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

崛起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如图所示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

A、是都江堰.它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C、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

D、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奖励耕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

A、魏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分封制的瓦解

C、战争的频繁

D、兴修水利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大变革

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加强刑罚

C、奖励军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推行县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见下图商鞅在变法实行之前,通过“徙木赏金”的办法,主要是为了( )

A、哗众取宠

B、重赏之下发现勇夫

C、确立商鞅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

D、执行秦王的命令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与战国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贵族特权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人们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开始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公元前______年,齐桓公在______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正式承认了______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秦国商鞅变法时,在地方上推行了______制;

【答案】:

【解析】:

?第21题【问答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改革是什么?(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答案】:

【解析】:

?第22题【问答题】

在历史课上,老师介绍:“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商鞅变法的辩论:A组观点:改革是成功的。B组观点:改革是失败的。你赞同哪一组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

【解析】:

?第23题【问答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晁错(西汉)《论贵粟疏》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答案】:

【解析】:

?第24题【问答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②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③在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④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但是这样做(指废除井田制)后,先王的制度

(指奴隶制)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平民之中富的人积累了万贯家财,而穷的人却只能吃糟糠;强国兼并地盘,弱国丧失江山。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戚贵室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来商君之家。

请回答:

材料一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请列举两点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商鞅的行动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26题【材料分析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探究二:人物篇

探究三:交往篇(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探究四: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探究五:改革篇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

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

【答案】:

【解析】:

?第27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一天,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