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标准化的分析与借鉴

农产品标准化的分析与借鉴

农产品标准化的分析与借鉴
农产品标准化的分析与借鉴

农产品标准化的分析与借鉴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们。

衣即衣服,其面料、绒质、做工、辅料、款式是决定我们是否为它买单的因素,而这每一个因素都可以找到普罗大众能够辨别接受的标准;

住即房子,其地段、户型、配套设施、容积率、质量是决定我们是否为它买单的因素,而这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套所有买房人都遵循的标准;

行即交通工具,以轿车为例,其品牌、安全性能、操控性、配置、动力系统是决定我们是否为它买单的因素,而这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套所有买车人都遵循的标准;

而食——这里讲的食是最根本的农业生产,不论是蔬菜、水果,还是畜禽类,我们都很难找到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去统一的衡量同一类农产品,或者说找到了也很难去实施。因为我们都知道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以小入大,即先从小的、好衡量的品种入手,逐渐摸索,最终覆盖整个农业行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农产品标准化了。

在讲之前,先说说什么是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就是以农作物为对象的标准化生产活动,具体来讲就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那么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又有什么作用呢?

1、规范了农产品市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的进程;

2、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3、消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的现实问题;

5、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6、合理简化产品品种规格,节约投入,降低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7、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发达国家在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时,可以适当借鉴。

以欧美、日本为例,它们的农业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的规定。上市出售的黄瓜,它的长短、粗细及弯曲程度都必须符合标准。一位归国朋友曾笑着告诉记者,日本人很吝啬,他们买东西都是以棵或只计算。其实,这正体现了日本的标准化工作做得好。在日本,所有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都要按一定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鱼虾是以“条”为计量单位;梨、苹果多以“只”为计量单位;大白菜、包菜以一棵或半棵标价。在市场上是见不到

以重量单位计价销售的蔬菜水果的,而且等级外的农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的,而是作为加工原料。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美国、新西兰苹果均为小包装,两个苹果售价20元,即使除去包装费,每个也卖8元。而优质的国产苹果新鲜度、口感都比进口的好,价格却不及进口水果的10

1。其中的奥秘除消费者崇洋的心理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些进口水果是按照标准优选、打蜡、抛光,从而身价倍增。

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同样是栽种葡萄,日本一平方米只允许结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颗葡萄重12克;同样产黄瓜,他们要求瓜直及长度一样、颜色基本相同。

事实上,我国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并不算晚,最早还要追溯到建国初期,只是以前缺乏重视。但是自从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在出口创汇环节中被频频“打枪”,引发全民深思,农产品标准化逐渐被重视。然而由于全民意识不高、国外市场频频压制,我国的农产品标准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

1、农业标准占比少且分类不完全:我国现行颁布的国家标准有2万多条,而农业方面只占到1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蔬菜、水产品、饲料等方面的标准。以蔬菜为例,理论上凡是列入流通和市场上的蔬菜都应该纳入标准范围,但是目前新鲜蔬菜商品质量标准的采种不足20种,尚不及总量的四分之一。

2、农产品标准实化施力度不够:农产品标准化虽然早已被提出,也制定了很多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实施方面仍是严重欠缺。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农作物上的农药平均每亩达125克左右,其中包括多种违禁药种,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而造成的中毒事故频频发生,一年至少殃及20-40万人。再加上工业的迅猛发展、环保工作的相对滞后、“三废”及有毒物质的排放不当,农产品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3、标准制定程序脱离实际且偏重于市场准入标准的建设:我们经常说农民靠天吃饭,说明农业很大程度上受大自然制约,因此农业标准的制定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它需要技术、农林、水产、供销、环保、科研等多行业多部门互相沟通协调,才能建立完善的、全面的、符合实际的农业标准体系。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虽然在全力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仍有许多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偏重于市场准入标准的建设,而忽视了出口型和名优型标准的建设。

4、各阶层对农业标准化知识了解甚少,实施过程缺乏自觉性:作为农村干部,不知道具体有哪些法律法规和农业标准;作为技术人员,不知道相关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作为农民,不知道如何科学合法的种植标准化农产品;作为农企,不知道申报认定工作程序;作为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在这种全民对农产品标准都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其实施过程自然不能成为农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5、标准化建设队伍不健全:农产品标准化包括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品牌

申报等方面,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仅靠农民自身是很难做到的。目前开设农产品标准化专业的学校极少,而且每届的学生也不多,农产品标准化人才非常缺乏。更严重的是,很多专业人员都面临工作机会少、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的现状,不得不尊于现实,跳出“农门”。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标准化得重视越发明显,很多省市都把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得重要载体,把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呢?

1、以实际为导向,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将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覆盖蔬菜、水果、水产、饲料等所有种类农产品,贯穿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同时将农药、化肥及有害化学物质严格分类、制标。

2、校企合作,解决农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学校与农业企业合作,在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们提早了解农业行业的相关工作,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毕业时,开放给农业专业学生工作的机会,既能解决农业专业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又能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

3、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力度:单独成立农产品标准化监管部门,下设蔬菜、水果、水产等分中心,建立县、镇、乡、村四级监管网络,提高农场、规模化养殖门槛。

4、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全民农产品标准化意识:以镇为单位,设立文化站,

分成政府领导、农技人员、农民三个阶层,每个月进行一次农产品标准化及农业技术知识培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镇居民沟通交流会。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杨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