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教学反思

11、牛郎织女(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4.检查自读情况:朗读生字,正音。

5.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学习第一部分: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学习第二部分: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2)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3)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4.学习第三部分:

(1)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2)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3)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4)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5)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5.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五、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位孤儿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结识了织女,织女同情牛郎的遭遇,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现就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做以下反思。

首先,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导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牢记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这样一来,顺理成章的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又该孩子们大显身手了,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课文,激情学习。

然后,理清思路,概括标题。说起概括内容,课堂上学生总是做的不尽人意,说是概括,可是总是没完没了,于是,我在这里设计让学生根据内容概括小标题,这样的效果真的不错,句式整齐,内容醒目,容易理解,又能抓住重点,学生兴趣也很浓厚。

其次,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同样的年龄,牛郎却有非人的遭遇,他的“可怜”不言而喻,孩子们以自己仅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加以评价,哥嫂的虐待,命运的不公,都没有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折服,他“出淤泥而不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他的善良、勤劳表现的是淋漓尽致,毫不含糊,这也是本堂课所重点突出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再次,循循善诱,解决问题。牛郎的勤劳善良,会让此刻正幸福着的孩子们感动、深思,他和老牛之间的深情更感动着所有的人,动物也有感情,这一点也不假,牛郎善待老牛,老牛陪伴牛郎。课堂上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哥嫂对牛郎不好,牛郎为什么不跑,跑到很远的地方,说不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反抗啊!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为了手足之情”“为了相依为命的老牛”……此刻,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因为文章内容的精彩,也因为孩子们的义愤填膺,争先恐后的为牛郎出谋划策,孩子们也是善良的,牛郎的善良启发了孩子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并且也懂得了,循循善诱也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答卷。

学习方法小提示: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用心做题,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