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松动的机械故障诊断实例与分析

基于松动的机械故障诊断实例与分析

基于松动的机械故障诊断实例与分析
基于松动的机械故障诊断实例与分析

案例一:风机基础松动

(1) 机组情况

8月20日,某水泥厂称,其所属的一台风机振动突然加剧,振动量达到10mm/s,已经失去了先前的稳定运行状态。要求对其进行检测诊断。接到告急后,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对其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诊断,现就检测和分析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2) 振动测试

风机两端轴承处径向振动特征见图1-图4。

图1水平方向振动波形

图2水平方向振动频谱

图3垂直方向振动波形

图4垂直方向振动频谱

(3) 振动分析

从此次振动的波形图和频谱图来看,频谱图上具有1X、2X、3X等较多的高倍频部分,具有基础松动故障的特征。经检查发现,确实有一支地角螺栓损坏,出现滑丝现象,无法紧固。

(4) 建议措施及处理结果

根据诊断分析结果,我们建议厂家更换此坏掉的地脚螺栓,但由于更换地脚螺栓需要拆除地基重新埋置新的地脚螺栓,时间限制,我们不能在现场等待更换地脚螺栓后的情况,也就没有测量新的振动数据。后经厂家反映,更换地脚螺栓后振动减低,恢复到正常状态。处理后的振动时域波形和频谱图如图5、图6所示。

图5水平方向振动波形

图6水平方向振动频谱

⑸案例解析

水平方向振动较垂直方向大,说明主要原因是基础刚度差,而丰富的谐波特征,则是松动的表现。更换地脚螺栓同时加固了基础,因此振动得以有效的控制。

2. 部件松动引起的振动分析

套装部件松动、平衡块松动、轴瓦松动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三类松动故障。对于有中心孔的转子而言,中心孔两侧的堵头也有可能出现松动。松动故障的典型特征是振动的不规则性,机组启停和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没有重复性。虽然松动故障的原因明确,但是要在机组运行状态下判明松动故障并不容易,往往需要机组多次启停,从中发现振动规律。故障处理的工作量和时间都可能较长。

一、套装部件松动引起的振动分析

套装部件松动是人们最常想到的一类故障。实际上,套装部件(叶轮或联轴器)松动所产生的直接不平衡力并不大。假设套装部件重 1 吨,部件与转轴之间出现了0.1mm 的间隙,由其引起的不平衡重径乘积为50Kg.mm,相当于加重半径0.4m 处有不平衡力125 克。对于大型旋转机械而言,该力引起的振动并不大。但是,如果联轴器与转轴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间隙,情况就不同了。机组带负荷过程中,传递的扭矩越来越大,联轴器与转轴在配合处会产生相对位移。由此会改变两转子连接的同心度和平直度等,从而产生振动。出现这种情况后,振动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联轴器两侧的轴承上,对两个轴承的影响为同相。振动与机组所带负荷之间有一定关联。在一定负荷下,振动可能会发生突变。

二、平衡块松动引起的振动分析

平衡块螺丝没有锁紧或长期运行后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平衡块有可能出现松动。平衡块松动后,将在平衡槽内作周向移动,甚至会脱落,转子上的不平衡状况将会发生随机变化。

正常运行时,该故障的特征与普通不平衡完全相同。多次启停时,因为平衡块角度随机变化,定速下的振动幅值和相位的分散度较大。因此,只有通过多次启停,从随机振动特征中寻找规律,才有可能准确判定该故障。动平衡试验时,受平衡块滑动的影响,影响系数误差较大,加重效果可能会与预期设想有较大差别。反复调整平衡,有可能无法将振动减小下来。

三、中心孔堵头松动引起的振动分析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两端各有一个堵头。旋转状态下,由于堵头位于转子旋转中心,堵头所承受的离心力合力为零,一旦失去约束就处于自由状态。如果联轴器有内孔,堵头就可能进入联轴器内孔,导致轴系剧烈振动。近年来,国内发生过多起由于中心孔堵头松动所引发的振动故障。高速运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堵头吸附在联轴器内孔内壁,振动幅值和相位比较稳定。多次开机后就会发现,由于每次启动堵头所处周向位置不同,定速后的振动幅值和相位分散度较大。此时如果进行动平衡试验,就会发现动平衡加重后的振动与期望值相差较大,动平衡试验毫无规律可循。某台汽轮发电机组由高压转子、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转子组成。每根转子由两个轴承支撑,轴系共有8 个轴承。#2、#3 号轴承和#4、#5 号轴承支撑在低压排汽缸上。该机于2002 年11 月进行了大修。大修后开机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振动,通过对低压转子的现场高速动平衡,将振动控制在35μm

以内。机组稳定运行至2003年9月,此阶段内振动正常。

2003 年9月3日凌晨2 时,机组带负荷76MW,一切正常。在没有任何运行操作和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2、#3、#4轴承振动在几秒钟内突增,从25μm 增大到250μm 以上,超出监测仪表量程。#4 轴承振动受其影响,也达到167μm。#1、#5 轴承振动也分别增大到40μm 和80μm。揭低压缸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缺陷,就没有将转子解开作进一步检查。扣缸后开机,振动正常。该机组在12 日和13 日由于系统需要调峰两次,并于

18 日停机备用,22 日转机并网。此阶段振动正常。9 月23 日19:28,振动保护再次动作。9 月25 日4:03 和14:16 振动保护两次动作,现象与前几次基本相同。直到此时,才充分认识到该突发性振动故障的复杂性。由于没有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上述突发振动均未能捕捉到。为了监测突发性振动时的数据,下次开机前特地安装了振动监测系统,决定在机组并网运行正常后做变负荷、变油温、变真空试等验,力争把突发性振动激发起来。但是直到所有试验完毕,机组并没有象预想的那样发生突发性振动。就在大家认为突发性振动已经消失时,9 月27 日7:49 分机组再次振动保护跳闸,终于捕捉到突发性振动数据。表10 给出了振动突发前后机组振动数据。图61 为#2、#3、#4 轴承发生突发性振动前后的振动趋势图,图62为突发性振动时#3轴承频谱图。

表10 突发性故障前后机组振动数据(μm)

图61 #2~#4 轴承突发性振动前后振动趋势图

图62 #3 轴承突发性振动时的频谱图

对现场采集到的突发性振动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几点特征:

1. 振动具有突发性。1s~2s 内振动由正常值突然增加到500μm 以上;

2. 振动突发时的频率主要为工频;

3. 振动以#3 轴承最大,#2、#4 轴承次之;

4. #3 号轴承振动突发后,会出现一定量的高频分量(2 倍频、3 倍频);

5. 振动突发后降速时会出现一定量的半频分量;

6. #3 轴承附近有较明显的碰摩痕迹;

引起突发性振动故障的可能原因有:断叶片、部件摩擦、汽流激振、电气故障、大的扰动冲击、油膜振荡、大的失衡等。现对上述故障的可能

性进行分析。该突发性振动的一大特点就是量值很大。如果是由断叶片引起的,那么,叶片断裂的数量肯定会较多,不会只是一、两片。断叶片产生的不平衡量,对转子临界转速下的振动肯定有非常大的影响。但从振动突发后的打闸停机过程数据来看,各瓦过临界振动只是稍有增大,最大为#4 轴承(135μm)。因此,可以初步排除断叶片的可能性。摩擦是机组不稳定振动最常见的因素。摩擦故障通常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摩擦初期,通常具有一定的176先验征兆,如振动幅值和相位不稳定等。摩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振动才会突增。但该机组突发性振动故障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各轴承振动很稳定。从机组停机惰走时间来看,机组惰走时间基本正常,这表明轴承乌金等部件发生严重摩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汽流激振故障与机组所带负荷有较大关联,往往是在大负荷情况下发生。把负荷降低到一定数值后,振动会减小。但该机组振动故障发生后,负荷降为0MW 时,振动依然很大。因此,可以排除汽流激振故障的可能性。电气故障引起的振动应该对发电机转子两侧轴承(#5、#6)影响很大。本机组振动故障主要发生在#2、#3 轴承上,其余轴承振动可以看作是由这两个轴承引起的。因此,也可以排除电气故障的可能性。外界大的扰动冲击主要有水冲击和低压缸进水等,本机组未发生上述现象。油膜振荡也是一种突发性振动。但是,油膜振荡频率为转子一阶固有频率,这与本例不符。上述诸因素可一一排除,唯一不能排除的故障就是转子本身突然发生大的失衡。当然,具体失衡原因待查。根据上述分析,决定进行如下工作:

1、揭低压缸及缸内上半隔板套,检查低压轴承、滑销系统、油档间隙、低压台板间隙等;

2、检查低压部分的疏水系统;

3、揭高压缸及缸内上半隔板套,检查叶片、围带、拉筋等部件损坏情况;

4、检查轴承工作情况;

5、检查凝泵工作情况以及凝汽器水位测点和控制的可靠性;

6、检查轴封送气的汽源;

7、检查管路情况

上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机组检修不得不扩大化。在把高低对轮联结螺栓解体后起吊低压转子的过程中,发现高压缸侧转子中心孔堵头掉落在联轴器腔室内。在该腔室内同时发现了大量的油泥和铁屑。图63 为中心孔堵头示意图。联轴器腔室直径约为600mm,堵头直径为150mm。图64 给出了堵头磨损前后的形状。可以看出,堵头已发生明显磨损,

磨损后的堵头重量为6.85kg。177堵头在联轴器腔室里活动,产生了一个不稳定的不平衡量作用于转子上。根据离心力计算公式,该活动堵头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约为177652N,完全能够产生巨幅振动。这正是引发本机组突发性振动的根本原因。

图63 中心孔堵头示意图

(a)磨损前(b)磨损后

图64 堵头磨损前后的形状

机组检修后于2003 年10 月6 日下午开机。机组过临界振动小于65μm,带负荷运行时各点振动都小于30μm,突发性振动故障消失。四、轴瓦松动引起的振动分析

旋转机械转子自重和动载荷都是靠转子两端的轴承来承受,轴承的工作状况对于旋转机械安全运行非常重要。轴瓦松动是诱发机组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轴承紧力不足和垫铁与洼窝接触不均匀是引发轴瓦松动的两个主要因素。

1、轴瓦紧力消失

运行状态下,轴承外壳的温度通常比轴瓦温度高。检修时若没有预紧力,受热膨胀后,外壳不能压紧轴瓦,容易导致轴瓦振动。很多厂把检查和调整轴承紧力作为处理机组振动问题的“三板斧”之一。轴瓦紧力并不是越大越好,紧力过大会造成轴瓦变形。轴瓦紧力与轴承直径、环境温度等有关。对于球面轴承,为了保证轴瓦在运行中的自动调整,一般规定没有紧力,且略有间隙。例如,300MW 汽轮机轴承的球面座与瓦枕的间隙标准为0 mm~0.03 mm。

2、垫铁与洼窝接触不均匀

为了调整轴系中心,大功率旋转机械在轴承的下半部通常设有供调整中心用的垫块。如果垫块与洼窝之间接触不好,在转轴振动的作用下,两者之间会发生撞击,垫块和洼窝处容易产生疲劳损坏。时间长后,轴瓦与洼窝之间的间隙增大,两者之间的撞击将会进一步加剧。由于轴承下半部为承载区,轴瓦松动后对机组振动的影响比较大。除此之外,轴瓦松动后,轴瓦在洼窝内的支撑刚度显著降低,轴瓦自振频率降低。当作用在转子上的激振力中含有高频分量时,一旦高频分量与轴瓦自振频率重合,轴瓦在洼窝内就会出现高次谐波共振,导致轴瓦振动和噪音加大。出现这种情况后,检修时应重点检查轴承垫块的接触情况。转子没有放

在轴承上时,底部垫块应该有0.06mm~0.08mm 的间隙。转子放到轴承上后,下半轴瓦侧部垫铁的间隙用0.03mm 的塞尺片应该塞不进。这样即使转子重量将轴承压变形,亦可保证垫块受力均匀。若塞尺检查结果合格,可取出轴承进一步用涂红粉检查垫块与轴承座的接触情况。接触面积应该大于总面积的75%以上而且均匀分布。垫块接触不符标准时,应该进行研刮。

图65 #1 轴承轴振和瓦振频谱图

某电厂一台机组大修后开机,#1 轴承振动较大修前明显增大。频谱分析表明,#1 瓦基频振动不大,但高频分量较大。与此同时,#1 轴振却是以工频分量为主。图65 给出了轴振与瓦振频谱图。诱发#1 瓦高频振动的主要因素有:①高压转子与主油泵之间齿式联轴器磨损后产生的撞击振动;②轴瓦松动引起的高次谐波共振。如果是因齿式联轴器过度磨损所引起的,那么#1 轴振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应该较大,这与本例不符。因此,高频振动只能是轴瓦松动后产生的高次谐波共振。停机检查#1 轴承,发现轴承上瓦枕垫铁与瓦盖之间大部分为间隙,抬起转子后下瓦枕两侧垫铁分别有25μm 和15μm 的间隙。检修时将下垫铁抽去45μm 的垫片,抽垫后复查两侧垫铁无间隙。同时,上瓦加垫片使紧力达到50μm。机组检修后启动,高频振动消失。

3 机械松动

机械松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机器地脚螺栓连接松动,它引起整个机器的振动;另一种是零件间的配合关系被破坏而引起的松动,比如转子内孔与轴之间的配合、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配合关系被破坏而造成的配合松动。

3.1 松动的振动特征

3.1.1 频率特征

松动引起的振动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其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相当复杂,除了转频外,还产生高次谐波和分频振动,频谱结构成梳状。而由机器地脚螺栓连接松动引起的振动,其频率成分中转频的奇数倍频比较突出,常表现为,3倍频幅值>1倍频幅值>5倍频幅值。

3.1.2 振动方向特征

因地脚螺栓连接松动引起的振动,表现为垂直(V)的振动值远大于水平(H)振动值;配合松动引起的振动,其方向特征不明显,但这时机器对其它干扰的

反映却很明显。

3.1.3 振幅变化特征

机械松动引起的振动,振动幅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对转速变化也很敏感,振幅随转速的增减表现出无规律变化,忽大忽小,呈跳跃式。

3.1.4 振动相位特征

机器存在松动时,相位与转频一致。

3.2 松动故障的诊断方法

不论地脚松动还是配合松动引起的机械振动,在振动频率上表现奇数倍频,呈梳状频谱;振动方向上表现为垂直方向的振动值远大于水平方向振动值;振动幅度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相位与转频一致。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各类振动故障由转子不平衡、转子轴不对中、设备地脚(配合)松动或其他(机械摩擦、油膜振荡、轴承损坏、齿轮损坏等)一项或多项原因引起的。利用文中叙述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综合分析设备振动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结合设备振动频率、振动方向和振动相位的特征,可正确判断出引起机械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维修。

4.某石化公司一台机组振动超过警报值,该机组风机由电机驱动,由刚性联轴器连接,电机转速2980r/min,电机功率220kW,该机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用便携式测振仪测得各测点的振动全频值见表1.

图2振动正常时的频谱图

图3振动异常时的频谱图

振动正常时的电机负荷端垂直方向频谱如图2所示,振动异常时的电机负荷端垂直方向频谱如图3所示。

随后现场对风机调整了负荷,随着负荷的下降电机负荷端垂直方向振动变化如表2所示。

从测得的全频值来看,电机两端垂直方向振动远大于水平方向,风机两端振动不是很大,从频谱图比较来看,异常振动时产生了大量的分频,振动以1/5、2/5等分频占主导,且随着负荷的下降,振值变化比较明显。这些特征都和基础或地脚松动的故障特征相吻合,由此可以判断造成该机振动超过报警值的原因为机组基础或地脚松动,经现场停车检

查,发现电机有一颗地脚螺栓已经断裂,更换全部地脚螺栓后,机组正常运行。

1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天津石化公司乙烯厂5号裂解炉引风机有异响,我们对此引风机及其驱动电机进行连续的振动监测,以下为引风机和测试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引风机参数:功率45.4kW,转速750r/min。振动测试仪器参数:灵敏度0.10V/G,探头响应频率2~1500Hz,分辨率400线,平均次数4。

2 诊断过程[1]

表1为风机各点振动值,振动频谱图见图1。由表1可以看出,测点MIH,MIV的振动值最大,并且其频谱中峰值也比其他各点大。图2为测点MIV点的波形图和频谱图,图3为MIV点振动频谱的对比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到,图形具有较大的冲击,最大峰值达到1.35G,呈振铃状图形,波峰因子值达6.33。由以上情况可以判断,电机联轴节侧的轴承存在问题。由此点的频谱图可以看到,主要的振动量都集中在1—20倍转速这一低频范围内,而通常轴承本体具有缺陷的典型频谱图,振动能量应在高频段有一定的非同步谐波成分体现,因而可以排除轴承本体存在故障的可能。同样在此频谱图中,可以看到图形具有很多的电机转速频率的低频同步峰值,主要分布于1—18倍转速之间,说明此设备有松动的因素。在现场测试的过程中,还发现振动呈现不规律非周期性的波动,振动值在0.9—5.6mm/s变化,同时伴有较大的异响。由以往经验,曾经有一台离心泵,因叶轮口环脱落,造成口环由叶轮带动产生激振,其振动和噪声的情况与此电机的情况相类似。由以上情况,可以初步判断风机电机的振动是由于联轴节侧的轴承发生松动导致。

表1 风机各点的振动值 mm/s

POH POV POA PIH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POH POV POA PIH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POV POA PIH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POA PIH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PIH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PIV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MOH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MOV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MIA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MIH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MIV检修前

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检修前0.740.520.610.690.461.01.240.64 1.320.34检修后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检修前0.740.52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740.520.610.690.46 1.0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520.610.690.461.0 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610.690.461.0 1.240.64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690.461.0 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46 1.0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1.0 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1.24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64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1.32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34检修后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检修后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检修后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46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47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300.600.280.540.470.320.540.30

0.600.280.540.470.320.540.30

0.280.540.470.320.540.30

0.540.470.320.540.30

0.470.320.540.30

0.320.540.30

0.540.30

0.30

HYPERLINK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image/lunwen_y030im age/040405007.jpg"INCLUDEPI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20045993279282.2903

0image040405007.jpg"

图1 风机振动频谱图

此引风机在检修中发现电机联轴节侧的轴承内圈松脱耍圈,将与之配合处的轴颈磨出深近0.5mm的沟槽,而轴承本体内、外圈及滚动体和保持架较为完好,同时电机后侧以及引风机两端的轴承都完好。在更换轴承后,风机和驱动电机运行正常。引风机各点轴承更换后振动值也见表1,以供对比。

INCLUDEPI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20045993302283.2903

0image040405008.jpg"

图2 MIV点的频谱和波形图

INCLUDEPI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200459933417257.290

30image040405009.jpg"

图3 MIV点各时期对比图

3 结果分析

此次故障发生在轴承的内圈,所发出的故障信号要受到设备转速的调制。在图2中通过测量得峰值间隔为80.57ms,风机驱动电机的转速为750r/min,电机的转动的周期T=80ms,与波形图中的峰值间隔时间基本吻合。在图3中,由于振动的激励,在转速7倍上产生较大的峰值,并随故障的发展而成为频谱中的主导峰值,但在波形图中,相对应的波形信号依然明显地受到电机转速频率的调制,呈振铃状图形。由此可以看出,滚动轴承产生内圈松动的时域波形图和频谱图的特点:

(1)在时域波形图中有较大的冲击,并且信号被设备转速所调制。

(2)频谱图中主要为主频及其倍频谐波峰值。

图4为2号炉风机叶轮侧轴承内圈耍圈的频谱和波形图,波形图呈振铃状,峰值间隔为81ms,与风机转动周期80ms相吻合,波峰因子值为4.73;频谱图中主要为主频机其倍频峰值,符合以上分析。

4 结论

在对轴承的诊断当中,应以时域波形图作为首要判断手段,无论是轴承本体故障还是内圈的松动引起的故障,都有很大的冲击,波峰因子值较大。具体到轴承内圈松动,图形还表现为信号始终受到设备转速频率的调制,即峰值的间隔时间为设备转速周期;内圈松动在频谱图形为主频及其低频段的同步倍频成分,而没有高频段的非同步成分。

HYPERLINK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image/lunwen_y030 image/040405010.jpg"

INCLUDEPICTURE

"https://www.doczj.com/doc/8b576312.html,/content_images/200459934503647.290

30image040405010.jpg"

图4 2号炉风机POV点频谱和波形图

典型案例。2006年10月20日检测发现,化学品稀氯酸盐泵所属电机的振动频谱中,转频明显,如图5所示。经查发现电机一个地脚螺栓松动,随后进行紧固。11月20日周期检测时,发现现场噪声很大,测得振动值很高,如电机振动速度总值水平方向12.79mm/s、垂直方向20.75mm/s,频谱中表现出多倍转频(图8)。现场发现电机那个地脚地脚螺栓断裂松动。同时泵的振动值也很高,速度总值水平方向为18.7mm/s、垂直方向为17.75mm/s,水平方向包络总值35.52gE,频谱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多倍转频(图7),分析该多倍转频可能由电机地脚螺栓断裂松动通过联轴器造成,也可能是联轴器内弹性柱销磨损严重造成,建议在处理地脚螺栓的同时也检查一下联轴器。2006年11月21日,检修发现,联轴器内弹性柱销完全磨损,更换了弹性柱销和电机,各振动值随之降低到正常。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案列)

项目: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 学习目的 掌握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方法 工作准备 电动机一台,万用表、电桥、常用电动工具 操作步骤 电源接通后,电动机不转,熔丝烧断 运作中的电动机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使用,运作的电动机与被拖动的设备位置要恰当,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不能有晃动,保证通风性能良好。有些电动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经常的挪动,搬运等,对于这种电动机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保证电动机运转的稳定性。 1、事故现象: 原因分析: 1)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绕组一接反。 2)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3)定子绕组接地。 4)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5)熔丝截面过小。 6)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源开关三相触头是否可靠闭合。 2)如开关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摇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和电源线对地绝缘电阻,判断电源线或电机是否发生接地故障。 4)如电机定子和电源线绝缘均正常则检查电机电源熔丝(如有)所标熔断电流同电机功率是否相匹配。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

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1)检修故障开关触头,消除缺相。 2)查出短路点,并修复。 3)消除接地。 4)查出误接,改正之。 5)换较粗的熔丝。 6)重换电源线。 2、事故现象: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有嗡嗡声 原因分析: 1)定子、转子绕组断路或电源一相无电。 2)绕组引出线首末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3)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4)负载过大,或转子被卡住。 5)电源电压过低。 6)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 7)轴承卡住。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查三相电源是否电压过低或有缺相。 2)如电源电压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手转动电机转子以判断电机是否有卡涩现象,如有卡涩可将电机与负载解开再转动转子看卡涩是否消失,如消失则应检查负载是否过大或卡涩;如卡涩现象仍存在则需将电机解体做进一步检查。 4)如电机没有卡涩现象就仔细检查电机电源线螺丝是否松动,电源线本身是否损坏。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机械创新设计案例 我们知道,目前,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要保持和发展我国机械产品在机械市场中的份额,关键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要摆脱现在在机械创新设计上的落后局面,就要我国机械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困难的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课题。要进行机械创新设计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充分获取适用的知识;二是要使用符合创新设计思维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充满了矛盾,所获取的知识应有助于矛盾的迅速解决,这就要求知识获取工具紧密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因此要统一研究知识获取工具与设计系统。另外,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成功设计经验中总结形成的,因此设计系统必需符合创新设计思维规律。 案例一:新型内燃机的开发实例 一般圆柱凸轮机构是将凸轮的回转运动变为从动杆的往复运动,而此处利用反动作,即当活塞往复运动时,通过连杆端部的滑块在凸轮槽中滑动而推动凸轮转动,经输出轴输出转矩。活塞往复两次,凸轮旋转360°。系统中没有飞轮,控制回转运动平稳。 这种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若将圆柱凸轮安装在发动机的中心部位,可在其周围设置多个气缸,制成多缸发动机。通过改变圆柱凸轮的凸轮轮廓形状可以改变输出轴的转速,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这种凸轮式无曲轴发动机已用于船舶、重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 旋转式发动机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在输出功率相同时,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旋转速度范围大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实用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型的内燃机和动力机械。人们总是在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敢于突破,善于运用类比、组合、替代等创新技法,认真进行科学分析,将会使人们得到更多创新的、进步的、高级的产品。 案例二: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的创新设计实例 圆柱凸轮作为一种机械传动控制部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但其加工制作比较困难。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生产的医用全身CT扫描机,有一对复杂的圆柱凸轮,过去一直采用手工加工,不仅制造精度低,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此,负责机械加工的东北大学机械厂提出要研制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圆柱凸轮加工装置。圆柱凸轮数控铣削装置包括工作台直线运动坐标轴和工件回转运动坐标轴,在加工圆柱凸轮时,本装置根据数控加工程序控制工件作旋转进给运动和直线进给运动,通过普通立式铣床工作台的垂直运动进行切深调整,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条凸轮曲线槽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案例一图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题目: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2016 年 8 月 30 日

摘要 故障诊断技术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一直是工程应用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国内外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论文介绍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在总结研究各种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现代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故障诊断领域将来的研究方向。故障诊断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 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第一章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设备上的应用,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齐全,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许多无法避免的因素影响,会导致设备出现各种故障,从而降低或失去预定的功能,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以至灾难性的事故。国内外接连发生的由设备故障引起的各种空难、海难、爆炸、断裂、倒塌、毁坏、泄漏等恶性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设备故障事故,也会使生产过程不能正常运行或机器设备遭受损坏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1]:(1)预防事故,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2)推动设备维修制度的改革。维修制度从预防制度向预知制度的转变是必然的,而真正实现预知维修的基础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3)提高经济效益。设备故障诊断的最终目的是避免故障的发生,使零部件的寿命得到充分发挥,延长检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 因此,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受于机械设备故障成因的复杂性和诊断技术的局限性,目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精)

班级:07自动化 学号:0709111016 姓名:高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断路电流不平衡短路绝缘损坏磁场不均绕组接地绕组接错 一、绕组开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 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 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 检查方法 (1)观察法。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2)万用表法。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说明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上海华阳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Shanghai Huayang MeasuringInstruments Co., Ltd 目录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定义

-----------------------------------------------( 3)一.设备维修制度的进展-----------------------------------------------( 4)二.检测参数类型-------------------------------------------------------( 5) 三.振动检测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参数的选择-----------------------------( 5) 四.测点选择原则------------------------------------------------------( 6) 五.测点编号原则------------------------------------------------------( 7) 六.评判标准----------------------------------------------------------( 7) 七.测量方向及代号----------------------------------------------------

(10) 八.搜集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资料----------------------------------------(10) 九.故障分析与诊断----------------------------------------------------(11) 十.常见故障的识不----------------------------------------------------(14) 1.不平衡------------------------------------------------------------(14) 2.不对中------------------------------------------------------------(14) 3.机械松动----------------------------------------------------------(15) 4. 转子或轴裂纹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1.引言 电动机在人们的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直流电动机虽然结构较复杂,使用与维护较麻烦,价格较贵,但是由于其具有调速性能好,起动转矩大等优点, 本文分析了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并给出了一些日常维护的方法。 2.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结构与拆装 2.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当把直流电动机的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时,从图2.1可以看出,电刷A是正电位,B是负电位,在N极范围内的导体ab中的电流是从a流向b,在S极范围内的导体cd中的电流是从c流向d。前面已经说过,载流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因此,ab和cd两导体都要受到电磁力Fde的作用。根据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利用电动机左手定则判断,ab边受力的方向是向左,而cd边则是向右。由于磁场是均匀的,导体中流过的又是相同的电流,所以,ab边和cd边所受电磁力的大小相等。这样,线圈上就受到了电磁力的作用而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了。当线圈转到磁极的中性面上时,线圈中的电流等于零,电磁力等于零,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线圈继续转动。线圈转过半州之后,虽然ab与cd的位置调换了,ab边转到S极范围内,cd边转到N极范围内,但是,由于换向片和电刷的作用,转到N极下的cd边中电流方向也变了,是从d流向c,在S极下的ab边中的电流则是从b流向a。因此,电磁力Fdc的方向仍然不变,线圈仍然受力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见,分别处在N、S极范围内的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总是不变的,因此,线圈两个边的受力方向也不变,这样,线圈就可以按照受力方向不停的旋转了,通过齿轮或皮带等机构的传动,便可以带动其它工 作机械。 图2.1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要使线圈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关键问题是当导体从一个磁极范围内转到另一个异性磁极范围内时(也就是导体经过中性面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也要同时改变。换向器和电刷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装置。在直流发电机中,换向器和电刷的任务是把线圈中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向外输出;而在直流电动机中,则用换向器和电刷把输入的直流电变为线圈中的交流电。可见,换向器和电刷是直流电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部件。 当然,在实际的直流电动机中,也不只有一个线圈,而是有许多个线圈牢固地嵌在转子铁芯槽中,当导

失效分析思路_张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PTCA(PART:A PH YS.T EST.)2005年第41卷3专题讲座 失效分析思路 FAILURE ANA LYSIS M ETH ODOLOGY 张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T B30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1-4012(2005)03-0158-04 失效分析在生产建设中极其重要,失效分析的限期往往要求很短,分析结论要正确无误,改进措施要切实可行。导致零部件或系统失效的因素往往很多,加之零部件相互间的受力情况很复杂,如果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这就使失效分析的任务更加繁重。此外,大多数失效分析的关键性试样十分有限,只容许一次取样、一次观察和测量。在分析程序上走错一步,可能导致整个分析的失败。由此可见,如果分析之前没有一条正确的分析思路,要能如期得出正确的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了正确的分析思路,才能制定正确的分析程序。大的事故需要很多分析人员按照分工同时进行,做到有条不紊,不走弯路,不浪费测试费用。所以从经济角度也要求有正确的分析思路。 1失效分析思路的内涵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东西,只存在尚未能够认识的东西,机械失效也不例外。实际上失效总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变化发展过程,机械的失效过程实质上是材料的累积损伤过程,即材料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而整个过程的演变是有条件的、有规律的,也就是说有原因的。因此,机械失效的客观规律性是整个失效分析的理论基础,也是失效分析思路的理论依据。 失效分析思路是指导失效分析全过程的思维路线,是在思想中以机械失效的规律(即宏观表象特征和微观过程机理)为理论依据,把通过调查、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失效信息(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失效环 收稿日期:2005-02-07 作者简介:张峥(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境统称为失效信息)分别加以考察,然后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考察,以获取的客观事实为证据,全面应用推理的方法,来判断失效事件的失效模式,并推断失效原因。因此,失效分析思路在整个失效分析过程中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自成思考体系,把失效分析的指导思路、推理方法、程序、步骤、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失效分析的根本目的。 在科学的分析思路指导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分析程序;机械的失效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即一果多因,常常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的指导;对于复杂的机械失效,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更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以最小代价来获取较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总之,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路,才可能对失效事件有本质的认识,减少失效分析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失效分析思路不仅是失效分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失效分析的灵魂。 失效分析是从结果求原因的逆向认识失效本质的过程,结果和原因具有双重性,因此,失效分析可以从原因入手,也可以从结果入手,也可以从失效的某个过程入手,如/顺藤摸瓜0,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原因,推断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直至过程的终点结果;/顺藤找根0,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结果,推断该过程退一步的原因,直至过程起始状态的直接原因;/顺瓜摸藤0,即从过程中的终点结果出发,不断由过程的结果推断其原因;/顺根摸藤0,即从过程起始状态的原因出发,不断由过程的原因推断其结果。再如/顺瓜摸藤+顺藤找根0 /顺根摸藤+顺藤摸瓜0/顺藤摸瓜+顺藤找根0等。 # 158 #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大三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搞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本来比赛早就完成了,开学还将所有的比赛花费的发票递交了上去,最后学校还要我们写一篇比赛心得,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范文本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但通过长期运行后,会发 生各种故障,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 故障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 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 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控制设 备接线错误。 2.故障排除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 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 丝;③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④改正接线。

二、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干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⑤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2.故障排除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 ③消除接地点。 三、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l.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 2.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

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学习领悟

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 失效:零件或部件失去应有的功效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最终都要发生失效。所谓失效是指:①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②严重损伤,继续工作很不安全;③虽能安全工作,但已不能满意地起到预定的作用。只要发生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认为零件已经失效。一般称呼失效大多是特指零件的早期失效,即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或寿命,提前出现失效的过程。 失效分析:探讨零件失效的方式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改进对零件的设计、选材、加工和使用,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零件的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分3种基本类型:变形、断裂和表面损伤。 1、变形失效与选材(机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变形过大导致失效) ①弹性变形失效(由于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造成的零件失效) 弹性变形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几何尺寸及材料的弹性模量。金刚石与陶瓷的弹性模量最高,其次是难溶金属、钢铁,有色金属则较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最低。因此,作为结构件,从刚度及经济角度看,选择钢铁是比较合适。 ②塑性变形失效(零件由于发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工作的失效) 塑性变形失效是零件中的工作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迁都的结果。一般陶瓷材料的屈服强度很高,但脆性非常大,因此,不能用来制造高强度结构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很低,最高强度的塑料也不超过铝合金。因此,目前用作高强度结构的主要材料还是钢铁。 2、断裂失效 ①塑性断裂 零件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某一截面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后发生的断裂; ②脆性断裂 脆性断裂发生时,事先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承受的工作应力通常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所以又称为低应力脆断; ③疲劳断裂 在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交变应力反复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④蠕变断裂 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后由于变形过大或断裂而导致的失效; 3、表面损伤 ①磨损失效 磨损主要是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的材料以细屑形式逐渐磨耗,而使零件尺寸不断变小的一种失效方式。磨损可能是被硬质点切削下来,也可能是在大的压力下焊合撕开,所以材料表面的硬度愈高,抵抗磨损的能力愈强。 磨粒磨损: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间嵌入硬质颗粒而造成的磨损 粘着磨损:两个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微观凸起发生粘合而撕裂 ②表面疲劳(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使机件表面产生点蚀而发生磨损)

设备故障统计分析报告

2013年7月份设备故障统计分析报告 一、故障概况 本月设备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根据DCC故障记录本月故障总数7件,其中机械故障3件,电气故障4件,设备完好率=(设备总台数*月工作天数-∑故障台数*故障天数)/(设备总台数*月工作天数)=99.73%,较上月98.81%有小幅提升。故障主要集中在7类试验设备、9类其他设备。 二、故障统计 表1 各类设备故障统计 三、故障分析 (一)故障趋势图

试验设备故障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原因有三:一、部分试验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使用年限已久,到了故障高发期,主要表现为踏面制动单元试验台、制动器试验台等。二、前期试验台工作环境普遍不好,导致试验台性能不稳定;近期因试验间改造,频繁搬动试验台也是其故障高发的原因之一。三、国产试验设备普遍存在柜内原件布局及导线敷设不合理、定制件多且质量差,软硬件故障均较高。 针对原因一,设备室正逐步建立预防修性维修模式,加强对重点设备和高故障率设备的修程建立;原因二会随着试验间的改造完成,得到彻底解决;对于原因三,从6月下旬起,设备室对国产试验台进行了电气改造,目前已完成了电磁阀试验台改造工作,正在进行受电弓试验台和司控器试验台,后续将陆续开展高速断路器、电器综合试验台等6台设备改造工作。 (二)各类设备故障比例 图二2013年7月各类设备故障比例 进入13年以来,B、C类设备故障数明显增加,故障已由重点设备向边缘设备蔓延。设备室的工作重点将向“完善A类设备管理,强化B、C类设备修程建立”上发展。(三)七月份设备故障分析 1.烘干机 本月烘干机共报2次故障,均因加热管老化绝缘不良造成空开过流跳闸,目前已将该故障加热管隔离,后期换新。 2、空气弹簧试验台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

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大三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搞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本来比赛早就完成了,开学还将所有的比赛花费的发票递交了上去,最后学校还要我们写一篇比赛心得,今晚花了两个钟的时间写下了下来这篇比赛心得,真的有点长,转发到自己的博客上,见证下自己曾经的步伐。 转眼间,大三过去了,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天,我们的参赛作品——绿色环保自动吸尘黑板擦通过了答辩,最后得到了学校老师,领导的肯定,成为其中的一个立项项目,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最 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旋转机械故障相关诊断技术(最新版) 一、旋转机械故障的灰色诊断技术 灰色诊断技术就是在故障诊断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利用信息间存在的关系,充分发挥采集到的振动信息的作用,充分挖掘振动信息的内涵,通过灰色方法加工、分析、处理,使少量的振动信息得到充分的增值和利用,使潜在的故障原因显化。 二、旋转机械故障的模糊诊断技术 模糊诊断技术就是在故障诊断中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将各类故障和征兆视为两类不同的模糊集合,同时用一个模糊关系矩阵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模糊的环境中对设备故障的原因、部位和程度进行正确、有效地推理、判断。 三、旋转机械故障的神经网络诊断技术 所谓的神经网络就是模仿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与连结方式,以

构成能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信息处理系统。神经网络模型由许多类似于神经元的非线性计算单元所组成,这些单元以一种类似于生物神经网络的连结方式彼此相连,以完成所要求的算法。在旋转机械故障的诊断中,引入神经网络技术,以类似于人脑加工信息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对故障的原因、部位和程度进行正确的判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摘要:发电机在运行中会不断受到振动、发热、电晕等各种机械力和电磁力的作用,加之由于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以及系统故障等原因,常常引起发电机温度升高、转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绝缘损坏、励磁机碳刷打火、发电机过负载等故障。与之相似的是电动机的故障也主要有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方面。 关键词:定子线圈,激磁电流,短路故障,接地故障。 电机可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两类,电动机又可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发电机也可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本文将主要围绕异步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为例,简要分析电机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1.机械方面有扫膛、振动、轴承过热、损坏等故障。 ⑴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或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如发现对轴承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 ⑵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本身引起的,还是传动装置不良所造成的,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而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排除。属于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或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或者电动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紧固件松动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⑶如果轴承工作不正常,可凭经验用听觉及温度来判断。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扎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因为电动机要每运行3000-5000小时左右需换一次润滑脂。电机超过规定运转时间后,轴承发出不正常的声音,用听棒接触轴承盒,听到了“咝咝”的声响,同时还有微小“哒哒”的冲击声,原因是轴承盒内缺油,同时轴承滚柱有的以有细微的麻痕。通过对轴承进行了更换,添加润滑油脂。在添润滑脂时不易太多,如果太多会使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脂之间产生很大的磨擦而发热,一般轴承盒内所放润滑脂约为全溶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即可。在轴承安装时如果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也都会引起轴承发热。在卧式电动机中装配良好的轴承只受径向应力,如果配合过盈过大,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过小,有时接近于零,用手转动不灵活,这样运行中就会发热。 2. 电气方面有电压不正常绕组接地绕组短路绕组断路缺相运行等。 ⑴电源电压偏高,激磁电流增大,电动机会过分发热,过分的高电压会危机电动机的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造成电动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会影响电动机的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动机发热,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翁嗡”声,时间长会损坏绕组。总之无论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对称都会使电流增加,电动机发热而损坏电动机。所以按照国家标准电动机电源电压在额定值±5%内变化,电动机输出功率保持额定值。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的±10%,;三相电源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

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大三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搞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本来比赛早就完成了,开学还将所有的比赛花费的发票递交了上去,最后学校还要我们写一篇比赛心得,今晚花了两个钟的时间写下了下来这篇比赛心得,真的有点长,转发到自己的博客上,见证下自己曾经的步伐。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教材:设备故障诊断,沈庆根、郑水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第1版 2010.6.28 于电子科技大学 1第1章概论 1.1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仪表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即信号采集。采集到的信号还需要用信号分析系统加以处理,去除无用信息,提取能反映设备状态的有用信息(称为特征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发现设备各主要部位和零部件的性能是处于良好状态还是故障状态,这部分内容称为状态监测,它包含了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 第二部分是如果发现设备工作状态不正常或存在故障,则需要对能够反映故障状态的特征参数和信息进行识别,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像医生诊断疾病那样,诊断出设备存在的故障类型、故障部分、故障程度和产生故障的原因,这部分内容称为故障诊断。 第三部分称为诊断决策,根据诊断结论,采取控制、治理和预防措施。 在故障的预防措施中还包括对设备或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寿命估计。有些机械设备由于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或者对故障形成的机理了解不够,也有从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来证明诊断结论是否正确。 由此可见,设备诊断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诸如设备状态参数(力、位移、振动、噪声、裂纹、磨损、腐蚀、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的监测,状态特征参数变化的辨识,机器发生振动和机械损伤时的原因分析,故障的控制与防治,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寿命估计等,都属于设备故障诊断的范畴。 1.2 请简述开展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意义。 答:1、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①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②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减少维修费用,降低维修成本。 2、研究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故障诊断涉及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诊断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推动其他边缘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发展。 2第2章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特征的时域提取方法包括哪些? 答:信号特征的时域提取方法包括平均值、均方根值、有效值、峰值、峰值指标、脉冲指标、裕度指标、偏度指标(或歪度指标、偏斜度指标)、峭度指标。这些指标在故障诊断中不能孤立地看,需要相互印证。同时,还要注意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根据趋势曲线作出判别。 2.2 时域信号统计指标和频谱图在机械故障诊断系统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失效分析的任务

失效分析的任务、方法及其展望 摘要:概述了失效与失效分析的概念,以及失效分析的意义、作用和任务;以防止失效为出发点,论述了失效分析的工作思路、程序和辩证方法;展望了失效分析的未来。 关键词:失效分析;失效分析反馈;失效预测预防 美国《金属手册》认为,机械产品的零件或部件处于下列三种状态之一时,就可定义为失效:①当它完全不能工作时;②仍然可以工作,但已不能令人满意地实现预期的功能时;③受到严重损伤不能可靠而安全地继续使用,必须立即从产品或装备拆下来进行修理或更换时。 机械产品及零部件常见的失效类型包括变形失效、损伤失效和断裂失效三大类。 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的失效是一个由损伤(裂纹)萌生、扩展(积累)直至破坏的发展过程。不同失效类型其发展过程不同,过程的各个阶段发展速度也不相同。例如疲劳断裂过程一般较长,发展速度较慢,而解理断裂失效过程则很短,速度很快,等等。 机械产品及零部件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失效发生的规律可用“寿命特性曲线”来说明,即用失效率(λ)———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比率来描述失效的发展过程。那么在不进行预防性维修的情况下,失效率(λ)与其工作时间(t)之间具有图1所示的典型失效曲线,俗称“浴盆曲线”。按照“浴盆曲线”的形状,即按照机械产品使用的过程,可将失效分为三类。 图1 失效率浴盆曲线 (1)早期失效是在使用初期,由于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而诱发的失效。因为使用初期,容易暴露上述缺陷而导致失效,因此失效率往往较高,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失效率则很快下降。假若在产品出厂前即进行旨在剔除这类缺陷的过程,则在产品正式使用时,便可使失效率大体保持恒定值。

(2)随机失效在理想的情况下,产品或装备发生损伤或老化之前,应是无“失效”的。但是由于环境的偶然变化、操作时的人为差错或者由于管理不善,仍可能产生随机失效或称偶然失效。偶然失效率是随机分布的,其很低而且基本上是恒定的。这一时期是产品最佳工作时间。偶然失效率(λ)的倒数即为失效的平均时间。 (3)耗损失效又称损伤累积失效。经过随机失效期后,产品中的零部件已到了寿命后期,于是失效开始急剧增加,这种失效叫做耗损失效或损伤累积失效。如果在进入耗损失效期之前进行必要的预防维修,它的失效率仍可保持在随机失效率附近,从而延长产品的随机失效期。 1 失效分析的意义与任务 1.1 失效分析及其意义 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判断失效性质、分析失效原因、研究失效事故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技术活动及管理活动,统称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使失败转化为成功的科学,是产品或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强有力杠杆,是许多重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制定的依据。它着眼于整个失效的系统工程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在于: (1)失效分析可减少和预防产品或装备同类失效现象重复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或提高产品质量。 (2)失效是产品质量控制网发生偏差的反映,失效分析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基础技术工作,是产品全面质量管理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环节。 (3)失效分析可为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信息、方向、途径和方法。 (4)失效分析可为裁决事故责任、侦破犯罪案例、开展技术保险业务、修改和制订产品质量标准等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依据。 (5)失效分析可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经济和技术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的信息来源。 1.2 失效分析的任务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总任务就是不断降低产品或装备的失效率,提高可靠性,防止重大失效事故的发生,促进经 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失效分析的具体任务可归纳为:①失效性质的判断;②失效原因的分析; ③采取措施,提高材料或产品的失效抗力。 近代材料科学和工程力学对破断、腐蚀、磨损及其复合型(或混合型)的失效类型和失效机理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统计资料,为失效类型的判断、失效机理及失效原因的解释奠定了基础。发展中的可靠性工程及完整性与适用性评价是预测、预防和控制失效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可靠性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权衡经济利弊,研究将设备(系统)的失效率降到可接受程度的措施。完整性和适用性评价则是研究结构或构件中原有缺欠和使用中新产生的或扩展缺陷对可靠性的影响,判断结构的完整性及是否适合于继续使用,或是按预测的剩余寿命监控使用,或是降级使用,或是返修或报废的定量评价。

机械故障诊断作业

机械故障诊断 绪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识别机械设备(机器或机组)运行状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和技术,它主要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在诊断信息中的反映;通过测取设备状态信号,并结合其历史状况对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特征提取,从而定量诊断(识别)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运行状态(正常、异常、故障),进一步预测将来状态,最终确定需要采取的必要对策的一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监测、诊断(识别)和预测三个方面。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领域,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必然要以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管理与维修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满足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械故障的诊断的意义当然是不可忽略的。第一,有利于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危害性,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发展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实施,可以掌握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

防止事故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第三,宏观上实施故障诊断能带来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的发展也是从最初最原始的方法到至今的高端迈进。第一阶段:19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低的生产力水平,事后维修方式;第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规模化生产方式—定期维修—设备诊断技术孕育,由听、摸、闻、看到初步的设备诊断仪器;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状态维修—设备诊断技术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80—目前,柔性生产方式—风险管理—智能化设备诊断技术,设备诊断相关信息的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利用。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认识到这种技术的重要性;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对应技术未发展而发展不快;③60年代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发展、1965年FFT方法和对应的数字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设备诊断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一门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交叉型学科,是一项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紧密相关的技术,是机械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故障诊断学科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和故障分类、识别的新理论及新方法研究,复杂故障产生机理及模型的深入研究,故障诊断智能系统研究,包括诊断专家系统和网络化远程诊断系统,而机械故障诊断学的学科范畴也是将多数学科融合一起的一个综合学科。他包括了机械工程,建模技术(CAD、CAE、坐标反求、图像处理),分析技术,测量技术,结构强度,参数辨识,信号处理分析,故障诊断应用力学等等学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