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

目录

1编年记

2语书

3秦律十八种

田律

厩苑律

仓律

金布律

关市

工律

工人律

均工

徭律

司空

军爵律

置吏律

传食律

行书

内史杂

尉杂

属邦

效律

4秦律杂抄5法律答问6封诊式治狱

讯狱

有鞫

封守

盗自告

□捕□□盗马

争斗

群盗

夺首

□□告臣

黥妾

迁子

告子

贼死

经死

穴盗

出子

毒言

亡自出

7为吏之道

-----------------------------

编年记

昭王元年

二年,攻皮氏。

三年

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摘要:将罪人罚作隶臣妾,是秦代主要刑罚手段之一,但其具休内容,史籍阙如。1975年底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一批有关隶臣妾的秦律条文,重现于世,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隶臣妾的身份、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隶臣妾。 关键词:云梦秦简隶臣妾隶臣妾身份社会地位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批竹简,内容是反映商鞅变法后到秦统一前的秦国社会状况,它为研究这一时期秦国的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出土秦律中有关隶臣妾的条文很多,粗略统计,《法律答问》中有二十七条,《封诊式》有七个案例是隶臣妾或与隶臣妾有关。隶臣妾律文与“盗”、“贼”律文构成出土秦律的核心。研究隶臣妾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秦的社会状况。 一、隶臣妾的身份 在用云梦秦简研究秦国社会状况的论著中,对隶臣妾的身份,至今意见分歧仍然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看法: 隶臣妾是官奴隶[1];隶巨妾是因犯罪而被判处的刑徒[2];隶巨妾形式上是刑徒,实质上是奴隶[3]。但隶臣妾究竟是何身份,本文认为秦简中的隶臣妾其身份并单一,而包含有官奴隶和刑徒两种身份的人,下面从隶臣妾的来源来看一下。 从其来源上可辩其为奴隶的隶巨妾有如下几项: 1、战争中的逃兵。佚名律有一案例:“战死事不出,论其后。有(又)后察不死,夺后爵,除伍人;不死者归,以为隶臣。”也就是说在战争中死事不屈,应将爵授予其子。后来察觉该人未死,应褫夺其子的爵位, 并惩办其同伍的人;那个未死的逃兵回来后,应沦为隶臣。 2、投降了的俘虏。佚名律:“寇降,以为隶臣。”寇降,指投降的敌人。这也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重要来源。 3、官奴婢的子女仍为官奴婢。《法律答问》:“女子为隶臣妾,有子焉,今隶臣死,女子北其子,以为非隶臣子也。问女子论可(何)也?或黥颜为隶妾,或日完,完之当也。”这条材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此女子所嫁的隶臣,必定是奴隶而非刑徒,如果是刑徒,刑满即释为庶人并不影响子女的社会地位,只有是奴隶,它的社会地位才父子相继而不能脱离奴籍。(二)此隶臣的子必为奴隶,不然其生母隐瞒其父的身分就没有必要,可见作为官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摘要: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竹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有关《秦律十八种·田律》的研究也论著颇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 著作。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现以秦简中 《秦律十八种·田律》为例,探讨《田律》所涉及的农田耕作、山林保护制度与 《齐民要术》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关键词:秦律十八种;田律;齐民要术; 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 一号墓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它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其中《秦律十八种·田律》是记载秦 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简文共六条,主要是有关管理农田 生产的法律,其中也包括分配土地的内容。律文中对于生态的保育也颇为重视, 不少史学家就此认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著作,此书写成于 南北朝北魏末年,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内容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 林木的栽培以及畜牧兽医、酿造、农产品加工等一切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技术。它引用前人著作达一百五十余种,收集民间农谚数十条,系统地总结了当时 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 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关于农田的耕作方面大有经验可谈。《田律》是记载 秦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而《齐民要术》是对当时农业生 产的先进经验的总结,是经过长期的考验而得来的结论。《田律》相关法律的制 定必然是要考虑到生活实际现状,与《齐民要术》之间自是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关于云梦秦简的论著可谓数不胜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伟的《睡虎地 秦简论著目录(截止2009年6月)》①将2009年6月份之前国内外有关云梦 秦简的论著做了一份统计,十分详细和完备,在此就不予赘述。而涉及到田律的 著作主要有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土地制度》②;杨宽《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③、杨师群《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国有制经济》④;蔡万 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⑤、《云梦秦简中所见秦的粮仓管理制度》⑥;刘冰《从云梦秦简看秦农业法律制度》⑦;杨巨中《世界上最早的 自然保护法典—云梦秦简<田律>刍议》⑧;王景星《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 分析》⑨;姚国艳《从云梦秦简看秦律的人道精神》⑩;刘本峰《论云梦秦简 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1;等等。 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关《齐民要术》的研究无论是方法上,还是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前人。新时期《齐民要术》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全面和深入。研究领域从思想到哲学,从经济到政治,从史到社会,从微生 物到遗传,从资源到生态,从气象到天文,从烹饪到饮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与 本文相关的著作有:石汉生《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整理 齐民要术的初步总结》12;路兆丰《<齐民要术>的经济思想(续)》13;周敏 《<齐民要术>中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技术探讨》14、《<齐民要术>的林业思想和林 业技术概论》15;李志坚《<齐民要术>的生态农业思想》16;杨同卫、黄麟雏 《<齐民要术>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农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观》17;陈良文《<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首发) 田雪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睡虎地秦简《日书》(以下简称睡简《日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日者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一种数术书籍,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价值不容忽视。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发现18种《日书》写本(包括残简),睡简《日书》是现已公布的内容较为完整、保存较为完好的写本,其图版和释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关注。 截至目前,睡简《日书》的研究论文发表约有270多篇,研究专著1共4部。此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2和[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3等作品设有专题对其进行研究。学界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文本整理 文本整理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释文整理、文字考释等方面。学界对睡简《日书》的释文整理目前已经取得丰富成果。

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4首次公布了甲、乙两种《日书》的图版和释文;1990年又推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5,无论图版、释文都较旧版为佳。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些印刷错误和标点断句进行了修正,但吴书中有些注释牵强附会。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对《日书》的分篇、句读、注释做了精心研究,对整理小组的释文做了订正和补充,提供了较为可信的注释版本。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是目前《日书》释文的集大成之作,对各版本释文作了深入评析,并补充了大量材料。 除通篇考订外,还有不少单篇作品对《日书》中部分字词进行考订。刘信芳对《日书·马》篇的句读、释文作了考释6。林剑鸣对文物版和台湾版《日书》的释文误、漏之处加以校补7。另外,还有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8、刘乐贤9《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刘钊10《说秦简中“女笔”之“笔”》、《读秦简字词札记》、《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等文章对《日书》的个别文字做了细致的考证。 二语言学研究 秦简《日书》资料是研究汉语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可以考察语法、文字的发展演变。学术界对这批材料的语言学研究大体有语法、文字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曲爹蘑砖如 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口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景星 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 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 l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 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 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 秦代的墓葬.睡虎地l1号墓的墓主,根据 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 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 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 217).墓中出土的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使用 的文籍.全部共有1155枚(另有残简80 片),出土时分为八组,分别堆放在棺内人 骨架的头部,右侧,足部与腹部.置于足部 的竹简残片较多,除少数由于水浮动而造 成的散乱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些竹简的 长度为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 文为墨书,书体属于秦代隶书,一般写在篾 黄上,少数简为两面书写,字迹大部分可

辨.竹简上有两道丝绳编连的痕迹,从残存 原简上为上,中,下三道的编绳痕迹判断, 编绳.出土时,编绳因年久腐朽,竹简顺序 多为散乱fl1. 2.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载内容.孝感地 区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12座战国至秦代 的墓葬中,”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 简,另有8O枚残片,保存情况尚好”.经过 专家学者的分析,已经根据其内容将这些 竹简大致分为十种文书.即《编年记》,《语 书》,《秦律t-.,k种》,《效律》,《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 书》甲种和《日书》乙种.这十种题目名称, 只有《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乙 种四种简上原有书题,其中《语书》,《封诊 式》,《日书》乙种三书的书名”语书”,”封诊式”,”日书”分别书于书末一简的正面,背 面,正面;《效律》原名为”效”,书于开篇第 一 简背面;其余六种书题是有关整理小组 后继拟定的『31. 3.云梦睡虎地秦简具有的历史意义.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问世揭开了我国对秦简 发掘的序幕.它与后来相继出土的”青川郝

对睡虎地秦简的探究

对睡虎地秦简的探析 陈雯雯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睡虎地秦墓竹简是由喜记录编写的,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对研究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喜;内容和价值; 一、睡虎地秦简作者喜 据《编年记》考证和墓中人骨鉴定,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就是《编年记》中的喜。我们可以从《编年记》中看出,墓主喜是秦王朝的一个下级官吏。他参与过政事,治理过狱讼,又曾从过军、打过仗。他经历了秦王政(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许多重大政治、军事斗争,但仕途坎坷,不甚得意。他的这种身世、经历,当与他的家世、门第不无关系。 1.失意的下级小吏 墓主喜他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死于秦始皇三十年或次年(公元前217年或216年),时年四十五到四十六岁。秦王政三年八月,“喜偷史”,即于所在县被引进为吏,开始了宦海生涯。四年十一月,喜被摆为安陆御史。六年四月,“喜为安陆令史”,即做了该县县令的属吏。七年正月,喜为“那令史”,即迁任郡县县令的属吏。十二年四月,“喜治狱鄂”,即在县任司法官吏。此十余年间,喜的职务虽有升有降,但却一直县的下级官吏中浮沉。 秦王政十三年,喜“从军”,从此开始了他生命途程投笔从戎的时期。越一年,喜“从平阳军”,亲身参加了秦攻赵国平阳的战争,在这三年中,《编年记》仅淡淡地写了喜两笔(共六个字)。喜“从平阳军”之后,即秦王政十六年以下,《编年记》概不记述喜的官职和事迹,直至墓主喜死。我们有理由怀疑之所以如此简略,疑他在疆场之上未必荣立战功,飞黄腾达,可记之事了了无几,因而草草代过。 2.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楚人后裔 墓主喜生于战国末期,死于秦统一中国之后五、六年,绝大部分年华是在秦灭六国前渡过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社会历史大变动的时期。墓葬发掘于今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离现在的安陆县甚近。据《汉书·地理志》:安陆,属江夏郡。过去一向认为安陆于汉代始置县。但是,据《编年记》,安陆既然有令史,必应有县令(令史为县令的属吏)。因之,战国时即应有安陆县,初属楚国。加之死后的葬身之处,一般应是生前的存身之处。据此,墓主喜死前家居安陆附近,所以死后埋葬在这里。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1.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它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的传统演变而来,周初统治者系统确立,影响于后世封建王朝的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2.嫡长继承制--是指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始于商朝末,至周初正式确立。 3.礼--礼最初是原始习俗,由祭祀祖先鬼神发展而来,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渐成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周初在夏、商礼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整,形成了系统的典章制度、各种仪式和行为规范,成为西周法的一个方面。但礼又不限于法,西周礼既是根本,又是国家机关的组织法、行政法,以及立法、司法的基本原则。礼以“亲亲”、“尊尊”为最高准则。 4.铸刑书--春秋时期郑简公三十年,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因而“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即把法律条文公之于众。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5.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掘出土了大量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内容及其丰富。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这批秦简收录的都是秦始皇三十年以前的法律令。 6.《法律答问》--是秦法律形式之一,是由官方对秦朝的某些律文、术语和律义以答问的形式所作的解释。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其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7.《封诊式》--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其中包括审判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调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式。 8.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司法审判的成例。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9.具五刑--是秦朝的一种刑罚。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史载李斯即“具五刑”而死。 10.盗徙封罪--是秦的主要罪名之一。盗徙封,就是偷偷移动田界标志。古时阡陌起田界的作用,秦时“封”等于田地的阡陌,不准私自移动,否则构成“盗徙封”罪,科以“赎耐”。 11.“公室告”--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公室告,是指秦朝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为公室告。凡公室告,政府则应受理。 12.“非公室告”--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非公室告,是指秦朝不允许告官的案件,如子告父母、臣妾告主人,都属于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这是为了维护封建尊卑关系和主奴关系,反映了在诉讼制度上公开的不平等。 13.“约法三章”--刘邦攻进秦都咸阳后,曾以废除秦苛法为号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其内容是:杀人者,处以死刑;伤人及盗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相应的刑罚。受到秦人的欢迎。

《睡虎地秦简》语言文字论着目1

《睡虎地秦简》语言文字论著目录 李明晓 (西南师范大学文献所重庆北碚400715) 1、专著: 1)《睡虎地秦简文字编》,陈振裕、刘信芳,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张守中,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版; 3)《云梦秦简初探》,高敏,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版,1981年7月2版,后修定为《睡虎地秦墓竹简初探》,[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4月初版; 4)《睡虎地秦简论考》,吴福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5)《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饶宗頣、曾宪通,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版; 6)《睡虎地秦简刑律研究》,傅荣珂,[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7)《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刘乐贤,[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版; 8)《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魏德胜,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6月版。 2、论文集: 1)《睡虎地秦简研究专号》,《简椟学报》第10期,1981年7月; 2)《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 3、硕士论文: 《睡虎地秦墓竹简通假字、俗字研究》,赵立伟,西南师大文献所2002年5月通过。 4、单篇论文: A、文字: 1)《读简帛文字资料札记》,裘锡圭,《简帛研究》第一辑:26-33,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2)《读秦简字词札记》,刘钊,《简帛研究》第二辑:108-115,李学勤、林剑鸣、谢桂华主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秦简偶札》,刘桓,《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4)《秦系简牍文字译释商榷》,黄文杰,《中山大学学报》1996·3:105-106;

云梦秦简前世传奇台词稿

云梦秦简前世传奇台词稿 旁白:云梦秦简的前世传奇就发生在秦朝统一前夕,2000多年前,秦国安陆县有一个叫“嘻”的基层法官,不但熟记律例,更是隔三差五的安排一个考核,这次他要考核的对象是安陆县的两个小吏,“富”和“乐”。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富、乐:嘻大人好 嘻:欸,两位来了啊 富:今天我们考什么呀 嘻:这一年到头的,天天考你们,本官也疲乏,你们也累,今天我们换个花样玩玩,咋们来玩个抢答怎么样? 乐:抢答? 嘻:抢答题,谁答得快,答得对,没有奖励,谁要是答错,发抄竹简20枚 乐:我的天哪 嘻:抢答,这是我们第一次玩,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听我的题目,然后迅速作答,请听第一题:官员出差到什么地方领自己的口粮呀。 乐:去哪出差去哪领! 嘻:好,答错,抄20枚 乐:啊,何错之有啊? 嘻:秦律怎么规定的呀?当官的能这么随便吗?秦律规定,当官出差需自带口粮不可多拿属下县乡的一菜一汤。请听第二题:如果官员调任可否带着属下一同前往啊。 富:可以 嘻:太好了,再抄20枚,错 乐:这也不可? 嘻:当然不可,你们可曾想想为什么这么规定? 乐:为什么? 嘻:就是为了防止结党营私,贪污腐败 乐:啧,哎呀,对对对 嘻:你们刚才各打错一题。罚抄20枚。本官念在你们平时也算兢兢业业,给你们一个翻盘的机会如何?再来一轮,我们来玩情景再现如何。 乐:情景再现? 嘻:乐,你来答题。你观看一下情景,然后找出当中违法的地方。 乐:嗯 嘻:富,跟本官搭个戏,嘿 嘻:当年本官之所以能通过官吏考核,跟我英俊的相貌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嘻:夫君 富:娘子 嘻:来,借一步说话 嘻:咋咧? 富:欸,娘子 嘻:你老毛病又犯了啊? 富:啊。没有啊 嘻:没有?刚才村口过个小媳妇,你肿么咧?哎呀,那个口水流的啊,把咋们家的地板都洗干净了啊。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文翻译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文翻译 导读: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 基本信息 【名称】睡虎地秦墓 【墓葬原属】秦代官吏“喜”墓葬 【墓葬现状】于1975年底发掘 本段简介 睡虎地秦墓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云梦县,1975年底,墓葬中出土了1100余枚秦代竹简(秦代包括秦统一前的秦国与统一后的秦朝,为叙述方便,秦国指七国之一的诸侯国,秦朝指秦统一后的帝国王朝,秦代指秦国和秦朝),以及毛笔、石砚、墨块等文房用具。竹简上的秦代隶书,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记载了秦代法律、医学等诸多内容,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秦简记载的秦律的形式主要有: 律:自秦始皇、商鞅时更“法”为律。 令(制、诏):制是皇帝对某事的批定,这种“制”做为法律形式出现时称为“令”。 式:最早出现于秦国。

式主要指法律文书。程式,如调查、勘验、审讯法律文书的具体程式,还包括一些诸如现在的执法人员行政管理制度。像竹简记载的“为吏之道”。 法律答问:法律解释。秦代的法律解释由国家设置的官吏统一进行,因此也具有法律效力。 廷行事,廷指官职即廷尉,廷尉是各级“法官”,事是判例廷行事,指可缓行的判决成例。 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 墓主人简介 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喜生於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在秦王政元年喜年仅17岁即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尔后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他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参加过多次战斗,到过秦的几个郡县,最后亡任上,他亲身经历了始皇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记载喜一生的文书《编年纪》,记载了秦最辉煌的时代。 喜生前任县令史,即县令属下小吏,参预过“治狱”。墓葬竹简法条是喜生前从事法律活动而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主要抄录了行政管理与“治狱”方面的律令条文,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肯定不是秦朝的全部法条,但是是常用法律条文,其中还抄录了当时魏国的一个关于“赘婿”的法律,可能于秦律相同,也适用于秦国的法律活动。睡虎地秦简是弥足珍贵的历

云梦秦简出土与整理亲历记

云梦秦简出土与整理亲历记 陈抗生 1975 年12 月19 日上午,湖北省云梦县火车站西北方不远处,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这批竹简以其内容的重要,保存的完好,曾经轰动了世界。一下子,云梦县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从那以后,研究云梦秦简,一度成为十分热门的方向,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量发表。整整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回顾一下云梦秦简出土、整理和保护的经过,让更多的云梦父老乡亲了解故乡的这一份值得自豪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1975 年初冬,云梦城关肖李大队在云梦火车站铁路西侧开水渠。一个傍晚,回乡知识青年张泽栋和另一位青年同伴,在收工回家的路上,他们发现在新开的渠道里,有一段青黑色泥土。张说:“这里保险有古墓”。同伴不相信。张又说:“前两年,在大坟头挖出的古墓,填的就是这种土。”青年气盛,于是打赌。张抡起锄头,只挖了两锄,就触到了木头。继续刨了几下,便现出了一角古墓的椁盖板。两个青年人兴奋得跳了起来:“是古墓!是古墓!”他们顾不得回家,飞也似地跑到县文化馆去报告。睡虎地大有讲究接到报告后,县文化馆专职文博干部蔡先启等人当夜进行实地勘察,证实张泽栋等人的发现是真实的,于是把情况向上级汇报。发掘工作由湖北省博物馆及考古队的陈振裕和陈恒树指导进行。

陈振裕是福建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陈恒树是武汉人,据他本人说,他在解放前曾做过盗墓的营生,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在渠道里面长不过30m 的地段,很明显地暴露着12 座古墓。所以发掘工作很顺利,每天的田野考古都有新的收获。在这些墓葬里出土的器物,以漆木、铜、陶器居多,但是,好像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更没有人们翘首期盼的奇迹出现。开始这个墓葬群仍以“大坟头”命名编号。后来,考古队又偶然问起这里的地名,一位中年农民信口答道:“睡虎地”。这个名称并不见于志籍,但是很动听。于是这批古墓就正式改以“睡虎地”命名了。“睡虎地”虽然志籍不载,但在这一带以“虎”命名,实在大有讲究。因为云梦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同虎有极深的渊源。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早期,楚国名声显赫的令尹子文就出生在云梦。他出生后不久,曾被遗弃在荒野,又经乳虎喂养,所以后来他被取名为“鬬穀於菟”。鬬是他的姓氏;而楚人把“乳”叫“穀”;称老虎为“於菟”。今云梦县城北约10km ,那个抛弃他的地方后名为“虎子岩”,那个地域曾名为“於菟乡”,距“睡虎地”不远,就是纪念此人此事。由此看来,“睡虎地的地名,应该不 是凭空造出来的。 陈恒树险中救简 本来9 号墓让人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它保存得非常完好,椁内的头厢、边厢出土的器物也不少。在开棺的时候,大家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禹刑: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 2、汤刑:商朝法律制度总称,非商汤所作。 3、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4、法经:战国时魏文侯李愧所作,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共六篇,分盗、贼、囚、逋、杂、具,锋芒指向劳动人民,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初步确立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当时的经济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作用。 5、九章律:萧何在《法经》基础上吸收秦律,增加《户律》《厩律》《兴律》,合为九篇,是综合性法典。 6、曹魏《新律》:三国时魏国法典,在九章律基础上增加九篇,改具律为刑名,置律首。八议入律;改妇女连坐。 7、晋律:晋代法律总称,主要是《泰始律》,为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唯一推行全国的法典。五服入律。 8、北齐律:共12篇,949条,篇目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沿用八议,新列重罪十条,以科条简要著称。 9、开皇律:隋朝开皇元年制定。主要内容(1)新五刑(2)十恶(3)吸收八议、官当、听赎、创设例减 10、唐律疏议:唐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撰,12篇500条。此后对律文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同等法律效力,合成《永徽律疏》。 11、宋刑统: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体例仿自《大中刑律统类》《同光刑律统类》《显德刑律统类》,律文基本是《唐律疏议》的翻版。收集了自唐开元二年至宋建隆三年的敕、令、格、式,选出209条附于律文后,与之并行。共12篇,502条,213门。 12、大明律:明朝最根本的法典,于洪武三十年将《钦定律诰》附后并颁布,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 13、大清律例:1840年以前清代法律的总称。主要有:(1)《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颁行,系掺合《大明律》和满汉条例而成,康熙、雍正时曾予修订。(2)

心得体会:云梦秦简给法官怎样的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云梦秦简给法官怎样的启示(最新) 学习过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的法官,对发现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简应该不会陌生。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该批竹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它为研究中国书法及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最近央视综艺频道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邀请文艺明星、社会各界相关人士担任国宝护宝人等艺术化方式,讲述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其中第二期节目就讲述了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云梦秦简的故事。具有法学背景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担任云梦秦简的守护人,讲述了云梦秦简主人“喜”的前世故事,并邀请基层民警来讲述云梦秦简对当代法治工作的启示。可以说节目通过创新型的艺术手段,成功地向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展现了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法律文化,具有极强的启示性意义。

云梦秦简的故事对法官职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秦简的书写者“喜”就是秦国的一名普通基层官吏,在司法与行政不分的政治体制下,“喜”就承担着法官的职责,负责定分止争、主持正义。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是法官不可或缺的东西,司法是关系到公平正义的良知性职业,没有敬畏与热爱就会导致法官没有职业的底线,将司法权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还可能缺乏对工作慎之又慎的态度。秦简主人“喜”将大量的竹简直接放置在棺材里陪葬,并直接铺在身体上,而不是放在墓室的边厢。试想,用大量记录法律及工作的竹简为主人陪葬,可以想象“喜”是多么敬畏和热爱自己的职业,还说明他的职业生涯上不愧律法、下不愧黎民,也只有绝对的廉洁和心安,“喜”才会非常坦然地用竹简作为陪葬品。 基层官吏要行使定分止争、主持正义的权力,必须要谙熟法律条文,具备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从云梦秦简丰富的内容不难看出,“喜”的专业水平值得肯定。云梦秦简涉及民法、刑法、行政法、法医学、诉讼程序等内容,甚至涉及比较先进的环保理念等内容,由此可见“喜”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奋斗足迹。

秦系简牍文字研究综述

秦系简牍文字研究综述 [ 录入者:章草 | 时间:2010-02-04 10:14:59 | 作者:赵立伟 | 来源: | 浏 览:0次 ] 一、秦系简牍的出土与著录 1. 云梦睡虎地秦简 1975 年12 月, 湖北云梦睡虎地11 号墓出土竹简1, 155 枚, 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及甲、乙种《日书》, 多为法律文献。竹简书写于战国末年到秦代初年, 用秦隶写成。目前可资利用的最好版本当属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睡虎地秦墓竹简》。 同时在4 号墓中发现秦隶书写的木牍2 件, 内容均为家信, 文字清晰可识者520 余字。木牍的图版和释文均收录于发掘报告专集《云梦睡虎地秦墓》中。2. 青川木牍 1979 年2 月出土于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 号秦墓, 内容是田律, 据考木牍书写于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 年。图版及相关材料公布于《文物》1982 年第1 期。 3. 天水放马滩秦简 1986 年4 月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1 号秦墓,共出土秦简460 枚。包括甲、乙种《日书》和《墓主记》, 竹简书写于战国末年, 字体为秦隶。 放马滩秦简出土后,《文物》1989 年第2 期曾附载《墓主记》和部分甲、乙种《日书》共58 枚竹简的照片;《书法》1990 年第4 期公布了部分图版, 为甲、乙种《日书》的片断。两次公布的材料仅为放马滩秦简的一小部分, 这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竹简经过10 多年之久仍没有全部公布, 实为简牍研究界的一大憾事。 4. 江陵岳山秦牍 1986 年初, 江陵岳山岗地以北44 号墓出土木牍2 方, 均两面墨书, 内容为日书, 其年代大致与睡虎地秦简同时。相关材料见《考古学报》2000 年第4期:《江陵岳山秦墓》。 5. 云梦龙岗秦简 1989 年10212 月, 湖北云梦县龙岗6 号秦墓出土, 计有竹简150 余枚及木牍1 方。竹简写于战国末年, 为法律文书。 1997 年版《云梦龙岗秦简》公布了全部材料,全书由墓葬情况、出土文物介绍、竹简及木牍释文、考释、图版、摹本、文字通检等部分组成, 对文字研究颇为有利。 2001 年版《龙岗秦简》对这批材料进行了重新整理, 因这次整理利用了红外线技术, 所以摹本更加清晰, 而释文也更加准确。两次整理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但二者在竹简的考释和缀合上有不少分歧, 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 6. 江陵杨家山秦简 1990 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杨家山135 号秦墓, 共5 枚, 内容为谴策。相关材料见《文物》1993 年第8期:《江陵杨家山135 号秦墓发掘简报》。 7. 沙市周家台秦墓简牍 1993 年出土于沙市周家台30 号秦墓, 共竹简387 枚、木牍1 方。竹简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