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_存货审计案例

[案例一]H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了解到该公司对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法,2001年H公司经年末盘点,认定有关存货及其会计处理的信息资料如下:

1(库存商品A:账面余额10万元,已提取跌价准备5000元,该商品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H公司对该商品全额补提跌价准备。

2(库存商品B:账面余额6万元,无跌价准备,该商品不再为消费者所偏爱,从目前情况分析,其市价将会持续下跌。H公司全额提取跌价准备。

3(库存商品C:账面余额20万元,已提取跌价准备2万元,由于此类商品的更新换代,该商品已经落伍,目前已经形成滞销。H公司全额补提跌价准备。

4(库存商品D:账面余额50万元,无跌价准备,目前该商品供销两旺,未发现减值情况。H公司按10,提取跌价准备5万元。

5(库存商品E:账面余额20万元,无跌价准备,该商品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H公司未计提跌价准备。

6(库存原材料F:账面余额15万元,无跌价准备,现有条件下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H公司未计提跌价准备。

[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四、五十五、六十二条的规定,并依据资产减值准备的认定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库存商品A、B、C均不应全额计提跌价准备。A商品只是市价下跌、价值减少,但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B商品虽然不为消费者所偏爱,但也只是价值下跌,还未到完全丧失价值的程度。C商品即使已经滞销,但起码还有转让价值。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首先根据各种存货的物理状况及减值情况,推断出其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数额,然后与已提

取的跌价准备比较,按其差额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商品D,由于没有任何减值的迹象,H公司按10,的比例计提了

5万元的跌价准备,这没有根据。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调账,冲回所提取的跌价准备。

对于商品E和原材料F的处理则不同,这两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减值,而H公司却未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量,并作相应的调账处理。

【案例二】:T 公司设立于2008年7月,从事海洋捕捞和海产品销售业务。ABC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11月30日接受委托,承接了T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A注册会计师接受 ABC 会计师事务所指派,负责该项审计业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08年12月中旬,A注册会

计师在对T公司进行预审过程中,获知以下情况,并对存货监盘做出了相应安排:

(1)T公司拥有12艘渔轮,其中9艘为近海渔轮,3艘为远洋渔轮。由于远洋捕捞业务的季节性和特殊性,至2008年12月31日,3艘远洋渔轮仍将在外海作业,并将于2009年6月30日全部返港。

(2)T公司的1艘远洋渔轮捕捞的海产品全部委托F国的一家仓储公司代为存储,由T公司在F国设立的经销处组织销售。该艘远洋渔轮将在2009年4月30日到F国最后一次卸货,并于6月30日空载返回至国内休息。

(3)T公司将于2008年12月31日分别对不同地点的存货数量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核实;对于国内冷库库存存货,由公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盘点,填写盘点表,由财务部门核对确认;对于9艘近海渔轮,要求于2008年12月31日返港,由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在卸货时采用磅称测量的方法对其存货进行盘点并另库存放,由财务

部门根据盘点表核对确认,对于外海作业的3艘远洋渔轮,要求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实施盘点,填写盘点表并传真回公司,经公司的生

产部门审核后,由财务部门核对确认;对于存储于F国的海产品存货,要求其

经销处组织盘点,并将存货盘点表传真回公司,由财务部门核对确认。

(4)A注册会计师决定对国内冷库库存存货以及返港的9艘渔轮的存货实施监盘;对存储于F国的海产品存货委托F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监盘。

(5)T公司向有关部门提交年度会计报表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4月30日,注册会计师无法在该截止日前对远洋渔轮的存货实施监盘程序。T公司希望A注册会计师理解公司存货存放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通过检查公司生产计划与生产日志,存货收、发、存记录以及经财务部门核对确认的期末存货盘点表等,对远洋渔轮2008

年12月31日的存货数量予以审计确认。

要求:

(1)针对资料一(3),对于T公司使用磅称测量方法进行的存货盘点,简要说明A注册会计师在监盘过程中应当考虑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2)针对资料一(5),请回答A注册会计师能否同意T公司的要求,并简要说明

理由。

(3)针对资料一(4),假定ABC会计师事务所于2009年初接受委托审计T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而T公司已于2008年12月31日对存货进行了盘点,请简要回答,为确认2008年12月31日T公司国内冷库库存存货以及返港的9艘近海渔轮存货的数量,A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必要的审计程序。

分析:

(1)在监盘前和监盘过程中均应检验磅秤的精准度,并留意磅秤的位置移动与

重新调校程序,将检查和重新称量程序相结合,检查重量单位的换算问题。

(2)不应同意;由于资产负债表日重大比重的在途存货无法监盘,且不存在其它审计程序予以替代,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评估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存货进行抽盘;提请被审计单位另择日期重新盘点;测试在该期间发生的存货交易。

案例三: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N公司“存货”项目,发现其中有N公司所属子公司异地存货,虽提供有各单位的存货清单,其数额占40,左右。但由于所属子公司分散在全国各地,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限制无法分赴各地一一进行审验。

请问:对此情况张雷该如何处理?

分析: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审计,按规定必须履行监盘或抽查的审计程序,根据监盘或抽查的结果发表审计意见。由于N公司所属子公司的存货过度分散,审计人员可考虑采取以下审计程序:

1.建议被审计单位对“存货”数额较大的所属子公司,委托附近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可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的规定使用其审计结果;

2.如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也可派出一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存货清单进行抽查,根据抽查情况发表意见。

如果上述的程序均无法实施,这意味着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因此,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具保留意见说明情况。

案例四: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x公司“存货”项目,发现其中“原材料”的M

材料,其数量为“0”或数量为正数,而金额为红数65万元。

请问:1,导致原材料数量为“0”或数量为正数,而金额为红字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对于上述现象,张雷应如何处置?

分析:不论X公司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材料成本还是采用实际价格核算材料成本,当数量为“0”或为正数时,其金额都不应出现红数。其产生的原因不外是“错误”或“舞弊”行为所导致的多转成本或费用,影响当期经营成果。

因此,相应的审计处理为:

1 .审计人员应结合“存货计价测试”查明该品种期间材料成本的计算过程,对差转、错转部分,根据其结果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的补充更正,并应对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额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应将被审计单位的调整处理情况,记录反映于审计工作底稿;

2.被审计单位如拒绝调整或仅对部分事项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审计报告中对其问题和影响给予适当的披露。

案例五: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X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2008年11月,A和B注册会计师对X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初步了解和测试。

一、通过对X公司内部控制的了解,A和B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下列情况:

1、X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电视机

2、X公司生产的电视机全部发往各地办事处和境外销售分公司销售。办事处除自行销售外,还将一部分电视机寄销在各商场。各月初,办事处将上月的收、发、存的数量汇总后报X公司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作相应会计处理;X公司生产的电视机约有30%出口,出口的电视机先发往境外销售分公司,再分销到世界各地。境外销售分公司历年未经审计,2008年度也计划不安排审计;

3、鉴于各年年末均处于电视机销售旺季,为保证各办事处和境外销售分公司货

源,X公司本部仓库在各年年末不保留产成品。

二、通过对X公司内部控制的测试,A和B注册会计师注意到,除下列情况表

明存货相关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缺陷外,其他内部控制均健全,有效:

1、X公司在以前年度未对存货实施盘点,但有完整的存货会计记录和仓库记录;

2、X公司发出电视机是未全部按顺序记录;

3、X公司生产电视机所需的零星D材料由Y公司代管,但X公司未对D材料的

变动进行会计记录;

4、X公司每年12月25日后发出的存货在仓库的明细账上记录,但未在财务部

门的会计账上反映;

5、X公司发出材料存在不按既定计价方法核算的现象;

6、X公司财务部门会计记录和仓库明细账均反映了代Y公司保管的E材料。

三、2008年12月27日,X公司编制了存货盘点计划,并与A和B注册会计师

讨论。存货盘点计划的部分内容如下:

1、X公司本部的存货由采购、生产、销

售、仓库和财务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盘点小组,在2008年12月31日进行

盘点。办事处及境外存货的盘点分别由各办事处和境外销售分公司负责,在12月

31日前后进行,盘点结束后分别将盘点资料报送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

2、限于人力,在各商场寄销的电视机以各办事处的账面记录为准,不进行盘

点;

3、由于年底前后是销售旺季,在2008年12月31日,生产34寸背投彩电的

生产线不停产,仓库除对外发出34寸背投彩电外,不再对外发出其他存货;

4、各盘点单位按存货类别和相关明细记录填写盘点清单、摆放存货,并填写

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

5、由于Y公司寄存的E材料与公司自身的E材料并无区别,故未单独摆放。E 材料的库存数以盘点数扣除Y公司寄存E材料的账面数确定;由Y公司代管的D材料不安排盘点,库存数直接根据Y公司的记录确定;

6、废品与毁损品不进行盘点,以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的账面记录为准。

四、根据X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情况和

盘点计划,A和B注册会计师决定实施的监盘计划部门内容如下:

1、随机选择1/3的办事处进行存货监盘,其余直接审阅其盘点记录及账面记录;

2、对在各商场寄销的电视机以经审阅的办事处的账面记录为准;

3、对境外销售分公司的存货不进行监盘,直接审阅其盘点记录及账面记录;

4、对Y公司代管的D材料,采取向Y公司函证的方式确认;

5、在X公司盘点后,注册会计师按存货期末余额的5%复盘。若复盘结果表明误差低于2%的,则不要求X公司重新盘点;

6、注册会计师在复盘结束后,与公司盘点人分别在盘点清单上签字,并视情况考虑是否索取盘点前的最后一张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和最后一张货运单(或出库单)。

五、在对X公司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的基础上,A和B注册会计师于2009年初编制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资产总额的1%,并将其分配至各资产项目,如下表所示(货币单位为人民币万元): 项目年末数(未经审计) 分配比例重要性水

平货币资金 7000 1% 70 存货 62000 1% 620 其中:原材料 1000 在产品12000 产成品 49000 固定资产 40000 1% 400 在建工程 31000 1% 310 资产总计140000 1% 1400

要求:1、A和B注册会计师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所注意到的各种情况是否实际构成存货内部控制缺陷,并简要说明理由。 2、对于上述情况中确实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为了证实其可能导致的财务报表错误,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分别确定一项最主要的实质性程序,并分别说明实施各项程序能够实现的审计目标。

3、X公司编制的上述盘点计划的相关内容有无不妥当之处,若有,请予以更正。

4、A和B注册会计师编制的上述监盘计划的相关内容有无不妥当之处,若有,请予以更正。

5、请评价A和B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是否恰当。

6、如果A和B注册会计师以X公司境外销售分公司的存货未经实地监盘为由,决定对X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请判断是否妥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1、

情况序号是否构成缺陷理由

因为对存货不进行实地盘点,无法反

1 是映存货账实差异,因此,按照会计制

度相关规定,企业应对存货定期盘点

在某些产成品发出计价方法下,发出

2 是产成品不按顺序记录,可能影响主营

业务成本和存货数额的准确性。、

由于D材料的所有权归属X公司,

3 是因此,应与其他存货一样进行会计处

理,及时记录其收发情况

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关于会

4 是计分期的要求。会计核算截止日为

12月31日,12月25日后收发存货

应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不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不利5 是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

代保管材料并非X公司的存货,因

为不符合存货的定义,故X公司不6 是应在会计账上予以记录。仅在仓库账上记录,以加强代保管材料的实物管

2、

情况

实质性程序审计目标序号

对上一年度存货会计记录和仓库记录进行完整性、权利和1

适当审阅义务

存在、完整性、2 对年底的存货进行监盘

权利和义务

存在、权利和义3 向Y公司进行函证

务、计价和分摊 4 对年底的存货进行截止测试存在、完整性 5 进行计价测试,并与会计制度的要求比较计价和分摊 6 询问管理当局,审阅相关的合同与来往函权利和义务

件,并向Y公司进行函证

3、盘点计划内容1有不妥之处,从了解的情况看,办事处的存货和境外销售公司的存货所占的比例较高,X公司永续盘存记录存在纰漏,因而盘点的结果对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对各个办事处和境外销售分公司的盘点应同时进行(或对分析后表明的主要存货同时进行盘点)。

盘点计划内容2有不妥之处。在各商场寄销的存货不能以账面记录为准,要实施盘点。

盘点计划内容3有不妥之处。在盘点时,存货应停止流动,因而,不能因销售旺季而持续生产,还发出彩电,在盘点计划中应明确指出。

盘点计划内容4没有不妥之处。

盘点计划内容5有不妥之处。外单位寄存X公司的存货要单独摆放,单独记录,并排除在盘点的范围之外。

盘点计划内容6有不妥之处。废品和毁损品与合格品要分开摆放,分开列示。

4、监盘计划内容1有不妥之处。由于各办

事处的库存所占比重较大,因而不能仅仅监盘1/3办事处的存货,监盘范围要扩大。

监盘计划内容2有不妥之处。对于寄销在商场的电视机,如果量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前往监盘,量小的,可以采取向商场函证或审查存货记录。

监盘计划内容3有不妥之处。由于30%的电视机发往海外,因而对于海外的存货也要纳入盘点范围。对于主要的存放点,应实施监盘。至少,在现场审计时,应安排盘点,并检查年末至盘点日发生的存货交易。

监盘计划内容4无不妥之处。

监盘计划内容5有不妥之处。对存货的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表明,存货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按存货期末余额5%复盘,样本量太小。在正常情况下,复盘的样本量一般不应低于10%,复盘的结果若表明误差超过1%的,应要求X公司重新盘点,因为重要性水平在1%以内。

监盘计划内容6有不妥之处。盘点结束时,应向X公司索取存货盘点前的最后一份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货运单(或出库

单),以备审计时作截止测试之用。

5、A和B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是不妥当的。A和B注册会计师按1%在各资产项目间进行同比例分配。从内部控制的初步了解和测试来看,存货控制风险高,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应分配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以降低审计风险。

6、A和B注册会计师决定对X公司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是不妥当的。首先,A和B 注册会计师应对X公司境外销售分公司存货盘点提出监盘要求。在与X公司讨论盘点计划时,并未提出此要求,不能视为X公司对审计范围的限制;其次,若无法在年底实施存货监盘,则A和B注册会计师应评估境外销售分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以审阅存货账面记录和期末盘点资料等替代审计程序,以证实境外销售分公司期末存货的数量。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审查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存货主要有玻璃、煤炭和烧碱,其中少量玻璃存放于外地公用仓库。另有丁公司部分水泥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丙公司拟于2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盘点存货,以下是B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 一、存货监盘的目标 检查丙公司20×7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二、存货监盘范围 20×7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和水泥。 三、监盘时间 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7年12月31日。 四、存货监盘的主要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2.观察丙公司盘点人员是否按照盘点计划盘点。 3.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4.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主要实施检查货运文件、出库记录等替代程序。…… 要求: (1)请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判断存货监盘计划中列示的主要程序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2007年) 审计分析: (1)共有三处错误: 错误1:目标错误,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错误2:范围错误,丁公司水泥的所有权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错误3:时间错误,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29日至12月31日。 (2)程序1不恰当。 修改为: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 程序2恰当。 程序3不恰当。 修改为: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 程序4不恰当。 修改为: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应实施函证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等替代程序。

存货监盘审计案例

存货监盘审计案例 【篇一:存货监盘审计案例】 存货审计很辛苦,态度很重要,除了技术和专业资格外,成功的内部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的个人品质: 1、基本的公平与正直;2、献 身于组织的利益;3、适度的谦卑;4、专业化的姿态;5、投入;6、角色的一贯性;7、好奇心;8、批判性的态度;9警觉;10、坚持 不懈;11、精力充沛;12、自信;13、勇气;14、作出合理判断的 能力。 我想审计新人起码要做到“基本的公平与正直;适度的谦卑;好奇心;投入;坚持不懈;勇气”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技术好不好是能 力问题,态度好不好是品德问题,在国企做内部审计,态度很重要。存货审计需要关注的方面如下:首先当然要看一看企业提供的存货 明细,看有没有异常的项目。比如说,存货红字。就是说,存货数 量是负数。有的企业这种存货红字还能有很多。为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存货的实物已经入库了,但会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将这笔 入库记入存货账。稍后,这些实物又被领用或售出了,会计就在账 上做了出库。这样没做入库而做了出库,必然形成一个亏空。这样 的事情多一点儿,就造成了存货红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计就 要把当初未记入库的原因找出来,并相应地补记存货入库。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未通过未提账单核算问题(主业通过物资系 统核算,没有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有让物资暂时飞一会儿或者一年 不进成本的问题),上面的情况还是好的,起码没有漏记成本费用,可审计实践发现,有许多单位没有这个概念,发票不到不记账,容 易少确认成本,也不利于存货的管理。 案例:某个物流企业建造线路时,漏记了460万元工程成本,经查,旧轨料是另一个集团a大修线路时下来的,按照精打细算过日子“工 程能利旧就利旧的领导指示,调入给这个物流企业,因为集团a没 有给这个物流企业开具发票,所以物流企业漏记了这笔工程成本。 电话了解,集团a也没有入账核算这笔业务。要求物流企业取得发 票调整账目。集团a先不管它,他开发票后不进行账务处理,估计 也是想给审计的送一个底稿。其次要关注一下存货的数量。将盘点 结果与财务账上的数量做抽查核对。记得要双向核对。也不要忘了 要核对所有类型的存货,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如果盘点 日与期末日不是同一天,还要将盘点结果向前或向后推,也就是盘

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课后作业

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 计课后作业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的部门是()。A.人事部门B.销售部门C.会计部门D.生产计划部门 2. 下列关于发出产成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运部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B.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发运通知单C.出库单一般为一式三联D.出库单一般为一式四联 3. 下列内部控制中,存在设计缺陷的是()。A.请购部门填制请购单B.仓库部门编制发运凭证C.销售部门编制销售发票D.会计部门填写生产成本明细账4. 在满足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下,仓储部门职员除了履行保管存货的职责外,还可以兼任下列()职务。A.存货的清查B.存货的验收C.存货的采购D.存货处置的申请 5. 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接触存货时没有设置授权审批的内部控制措施,将导致存货()认定出现重大错报风险。A.存在B.完整性C.计价和分摊D.权利和义务 6. X公司在针对下列风险设计控制程序时,最适宜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是 ()。A.产成品仓库人员可能接收了生产中的不合格产品B.记录的直接人工工时可能未被分配至正确的生产任务C.产成品可能被盗D.记录的存货数量可能与实际存货数量不一致 7. 在A注册会计师提出的以下与存货内部控制相关的观点中,你认同的是 ()。A.与采购相关的存货内部控制:请购单应当事先连续编号B.与仓储相关的存货内部控制:接触存货实物须经管理层授权C.与领用相关的存货内部控制:领料单应事先连续编号并定期清点D.与加工相关的存货内部控制:使用生产指令和材料需求报告是一项基本的控制措施 8. 下列有关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存货存在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通常高于完整性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B.存货的存在认定与完整性认定同时具有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C.存货完整性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高于存在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D.存货存在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完整性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反向变动 9. X公司存货内部控制规定:仓库管理员应把领料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生成出库单,经仓储经理复核并以电子签名方式确认后,系统自动更新材料明细台账。对此,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下列控制测试程序中,有效的是()。A.

存货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的案例介绍 在存货审计中,我们会运用获取或编制存货明细表、实施分析性复核、实地监督存货盘点等审计程序,并且存货项目各审计程序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所查验的审计证据之间也可以相互佐证,因此,存货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要求的一大挑战。 一、会计记录概况 B公司属于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为订单法。 二、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介绍及判断说明 1、审计证据一: B公司1-10月份产成品只设总帐,不设明细帐,故无法得知存货销售的明细清单。 判断结论:B公司存货及成本核算薄弱。 2、审计证据二: B公司

判断结论:从上表来看,B公司当月产品入库金额总是大于当月销售成本结转金额,有少转销售成本的嫌疑。 3、审计证据三: 既然对期末合约01及合约02产成品结存金额产生怀疑,那就应该查阅相关合约的生产成本核算资料。 (1)根据B公司提供的合约,合约01及合约02签订日均为2005年10月中旬。 (2)由于B公司10月份以前无生产成本核算的明细资料,故无法对10月份生产成本结转进行查验。 关注1:合约01、合约02生产成本年末余额为338万元整; 关注2:11、12月份生产成本虽然有明细核算资料,但是仅按合约号进行成本归集、结转,未细分至合约项下的货号。 判断结论: (1)虽然B公司10月份以前无生产成本核算的明细资料,但考虑到合约01和合约02数量较大,且合同是10月中旬签订的,备料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故我们判断期末产品应该在11或12月份生产完成的。 (2)生产成本结转月报表中显示合约01、合约02的生产成本只有增加数,没有完工结转减少数。既然没有完工产品结转减少数,期末何来合约01和合约02的产成品。 (3)“合约01、合约02生产成本年末余额为338万元”情况说明有产成品结转金额较为随意的嫌疑。 (4)B公司生产成本中料、工、费均按合约号归集并进行核算,应该是无法得到合约项下各货号的单位成本,但是从B公司提供产成品清单来看,合约01、合约02项下的产成品是分货号分别列示其数量及单位成本,并且同一合约项下的各货号的单位成本是不同的。试问生产成本既然未按货号核算,又如何得出各货号产品的单位成本呢?合约项下的各货号单位成本又如何通过合约的单位成本进行转化的?关于上述问题,B公司财务未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记忆版)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记忆版) 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八、产成品入库单和出库单 九、存货盘点指令、盘点表及盘点标签 十、存货货龄分析表 第二节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一、了解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程序 1.询问参与生产和存货循环各业务活动的被审计单位人员,一般包括生产部门、仓储部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 2.获取并阅读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图或内部控制手册等资料; 3.观察生产和存货循环中特定控制的运用,例如观察生产部门如何将完工产品移送入库并办理手续; 4.检查文件资料,例如检查原材料领料单、成本计算表、产成品出入库单等; 5.实施穿行测试,即追踪一笔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例如:选取某种产成品,追踪该产品制定生产计划、领料生产、成本核算、完工入库的整个过程。 二、总体控制目标与基本控制措施 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涉及采购、验收、仓储、领用、加工、装运出库和盘点等方面。 1.采购。控制目标是所有交易都已获得适当的授权与批准。使用订购单是一项基本内部控制措施。订购单应预先连续编号并定期清点,事先确定价格并获得批准。 2.验收。控制目标是所有收到的商品都已得到记录。应当设置独立的部门负责验收商品。使用验收单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验收单应预先连续编号并定期清点。 4.领用。控制目标是所有存货的领用均应得到批准和记录。使用领用单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领用单应当定期清点。 6.装运。控制目标是所有装运都得到记录。使用发运凭证是一项基本控制措施。发运凭证应当预先编号,定期进行清点,并作为日后开具收款账单的依据。 7.盘点。制定合理的存货盘点计划,确定合理的存货盘点程序,配备相应的监督人员,对存货进行独立的内部验证,将盘点结果与永续存货记录进行独立的调节,对盘点表和盘点标签进行充分控制[连续编号并清点]。 三、与业务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 1.计划和安排生产 生产计划部门决定授权生产时,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通常还需要编制一份材料需求报告,列示所需要的材料和零件及其库存。 2.发出原材料 生产部门填写领料单,通常需一式三联。列示材料数量和种类以及领料部门的名称。 仓库管理人员发料并签署后,一联连同材料交给领料部门(生产部门存根联),一联留在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仓库联),一联交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财务联)。 3.生产产品 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统计人员查点,然后转交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是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部门,作进一步加工。 4.核算产品成本 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产量统计记录表、生产统计报告、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进行检查和核对,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存货的实物流转 5.储存产成品 产成品入库,须由仓储部门先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并将实际入库数量通知会计部门。

(完整版)审计案例及答案

审计案例 一、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解,并将其记入“销售与收款循环备忘录”,如表。销售与收款循环备忘录 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 会计截止日:2000/12/31 复核者:李豪日期:2001/2/15索引号:X6—1 (一)根据上述情况,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与改进措施(将你的回答填入上表)。 (二)张雷是否需要对B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二、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S公司“应收票据”项目,通过审阅S公司提供的应收票据备查簿,发现: 1.有W公司开具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3000万元,到期日为被审计年度的12月10日。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此款项仍未收回,但被审计单位不仅未按规定将应收票据数额转人应收账款,且于年度终了又按票面利率计提应收利息10万元。 2.有D公司开具的带息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为5000万元,票面利率月息0.3%,出具日为8月20日,到期日为次年2月20日。被审计单位年度终了未按规定计提应收利息。 3.有3份应收票据,到资产负债表日均己逾期2~3个月,总计价款为3500万元。 请问:针对上述情况,分别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进行处理? 三、注册会计师张雷负责审计Y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应收账款项目。发现有S公司欠款3500万元,其经济内容注明为货款,账龄已超过2年。由于S公司是Y公司的投资方(S 公司投资资本为500万美元,折记账本位币人民币4200万元),张雷认为需要加倍关注。请问:张雷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四、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了解,形成“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录”如下表: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 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 会计期间或截止日:2000/12/31 复核者:李家日期:2001/2/15索引号:x7—1 要求: 1.请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2. 注册会计师张雷是否应对B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五、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Y单位“固定资产”项目,张雷在按盘点表抽盘的同时还采用了现场观察“以物查账”的方法,发现Y单位现用的营业楼的扩建部分,已投入使用3年,固定资产账面无此项目,补充审计程序查验该项目仍在“在建工程”科目反映。因此,“固定资产”账面未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同时也未相应计提折旧。 对此,张雷应如何进行处理? 六、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A公司的应付账款项目,由于A公司为一化工企业,每年从某固定供应商购入原材料近2100万吨。截至1999年底,A公司应付该供应商货款为 21 388 124.57元。由于该供应商属于常期客户,且应付账款金额巨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向该供应商进行函证。经函证,该供应商确认A公司欠货款为29 287 133.57元。张雷在分折审查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发现该公司1999年度通过审计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冲回1995~1999年度已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共7000万元,由于A公司认为对方售价太高,自1995年以来公司就没有付过货款,双方一直争执不下。 请问张雷该如何处理? 七、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N公司“存货”项目,发现其中有N公司所属于公司异地存货,虽提供有各单位的存货清单,其数额占40%左右。但由于所属子公司分散在全国各地,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限制无法分赴各地一

《审计理论与实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时,下列各项中,不应审查的内容是: A、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是否完整 B、材料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 C、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 D、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车间已领未用的材料在期末可以: A、在生产成本中作为已用材料记录 B、直接在生产车间放置,不必管理 C、在备查簿中登记 D、填写红色“领料单”办理假退库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材料费用为中常见的弊端的是: A、不按材料消耗定额或实际需要领料 B、期末已领用材料做“假退库”处理 C、任意调整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 D、任意改变材料费的分配方法 4、审计人员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产品入库单、验收单,发现产成品账面记录与原始凭证日期不符,资产负债表日后验收产品计入资产负债表日产成品账户,此项处理: A、将产成品延期入账 B、将产成品提前入账 C、处理正确 D、导致利润虚减 5、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目的是: A、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B、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 C、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D、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所有权,检查是否被纳入盘点范围 6、审计人员在监盘库存材料时,对被审计单位声称属于受托加工的材料,最能有效证明其所有权的审计程序是: A、向委托加工单位进行函证 B、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书面声明 C、审查是否存在该材料的入库记录 D、审查受托加工材料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 7、被审计单位在分配材料成本差异时,有意少摊借方额,如果相关产品当期完工且销售,这一做法必然导致当期的: A、利润虚减 B、资产虚减 C、存货虚增 D、负债虚增 8、以下内部控制中,不属于企业业务循环环节的职责分离要求的是:

存货案例

存货案例 存货案例2011年08月31日星期三22:47一、前言 上市公司出于完成财务计划、维持或提升股价、增资配股、获取贷款、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常常采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段包括不恰当核算特殊交易(如债权、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等)、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等。 在形形色色的利润操纵手法中,资产造假占据了主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财务报表舞弊案绝大多数与资产项目的造假有关,上市公司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成都红光就是其中的典型。造假的公司一般使用五种手段来非法提高资产价值和虚增盈利,即虚构收入,虚假的时间差异,隐瞒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以及资产计价舞弊。其中资产计价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而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又导致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对其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中外上市公司中,涉及存货舞弊的案例为数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斯温道色拉油公司、权益基金、ZZZZ百斯特公司,法尔莫公司以及中国的红光实业公司、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所策划的舞弊方案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很大的审计风险。下面就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美国法尔莫公司案予以介绍。 二、法尔莫公司案例 从孩提时代开始,米奇·莫纳斯就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尤其是篮球。但是因天资及身高所限,他没有机会到职业球队打球。然而,莫纳斯确实拥有一个所有顶级球员共有的特征,那就是他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求胜欲望。 莫纳斯把他无穷的精力从球场上转移到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他首先设法获得了位于(美)俄亥俄州阳土敦市的一家药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又收购了另外299家药店,从而组建了全国连锁的法尔莫公司。不幸的是,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资产造假--未检查出来的存货高估和虚假利润的基础上的,这些舞弊

(精选)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分享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计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方案见表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资料】审计人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公司报表显示,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公司报表时发现: 1、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820元,被出纳占为己有 2、11月15日,公司收到业务咨询费3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不明。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采取的对策 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小李通过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状况: (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 (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 (3)由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4)Y公司存放在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A公司的存货项目; (5)本次审计为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三、调节法的应用 [资料]1.阿兰姆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材料一次投入,逐步消耗,每投入100千克A材料可以生产出甲产品100千克。 2.20X2年12月31日,该企业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结存2 1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结存4 800千克。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账面记录与盘点数一致。 3.20X3年2月2日,审计人员委托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当日,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盘存2 0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盘存5000千克。

审计综合案例分析试题

审计综合案例分析题 1.注册会计师王红通过对C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 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 可能导致出现错误的状况: (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 (2) 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 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 (3) 由XX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4) XXX公司存放在C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 计入CA公司的存货项目; (5) 本次审计为C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 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情况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序号类型 (1 对期末现金进行报表反映适当性实物证 重盘 口头证

(2对期末存货截止期进存在性,会计记录书面证)行测试完整性据 (3询问管理当局,函证存在性,会计记录完整书面证)XXX公司,性,所有权据 (4询问管理当局,函所有权归属,报表反映书面证 )证XXX公司,审阅相适当性据 应有关合同与信函 (5对上一年度的会报表反映适当性书面证 )计记录进行适当审阅据 并与前任CPA沟通 2. CA股份有限公司委托xx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双方签订了如下的审计业务约定书。 要求:(1)指出下述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存在的问题;(2)重新起草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 甲方:CA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xx会计师事务所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2002年会计报表审计,经 双方协商,达成一下约定:

审计范围及委托目的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该年度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乙方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并在乙方认为需要时实施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甲方的责任与任务 1 . 为乙方审计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全部资料和其它有关资料。 2 . 委派乙方的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具体事项将在乙方所派人员于审计工作开始之前提供的清单中列名。 3 . 按本约定书的规定,向乙方及时足额地支付审计费用。 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出具审计 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审计收费 按《XXX收费规定》,乙方应收本项业务具体费用,以及所花费的工作时间确定,预计收取人民币X

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分析案例题

二、单项案例分析与综合案例分析题的复习重点: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因为在销售收入舞弊的诸多案件中,企业经常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粉饰报表,操纵利润。2.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有:1)虚增关联交易收入;2)虚列关联方;对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格外关注:1.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的重大交易;2.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异常的交易;3.与特定顾客或供应商发生的大额交易;4.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交易; 5.易货交易; 6.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 7.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8.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 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通过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对应收帐款明细帐和销售明细帐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结合教材第九章案例二《黎夏公司总经理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中的表9-6“黎夏公司总经理任期目标履行情况表”分析黎夏公司2007年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低于2006年主要原因。 答:由表9-8显示,黎夏公司总经理任期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委托经营合同中预定的任期目标。虽然200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未能完成任期目标,但2000年相同指标的完成情况良好,弥补了第二年的不足,使两年平均水平仍达到了总经理任期目标。就整体分析,黎夏公司2001年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不如2000年。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平均周转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2001年均低于2000年和行业平均水平。 经审计人员姚卓、杜威深入调查取证,追根溯源,查出差异的成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受客观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2001年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调整药品价格、实行"医药分家"、药品分类管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等措施的逐步完善,国内医药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黎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态药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也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001年黎夏公司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审计人员李仁在对ABC公司2010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通过与该公司管理层当局和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察觉到可能存在导致该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失实的错误与舞弊。 要求:(1)李仁对查明ABC公司可能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责任是什么? (2)李仁对ABC公司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报告责任是什么? (1)李民对查明ABC公司可能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责任为:①评估ABC公司可能发生的错误与舞弊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风险;②在规划审计工作时,提供能查明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误与舞弊的合理保证;③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应以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取得能查明导致会计报告严重失实的重大错误与舞弊的合理保证。 (2)李民对ABC公司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报告责任为:①李民应以适当方式向ABC 公司管理当局告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错误及所有舞弊,并详细记录于工作底稿。②对于涉嫌重大错误或舞弊的人员,李民应当向ABC公司高层次管理人员报告。③当怀疑ABC公司高层次管理人员舞弊时,李民应当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必要时,应当征求律师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 4.资料:假设审计人员王军在对华兴公司负债业务进行审查时,发现该公司于2010年4月1日向海淀工行取得流动资金借款200,000元,期限是3个月,借款月利率为‰,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1)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2)4月、5月、6月底预提利息时:

审计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花红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摘要: 花红有限公司自1995年上市至今,其年度会计报表一直委托雷曼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在20011年的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雷曼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花红的虚增存货,降低销售成本问题,对其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存在重大过失。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雷曼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的审计失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讲述了雷曼会计师事务所对花红有限公司年报审计的主要情况,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及总结了审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字:花红公司、虚增存货、利润虚构 正文: 一、花红有限公司简介与存在问题 花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16年历史的以生产和销售少儿食品的国际知名食品集团企业,总部设在黑龙江大庆。 2010末,李强担任了花红食品公司的销售员。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销售员,以其努力工作及奉献精神,给他的上司留下深刻印象。不久,他被提拔为哈尔滨分部的总经理。 李强很快发现,经营大规模批发比一般零售更复杂,且而压力更大。他升任后不久,该分部便因业绩不佳受到总部批评。之后,李强又因未能实现目标利润而倍受指责。事实上,他认为,这些目标利润是相当不切实际的。最后,他决定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他在上报总部的月度业绩报告中虚增存货,并通过提高月末存货余额来降低公司产品销售成本,从而提高了毛利。 事到如今,李强声称他从未打算一直沿用上述做法。他始终认为,终有一天能获取足够的利润以填补虚增的存货部分。然而哈尔滨分部的实际经营业绩一直不如人意。,李强欲罢不能,被迫不断假造,通过增加越来越多的虚假存货金额, 来达到目标利润。最后,他承认;几年来他一直在向公司总部提供虚假的存货报告。李强当即被解雇。不久,花红聘请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来确定哈尔滨分部会计记录中的存货误差程度及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普华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显示,花红公司2010年的合并净收益由于李强的造假虚增了15%,而2011年虚增更大,达到了39%。 二、雷曼会计师事务所对花红有限公司审计的主要过程

审计案例研究综合练习题

《审计案例研究》期末复习指导之综合练习题以期末考试文件为准。开卷、笔试。 试题分三大类,即: 一.判断题(20分)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30分) 三.综合案例分析(50分) 三、综合练习题 一、资料:审计人员对B工厂2001年的期末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时,发现临近结帐日前后所发生的业务事项如下: 1.2002年1月2日收到价值为20 000元的货物,入帐日期为1月4日,发票上注明由供应商负责运送,目的交货,开票日期为2001年12月26日。 2.当实际盘点时,B工厂1包价值80 000元的产品已放在装运处,因包装纸上注明“有待发运”字样而未计入存货。经调查发现,顾客的定单日期为2001年12月20日,顾客于2002年1月4日收到后付款。 3.2002年1月6日收到价值为700元的物品,并于当天登记入帐。该物品于2001年12月28日按供货商离厂交货条件运送,因2001年12月31日尚未收到,故未计入结

帐日存货。 4.按顾客特殊定单制作的某产品,于2001年12月31日完工并送装运部门,顾客已于该日付款。该产品于2002年1月5日送出,但未包括在2001年12月31日存货。 要求:请分析上述四种情况是否应包括在2001年12月31日的存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在第一种情况下,货物不应包括在2001年12月31日的存货。因为存货实物纳入盘点围的时间应与存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的入帐时间处在同一会计期间。既然企业确认存货的入帐时间为2002年1月4日,则说明2001年12月31日盘点时没有包括这批在途存货,因此,它应归属于2002年的存货。 (2)在第二种情况下,货物应包括在2001年12月31日的存货。因为,在盘点日,货物并未发出,所有权并未转让,且有关的交易手续并未完结。2002年1月4日,顾客收到货物后才付款,企业此时才能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因此,2001年12月31日该存货仍归企业所有。 (3)在第三种情况下,可以不包括在12月31日的存货。因为,只要入帐时间与存货盘点时间在一个会计期间,就不会影响会计报表的相关数据。 (4)在第四种情况下,不应包括在12月31日的存货。因为,顾客于12月31日付清货款,并送装运部门,交易手续已完结,存货所有权转移给归买方。此时,存货尽管还在B工厂,但不应包括在期末存货围。 二、资料: 审计人员对A企业的2001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A企业尚未采用计算机记账。审计人员于2001年11月对A企业的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 (1)A企业产成品发出时,由销售部填制一式四联的出库单,仓库发出产成品后,将第—联出库单留存登记产成品卡片,第二联交销售部留存,第三联交会计部会计人员甲某登记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乙负责开具未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在开具销售发票之前,先核对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并根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填写销售发票的价格,根据装运凭证上的数量填写销售发票上的数量。 (3)A企业的材料采购需要经授权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货物运达后,验收部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加以保管。验收单上有数量、品名、单价等要素。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

审计案例练习

审计案例练习 第十至十六章,涉及的是审计实务,内容较多,也很重要。通过学习本单元,重点应该掌握: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投资、重要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及终结审计、验资,以及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评价及其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 要深刻领会函证、监盘、分析性复核等重要的实质性测试方法。以下一些简答与分析题,供考生朋友复习参考: 一、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解,并将其记入“销售与收款循环备忘录”,如表。销售与收获循环备忘录 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 要求: (一)根据上述情况,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与改进措施(将你的回答填入上表)。 (二)张雷是否需要对B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二、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S公司“应收票据”项目,通过审阅S公司提供的应收票据备查簿,发现: 1.有W公司开具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3000万元,到期日为被审计年度的12月10日。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此款项仍未收回,但被审计单位不仅未按规定将应收票据数额转人应收账款,且于年度终了又按票面利率计提应收利息10万元。 2.有D公司开具的带息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为5000万元,票面利率月息0.3%,出具日为8月20日,到期日为次年2月20日。被审计单位年度终了未按规定计提应收利息。 3.有3份应收票据,到资产负债表日均己逾期2~3个月,总计价款为3500万元。 请问:针对上述情况,分别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进行处理?

三、注册会计师张雷负责审计Y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应收账款项目。发现有S公司欠款3500万元,其经济内容注明为货款,账龄已超过2年。由于S公司是Y公司的投资方(S 公司投资资本为500万美元,折记账本位币人民币4200万元),张雷认为需要加倍关注。请问:张雷应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四、注册会计师张雷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B公司的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了解,形成“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录”如下表:购货与付款循环备忘 被审计单位名称:B公司编制者:张雷日期:2001/2/15页次: 会计期间或截止日:2000/12/31 复核者:李家日期:2001/2/15索引号:x7—1 要求: 1.请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2. 注册会计师张雷是否应对B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并说明理由。 五、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Y单位“固定资产”项目,张雷在按盘点表抽盘的同时还采用了现场观察“以物查账”的方法,发现Y单位现用的营业楼的扩建部分,已投入使用3年,固定资产账面无此项目,补充审计程序查验该项目仍在“在建工程”科目反映。因此,“固定资产”账面未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同时也未相应计提折旧。 对此,张雷应如何进行处理? 六、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A公司的应付账款项目,由于A公司为一化工企业,每年从某固定供应商购入原材料近2100万吨。截至1999年底,A公司应付该供应商货款为 21 388 124.57元。由于该供应商属于常期客户,且应付账款金额巨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向该供应商进行函证。经函证,该供应商确认A公司欠货款为29 287 133.57元。张雷在分折审查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发现该公司1999年度通过审计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冲回1995~1999年度已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共7000万元,由于A公司认为对方售价太高,自1995年以来公司就没有付过货款,双方一直争执不下。 请问张雷该如何处理? 七、注册会计师张雷审计N公司“存货”项目,发现其中有N公司所属于公司异地存货,虽提供有各单位的存货清单,其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的案例介绍

案例介绍——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的案例介绍 在存货审计中,我们会运用获取或编制存货明细表、实施分析性复核、实地监督存货盘点等审计程序,并且存货项目各审计程序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所查验的审计证据之间也可以相互佐证,因此,存货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要求的一大挑战。 一、会计记录概况 B 公司属于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为订单法。 产成品 2005 年年末余额 5,248,727.07 元,明细如下: 合约号合约 01 合约 01 合约 01 合约 02 合约 02 合约 02 合约 02 合约 02 小计 货号数量(件) 40,348 5,624 单位成本 34.06 32.89 34.11 余额 货号 X1 货号 X2 货号 X3 货号 X4 货号 X5 货号 X6 货号 X7 货号 X8 1,374,252.88 184,973.36 1,666,955.70 206,419.20 1,485,903.09 36,095.72 48,870 6,240 33.08 33.71 33.64 33.71 33.51 44,079 1,073 7,589 255,825.19 38,301.93 1,143 154,966 5,248,727.07 二、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介绍及判断说明 1、审计证据一: B 公司 1-10 月份产成品只设总帐,不设明细帐,故无法得知存货销售的明细清单。 判断结论:B 公司存货及成本核算薄弱。 2、审计证据二: B 公司 2005 年度《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如下: 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 月份本期产品入库本期销售结转余额 1 月 1 日无 1 2 3 4 5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1,888,183.92 886,940.79 1,000,238.90 836,940.79 887,945.02 937,945.02 940,786.99 1,748,414.45 2,740,831.12 3,109,317.80 2,041,350.67 2,308,507.06 2,250,903.09 2,374,351.12 2,038,508.70 1,500,879.60 1,258,486.42 2,005,864.44 1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完整版)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芁第十五章 艿讲解内容 蒇 蒄本章考情分析 蚀年份题 2010 年 芄 2011 年薃 2012 年型羀 聿单选题螀芅羅1题1分 螃多选题膇4题4分莇肃 节简答题羇膄膂1题6分 蚁综合题蚇 5 分膆 6 分薄 肁合计蒈 9 分芇 6 分蚂 7 分 蒀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四个问题: 膈 1. 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教材P338/15.1 );

肄2. 教材表 15-2 ( P340/15.2 ); 肅 3.存货监盘程序(包括表15-4 ,教材 P355); 罿 4.存货计价测试(包括表15-5 ,教材 P357)。 羈考纲要求与教材变化 肆1. 测试目标:掌握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 生产与存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审计的特点。 膃2. 能力等级:“ 3”。 蚃 3. 教材变化:本章教材内容在2012 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虿本章重难点精讲 膇第一节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节了解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流程(教材P338) 肂(一)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的控制程序 荿1.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生产通知单; 羄2. 生产通知单必须进行连续编号控制; 蚄3.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市场需求等信息编写月度生产 计划书 , 由生产计划经理根据日生产计划书签发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 蒂4. 生产计划部门编制生产通知单须经生产计划经理审批后上报总经理批准才能生效; 膀 5. 生产通知单一般是一式多联,分别用于通知仓储部门组织材料发放、生产车间组织产品生产、财务部门组织成本计算,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按编号归档管理。 肆(二)发出原材料环节的控制程序 螂1. 生产车间接到生产通知单后,由车间主任编制日生产加工指令单,经生产经理审批。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案例介绍(doc 11页)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案例介绍(doc 11页)

存货审计方法综合运用的案例介绍 在存货审计中,我们会运用获取或编制存货明细表、实施分析性复核、实地监督存货盘点等审计程序,并且存货项目各审计程序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所查验的审计证据之间也可以相互佐证,因此,存货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要求的一大挑战。 一、会计记录概况 B公司属于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为订单法。产成品2005年年末余额5,248,727.07元,明细如下:

合约01 货号 X3 48,870 34.11 1,666,9 55.70 合约02 货号 X4 6,240 33.08 206,41 9.20 合约02 货号 X5 44,079 33.71 1,485,9 03.09 合约02 货号 X6 1,073 33.64 36,095. 72 合约02 货号 X7 7,589 33.71 255,82 5.19 合约02 货号 X8 1,143 33.51 38,301. 93 小计154,96 6 5,248,7 27.07 二、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的介绍及判断说明 1、审计证据一: B公司1-10月份产成品只设总帐,不设明细帐,故无法得知存货销售的明细清单。 判断结论:B公司存货及成本核算薄弱。

2、审计证据二: B公司2005年度《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如下: 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 月份本期产品 入库 本期销售 结转余额 1月1 日无 1月1,888,183.9 2 1,000,238.9 0 887,945.02 2月886,940.79 836,940.79 937,945.02 3月2,041,350.6 7 2,038,508.7 0 940,786.99 4月2,308,507.0 6 1,500,879.6 1,748,414.4 5 5月2,250,903.0 9 1,258,486.4 2 2,740,831.1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