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一)

1.下列只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式的是(C)

A.社会调查

B.实验研究

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3.社会调查中研究问题指的是研究主题范围内研究者具体回答或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列属于研究问题的是(B)

A.留守儿童问题

B.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C.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D.家庭问题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现了选题的哪种途径和方法?(C)

A.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B.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C.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D.从他人经历中寻找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9.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不包括(B)

A.清楚,明确,具体原则

B.一次可以问两个问题原则

C.客观中立原则

D.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原则

10、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11.某企业职工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应为(D)A.1500 B.1600

C.1700

D.1750

12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弱正相关(C)

14.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B)

A.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B.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C.关于调查结构的表述

D.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15.这是某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实行责任制以来,你觉得你和你家里人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否满足生产需要?”这个问题的设计犯了下列哪种错误(B)

A.问题带有倾向

B.问题带有

双重语义

C.问题含糊

D.提法不妥

16.采用自填式问卷法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D)

A.研究者难找

B.信度低

C.效度低

D.回收率偏低

17.应用最广泛的间接访谈方法是(B)

A.通过信件进行访谈

B.电话访谈

C.利用互联网访谈

D.入户访谈

18.资料收集的集中时间进行资料审核,这种审核是指(A)

A.系统审核

B.实地审核

C.多次审核

D.完整审核

19.下列哪象不属于统计表的构成部分(D)

A.表号

B.总标题

C.资料来源

D.批注

(二)

1.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是(C)

A.文献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2.无结构访问属于以下哪种研究方式(A)

A.实地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文献研究

3.以下选题的标准中,哪一条是首要原则(A)

A.重要性

B.创造性

C.可行性

D.合适性

4.测量层次中层次最低的一种测量方法是(B)

A.定序测量

B.定类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在对某一学校学生金钱观的研究中,这一调查分析单位为(B)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社区

6.以下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方法是(A)

A.定额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多段抽样

7.描述性调查是指(B)

A.解释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

B.回答总体的各种结构和分布特征

C.明白事物或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发展的趋势

8.以下资料收集方法中成本最低的是(D)

A.当面调查法

B.电话访问法

C.个别发送法

D.网络调查法

9.以下问卷设计的客观检验法的检查分析方面不包括哪一项(C)

A.回收率

B.填写错误

C.调查对象错误

D.填答不完全

10.主要有单变量分析得出的统计内容是(D)

A.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

C.交互关系

D.区间估计

11.以下哪一项不是常见离散量数统计量(B)

A.标准差

B.极差

C.异众比率

D.四分位差

12.年轻教师参加体育活动随年龄上升频率下降,但到某个年龄段可能频率又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到另一年龄段后可能又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可能是(D)相关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曲线相关

13.单变量推论统计中,以下哪一项不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假定(C)

A.样本必须来自需要推论总体

B.推论统计假定样本由简单随机抽样得到

C.推论统计考虑总体未知参数的可能范围

D.推论统计只针对抽样误差,而不考虑非抽样误差

14.定类——定序变量间关系的测量的检验方法是(A)

A.x2检验

B.Z检验

C.F检验

D.t检验

15.美国社会学者巴比提出一个简单的等级规则,问卷回收率至少要有(A)才是足够的。A.50% B.70%

C.80%

D.75%

16.以下哪项是对中位数求解的公式(B)

B.M e=L+ A.x?=∑X

n

N

?S m?1

2

?i

f m

D.S= C.Z=X?M

SE

√∑(x?x?)2

n

17.“你觉得你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否适应工作的需求?”①能适应②不能适应③不知道——以上提问方式存在哪种错误(C)

A.问题含糊

B.问题带有倾向性

C.问题具有双重性

D.问题提法不妥

18.以下四种测量层次中同时具有类别区分、次序区分、距离区分、比例区分的是(D)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19.抽样的必要性是由于总体具有(C)的特征

A.复杂性

B.普遍性

C.异质性

D.同质性

20.统计图主要有条形图,圆形图和(D)三种。

A.树状图

B.茎叶图

C.球形图

D.折线图

(二)多项选择题

(一)

1.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E)

A.选题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分析阶段

E.总结阶段

2.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有(ACDE)

A.重要性

B.实践性

C.合适性

D.可行性

E.创造性

3.社会调查中,分析单位有哪几种类型(ABCDE)

A.群体

B.个人

C.社区

D.社会产物

E.组织

4.概率抽样类型包括哪些(ABC)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判断抽样

E.雪球抽样

5.操作化的步骤包括(ABCE)

A.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B.决定一个定义

C.列出概念的维度

D.选择具体的操作化方法

E.确定发展目标

6.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成分(ABCD)

A.封面信

B.问题与答案

C.编码

D.指导语

E.评估与反馈

7.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需要注意哪些细节(BCD)A.被调查者的个性 B.第一印象C.进门和开场白 D.接触被调查者前的准备 E.对资料的分析

8.研究者通常采取哪种清理方式来提高数据的质量,在正式统计运算前再次降低数据中的差错率(ADE)

A.数据质量抽查

B.数据误差清理

C.信度分析

D.逻辑一致性清理

E.有效范围清理

9.测量的要素是(BCDE)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内容

D.测量法则

E.数字和符号

10.结构访问法包括哪些访问方式(BE)

A.网络访问

B.电话访问

C.集中填答

D.邮寄调查

E.当面访问

(二)

1.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的类型有(ABCDE)

A.个案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2.社会调查中课题选择标准是(ACDE)

A.重要性

B.针对性

C.创造性

D.可行性

E.合适性

3.在社会调查中,主要分析单位有(ABCDE)

A.个人

B.社会产物

C.组织

D.社区

E.群体

4.下列属于概率抽样方法的是(BCE)

A.配额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判断抽样

E.分层抽样

5.测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ABD)

A.测量法则

B.数字或符号

C.测量主体

D.测量客体

E.测量结果

6.社会调查中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ABCE)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和答案

D.问卷设计步骤

E.编码

7.结构式访问的主要优点是(ACE)

A.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B.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C.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D.调查的费用低,节省时间和人力

E.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8.社会调查中对资料的处理一般包含哪几部分(ABCE)

A.资料的审核

B.资料的复查

C.资料的整理

D.资料的清理

E.资料的汇总

9.离散趋势分析包括(BCEF)

A.中位数

B.标准差

C.四分位差

D.众数

E.全距

F.异众比率

10.以下满足“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的结论是(ACE)

A.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对称变量关系

B.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不对称变量关系

C.变量x与变量y只见在发生的顺序上有先后之别

D.变量x与变量y在发生的顺序上没有先后之别

E.变量x与变量y的关系不是同源于第三个变量的影响

(三)判断题

(一)

1.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

2.当数据中的数字超出了有效的编码值,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一定是正确的。(×)

3.解释性研究是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4.选题过程就是从集中的主题逐步扩大到宽泛的研究问题的过程(×)

5.调查设计就是根据调查目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规划。(√)

6.调查设计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群体和组织。(×)

7.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特征的描述来勾画出总体的面貌。(×)

8.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之后按一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9.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和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10.在总加量表中每一个具体指标在对其概念的测量中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占同等的比重,彼此间存在特定顺序结构。(×)

11.问卷的答案设计要注意做到使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12.在问卷设计中可以使用否定形式提问。(×)

13.结构式访问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

方法。(√)

14.调查的回收率是调查者计划调查的个案数与实际调查的个案数之比。(×)

15.频数分布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数量分布。(×)

16.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概率论中的小概率原理。(√)

17.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于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进行的调查。(√)

18.定比尺度是测量层次中最高的一种且没有绝对的零点。(×)

19.层次简化论是只局限于用某些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多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20.操作化其实质即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从经验上进行观察的具体指标。(√)

(二)

1.社会调查既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2.选题的首要原则是研究者对于该问题的兴趣。(×)

3.描述性调查关注的焦点在于总体的各种结构

及其分布,即它回答的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结构。(×)

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定额抽样都属于概率抽样。(×)

5.置信水平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6.有效度的测量一定是有信度的测量。(√)

7.是否存在具有实际意义上的零点,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区别之一。(×)

8.问卷设计的问题要尽量复杂,内容全面,可带双重或多重含义。(×)

9.第一印象不属于资料收集要点。(×)

10.资料的审核工作包含检查出问卷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

11.推论统计只针对抽样误差而不考虑非抽样误差。(√)

12.直方图仅适用定距层次变量。(√)

13.众数可以用来概括反应总体的一般水平。(√)

14.中位数对数据总体的描述和反映比平均数更全面、准确。(×)

15.推论统计主要是统计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

(×)

16.当X2检验表明两变量间存在关系时,就意味着这种关系是一种强关系或重要关系。(×)17.交互分类表所使用的变量层次是定类变量和定距变量。(×)

18.如果两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必定存在相关关系,反之亦然。(×)

19.座谈会是访谈法中层次最高,难度最大的一种方法。(√)

20.频数分布可以把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简化,但不能用来直接比较不同样本。(√)

(四)名词解释

(一)

1.抽样调查

即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2.层次谬误

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

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3.整群抽样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又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式。

4.操作化

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结构访问法

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根据访问员与被访者是否见面,结构式访问又可以分为当面访问和电话访问。

6.回归分析

是对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的形态找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以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

7.集中趋势分析

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