SCI《科学引文索引》简介: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系统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数据: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体的表现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2.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4.数据管理:在数据处理的一系列活动中,将数据收集、存储、分类、传输等基本操作环节称为数据管理。 5.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6.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 7.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其总目的是存储和产生所需要的信息,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和硬件环境组成。 8.DBA:是“数据库管理员”的简称,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高级用户,全面负责数据库系统的管理、维护、正常使用等工作。 9.外视图(个别用户视图):外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是概念视图的某一部分的抽象表示。 10.内视图(存储视图):内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物理存储的一层,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表示。 11.概念视图(用户共同视图):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介于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是所有外视图的一个最小并集,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抽象表示。 12.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涉及到对数据类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数值。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

1,___D____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②协同性;③无序性;④同一性 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 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 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 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 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 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 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 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 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 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 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B 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 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 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 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 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 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 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市场上的几大主流数据库

市场几大主流数据库 Oracle Oracle简称甲骨文,是仅次于微软公司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该公司名称就叫Oracle。该公司成立于1977年,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家在世界上推出以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RDBMS)为中心的一家软件公司。所有这一切要从IBM 的一篇论文谈起,1970年的6月,IBM公司的研究员埃德加·考特(Edgar Frank Codd)在Communications of ACM 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数据库数 据的关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 的论文。这是数据库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 1977年6月,Larry Ellison与Bob Miner和Ed Oates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的计算机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 1979年,SDL更名为关系软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毕竟“软件开发实验室”不太像一个大公司的名字。 1983年,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产品,RSI再次更名为ORACLE。Oracle从 此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RSI在1979年的夏季发布了可用于DEC公司的PDP-11计算机上的商用ORACLE产品,这个数据库产品整合了比较完整的SQL实现,其中包括子查询、连接及其他特性。出于市场策略,公司宣称这是该产品的第二版,但却是实际上的第一版。 1983年3月,RSI发布了用C语言重新写的ORACLE第三版。1984年10月,ORACLE发布了第4版产品。产品的稳定性得到了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在1985年,ORACLE发布了5.0版。这个版本算得上是ORACLE数据库的稳定版本。这也是首批可以在Client/Server模式下运行的的RDBMS产品,在 技术趋势上,ORACLE数据库始终没有落后。 ORACLE第6版于1988年发布。由于过去的版本在性能上屡受诟病,Miner 带领着工程师对数据库核心进行了重新的改写。引入了行级锁(row-level locking)这个重要的特性。 1992年6月ORACLE发行,第七版是ORACLE真正出色的产品。该版本 增加了许多新的性能特性:分布式事务处理功能、增强的管理功能、用于应用程序开发的新工具以及安全性方法。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a18524142.html, 浅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 作者:韩晨旭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 摘要: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包括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存在一定的领域中,这个领域成为场。四大基本力是物理力学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任何对物理力学的认知以及对知识框架和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这四大基本力。许多高中生对力的概念和原理一知半解,不知从何下手,无法构建力学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也就难以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事实上,他们必须要对这些书本上没有提及的概念作一个详细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弄清楚力的本质。文章基于高中生的视角,以全面化客观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对自然界的四大基本力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自然界;四大基本力;高中生视角;力的原理 自然界四大基本力的强度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万有引力,弱力,电磁力强力。根据科学研究成果将这些基本力的相对强度用数值表示:假设万有引力为1,则弱力为1025、电磁力为1036、强力为1038。这些基本力相差极其悬殊,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力,也是最基本的力的 形势,事实上这些力都不能够再拆分或是简化为其他形势的力,具有唯一性。 一、自然界四大基本力的定义与概念 整个物理学史上,物理学家们对于力学的研究可谓是相当狂热,“‘力’和‘力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是物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弄懂的永恒课题。遗憾的是,尽管牛顿力学体系和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以来,人们对力的研究和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却也还有许多问题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物理学家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主张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四种自然界的基本力,通过对这些概念和性质以及相关原理进一步了解,得出更具有价值的物理力学研究成果。自然四大基本力的定义和概念较多,以下无法一一详尽,只能分为四个部分作为分析以供参考: 1.强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也被称之为“强力”或者“强核力”,其基本力的作用强度最强,作用距离最短,是维系微观世界平衡的一种重要作用力。事实上,强力是指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强子则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概念,是它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的,而将夸克连在一起的是量子色动力学中被称为胶子的粒子,强子则是这些粒子连结的产物。有趣的是,强力的作用力大小跟距离的关系并不成正比,是以反比的形势存在,距离越短,强力越小,这种作用力还需要物理学家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2.弱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也被称之为“弱力”和“弱核力”,它的定义和概念指的是造成放射性原子核或自由中子衰变的短程力,事实上,在宇宙中能量是守恒的,之所以会产生光能,热能以及核能是因为原子核的放射或者聚变产生的能量溢出。弱相互作用力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会有放射的现象发生,也表明了一些粒子自身具备能量的事实。与强相互作用力相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