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压-电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电压-电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电压-电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电压-电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压是使电路中_______ _的原因,提供电压的装置叫________。

2.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时,应将电压表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要使电压表的“+”接线柱靠近 “-”接线柱靠近 。

3.将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先用 量程试触,若电压表示数小于 -----时,再改用电压表的 量程。测电压时,如果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原因是 4.图1是一双量程的电压表的刻度盘。当使用较小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 V ;当使用较大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 V ;

5.如图2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2.4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V ,则灯L 1两端的电压为 V ,灯L 2两端的电压为 V 。

6.图3中,灯泡L 1与L 2是 ----联,A 2表测 电流,电压表测 ---------电压。

9.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当电路闭合后,V 1和V 2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则电压表V 1用的量程是________V ,电压表V 2用的量程是________V ,小灯泡L 1上的电压U 1=________V 。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27分)

15.用电压表较为准确地测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时,正确的方法是( ) A .蓄电池的两极分别接在电压表的“一”、“

15”接线柱上; B

.蓄电池的两极分别接在电压表的“一”、“3”接线柱上; C .以上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D .以上两种接法都不行。

16.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当开关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灯L 1短路;

B .灯L 2短路;

C .灯L 1断路;

D .灯L 2断路。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B .使用电压表时,它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不通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

C .只要电路两端接上电压表,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D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量程,量程越大越好

20.图11所示的电路中,○a 、○b 、○c 表示的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 1 、S 2都闭合时,灯正常发光,

各电表均正常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图11 图4

A.○a、○b、○c都是电压表;B.○a、○b、○c都是电流表;

C.○a、○b是电流表○c是电压表;D.○b、○c是电压表○a是电流表。

17、图16所示是某同学用电压表

测灯L1两端电压的实物图,其中的三处错误

是:(1)(2);(3)。

三、补充题(6分)

18、在班级迎新年晚会的会场布置中,某同学负责在教室照明电路中安装装饰彩灯的工作。已知每只灯泡两端能承受的电压为6V,哪么这些小灯泡应怎样连接?至少需要多少只这样的小灯泡?

19、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这是因为电压表的____非常大,不会形成电源________。

20、小新用西红柿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他用一片铜片和一片锌片制作了它的两个电极,做好该西红柿电池后,小新用电压表测量了它的电压,你觉得它的电压有多高?()A.3V B.220V C.1.5V D.0.2V

21.关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提供电荷量的装置 B.是提供电流的装置C.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D.是提供用电器的装置

22、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两盏电灯的电压,结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此判断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

23、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A.L1短B.L2短路C.L1断路; D.L2断路

24.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 1.2V ; B. 6V, 1.2V ;

C.1.2V, 6V ; D.1.2V, 4.8V.

25、一个灯泡接在三节串联的铅蓄电池上,才能正常发光如果现在用两个同样的灯泡串联后仍接在这个铅蓄电池上,则这两个灯泡将: ()

A.较亮; B.较暗; C.正常发光; D.烧坏.

图16

26、如图左1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

A. L1灯丝断路;

B.L2灯丝断路;

C.电池耗尽无电压;

D.L2灯丝短路.

左1 左2 左3 左4

27、如图左2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28、在图左3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④处的电表分别是: ( )

A.表①是电压表,表②③④是电流表;

B.表①③是电压表,表②④是电流表;

C.表①②是电压表,表③④是电流表;

D.表①③④是电压表,表②是电流表.

29、如图左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则S2断开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2V和3V;

B.3V和2V;

C.2V和8V;

D.2V和5V.

五、多项选择

30、如图0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处短路; B.灯L2处短路;C.灯L1处断路; D.灯L2处断路.

图0 图1 图2 图3

4.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5V,且保持不变,灯L1、L2正常工作的电压均为2.5V,小红同学选好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大约指在5V位置,灯L1、L2不发光,由此小红分析,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接触不良而实际未接入电路B.从A.L1到b部分电路中的某处出现了断路C.灯L2灯丝烧断或与灯座接触不良D.电流表,灯L1、L2都坏了5.如图2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B.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6.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b=0,Uad=6V,Ubc=0,Ucd=6V,发生断路的部分是()

A.电路的aL1b部分 B.电路的aL2C部分C.电路的aEd部分 D.电路的CRSd部分

7.如图4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小,电流表示数突然变大,则下列故障可能是()

A.L1短路B.L2短路C.L1灯丝断开D.L2灯丝断开

图4 图6 图8 图10

8.如图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

9.如图8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8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V,灯L2两端的电压为V。

10.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灯L1两端电压为V,灯L2两端的电压为V,电源电压为V。

1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A.R1<R2=R3 ,I1=I2=I3 B.R1=R2>R3,I1=I2>I3

C.R1>R2>R3,I1>I2>I3 D.R1>R2>R3,I1=I2=I3

12.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

A.R甲>R乙>R丙>R丁

B.R丁>R丙>R乙>R甲

C.R丙>R乙>R甲>R丁

D.R乙>R丁>R甲>R丙

13.为了改变一根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导线拉长后使用 B.将导线对折后使用 C. 给导线加热 D.改变导线中的电流

16.质量相等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则二者电阻大小比较( )

A.铜丝电阻较大

B.铝丝电阻较大

C.铜丝和铝丝电阻可能一样大

D.无法判断谁的电阻较大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C.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18.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制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B.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C.细导线的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短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当导体中无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无电阻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D.一白炽灯泡的灯丝电阻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比不发光时的大

的电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C

5.D

6.D

7.A

8.B

9.B 10.D 11.B 12.A 13.A14.D 15.A 16.B 17.D 18.B 19.D 20.A 二.填空题

1. 4.68×10-4、0.468、5.39×10-4、0.539;2形成电流、电路两端 3.220、不高于36、12、4 4.电阻、短路;5.

2.5、1.2、1.3; 6.R1、R4;7.3、0.9、0.3 ; 8.大、长度、横截面积; 9.26、Ω

三.作图、实验题 1. (1)(2)略 (3)断开、B ;(4)小、变暗(5)电灯处于开路、调换电源正负极;

2..A 连接a,B 连接b

3.略

4. 1.(1)相当于滑动变阻器,可调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从而改变其转速.

(2)如图答-9所示 四.计算题 1.(1)U1=1.7 V ;(2)U2=1.3 V ;(3)总电压

U=3 V ;(4)电源电压为3 V ;

图答-9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4.68×10-4、0.468、5.39×10-4、0.539

2、形成电流、电路两端

3、220、不高于36、

4、电阻、短路

二、选择题

5、d

6、C

7、C

8、D

9、D

10、A

11、B

12、B

13、D

14、B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D

23、A

三、多项选择

24、BC

四、实验,探究题

25、(1)(2)略(3)断开、B;(4)小、变暗

(5)电灯处于开路、调换电源正负极.

26、.A连接a,B 连接b

五、计算题

27、(1)U1=1.7 V;(2)U2=1.3 V;

(3)总电压U=3 V;(4)电源电压为3 V;

第六章电压电阻单元测试答案

一、填空题1.形成电流、电源;2.并、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3.0~15V、3V、0~3V、正、负接线柱接反;4.0.9、4.5;5.2.4、3.6;6.并、干路、L1;7.材料、长度、横截面积;8.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9.0—15V;0—3V、2.5;10.有;11.A、AC;12.不变、定值电阻;13.3204、0~9999;14.大于、等于。

二、选择题15.B;16.B;17.A;18.A;19.C;20.B;21.C;22.C;23.D;

三、实验与作图题

24.略;25.略;26.(1)电压表并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应选用0~3V量程。27.小灯泡应串联,需要37只小灯泡。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D 7.A 8.A BD 9.ABC 10.BC

二、填空题

11.2.8V、3.2V

12.10Ω、10Ω

13.12Ω

14.2.5V 、3.5V

15.变大;变小

16.导体、电流、变小、长度

17.铜片

18.深度;西红柿的成熟程度、金属片在西红柿中的面积等

19.变暗;变大

20.①绝缘、减少热量损失、密封防止灯丝被氧化

②猜想:灯泡亮度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

方案:将一只小灯泡与一只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21.

22.(1)灯L短路、灯L断路(2)C(3)略

四、创新应用

23.(1)通电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分别接在a与b间、b与c间、c与d间,电压表有示数的两点间用电器损坏。

(2)通电的情况下,将电流表分别接在a与b间、b与c间、c与d间,电流表有示数的两点间用电器损坏。

24.将电压表上的“+”、“-”接线柱分别接钢片和铝片,若表的指针正转,则说明钢片是正极,铝片是负极;若表的指针反转,则说明铝片是正极,钢片是负极。

必修五数列单元测试

必修五数列复习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是等差数列:1,4,7,10,…的第几项( ) (A )669 (B )670 (C )671 (D )672 2.数列{a n }满足a n =4a n-1+3,a 1=0,则此数列的第5项是( ) (A )15 (B )255 (C )20 (D )8 3.等比数列{a n }中,如果a 6=6,a 9=9,那么a 3为( ) (A )4 (B )2 3 (C ) 9 16 (D )2 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a 3+a 5=105,a 2+a 4+a 6=99,则a 20=( ) (A )-1 (B )1 (C )3 (D )7 5.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a 2+a 3=13,则a 4+a 5+a 6=( ) (A )40 (B )42 (C )43 (D )45 6.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S 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 ) (A)2 (B)3 (C)6 (D)7 7.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 1=1,a 2是a 1和a 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 (A )90 (B )100 (C )145 (D )190 8.在数列{a n }中,a 1=2,2a n+1-2a n =1,则a 101的值为( ) (A )49 (B )50 (C )51 (D )52

9.计算机是将信息转化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二进一”,如 (1101)2表示二进制的数,将它转化成十进制的形式是1×23+1×22+0×21+1×20=13,那么将二进制数16111???位 转换成十进制数的形式是( ) (A )217-2 (B )216-1 (C )216-2 (D )215-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2+a 3=32,a 11+a 12+a 13=118,则a 4+a 10=( ) (A )45 (B )50 (C )75 (D )60 11.(2011·江西高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m =S n+m ,且a 1=1,那么a 10=( ) (A )1 (B )9 (C )10 (D )55 12.等比数列{a n }满足a n >0,n=1,2,…,且a 5·a 2n-5=22n (n ≥3),则当n ≥1时,log 2a 1+log 2a 3+…+log 2a 2n-1=( ) (A )n(2n-1) (B )(n+1)2 (C )n 2 (D )(n-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等差数列{a n }前m 项的和为30,前2m 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的和 为______. 14.(2011·广东高考)已知{a n }是递增等比数列,a 2=2,a 4-a 3=4,则此数列的公比q=______. 15.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 12n 12n a a a 7n 2 b b b n 3 ++?++= ++?++,则55a b =______. 16.设数列{a n }中,a 1=2,a n+1=a n +n+1,则通项a n =_____.

《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数列》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32--=n n a n (∈n N *),则4a 等于( ) (A)1 (B )2 (C )3 (D )0 2.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等于10,前3项的和等于3,那么( ) (A )它的首项是2-,公差是3 (B)它的首项是2,公差是3- (C )它的首项是3-,公差是2 (D )它的首项是3,公差是2- 3.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则 =24a S ( ) (A )2 (B)4 (C)2 15 (D )217 4.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62-=a ,68=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A)54S S < (B )54S S = (C)56S S < (D )56S S = 5.已知数列}{n a 满足01=a ,133 1+-=+n n n a a a (∈n N*),则=20a ( ) (A)0 (B)3- (C )3 (D) 23 6.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m 2项和为100,则它的前m 3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7.已知1a ,2a ,…,8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公比1≠q ,则( ) (A)5481a a a a +>+ (B )5481a a a a +<+ (C)5481a a a a +=+ (D )81a a +和54a a +的大小关系不能由已知条件确定 8.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 列有( ) (A )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9.设}{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2=q ,且30303212=????a a a a ,那么 30963a a a a ???? 等于( ) (A)210 (B)220 (C)216 (D)215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M,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M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M,乙圆的半径是5厘M,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M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M,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M)(12分)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题《八 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4 苏教版(无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4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用一副三角板不可以画出()度角. A.75 B.135 C.100 D.105 2.(本题5分)不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是() A.135° B.60° C.105° D.85° 3.(本题5分)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可作()条. A.2 B.3 C.1 4.(本题5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B.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C.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D.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5.(本题5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一共可以组成4个()角. A.锐 B.直 C.钝 6.(本题5分)6点整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是()

A.60° B.90° C.180° 7.(本题5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条线段长2厘米 B.一条射线长5米 C.一条直线长100米 8.(本题5分)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下面的角是() A.15° B.20° C.75° D.105°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钟面上从4:00到4:10,分针转动了____°. 10.(本题5分)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L外一点P只能画一条平行线与L平行____.(判断对错) 11.(本题5分)求角的度数.(如图)∠1=40°∠2=____∠3=____. 12.(本题5分)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____度,5时整,时钟与分针夹角是____度. 13.(本题5分)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画一条射线.____.(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度量角的方法: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____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____侧____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指向的量角器的____(内或外)圈读数.(我们把这三句话概括为“两合一看”) 先看看下面各角是什么角,然后量一量.标出度数.

数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数列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答卷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列3,5,9,17,33,…的通项公式a n等于() A.2n B.2n+1 C.2n-1 D.2n+1 2.下列四个数列中,既是无穷数列又是递增数列的是() A.1,1 2, 1 3, 1 4,… B.-1,2,-3,4,… C.-1,-1 2,- 1 4,- 1 8,… D.1,2,3,…,n 3..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2,S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________.() A.2 C.6 D.7 4.在数列{a n}中,a1=2,2a n+1-2a n=1,则a101的值为() A.49 C.51 D.52 5.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1=1,a2是a1和a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A.90 C.145 D.190 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a5=() A.1 C.4 D.8 7.等差数列{a n}中,a2+a5+a8=9,那么关于x的方程:x2+(a4+a6)x+10=0()

A .无实根 B.有两个相等实根 C .有两个不等实根 D .不能确定有无实根 8.已知数列{a n }中,a 3=2,a 7=1,又数列? ?????11+a n 是等差数列,则a 11等于( ) A .0 D .-1 9.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2·3n - 1,现把每相邻两项之间都插入两个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 n },那么162是新数列{b n }的( ) A .第5项 B.第12项 C .第13项 D .第6项 10.设数列{a n }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A .1 033 034 C .2 057 D .2 058 11.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8,171==S a .记[]n n a b lg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199lg =.则b 11的值为( ) C. 约等于1 12.我们把1,3,6,10,15,…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则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 A .27 C .29 D .30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数列的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一、数列的概念选择题 1.在数列{}n a 中,12a =,1 1 1n n a a -=-(2n ≥),则8a =( ) A .1- B . 12 C .1 D .2 2.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 76n a n n =-+,4a =( ) A .2 B .6- C .2- D .1 3.已知数列{} ij a 按如下规律分布(其中i 表示行数,j 表示列数),若2021ij a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13i =,33j = B .19i =,32j = C .32i =,14j = D .33i =,14j = 4.已知数列{}n a ,若()12* N n n n a a a n ++=+∈,则称数列{}n a 为“凸数列”.已知数列{} n b 为“凸数列”,且11b =,22b =-,则数列{}n b 的前2020项和为( ) A .5 B .5- C .0 D .1- 5.在数列{}n a 中,已知11a =,25a =,() * 21n n n a a a n N ++=-∈,则5a 等于( ) A .4- B .5- C .4 D .5 6.已知数列{}n a ,{}n b ,其中11a =,且n a ,1n a +是方程220n n x b x -+=的实数根, 则10b 等于( ) A .24 B .32 C .48 D .64 7.在数列{}n a 中,114a =-,1 11(1)n n a n a -=->,则2019a 的值为( )

A . 45 B .14 - C .5 D .以上都不对 8.删去正整数1,2,3,4,5,…中的所有完全平方数与立方数(如4,8),得到一个新数列,则这个数列的第2020项是( ) A .2072 B .2073 C .2074 D .2075 9. 3 … … ,则 ) A .第8项 B .第9项 C .第10项 D .第11项 10.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 n a n n λ=-(R λ∈),若{}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2-∞ C .(),1-∞ D .(),0-∞ 1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 3n n S +=,则34a a +=( ) A .81 B .243 C .324 D .216 12.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第2项为3,前n 项和为n S ,当整数1n >时, 1 1 12()n n n S S S S 恒成立,则15S 等于( ) A .210 B .211 C .224 D .225 13.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4,8,14,23,36,54,则该数列的第19项为( ) (注:()() 2222 1211236 n n n n ++++++= ) A .1624 B .1198 C .1024 D .1560 14.设数列{},{}n n a b 满足*172 700,,105 n n n n n a b a a b n N ++==+∈若6400=a ,则( ) A .43a a > B .43a b D .44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2、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5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3、一个圆的直径是6dm,那么它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4、圆的半径是4cm,它的直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5、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m,它的半径是,直径是,面积是 6、一个圆的面积是50.24cm2,它的半径是,直径是,周长是 7、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周长是。 8、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c m2。 9、在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14、一个圆的半径6分米,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分米,面积减少了 二、判断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当圆的半径等于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6、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7、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8、圆的半径都相等。()

1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面积最小 17、在一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铁皮中间剪去一个半径是2分米的圆片后,剩下平方分米的铁皮 三、选一选。 1、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分米2。 A、314 B、78.5 C、15.7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r + 2r B、πr π C、 4

【好卷】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单元测试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单元测试 一、填空(27分) 1、()有两个端点,()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和()。 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o的角,看到角的度数是()。 4、图中一共有()条线段,()条直线,()条射线。 5、如右图,点A到直线可以画()条线段,()最短。A (请你在图中画出来)这条垂线段也叫()。 6、体育课上,我们在做向右转或向左转时,转过的是()角,向后转转过的是()角。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8、你的课桌()的边互相垂直,()的边互相平行。 9、如图。是一组平行线,在这组平行线中可以画()条垂直 的线段,这些线段都()。(画两条。) 10、在钟面上,()时整和()时整,分针和时针是互相垂直的。 11、过平面上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二、判断(22分) 1、两条直线不是垂直就是互相平行。() 2、钟面上,3时30分是直角。() 3、骑自行车爬坡时,坡面与地面的角度越大,感觉就越吃力。() 4、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5、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7、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8、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是100°。() 9、把一个钝角分成两个角,一个是直角,另一个一定是锐角。() 10、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的角是钝角。() 11、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三、选择(11分,第4题3分,其余每题2分) 1、小明测量一条()长20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右图中有()个角。 A.8 B.9 C.10 3、用两个锐角拼成一个大的角,这个角不可能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下面图中的两条直线,()图是平行,()图是垂直,()图是相交。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半圆是弧 B.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C.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D.直径是弦 2.如图所示,点 A B C D E O AB=CD BE=DE D=128 、、、、都是上的点, ,,,则B D的度数为( ) A.128° B.126° C.118° D.116° 3.如图,在圆O 中,AE 是直径,半径OC 垂直弦AB 于D ,连接BE ,若AB=27CD=1 ,,则BE 的长为( )A.5 B.6 C.7 D.8 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弦,30,6CD AB CDB CD ^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p B.3p C.2p D.p 5.如图,AP 为O 的切线,P 为切点,若20,A D=°C 、D 为圆周上两点,且60PDC D=°则OBC D等于() A.55° B.65° C.70° D.7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 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与Y 轴交于点B ,点A (8,4)是圆外一点,直线AC 与圆O 相切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则点C 的坐标是() A.(22,22)- B.128(,)55- C.(23,2)- D.1612(,)55 - (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8.边长为12cm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cm.

9.如图,A 、B 、C 、D 是圆O 上的四个点, .AOB=58BDC=AB BC =若,则度.10.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 ABD=62C=122ADB ,,则的度数 是.11.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已知CD=6EB=1,,则O 的半径是. 12.如图,直线1(0)2 y x a a =-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O 与直线AB 相离,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3.如图,已知在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交小圆于点C 、D. (1)求证:AC=BD ; (2)若大圆的半径R=10,小圆的半径r=8,且圆心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求AC 的长. 14.如图,已知OA OB OC 、、是O 的三条半径,点C 是 AC 的中点,M N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求证:. MC NC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8.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8.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A. 相交 B. 平行 C. 不相交就平行 D. 没有任何关系 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平角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4条垂线,这4条垂线的长度()。 A. 都相等 B. 不相等 C. 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 4.图中有()组平行线。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 5.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________. 6.图中有________组平行线. 7.下面的图形由5条直线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平行,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垂直. 8.在下面的字母中找出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按题中字母顺序填写) E F H K L N Z ________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________中有互相垂直的线段. 三、判断题

9.判断对错 (1)两条线段相等,它们一定平行.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10.判断对错.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1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2.火眼金睛辨对错.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时,则一定互相垂直. 四、解答题 13.在下面的图形中,把每组互相平行的线段描上不同的颜色. 14.画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cm5mm. 五、作图题 15.如图,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线路最短?请画出来.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分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即得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2.【答案】B 【解析】【解答】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直角。 【分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即得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直角。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因为两条平行线中可以画无数条垂线,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 所以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了四条垂线,这四条垂线的长度相等 【分析】考察了平行线的性质和特征。因为两条平行线中可以画无数条垂线,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而且互相平行。据此来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答】内三角形与外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平行。 【分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即得内三角形与外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平行。 二、填空题 5.【答案】平行线 【解析】【解答】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分析】解答此题依据平行线的意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据此解答即可。 6.【答案】3 【解析】【解答】小三角形与对应的大三角形的边都是互相平行的,图中有3组平行线. 故答案为:3 【分析】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此根据平行的定义结合图中线段判断平行线的组数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若O 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 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 A . 14 B . 6 C . 14 或6 D. 7 或3 2. 如图24—A —1 , O 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A . 4 B . 6 C . 7 I 3. 已知点O ABC的外心,若/ A=80 A . 40 4. 如图 A . 20° B . 80 24—A — 2, B . C. 160° △ ABC内接于O 最小距离为 OM的长为 4则此圆的半径为( 3,则弦AB 的长是 D . 8 ,则/ BOC的度数为( D. 120° 若/ A=40 °,则/ OBC的度数为( O 图24—A — 4 图24—A — 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 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 A . 12个单位 B . 10个单位 6. 如图 A . 80° 7. 如图 PB于点 A . 5 24—A —4, AB为O O的直径,点 B. 50° C. 40 ° 24—A —5, P 为O O 外一点, 5 .如图24—A —3, 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 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D . 15个单位 ,则/ A等于() 并使它们保持 ) PA 、 C、D,若PA=5,则△ PCD的周长为( B . 7 C . 8 D . 10 C . 1个单位 C 在O O 上,若/ B=60 ° D . 30° PB分别切O O于A、B, ) CD切O O于点E,分别交PA、 &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 A . 6m2 C . 12m22 D . 12二 m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点P,且 CD=13 , 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 n B . 36 n 10 .已知在△ ABC中, 10 A . 3 11.如图 C、D E、 C. 52 n AB=AC=13 , 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 D. 81 n BC=10,那么△ 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2 B . 5 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 F、C、G 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 C. 2 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 n cm后才停下来, A . D 点 B . E 点 C . F 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 .如图24—A —8,在O O中,弦AB等于O 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G点 O的半径,0C丄AB交O O于点C,则 8段路 )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F D O 1 M 2 N 一、填空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 1. a 、b 、c 是直线,且 a ∥b ,b ⊥c ,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 . 2. 如图 5-1,MN ⊥AB ,垂足为 M 点,MN 交 CD 于 N ,过 M 点作 MG ⊥CD ,垂足为 G ,EF 过点 N 点, 且 EF ∥AB ,交 MG 于 H 点,其中线段 GM 的长度是 到 的距离, 线段 MN 的长度是 到 的距离,又是 的距离,点 N 到直线 MG 的距离是 . A C E 图 5-1 F D C 图 5-2 3. 如图 5-2,AD ∥BC ,EF ∥BC ,BD 平分∠ABC ,图中与∠ADO 相等的角有 个,分别是 . 4. 因为 AB ∥CD ,EF ∥AB ,根据 ,所以 . 5. 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的题设 ,结论是 . 6. 如图 5-3,给出下列论断:①AD ∥BC :②AB ∥CD ;③∠A =∠C . 以上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是 . a A B b C E C c l 图 5-3 图 5-4 图 5-5 2 1 7. 如图 5-4,直线 AB 、CD 、EF 相交于同一点 O ,而且∠B O C= ∠AOC ,∠DOF = ∠AOD ,那么∠FOC = 3 3 _ 度. 8.如图 5-5,直线 a 、b 被 c 所截,a ⊥l 于 M ,b ⊥l 于 N ,∠1=66°,则∠2= . 9. 如图 5-6,∠ACB =90°,CD ⊥AB ,则图中与∠A 互余的角有 个,它们分别是 .∠A = ∠ ,根据是 . 10. 如图 5-7,一棵小树生长时与地面所成的角为 80°,它的根深入泥土,如果根和小树在同一条直线上, 那么∠2 等于 °. 11. 如 图 5-8, 量 得 ∠ 1=80° , ∠ 2=80° , 由 此 可 以 判 定 ∥ , 它 的 根 据 是 . B M G N H

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弦是直径B.弧是半圆 C.半圆是弧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2.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A.3cm B.4cm C.5cm D.6c m (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8题图) 3.一个隧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它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M是⊙O 中弦CD的中点,EM经过圆心O交⊙O于点E.若CD=6,则隧道的高(ME的长)为()A.4 B.6C.8D.9 4.如图,AB是⊙O的直径,==,∠COD=34°,则∠AEO的度数是()A.51°B.56°C.68°D.78° 5.如图,在⊙O中,弦AC∥半径OB,∠BOC=50°,则∠OAB的度数为()A.25°B.50°C.60°D.30° 6.⊙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D.无法确定 7.已知⊙O的直径是10,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5,则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相切D.外切 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半径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和的长分别为() A.2,B.2,πC.,D.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2,∠B=135°,则的长()A.2πB.πC.D. 10.如图,直径AB为12的半圆,绕A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旋转到点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2πB.24πC.6πD.36π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1.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O的一条弦,CD⊥AB于点E,已知CD=4,AE=1,则⊙O的半径为. (9题图)(10题图)(11题图)(12题图) 12.如图,在△ABC中,∠C=90°,∠A=2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的度数为.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点C为的中点.若∠A=40°,则∠B=____ (13题图)(14题图)(15题图)(17题图) 1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 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15.如图,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则∠BAO的度数为. 16.已知一条圆弧所在圆半径为9,弧长为π,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先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AB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是(结果保留π).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全面积是. 19.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半径为R的圆中,有一弦恰好等于半径,则弦所对的圆心角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评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从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所有连线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 )条? A.1条B.2条C.无数条 2.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选项中木板与地面夹角是()度时最符合要求. A.10 B.15 C.20 D.5 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80°B.135°C.175° 4.从学校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按照下列哪条线修最合适?() A.1B.2C.3D.4 5.如图中,小刚从A过马路,最短的路线是()。 A.B.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6.看量角器的度数,写出各个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___) 7.我会写。(时针和分针各组成了什么角?) 8.如图,过A点作直线m的垂线,过B点作直线m的垂线,这两条垂线________ 9.量一量,在括号里写出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____) 10.数一数. 11.在9: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_______)角。 12.已知OC是∠AOB的角平分线,如果∠AOB=50°,那么∠BOC的度数是.13.(2007?淮安模拟)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的度数是一个顶角的,一个底角是度. 14.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 )的;不同点是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15.一张试卷的两条对边互相(________),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_). 16.在同一平面内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_____)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_____)条. 17.钟面上3时整,时钟和分针所夹的角是(_____)度,这样的角是(____)角。18.把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直线

中职数学试卷:数列(带答案)

数学单元试卷(数列)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列-1,1,-1,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 )n n a )1(-= (B )1 )1(+-=n n a (C )n n a )1(--= (D )2sin π n a n = 2.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以后各项由公式 给出, 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B) (C) (D) 3.已知等差数列1,-1,-3,-5,…,则-89是它的第()项;

(A)92 (B)47 (C)46 (D)45 ,则这个数列() 4.数列{}n a的通项公式5 a =n 2+ n (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B)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C)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D)是首项为n的等差数列 5.在等比数列{}n a中,1a =5,1= S=(). q,则 6 (A)5 (B)0 (C)不存在(D) 30 6.已知在等差数列{}n a中,=3, =35,则公差d=().(A)0 (B)?2 (C)2 (D) 4 7.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是45,第4项是-135,它的公比是().

(A )3 (B )5 (C ) -3 (D )-5 8.已知三个数 -80,G ,-45成等比数列,则G=( ) (A )60 (B )-60 (C )3600 (D ) ±60 9.等比数列的首项是-5,公比是-2,则它的第6项是( ) (A ) -160 (B )160 (C )90 (D ) 10 10.已知等比数列,8 5,45,25…,则其前10项的和=10S ( ) (A ) )211(4510- (B ))211(511- (C ))211(59- (D ))2 11(5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数列2,-4,6,-8,10,…,的通项公式=n a 12.等差数列3,8,13,…的公差d= ,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__,8a = . 13.观察下面数列的特点,填空: -1,21, ,41,51-,6 1, ,…,=n a _________。 14.已知等差数列=n a 5n-2,则=+85a a ,=+103a a ,=+94a a . 15.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3,11==q a 则=5a . 16.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n n a n 则=11a ,56是这个数列的第 项. 17. 已知三个数13,,13-+A 成等差数列,则A = 。 18.等差数列{}n a 中,,2,1001-==d a 则=50S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9.等差数列{}n a 中,64=a ,484=S ,求1a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3套题)

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31.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厘米。 2、把一个半径为8厘米的圆形纸片沿半径剪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下图),长方形的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厘米。 3、大圆的直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则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比是(),周长比是(),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比是()。 4、看下图填空: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边长是20cm的正方形,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cm,面积是()平方厘米。 6、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圆的直径应选()厘米.

7、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3.5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在一个周长是78.5厘米的的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在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0、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了()平方米。 二、判断题。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两个半圆的周长相同,则这两个半圆的面积一定相等。()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3倍,则周长和面积都扩大9倍。() 5、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 1.用油漆在一块大标语牌上均匀地涂出下面三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已知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且R=2r,那么()用的油漆最多。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8.垂线与平行线 一、单选题 1.看一看测量身高和跳远成绩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测量吗?() A.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B. 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2.在同一个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和直线c垂直.那么直线a和直线c( )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相交 3.图形经过()后,与原图形相等。 A. 平移 B. 平行 C. 旋转 4.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 A. 2个 B. 1个 C. 无数个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之间,只能画3条垂线. 6.判断: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垂直就一定平行。 7.如果第一条直线平行于第二条直线,第二条直线平行于第三条直线,则第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三条直线。( ) 8.判断对错. 把一个圆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 三、填空题 9.填空.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________.

10.两条直线相交成________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1.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线,有________条. 12.黑板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_,相对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_。 1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________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________. 四、解答题 14.小明的爸爸想从家门口铺一条到公路的小路(如图),怎么修最近呢? 15.说一说长方形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五、作图题 16.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六、综合题 17.下图中,有a、b、C、d、e五条直线。 (1)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互相平行。 (2)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互相垂直; (3)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也互相垂直。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n a 中,10a >,81335a a =,则n S 中最大的是( ) A .21S B .20S C .19S D .18S 2.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 15n S n n =-,则使n S 有最小值的n 是( ) A .7 B .8 C .7或8 D .9 4.若两个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且3221 n n S n T n +=+,则12 15a b =( ) A . 3 2 B . 7059 C . 7159 D .85 5.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n N ∈)的前n 项和,且141,16a S ==,则7a =( ) A .7 B .10 C .13 D .16 6.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620a a +=,11132S =,则{}n a 的公差为( ) A .2 B . 43 C .4 D .4- 7.《周碑算经》有一题这样叙述: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则后五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 )(注:一丈=十尺,一尺=十寸) A .一丈七尺五寸 B .一丈八尺五寸 C .二丈一尺五寸 D .二丈二尺五寸 8.《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 . 47 B . 1629 C . 815 D . 4 5 9.题目文件丢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