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第二章 移动商务基础技术

02.第二章 移动商务基础技术

02.第二章 移动商务基础技术
02.第二章 移动商务基础技术

单元考核

考核标准:移动定位技术评分

考核标准:移动云技术评分

考核标准:移动信息推送技术评分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 一、设计背景、思想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通过举例来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但考虑到是高中阶段第一节课,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在开篇就体会到乏味、枯燥的理论课,则采用以举实例、设置探究为主帮助学生学习信息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信息,并理解信息的含义;深入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并且能指出所给例子中所包含的信息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和归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确定信息需求,学会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强烈兴趣,和学习愿望,养成自主学习、探讨、参与信息活动的学习观念。

四、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初中所在学校不同,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各自有差异,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充分的兴趣,就会产生自主学习,想要学习的态度。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多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中有乐,学有收获。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各种基本特征以及其解析;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情景教学 (2)学生互动探讨的学习方法 (3)利用故事设问,历史典故,拓展学生视野,添加学习乐趣,获得知识。 (4)总结、归纳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八、课前准备 制作游戏《COPY不走样》需要使用的卡片若干张,制作课堂需要展示的幻灯片 九、教学过程

网络技术(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考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资源共享的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①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 ②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之 间应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可以联网或者脱离网络工作。 ③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考点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网络分类方法 网络分类的方法很多,常用以下两种分类法: ①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一点式网络。选择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一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②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2.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1) 局域网(LAN) 局域网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或是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在局域网领域中,采用以太网(Ethemet) 、令牌总线(Token Bus) 和令牌环(Token Ring) 原理的局域网产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2) 城域网(MAN)

城域网(MAN)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其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3) 广域网(WLAN)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采 用分组交换技术。早期的网络主要是广域网。 考点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网络拓扑设计。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2.网络拓扑的分类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以下两类: (1) 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 4 种: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 (2)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 4 种: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 卫星通信。 3.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1) 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管理,但由于其集中控制方式的结构,一旦中 心结点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全网的瘫痪,可靠性较差。 (2) 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的环中任意一个结点的故障都会造成全网的瘫痪,这是环型网络可靠性的瓶颈。 (3) 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可以看做是星型拓扑的一种扩展,主要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2019-2020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 信息获取2.3 文件的下载练习题第九十七篇

2019-2020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信息获取2.3 文件 的下载练习题第九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Blog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log属于私人空间,别人无法浏览 B、Blog上的内容只能浏览不能下载 C、Blog上的信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D、Blog是一种常用的聊天工具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浏览网页时,对于喜欢的页面,应该怎样保存到本地硬盘( ) A、在“窗口,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选项,选择保存的目录,并选择Web格式保存 B、按[ Ctrl ]+ [ A ]全选页面,然后单击右键,选“目标另存为”选项 C、拖动鼠标全选页面,然后单击右键,选“目标另存为”选项 D、按[ Ctrl ]+ [ A ]全选页面,单击右键。选“复制”项,然后粘贴到指定目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要从网上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如整部电影的视频文件,一般情况下使用( )进行下载,下载效率会更高。 A、浏览器自身的"另存为"菜单选项 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选项 C、迅雷 D、WinZip工具软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工具软件中,不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影的是( ) A、网络蚂蚁 B、网际快车 C、迅雷 D、Outlook Express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关于下载网上比较大的影片文件,可以提高下载速度的做法是( ) A、从网页上直接下载 B、右击该对象后,选择“目标另存”命令 C、使用下载工具软件进行下载 D、采用“复制”“粘贴”操作 【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 ■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P2) 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 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 ●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 ●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 ●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 ●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 ●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 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例题8.以下说确的是( C )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 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 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 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 ■信息的一般特征(P3): 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 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 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④传递性和共享性,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损耗。 ⑤时效性 ⑥真伪性 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移动商务基础

第1章移动商务基础 1.1 移动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1.1.1 移动商务的定义和类型 1.移动商务的定义 移动商务的定义为: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在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之间,或移动终端与PC等网络信息终端之间,通过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在移动状态下进行的、便捷的、大众化的、具有快速管理能力和整合增值能力的商务实现活动。 移动商务从本质上归属于电子商务的类别。 从技术角度来看,移动商务是技术的创新。移动商务以网络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把手机、传呼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与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有机地结合起来。 突破了:互联网的使用局限和性能局限。 适应了:移动商务主体要不停地在移动的状态下活动,并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商机、发现商机、抓住商机,并创造新商机的活动特征。 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电子商务主体和移动商务活动提供了便捷、及时、直接、高效、大众化的商务交往方式,使随时随地的信息传输和商业交易成为可能。 开拓了:电子商务的崭新领域,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提升了商务主体的参与范围和参与深度。 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不失时机地为商务价值实现提供了机遇和可

·2· 能。 但是,移动商务的真正价值实现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服务。 从商务角度看,移动商务是一种商务模式的创新。其商务活动中以应用移动通讯技术,使用移动终端为重要特性。移动商务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 实际上,移动商务给传统的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商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形成了新的“商业气候”,满足了新的商业需求。 2.移动商务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就其服务的范围而言,可以进行PIM信息服务、移动定位服务、商务交易服务(包括购物、支付等)、娱乐消费服务(包括铃声、图片下载、电影票定购等)、移动营销服务(包括手机炒股、手机彩票等)、移动广告服务(包括图片广告、文字播报等)、移动商情服务(包括信息定制、手机调查等)、移动办公服务(包括OA、移动供销存管理等)、移动浏览服务(包括手机报、移动文学等)、移动游戏服务、紧急避险服务、移动公益服务等。 3.移动商务的分类 1.1.2 移动商务的特征 1.移动商务的一般特征 (1)即时性。 (2)连通性。 (3)便携性。 (4)方便性。 (5)可定位性。 2.移动商务的本质特征 (1)移动商务主体的移动性。

五大技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

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和其它技术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以其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服务付费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可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以满足不同需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实现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有: 【无线应用协议(wap)】 wap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的移动电子商务。wap是一种通信协议,它的提出和发展是基于在移动中接入internet的需要。wap提供了一套开放、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很容易访问和获取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internet或企业内部网信息和各种服务。它定义了一套软硬件的接口,可以使人们像使用pc机一样使用移动电话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浏览internet。同时,wap提供了一种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能够支持当前最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ap可以支持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无线设备,包括移动电话、flex寻呼机、双向无线电通信设备等等。在传输网络上,wap也可以支持目前的各种移动网络,如gsm、cdma、phs等,它也可以支持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许多电信公司已经推出了多种wap产品,包括wap网关、应用开发工具和wap手机,向用户提供网上资讯、机票订购、流动银行、游戏、购物等服务。wap最主要的局限在于应用产品所依赖的无线通信线路带宽。对于gsm,目前简短消息服务的数据传输速率局限在9·6kb/s。 【移动ip】 移动ip通过在网络层改变ip协议,从而实现移动计算机在internet中的无缝漫游。移动ip技术使得节点在从一条链路切换到另一条链路上时无需改变它的ip地址,也不必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移动ip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支持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但是目前它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移动ip协议运行时的三角形路径问题;移动主机的安全性和功耗问题等。 【“蓝牙”(bluetooth)】 bluetooth是由爱立信、ibm、诺基亚、英特尔和东芝共同推出的一项短程无线联接标准,旨在取代有线连接,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互联,以便确保大多数常见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之间可方便地进行通信。“蓝牙”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围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脑、打印机及其它计算机设备在短距离内无需线缆即可进行通信。例如,使用移动电话在自动售货机处进行支付,这是实现无线电子钱包的一项关键技术。“蓝牙”支持64kb/s实时话音传输和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10~100m,其组网原则采用主从网络。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传统的gsm网中,用户除通话以外最高只能以9·6kb/s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通信,如fax、email、ftp等,这种速率只能用于传送文本和静态图像,但无法满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2007-9-13 一、填空题 1、数据通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互渗透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也是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信息仅对____________而言。 3、______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关于事物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4、信息论的主要奠基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5、数据被解释为一种素材,一种原始资料,当我们对这些素材(或原始资料)进行有序组 织后,得到的“成果”就是_______。 6、数据通信中的数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数值、字符、图形和图像等。 7、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号是__________,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8、按信号变化的连续性,非连续性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9、模拟信号规则波形是正弦波,可用三个参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______________。 11、常用的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常见的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3、根据数据传输系统在传输数据信号的过程中是否对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可以把数据传 输系统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按传输数据的时空顺序,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按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是否同步,可以把数据传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16、基带传输是一种不对传输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的传输方式。 17、调制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波特率。 18、如果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为T(s),那么调制速率:B(波特)=______。 19、数据信号速率的单位(b/s)也表示每秒钟传递的______________。 20、调制速率(波特)与数据信号速率(比特/秒)在______传输______状态的调制信号时, 二者的速率相同。 21、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22、在数据信号速率相同时,数据传输速率随__________不同而变化。 23、信息是将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包含在内,另一种仅指_________。 24、数字信道只允许传输离散的__________。 25、调制解调器是进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的专用设备,进行数/摸转换的目的,就是要利 用模拟信道传递___________。 26、双向信道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是以宇宙空间为传输媒体的信道。 28、_________主要作为同轴电缆通信系统的替代或补充,用于长途干线通信。 29、_________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商务的安全技术

移动商务的安全技术 电商0921 严佳女32 一、移动商务的安全问题 (1)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威胁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地理环境的限制,给无线用户带来通信自由和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如通信内容容易被窃听威胁、网路漫游的威胁、针对无线通信标准的攻击、窃取用户的合法身份、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 ?由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移动终端很容易被破坏或者丢失,势必造成安全影响,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移动终端设备的物理安全;移动终端被攻击和数据破坏;SIM 卡被复制;RFID被解密等。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针对Symbian操作系统的手机软件病毒出现,移动终端就已经面临了严峻的安全威胁。况且,手机软件病毒眼下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款新的手机病毒产生,这就加重了这种安全威胁。 ?在移动商务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简单说明了解、去判断,这就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产地、规格、原材料来源、成分等真实情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实中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广告的信息不符,一旦消费者要向商家退货或索赔,商务网站需要提供该经营者的详细信息资料,但商务网站常常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 ?随着移动商务的发展,移动商务平台林立。大量移动运营平台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如何确保安全运营,还普遍缺少经验。 ?移动商务平台设计和建设中做出的一些技术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安全思考,急需在运营实践中进行修正和完善,更需把技术性安全措施和运营管理中的安全措施,交易中的安全警示和安全思考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整合的、增值的移动商务安全运营和防御战略,确保使用者免受安全威胁。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2.5G向3G的移植和提升,大量实测性项目进入试应用或试运营阶段。移动商务的应用更加便捷,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当多的移动商务应用主体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缺少安全使用意识:缺少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使用、运营和管理意识;缺少进行移动商务运作中的安全性、警示性思考;缺少进行移动商务前的系统性安全教育;缺少前瞻性、安全性防范知识和防范措施;缺少对移动商务数据安全备份、恢复以及对非法入侵者的追踪、取证等法律思考。 二、移动商务的安全技术 移动商务面临的八大安全威胁 移动商务的安全防范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与技能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a、能说出什么是信息或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 b、能说出目前对信息认识的几种典型观点。(结合教材的) 2.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 a、能说出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 b、能对每种特征做出正确的解释。 c、对每种特征,能举实例说明信息为什么有这种特征。 3.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a、知道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 b、能列举案例,并说明案例中哪些是信息,哪些是载体。 c、知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并能举例说明。 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a.能说出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对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应用的各个阶段举例说明。 b.知道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能过说出信息技术的基础、核心、支柱、目的各是什么,并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样定义。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

a.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并了解其发展史。 b.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举出现象;同学之间进行探讨,然后通过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去除把学习计算机操作技巧作为学习目标的旧观念,同时把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目标,让信息技术真正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服务。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课标内容 1.让学生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不同来源,并能根据信息需求确定来源。 3.让学生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方法。 4.让学生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 5.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方面的伦理道德的一些基本要求。本章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学会通过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查找; 3.能选用适当的途径有效地下载文件,并理解合理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习题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 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 例2. 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例3. 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A.文字B.视频 C.声音D.图像 2.信息的一般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 例4. 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一章练习题(附答案)

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一章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物质、能量和_________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请列举信息的基本特征,各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 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3.“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 A.EC B.IT C.DB D.GUI 4.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5.“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 6.案例:张三拿了一张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价值相对性D.真伪性 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A.有载体依附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8.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二1章单元测试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信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道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信道带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通信中,允许数据在两方向上同时传输的数据传输控制方式为______, 另外两种数据通信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传输方式依据在传输线上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电路交换与虚电路交换的共同点是在数据传输之前,都要___________,数据传输结束后,要____________。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建立的是一条__________,后者建立的是一条____________。 4.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的数据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个过程。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场合。 5.ATM是一种面向_________的交换技术,是对___________交换技术的发展。 6.提高线路利用率的方法是使用多路复用技术,最基本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从通信资源的分配方法来看,___________是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______________。 8.在计算机通信中,数据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据是____________,而信息是______________,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0.在数据服务方式中,网络结点要为每个____________选择路由,在______服务方式中,网络结点只有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11.现有的传输检错技术中,最精确、的检错技术是___________。 12.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13.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技术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4种。 二、选择题 1.()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信息量。 A.传输速率B.误码率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 2.表示数据传输有效性的指标是()。 A.传输率B.误码率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 3.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A.Bytes Per Second B.Band Per Second C.Bits Per Second D.Billion Per Second 4.在A TM交换技术中,数据是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信元的大小为()。 A.48字节 B.53字节 C.1千到数千比特 D.53比特 5.()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A .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 6.()适合大批量数据交换和减轻各站的处理负担。A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 虚电路分组交换 7.()适宜于对带宽要求高和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 A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 虚电路分组交换 8.在计算机通信中,数据交换形式包含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前者比后者()。 A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 B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高 C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低 D 实用性差,线路利用率低 9.下列交换方法中,()的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交换B.电路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报分组交换 10.在传输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线路称为()。 A.调制B.基带传输C.频带传输D.解调 11.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自动 12.奇偶校验可以检查出()位出错的情况。 A.1B.2C.8D.16 13.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电台节目的通信方式是()。 A 全双工 B半双工 C 单工 D 自动 14.衡量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 A 误码率 B 频带利用率 C 传输速率 D 信道容量 15.数据通信中信道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称为比特率,而每秒钟电位变化的次数被称为()。 A 数率 B 频率 C 波特率 D 误码率 16.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有()之分。 A 基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B 宽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C 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D 频带信号和窄带信号 17.数据通讯中信道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 它的含义是指() A 字节每秒 B位每秒 C 千位每秒 D千字节每秒 18.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这类信号称为() A 模拟信号 B基带信号 C同步信号 D 数字信号 19.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为() A 调制 B解调 C 流量控制 D差错控制 20.航空和航海中的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采用的是()通讯方式 A 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自动 21.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来表示。 A.比特率先 B波特率 C信息速率 D吞吐量 22.在数字传输中,把一个()称为一个码元。 A.数字脉冲 B 二进制位 C 字节 D 字长 23.下列关于电路交换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A.电路交换中的每个结点都是电子式或电子机械式的调换设备 B.数据传输前必须建立两个工作站之间实际的物理连接

移动商务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D 1.按照用户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移动看病挂号属于 ( ) A.搜索查询移动商务 B.需求对接型移动商务 C.按需定制型移动商务 D.预约接受型移动商务 B 2.GPS是英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写,它是由()国防部开发的。 A.法国 B.美国 C.俄罗斯 D.中国 D 3.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简称3G,是指将( )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无线通信系统。A.移动梦网 B.电信网 C.固话网 D.无线通信网络 A 4.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技术主要是() A.Wi-Fi B.WCDMA C.GPRS D.以上都不对 C 5.一般的移动支付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是( ),它为利润的分成最终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A.终端用户消费系统 B.商家管理系统 C.运营商综合管理系统 D.移动支付系统A 6.()是移动商务的杀手锏应用。 A.基于位置的服务 B.随时随地的访问 C.紧急访问 D.手机游戏 B 7.以下哪个域名是移动设备接入专用域名() A .com B .mobi C https://www.doczj.com/doc/8b18606741.html, D .edu B 8.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移动应用() A 使用蓝牙耳机拨打手机 B 用台式电脑在家上网下载程序 C 用笔记本电脑在火车上看电子小说 D 用手机在室外上网收发邮件 C 9.GPRS属于()代移动通信技术。 A 1G B 2G C 2.5G D 3G C 10.下列哪项技术实现了网络漫游() A WAP B TCP/IP C 移动IP技术 D Wi-Fi A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即时通讯应用() A SMS B ICQ C QQ D MSN B 12.下列哪个公司专门提供移动应用运营服务的() A Nokia B RIM C MOTO D Sharp C 13.下列哪个协议是专为移动应用起草的() A BBS B SSL C WAPI D HTML A 14.相对于笔记本而言,智能手机的优势是() A 携带方便,接入灵活 B 界面友好,易操作 C 计算速度快 D 外设接口种类多 C 15.黑莓手机与一般智能手机相比主要功能是() A 语音功能 B 彩信功能 C 邮件功能 D 小额电子支付 B 16.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商务与基于有线网络的商务相比,下列哪项不属于移动商务独有()A 移动性 B 接入的稳定性 C 定位性 D 互动性 A 17.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中国提出的标准是( ) A.CDMA2000 B.WCDMA C.TD-SCDMA D.WIMAX C 18.()决定了商务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A.顾客喜好 B.价值特性 C.技术特性 D.电信业务发展目标D 19.香港非常普及的“八达通卡”属于( )支付系统。 A.基于SMS的支付系统 B.基于WAP的支付系统 C.基于J2ME移动支付系统 D.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系统

《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复习题库

所属语言:计算机基础 试卷方案:第二章 试卷总分:228分 共有题型:3种 一、填空共38题(共计38分) 第1题(1.0分)题号:191 难度:中第2章 在Cache、主存和硬盘三类存储器中,____【1】的存取速度最快,接近CPU速度。 答案: =======(答案1)======= cache 第2题(1.0分)题号:1196 难度:中第2章 扫描仪是基于__【1】__原理设计的,它使用的核心器件大多是CCD。 答案: =======(答案1)======= 光电转换 第3题(1.0分)题号:1245 难度:中第2章 安装或维护操作系统时,有时需要由光盘或U盘启动计算机,在此之前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改变系统启动时访问外存储器的顺序,这是通过__【1】__程序进行的。 答案: =======(答案1)======= CMOS设置 第4题(1.0分)题号:112 难度:中第2章 目前PC机配置的键盘大多触感好、操作省力,从按键的工作原理来说它们大多属于__【1】__式按键。 答案: =======(答案1)======= 电容 =========或=========

薄膜 第5题(1.0分)题号:122 难度:中第2章 CD-R的特点是可以__【1】__写入或读出信息,但不能擦除和修改。 答案: =======(答案1)======= 一次性 =========或========= 1次性 =========或========= 一次 =========或========= 1次 第6题(1.0分)题号:199 难度:中第2章 某图书馆需要将图书馆藏书数字化,构建数字图书资料系统, 在键盘输入、联机手写输入、语音识别输入和印刷体识别输入方法中, 最有可能被采用的是【1】输入。 答案: =======(答案1)======= 印刷体识别 第7题(1.0分)题号:1201 难度:中第2章 如果要求在使用计算机编辑文档的同时,还能播放MP3音乐并可从网上下载资料,那么计算机中至少必须有__【1】__个CPU。 答案: =======(答案1)======= 1 =========或========= 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