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六章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六章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六章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六章

第六章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熟悉大气环境容量的基夺概念、计算方法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

1.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此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 )。

A.经验估算法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A-P值法D.模拟法

2.下列哪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最简单的估算方法?( )

A.物理类比法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A-P值法D.模拟法

3.对于污染源布局、排放方式已经确定的开发区,建立源排放和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然后根据区域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目标,采用特定方法,计算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而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之和,就是给定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量。此法是( )。

A.系统分析法B.模拟法

C.修正的A-P值法D.线性优化法

·熟悉水环境容量的基夺概念、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4.一般所指的环境容量是在保证不超过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 )。

A.允许排放量B.最大允许排放量

C.最佳允许排放量D.最小允许排放量

5.水环境容量计算时,污染因子应包括( )、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A.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B.国家规定的重点污染物

C.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D.当地居民规定的重点污染物

6.水环境容量计算时,应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受纳水体( )的水质标准。

A.相同断面B.不同断面

c.充分混合段断面D.过程混合段断面

·了解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方法.

7.下列( )指标属于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A.COD、氨氮、SO2、烟尘、工业固废B.SO2、COD、氨氮

C.SO2和COD D.CO D、氨氮、SO2、烟尘

8.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是( )。

A.每年排放多少吨B.每年排放多少立方米

C.每月排放多少吨D.每年排放多少千克

▲甲企业年排废水600万t,废水中氨氮浓度为20 mg/L,排入Ⅲ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60%,Ⅲ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l 5 mg/L。

9.甲企业废水处理前氨氮年排放量为( )t。

A.12 B.120 C.1 200 D.1.2

10.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年排放量为( )t。

A.48 B.72 C.4.8 D.7.2

11.甲企业废水氨氮达标年排放量为( )t。

A.60 B.80 C.70 D.90

12.甲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t/a。

A.120 B.48 C.80 D.90

▲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t,废水中COD浓度为450 mg/L,排入Ⅳ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为50%,Ⅳ类水体COD浓度的排放标准200 mg/L。

13.乙企业废水处理前COD年排放量为( )t。

A.1 350 B.135 C.13 500 D.600

14.乙企业废水处理后COD年排放量为( )t。

A.1 350 B.675 C.875 D.680

15.乙企业废水COD达标年排放量为( )t。

A.60 B.6 000 C.750 D.600

16.乙企业废水COD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t/a。

A.675 B.1 350 C.600 D.750

▲丙企业建一台20 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2 000 mg/h,引风机风量为30 000 m3/h,全年用煤量5 000 t,煤的含硫量1.5%,排入气相80%,S02的排放标准900 mg/m3。

17.丙企业SO2最大排放量为( )mg/h。

A.60 B.48 C.75 D.96

18.丙企业SO2最大排放浓度是( )mg/m3。

A.2 000 B.1 500 C.1 000.D.1 600

19.丙企业达标排放脱硫效率应大于( )。

A.52.6%B.60.7%C.43.8%D.76%

20.丙企业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t/a。

A.82.44 B.68.54 C.96.78 D.67.44

▲2004年6月某地环境监测部门对该地某项目进行了环保验收监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2年7月取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锅炉年运行小时按8 000 h,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锅炉下达的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SO

已知:《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中,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8,三类区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Ⅰ时段为350 mg/m3,I1时段为250 mg/m3;S0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Ⅰ时段为1 200 mg/ m3,I1时段为900 mg/m3。

21.SO2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是否超过当地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

A.SO2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都未超过

B.SO2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都超过

C.SO2排放量超过,烟尘排放量未超过

D.SO2排放量未超过,烟尘排放量超过

22.SO2浓度和烟尘浓度是否符合三类功能区的标准要求?( )

A.SO2浓度和烟尘浓度都符合B.SO2浓度和烟尘浓度都不符合

C.SO2浓度符合,烟尘浓度不符合D.SO2浓度不符合,烟尘浓度符合

23.该锅炉目前能否通过环保验收?( )

A.能B.不能C.不能确定

24.如果该锅炉烟囱高度维持25 m,总除尘效率要在( )以上,才能满足标准要求。

A.94.1%B.89.6%C.96.4%D.97.8%

25.某企业锅炉燃油量为10 000 t/a,含硫量为1%;若SO2总量控制指标为40 t/a,则该锅炉脱硫设施的效率至少应大于( )。

A.90%B.80%

C.70%D.60%

26.一台燃煤采暖锅炉,实测烟尘排放浓度为150 mg/m3,过量空气系数为2.1,折算为过量空气系数1.8的烟尘排放浓度为( )。

A.128 mg/m3B.175 mg/m3

C.270 mg/m3D.315 mg/m3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熟悉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

1.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A.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B.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

C.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时空分布

D.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E.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

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有( )。

A.经验估算法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A.P值法D.模拟法

3.( )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

A.专业判断法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A.P值法D.模拟法

4.修正的A.P值法估算大气环境容量需要掌握哪些基础资料?( )

A.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C i B.第i个功能区面积Si

C.区域环境功能分区D.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C

E.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b

i

·熟悉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5.水环境容量计算时,污染因子应包括( )。

A.国家规定的重点污染物B.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

C.环评技术人员规定的重点污染物D.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E.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

6.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下列水体,哪些应估算水环境容量?( )

A.湖泊B.常年径流的河流

C.近海水域D.远海水域

·了解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方法。

7.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应包括( )。

A.国家规定的指标B.项目的一般污染物

C.地方规定的指标D.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8.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定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烟尘D.工业粉尘

9.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定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A.BOD5B.COD C.氨氮D.汞E.pH

10.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下列哪些要求?( )

A.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比总量控制更严的环境保护要求

B.技术上可行C.经济上可行D.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解析】环境容量计算的主要内容见《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5.A 6.B 7.C 8. A

9.B 【解析】600×104×20×103×10-9=120 t。注意单位的换算。

10.A 【解析】120-120 × 0.6=48 t。

11.D 【解析】600 × 104 × 15 × 103 × 10-9=90 t。

12.B 【解析】此大题分步让考生计算的目的是使计算过程更为清楚。2005 年在《案例分析》考试中有一题是让考生计算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如果此题能做对,请看下题,有所不同。

13.A 【解析】300×104 × 450 × 103 × 10-9=1 350 t。

14.B 【解析】1 350-1 350 × 0.5=675 t。

15.D 【解析】300 × 104 × 200 × 103 × 10-9=600 t。

16.C 【解析】因乙企业污水经处理后超标,总量控制指标不能作为计算的依据,只能按达标排放建议。应是600 t/a。

17.B 【解析】SO2最大排放量(kg/h)=2 000×1.5%×2×80%=48 kg/h。注意如果题中给的单位是t,注意单位换算。

18.D 【解析】SO2最大排放浓度=48×106/30 000=1 600 mg/m3。

19.C 【解析】[(1 600—900)/1 600]×100%=43.8%。

20.D 【解析】总量控制建议指标:5 000×1.5%×2×80%×(1—43.8%)=67.44 t。如果题中是烟尘的总量控制建议指标的计算,思路基本相同,就不再出题了。但烟尘排放量的公式是:用煤量×灰分(%)×飞灰率(%)×(1-除尘效率)。

21.C 【解析】

SO2排放量=11 500 × 310 × 8 000 × 10-9=28.52(t/a);

SO2排放量超过当地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27 t/a)。

烟尘排放量=11 500 × 200 × 8 000×10-9=18.4(t/a);

烟尘排放量符合当地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19 t/a)。

22.C 【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锅炉过量空气系数为1.8,Ⅰ时段是指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Ⅱ时段是指2001年1月1日后建成使用的锅炉(含……),由此可判断此锅炉属Ⅱ时段。

符合三类功能区Ⅱ时段标准要求(900 mg/m3)。

超过三类功能区I1时段标准要求(250 mg/m3)。

23.B 【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现有烟囱高度25 m不够,应将烟囱高度提高至35 m。因此,该锅炉目前不能通过环保验收。

24.A 【解析】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应将烟囱高度提高至35 m。如烟囱高度维持25 m,则烟尘、SO2允许排放浓度应按标准值的50%执行,即烟尘折算后的浓度应达到125 mg/m3,由此再反推除尘效率。

因此,总除尘效率要在94.1%以上,才能满足标准要求。

25.B 【解析】2009年考题。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0 000 t/a×1%×2= 200 t,(200 t-40 t/200=0.8。此题要注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中不能

少乘2(2是根据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式得来的)。

26.B 【解析】2009年考题。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折算后的烟尘排放浓度=150 ×(2.1/1.8)=175 (mg/m3)。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E 2.BCD 3.BD 4.ABCDE 5.ABDE

6.ABC 【解析】环境容量计算的原始内容见《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7.AD 8.ACD 9.ACDE 1 0 ABD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0.058H+0.0065B)(gHI)1/2 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Q p—废水排放量,m3/s; C 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 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x—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y—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B—河流宽度,m; u—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M y—横向混合系数,m2/s;

环评爱好者论坛_2012年环评案例真题及答案2

2012年环评案例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 某汽车制造集团公司拟在A市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10万辆乘用车整车制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含机加工、装配)五大生产车间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涂装车间前处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工件→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脱脂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磷化剂为锌镍系磷化剂。脱脂槽配置油水分离装置,磷化槽有沉渣产生。各槽定期清洗或更换槽液。 面漆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喷漆→晾干→烘干。面漆为溶剂漆,烘干以天然气做燃料。晾干工序的晾干室工艺废气产生量为20000m3/d初始有机物浓度 200mg/m3。 根据生产废水特性,涂装车间设废水预处理站。各车间生产废水和厂区生活污水一并送全场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甲河。 拟建厂址位于A市工业园区西北部,占地面积64hm2。该地区年平均风速1.85m/s,主动风向为西北风。厂址西北方向距离商住区约5Km。 工业园区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一年后投入运行。 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问题: 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 物去除率。 4、判断工业废水是否可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应从哪些方面分 析? 二、参考答案 1、给出拟建工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1)监测因子:SO 2,NO 2 ,TSP,PM 10 ,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2)监测布点:6个点,极坐标布点法。具体布点方法是:在拟建项目所在地布设1个点,项目西北向的商住区布设1个点、项目的东北方向、西南方向各布1个点,项目的东南向布设2个点。 (3)监测时间(制度):不利季节监测7天,SO 2,NO 2 每天采样时间为测 18小时,TSP,PM 10每天采样时间为12小时,SO 2 、NO 2 、TSP、PM 10 每天采样时段 至少于02,08,14,20时进行。苯系物、非甲烷总烃按相关监测方法进行。 (4)监测时段必需同步进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指出前处理生产线的废水污染源和废水主要污染因子。 (1)废水污染源:脱脂槽、水洗槽1、磷化槽、水洗槽2、水洗槽3。 (2)废水主要污染因子:pH、COD、石油类、镍、锌、磷酸盐。 3、计算面漆生产线晾干室活性炭再生废气焚烧有机物排放量和晾干室有机物去除率。 (1)晾干工序有机物产生量:20000×200×10-6=4kg/h;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中国自行车爱好者车友论坛自行车协会出行条例试行版

中国自行车爱好者车友论坛自行车协会出行条例试行版 为了更好地开展和组织我们的活动,科学管理队伍出行,使活动更有规范化和人性化,并以《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出行条例》、中国自行车爱好者车友论坛《出行条例》作为参考,根据骑行天下爱好自行车运动组织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条例供车队出行参考,实际执行的尺度由召集者决定。 1.职责与权利: (1)领队在每次活动前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安排,委派当次活动的协助队员。 (2)领队在出发前应向队员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分发本次活动通讯录,组织车友出发前相互认识并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3)领队(或专人)做好当次活动的记录(可简单记录路线、里程、路况,以便后人借鉴),财务出具活动的财务报告(或当天清结)。 (4)活动取消,领队应及时通知所有队员。 (5)队员报名时必须留下联系电话与紧急联系电话,领队在活动过程中应保留队员的联系方式。 (6)队员报名后退出活动必须在指定时间前通知领队。 (7)活动途中,队员不得独自离开队伍或独自到危险地区活动。 (8)活动要求统一穿着(有条件的),以保持骑行天下的精神面貌和科学管理。 (9)活动结束后,最好大家把资料统一上在一个主题上,以便车友们共享。 (10)队员必须自行购买意外保险。 2.分工 根据骑行线路难易以及熟悉程度,领队可指定以下角色分工, (1)领骑。负责控制队伍的速度及休息的时间、地点。领骑应了解行进路线,并骑行在队伍的最前端,经岔路时安排协作留守指路,提醒下坡路段队员控制速度,由领队活动前安排好领骑。 (2)协作。视队伍大小设协作若干,负责处理骑行中的突发事件,并在重要路口留下为后面的队员指路。一般在转弯路口留人,而直行路口则不留,给新车友讲解骑行手势的,并依次传递下去。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防治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八章风险事故评价:包括地表水风险评价;地下水风险评价;填埋气爆炸风险评价;洪涝对填埋场的风险评价;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 第九章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包括总量控制原则;海港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总量控制因子;污染物排放情况;总量控制目标与建议; 第十章公共参与:包括公共参与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第十一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包括社会损益分析;经济损益分析;环境损益分析;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包括环境管理及制度;环境监测; 第十三章选址合理性分析及总量控:包括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场区布局合理性分析;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污染防治措施;总量控制结论;场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报告书编制的重点为工程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污染因子分析,以及事故风险分析。

环评爱好者论坛_地下水环评导则2011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中的地下水环评也可参照执行。 二、术语 1、地下水――惟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 2、包气带/非饱和带――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 3、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含水层都位于饱水带中。 4、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5、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间的地下水,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6、地下水背景值――又叫地下水本底值,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中各个化学组分在未受污染情况下的含量。 7、地下水污染――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地下水化学、物理、生物性质改变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8、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评价区域内历史记录最早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速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 9、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指因自然或人类活动产生的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等。 三、总则 1、建设项目分类 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I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III类:同时具备前两类特征的建设项目。 2、评价基本任务 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包括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变化),并针对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控制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 分准备、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预测评价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 1

环评爱好者论坛典型生态影响型项目复习要点

第二章典型生态影响型项目复习要点——水利水电项目2.1复习要点 以水利发电、防洪、农业灌溉为目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包括蓄水工程(水库、水坝)、排洪和引水线路工程等。 2.1.1评价范围、期限与重点 (1)水库和水坝建设 1)评价范围 2、3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1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 2)评价期限 要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进行评价。1级项目要作后评价。 3)评价重点 施工期对由于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而引发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对由于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改变而改变了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 对由于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改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对由于施工影响了自然和人文遗迹地及人群健康等内容进行重点评价。 运行期对项目运行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景观生态环境质量

问题,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水文变化以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变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钉螺转移等问题进行重点评价。 (2)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或跨省份调水一般属于1级项目。 1)评价范围 要分别对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三个部分中,凡是由于水文条件改变而引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2)评价期限 分为施工期、运行期评价,并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 3)评价重点 除水库水坝项目的评价重点外,还应包括:一是对国内外同类项目进行类比调查并写出评价报告,二是预测由于人员设备进驻和水文条件的改变,调出区、调入区和连接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给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三是对受益区及调出区长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2.1.2工程分析要点 1、工程概况 说明流域(河段)规划概况、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规模与工程运行方式、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施工辅助工程)、

广播爱好者网站·收音机论坛·广播论坛集锦

广播爱好者网站·收音机论坛·广播论坛集锦 作为一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收音机爱好者,泡广播论坛的时间也不算长。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新手往往都不知道这些广播爱好者网站,为方便各位爱好者即使方便地访问,下面就将我所知道的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收音机网站罗列出来以供参考,同时也欢迎阅者提供更新,可在评论中添加! 专业广播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广播爱好者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广播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广播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收音机相关话题 收音机的技术文章、图纸、“两德”专栏(当然不是东德西德,而是德生与德劲,这是最大的国内两家收音机生产厂家) 这个网站始于2000.6.27,从创始时间说可是元老级的网站。 红色电波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非常有特色的个人收音机网站。 广播发烧网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Index.html文章素材丰富,但排版欠佳。 调频发烧友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集中精力致力于调频广播技术相关问题。我是港人--经典收音机资料网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人称港人,以上链接是其个人网站。是不可多得的收音机资料网站,然而可惜的是该站大部分文章均有英文写作,所以需要阅者有一定的英文水准。 收音机制造商官方网站链接 德生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德生旗下:收音机论坛 大名鼎鼎的国产收音机翘楚,在收音机市场日薄西山的情景下可以说德生公司在国内收音机市场的地位是无出其右的。并专注于收音机领域,并以有口皆碑的售后服务尤其得到广大收音机爱好者的首肯。 德劲https://www.doczj.com/doc/8b13882430.html, 国产收音机第二品牌,不过就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上来将,和德生还有相当大的差

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固体废弃物-河海大学

第六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方式(**)●固体废弃物环评主要内容(*)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第六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不适当堆置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扬尘,污染周围大气;经雨水淋溶或地下水浸泡,有毒有害物质随淋滤水迁移,污染附近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同时淋滤水的渗透、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又是病原菌的孳生地。

第六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固体废弃物就其来源可分成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 ●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第二节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大气 ●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可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和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排出粉尘、HCl、Cl甚至二噁英等污染物,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二节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和迁移转化(1)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对水 ●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向水体倾倒固体废物,将缩减江河湖面有效面积,降低其排洪和灌溉能力。 ●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渗滤液,对附近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危害。

环评爱好者论坛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量估算方法

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量估算方法 1方法一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如:石子、混凝土块、砖头、石块、石屑、黄沙、石灰和废木料等。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及装修垃圾按每100m2建筑面积2t计此外,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日1kg计 引自(上虞市国际时代广场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第4页 2方法二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两类。 1)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量 采用建筑面积发展预测,预测模型为: Js=Qs×Cs 式中:Js—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吨/年), Qs—年建筑面积(㎡), Cs—年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垃圾产生量(吨/年·㎡)。 由于建筑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施工水平、建筑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本项目为工业城区,建筑项目比较集中,施工面较多,使得有些工序必须重复,将加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本报告按0.5~1.0㎏/(㎡·年)的建筑垃圾进行估算,其结果见表2-8。 2)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 采用人口发展预测法。预测模型为: Ws =Ps×Cs 式中:Ws—生活垃圾产生量(吨/日), Ps—年施工人员人数(人), Cs—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吨/日?人)。 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情况,本项目建设期所需施工人数按150人计算,人均垃圾产生量按1.0公斤/日计算,则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预测值见表2-8。 引自(葵涌斯比泰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第16-17页

3方法三 建筑垃圾的种类及组分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旧城改造过程中拆除旧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表1中列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建筑施工垃圾组成比例和单位建筑面积产生的垃圾量。 表1 建筑施工垃圾的数量和组成(%) 1) 单位建筑面积产生的施工垃圾量。 从表1可见,建筑施工垃圾的成分有: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 方法三引自香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及管理的现状和进展)一文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 范文. .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由表4-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100%,-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520m由 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1 (2)式。算采用

给女儿做的,全过程(中国木工爱好者论坛不叹穷 帖)

给女儿做的,全过程(中国木工爱好者论坛不叹穷帖) 女儿上中学,成绩很好,今年的成绩还赢得奖学金,平时也有物质奖励,从来没有亲手做点儿什么给她,这是第一件,女儿非常喜欢,闲话少聊,上图 2012-11-13 19:56 上传下载附件(12.1 KB) 从纹理和颜色选择了这块小料 2012-11-13 20:00 上传下载附件(14.28 KB) 可利用的部分只有元硬币大小 2012-11-13 20:02 上传下载附件(17.17 KB)

小料很不规则,直接线锯锯出大体形状 2012-11-13 20:06 上传下载附件(16.82 KB) 和一元硬币比较 2012-11-13 20:07 上传下载附件(17.1 KB) 用锉刀锉形 2012-11-13 20:09 上传下载附件(12.99 KB) 因为有一个环,要预留出来

2012-11-13 20:11 上传下载附件(22.68 KB) 基本上锉到位了 2012-11-13 20:15 上传下载附件(23.36 KB) 另外一面 2012-11-13 20:17 上传下载附件(17.63 KB) 用钻掏孔,这地方是关键,那个环就是从这里分离出来 2012-11-13 20:21 上传下载附件(16.34 KB) 将心形留出一部分,环子要在下面套住(照片不好表现)

2012-11-13 20:24 上传下载附件(14.14 KB) 就是这个样子 2012-11-13 20:26 上传下载附件(15.08 KB) 换另一边看 2012-11-13 20:27 上传下载附件(14.96 KB) 心形预留好后,将小挂环用钻打通(用的是1MM的钻头)2012-11-13 20:31 上传下载附件(13.87 KB)

第四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法规 工程分析和环境调查 影响预测 影响评价 实例分析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法规 一 技术工作程序 1 准备阶段 2 调查、监测 3 预测、评价、对策 4 编写报告 二 评价等级的划分 (一)地表水评价等级划分 1 建设项目的排污量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2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3 地面水域规模的确定原则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25km2;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2.5km2。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50km2;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5km2。 4 地表水水质要求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为依据 (二)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划分地下水评价等级尚无标准。通常依据的条件有: ①工程特点;②地下水埋藏条件;③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三)评价范围 与监测调查范围一致 三、水环境法规、标准和规划 (一)水环境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规定,不适用本法。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爱好者论坛_真题整理(终版)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1、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填空)及哪些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之间的关系(简答);标准的分类,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执行(选择);从制定与执行两方面简述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在标准制定和执行方面,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关系;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排放标准与质量标准;简述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填空) 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填空131+133期)、(简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环境影响评价按时间顺序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环境影响力后评价;环评概念 4、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编制;哪些项目需要编制报告表 5、环评分三个阶段(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环评的三个时段划分;建设项目环评的三个阶段 6、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基础上得到的 7、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内容(简答);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分类(简单);哪几个情况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分类管理里面的小项。(选择);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内容 答:(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核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8、三同时(填空) 9、环境容量的定义(填空);环境容量的定义(简答) 10、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为了使环境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发展趋势,要求环境检测数据有(代表性、准确定、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完整性的质量特征(简答);如何分析监测数据的合理性;监测数据的统计方式(平均值)、(超标率)和(超标倍数)。 1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确立(填空) 1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依据(简答);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13、环境检测计划包括的内容(简答);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关于监测一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灵敏度、检测险、ph的表示、COD和BOD的关系等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4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_第4章 2010年6月11日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发生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称为大气污染源,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 (3)大气污染物: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分类1:①常规污染物(SO2、TSP、PM10、NO2、CO);②特征污染物 分类2:①气态污染物;②颗粒污染物 (4)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按GB3095规定的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为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5)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 (6)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7)推荐模式: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 (9)长期气象条件:达到一定时限及观察频次要求的气象条件。 一级评价:近五年来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近三年来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10)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不一致的风场。 (11)大气环境导则修订内容:1. 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和要求;3.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和要求;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及要求;5. 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等。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内容:1. 取消氮氧化物指标;2. 对二氧化氮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日平均浓度限值、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进行了修改;3. 对臭氧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进行了修改。 (1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业区。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特殊工业区。 (14)常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记住的)

论坛推荐: 给电子爱好者的学习心得

这是一个写给入门者的,要解决一个问题: 初学者应重点掌握什么电子知识,大学阶段如何学习? 先说点貌似题外的东西——3个谬论。 谬论一: 高中老师常对我们说,大家现在好好学,考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爱怎么玩怎么玩。这真是狗屁。别的专业我不好说,电气、电子、电力、通信、自动化等电类专业,想要轻松那是不可能地(当然你是天才就另说),专业课上讲的东西对决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云里雾里,从来都是一知半解,需要你课下大量时间精力地消化。有些东西甚至需要你若干年后在工作中遇着时才回过味:“哦,原来以前学的那东西是干这使的。”你要能想得起,并知道怎么回头去补,就算是上学时专业课学得很扎实了。 谬论二: 填志愿时经常有人对我们说:专业不重要,学校最重要,进了个好学校想学什么再学。这亦是狗屁。进了学校,本专业的课程就可能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还有多少人有时间和毅力选修第二专业?而所学专业几乎就是决定了你今后一生的职业生涯。而学校,说实在话本科阶段我觉得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各校间差别不是很大。课上讲的大同小异,课下也不会有什么好老师给你单独指导和点拨,若能遇着,那是你的幸运。越牛的学校的越牛的老师就越忙,不要指望他们会在教学上花多少心思,更不要指望他们对你另眼相看。反倒是一些普通院校的小老师们可能跟学生走得更近,辅导更多些,虽然他们可能水平一般,但对于你大学的学习来说还是足够的。综上所述,我觉得对于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成为一名普通重点大学的电子系学生比成为北大的哲学系学生更重要。当然看帖的应该大多数都是学电的,那恭喜你,这个专业不错的,虽不是什么“朝阳产业”,但绝对是个“常青行业”。 谬论三: 上了大学,可能又有不少人对你说,在大学专业不重要,关键的是学好计算机和英语,这样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这也是屁话。你要明确一点:你将来不是纯靠英语吃饭的,也不是做编程、搞软件开发或动画创作的。我是想说:若果你性格偏内向沉稳、肯钻研、爱好电子行业,将来想从事电子设计和研发工作,那你一定要学好专业课。当然英语也很重要,但以后工作中用得多的是你的专业英语,即能读懂英语技术文档,而不是跟别人比你口语多正宗多流利。至于计算机,那就是一工具,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学photoshop、3dmax、Flash、网页制作等流行软件,这些在你今后的工作中用不着,也会牵扯你大量时间精力。好钢用在刀刃上,多进进实验室多搭搭电路吧。当然,电类学生对电脑也有特殊要求,那就是用熟Protel、Multisim,学好汇编语言、C语言、选学PLD相关软件。任务也是很重的。

6 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庆元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庆元县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往西流流入闽江的松源溪和竹口溪,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36立方米/秒,是该县最主要的两条支流。庆元县环境监测站自建站以来就对两条支流7个断面水质按国家规范开展监测,根据98至2002年监测结果,该县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各类功能区标准。监测结果见附表6-1和6-2。但是从我们现场踏看可知,在今年极枯水期(50年一遇)时,城区河道的水质有明显污染,部分河段水质发黑发臭,说明水环境容量不容乐观。 2、兰溪桥水库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为了准确了解项目建设区域内地面水水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兰溪桥水库出口、水库库区、西演村下等三个断面进行水质现状监测,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标准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85),对建设区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6-3。由表可知,各参数都能达到(GB3838-2002)中Ⅱ类水标准。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1、上游水体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兰溪桥水库为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范围为:松源溪周墩桥头,自来水水泵房上游1000m(洋心桥以下段),下游200m(林业车队以上段)为水源一级保护区,洋心桥上游至西演桥为水源二级保护区。引水工程投入运行供水,饮用水水源延长至兰溪桥水库大坝上游,至新桥段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新桥上游至洋心村下游,整个库区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据调查,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没有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沿岸无直接和间接排放生活污水,二级保护区沿岸有直接向水体排放生活污水600人左右,人均生活污水量按150L计,COD Cr按400mg/L计,则向水体排放污染物COD Cr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精华总结

第四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 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 (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来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推荐的标准 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1)废气: ◆有组织排放: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 ◆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2)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敏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 1.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 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查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面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当建设项目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时,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培训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1.无组织排放的工作概念和思路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固定排放设施或者排放高度低于15m的地面污染源,通常包括面源、线源和点源等。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粘土、石灰石、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均属面源的无组织排放;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时的卷带扬尘污染物排放属于线源污染;散状物料在汽车装料机械落差起尘量以及汽车卸料时的扬尘污染排放等都属于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环境影响评价中,依据评价等级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情况,拟建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估算有类比调查法、经验估算法和反推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对无组织排放是按“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和“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两种方式做出限值规定的。如对二甲苯、氯气、碳黑尘、污料尘、氯化氢、铬酸雾等污染物,采用“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作为评判依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则用“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 作为评判依据。单位周界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排标中“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是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监测值与背景值之差。“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是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或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 在环评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估算无组织排放,最终需要把无组织排放源强换算为“周界外浓度”或满足“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的监控点浓度,才能依据相应排放的限值规定进行达标排放的判断。 无组织排放的估算分四步,第一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无组织排放源源强估算,一般得出的是排放速率,即源强。第二步再进行由源强到“周界外浓度”或“监控点浓度”的计算。第三步若涉及的是“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时,则预先在监测中要布置相关的污染因子监测,由此作为参照点浓度,再求出“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第四步就是分别按“周界外浓度”或“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进行达标判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