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

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

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

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往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道德经

《道德经》的完成背景: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观点: 一,天地万物的成因。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其运行规律和兴衰存亡究竟是谁主宰?这个问题一直是世人想探索而又无法探索的问题。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上帝,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天主。而老子认为这个主宰者是无法名状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勉强称其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一就是太极。老子又说这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万物各有不同的秉性,这个秉性就是“德”。是天地万物的具体体现,而这个德是道所派生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说明道是天地万物来源的本体,德是道的具体功能体现。道通过德主宰天地万物。“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人的处世之道。老子教导人类处世的观念有很多是值得借鉴的。其一,要柔。柔弱胜刚强。“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要学会象水一样随物就形,就不会有困惑,而且会很自在。其二,人要知止知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人不可为名利所惑。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也不要追求盈满,老子有句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三,人要慈爱。这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要对世间万物无论善恶保持一种慈爱之心,因为万物皆道所生,德所养。而且所谓善恶只是所占的角度不同罢了。人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有时就是一念之间。其四,要节俭。这是老子的“三宝”之二。天下万物都是道所生,都来之不易,所以要懂得珍惜,学会节俭。不要将物糟蹋浪费,更不能暴殄天物。其五,不为天下先。这也是老子的“三宝”,意思是不要逞能充强,木出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人能保持中立最安全。 三,君主为政之道。老子的为政之道主要是“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也是道之

老子的哲学思想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常与怪异可互相转变,善良与邪恶也能彼此循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人是社会的人,又本是自然的人。在昔日有“人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说,今天开展的人体科学的研究,更加肯定了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老子却领先提出了这一法则,能不让人称叹其前识! 何为“道法自然”?何又为“直觉”?先说“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它们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是混成的,绝对的(独立不改),是“有象、有情、有信”的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是“一”,是万物的根子。有生于无,无是宇宙万物滋生的元始因子。有和无的统一就是“道”。 事事物物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途经,有各自前进的路;所以说“夫道若大路然”。大、逝、远、反,是道周行的历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自然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沿此历程循环往复,不可穷极,所以物质是不灭的。万物的历程是这样,人因物行事,又岂能改变那历程而不这样?只要掌握古已有之的道,来统率现有的种种事物,也就认识了自然的规律,认识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法自然《广雅-释诂》:“然,成也。”“ 道法自然”,即道法自成。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样子,取法天然自然。凡事顺其自然,认其自生自成,听其自然而然。“万物作焉而不为始”,顺着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便是“处无为之事”。这因物而为,即是法自然。如果违法自然规律来处事,则是逆天行事。逆天者亡,正是没有取法自然。

老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老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2018-01-17老子关于诚信的名言《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名言集锦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老子的道德经精髓详解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详解 《道德经》的精髓,就在于它所展示的,锚定于天地而亘古不变的三皇之道。 三皇之道 那么,什么又是三皇之道呢? 三皇之道,总源头上出自伏羲。 经过三皇五帝,到了周朝,老子总结了之前的三皇之道,才有了这本集大成之作《道德经》。 那么,伏羲之道又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 华夏文化之始,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无论道易思维,还是从道易思维演化而出的道家、儒家、法家思想,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经世致用。 伏羲之道也不例外,也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产生的。 我们华夏民族的起源,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时候,我们华夏人,和当时的存在,现在早已消亡的其他民族一样,都过着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 那个遥远时代的地球,气温较高,大气含氧量也较高,雨水充足,植被茂盛。 《商君书·画策》记载: “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 茂盛的植被,为各种野兽的繁殖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猛兽多了,人类就面临着被猛兽捕杀灭绝的危险。 《庄子·盗跖》中记载: “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这时候,华夏民族出现了第一位开天之圣一一有巢氏,他教会天下人民筑巢而居,从而幸存了下来。 同时期,那些没掌握筑巢技术的化外之民,便被猛兽吃光了。 筑巢而居,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居所固定,迁徙不方便,不能再像以前游牧渔猎那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一直都可以保证吃到新鲜食物,需要囤积大量的食物,而囤积的肉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保证新鲜。 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睿智的华夏祖先。华夏民族的第二个开天之皇一一燧人氏应运而出,他教会天下人民使用火。通过火的使用,不新鲜的食物得以去腐去臭,从而长久保存。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老子道德经名言名句(优.选)

老子道德经名言名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老子道德经名言名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6、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0、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4、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2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3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3、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 老子是中国乃至是世界上最早的辩证法哲学思想家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伟大的人物也从老子的辩证法中吸取精华,应用于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使得老子的思想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不谋而合,我们从中一一分析。 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老师在相比较中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这正好符合了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2、事物的发展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方面他讲了很多,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很高的台子是用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他说天下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大事必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有的人说一开始不可能把任何大事情全都做好,那常常是需要积累出来的,经验越多,你做的事情就越大。因为任何伟大的事业,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总是有积累的过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也是这样认为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老子有一句话需要我们注意,他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道的作用是来扶持弱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盛与衰,而且盛极必衰,这就是转化。新生的东西开始比较弱小,而正因为它新生,它才有发展的前途,大家就要扶持它。 4、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老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否定意义的认识。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思维模式看,如果说“无为”是

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我家书柜里有一本《道德经》,爸爸常常拿出来读几章。我开始对它不感兴趣,翻了翻,读起来艰涩难懂。爸爸常常说开始读,肯定都有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就理解了。况且,里面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都认可他人的见解,这是一本好书。他甚至为了更好的理解,还真的自己去了趟三门峡灵宝市,现场看看老子著书的地方。回来后,他又常读《道德经》,称赞不已。暑假期间,我就开始读它了。还不时和爸爸探讨每句的意思。读的多了慢慢就从开始的艰涩到渐渐的回味思考,逐步的喜欢上了。越读越感到博大精深。 《道德经》又称作《老子》,是古代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老子长期担任周朝图书管理的史官,官不大,但学问大,最多是图书馆馆长吧,这使他有条件阅读大量别人看不到的各种图书典籍,主要是老子的天才与勤奋,使他通晓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老子既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曾经两次拜见老子,向老子请教道和礼,可见孔子还是老子的学生。 老子《道德经》的结构简单,但内容博大,思想精深。“道经”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德经”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世进退的方法智慧,以及修

身养性健康长寿之术。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我认为在当前学习“国文”的热潮中,《道德经》对于我们每个人具有极高的可读性。《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我主要理解一下两点: 一、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我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就好比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为人处事的作风。作为年轻老师,豪情满怀,思维活跃,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赏“宁静以致远”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远、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为人谦逊的。对待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哲学论文]老子哲学思想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精心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

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 老子名言集锦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

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读书心得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读老子《道德经》一得 严春忠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人们对其研究探讨从未间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是其思想精髓,值得认真研究,深刻思考。 一、 “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 老子认为,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人们就必须要按“道”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思想上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虚静自守,包容一切;行为上要物我两忘,卑贱下处,柔弱守中,处于无争、无为、无欲的状态;待人上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只作奉献,不求索取,行不言之教,处无为 之事。所有这些,既反映了“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概括了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美德,也揭示了人类养生的要诀。人们若能真正按“道”的要求修身养性,进入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境界,就能海涵自然精气,滋心养身,延年益寿。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可以从人患疾病时其症状变化中得到验证。人的疾病产生,是由人体内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正不胜邪致使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又与天气的阴阳消长相关,大多数疾病在上午和白天症状较轻,而到了下午和晚上,其病症就会加重。原因是上午和白天,人体阳气增强,又得天之阳气的帮助,则阳盛阴衰正胜邪,故病症就减轻;而下午和晚上,人体阴气渐盛,又遭天之阴气的侵袭,则阴盛阳衰正不胜邪,所以病症加重。此外,有些时疫性的疾病,往往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产生或消失,就更能说明“天人合一”的道理了。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且人数少,生活需求简单,易于得到满足,人对自然界的侵害不明显,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无法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突发性的暴风、暴雨、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大量的废物和废气任意排放,给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和地壳结构,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大国搞军备竞赛,无限止进行空中和地下核试验,破坏了大气层和地壳的相对稳定结构。 16 读书心得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论老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要:《老子》中的哲学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智慧,本文主要从修身养性和辩证观两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谈老子的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老子老子思想哲学观 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唯一的著述《老子》中。老子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心理学、军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其很多哲学观点,对中国的文化更是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问题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和迷茫,有的甚至绝望,而走向不归路,很多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再来看老子智慧对我们的启示。 一.修身养性 老子多次以水来说明自己的哲学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养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与世无争,身居众人所厌恶的卑微之地,所以它更接近大道。它总是处在亲和的地方,思想上总是保持深藏不漏,总是倾向于仁爱,言语总是守信,政治上保持安定,做事情很干练,举动也切合时宜。正是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在老子眼中,修养到达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就是谦和柔顺,但是它与世无争。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达到了境界。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做人也应该像水一样,能处于卑下,能包容一切,能服务他人,能做到不争名夺利,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水的特性还表现为“柔”,老子贵“柔”的思想在很多章节都有所表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 ——《道德经》第1章[注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意译]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章句] 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注释]

①有无相生:“有”、“无”,指普遍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②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意译]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章句] 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③。使夫智者不能为也④。为无为⑤,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注释] ①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②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韧。 ③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④智者不能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⑤为无为: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意译] 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稳,意志柔韧,体魄强健。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成功的。 [章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