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与答案分解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与答案分解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与答案分解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与答案分解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一般机械的运转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输入功、总耗功、动能及速度之间

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建立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建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在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尚属未知的情况下,能否求出其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为什么

4飞轮的调速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飞轮在调速的同时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5何谓机械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6飞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飞轮应尽量装在机械系统的高速轴上系统上装上飞轮后是否可以得到绝对的匀速运动

7机械系统在加飞轮前后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有何异同(比较主轴的ωm ,ωmax ,选用的原动机功率、启动时间、停车时间,系统中主轴的运动循环周期、系统的总动能)

8何谓最大盈亏功如何确定其值

9如何确定机械系统一个运动周期最大角速度Wmax 与最小角速度Wmin 所在位置 10为什么机械会出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如何进行调节 11机械的自调性及其条件是什么 12离心调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3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器安装飞轮后,原动机的功率可以比未安装飞轮时 。 14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减轻飞轮的重量上看,飞轮应安装在 轴上。 15大多数机器的原动件都存在运动速度的波动,其原因是驱动力所作的功与阻力所作的

,

功 保持相等。

16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系统总动能 的原则进行转化的,因而它的数值除了与各构件本身的质量(转动惯量)有关外,还与构件 的 有关。

17当机器中仅包含速比为 机构时,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常数;若机器中包含 自由度的机构时,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机构位置的函数。

18 图示行星轮系中,各轮质心均在其中心轴线上,已知J 1001=.kg ?m 2,J 2004=.kg ?m 2,

J 2001'

.=kg ?m 2,系杆对转动轴线的转动惯量J H =018.kg ?m 2,行星轮质量m 2=2kg ,m 2'=4kg ,

0.3H l =m ,13H i =-,121i =-。在系杆H 上作用有驱动力矩M H =60N ?m 。作用在轮1上的

阻力矩M 1=10N ?m 。试求:

(1)等效到轮1上的等效转动惯量; (2)等效到轮1上的等效力矩。

H H

|

19在图示机构中,齿轮2和曲柄O 2A 固连在一起。已知

2300

AO l =mm ,

12300

O O l =mm ,?2=

30o

,齿轮齿数z 140=,z 280=,转动惯量1

20.01 kg m O J =?,2

2

0.15 kg m O J =?,构件

4质量m 4=10kg ,阻力F 4=200N,试求:

(1)阻力F 4换算到O 1轴上的等效力矩M r 的大小与方向; (2)m 4、

1

O J 、

2

O J 换算到O 1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J 。

20图示为齿轮一凸轮机构,已知齿轮1、2的齿数z 1、z 2和它们对其转轴1O 、

2O 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1、J 2,凸轮为一偏心矩为e 的圆盘,与齿轮2相连,

凸轮对其质心S 3的转动惯量是J 3,其质量为m 3,从动杆4的质量为m 4,作用在齿轮1上的驱动力矩M 1=M (ω1),作用在从动杆上的压力为Q 。若以轴O 2上的构件(即齿轮2和凸轮)为等效构件,试求在此位置时:

(1)等效转动惯量; (2)等效力矩。

!

21 已知机组在稳定运转时期主轴上的等效阻力矩变化曲线M r()?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主轴的平均角速度ωm=10 rad/s。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现加装一个飞轮,其

=98 kg m2,不计主轴及其它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试求:

转动惯量J F.

(1)等效驱动力矩M d;

(2)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3)主轴的最大角速度ωmax及最小角速度ωmin,它们发生在何处(即相应的?值)。

22 某机械在稳定运转阶段内的一个运动循环中,其主轴上的等效阻力矩M r()?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M d为常值,等效转动惯量J=15.kg m2,平均角速度ωm=30 rad/s,试求:(1)等效驱动力矩M d;

(2)ωmax和ωmin的位置;

(3)最大盈亏功?W max;

(4)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

23某机械在稳定运动的一个周期中,作用在等效构件上的等效阻力矩M r 的变化规律如图

示,等效驱动力矩M d 为常数,平均角速度ωm =20 rad/s ,要求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δ=005.,忽略除飞轮以外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试求:

(1)等效驱动力矩M d ; (2)最大盈亏功?W max ;

(3)应在等效构件上安装的飞轮转动惯量J F 。

·

24已知机器在稳定运转一周期内等效驱动力矩M d ()?和等效阻力矩M r (为常值)如图示。两曲线间所包容的面积表示盈亏功的大小,自左至右分别为2000,3000,2000,3000,

2000,单位为J ,等效转动惯量为常量。试求:

(1)等效构件最大、最小角速度ωmax 、ωmin 的位置; (2)最大盈亏功max W ?。

25 在图示的传动机构中,轮1为主动件,其上作用有驱动力矩M 1=常数,轮2上作用有阻

力矩M 2,它随轮2转角?2的变化关系示于图b 中。轮1的平均角速度ωm =50 rad/s ,两

轮的齿数为1220 , z 40z ==。试求:

(1)以轮1为等效构件时,等效阻力矩M r ;

(2)在稳定运转阶段(运动周期为轮2转360?),驱动力矩M 1的大小; (3)最大盈亏功?W max ;

(4)为减小轮1的速度波动,在轮1轴上安装飞轮,若要求速度不均匀系数δ=0

05.,而不计轮1、2的转动惯量时,所加飞轮的转动惯量J F 至少应为多少

(5)如将飞轮装在轮2轴上,所需飞轮转动惯量是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26 如图示提升机中,已知各轮的传动比i H 112=.,i 12075=.,l H =004.m ,i 452=。绳轮

5'

的半径R =200mm ,重物A 的重量G =50N ,齿轮1、2和2'、4、5及5'对轮心的转动惯量分

别为J 102=.kg ?m 2,J 201

=.kg ?m 2,J 4=0.1kg ?m 2,J 5=0.3kg ?m 2,行星轮2和2′的质量m 2=2kg ,其余各构件的转动惯量和质量不计。试确定以构件1为等效构件时,

(1)等效阻力矩M r ; (2)等效转动惯量J 。

27 已知插床机构的机构简图,生产阻力Q =1000N ,求将它等效到构件1上的等效阻力F r 为多少其指向如何(F r 作用在垂直于AB 的nn 线上)

|

28 在图示机构中,当曲柄推动分度圆半径为r 的齿轮3沿固定齿条5滚动时,带动活动齿条4平动,设构件长度及质心位置i S ,质量i m 及绕质心的转动惯量

i

S J (i=1,2,3,4)均已知,

作用在构件1上的力矩M 1和作用在齿条4上的力F 4亦已知。忽略构件的重力。求:

(1)以构件1为等效构件时的等效力矩;

(2)以构件4为等效构件时的等效质量。

29 一机器作稳定运动,其中一个运动循环中的等效阻力矩r M 与等效驱动力矩d M 的变化线如图示。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J =1kg ?m 2,在运动循环开始时,等效构件的角速度

ω0=20rad/s ,试求:

(1)等效驱动力矩M d ;

(2)等效构件的最大、最小角速度ωmax 与ωmin ;并指出其出现的位置;确定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

(3)最大盈亏功

max W ?;

(4)若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0.1= δ,则应在等效构件上加多大转动惯量的飞轮

30 在图示机构中,滑块3的质量为3m ,曲柄AB 长为r ,滑决3的速度31sin r υωθ=,1ω为曲柄的角速度。当0

180θ=时,阻力F =常数;当180360θ=时,阻力0F =。

驱动力矩M 为常数。曲柄AB 绕A 轴的转动惯量为1A J ,不计构件2的质量及各运动副中的摩擦。设在0θ=时,曲柄的角速度为0ω。试求:

(1)取曲柄为等效构件时的等效驱动力矩d M 和等效阻力矩r M ; (2)等效转动惯量J ;

(3)在稳定运转阶段,作用在曲柄上的驱动力矩M ; (4)写出机构的运动方程式。

31 已知某机械一个稳定运动循环内的等效阻力矩r M 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d M 为常数,等效构件的最大及最小角速度分别为:

max 200ω=rad/s 及max 180ω=rad/s 。试求:

(1)等效驱动力矩

d M 的大小;

(2)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

(3)当要求δ在范围内,并不计其余构件的转动惯量时,应装在等效构件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F J 。

32 已知一齿轮传动机构,其中34122z , 2z z z ==,在齿轮4上有一工作阻力矩4M ,在其一个工作循环(42?π=)中,4M 的变化如图示。轮1为主动轮。如加在轮1上的驱动力矩M d 为常数,试求:

(1)在机器稳定运转时,d M 的大小应是多少并画出以轮1为等效构件时的等效力矩

r

M 1?、d

M 1?曲线;

)

(2)最大盈亏功max W ?;

(3)设各轮对其转动中心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J 1301==. kg m 2,J J 2402==.

kg

m 2

,如轮1的平均角速度m 10ω=πrad/s ,其速度不均匀系数δ=01

.,则安装在轮1上的飞轮转动惯量J F =

(4)如将飞轮装在轮4轴上,则所需飞轮转动惯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3小 14高速

|

15不能每瞬时

16相等,运动规律 17常数的,单。 18以轮1为等效构件。

(1)等效转动惯量

()()221222122H J J J J i m m l ''=++++21H H i J +2

1H i

()()()2

2

2

313.042101.004.001.0??

?

??-??++-?++=+?-

F H

G I K

J 018132

. =?014. kg m 2

{

(2)等效力矩M 设ω1方向为正。

M M M H H ωωωωω11111

10601

3

=-+=-+?

所以M =-+=?102010 N m

计算结果为正值,表明M 方向与ω1同方向。 19

222244

44sin 1sin 302001002

A A A v v F F F F v v ?===?=?=N

221000.330 N m

AO M Fl ==?=?,为逆时针方向。

因为2211ωωM M =

所以

m N 153021

2211

2

21?-=?-=-

==

M z z M M ωω

""号表示为顺时针方向。

(2)

122

2

24411O O v J J J M ωωω????

=++ ? ?

???? 因为ωω21121

2==

z z

2

4

4

24112

12213sin 300.3240AO A v v v z l v z ωωωω=?

=?=???=

所以

2

2403102115.001.0?

?? ???+??? ???+=J =++00100375005625...

&

=010375.kg ?m 2

20

(1)

2

2

4

42

2

2

32

2

2

32

2

2

22

21

1????

??+???? ??+???? ??+???? ??+???? ??=ωωωωωωωω

ωv m e m J J J J

(a)用瞬心法求v 4先确定瞬心P 34,它位于S 3点,所以

v v l e P O S 4343232===ωω,方向垂直向上。

(b)

2

423322

12

1e m e m J J z

z J J ++++???? ??=

(2)M 1为驱动力矩,Q 为工作阻力,v 4与Q 的方向恰好相反,则:

()

Qe z z z z M v Q M M -???? ??=???? ??-=1221212421

11ωωωωω

~

注:等效构件为构件2,应将M 1(ω1)中的ω1以z z 2

11

ω代之。

21

(1)求M d

M M d rmax

?2π=12

?π?

∴=

=M d .

.7844196 N m

(2)ωmax 发生在B 点,ωmin 发生在C 点。

?B =

π2+196784?π2=58π.. ?πππC =

-?=321967842118..

(3)

?W max (..)().=

?-?=127841961186927π-5

8π J

(4)

δω=

=?=?W J max

m

2F

(69271098)

00707

2

(5)

ωωδ

max m ().=+=12

1035

rad/s

ωωδ

min ().=-=m 12

965

rad/s

22

(1)

M d .?2π=100?05π+12

?100?π

∴=M d 50 N m

(2)ωmax 在05.π处,

/

ωmin 在15.π处。

(3)?W max

...=?5005π+1

2?50?05π=375π J

(4)

δω=

=

?=?W J

max

m

..

.2

2

37530150087

π

23(1)求M d

221240ππ M d (/)=???∴=M d 20 N m

(2)在图中作出M d ,并画出能量图。

A :?W =0

B :?W =??=(/)(/)£

.1220425ππJ ¥

C :?W =25.(/)(/).π-12?20?π2=25π J

D :?W =-25.(/)(/)π+12?20?π2=2.5π J

E :?W =25.(/)(/)π-12?20?π2=-2.5π J A :?W =-25.(/)(/)π+12?20?π4=0

∴ωmax 在点B D ,处,ωmin 在点C E ,处。 (3)?W max .==5157π J

(4)J W F max m 2().(.).==?=?ωδ 1572000507852

kg m 2

24(1)计算各点能量:

a :?E =0

b :?E =2000J

c :?E =-1000J

d :?E =1000J

e :?E =-2000J

f :?E =0

(2)由上知 ωmax 在b 点,ωmin 在e 点。 (3)max 2000(2000)4000 W ?=--=J

25(1)

M M r ==?=2

213002040150ωω

N m ,0240

1≤≤?? ,

M r ,=?≤≤?

02407201 ?

(2)轮1的运动周期为4π,

M 14?π=150?240?

π

180

501=∴M N m

(3)

?W max ().=-??=150

5024041888π

180 J

(4)

J W F max

m .

..=

=

?=?ωδ

2241888500053351

kg m 2

/

(5)

如装在轮2轴上,则J J z

z F'F ().==212134

kg m 2

,较J F 增加4倍,因等效转动惯量

与速度比的平方成反比。 26 (1)等效阻力矩

5r 11

500.2 4.166 N m 2.4M G R

ωω=?=??=?

(2)等效转动惯量

2

1552

1

4

42

1

22

12

21???? ??+???? ??+???? ??+???? ??+=ωωωωωωω

ωJ J l m J J J H H 2

1

5

????

??+ωωR g G

+

???

???+??? ????+??? ???+=2

2

2

2.111.02.1104.0275.011.02.0 2

24.2104.08.9504.21 3.0?

?? ????+??

?

??? ,

=?05208. kg m 2

27 (1)先作速度多边形图,则E r B Q v F v ?=?,即

()()1r pb F pe Q =

F

pe pb Q r =

1

(2)

F r =

?=11

3010003667.N ,方向垂直AB 向下。

r

r

28 (1)首先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a)v l B AB =ω1

}

v v v C B CB

=+

取比例尺μv ,作速度多边形图,由速度影像可得S 2点的速度。另外,图中D 为齿轮运

动的绝对瞬心,故

ω3=v r C /,v r v C 4322==ω

(b)以构件1为等效构件时,等效力矩为M ,则

M M F v ωω11144=-

式中ωμ1=pb l v AB /,v pc v 42=?μ

故M M F l pc pb AB =

-142

:

(2)以构件4为等效构件时,等效质量为m ,则

121212121212124211222222232332442mv J mv J mv J mv S S S C S =+++++ωωω

式中v pc v 42=μ,ωμ1=pb l v AB /,v ps S v 22=?μ

ωμ2=bc l v BC /,v pc C v =?μ,ωμ3==v r pc r C v //

2

22

222

1414141???? ??+???? ??+???? ?

?=

BC S AB S l pc bc J pc ps m l pc pb J m +++14143224m r J m S

29 (1)设起始角为0?,

25

2100/d =??? ??

2?=ππM N ?m

(2)最大角速度在?=π处,最小角速度在

?=

32π

处。

@

(a)求

()()

22

max d r max 00

1

:2

M M d J π

ω?ωω-=-?

22max 22520ωπ=?+

6.23max =ωrad/s

(b)同理()2

2

min 202/75252+-?=ππω

9.17min =ωrad/s

()75.2021

min max m =+=

ωωωrad/s

(c)

δ=

-=23617920750275

..

..

(3)

81.1175.372325max ==?

=?ππ

W J

(4)

736

.111.075.2081

.1172F =-?=

J kg ?m 2

30 (1)驱动力矩M 作用在等效构件上,且其他构件上无驱动力矩,故有

d M M =

阻力F的等效阻力矩: 31sin r M F Fr υωθ==(0180θ=)

0r M =(180

360θ=)

(2)等效转动惯量:

2213sin A J J M r θ=+

(3)稳定运转阶段,作用在曲柄上的驱动力矩M :

由22M F r π?=?,可得

Fr

M π=

(4)机构的运动方程式:

22000

11

()()()22d r M M d J J θ

θθωθω-=

-?

31 (1)根据一个周期中等效驱动力矩的功和阻力矩的功相等来求等效驱动力矩

220

d r M d M d π

π

??

=?

?

17(1000100)212.5244d M ππ

π=

?+?=N ·m

(2)直接利用式(8-11)求δ:

max min 11()(200180)190

22

m ωωω=+=+=rad/s

max min 200180

0.105

190m ωωδω--=

==

(3)求出最大盈亏功后,飞轮转动惯量可利用式(8-15)求解(参见本例图解):

max 7(212.5100)

618.54W π

?=-=J

max

22

618.5

0.3427

[]1900.05

F

m

W

J

ωδ

?

===

?kg m2

32 (1)求:M1

ω

ω

4

1

13

24

1

4

==

z z

z z

在一运动周期中,等效构件1的转角为?1=2π?4=8π,

M M

r

==

4

4

1

5

ω

ω

N m,04

1

≤≤

M

r

=≤≤

048

1

ππ

?

M

d

?8π=5?4π

∴=

M

d

.25 N m

画出M M

d r

, 与?

1曲线,如图所示。

(2)?W max.

=?

254π=10π

J

(3)等效转动惯量

J J J J J

=+++

123

2

1

2

4

4

1

2

()()()

ω

ω

ω

ω

=++?+?=010********

4018822.(..)().(). kg m 2

J W J F max

m ()..

=

-=

-?ωδ

2018810π

10π?012

=013. kg m 2

(4)将增加16倍,因等效转动惯量与速比平方成反比。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3、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4、 斜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比较的主要优点: 啮合性能好,重合度大,结构紧凑 。 1、平面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D 。 A 、从动件的尺寸 B 、 机构组成情况 C 、 原动件运动规律 D 、 原动件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组成情况 2、一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分别为30mm ,60mm ,80mm ,100mm ,当以 30mm 5、 在周转轮系中,根据其自由度的数目进行分类:若其自由度为 2,则称为 差动轮 系 ,若其自由度为 1,则称其为 行星轮系 。 6、 装有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行星架(转臂或系杆) 。 7、 棘轮机构的典型结构中的组成有: 摇杆 、 棘爪 、 棘轮 等。 三、简答题(15 分) 1、 什么是构件? 的杆为机架时,则该机构为 A 机构。 答: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一个构件;从运动角度讲是不可再分的 A 、双摇杆 B 、 双曲柄 C 、曲柄摇杆 单位体。 2、 何谓四杆机构的“死点”? 答:当机构运转时,若出现连杆与从动件共线时,此时γ=0,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 D 、 不能构成四杆机构 动件上的力将通过其回转中心,从而使驱动从动件的有效分力为零,从动件就不能运动, 3、凸轮机构中,当推杆运动规律采用 C 时,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A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B 、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 、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D 、 余弦加速运动规律 4、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中,对“动不平衡”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只要在一个平衡面内增加或出去一个平衡质量即可获得平衡 B 、 动不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机构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 3、 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时,出现根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 些? 答:出现根切现象的原因:刀具的顶线(不计入齿顶比普通齿条高出的一段c*m )超过 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N 1,则刀具将把被切齿轮齿根一部分齿廓切去。 避免根切的方法:(a )减小齿顶高系数 ha*.(b)加大刀具角α.(c)变位修正 四、计算题(45 分) 1、 计算如图 1 所示机构的自由度,注意事项应说明?(5*2) C 、静不平衡针对轴尺寸较小的转子(转子轴向宽度 b 与其直径 D 之比 b/D<0.2) D 、 使动不平衡转子的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可实现平衡 5、渐开线齿轮齿廓形状决定于 D 。 A 、模数 C D E C D B B F G B 、 分度圆上压力角 A A C 、齿数 D 、 前 3 项 a 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2、 作相对运动的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必 在同一条直线上 。 图 1 小题 a :其中 A 、B 处各有一个转动副,B 处有一个移动副,C 、D 处的移动副记作一个 1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

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7-1 概述 (1)研究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 周期性速度波动 危害:①引起动压力,η↓和可靠性↓。 ②可能在机器中引起振动,影响寿命、强 度。 ③影响工艺,↓产品质量。 2、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危害:机器因速度过高而毁坏,或被迫停车。 本章主要研究两个问题: 1) 研究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 规律。通过动力学模型建立力与运动参数之间的运动微分方程来研究真实运动规律。 2) 研究机械运转速度波动产生的原因及其调节方法。 (2)机械运动过程的三个阶段 机械运转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起动、稳定运转和停车阶段 a) 起动阶段:外力对系统做正功(W d-W r>0),系统的动能增加(E=W d-W r),机械的运转速度上升,并达到工作运转速度。 b)稳定运转阶段:由于外力的变化,机械的运转速 度产生波动,但其平均速度保持稳定。因此,系统 的动能保持稳定。外力对系统做功在一个波动周期 内为零(W d-W r=0)。 c)停车阶段:通常此时驱动力为零,机械系统由正 常工作速度逐渐减速,直至停止。此阶段内功能关 系为W d=0;W r=E。 (3)、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 驱动力由原动机产生,它通常是机械运动参数 (位移、速度或时间)的函数,称为原动机的机械 特性,不同的原动机具有不同的机械特性。如三相 异步电动机的驱动力便是其转动速度的函数,如图 所示。 B点:Mmax(最大的驱动力矩)、ωmin(最 小的角速度); N点:M n为电动机的额定转矩,ωn为电动机的额定角速度; C点:所对应的角速度ω0为电动机的同步角速度,这时的电动机的转矩为零。 BC段:外载荷Mˊ↑,ω↓,电机驱动力矩将增加 M dˊ↑,使M dˊ= Mˊ,机器重新达到稳定运转; AB段:外载荷Mˊ↑,ω↓,但电机驱动力矩却下降 M dˊ↓,使M dˊ< Mˊ,直至停车; 电机机械特性曲线的稳定运转阶段可以用一条通过N点和C点的直线近似代替。 M d = M n(ω0-ω)/( ω0-ωn) 式中M n、ωn、ω0可由电动机产品目录中查出。 (4)、生产阻力 生产阻力与运动参数的关系决定于机械的不同工艺过程,如: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 卷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 ),矩形螺纹多用于( 传递运动和动力 )。 三、选择题 (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 )上的压力角最小。 A ) 齿根圆 ; B )齿顶圆; C )分度圆; D )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 ① )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 ②)是静平衡的 。 ①A )一定 ; B )不一定 ; C )一定不。 ②A )一定 ;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3、满足正确啮合传动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当传动比不等于一时,他们的渐开线齿形是( )。 A )相同的; B )不相同的。 4、对于转速很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的运动规律。 A )等速运动; B )等加等减速运动 ; C )摆线运动。 5、机械自锁的效率条件是( )。 A )效率为无穷大: B )效率大于等于1; C )效率小于零。 四、计算作图题: (共60分) 注:凡图解题均需简明写出作图步骤,直接卷上作图,保留所有作图线。 1、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 (10分) F = 3×8-2×11 = 2 F = 3×8-2×11 - 1 = 1 2、在图4-2所示机构中,AB = AC ,用瞬心法说明当构件1以等角速度转动时,构件3与机架夹角Ψ为多大时,构件3的 ω3 与ω1 相等。 (10分) 当ψ = 90°时,P13趋于无穷远处, 14 133413P P P P =∴

机械原理题库及其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单选题(共63 题) 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___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 答: 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___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 答: 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___。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 答: ___。 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 min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 答: 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___。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 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答: 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___。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 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答: 7、___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 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 答: 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___。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 C.一样大 D.不一定 答: 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___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答: 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___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习题与答案分解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一般机械的运转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输入功、总耗功、动能及速度之间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建立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建立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在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尚属未知的情况下,能否求出其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为什么? 4飞轮的调速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飞轮在调速的同时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5何谓机械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6飞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飞轮应尽量装在机械系统的高速轴上?系统上装上飞轮后是否可以得到绝对的匀速运动? 7机械系统在加飞轮前后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有何异同(比较主轴的ωm ,ωmax ,选用的原动机功率、启动时间、停车时间,系统中主轴的运动循环周期、系统的总动能)? 8何谓最大盈亏功?如何确定其值? 9如何确定机械系统一个运动周期最大角速度Wmax 与最小角速度Wmin 所在位置? 10为什么机械会出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如何进行调节? 11机械的自调性及其条件是什么? 12离心调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3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器安装飞轮后,原动机的功率可以比未安装飞轮时 。 14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减轻飞轮的重量上看,飞轮应安装在 轴上。 15大多数机器的原动件都存在运动速度的波动,其原因是驱动力所作的功与阻力所作的 功 保持相等。 16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系统总动能 的原则进行转化的,因而它的数值除了与各构件本身的质量(转动惯量)有关外,还与构件 的 有关。 17当机器中仅包含速比为 机构时,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常数;若机器中包含 自由度的机构时,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机构位置的函数。 18 图示行星轮系中,各轮质心均在其中心轴线上,已知J 1001=.kg ?m 2,J 2004=.kg ?m 2, J 2001' .=kg ?m 2,系杆对转动轴线的转动惯量J H =018.kg ?m 2,行星轮质量m 2=2kg , m 2'=4kg , 0.3H l =m ,13H i =-,121i =-。在系杆H 上作用有驱动力矩M H =60N ?m 。作用在轮1上的阻力矩M 1=10N ?m 。试求: (1)等效到轮1上的等效转动惯量; (2)等效到轮1上的等效力矩。

机械原理--速度瞬心习题讲解学习

机械原理--速度瞬心 习题

习题 > 答案 一.概念 1.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转动副的圆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垂直于移动导路的无穷远处;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接触点两轮廓线的公法线上. 2.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相同点是都是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而不同点是相对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而绝对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 . 3.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用于同一构件上的两点,而不能用于机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4.速度瞬心可以定义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5.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15 个,其中 5 个是绝对瞬心,有 9 个相对瞬心. 二.计算题 1、 2.关键:找到瞬心P36

6 Solution: The coordinates of joint B are y B=ABsinφ=0.20sin45°=0.141m x B=ABsinφ=0.20sin45°=0.141m The vector diagram of the right Fig is drawn by representing the RTR (BBD) dyad. The vector equ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is loop, is written as r B+ r-r D=0 or r=D-B r= and r=γ. Where

When the above vectorial equation is projected on the x and y axes, two scalar equations are obtained: r*cos(φ3+π)=x D -x B =-0.141m r*sin(φ3+π)=y D -y B =-0.541m Angle φ3 is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system of the two previous scalar equations: tgφ3=141.0541 .0 ?φ3=75.36° The distance r is r=)cos(3π?+-B D x x =0.56m The coordinates of joint C are x C =CDcosφ3=0.17m y C =CDsinφ3-AD=0.27m For the next dyad RRT (CEE), the right Fig, one can write Cecos(π- φ4)=x E - x C Cesin(π- φ4)= y E - y C Vector diagram represent the RRT (CEE) dyad. When the system of equations is solved, the unknowns φ4 and x E are obtained: φ4=165.9° x E =-0.114m 7. Solution: The origin of the system is at A, A≡0; that is,

机械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机械原理---1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正误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 V,错误的画“X” )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任何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杆组组成的。 运动链要成为机构,必须使运动链中原动件数目大于或等于自由度。 平面机构高副低代的条件是代替机构与原机构的自由度、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需完全 相同。 当机构自由度F > 0,且等于原动件数时,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若两个构件之间组成了两个导路平行的移动副,在计算自由度时应算作两个移动副。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有两个自由度,引入一个约束。 在杆组并接时,可将同一杆组上的各个外接运动副连接在同一构件上。 任何机构都是由机架加原动件再加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组成。因此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 零的运动链。 平面低副具有2个自由度,1个约束。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 (X) (“ (X) (“ (X) (V) (X) (V (X) 机器中每一个制造单元体称为 零件 O 机器是在外力作用下运转的,当外力作功表现为 表现为 亏功 时,机器处在减速阶段。 局部自由度虽不影响机构的运动,却减小了 高副元素的磨损,所以机构中常出现局部自由 度。 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体称为 构件O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 副;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 副。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最小约束数为 1 O 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 高畐y,它产生2 个约束。 盈功 时,机器处在增速阶段,当外力作功 6. 7. 三、选择题 1. 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 ,这些零件间_B ______ 产生任何相对运动。 A.可以 B.不能 C. 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2. 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A. — 1 B. +1 3.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 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_B _____ O A. 0 B. 1 4. 一种相同的机构_A _________ : A.可以 B.不能 5. 平面运动副提供约束为(C A. 1 B 6. C. 0 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 C. 2 组成不同的机器。 C.与构件尺寸有关 ; )o 7. .2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就会( A.不变 B .增多 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 A. 2 B . 3 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 1 , .1或2 C )O C .减少 B )个转动副。 C . 4 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 构,则其自由度等于(B ) O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选择题 1.渐开线在______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根圆 B.基圆 C.分度圆 D.齿顶圆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相切于______。 A.两分度圆 B.两基圆 C.两齿根圆 D.两齿顶圆 3.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求得。 A.分度圆齿厚 B.齿距 C.公法线长度 D.齿顶高 4.在范成法加工常用的刀具中,________能连续切削,生产效率更高。 A.齿轮插刀 B.齿条插刀 C.齿轮滚刀 D.成形铣刀 5.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 a*=1,齿顶圆直径D a=135mm,则其模数大 小应为________。 A.2mm B.4mm C.5mm D.6mm 6.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__________。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重合 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__________法面压力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8.斜齿圆柱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βb与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相比_________。 A.βb >β B.βb =β C.βb <β D. βb =>β 9.用齿条型刀具加工,αn=20°,h a*n =1,β=30°的斜齿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数是_________。 A.17 B.14 C.12 D.26 10.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 v=__________。 A.z/cosβ B.z/cos2β C.z/cos3β D.z/cos4β 11.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之标准值是规定在轮齿的_________。 A.端截面中 B.法截面中 C.轴截面中 D.分度面中 12.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廓接触处所受的法向作用力方_________。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3.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 A.加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4.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________变化的。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小到大再到小 D.保持定值 15.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啮合点处两者的压力角__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一般不相等 D.无法判断 16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轮齿的大小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7.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齿廓的形状和齿轮的啮合性能。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 a* 18和标准齿轮相比,以下变位齿轮的四个参数中________已经发生了改变。 A.齿距p B.模数m C.压力角α D.分度圆齿厚 二、判断题 1.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其啮合角一定是20°。()

(完整版)机械原理题库

第七版机械原理复习题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填空题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一个约束,而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2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F=3n-2pl-ph 。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2,至少为1。 14.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判断该机构运动的可能性(能否运动〕及在什么条件下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确定应具有的原动件数。 15.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三、选择题 3.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带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则其自由度等于 B 。 (A)0; (B)1; (C)2 4.原动件的自由度应为B 。 (A)-1; (B)+1; (C)0 5.基本杆组的自由度应为 C 。 (A)-1; (B)+1; (C)0。 7.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B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A)小于 (B)等于 (C)大于。 9.构件运动确定的条件是C 。(A)自由度大于1; (B)自由度大于零; (C)自由度等于原动件数。 七、计算题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需明确指出。 1.解E 为复合铰链。 F n p p =--=?-?=33921312L H 6.试求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需指明所在之处)。图中凸轮为定径凸轮。 A B C D E F

机械原理-速度瞬心习题

习题 > 答案 一.概念 1.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转动副的圆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垂直于移动导路的无穷远处;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接触点两轮廓线的公法线上. 2.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相同点是都是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而不同点是相对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而绝对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 . 3.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用于同一构件上的两点,而不能用于机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4.速度瞬心可以定义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5.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15 个,其中 5 个是绝对瞬心,有 9 个相对瞬心. 二.计算题 1、 2.关键:找到瞬心P36

6 Solution: The coordinates of joint B are y B=ABsinφ=0.20sin45°=0.141m x B=ABsinφ=0.20sin45°=0.141m The vector diagram of the right Fig is drawn by representing the RTR (BBD) dyad. The vector equ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is loop, is written as

r B + r -r D =0 or r =r D -r B Where r =BD and r =γ. When the above vectorial equation is projected on the x and y axes, two scalar equations are obtained: r*cos(φ3+π)=x D -x B =-0.141m r*sin(φ3+π)=y D -y B =-0.541m Angle φ3 is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system of the two previous scalar equations: tgφ3=141.0541 .0 ?φ3=75.36° The distance r is r=)cos(3π?+-B D x x =0.56m The coordinates of joint C are x C =CDcosφ3=0.17m y C =CDsinφ3-AD=0.27m For the next dyad RRT (CEE), the right Fig, one can write Cecos(π- φ4)=x E - x C Cesin(π- φ4)= y E - y C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 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试卷(带部分答案)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一、复习思考题 1.机械的运转为什么会有速度波动?为什么要调节机器的速度波动?请列举几种因速度波动而产生不良影响的实例。 2.何谓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请各举出两个实例。这两种速度波动各用什么方法加以调节? 3.试观察牛头创床的飞轮、冲床的飞轮、手抉拖拉机的飞轮、缝纫机的飞轮、录音机的飞轮各在何处?它们在机器中各起着什么的作用? 4.何谓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是否选得越小越好?安装飞轮后是否可能实现绝对匀速转动? 5.欲减小速度波动,转动惯量相同的飞轮应装在高速轴上还是低速轴上。 6.飞轮的调速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飞轮在调速的同时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7.飞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飞轮应尽量装在机械系统的高速轴上? 8.什么是最大盈亏功?如何确定其值? 9.如何确定机械系统一个运动周期最大角速度ωmax与最小角速度ωmiu所在位置? 10.离心调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二、填空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减轻飞轮的重量上看,飞轮应安装在轴上。 2.大多数机器的原动件都存在运动速度的波动,其原因是驱动力所作的功与阻力所作的功保持相等。 3.若已知机械系统的盈亏功为(Δω)max,等效构件的平均角速度为ωm,系统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为[δ],未加飞轮时,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的常量部分为J c,则飞轮的转动惯量J 。 三、选择题 1.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的某一时间间隔内,当系统出现时,系统的运动速度,此时飞轮将能量。 a.亏功,减小,释放; b.亏功,加快,释放; c.盈功,减小,储存; d.盈功,加快,释放。 2.为了减小机械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械中安装。 a.调速器 b.飞轮 c.变速装置

(完整版)机械原理题库一

机械原理题库一 一. 判断下列各结论的对错。对者画“√”号,错者画“×”号。 1.一个构件可以由多个零件组成。 (√) 2.三级杆组必定是四件六副杆组。 (×) 3.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曲柄为原动件则滑块一定无急回特性。 (×) 4.国产标准斜齿轮的齿根圆一定比基圆大。 (×) 5速度瞬心是构件上速度为零的点。 (×) 6平面高副连接的两构件间,只允许有相对滑动。 (×) 7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滑块做主动件,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 8锥齿轮的标准摸数是指大端摸数。 (√) 9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是行星轮系。 (√) 10 等效力矩的值一定大于零。 (×) 1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 圆大。 (×) 1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 一定等于一。 (√) 1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 1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 1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 二、填空题。 1. 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H P 个高副将引入 2H P 个约束,而引入L P 个低副将引 入 L P 个约束,则活动构件数n 、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F 的关系是 32L H F n P P =--。 2.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若机构 自由度F>0,而原动件数0,而原动件数>F ,则各构件之间不能运动或产生破坏。 3. 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4个自由度。 4.速度瞬心是相对运动的两构件的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亦即瞬时绝对速度相等的重合点。若这点的速度为零则为绝对瞬心;若不等于零,则为相对瞬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二)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一对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小轮的齿根厚度比大轮的齿根厚度大。( F ) 2、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原动件是滑块,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T ) 3、两构件之间以点、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两个约 束,而保留一个自由度。( F) 4、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F) 5、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T) 6、对于刚性转子,已满足动平衡者,也必满足静平衡。(T) 7、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理论轮廓上度量。 (T) 8、在考虑摩擦的转动副中,当匀速转动时,总反力作用线永远切于摩擦圆。 (T) 9、当机构的自由度数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数,则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T) 10、对于单个标准齿轮来说,节圆半径就等于分度圆半径。(F)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产生速度波动的类型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 3、从效率观点分析,机械自锁的条件是(效率小于零)。 4、凸轮的形状是由(从动件运动规律和基圆半径)决定的。 5当两机构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与(转动副中心)重合。 三、选择题(10分) 1、为了减小机器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器中安装(B)。 A)调速器; B)飞轮; C)变速装置。

2、重合度εα = 1.6 表示在实际啮合线上有(C)长度属于双齿啮合区。 A) 60% ; B)40% ; C)75%。 3、渐开线齿轮形状完全取决于(C)。 A)压力角; B)齿数; C)基圆半径。 3、在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对于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缩小 凸轮的基圆半径,则压力角(B)。 A)保持不变; B)增大; C)减小。 5、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自由度数(B)。 A)增多; B)减小; C)不变。 四、计算作图题(共60分) (注:凡图解题均需简明写出作图步骤,直接在试卷上作图,保留所有作图线。)1、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10分)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H M N 图4-1 图4-1 a) b) H F = 3×6-2×8-1=1 F = 3×5-2×6-2 = 1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和答案)

Print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仅供测试与学习交流,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Array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 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 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A )齿根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① )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②)是静平衡 的。

(完整版)机械原理期末题库(附答案)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本科类) 一、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 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八(机械原理 A) 一、判断题(10分)[对者画√,错者画×] 1、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都具有急回特性。()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相等。() 3、当两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为保证无侧隙啮合,应采用正传 动。() 4、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速度有有限量突变时,存在柔性冲击。() 5、用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时,可将机械的速度波动调为零。() 6、动平衡的转子一定满足静平衡条件。() 7、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压力角大于端面压力角。() 8、加工负变位齿轮时,齿条刀具的分度线应向远离轮坯的方向移动。( ) 9、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固定最短杆的邻边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10、平底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常数。() 二、填空题(10分)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面八杆机构共有_________瞬心。 3、渐开线齿廓上最大压力角在________圆上。 4、当行程速比系数K=1.5时,机构的极位夹角θ=__________。 5、举出两种可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偏置滚子(尖顶)直动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表达式tgα=______。 7、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与哪些参数有关?_____________。 8、机械中安装飞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9、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__________。 10、在连杆机构中处于死点位置的γ=__________;α=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分) 1、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轮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2、计算机构自由度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3、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有哪些步骤? 4、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双曲柄的条件是什么? 5、机构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四个等效量有哪些?分别是根据何种原理求得? 四、计算如图8.1发动机配气机构的自由度。(8分) 图8.1图8.2 五、在图示8.2的回归轮系中,已知:Z1=20,Z2=48,m1= m2=2mm,Z3=18,Z4=36,m3= m4=2.5mm该两对齿轮均为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且安装中心距相等。α=200,h*=1,

东南大学机械设计考试速度波动的调节

速度波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为了减小机械运转中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械中安装( )。 A. 调速器 B. 飞轮 C. 变速装置 D. 减速器 2、为了调节机械运转中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械中安装( )。 A. 飞轮 B. 增速器 C. 调速器 D. 减速器 3、机器中安装飞轮是为了( )。 A. 消除速度波动 B. 达到稳定运转 C. 减小速度波动 D. 使惯性力平衡 4、机器中安装飞轮后,机器的速度波动得以( )。 A. 消除 B. 增大 C. 减小 D. 不变 5、对于作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机械系统,一个周期中系统重力作功为( )。 A. 零 B. 小于零 C. 大于零 D. 不等于零的常数 6、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单从减轻飞轮的重量上看,飞轮应安装在( )。 A. 高速轴上 B. 低速轴上 C. 任意轴上 D. 机器主轴上 7、为了减轻飞轮的重量,飞轮最好安装在( )。 A. 任意构件上 B. 转速较低的轴上 C. 转速较高的轴上 D. 机器的主轴上 8、合理的设计应是尽可能地把飞轮安装在机器中转速( )的轴上。 A. 较低 B. 较高 C. 较高或较低 D. 不变 二、分析题 1.(05)一机械系统的的功效动力学模型如图(a )所示。 已知稳定转动时期一个运动周期内等效力矩 r M 的变化规律如图(b )所示,等效驱动力矩 M D 为常数,等效转动惯量J=1.0kg.m 2(为常数),等效驱动的平均转速 m n =200r/min 。试求: (1) 等效驱动力矩 d M ; (2) 等效构件的速度波动系数δ及等效构件的最高转速 max n 和最低转速min n ; (3) 若要求等效构件的许用速度波动系数为[]0.04δ=,试求安装在等效构件A 轴 上飞轮的转动惯量 F J .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和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试卷+答案). 仅供测试与学习交流,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Array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 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 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A )齿根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① )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②)是静平衡 的。 ①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②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满足正确啮合传动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当传动比不等于一时,他们的渐开机械原理第 1 页共 32 页 Array 线齿形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