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地下建筑与结构》复习题

2012《地下建筑与结构》复习题

2012《地下建筑与结构》复习题
2012《地下建筑与结构》复习题

《地下建筑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地下建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地下建筑;另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地下建筑。

2.弹性地基梁可分为短梁,长梁,刚性梁等三大类。

3.初始地应力一般包括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场。

4.基坑支护结构通常可分为桩式维护体系和重力式维护体系两大类。

5.喷锚支护的主要作用是加固围岩。

6.直墙拱结构一般由拱圈竖直侧墙和底板组成组成。

7.按顶管管道内径大小可分为小口径,中口径和大口径三种。

8.土压力是土与挡土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结构的变位有密切的关系关系。

9.变形缝的构造方式很多,主要有嵌缝式,贴附式,埋入式等三类。

10.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在衬砌内部尚需修建必要的梁,板,柱,墙体等内部结构。

11.地下建筑结构中不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其周围的岩土压力,岩土体的假设,施工技术以及环境因素等。

12.桩(墙)式围护体系一般由买入深度、支撑(或锚杆)结构以及挡土墙等部分组成。

13.箱涵结构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它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桥梁,道路的建设中。

14.箱涵结构多采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15.荷载最不利组合主要有静载与活载组合,静载与动载组合等几种情况。

16.为防止结构由于混凝收缩,温度和_沉降等引起破坏,沿结构纵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间距为30m左右。

17.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结构相比,在计算理论和_施工方法两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

18.按顶管管材可将顶管分为_钢管顶管、_混凝土顶管、_玻璃钢顶管及其他_复合材料顶管等。

19.穹顶直墙衬砌由宆顶,环梁,环墙及底板组成。

二、名词解释题

1.地下建筑结构:修建在地层中的建筑物,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地下建筑结构,另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地下建筑结构.

2.重合墙:重合墙是把主体墙结构的垂直边墙重合在地下墙的内侧在外墙之间填充隔绝材料使之不传递剪力的结构形式。

3. 喷锚支护::由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组成的喷锚联合支护或喷锚网联合支护。

4.半衬砌结构:指隧道开挖后,只在拱部而侧壁不构筑侧墙的结构,该种结构

5.伸缩缝:为了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裂缝和破坏,早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缝或温度缝。

6.浅埋式结构: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当顶板做成平定时,常用梁板结构。浅埋地下通道常采用板式,矩形结构,浅拱形结构,多边形结构。地下指挥所采用平面呈条形的单跨或多跨。

7.斜井:倾斜的永久辅助洞室称斜井。

8. 耐久性要求:结构安全的使用规定的年限即结构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9.附建式结构:根据一定的防护要求修建的附属于较坚固的建筑物的地下室,又称“防空地下室”或“附建式人防工事”;

10.重力式围护体系:指不用支撑及锚杆的自立式墙体结构,厚度相对较大,主要借助

其自重,墙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以墙体在开挖面一下受到的土体被动抗力来平衡墙后的水压力而维持边坡稳定。

三、单选题

1.穹顶直墙衬砌分离式结构主要用于无水平压力或水平压力较小的围岩中,( a )验算环墙的强度

A. 必须

B.不需

C.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2.半衬砌结构包括半衬砌结构和( a )衬砌结构。

A.厚拱薄墙

B.直墙拱形

C.曲墙

D.复合

3.根据我国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中口径顶管一般指介于( b )口径范围的顶管。

A.500-800mm

B.800-1800mm

C.1800-2500mm

4.地下建筑结构的(a )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大小。

A、安全性

B、可靠度

C、适应性

D、功能性

5.( b )是把地下墙的内侧凿毛并用剪力块将地下墙与主体结构物连接起来,在结合部位能够承受剪力的结构形式。

A、剪力墙

B、复合墙

C、框架墙

D、筒体墙

6.( b )是先建造两条连续墙,然后在中间挖土,修建顶板、底板和中间楼层。

A、附建式结构

B、地下连续墙结构

C、沉管结构

D、地下结构

7.( c )一般做成箱形结构,两端加以临时封墙,托运至预定水面处,沉放至设计位置。

A、附件式结构

B、盾构结构

C、沉管结构

D、地下结构

8.( a )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衬砌内力,并据以进行构件截面设计。

A、荷载—结构模型

B、经验类比模型

C、收敛限制模型

D、地层—结构模型

9.地下建筑结构的()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大小。

A、安全性

B、可靠度

C、适应性

D、功能性

四、简答题

1.地下空间结构有几种分类方法?都是如何分类的?

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建筑结构

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地下建筑结构

2.柱式洞门有哪些特点?

3.柱式洞门是在端墙上增加对称的两个立柱,不但雄伟壮观,而且可对端墙局部加强增加洞门稳定性。

3.穹顶直墙衬砌结构有哪些优点?

穹顶直墙衬砌结构是一种圆底薄壁空间结构,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较小的表面积,可以节省材料,降低造价。

4.举例说明自己接触过的或知道的地下建筑有哪些?从功能和作用上介绍这些地下建筑。

5. 什么是附建式结构,有什么特点?

根据一定的防护要求修建的附属于较坚固的建筑物的地下室,又称“防空地下室”或“附建式人防工事”;

1.节省建设用地和投资2便于平站结合,人员和设备容易在战时迅速转入地下

3增强上层建筑的抗震能力4上部建筑对战时核爆炸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以及炮(炸)弹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防空地下室的造价比单建式防空地下室低5结合基本建设同

时施工,便于施工管理,同时也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

6.什么叫沉井结构?它是如何施工的?

不同断面形状的井筒或箱体,按边排上边下沉的方式是其沉入地下,即沉井或沉箱

施工时先在建筑场地整平地面,制作第一节沉井,接着在井壁的围护下,从井底挖土,随着土体的不断挖深,沉井因自重作用克服井壁土的摩阻力,而逐渐下沉,当第一节井筒露出地面不多时停止开挖下沉,接高井筒待到达规定强度后再开挖土下沉,这样交替操作一直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封底浇筑钢筋混凝土,顶板等工作做成地下建筑物。

五、问答题

1.顶管技术可用于哪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管道工程?

.穿越江河湖泊港湾水体下的供水输气输油管道工程,穿越城市建筑群,繁华街道底下的上下水,煤气管道工程,穿越重要公路铁路基下的通讯电力电缆管道工程。水库坝体,涵管重建工程

2.结合基本建设修建防空地下室与修建单建式工事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节省建设用地和投资2便于平站结合,人员和设备容易在战时迅速转入地下

3增强上层建筑的抗震能力4防空地下室的造价比单建式防空地下室低5结合基本建设同时施工,便于施工管理,同时也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

3.什么叫地下连续墙施工?有什么特点?

就是连续施工的方法是始终充满着特殊液体作为沟槽的支护。

4.沉井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1躯体结构钢性大断面大承载能力高抗渗能力强耐久性好内部空间可有效利用2施工场地占地面面积小3适用土质范围广4施工深度大5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6施工时周围体质变形较小

5.地下连续墙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1基坑深度大于10M 2 软土地基或砂土地基3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基坑对周围地面沉降建筑物的沉降要求需要严格限制4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用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且对抗渗有较严格要求时,5采用隧道法施工,内衬与护壁形式成复合结构的工程。

6.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主要与岩体的结构岩石的强度地下水的作用洞石的尺寸与形状之湖的类型和强度和刚度施工方法洞石的埋置深度和支护时间等因素有关。

7.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原则是什么?

答案:对于维护结构的计算一般采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的杆系或框架模型根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工况分布进行计算同时考虑施工工况因其结构先期位移以及支撑变形的影响或采用荷载增量法进行计算即所谓的先变形后支撑的原则

8.叙述地下建筑结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特点。

答案:1弃土及废泥浆的处理问题

2地质条件和施工的适应性问题

3槽壁坍塌的问题

9.弹性地基梁与普通梁相比有哪些区别?

答案:1普通梁只在有限个支座处与基础相连,梁所受的支座反力是有限个未知力,因此,普通梁是静定的或有限次超静定的结构

2普通梁的支座通常看做刚性支座即略去低级的变形只考虑梁的变形弹性地基则又须同时考虑地基的变形

六、计算题

1.验算大型圆形沉井的“抗浮系数”。

已知沉井直径D=68m ,地板浇毕后的沉井自重为650100KN ,井壁土壤间摩擦力f0=20KN/㎡,5m 内按三角形分布,沉井入土深度为h0=26.5m ,封底时的地下水静水头H=24m 。

2.某工程顶进直径为1640mm 的钢筋混凝土管,顶进长度为30m ,管顶覆土深度为5m ,

土重度γ=17kN/m 3,,土的摩擦角φ为200,摩擦系数f=0.25,求最大顶力值。

设混凝土管外径D 1=1910MM ,管节单位长度重量G=20kN/m 。(已知当H/D 1=2.6时,0.7K p )

3.有一地下洞室,开挖宽10m ,高12m ,顶部为割圆拱。围岩为石英砂岩,属稳定性较差的Ⅴ级围岩,其重度为25kN/m 3

。采用16锰m d =20mm 的螺纹钢筋砂浆锚杆,g R =340a MP ,喷混凝土为C20,抗拉设计强度为0.84a MP 钻孔直径38mm ,砂浆与钢筋的粘结力3a MP ,与钻孔岩石的粘结力2a MP 。试设计该洞室的喷锚结构。

本质安全管理认证复习题

本质安全复习题 1、“五型神华”指哪“五型”? 答: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进展型的国际一流综合性能源企业。 2、什么是本质安全治理体系? 答:本质安全治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治理职员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通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治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治理体系。 3、本质安全治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职员无违章,治理无漏洞,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滞,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4、本质安全治理体系组成? 答:本质安全治理系统由安全治理环境、安全目标、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估、治理标准与治理措施、监督保障体系、信息系统、监管(评审、评价)等要素构成。 5、什么是本质安全型企业? 答:是指与生产安全有关的各个差不多要素,如人员素养、技术设备、经营环境、制度流程(简称人、机、环、管)等,能够全然上保证安全可靠的企业。 6、本质安全治理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本质安全治理具体体现在人员的本质安全、设备的本质安全、环境的本质安全、治理的本质安全四个方面。 7、制定神华集团本安体系(煤制油化工)达标考核方法的目的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为进一步推动集团煤制油与煤化工企业本安体系(煤制油化工)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健全煤制油化工生产单位本质安全治理机制的职责,梳理化工生产单位健康、安全和环境治理过程,提高过程操纵能力,持续实现良好安健环绩效,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神华集团公司所属煤制油化工生产单位(含试生产6个月以上的项目)。 8、哪些部门负责神华集团本安体系(煤制油化工)的评比考核工作? 答:集团安全监察局是集团公司煤制油化工生产单位本质安全治理体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 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 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 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D)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通信工程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卷及答案:通信工程 一、填空题 1.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2.同步通信卫星是指在地球赤道上空约()km的太空中围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通信卫星。 3.国际卫星的通信方式已由以模拟频分方式为主,转向以()方式为主。 4.卫星通信网是由一个或数个通信卫星和指向卫星的若干个()组成的通信网。 5.通信卫星的温控方式有两种,即()和无源控制。 6.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设备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及跟踪伺服系统组成,一般采用修正型()天线。 7.卫星通信地球站的频分多路复用是多个话音通道在基带频率上按频率顺序排列合并成一个()的过程。 8.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时分多路复用是多个话音PCM信道在时间域内顺序排列合并成一个单一()的过程。 9.通信卫星是作为无线电通信()的人造地球卫星。 10.卫星通信地球站是指在地球的陆上、水上、空中设置的能通过通信卫星传输信息的(),简称地球站。 11.甚小天线地球站()网根据其网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以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门限扩展技术可降低门限(C/N 值)()dB。 A.1~2 B.2~3 C.3~4 D.4~5

2.国内卫星通信一般的TDMA方式的速率在()Mbit/s以下。 A.60 B.120 C.180 D.200 3.卫星通信地球站通过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的转发进行通信,视地球站纬度高低,其1跳的单程空间距离为72000~()km。 A.80000 B.82000 C.90000 D.92000 4.常用的固定卫星以C频段的居多,C频段为上行6GHz、下行()GHz。 A.4 B.6 C.8 D.10 5.Ku频段卫星上行为()GHz,下行为11GHz/12GHz。 A.10 B.14 C.18 D.22 6.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使用()频段。 A.L B.S C.C D.Ku 7.卫星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转发器和()。 A.收信机 B.发信机 C.通信天线 D.基站 8.通信卫星中自旋稳定卫星的太阳能电池阵有效功率为三轴稳定卫星太阳能电池帆板有效功率的()左右。 A.1/2 B.1/3 C.1/4 D.1/5 9.模拟卫星通信单路单载波/调频/频分多址方式采用语音激活技术,可提高转发器功率利用率()倍。 A.1 B.15 C.2 D.25 三、多项选择题 1.卫星通信网按卫星的服务区域划分,有()和国内卫星通信网等。 A.国际卫星通信网 B.区域卫星通信网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 答案:A [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

本安知识竞赛复习题

本安知识竞赛复习题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哪五部分构成? 风险预控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 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作业人员是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是本质安全的、环境系统是本质安全的、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的。 3、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及管理模式是什么? 本质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4、本安体系的实施流程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设计,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PDCA的含义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4个阶段。 5、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对危险源的辨识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从四个方面考虑,分别是人员的不安全因素、机(物)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7、什么是危险

是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8、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知识与技能缺陷。 2. 思想和情绪因素。 3.利益与管理原因。 4.生产环境影响。 9、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2.强化安全管理 3.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 4.改善作业环境 5.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 10、工余安健环宣传的内容有哪些? 居家、旅行所涉及的交通、消防、环保及生活、急救常识等和工余事故的防范措施。 11、职业安全健康——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12、风险评估的内容有: 1.员工健康风险评估; 2.环境影响风险评估; 3.火灾风险评估; 4.危险物品风险评估; 5.紧急情况风险评估; 6.危险任务风险评估; 7.流程风险评估; 8.对影响产品质量指标因素的评估。 13、便携式气罐存放符合以下要求: 1.空瓶和满瓶要分开放置,有害气体单独存放,竖立并有防倒装置; 2.存放区域应进行隔离,通风良好; 3.瓶体要用指定颜色进行标记,标明注意事项。 14、各单位应在哪些区域设置警示标识? 各单位应在噪音超标区域、有毒有害区域、受污染区域及其它危险区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2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 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2 A.C7H167142818818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 g的FeCl x样 1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本安竞赛知识题库1.doc

本质安全知识题库 1.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最小化原理(2)替代原理(3)稀释原理(4)简化原理。 2.不安全行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什么? 答: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 3.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优点是针对性强。 4.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5.什么是风险评估? 答: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6.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称之为什么行为? 答:可称之为非故意违章行为。 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什么标志,方可使用。 答: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8.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有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2种。 9.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10.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答: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 11.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1)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 (2)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12.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核心? 答:以风险预控为核心。 13.煤矿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的缺点是什么? 答:缺点是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14.《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是在什么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 答: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 15.什么是顶板事故? 答: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 16.因井下一氧化碳超标而导致工作人员乏力、恶心呕吐现象,在事故划分中应划分为哪类事故?答:瓦斯事故。 17.本质安全管理以什么为管理模式? 答:以PDCA管理为管理模式。 18.什么是纠正措施?

2012年天津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版(20200528223635)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 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 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 应变化情况是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 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2, 则P1和P2/P1分别为 A.PR/kU,1/n B(P/kU)2R, 1/n C. PR/kU, 1/n2 D (P/kU)2R,1/n2 5. 两个固定胡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 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 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 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 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研真题909世界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 卷) 科目代码: 909 科目名称: 世界近现代史 适用专业: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变革,最显著地体现在 A 纺织业 B 交通运输业 C 冶金业 D 机械制造业 2. 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 A 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 B 手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 C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 D 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3.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4.观察下列漫画。它形象地反映了近代哪一国家的外交政策? 图1 图2 A 俄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5.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其中符合全球史观的认识是 A 欧洲人发现了美洲 B 欧美文明发生相遇与碰撞 C 欧洲人侵犯了美洲 D 欧洲人发现并侵犯了美洲

2012年文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湖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数学(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1,0,1},N={x|x 2=x},则M ∩N= A.{-1,0,1} B.{0,1} C.{1} D.{0} 【答案】B 【解析】 {}0,1N = M={-1,0,1} ∴M ∩N={0,1}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较简单,易得分.先求出{}0,1N =,再利用交集定义得出M ∩N. 2.复数z=i (i+1)(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1-i B.-1+i C.1-i D.1+i 【答案】A 【解析】由z=i (i+1)=1i -+,及共轭复数定义得1z i =--.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及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先把Z 化成标准的 (,)a bi a b R +∈形式,然后由共轭复数定义得出1z i =--. 3.命题“若α= 4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若α≠4π,则tan α≠1 B. 若α=4 π ,则tan α≠1 C. 若tan α≠1,则α≠4π D. 若tan α≠1,则α=4 π 【答案】C 【解析】因为“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若p ?,则q ?”,所以 “若α=4 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若tan α≠1,则α≠ 4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4.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 是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体的三视图问题,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知,原图下面图为圆柱或直四棱柱,上面是圆柱或直四棱柱或下底是直角的三棱柱,A,B,C,都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D不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因为它的正视图上面应为如图的矩形.

本安知识题(附答案)

2013年本安知识150题 一、填空填 1. 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2.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3. 的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4.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5.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 6. 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管理确定目标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二)风险评估方法 7. 8. 体。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1.管理对象提炼 9.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2.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 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 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出处: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11.矿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包括管理层、安监员、职业健康管理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3——4.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 5个等级。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3.本安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行动前的意识,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因素 14.《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5.《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6.《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的 否决指标之一规定,死亡人数累计达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7.《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 出处:AQ/T1093-2011第4.1。 1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应传达到 出处:AQ/T1093-2011第4.2-g。 1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

2012年河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doc

一、填空(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共 12 分) )联流程的板式换热器,共( 9 )板、热流体换热共( 1 )程、每程( 4 )流道、冷流体换热共( 2 )程、每程( 2 )流道、流程组合表式( 1*4/2*2 )。 2均质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过程,包括()、()双重功效。 3、压力容器产生边缘应力的条件的是连接的两部分受力后(变形)不同,且互相(约束)。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分) 4、压力容器凡是当连接的两个壳体的经线曲率没有共切线时,必然产生( B )。 A、横压力 B、横推力 C、临界压力 5、对辊式馒头机两个成型辊的转动方向为( A )。 A、同向旋转 B、反向旋转 C、一个转动、一个不转 6、饺子成型机要改变面皮的厚度,应调节( C )。 A、叶片泵的定子 B、输面绞龙与机筒的间隙 C、内外面嘴的环隙 7、要生产酥性饼干应选用饼干机的类型为( B )。 A、摇摆冲印式饼干成型机 B、辊印式饼干成型机 C、辊切式饼干成型机 8、 其临界压力P 临

(A)、 P 临A > P 临B ; (B)、 P 临A = P 临B ; (C)、 P 临A < P 临B 三、简答(本大题共 11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4分) 么? 答:采用高强度钢制造外压容器时,对提高外压容器的临界压力值的影响不大。因为外压容器的临界压力值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外压容器的临界压力值越大。而高强度钢与普通钢的弹性模量值相差不大,因此,两种材料的临界压力值相差不大。采用高强度钢使得成本会增加。 10、分别写出半径为R的球形容器和圆筒形容器的第一、第二曲率半径; 1)球形容器:第一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R 1= R= 2 R、 2)圆筒形容器:第一曲率半径、R 1=∞;第二曲率半径;R= 2 R 11、设计食品烤炉时,为达到节能的目的,结构方案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结构方案上应采取的措施: 1、选取好的保温材料 2、采用合理的保温层厚度 3、加强炉体密封 4、减小炉体的外表面积 5、提高炉体内表面的反射能力 6、选择节能的辐射元件等 12、列管式换热器热补偿结构的形式有哪几种?试画出其中一种的原理简图。 答:列管式换热器热补偿结构的形式有热补偿圈法、浮头法、U型管法、填料函式 13、液体搅拌机加挡板的作用是什么?挡板是否越多越好?在什么情况下液体搅拌机需加挡板? 答:液体搅拌机加挡板的作用:改变流型、增加湍动、防止打漩。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 【解析】CO(g)+H2O(g)催化剂 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 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本安体系知识竞赛复习题

本安体系知识竞赛复习题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哪五部分构成? 风险预控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 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作业人员是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是本质安全的、环境系统是本质安全的、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的。 3、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及管理模式是什么? 本质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 4、本安体系的实施流程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设计,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PDCA的含义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5、危险源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对危险源的辨识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从四个方面考虑,分别是人员的不安全因素、机(物)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7、2010年保德煤矿本质安全体系目标 维持本质安全二级矿井

8、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知识与技能缺陷。 2、思想和情绪因素。 3、利益与管理原因。 4、生产环境影响。 9、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2、强化安全管理 3、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 4、改善作业环境 5、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 10、工余安健环宣传的内容有哪些? 居家、旅行所涉及的交通、消防、环保及生活、急救常识等和工余事故的防范措施。 11、职业安全健康——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12、风险评估的内容有: 1、员工健康风险评估; 2、环境影响风险评估; 3、火灾风险评估; 4、危险物品风险评估; 5、紧急情况风险评估; 6、危险任务风险评估; 7、流程风险评估; 8、对影响产品质量指标因素的评估。 13、便携式气罐存放符合以下要求: 1、空瓶和满瓶要分开放置,有害气体单独存放,竖立并有防倒装置; 2、存放区域应进行隔离,通风良好; 3、瓶体要用指定颜色进行标记,标明注意事项。 14、各单位应在哪些区域设置警示标识? 各单位应在噪音超标区域、有毒有害区域、受污染区域及其它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15、井下高压隔爆开关应安装: 1、欠压释放保护; 2、短路保护; 3、过负荷保护; 4、选择性接地保护装置; 5、真空高压隔爆开关还应装过压保护。

本安考试题答案

本安考试题 姓名_______ 工种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是以下哪个名词的解释( b ) A 风险 B 危险源 C 隐患 D 不安全行为 2.下列危险源选项中,类型属于“机”的是( c ) A 顶板离层 B 瓦斯超限 C 胶带运输机无保护 D 违章操作 3.以下不属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优点的是(d ) A 风险预控管理 B 主动式制管理 C 注重风险过程管理 D 注重最终效果管理 4.下列选项中,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从高到底排序正确的是( c ) A 重警、巨警、中警、低警、轻警 B 重警、巨警、中警、轻警、低警 C 巨警、重警、中警、低警、轻警 D 巨警、重警、中警、轻警、低警 5.矿井瓦斯属于井工煤矿危险源,对其应采用哪种监测模式( a ) A 实时检测 B 定期监测 C 间断性监测 D 不需要监测 6.利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的优点有许多,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的是( b ) A 简便 B 时效性强 C 祥尽 D 易掌握 7.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属于下列哪类危险源( a )A 人 B 机 C 环 D 管 8.组织机构不合理属于下列哪类危险源( d ) A 人 B 机 C 环 D 管 9.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对煤矿事故的分类,以下不正确的是( b ) A 瓦斯事故 B 爆炸事故 C 机电事故 D 放炮事故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痕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b ) A 在空顶下作业 B 在安全出口处放置其他物品,造成通道不畅通 C 睡岗 D 井下作业时,私自拆卸矿灯和自救器 11. 危险源监测、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属于( b ) A 事前预控 B 过程监测 C 事后处理 12、风险矩阵法中重大风险的风险值是( b ) A 30-36 B 18-25 C 9-16 D 3-8 E 1-2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痕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B ) A 在空顶下作业 B 连采机司机超循环作业 C 睡岗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的选项为( D ) A 领导重视 B 责任明确 C 全员参与 D 班组建设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处分的种类是( D ) A 警告 B 降级 C 撤职 D 待岗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 C D )。 A 同时扩建 B同时设计

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

经济学历年真题 暨南大学2009年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简述 1、描述资本供给曲线 2、简述蛛网模型 3、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解决了什么问题? 4、请作图说明既定产量下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 5、什么叫货币乘数?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简述当税率提高时,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 二、计算题 1、给出经济模型,计算GDP,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的影响,GDP变化所需要的政府转移支付提高量(麻烦,4个问号)关于国民收入核算。 2、关于需求函数为Q=24000-500P,供给函数为Q=6000+1000P,求均衡产量和价格。 三、论述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时P=MC,而在长期均衡时P=MC=AC? 2、今年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请结合当前的背景论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3、请论述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8年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 简述5*9'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2.社会福利函数 3.寡头市场弯折的需求曲线, 4.新凯恩斯主义对短期总供给的推导 5.说明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 论述3*20' 1.运用新贸易理论说明部门内贸易的原因 2.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3.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计算3*15' 1.关于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的计算 2.关于最优效用数的计算 3.关于总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2007年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试题 考研加油站 https://www.doczj.com/doc/8c15124461.html,/ 一.问答题,60分 1.简述序数效用理论。请用图形说明 2.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简述“看不见的手”原理和帕累托最优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