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
美国学历层次划分

转美国学历层次划分来源:杜晔的日志

美国大学之本科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清楚的分为本科基础教育和本科后高等教育两个层次。以耶鲁大学为例,有一个本科生院叫做Yale College,专业包括文学学科(humaniti es)、社会科学学科(social sciences)、自然科学学科(natural sciences)和工科学(e ngineering),全部从高中毕业生招生,参加全国大学本科入学考试(相当于我们的高考)。这样的入学考试很多,都由私人公司来操办,著名的有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 t)和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被许多中学和大学选用。学生在College里的专业划分不是很细,因为这个阶段属一般素质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学生毕业可获得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B.A.)、理学学(Bachelor of Science,B.S.)和一般学士(Bache lor of Liberal Studies,B.L.S)学位。

美国大学之“本科后”教育。在美国,学生本科(College)毕业了还不是全部大学(Universi ty)学业的完成。学生College毕业后一般认为还不可以去工作,通常要再念一个“本科后”学院,即School。这种“本科后”高等教育分两种,即本科后的高等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和“本科后”高等职业教育。我之所以没有把这两种教育统称为研究生教育,是因为在中国我们认为本科后的所有高等教育都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不知道还有本科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造成一些误解。我不再用“大学后教育”是因为这种叫法也不确切,本科College结束后并没有结束大学(University)教育,想来想去叫“本科后教育”较为确切。

美国大学中的School 是指College之后的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分两种。第一种是本科后的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培养传统的硕士和博士,这些学院是我们最最熟悉、一般交往最多的。这类学院一般招生数量不大。第二种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培养各种应用型的职业人才,所授学位不同于传统的硕士、博士学位,而是本行业认可的职业学位。这些职业教育学院通常招生量很大,因为它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同第一种本科后研究生院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不同。

这些School都只面向College的毕业生招生,当然不招高中生,而且每一个School的入学考试都是独立的,像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都有自己的全国入学联考,评价这些Scho ol生源质量不是看College的入学考试成绩,而是看各自的在自己的全国入学联考中招生的成绩如何。例如一流法学院在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中往往能录取到好的College毕业生。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专业学院的入学联考一般也是有私人考试公司主持的。

耶鲁大学在Yale College之后即本科后的学院共有11个,包括文理研究院(Graduate Sch 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法学院(Law School),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森林学和环境研究院(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建筑学院(S chool of Architecture),护理学院(School of Nursing),戏剧学院(School of Dram a),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这些学院中有些是本科后的学术性研究学院,如文理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只授予学术性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他大部分学院是本科后职业教育学院,如医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神学院、管理学院等,这些学院主要授予职业教育学位,这些学位不同于学术性的硕士、博士学位。这两种本科后继续教育学院的分别是很清楚的。这些本科后的学院的共同之处是面向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招生,都是大学后高层次继续教育。

对比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概由于我国教育不发达的缘故,我们很难在中文中找到恰当的“C ollege”和“School”完全对应的词,而是都笼统地译为“院”。这还不说,最严重的是将本科后的两种性质不同的“院”(School)都视为学术性的研究生院,混淆了这两种不同本科后教育的界限,结果造成许多误解、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看到华尔街大街上走的都是硕士博士,就以为他们都是学术型的硕士和博士,其实大部分都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学院毕业的,拿的是职业学位,如商学院毕业的大多拿商学院的最基本学位工商管理“硕士”、法学院毕业的大都拿法学院的最低学位即法律“博士”、医学院毕业的拿医学院的最低学位医学“博士”,他们同学术性的博士、硕士有质的不同,因为那些从本科后研究生院毕业的学术型硕士博士们通常都留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搞教学研究,而鲜有“下海”从商的。

现在国内多所重点大学都提出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且国内现在“读硕热”、“读博热”方兴未艾。任何单位和公司也都以有硕士、博士为“水平高”、“素质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使这一股一股热是热上加热。在国家教育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许多人还无缘念大学的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我们把大量的资金放在培养学术性的硕士和博士上,而本科的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教授们不屑于教刚入大学的毛孩子。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畸形的。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各种各样的熟练专业人才,这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而不是大量的只适宜搞学问的学术型硕士博士,这样的人需要,但在任何一个国家,搞学问的终究都是少数人。

世界各国GOOGLE按地区划分

欧洲: 冰岛www.google.is英语 丹麦www.google.dk 丹麦语 挪威www.google.no 挪威语 瑞典www.google.se 瑞典语 芬兰www.google.fi 芬兰语 爱沙尼亚www.google.ee 爱沙尼亚语 拉脱维亚www.google.lv 拉脱维亚语 立陶宛www.google.lt 立陶宛语 爱尔兰www.google.ie 爱尔兰语 英国https://www.doczj.com/doc/8c13589792.html, 英语 根西www.google.gg 泽西www.google.je 马恩www.google.im 法国www.google.fr 法语 荷兰www.google.nl 荷兰语 比利时www.google.be 荷兰语 卢森堡www.google.lu 德语 德国www.google.de 德语 奥地利www.google.at 德语 瑞士www.google.ch 德语 列支敦士登www.google.li 德语 葡萄牙www.google.pt 葡萄牙语 西班牙www.google.es 西班牙语 直布罗陀https://www.doczj.com/doc/8c13589792.html,.gi 西班牙语 安道尔www.google.ad 法语 意大利www.google.it 意大利语 马耳他https://www.doczj.com/doc/8c13589792.html,.mt 马耳他语 圣马力诺www.google.sm 意大利语 希腊www.google.gr 希腊语 俄罗斯www.google.ru 俄语 白俄罗斯https://www.doczj.com/doc/8c13589792.html,.by 白俄罗斯语乌克兰https://www.doczj.com/doc/8c13589792.html,.ua 乌克兰语 波兰www.google.pl 波兰语 捷克www.google.cz 捷克语 斯洛伐克www.google.sk 斯洛伐克语 匈牙利www.google.hu 匈牙利语 斯洛文尼亚www.google.si 斯洛文尼亚语克罗地亚www.google.hr 克罗地亚语 波黑www.google.ba 塞尔维亚语 黑山www.google.me 黑山语

美国NEC关于防爆区域划分及定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对比

美国NEC关于防爆区域划分及定义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I级1等(ClassI, Division1) I级1等场所是:(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易燃气体和蒸气的危险浓度连继地,间歇地或周期性地存在的场所;或(2)这种气体或蒸气的危险浓度,由于修理或维护运行,或由于泄漏而可能经常存在的场所;或(3)设备或工艺过程的损坏或操作不完善而可能释放出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危险浓度,也可能引起电气设备故障同时发生的场所。 I级2等(ClassI, Division2)I级2等场所是:(1)输送、加工或使用挥发性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的场所,但是在该场所中的危险液体、蒸气或气体,在正常时被封闭在密闭的容器或密闭的系统内,只有在这种容器或系统出现意外破裂或损坏的情况下或设备在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才会逸出;或(2)在正常时用正压机械通风来防止形成气体或蒸气的危险浓度,而当通风设备失灵或操作不正常时才会成为危险的场所;或(3)处在I级1等场所邻近,只会偶然传送来这种气体或蒸气的危险浓度的场所,而从清洁空气源取得适当正压通风以防止这种传送,并有防止通风装置失灵的可靠保护设施者除外。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II级1等(ClassII, Division1)Ⅱ级1等场所是:(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燃粉尘连续地、间隙地或周期性地悬浮在空气中,其量足以产生爆炸或燃烧混合物的场所;或(2)机械故障或机械或

设备不正常操作,可能引起这种爆炸或燃烧混合物的产生,也可能同时由于电气设备的故障、保护装置的操作或其它原因而提供燃烧源的场所;或(3)可能出现导电性可燃粉尘的场所。 II级2等(ClassII, Division2)Ⅱ级2等场所是正常时可燃粉尘并不悬浮在空气中,或在设备和装置正常操作时不会喷出足够的悬浮物以产生爆炸或燃烧混合物的场所,但是:(1)这种可燃粉尘沉淀或积聚的地方可能足以妨碍电气设备或装置的安全散热;或(2)在电气设备上、设备内或附近,这种有可燃粉尘沉淀或积聚的地方,可能由于这种设备的电弧、火花或燃烧物而点燃。 III级1等(ClassIII, Division1)III级1类场所是那些输送、制造或使用容易燃烧的纤维或产生可燃飞絮物质的场所。 III级2等(ClassIII, Division2)III级2等场所是贮存和输送容易燃烧的纤维的场所。 Ⅰ级危险区有A、B、C、D四类,这四类的设计参数要求外壳能完全承受最大爆炸压力,外壳部件之间有最大的安全间隙(包括螺纹接头或精度公差的磨口接头)并在低于有关混合气体的燃烧温度下进行。 A类环境:乙炔; B类环境:丙烯醛(抑制的)、胂、丁二烯、氧化乙烯、氢、生产加工中生产的含有30%以上氢(按体积计)的气体、氧化丙烯、硝酸丙烯; C类环境:乙醛、丙烯醇、正醛、一氧化碳、丁烯醛、环丙烷、

美国的行政划分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亿。美国行政区划为三级制,联邦政府下辖50个州(另有1特区),其次为3043个县,再往下是19372个市、16629个镇、13726个学区、34683个特区。(见下表)统计数据表明,在50多年时间里美国的州、县建制十分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市增加了3152个,镇减少了2290个,学区减少了94853个,特区增加了26384个。市的增长大多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在大城市周围出现,这基本上是由无计划的城市发展带来的。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只是为了方便一个马戏团所有者可以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为动物群设置区域,建立了布兰市;为方便居民可以合法地玩扑克,设立了卡达尼市。 美国行政区划统计表 单位:个(资料来自美国统计局,1998年) 各州可以拥有自己的法律,相互之间平等竞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都认识到合作更重要,所以州之间的合约、协定呈增多趋势,而且许多情况下逐步演化为跨州机构。1977年13个西部州组成了西部州长政策局,以便进行敏感议题的区域分析;1976年东北部的7个州组成了东北部州长联盟,以便团结起来获得更多的联邦资金;1972年南部13个州成立了南部州长政策局。在国会,各州也以不同的区域结合方式聚集在一起,他们都认识到,合作比竞争可以带来更多的益处。另一方面,州与其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却十分不同。地方政府在州授予其权力之外没有独立性,尽管州在赋予其地方政府结构的自治规则上越来越自由,但在授予它们功能性自治规则上都越来越保守。 县是州的行政支撑和下辖行政区,提供一般性的政府服务。只有极少数州没有县或所设县没有涵盖全州范围;得克萨斯州的县最多,有254个,夏威夷的最少,只有3个。县是地方政府最稳定的形式,经由民选产生的委员会负责管理。几乎2/3的县使用委员会制,超过1/4的县雇用专业经理来管理县政府,大约13%的县采用民选议会行政制。 市是涵盖一般功能的地方自治行政区。它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针对特定地区中特别集中的人口,通常城市、村、自治市镇以及大多数镇都归为市。各州都设有市,但数目相差较大,伊利诺伊州市最多,有1288个,夏威夷最少,只有1个。州确认市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最低要求是关于人口密度及与其他市之间的距离。所有市都是由市或镇议会负责管理,他们由选举产生,有市长议会制、议会经理制、委员会制及代表会议制等

世界各国及地区区域划分完整版

世界各国及地区区域划 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世界各国及地区区域划分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美国战区划分

美国战区的划分情况 一、美国战区划分的历史沿革 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并不是从其建国开始就将整个地球看作其势力范围的。美国建国后遵从国父华盛顿的教导,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不干涉外部事务。但随着华盛顿影响的消退和美国国力的不断提高,19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将触角伸向国外,将美洲视为势力范围,宣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又开始迈出美洲走向世界,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凭借空前强大的实力,在全球扮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来。 “世界警察”要管好世界,首先要把军事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确保美军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美军于是通过设立战区司令部将地球分割成不同的防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先后成立了大西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等战区司令部。冷战期间,苏联没有被美国划进战区。冷战后,俄罗斯被划进了美国的欧洲战区司令部管辖范围。9?11事件后,美国对有关战区再次进行划分,将原来的大西洋司令部撤销,成立了北方司令部,将原大西洋司令部所辖区域划入了欧洲、北方和南方司令部。这次成立非洲司令部,美国将把原来属于欧洲、中央和太平洋司令部所辖

非洲区域划归非洲司令部。这样,美国基本上按照洲际划分形式把地球切成了六大部分。 二、美国战区划分的依据 美国之所以如此“切割”地球,是有其战略考虑的。在各战区,美国有着“特色”不同的利益重点。 (1)欧洲战区是支撑美国全球战略的根基。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都集中于欧洲。美国要称霸全球,必须要控制住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二战后,美国通过组建北约组织和推行“马歇尔计划”等手段,将西欧牢牢控制在手中。冷战期间,欧洲战区是美国与苏联东欧集团进行较量的主要地区。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整个欧洲及俄罗斯的全部都纳入了欧洲战区管辖范围。 (2)太平洋战区是美国认为“麻烦”最大的地区,是威胁美国安全的重点地区。这一地区有朝鲜核问题、印巴矛盾等热点问题。近年来,美国太平洋战区的重点逐渐北移,主要目标是控制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局势。 (3)中央战区控制着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这一地区是美国认为控制世界能源的主要地区。因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中央战区,专注于保卫美国的能源命脉。中央战区先后打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一战区是惟一没有按地理区域划分设立的战区,凸显了这一地区的重要性。

美国的四大棉花种植区

美国的四大棉花种植区 美国的棉花生长区域主要分布在美国国土南部自西向东的大片区域内,主要的四个棉花生长区为:东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1.东南部地区。包括阿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弗罗里达州和弗吉尼亚州。这一区域种植的棉花约占美国棉花总量的24%,同时也是美国国内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棉花的生长周期是从四月初到九月初,有大约20%的棉花需要灌溉,收获期是从九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初。此且区域内棉花纤维平均长度超过1-1/16英寸,以中低等级棉花为主。 2.中南部地区。包括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和田纳西州。这一区域棉花产量约占美国总产量的32%,以供应国内消费使用为主,出口量极少。生长周期是从四月中旬一直延续到九月初,有大约35%的区域需要灌溉,棉花的平均纤维长度超过1-3/32英寸,收获期是在九月底到十二月初之间。 3.西南部棉区。包括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棉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4%,有近30%的棉花需要灌溉。本区域是美国棉花的主要出口地,一半以上的棉花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M/O/T的棉花即是此区域的棉花。棉花质量以中低等级为主,平均纤维长度低于1-1/16英寸。得克萨斯州南部棉区棉花播种从二月底开始,收获是从七月底到九月中旬,其余地区中旬开始播种,收获从十月中旬开始到十二月结束。 4.西部棉区。包括亚利桑那州、加利弗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本区域是美国高等级棉花的生产基地。这一区域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美国著名的SJV Acala棉花,这是美国棉花中品质最好的棉花。它生长于纵贯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圣纽昆峡谷,一般平均长度高于1-1/8英寸,强力不低于30GPT,细度在4.2左右,长度整齐度在82%以上,三级以上棉花占到80%。另一类是C/A棉花,生产于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州地区,品级较高,但又稍低于SJV棉花,一般三级以上棉花占75%,平均长度高于1-3/32英寸。该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棉花都需要灌溉,收获期从九月底一直到十二月初。

世界各国频段划分

国际《无线电规则》广播业务频率划分表(米波、分米波) 注:Ⅰ区——欧洲、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 Ⅱ区——南、北美洲。 Ⅲ区——亚洲(土耳其、阿拉伯半岛、蒙古和苏联亚洲部分除外)和大洋洲。

说明;1979年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修改了电际《无线电视规则》,自1982年1月1日起生效。新规则关于国际广播频率划分部分的修改如下:(1)中波广播段: 自525~1605kHz上移,成为~。东南亚五国和澳、新二国的中波广播又扩展了~1705kHz 一段,作为次要业务。 (2)短波广播段: 9MHz频段由9500~9775kHz扩展为9500~9900kHz, 11MHz频段由11700~11975kHz扩展为11650~12050kHz, 15MHz频段由15100~15450kHz扩展为15100~15600kHz, 17MHz频段由17700~17900kHz扩展为17550~17900kHz, 21MHz频段由21450~21750kHz扩展为21450~21850kHz, 新增13MHz频段——13600~13800kHz。 26MHz频段由25600~26100kHz压缩到25670~26100kHz。 (3)米波/分米波广播段: 我国米波段第1~12电视频道(~,76~92MHz和167~223MHz),调频广播频段(88~108MHz),以及分米波电视频道(470~566MHz和606~958MHz),均已列入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中,作为主要业务。只有第六频道(168~175MHz段)须与第三区可能受影响的邻国取得协议。 此外,有关620~790MHz卫星电视广播的条款无实质性修改(但应与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有关国家取得协议)。卫星广播频段(2500~2690kHz)在第三区未作修改。 (4)厘米波/毫米波广播段: 厘米波广播段在12GHz的卫星广播频段,第三区除~频段外,在~增加卫星广播频段,用于集体接受与卫星固定业务等。 此外,并划定~和~作为第三区卫星广播上行线用的频段。而14~频段也是可用频段,但须与其他卫星固定业务网路协调。 毫米波广播段将原41~43GHz卫星广播频段改为~,以保护射电天文业务。另划定~作为卫星广播的上行线用。

美国地区划分

原文地址:作者: ? (尽管美国五十个州的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观察各地区的不同之处可以有助于了解幅员辽阔的美国的复杂多样。在美国大学的排名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北部,南部,中西部等划分,对于这些划分具体所指的州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就这个问题,本文将对美国地区的划分做详细的介绍。) ? 地区划分 ? 将美国分成地区的可能方式有许许多多。在本解说中,我们使用一种基本且传统的组合: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中部、南部、中西部、西部。请注意,这些并非官方区划。它们远远不是绝对的;并且如附图所示,不同地区的特征常常相互交融。城市和文学家的名单也仅仅是一个初步介绍,绝对不能视之为详尽。 ? 美国分地区概览? ? 新英格兰 大西洋沿岸中部 南部 中西部 西部 ? 新英格兰 ?

缅因州(Maine) 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 佛蒙特州(Vermont) 麻塞诸塞州(Massachusetts) 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 罗德岛州(Rhode Island) ? 主要城市: 麻塞诸塞州波士顿市(Boston) 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Hartford) 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Providence) 新英格兰地区面积最小,且没有广袤的肥沃农田与温和的气候,但它在美国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里,新英格兰一直是全国的文化与经济中心。 ? 新英格兰最早的欧洲殖民者是保守的英国新教徒,其中许多人为了寻求宗教自由而来。他们使这个地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居民会议(从教会长者会议演生而来),由公民聚在一起讨论时下的重要问题。尽管当时只有拥有土地的男性能够投票,但居民会议让新英格兰人对政府有少见的高度参与。此类会议迄今依然在许多新英格兰社区举行,当然现在也包括女性在内。 ? 新英格兰鲜有大片可耕种土地,这一点与南方不同。因此,到1750年,许多定居者转向了其他行当。该地区的主体行业转为造船、打鱼及贸易。新英格兰人在生意活动中,赢得了勤劳、精明、节俭、独创的美誉。这些特点恰好适应了于十九世纪前半叶传到美国的工业革命的需要。例如,在麻塞诸塞州、康涅狄格州及罗德岛州,新的工厂纷纷涌现,形成了布匹、来福枪、钟表等制造业。这些企业的运转资金绝大多数来自当时的全国金融中心波士顿。? 在佛蒙特州东蒙彼利埃市(East Montpelier)的老会议厅旁边,枫叶已经开始呈现秋色。 (AP/WWP) ? 近年来,这个人口稠密地区的许多工业纷纷流向制造成本较低的其他州或外国。然而,随着微电子、电脑及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已在回升。教育、高科技、金融服务、旅游及医药,继续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增长。 ? 新英格兰一向有着活跃的文化生活,那里有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和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等着名机构。教育也是这个地区另一项最具优势的传统。这里的顶尖大学和学院的密集程度是其他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其中包括哈佛(Harvard)、耶鲁(Yale)、布朗(Brown)、达特茅斯(Dartmouth)、威尔斯利(Wellesley)、史密斯(Smith)、蒙特荷约科(Mt. Holyoke)、威廉斯(Williams)、阿默斯特(Amherst)、卫斯理(Wesleyan)等等。

美国的高中课程

美国的高中课程 高中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学校教育 的重要阶段,他处于学校教育的枢纽位置,起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教育中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而教学的关键就是课程问题。 美国没有全联盟统一的课程标准,但存在一些机构和学者,他们的意见对各州制定课程标准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将2001年确定为“高中学生年”,在这年一个“全国联谊基金会”为“高中学生年”提出“放远我们的目光决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口号,并在发表的《高中学生肩负的国家使命》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教育的目标:①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批判性思考的习惯,以及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莫衷一是的情形时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为今后的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②把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而全面发展的人;③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实际而先进的技术,弓I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为今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④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历史的知识、对政府和民主价值的个人理解,以及鉴赏和丰富文学和艺术的魅力的能力,成为一个生活有品位、现代的文明人。 这基本定位了美国高中教育目标与任务,成为美国高中教育的基

本要求。 在美国,由于教育由各州负责,各州又将具体责任委托给地方学区,所以没有统一的学制,高中一般是K —9 —12制高中阶段学校分为综合中学、普通中学、职业或技术中学,目前美国的高中绝大部分是综合中学,兼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承担升学、就业和通识教育三项任务。学校课程设置往往是有较大的伸缩性和自主性,高中课程的设计是由州、学区和学校三级教育委员会分层进行的。州教育委员会一般只制定最低标准,学区教育委员会则根据州政府提出的标准,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学区的课程表等,包括科目的增设、内容的补充、课程的具体分配等,各学区再结合学校实际,予以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就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结构。 美国的核心课程来保障高中生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教育时间,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十分重视基本阅读能力和数理能力的培养,规定高中生鼻血具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使用能力。以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跟进学生兴趣需求的选修课程来保证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存在培养有独立个性、有独立批判与反思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各高中的选修课程既包括为准备升大学的学生提供的高级课程(AP ),也包括各种趣味、实用、时尚的社会和生活课程。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自主设计知识结构和能力模式。选修课程涉及

我国各省的英文简写和区域划分

中国各省的英文简写和区域划分为了方便,对一些常用事物使用缩写是大势所趋,美国的各州都有缩写,比如CA是加州、NJ是新泽西州,我国的省级行政机构也都有简称或缩写,比如:某称作鲁,某简称苏。但这种缩写体系却不能照搬到英语中。 在目前我国各省市中,除了某(Hong Kong HK)、澳门(Macao MC)、某(Taiwan TW)、某(Tibet)在英语中广泛使用外,其它各省一直没有统一规定、广泛认同的英文缩写。 笔者注意到,为扩展互联网域名资源,信息产业部于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发布了《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公告》,公告中首次开放行政区域类二级国内域名,给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规定了二个字母的代码;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该代码将自然而然地成为各省区的缩写名称,可以放心使用;信息产业部采用的代码与英译名缩写基本上吻合,只有某(英译:Inner Mongolia, 缩写:IM,而信息部的代码是利用了纯汉语拼音,为NM)、某(英译:Tibet, 而二级域名使用的仍是汉语拼音XZ)两个词出现不协调现象,但这并不影响该缩写系统的推广。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推荐各省级行政区域对应英文缩写如下: 省份英译缩写 某 Anhui AH Beijing BJ 某 Fujian FJ 某 Gansu GS 某 Guangdong GD 某 Guangxi GX 某 Guizhou GZ 某 Hainan HI 某 Hebei HE 某 Henan HA 某 Heilongjiang HL 某 Hubei HB 某 Hunan HN 某 Jilin JL 某 Jiangsu JS 某 Jiangxi JX 某 Liaoning LN 某自治区 Inner Mongoria IM(NM) 某 Ningxia NX 某 Qinghai QH 某 Shandong SD 某 Shanxi SX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追求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追求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学样教育的经验不仅值得我们借 鉴,其对师德问题的认识也值得我们重视。从一些资料来看,美国学校教育中关于师德问题的关注主要有以下特点:1.一般不作统一的规定,但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机构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要求;2.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3.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还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总之,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是与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密切联系的。下面主要从个方面对美国学样教育中的题德问题进行分析,以认识美国学校教育中题德的特质及其追求。 师德的基本要求 在师德的问题上,美国的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学生”。这一要求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美国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对儿童研究的重视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联系。19世纪后期,被称为“美国进步教育之父”的美国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运动”中,就提出了教育应当“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教育观念和师德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在他看来,儿童或者学生应当成为学校的中心,教师应当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需要、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杜威认为,儿童应当成为“教育的起点”和“中心”,“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1]。”20世纪以来,“尊重学生”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在美国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对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学生要和蔼,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和身体伤害等。如果有教师对学生管教过严的,甚至任何对教师的不满,都可能构成学生或家长对教师的诉讼。这使得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美国学校被誉为儿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而增加学生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十分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强调学生应当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课外,美国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在课后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就有可能占用从事其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明确的校规来保证学生在校所应享受的权利。如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个人而得到公平的对待”;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有违法纪律的问题,应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样,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喜爱某些学生,而厌恶

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第七章世界地图和分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的国家及其特点,理解世界地理区域划分的意义,并能够在世界政区空白图上填注出13个分区的名称。 2.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表述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3.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在国家交往中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地图上国界的表示方法。 3.学习阅读世界政区图、人口柱状图及其经济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教学媒体 世界政区挂图,世界政区投影片,世界区域划分投影片,世界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投影片,世界政区地图的变化,主要发达国家的主要资源对外依存率表,主要资源在世界输入中的比重表,练习题。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与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对世界自然地理环境、世界的人口和居民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世界政区的划分。 【板书】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读图】学生读图册中的“世界政区图”。 教师请一组学生依次(不重复)读出10个国家的名称。 【总结】目前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 【板书】世界上的国家 180多个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投影】世界政区投影片 【提问】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 【讲述】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 2/3;而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

美国区域海洋管理

区域海洋管理:美国海洋管理的新篇章 发布:孔曙光2009-4-5 12:31:00 作者:徐祥民,于铭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来源:《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摘要:区域海洋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海洋管理模式,它通过综合考虑一个相对封闭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对海洋和海岸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有利于避免单一部门管理只注重本部门利益而忽视其他部门利益的情况发生。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海洋管理,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和皮尤委员会分别设计了两种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美国各级政府本着务实的态度,推动区域海洋管理实践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区域海洋管理;生态系统;区域管理方式;管理实践 美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它拥有绵延13000英里的海岸线和世界上最大的专属经济区。①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海洋和沿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美国政府因此不断尝试着改进海洋管理方式,减轻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推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间,区域海洋管理作为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更好地管理海洋和海岸资源的有效方式日益受到视。 一、区域海洋管理: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区域海洋管理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它通过综合考虑一个相对封闭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 相互作用,来实现对海洋和海岸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美国是最早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海洋管理活动的国家。在19世纪 60年代,美国科学家肯尼斯·舍曼(Kenneth Sherman)和路易斯·亚历山大(LewisAlexander)率先提出了“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概念②,他们根据海洋探测术、水文地理学、生产力和人口将美国陆地周围的海洋划分为十大海洋生态系统,这些海洋生态系统涵盖了从流域、河口到大陆架的外边缘和海岸水流系统的向海边缘的区域。③“大海洋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为将海洋划分成有实际意义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单位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美国依照大海洋生态系统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八个区域渔业委员会来管理全国的渔业资源,并尝试着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对海洋资源进行管理。 区域海洋管理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缘于美国在21世纪初发表的两份海洋政策研究报告,即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发表的《21世纪海洋蓝图》和民间组织皮尤委员会发表的《美国的活力海洋:规划海洋变化的航程》,此两份报告详细论证了采用区域海洋管理的方法在阻止海洋资源退化、恢复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优势及可行性,为区域海洋管理实践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报告建议采用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管理模式,因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不是为单一问题(如商业捕鱼或某种单独的污染源)而设计管理计划,而是关注在被界定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特定区域内发生的多种活动。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必须依照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划定一个可行的范围,进而对该范围内的人类活动进行管理。采用区域管理方法,管理者可以在相对宽广的范围内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的累积影响,有利于避免单一部门管理活动中只注重本

美国学校教育概况(小学)讲座

美国学校教育概况 美国人的课程表及课程设臵 这是美国highland小学的一年级课程表,这所学校位于洛杉矶 先说一下美国人办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往美国涌,所以美国使用的语言超过200种。所以我们是想一下,如果这些移民不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肯定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的。据统计,在加州地区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比例不到20%。所以美国人的教学任务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因此,对于很多美国小孩来讲,英语是他们的第二外语,对于中国人来讲,英语也是我们的第二外语,但是美国小孩小学毕业后,可以流畅的使用英文,而我们的学生英文教学却远达不到这种水平,可见,美国人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研究是很有成效的 每天有3个小时的英文读写课,很想知道3个小时是有统一的安排还是教师自己安排) 话题扯远点,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建立在我们的汉语教学方法

基础上的,强调背单词(类似于记汉字笔画结构),但是拼音文字(英语)和象形文字(汉语)是不同的语系,怎么可能同样教学呢?值得我们思考。 话题再扯回来,有的校长已经发现3个小时的英文课了,很好,说明大家在思考。 英语教学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如同我们的语文一样,都是学习母语的过程。但是美国人的实际情况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太少了,所以必然要加大母语的教学量。加州政府规定,加州的学校每天母语教学的时间不能少于2.5小时,以保证学生的母语水平能够达标,各学校可以按照自身的学生种族比例构成,适当的增加母语教学时间。 美国人的思想很简单,母语是人一生使用最多的工具,所以强化母语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美国人的高考——SAT,考试科目是阅读、写作和数学,每科800分,攻击2400分,语文占了1600分,可见美国人对于母语教学的重视。 这是清华附小的一年级课程表,供比对。 话题再扯远点:我们的学校都有新到职的应届大学生,母语水平如何?各位校长是否敢将上交教育局报批的材料交给这样的人写?语言交际能力如何?是否敢将重要的接待活动交给这

中国各省的英文简写和区域划分

中国各省的英文简写和区域划分 为了方便,对一些常用事物使用缩写是大势所趋,美国的各州都有缩写,比如CA是加州、NJ是新泽西州,我国的省级行政机构也都有简称或缩写,比如:山东称作鲁,江苏简称苏。但这种缩写体系却不能照搬到英语中。 在目前我国各省市中,除了香港(Hong Kong HK)、澳门(Macao MC)、台湾(Taiwan TW)、西藏(Tibet)在英语中广泛使用外,其它各省一直没有统一规定、广泛认同的英文缩写。 笔者注意到,为扩展互联网域名资源,信息产业部于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发布了《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公告》,公告中首次开放行政区域类二级国内域名,给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规定了二个字母的代码;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该代码将自然而然地成为各省区的缩写名称,可以放心使用;信息产业部采用的代码与英译名缩写基本上吻合,只有内蒙古(英译:Inner Mongolia, 缩写:IM,而信息部的代码是利用了纯汉语拼音,为NM)、西藏(英译:Tibet, 而二级域名使用的仍是汉语拼音XZ)两个词出现不协调现象,但这并不影响该缩写系统的推广。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推荐各省级行政区域对应英文缩写如下: 省份英译缩写 安徽 Anhui AH 北京 Beijing BJ 福建 Fujian FJ 甘肃 Gansu GS 广东 Guangdong GD 广西 Guangxi GX 贵州 Guizhou GZ 海南 Hainan HI 河北 Hebei HE 河南 Henan HA 黑龙江 Heilongjiang HL 湖北 Hubei HB 湖南 Hunan HN 吉林 Jilin JL 江苏 Jiangsu JS 江西 Jiangxi JX 辽宁 Liaoning LN 内蒙古自治区 Inner Mongoria IM(NM) 宁夏 Ningxia NX 青海 Qinghai QH 山东 Shandong SD 山西 Shanxi SX

世界区域国家的划分

亚洲划分为东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北亚,中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东部为远东山地。 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其中埃及、苏丹和利比亚有时称为东北非,其余国家和地区称为西北非。 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 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时也把赞比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作为中非的一部分。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欧洲划分为东欧,西欧,南欧,北欧和中欧: 北欧国家: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是南欧国家。 其中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Montenegro)、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巴尔干国家往往又被称作东南欧国家。 东欧国家,其实也就是所有由前苏联独立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在亚洲,但和在经济、文化、政治上亚洲关系不密切,

美国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职能

专业:08行政管理姓名:姜昊学号:200813391021 美国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职能 “自主、平等的政府 就地方政府的结构来说,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这“自主、平等”二词。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政府架构。在州政府以下,县、市、镇、特别区等无论大小都统称为地方政府。美国的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州政府、联邦政府之间,都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某些地方政府也没有严格的行政区划划分,一个地方政府地跨两州、一个地区存在多个政府的现象相当普遍。在同一个地理范围之内,可能交叉存在多个不同的地方政府,而他们彼此之间只是分工和合作的关系,各自按照其法律规定的范围执行各自的职权,互不统属。 县(counties)。县是州设立的最大分治区,通常具有最 宽泛的责任。其职责包括福利、环保、司法、执法,登记土地、出生和死亡,举办选举等。美国除了康涅狄格和罗德岛州之外的所有各州都设臵县或相当于县的单位。在一些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丹佛、费城等,县政府已与市政府合并,但在大多数地方,县市政府是交叉并存的。县通常是地方政府中

最具包容性的单位,美国人口中89%的人是由县级政府提供服务的。 自治市(municipalise)。自治市作为一种地方政府单位是为了给更集中和更稠密的人口提供公共服务而设立的,是一种规模较大的市政自治体,是根据州政府颁发的特许状经营和管理、有明确划定区域的居民聚居单位。在美国的官方统计中,自治市包括市、市镇和村镇等。在美国,大的自治市人口可达数百万人,小的只有几百人。自治市除了提供县和乡镇政府提供的服务外,一般来说还要创造和提供城市类型的服务。在美国没有州一级的直辖市,国际大都市纽约和首都华盛顿都属于与县同一层次的特殊市。 乡镇(townships)。美国除县和市以外,各州设有更小的行政单位,这些单位的名称各州很不相同,如乡、镇、村镇等。即使同一个名称,其实际设立标准、法律地位、行政职能各州也不同。所谓“更小”是就规模而言,在一个县的地域内,可能存在市、镇、乡或村镇;在一个市的范围内,也可能存在县、镇、乡或村镇。这些行政区域都是州的更小分治单位,是由州政府创设的,而不是由市或县创设的。它们虽然处于某个县或市的地域内,却并不意味着它们在行政上归某个县或市管辖。这些政府独立存在,作为综合职能的地方政府,分

细节决定品质——美国学校教育见闻与启示

细节决定品质——美国学校教育见闻与启示 发表时间:2019-08-29T15:46:54.3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作者:吴莲凡[导读] 2018年5月,我们一行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了为期18天的学习之旅,期间我们一行深入当地各中小学,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去美国之前,虽对美国教育早有耳闻,但那都只停留于表面。Seeing is believing.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踏上这片土地,不断印证了脑海中的美国教育印象,同时,我更多地关注了许多学校教育的细节之处。 (浙江省杭州市北秀小学,浙江杭州 310022)摘要:2018年5月,我们一行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了为期18天的学习之旅,期间我们一行深入当地各中小学,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去美国之前,虽对美国教育早有耳闻,但那都只停留于表面。Seeing is believing.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踏上这片土地,不断印证了脑海中的美国教育印象,同时,我更多地关注了许多学校教育的细节之处。关键词:教育;细节 我眼中的美国校园——安静和谐走近任何一所学校,我们发现,每所学校的校门都不起眼,并不像我们国内的学校那么醒目、大气,每个学校的结构大体相似,甚至没有明显的标志,校门处的校名要走近才能看清。学校如同商场、超市大门一样,远远看上去是封闭的,需要重重地推开两道门方可进入校园(两道门之间约两米的距离)。早闻美国的学校都是没有围墙的校园,这种封闭式的建筑使学校内部自成一体,几乎与外界隔绝,加之周围开阔的空地和满眼的绿色,真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无论站在校外,或是走进校园,都见不到喧嚣的场景,而在国内,只要有学校的地方远远就能听到喧嚣声,这在中国的老师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走进校园里面,却有一番“别有洞天”之感,教学楼都不高,一般一至两层,但占地面积很大,楼与楼之间纵横交错。走在其中如同走迷宫。校园里面样样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其利用率都相当的高。每到一所学校,我们发现,学校的阅览室都设在一楼最显眼之处,那里一定是师生经常光顾的地方,足见美国人对阅读的重视。阅览室内设阅读区、讨论区等不同区域,可以同时容纳二、三个班级在里面互不干扰。走廊也好,室内好好,处处皆地毯,十分干净整洁,或坐或躺,处处可见学生学习的模样。纵观我们国内的学校硬件设施都高大上,但一天下来,校园内许多地方学生都不可能光顾,很多设施也就成了摆设。 学校的许多场所都是多功能的。中午用餐时,不同年级的学生错时吃饭,用餐前的大礼堂转眼间摆上餐桌,饭后,这些餐桌被迅速折叠收起来整齐地摆放在了四周,场馆又或经另作他用。学校有两个室内体育馆,每个体育馆的四周上方设有跑道,跑道如同空中楼阁,这样的设计真是巧妙运用每一寸空间,学生在上面跑步的感觉一定很好。 各个教室的桌椅外形多种多样,大小高低不等,这看似“凌乱不整齐”的背后却是包含着对孩子们个性的尊重。不仅桌椅的高度完全根据孩子的身高而定,凳子也是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校长介绍到她们的行为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上:不同姿态的身体有利于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适合低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除了重视阅读,美国中小学普遍重视体育。无论走进哪所学校,篮球场地、网球场地、棒球场地等各种运动区域一应俱全。放学前,随着孩子们的离开,运动场上齐刷刷地开进同十辆长鼻子的黄色校车,等待孩子们全部上车完毕,这些校车一辆接着一辆按照既定的路线有序离开,场面十分壮观!让人惊叹的是,从孩子们上车到校车离开,全部过程都安静整齐有序,各个班级的老师们将孩子们带到校车处就远远地目送孩子们上车,直到校车离开没有听到老师们训斥孩子的声音,也没有孩子们打闹嘻戏的场面。 无处不在的行为教育。早听说美国校园有“会说话的墙”,走进校园自然也就特别关注教室的墙面。的确,任何一所学校,无论走廊上,学生食堂,还是各个教室里墙上,处处都有醒目的提示,那必定是要求全校学生日常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非高大上的口号式标语。比如在Westfield Middle School的校园里,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悬挂在空中的“I rock rules”,内容共有5条,全部都是关于“bully(欺凌)”的,“We will not bully others.我们决不欺凌”、“We will help students who are bullied我们将帮助被欺凌同学……”。这些在我们看来或许只是学校守则中的某一条却被高高挂在Westfield Middle School的任何地方,可见,学校对于这种看似无足轻重的恰恰又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的细节十分关注。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总之,美国教育从细节入手,于细微之处见大气,这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我眼中的美国课堂——自律自由自主、开放的课堂。今天参观了Crooked Creek Elementary School,,与之前的几所学校相比,这所学校校舍显得相对小些,但学校同样干净有序,今天学员分组走进课堂,分别对不同年级的课堂进行了观摩。我们走进的是英语阅读课堂。走进教室,我们发现:教室里学生几人一组,分别在进行不同的学习。讲台上怎么没有老师呢?环顾一下四周,发现老师正在进门靠右边的墙角处指导其中一组孩子学习呢。我们4位老师走进课堂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孩子们的注意,她们照样继续学习和指导。抬头发现前面的PPT上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已作明确要求:老师将班级分成5组,每组2—3个孩子,每组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分别走近不同的组,发现有的孩子在合作查阅词典,一人翻阅,一人在作业单上写,有的孩子在作单词拼写练习,有意思的是,他们都不是在进行传统的听写,而是在一款APP上进行趣味单词拼写练习(如听音写单词,重组字母顺序拼写单词),拼写完毕系统自动评分。我站在孩子或老师身边,他们依然很认真地在辅导学生,并没有特意停下招呼我们,我寻找时机问了孩子或是老师一些问题,他们便会很礼貌地回答。原来,这是一节期末阅读复习检测课,老师在逐个检查测验孩子,四、五个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先是集体及个别回答老师的问题后一个孩子在自行阅读一本书(读完回答问题),第二位孩子回答纸条上的问题(关于同一书本),第三位孩子在向老师复述片断。 无论我们走进哪个班级,都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们都几人一组,或轻轻讨论、或各自学习,老师则在来回指导。看惯了国内“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的场面,对这样的场面还真不适应。当孩子们有问题的时候,老师便走过去,老师得知问题后,没有直接解答,而是问了一下其他孩子:”有谁知道这个问题的”?于是,立马就有一个孩子跑过去,认真进行了解答。 学科融和的课堂。我们走进一个班级,看到孩子们拿着画笔正在画画,满以为是美术课,走进轻轻地问了一声,孩子们回答这是数学课。难怪,这是一所STEM课程的领衔学校。再次走进任何教室,如果不打听,我们很难明确孩子们正在上什么课,这些老师都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为主,老师们将各种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做中学。这样的课堂真正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的。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