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频分复用及应用实例

频分复用及应用实例

频分复用及应用实例

频分复用及应用实例

?频分复用

?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

?

?频分复用及应用实例

?

?一、频分复用

?

?

?概念:多路复用是将若干路彼此无关的消息信号合并在一起,在一个信道中进行传输。

?

?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五年五月

摘要 由于OFDM技术出现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该技术在移动通信上已经得到快速发展。本论文主要研究OFDM系统的应用,介绍了OFD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简要阐述OFDM在无线移动技术中的发展前景。在介绍OFDM原理的同时,比较FDM与OFDM 的异同点,认识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对OFDM的意义,简述OFDM的优势和缺点,了解OFDM的关键技术,研究OFDM频域和时域的波形图,利用加窗技术来提高OFDM的功率谱密度。 关键字:正交频分复用;码间干扰;循环前缀;高斯白噪声

Abstract Because of OFDM technology emerged about forty years,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iel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OFDM system,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FDM technology, besides, the thesis also describ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wireless mobile technology. While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OFDM,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FDM and OFDM, understa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interval and cyclic prefix in OFDM,I describ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FDM briefly, and know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OFDM,studied the domain waveform figure OFDM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by using the window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OFDM. Keywords: OFDM; ISI; CP; WGN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频分复用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频分复用(FDM)是通信系统中信号多路复用方式中的一种,本质上是依据频率来分隔信道的。频分复用技术在当今通信领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根据性质和特点的不同频分复用还可以被细分为传统的频分复用(FD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频分复用基本原理,系统实现以及其应用特点;第二部分介绍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及DFT的实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在实际应用中当载波频率接近时,频谱会发生重叠,传统的频分复用解调效果容易出现失真,正交频分复用由于其载波的正交性特点,在频谱发生重叠时可以保证解调效果;最后通过MATLAB程序中的SIMULINK仿真图来表现正交频分复用的优越之处。 关键词频分复用;正交频分复用;MA TLAB仿真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research Abstract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is a kind of signal multiplexing mod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is divided by frequency channel essentially.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is very widely used in today'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FDM)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part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its realization of DFT are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part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n guarantee the demodulation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hen the carrier frequency is close to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pectrum overlap happens ,which is introduced in the third part .Finally by SIMULINK of MA TLAB simulation diagram to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Keywords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A TLAB simulation

三路频分复用系统设计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5年春季学期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题目: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摘要 频分复用是一种用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在FDM中,信道的带宽被划分成很多个互不重叠的频率段(子通道),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字信道,并且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占用的频段(防护频带)进行隔离,以防止信号重叠。在接收端,采用适当的带通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从而恢复出来所需要的信号。 本次以“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防真设计”为题目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在MATLAB仿真环境为基础,利用STMULINK仿真工具,根据频分复用的原理,仿真频分多路复用系统。并设计必要的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从复用信号中恢复所采集的语音信号。最后通过系统的仿真波形图对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本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再次熟悉了频分复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如何通过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关键词:频分复用;FFT;Matlab;频谱分析

目录 一设计任务目的及要求 (1)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1) 1.2设计要求 (1) 二原理与模块介绍 (2) 2.1 频分复用通信系统模型建立 (2) 2.2 语音信号采样 (5) 2.3 语音信号的调制 (7) 2.4滤波器的设计 (8) 2.4.1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8) 2.5 信道噪声 (10) 三设计内容 (11) 3.1 设计流程图 (11) 3.2 语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仿真 (12) 3.2.1 信号的时域仿真 (12) 3.2.2信号频域仿真 (13) 3.3 复用信号的频谱仿真 (13) 3.4传输信号的仿真 (14) 3.5 解调信号的频谱仿真 (15) 3.6恢复信号的时域与频域仿真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及其实现.

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及其实现 高建勤熊淑华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都610064 ) 摘要本文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OFDM系统的实现方法,并简要分析了OFDM系统的性能特点。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解调 The Fundamental and Implementation of OFDM Gao Jianqin Xiong Shuhua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s firstly introduced, and then its methods to implement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OFDM system are given briefly. Key words: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1.引言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如何高速和可靠地传输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虽然现在数据传输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随着通信的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业务的增长,可以利用的频率资源日趋紧张。OFDM调制技术的出现为实现高效的抗干扰调制技术和提高频带利用率开辟了一条的新路径。OFDM调制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军用的高频通信系统,也曾被考虑应用于高速调制解调器。目前OFD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和视频领域和民用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ETSI标准的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高

频分复用两路通信电路的设计

1 软件基础 1.1Multisim软件简介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Multisim,您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并利用工业标准SPICE模拟器模仿电路行为。借助专业的高级SPICE 分析和虚拟仪器,您能在设计流程中提早对电路设计进行的迅速验证,从而缩短建模循环。与NI LabVIEW和SignalExpress软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强大技术的设计流程,从而能够比较具有模拟数据的实现建模测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路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来完成。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代替了大包大揽的试验电路,大大减轻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整机检测提供参考数据,还可保存大量的单元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参数。采用仿真软件能满足整个设计及验证过程的自动化。 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 EDA 工具软件。作为 Windows 下运行的个人桌面电子设计工具, Multisim 是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 它的主要优势为: (1)通过直观的电路图捕捉环境, 轻松设计电路 (2)通过交互式SPICE仿真, 迅速了解电路行为 (3)借助高级电路分析, 理解基本设计特征 (4)通过一个工具链, 无缝地集成电路设计和虚拟测试 (5)通过改进、整合设计流程, 减少建模错误并缩短上市时间 1.2 Multisim的特点 (1)直观的图形界面 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

计算机网络应用 频分多路复用

计算机网络应用频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指一种在信道上同时发送多个模拟信号的方法。它将具有一定带宽的信道划分成多条具有较窄带宽的子信道,各个子信道之间都保留一定宽度的隔离频带,每条子信道供一个用户使用。每条子信道具有各自的载波信号频率,各个子信道的中心频率互不重合,其模型如图2-30所示。 96KHz 图2-30 频分多路复用模型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最早是由电话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它用来在一条电话线上传输多个语音信号。它可以用于语音、视频或数据信号,其常应用于无线电广播传输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中。例如,电话线的带宽达250kHz,而音频信号的有效带宽范围为300Hz~3400Hz,4000Hz的带宽就足够用来传输音频信号。为了使各信道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减少相互干扰,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标准中,60kHz~108kHz的带宽可以划分为12条载波电话的信道,每对电话用户都可以使用其中的一条信道进行通信。如图2-31所示,为6路频分多路复用的示意图。 D E F ’’’’’’ 图2-31 6路频分多路复用示意图 另外,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也是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它利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方法,将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使用的双绞线划分为3个频段,它们分别是0KHz~4KHz频段、20KHz~50KHz频段、150KHz~500KHz频段或140KHz~1100KHz频段。其中,0KHz~4KHz频段用来传送传统的语音信号;20KHz~50KHz频段用来传送计算机上载的数据信息;150KHz~500KHz频段或140KHz~1100KHz用来传送从服务器上下载的数据信息。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道估计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道估计 【摘要】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支持高质量高速率的移动多媒体业务。无线环境中存在多径衰落、多谱勒频移和信道快速时变等许多不利因素。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可有效解决多径造成符号间干扰的传输手段。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作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当作一种复用技术。本文详细研究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关键词:OFDM、信道估计 【Abstract】The next generation of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to support high-guality and high-speed mobile multimedia services. multipath fading,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and fast time-varying channel, and many other negative factors exist in Wireless environmen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eras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transmission which caused by multi-path.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FDM system, OFDM system channel estimation, space-tim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sub-set of technologies an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Keywords: OFDM system, OFDM system channel estimation

频分复用系统设计报告

《信息处理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黄在勇专业班级:通信1104班 指导教师:周建新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频分复用 初始条件: Matlab软件、信号与系统、通信处理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根据频分复用的通信原理,用matlab采集两路以上的信号(如语音信号),选择合适的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得到复用信号。然后设计合适的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从复用信号中恢复出所采集的语音信号。设计中各个信号均需进行时域和频域的分析。 参考书: [1]陈慧慧、郑宾. 频分多址接入模型设计及MATLAB仿真计算(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0 [2]李建新、刘乃安、刘继平. 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ATLAB通信工 具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 2000 [3]邓华等. 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 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 2003 时间安排: 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 2、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1)理解相关技术原理,确定技术方案,时间2天; (2)选择仿真工具,进行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6天; (3)总结结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要求 (2) 2频分复用通信系统模型 (3) 3频分复用系统方案设计 (6) 3.1语音信号采样 (6) 3.2语音调制信号 (7) 3.3 系统的滤波器设计 (8) 3.4信道噪声 (9) 4频分复用原理实现与仿真 (11) 4.1 语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仿真 (11) 4.2 复用信号的频谱仿真 (12) 4.3 传输信号的仿真 (13) 4.4 解调信号的频谱仿真 (14) 4.5恢复信号的时域与频域仿真 (16) 5 心得体会 (18) 附录I 源程序 (19) 附录II 参考文献 (24)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简述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及特点,论述了其 原理及实现方法,构建了OFDM系统的实现框图,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介绍了几种典型应用。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调制 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宽带化已成为当今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网络的迅速增长使人们对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解决无线信道中多径衰落和加性噪声等问题,同时降低系统成本,人们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OFDM是一种多载波并行传输系统,通过延长传输符号的周期,增强其抵抗回波的能力。与传统的均衡器比较,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成本,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对高速数字通信量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发展 OFDM的概念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1970年OFDM的专利被发表[1],其基本思想通过采用允许子信道频谱重叠,但相互间又不影响的频分复用(FDM)方法来并行传送数据。OFDM早期的应用有AN/GSC_10(KATHRYN)高频可变速率数传调制解调器等[1]。 在早期的OFDM系统中,发信机和相关接收机所需的副载波阵列是由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系统复杂且昂贵。1971年Weinstein和Ebert提出了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OFDM系统中的全部调制和解调功能[3]的建议,简化了振荡器阵列以及相关接收机中本地载波之间严格同步的问题,为实现OFDM的全数字化方案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80年代以后,OFDM的调制技术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在有线信道的研究中,Hirosaki于1981年用DFT 完成的OFDM调制技术,试验成功了16QAM多路并行传送19.2kbit/s的电话线MODEM[4]。 1984年,Cimini提出了一种适于无线信道传送数据的OFDM方案[5]。其特点是调制波的码型是方波,并在码元间插入了保护间隙,该方案可以避免多径传播引起的码间串扰。 进入90年代以后,OFDM的应用又涉及到了利用移动调频(FM)和单边带(SSB)信道进行高速数据通信、陆地移动通信、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VHDSL)、数字声广播(DAB)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陆地广播等各种通信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传输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许多高速信息传输领域得到应用,并且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传输技术。本讲座将分3讲来介绍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第1讲首先介绍OFDM的基本原理,第2讲介绍OFDM中的相关信号处理技术,第3讲介绍OFDM中的多址方式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1 引言 近些年来,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载波传输把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比特流,每个子数据流将具有低得多的比特速率。用这样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状态符号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就构成了多个低速率符号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在许多文献中,OFDM 也被称为离散多音(DMT)调制。OFDM利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分别实现调制和解调,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除了OFDM方式之外,人们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式,如矢量变换方式、基于小波变换的离散小波多音频调制(DWMT)方式等,但这些方式与OFDM相比,实现复杂度相对较高,因而在实际系统中很少采用。 OFDM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作了许多理论上的工作,论证了在存在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道上采用多载波调制可以优化系统的传输性能;1970年1月有关OFDM的专利被首次公开发表;1971年,Weinstein和Ebert在IEEE杂志上发表了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法;8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在高速调制解调器、数字移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载波调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OFDM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天, OFDM已经在欧洲的数字音视频广播(如DAB和DVB)、欧洲和北美的高速无线局域网系统(如HIPERLAN2、IEEE 802.11a)、以及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如ADSL、VDSL)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正在考虑在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基于IEEE 802.15标准的个人信息网以及未来的下一代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OFDM技术。 OFDM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 (1)OFDM可以有效地对抗多径传播所造成的符号间干扰,其实现复杂度比采用均衡器的单载波系统小很多。 (2)在变化相对较慢的信道上,OFDM系统可以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信噪比来优化分配每个子载波上传送的信息比特,从而大大提高系统传输信息的容量。 (3)OFDM系统可以有效对抗窄带干扰,因为这种干扰仅仅影响OFDM系统的一小部分子载波。 (4)在广播应用中,利用OFDM系统可实现有吸引力的单频网络。 与传统的单载波传输系统相比,OFDM的主要缺点在于: (1)OFDM对于载波频率偏移和定时误差的敏感程度比单载波系统要高。 (2)OFDM系统中的信号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R)使得它对放大器的线性要求很高。

FDMA频分复用系统设计

山东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班级学号 题目频分复用系统设计 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进行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立概念,加深理解滤波、FDM等的综合应用。设计5~8路基带信号(带宽相同)进行FDM传输的一个系统,调制方式可以选择DSB、SSB、AM或VSB,也可以采用多采样率系统实现;在接收端进行解复用和解调,恢复出原始的各路基带信号。 基本要求 (1)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DFT对模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掌握设计FIR和I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 (2)掌握FDM系统的原理及简单实现方法 (3)设计出系统模块图,记录仿真结果; (4)对结果进行分析,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高西全,丁玉美.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01 [2]A.V.奥本海姆,R.W.谢弗. 离散时间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09 [3]胡广书. 数字信号处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matlab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资料 [5]樊昌信. 通信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完成期限:自 2012 年 6 月 28 日至 2012年 7 月 13 日 指导教师:张凯丽教研室主任:

目录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设计任务 1.2 设计要求 2 设计作用及其目的 3 设计过程及原理 3.1 频分复用通信系统模型建立3.2 信号的调制 3.3 系统的滤波器设计 3.4 信道噪声 4.基于simulink的FDMA仿真5参数设置 6频谱波形分析 7实验心得及体会 8 参考文献

浅解OFDM(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技术

浅解OFDM(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技术 [摘要]OFDM的全称为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意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技术是多载波传输技术的典型代表。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利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Y,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r,Fast Fourier Transform)来分别实现调制和解调,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本文介绍了OFDM 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OFDM;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1OFDM基本原理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对不同的载波进行调制。这种并行传输体制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的性能。传统的频分复用方法中各个子载波的频谱是互不重叠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发送滤波器和接受滤波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为了减小各个子载波间的相互串扰,各子载波间必须保持足够的频率间隔,这样会降低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现代OFDM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各子载波的产生和接收都由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完成,极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同时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各子载波上的频谱相互重叠(如图1所示),但这些频谱在整个符号周期内满足正交性,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复原信号。 当传输信道中出现多径传播时,接收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会被破坏,使得每个子载波上的前后传输符号间以及各个子载波间发生相互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个OFDM传输信号前面插入一个保护间隔,它是由OFDM信号进行周期扩展得到的。只要多径时延不超过保护间隔,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就不会被破坏。

计算机网络 多路复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 多路复用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或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介质的传输能力往往会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要求。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实现在一条通信线路上同时发送多个信号,使得一条通信线路可以由多个数据终端设备同时使用而互不影响,这就是多路复用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主要由两大类:一种是将带宽较大的信道分割成为多个子信道,即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另一种是将多个带宽较窄的信道组合成一个频率较大的信道,即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是一种在信道上同时发送多个模拟信号的方法。它将传输频带划分为若干个较窄的频带,每个频带构成一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都有各自的载波信号,而且其载波信号的频率是唯一的。一个具有一定带宽的通信线路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频率范围,互相之间没有重叠,且在每个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之间保留一段距离。这样,一条通信线路被划分成多个带宽较小的信道,每个信道能够为一对通信终端提供服务。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电话公司开发的,用来在一条电话线上传输多个语音信号。它可以用于语音、视频或数据信号,但是最常见的应用是无线电广播传输和有线电视。例如电话线的带宽达250kHz ,而音频信号的有效范围为300Hz~3400Hz ,4000Hz 的带宽就足够用来传输音频信号。为了使各信道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减少相互干扰,60kHz~108kHz 的带宽可以划分为12条载波电话的信道(此为CCITT 标准),每对电话用户都可以使用其中的一条信道进行通信。如图3-17所示,为6路频分多路复用的示意图。 D E F ’’’’’’ 图3-17 6路频分多路复用示意图 2.时分多路复 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是一种多路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它已经在现代数据网络中替代了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通信序列中,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将为在网络上交换信号的每一个设备分配一段时间或时间片。在这个时间片中,信道只能传输来自该交换信号设备的数据。 例如,在多台计算机连接在同一条公共传输通道上,多路复用器在通道信道中将会按一定的次序轮流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时间片,当轮到某台计算机时,这台计算机与通信通道接通,进行数据交换。而其他计算机与通信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待分配时间片用完后,则 提 示 由于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多路传输的一种较早、效率较低的形式。因此,该技术 在现代数据网络中的使用是有限的。

频分复用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 1.1设计任务:.................................................................................................. - 1 - 1.2设计要求:.................................................................................................. - 1 - 2设计原理................................................................................................................. - 2 - 2.1频分复用原理.............................................................................................. - 2 - 2.2语音信号采样.............................................................................................. - 3 - 2.3语音信号的调制.......................................................................................... - 4 - 2.4加噪仿真信道传输...................................................................................... - 6 - 2.4系统滤波器的设计...................................................................................... - 7 - 3 MATLAB程序设计流程........................................................................................... - 8 - 4仿真结果................................................................................................................. - 9 - 4.1语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仿真...................................................................... - 9 - 4.2复用信号的频谱仿真................................................................................ - 10 - 4.3传输信号的仿真........................................................................................ - 11 - 4.4 带通滤波器设计....................................................................................... - 11 - 4.5解调信号的频谱仿真................................................................................ - 13 - 4.6低通滤波器设计........................................................................................ - 13 - 4.7恢复信号的时域与频域仿真.................................................................... - 13 - 5小结体会............................................................................................................... - 16 - 6附录....................................................................................................................... - 17 - 7参考文献............................................................................................................... - 22 -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作业答案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作 业答案

一、 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信息发送者(信源)、信息接收者(信宿)和处理、传输信息的各种设备共同组成。 2.通信网的组成:从物理结构或从硬件设施方面去看,它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及传输链路三大要素组成。终端设备主要包括电话机、PC机、移动终端、手机和各种数字传输终端设备,如PDH端机、SDH光端机等。交换节点包括程控交换机、分组交换机、ATM交换机、移动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交叉连接设备等等。传输链路即为各种传输信道,如电缆信道、光缆信道、微波、卫星信道及其他无线传输信道等。 3.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进行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4.名词解释通信系统:从信息源节点(信源)到信息终节点(信宿)之间完成信息传送全过程的机、线设备的总体,包括通信终端设备及连接设备之间的传输线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二、 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

3.传输多路信号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空分复用(SDM)。 5.香农公式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取决于:信号的功率S;信道带宽B;信道信噪比S/N。 6.按照调制信号m(t)对载波信号c(t)不同参数的控制,调制方式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7.调制的作用:(1)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2)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信道的频带利用率.(3)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改善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8.比较调制方式中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的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AM功率利用率低,信号频带较宽,频带利用率不高;DSB节省了载波功率,功率利用率提高了,但它的频带宽度仍是调制信号带宽的2倍,频带利用率不高;SSB的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都较高。 9.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编码方式分为:波形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增量调制(ΔM);参数编码:线性预测编码LP;混合编码:MPLPC和CELP 10.适合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是AMI和HDB3码,比较其特点:AMI码对应的基带信号是正负极性交替的脉冲序列,而0电位保持不变的规律,AMI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直流成分,高低频分量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AMI码的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规律观察误码情况;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同时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

频分两路复用系统设计

目录 一、设计原理 (2) 2.1 频分复用的概述 (2) 2.2 频分复用原理 (2) 2.3频分复用的的特点与优点: (5) 二、设计流程图 (6) 三、单元电路设计 (7) 1、调制电路 (7) 2、解调电路 (7) 3、加法器电路 (8) 4、滤波电路 (9) 5、电源电路 (10) 四、System View仿真及仿真原理结果分析 (11) 五、总结及实习心得 (15) 总原理图 (16) 参考文献: (17)

一、设计原理 2.1 频分复用的概述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频分复用是利用各路信号在频率域不相互重叠来区分的。若相邻信号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将会使输出信号产生失真。为了防止相邻信号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应合理选择载波频率fc1, fc2, …, fcn,并使各路已调信号频谱之间留有一定的保护间隔。若基带信号是模拟信号,则调制方式可以是DSB、 AM、SSB、VSB或FM等,其中SSB方式频带利用率最高。若基带信号是数字信号,则调制方式可以是ASK、FSK、PSK 等各种数字调制。 2.2 频分复用原理 在通信系统中,信道所能提供的带宽通常比传送一路信号所需的带宽宽得多。如果一个信道只传送一路信号是非常浪费的,

时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总体设计原理 (2) 2.1 PCM编码原理 (2) 2.2 PCM原理框图 (3) 2.3 时分复用原理 (4) 第三章单元电路的设计 (6) 3.1信号源系统模块 (6) 3.2 PCM编码器模块 (7) 3.3帧同步模块 (9) 3.4位同步模块 (10) 3.5 PCM分接译码模块 (12) 3.6系统仿真模型 (14) 第四章总结与体会 (15)

第一章摘要 SystemView是具有强大功能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SystemView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特点是,对任意特定的通话呼叫,为其分配一个固定速率的信道资源,且在整个通话区间专用。TDM把若干个不同通道(channel)的数据按照固定位置分配时隙(TimeSlot:8Bit数据)合在一定速率的通路上,这个通路称为一个基群。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抽样定理使连续(模拟)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有时间空隙,利用这个时间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这就有可能沿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 当采用单片集成PCM 编解码器时,其时分复用方式是先将各路信号分别抽样、编码、再经时分复用分配器合路后送入信道,接收端先分路,然后各路分别解码和重建信号。PCM的32路标准的意思是整个系统共分为32个路时隙,其中30 个路时隙分别用来传送30 路话音信号,一个路时隙用来传送帧同步码,另一个路时隙用来传送信令码,即一个PCM30/32 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