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9-2020罗平县九龙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

质量分析

罗平县九龙小学徐石权

本次期末监测是由罗平县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命题,由各校组织实施的目标检测考试。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测评的导向作用,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现就2019-2020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简要分析,具体如下:

一、成绩统计及整体分析

本学期期末监测由罗平县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我校六年级五个班,共有学生255名参加数学期末考试。采取不同年级交叉、单人单桌、不同年级教师监考、轮换流水评卷进行。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1、综合情况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次监测年级平均分为70.8分,优秀率为 23.1%,及格率为73.3%,90分以上学生占全年级学生的23.1%,说明本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整体水平不够理想。

2、卷面分析

本次监测的实体突出了本册教材的重难点知识,难易适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测,较以往有如下改变:一是解决问题的比重适度提高,几乎涵盖了本册重点知识;二是注重知识习得过程的考查,如圆面积及周长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强化了过程的重要性;三是注重知识的全面理解。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期末质量测试题依据大纲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主客观性试题设置合理,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难易适度。题型新颖丰富,依次呈现的是填空题(22%)、判断题(5%)、选择题(5%)、计算题(32%)、操作题(5%)、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及面积(4%)、解决问题(27%)这七个部分。内容灵活综合,各部分分值比例适中。本套试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3、注意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三、学生卷面分析

(一)我会填空(22%)

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如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半径、面积公式;二是转化意识不强,如第14题,剪一个圆面积是25.12cm2的圆,那么至少需要面积为()的正方形;三是按比分配,分数应用题计算方法理解不到位。如糖占糖水的20%,糖占水的()%。

今后教学要加强: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二)我会选择(5%)

考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圆、比等

失分原因:一是理解不到位;二是逆向思维能力不强;三是不会合理选择方法。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知识的综合性;二是教会学生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三是扎实地理解有关概念。

(三)判断题(5%)

考点:百分数的意义;圆周率;分数的意义;比等。

失分原因: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意义区分不开。

(四)计算题(32%)

考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方程、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等;

失分原因:一是学生缺乏观察数据特点,盲目计算,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但往往由于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对简便方法掌握不够,原因在于不能先观察数据特点进行合理计算;三是最简整数比和比值的概念掌握不牢,方法混淆;四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遗忘。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二是强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三是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五)动手操作(5%)

考点:画半圆、平且求它的周长和面积。答题情况:得分率为48%,好多学生画成了圆,计算半圆周长时,没有加上直径。

(六)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考点:一个长方形里套着两个圆的四分之一,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答题情况:答题正确率在32%。求其是求周长,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不懂怎么去求。

今后教学: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作图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七)解决问题(27%)

考点:百分数应用题、合作问题、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按比例分配、圆环的面积,差倍问题、扇形统计图等相关知识。

失分原因:一是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尤其是分数除法问题;二是公式转化的计算方法没掌握。

今后教学:一是加强数量分析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作出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概念的落实、正确计算。

总体来说学生失分原因:

1、做题马虎、审题不认真。

失分最严重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所以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还需要进一步讲清数量关系。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题是学生不会审题,没思考就开始答,甚至乱答题,所以错题多,

另外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

3、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本册知识难度加大,听不懂新课。

四、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措施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1.教师一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2.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工作:“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的心理障碍;帮助的学习习惯;方法;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

3、培养孩子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读题的习惯。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读题的重要性,然后教学生一句一句地读。最后告诉学生如何注意看数据,单位名称,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五、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几点设想。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书写糊涂不规范,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平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应多关心“学困生”。此次考试,学困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这些“学困生”多一些关注,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工作,及时给予补缺补漏,确保有效地提高教学质

量。

3、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处理灵活题能力比较差。在抓好学生的“双基”,确保中等学生的水平、努力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其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的延

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4、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虽然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关于较大的数计算中可以使用计算器,但对于简单的数的计算还是口算及笔算速度会比较快和合适。因此提高学生的口算及笔算能力势在必行。

5、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及综合性。

6、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练习题型,如图文题、操作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等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读题和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建立清晰的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外,还要认真观察,正确分析和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期末考试,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复习工作也比较到位,很多类似的题型都在复习中提到。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还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普遍计算准确性差,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还有一部分后进生没得到转化等等,下一学年,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