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2008-01-26 18:58:59| 分类:专业|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8]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

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

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会同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总公司、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全国安装协会技术标准中心和重庆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贯彻执行以来的经验,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机械设备安装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严格按照建设部修订标准规范的程序、步骤和要求的规定,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为8章、18节和20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 . 将原设备安装工程“通用规定”,修改为全国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都适用的通用规范,扩大了规范的覆盖面。

2 . 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的内容,如胀锚地脚螺栓、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减振垫、无垫铁安装、座浆法、液压、气动润滑管道,联轴器装配扩大至11个品种和类型,清洗、除锈和脱脂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检验更加明确。

3 . 原规范是70年代制订,其参数和技术要求科学性、实用性较差。随着我国产品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这次修订均按我国现行标

准和成熟的施工技术作了全面的修改。

4 . 名词、术语、形位公差和计量单位均按现行国家标准和设备安装行业的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77号,邮政编码:10074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原机械工业部

1998年8月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施工条件

第二节开箱检查和保管

第三节设备基础

第三章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第四章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第一节地脚螺栓

第二节垫铁

第三节灌浆

第五章装配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螺栓、键、定位销装配

第三节联轴器装配

第四节离合器、制动器装配

第五节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

第六节滑动轴承装配

第七节滚动轴承装配

第八节传动皮带、链条和齿轮装配第九节密封件装配

第六章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第一节管子的准备

第二节管道的焊接和安装

第三节管道的酸洗、冲洗、吹扫和涂漆

第七章试运转

第八章工程验收

附录一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附录二水平拉钢丝时,两支点距离、钢丝直径、重锤的选配和钢丝自重下垂度附录三YG型胀锚螺栓的规格、适用范围和钻孔直径及深度的规定

附录四环氧砂浆的调制程序和技术要求

附录五斜垫铁和平垫铁

附录六无收缩混凝土及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

附录七座浆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附录八压浆法放置垫铁的施工方法

附录九金属表面的常用除锈方法

附录十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配合比

附录十一常用金属清洗剂

附录十二脱脂剂

附录十三防咬合剂

附录十四螺栓刚度及被连接件刚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十五联轴器装配两轴心径向位移和两轴线倾斜的测量方法

附录十六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方法

附录十七冷装用的常用冷却剂

附录十八管道酸洗液的配合比

附录十九管道冲洗清洁度等级标准

附录二十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 . 0 . 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第1 . 0 . 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

备,可至负荷试运转。

第1 . 0 . 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第1 . 0 . 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明。

第1 . 0 . 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

第1 . 0 . 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第1 . 0 . 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第1 . 0 . 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施工条件

第2 . 1 . 1条工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大中型、特殊的或复杂的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第2 . 1 . 2条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排。

第2 . 1 . 3条工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当必须与安装配合施工时,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

第2 . 1 . 4条当设备安装工序中有恒温、恒湿、防震、防尘或防辐射等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相应工序的施工。

第2 . 1 . 5条当气象条件不适应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采取措施。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2 . 1 . 6条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利用。

第二节开箱检查和保管

第2 . 2 . 1条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出记录:

一、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二、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三、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四、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五、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第2 . 2 . 2条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其变

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第三节设备基础

第2 . 3 . 1条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设备安装前应按本规范附录一的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检。

第2 . 3 . 2条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

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第2 . 3 . 3条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预压沉降记录。

第三章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第3 . 0 . 1条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及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第3 . 0 . 2条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必要时,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一般的或永久性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第3 . 0 . 3条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边缘线的距离,其允许偏差为±20mm。

第3 . 0 . 4条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 . 0 . 4的规定。

第3 . 0 . 5条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

第3 . 0 . 6条设备的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一、设备的主要工作面;

二、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三、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四、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五、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廊面;

六、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宜选在可调的部位,两测点间距离不宜大于6m。

第3 . 0 . 7条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

二、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三、不增加功率消耗;

四、使转动平稳;

五、使机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六、能有利于有关机件的连接、配合;

七、有利于提高被加工件的精度。

第3 . 0 . 8条当测量直线度、平行度和同轴度采用重锤水平拉钢丝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宜选用直径为0 . 35~0 . 5mm的整根钢丝;

二、两端应用滑轮支撑在同一标高面上;

三、重锤质量的选择,应根据重锤产生的水平拉力和钢丝直径确定,重锤产生的水平拉力应按下式计算,或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选配;

四、测点处钢丝下垂度可按下式计算,或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取值:

第四章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第一节地脚螺栓

第4 . 1 . 1条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

二、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a应大于15mm(图4 . 1 . 1);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三、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四、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五、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 3~2/ 3。

六、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第4 . 1 . 2条当采用和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图4 . 1 . 2)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其规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T形头地脚螺栓》与《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的规定。

二、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的主要尺寸,应符合表4 . 1 . 2的规定。

三、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应牢固、平正;螺栓安装前,应加设临时盖板保护,并应防止油、水、杂物掉入孔内。

四、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

五、预留孔或管状模板内的密封填充物,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4 . 1 . 3条装设胀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胀锚螺栓的中心线应按施工图放线。

胀锚螺栓的中心至基础或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胀锚螺栓公称直径d的7倍,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d,且不得小于30mm;相邻两根胀锚螺栓的中心距离不得小于10d。

二、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应防止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等埋设物相碰;不得采用预留孔。

三、安设胀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

四、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螺栓。

五、胀锚螺栓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钻孔深度可超过规定值5~10mm;成孔后应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及时进行检查。

第4 . 1 . 4条设备基础浇灌预埋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设备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一的规定。

二、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应有调整余量,每个地脚螺栓均不得有卡住现象。

第4 . 1 . 5条装设环氧树脂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螺栓中心线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4d,且不应小于100mm;当小于100mm时,应在基础边缘增设钢筋网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螺栓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二、螺栓孔与基础受力钢筋的水电、通风管线等埋设物不应相碰。

三、当钻地脚螺栓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螺栓孔应垂直,孔壁应完整,周围无裂缝和损伤,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mm。

四、成孔后,应立即清除孔内的粉尘、积水,并应用螺栓插入孔中检验深度,深度适宜后,将孔口临时封闭;在浇注环氧树脂砂浆前,应使孔壁保持干燥,孔壁不得沾染油污。

五、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氧化铁皮应清除,且露出金属光泽,并应用丙酮擦洗洁净,方可插入灌有环氧砂浆的螺栓孔中。

六、环氧树脂砂浆的调制程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

第二节垫铁

第4 . 2 . 1条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设备常用的斜垫铁和平垫铁可按本规范附录五选择。

第4 . 2 . 2条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二、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三、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四、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

五、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第4 . 2 . 3条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图4 . 2 . 3)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二、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第4 . 2 . 4条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第4 . 2 . 5条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 . 05mm 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 3。

第4 . 2 . 6条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

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第4 . 2 . 7条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用定位焊焊牢。

第4 . 2 . 8条设备用螺栓调整垫铁(图4 . 2 . 8)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螺纹部分和调整块滑动面上应涂以耐水性较好的润滑脂。

二、调平应采用升高升降块的方法,当需要降低升块时,应在

降低后重新再作升高调整;调平后,调整块应留有调整的余量。

三、垫铁垫座应用混凝土灌牢,但不得灌入活动部分。

第4 . 2 . 9条设备采用调整螺钉调平时(图4 . 2 . 9),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作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调平后,设备底座下应用垫铁垫实,再将调整螺钉松开。

二、调整螺钉支承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的直径。

三、支承板应水平,并应稳固地装设在基础面上。

四、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出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

第4 . 2 . 10条设备采用无垫铁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

二、当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调整顶丝(螺钉)时,支撑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 1000。

三、采用无收缩混凝土灌注应随即捣实灌浆层,待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松掉顶丝或取出临时支撑件,并应复测设备水平度,将支撑件的空隙用砂浆填实。

四、灌浆用的无收缩混凝土的配比宜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

第4 . 2 . 11条当采用座浆法放置垫铁时,座浆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七的规定。

第4 . 2 . 12条当采用压浆法放置垫铁时,其施工方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八的规定。

第4 . 2 . 13条设备采用减震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基础或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低差不得超出减震垫铁调整量的30%~50%;放置减震垫铁的部位应平整。

二、减震垫铁按设备要求,可采用无地脚螺栓或胀锚地脚螺栓固定。

三、设备调平时,各减震垫铁的受力应基本均匀,在其调整范围内应留有余量,调平后应将螺母锁紧。

四、采用橡胶垫型减震垫铁时,设备调平后经过1~2周,应再进行一次调平。

第三节灌浆

第4 . 3 . 1条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第4 . 3 . 2条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第4 . 3 . 3条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第4 . 3 . 4条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小于25mm。

第4 . 3 . 5条灌浆前应敷设外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c(图4 . 1 . 1)不宜小于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

第4 . 3 . 6条当设备底座下不需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时,应敷设内模板。

第五章装配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5 . 1 . 1条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

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第5 . 1 . 2条当进行清洗处理时,应按具体情况及清洗处理方法先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第5 . 1 . 3条设备及零、部件表面当有锈蚀时,应进行除锈处理,其除锈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九选用。

第5 . 1 . 4条装配件表面除锈及污垢清除宜采用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进行清洗。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的规定。

第5 . 1 . 5条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一、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二、对中、小型形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 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

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三、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四、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五、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浸—喷联合清洗。

第5 . 1 . 6条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第5 . 1 . 7条在禁油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及管路应进行脱脂,脱脂后应将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脱脂剂宜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二的规定。

第5 . 1 . 8条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

第5 . 1 . 9条清洗后,设备零、部件的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白天或在15~20W日光灯下,肉眼观察表面应无任何残留污物。

二、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检验部位,布的表面应无异物污染。

三、当采用溶剂法时,用新溶液洗涤,观察或分析溶剂中应无污物、悬浮或沉淀物。

四、将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用蒸馏水局部润湿,用精密pH试纸测定残留酸碱度,应符合其设备技术要求。

第5 . 1 . 10条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 . 05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燉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 . 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插入。

第5 . 1 . 11条设备上较精密的螺纹连接或温度高于200℃

条件下工作的连接件及配合件等装配时,应在其配合表面涂上防咬合剂,防咬合剂宜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三的规定。

第5 . 1 . 12条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第5 . 1 . 13条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检查。

第二节螺栓、键、定位销装配

第5 . 2 . 1条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二、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三、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四、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沉头螺钉紧固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五、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的垫圈。

第5 . 2 . 2条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润滑剂。

第5 . 2 . 3条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连接,其预紧力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

一、应利用专门装配工具中的扭力扳手、电动或气动扳手等,直接测得数值。

二、测量螺栓拧紧后伸长的长度Lm(图5 . 2 . 3/1)应按下式计算:

三、对于大直径的螺栓,靠拧螺母难以使螺栓伸长的,可采用液压拉伸法或加热法,螺栓伸长后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四、多拧进螺母角度达到预紧力数值(图5 . 2 . 3/2),其多拧进的角度值按下式计算:

第5 . 2 . 4条装配精制螺栓和高强螺栓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第5 . 2 . 5条高强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连接件的接合面;装配时,接合面应干燥,不得在雨中装配。

第5 . 2 . 6条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终拧扭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下式计算:

2021新版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

2021新版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 范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3

2021新版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第1.0.5条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

年及以下。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第1.0.6条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第1.0.7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1.0.8条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电梯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电梯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各类国产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 强制式电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设备、材料要求 2.1.1各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 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合格证。 2.1.2槽钢、角钢无锈蚀,膨胀螺栓、螺丝、电焊条等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图 纸及使用要求。 2.2主要机具 电焊机、线坠、扳手、钢锯、射钉器、防护面罩、砂轮切割机、电锤、脱线钳、螺丝刀、克丝钳、电工刀、手电钻、煨管机、开孔器。 2.3作业条件 2.3.1机房、井道的土建施工具备安装条件,并有可靠的照明条件。 2.3.2开慢车进行井道内安装工作时各层厅门关闭,门锁良好、可靠,厅门不 能用手扒开。 3施工工艺 3.1操作工艺 3.1.1安装控制柜 3.2.1.1根据机房布置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位置。其原则是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控制柜的维护侧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600mm。柜的封闭侧不小于50mm,双面维护的控制柜成排安装时,其长度超过5m,两端宜留出入通道宽度不小于600mm,控制柜与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3.1.1.2控制柜的过线盒要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若 无控制柜过线盒,则要用10#槽钢制作控制柜底座或混凝土底座,底座高度为50~100mm,见图 3.2.1.2。控制柜与槽钢底座采用镀锌螺栓连接固定,连接螺栓由下向上穿。控制柜与混凝土底座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固定。控制柜要和槽钢底座、混凝土底座连接固定牢靠,控制柜底座更要与机房地面固定可靠。控制.柜底座安装前,应先除锈、刷防锈漆、装饰漆。 3.1.1.3多台柜并排安装时,其间应无明显缝隙且柜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3.1.2安装电源配电箱 电源配电箱要安装在机房门口附近,以便于操作,高度距地面 1.3~15m。 3.1.3安装中间接线盒、随缆架和挂随行电缆 3.1.3.1安装中间接线盒 1)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其高度按下式确定: 高度(最底层厅门地坎至中间接线盒底的垂直距离)=电梯行程 ÷2+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高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面不低于300mm。若电缆直接进入控制柜时,可不设中间接线盒。 2)中间接线盒水平位置要根据随缆既不能碰轨道支架又不能碰厅门地坎的 要求来确定。若梯井较小,轿门地坎和中间接线盒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较近时,

一体化设备安装施工规范标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施工规 建设规模:地下-0.5m至地上+1.5m 质量标准: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合格标准。 施工围:1.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 一、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⒈施工前的准备 熟悉设备安装施工图及施工验收规,确定设备位号、安装标高、 方位、以及安装技术要求。 ⒉设备开箱验收 (1)设备出库验收,分外观检查与开箱检查: ①裸装设备的外观检查,按照所需出库的设备明细表会同建设 单位查对设备编号、规格、数量、及设备外观无缺陷等,并 与建设单位办理出库手续和填写设备检查记录。 ②设备的开箱检查在工地进行。箱装设备出库后,根据设 备的安装图和设备明细表等,会同建设单位仔细清点和检查 设备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并认真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 录”。 (2)随机所带的产品说明书、出厂检查试验记录、装箱单等及产品 合格证,建设单位应及时提供给我公司(原件或复制),以作 为我公司安装的技术参考和交工资料。 (3)设备开箱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纸,按下列要 求项目检查与清点,并填写《设备验收清点记录》: ①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②设备名称、类别型号及规格; ③设备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 ④设备件及附件的规格尺寸及数量; ⑤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状况; (4)易丢失、易损坏的零部件,在设备试运转前安装,且安装部位,

的孔洞应及时暂予以密封,不得进入灰尘和杂物。 (5)出库后对加工零件及附件等设备件上有防护物的,不准过早拆除, 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防护,以免备件受损。 (6)随机带来的专用工具及供应的易损、易丢件,在出库时作好记录。 工程竣工后,我公司将专用工具及多余的零部件退还建设单位,并办理移交手续。 ⒊设备的起重和搬运 一体化设备现置临时货场,安装之前需用吊车配合平板汽车运输至机械楼边侧临时施工道路上,需用平板车一辆(12米)、吊车一辆(25吨)。 (1)检查所有起重搬运机具、钢丝绳和滑轮等,证明确实可靠后使用。 (2)操作起重机械,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施工安全规定。 (3)设备搬运、吊装准备工作 ①摸清设备装卸的场地、道路、设备的安装位置、方向及设 备搬运的先后次序。 ②找好设备吊装位置时,确定受力部位。 (4)吊装时,在吊装绳与设备加工面或棱角处垫以木板、胶皮等物。 (5)每根钢丝绳受力要均匀,并与垂线所成的夹角不得大于30 ⒋垫铁布置及抄平: 按设备安装标高配制各组垫铁,并用水准仪将各垫铁组顶面 抄到同一标高。垫铁与垫铁之间,垫铁与底座之间应紧密贴 合,接触面积不得少于接触面积的70%,不得有松动现象。 ⒌设备就位: 将设备吊装在其对应施工部位上方,调整好设备方位,并设备 底座中心线对正施工部位上的安装基准线,然后设备徐徐座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版)

电气装置安装规程(GB50169-2006)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 1、总则本规范适用于本规范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安装与验收标准》(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 有关设备出厂说明书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所有电气项目施工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本规范与上级的有关规程、规范相低触时应按上级规程、规范执行。当现场设备、系统结线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本规程。所有电气技术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应熟悉本规范。本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上级规定和现场实际的部分进行修订。本规范由负责解释。第一节变压器安装规范一、主控项目 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 2. 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可靠。 3. 变压器的相关电气试验必须合格。 4. 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正确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5. 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相色清晰、安装合理。 二、一般项目 1. 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 2. 绝缘件应无裂纹、缺损和瓷件瓷釉损坏等缺陷,外表清洁,测温仪表指示准确。 3.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4. 检查变压器铭牌上所列各项技术参数及产品附件与图纸上的型号、规格等相符;出厂资料、文件需齐全。 5. 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良好,无渗油现象。 6. 易损部件如套管、油位表、呼吸器、信号温度计、气体继电器等有无损坏现象。 7. 变压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8. 储油柜、冷却装置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均应打开,且指示正确。 9. 变压器的基础轨道应水平;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1%~%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安装坡度除外)。 10. 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管中心线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等。 11.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三、应具备基本要求 1. 变压器在运行情况下,应能安全的查看储油柜和套管、油温、气体继电器,必要时应装设固

最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质量管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 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 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3.2摇测电缆绝缘: 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 3.3.1和图 3.3.1。 图3.3.1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 表3.3.1 3.3.2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见图3.3.4。 图3.3.4 3.3.5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 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3.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最新版)

电气装置安装规程(GB50169-2006 )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1、总则 1.1 本规范适用于 1.2 本规范引用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安装与验收标准》(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有关设备出厂说明书 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1.3 所有电气项目施工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确保电气 安装工程质量。 1.4 本规范与上级的有关规程、规范相低触时应按上级规程、规范执行。 1.5 当现场设备、系统结线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本规程。 1.6 所有电气技术人员及公司相关 领导应熟悉本规范。 1.7 本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上级规定和现场实际的部分 进行修订。 1.8 本规范由负责解释。第一节变压器安装规范一、主控项目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 2. 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可靠。 3. 变压器的相关电气试验必须合格。 4. 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正确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5. 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相色清晰、安装合理。二、一般项目 1. 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 确。 2. 绝缘件应无裂纹、缺损和瓷件瓷釉损坏等缺陷,外表清洁,测温仪表指示准确。 3.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4. 检查变压器铭牌上所 列各项技术参数及产品附件与图纸上的型号、规格等相符;出厂资料、文件需齐全。 5. 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良好,无渗油现象。 6. 易损部件如套管、油位表、呼吸器、信号温度计、气体继电器等有无损坏现象。7. 变压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8. 储油柜、冷却装置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均应打开,且指示正确。9. 变压器的基础轨道应水平;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 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安装坡度除外)。10. 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 管中心线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等。11.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三、应具备基本要求1. 变压器在运行情况下,应能安全的查看储油柜和套管、油温、气体继电器,必要时应装 设固定梯子。 2.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应有足够的通风,避免变压器温度过高。 3. 变压器的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上锁,门上应标明变压器的名称、编号及标示牌。 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 5. 大中型变压器应有永久或临时性起吊钟罩设施及场地。第二节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规范 一、主控项目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线连接,且有标识。2、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屏、台、 箱、盘)内保护导体应用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屏、台、 箱、盘)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附表 5 的规定。3、高压成套配电柜必须交接试验 合格。4、中置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2) 开关进出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相同型号的开关应能互换。3) 开关在工作位置,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紧密,符合产品要求。4) 开关和柜体间的二次 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5) 安全隔离板应开启灵活,随开关的进出而相应动作。6) 开关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7)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等安装接线完毕、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最新版)

电气装置安装规程( GB50169-2006)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 范1、总则1.1本规范适用于 1.2本规范引用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303-2002)《安装与验收标准》(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50169-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有关设备出厂说明书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1.3所有电气项目施工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确保电气 安装工程质量。1.4本规范与上级的有关规程、规范相低触时应按上级规 程、规范执行。1.5 当现场设备、系统结线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本规 程。 1.6所有电气技术人员及公司相关 领导应熟悉本规范。 1.7本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上级规定和现场实际的部 分 进行修 订。 1.8本规范由负责解释。第一节变压器安装规范一、主控项目1.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 常,无渗油现象; 2. 接地引下线 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可 靠。 3. 变压器的相关电气试验必须合 格。 4.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正确操作及联动试验正 确。 5.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相色清晰、安装合 理。二、一般项目 1.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 确。2.绝缘件应无裂纹、缺损和瓷件瓷釉损坏等缺陷,外表清洁,测温仪表指示准确。 3.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4.检查变压器铭牌上所 列各项技术参数及产品附件与图纸上的型 号、规格等相符;出厂资料、文件需齐全。 5. 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良好,无渗油现象。 6. 易损部件如套管、油位表、呼吸器、信号温度计、气体继电器等有无损坏现 象。7. 变压器 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8. 储油柜、冷却装置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均应打 开,且指示正确。9. 变压器的基础轨道应水平;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 有 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安装坡度除 外)。10.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 管中心线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等。11.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 确。三、应具备基本要求 1.变压器在运行情况下,应能安全的查看储油柜和套管、油温、气体继电器,必要时应装 设固定梯子。 2.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应有足够的通风,避免变压器温度过高。 3. 变压器的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上锁,门上应标明变压器的名称、编号及标示 牌。 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 态。 5. 大中型变压器应有永久或临时性起吊钟罩设施及场 地。第二节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规范 一、主控项目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线连接,且有标 识。2、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屏、 台、 箱、盘)内保护导体应用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屏、

设备安装验收规范标准[详]

设备安装施工验收规范 大纲 一、设备验收与保管 二、设备安装前基础验收工作 三、设备安装前作为技术员应作的工作是什么? 四、设备安装前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五、找正和找平 六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七压力试验 八工程验收 设备安装规范及常见设备安装程序 1、设备验收与保管 1、出厂合格证;(国外设备需经商检) 2、设备说明书 3、质量证明书 4、按装箱单检查清点并作好记录和交接手续; 5、发现质量异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2、设备安装前基础验收工作 1、基础外型尺寸及外观质量的检查及相应质量合格证; 2、基础的标高基准线、横轴和纵轴中心线; 3、相应的建筑(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4、设计要求做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 5、设备安装前应依据设计要求,核对基础的各种基准线是否符合要求; 6、设备就位前,基础表面应进行修整,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被油污的混凝土应铲除,放置垫铁处(至周边50mm)的混凝土表面应铲平, 铲平部位的水平偏差为2mm/M,且应与垫铁接触良好,预留地脚螺栓孔 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3、设备安装前作为技术员应作的工作是什么? 1、熟悉图纸,检查设备合格证和说明书及管口方位图 2、熟悉设备布置图和构筑物结构图,掌握安装顺序。 3、设备的开箱检查、规格尺寸和重量 4、基础验收,同时作好设备支座尺寸是否与基础预留地脚螺栓相吻合,同时要到现场勘察和测量设备预留孔是否满足设备的出入。 5、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审批完和技术交底(吊车选型和占位) 6、交工技术文件的准备 4、设备安装前的一般规定和要求 4-1技术及文件的准备情况 4-2测量仪器的检验情况 4-3有温差变化的设备安装及采取的措施 4-4人员组织的准备 4-5材料供货和检验 4-6各种措施和工机具的准备 4-7大型吊装机具的核算和落实情况 4-8特殊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4-1技术及文件的准备情况 安装前应按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对相互间有关联或衔接的设备,还应按其要求确定共同的基准。 有内件装配要求的设备,在安装前要检查内壁的基准圆周线与设备的轴线是否垂直(如板式塔),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 4-2测量仪器的检验情况 安装时所用的量具及检验仪器的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局规定的精 度标准,并应定期检验合格。包括水平尺、经纬仪、漏电保护器、各种表等 4-3有温差变化的设备安装及采取的措施 设备的安装一般是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进行的,投入使用后则是在操作

电线电缆施工要求规范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施工规范) (一)高压电缆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附表一“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GB/T12706-2008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 (GB/T 19001 )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产品应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两部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新

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使用环境条件 2.1 运行条件 2.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10kV ,50Hz 。 2.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2 kV 2.1.3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持续运行8h 。 2.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海拔高度:1860m; 污秽等级:Ⅱ级(外绝缘爬电比距:22mm/kv); 相对湿度:85%; 地震烈度:8级; 设备安装场所:户外。 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3 敷设条件:室外电缆沟、电缆沟,室内电缆桥架。 2.4 运行要求 2.4.1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为:交联聚乙烯绝缘90℃。 2.4.2 短路时,5秒钟内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3.技术参数和要求 本次招标设计的的电缆,其技术参数除应符合GB/T12706-2008的要

电气安装规范

前言 本文根据我公司目前得实际情况,制订出得符合我公司电气安装方面得文件。包括:一般规定、布线规范、元件安装规范及标识规范。 本文得编写就是为保证我公司产品电器得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得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得安全运行。电气安装员应按此标准执行。也可作为检验电气安装得通用标准。 1、总则 1、1为保证得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得进步,确保设备安装 后得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 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与调试试验得通用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得安装与验收。 1、3电器得安装,应按已批准得设计进行施工。 1、4电器得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得规定;当产品 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得要求。 1、5设备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 1、5、1包装与密封应良好。 1、5、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5、3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附件、备件应齐全。 1、5、4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6施工中得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 及产品技术文件得规定。

1、7设备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应做好防护工作。 1、8电器得施工及验收按本规范得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规范得规定。 2、一般规定 2、1 电器安装前得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设备铭牌、型号、规格,应与被控制线路或设计相符。 2、1、2外壳、漆层、手柄应无损伤或变形。 2、1、3内部仪表、灭弧罩、瓷件、胶木电器应无裂纹或伤痕。 2、1、4螺丝应拧紧。 2、1、5具有主触头得低压电器,触头接触应紧密,接触两侧得压力应均匀。 2、1、6附件应齐全、完好。 2、2 电器得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电器根据其不同得结构,可采用支架、金属板、绝缘板固定。金属板、绝缘板应平整;当采用卡轨支撑安装时,卡轨应与低压电器匹配,并用固定夹或固定螺栓与壁板紧密固定,严禁使用变形 或不合格卡规。 2、2、2当采用螺栓固定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择螺栓规格;其钻 孔直径应与螺栓规格相符。 2、2、3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得固 定应牢固、平稳。 2、2、4有防震要求得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

设备安装规范与标准

设备安装规范及标准 一、设备到货准备工作 1.设备到货后首先了解单件设备自重,使用匹配吊装重量不得大于 行车最大载荷量,不可盲目、野蛮吊装; 2.设备临时摆放应整齐有序,包装物及时清理,保持安装现场干净整洁; 3.设备基础表面和水、电、气预留管道衬管内油污、泥沙、碎石、 积水等均应清理干净,衬管截取高度应略高于地面; 4.预埋的水、电、气管道不应高于地面,安装前应进行打压测试, 防止管道泄漏; 5.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纸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及 标高线,划定安装基准线; 6.设备安装时,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应放置警示标语。(如地坑、 悬空设备、较高且未固定底座的设备等); 二、机械设备安装标准 1.预埋的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证完好,不得有碰伤、弯曲等现象; 2.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层应清理干净,螺纹上应涂抹少量油脂; 3.设备定位完毕后,地脚螺母需紧固到位,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应在螺栓直径的1/3或2/3; 4.螺母与垫片、垫片与设备底座之间接触应均匀紧密;

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应放置在靠近地脚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的下方,相邻垫铁组的距离应保持在500---1000mm内; 3.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的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应焊接牢固; 4.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震动的设备应使用平垫铁,使用时不宜使用薄垫铁且不宜超过5块,厚的垫铁应放置在最下层,薄的放置在中间且厚度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垫铁焊接牢固,铸铁垫铁可不焊; 5.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并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对于高速运转的设备应用7.mm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设备底座之间的间隙,在垫铁 同一端面处,两侧塞入塞尺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总长或总宽的1/3; 6.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座边缘,平垫铁宜露出10 ---20mm,斜垫铁宜露出10---4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安装在金属结构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焊接牢固; 7.所有需要现场组装的设备应细致安装,配合精密。各螺栓、定位销等应安装到位并紧固,不可漏装或少装; 8.根据设备最大的进排水、气量,选择合适规格尺寸的管材。可独立操作的设备应预留阀门单独控制;

电力电缆敷设规范国标50217

国标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敷设规范 2011-04-04 00:53 一、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在选用电线电缆时,一般要注意电线电缆型号、规格(导体截面)的选择。 ⒈电线电缆型号的选择 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等; 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 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不延燃电缆、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 ⒉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 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导体截面)时,一般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 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若用户没有经验,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 二、电线电缆的安装与施工 电线电缆敷设安装的设计和施工应按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并采用必要的电缆附件(终端和接头)。供电系统运行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与电线电缆本身质量有关,还与电缆附件和线路的施工质量有关。 通过对线路故障统计分析,由于施工、安装和接续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往往要比电线电缆本体缺陷造成的故障可能性大得多。因此要正确地选用电线电缆及配套附件,除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外,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⒈电缆敷设安装应由有资格的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员进行,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的施工和安装,有可能导致电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⒉人力敷设电缆时,应统一指挥控制节奏,每隔 1.5~3米有一人肩扛电缆,边放边拉,慢慢施放。 ⒊机械施放电缆时,一般采用专用电缆敷设机并配备必要牵引工具,牵引力大小适当、控制均匀,以免损坏电缆。 ⒋施放电缆前,要检查电缆外观及封头是否完好无损,施放时注意电缆盘的旋转方向,不要压扁或刮伤电缆外护套,在冬季低温时切勿以摔打方式来校直电缆,以免绝缘、护套开裂。 ⒌敷设时电缆的弯曲半径要大于规定值。在电缆敷设安装前、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各导体之间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并根据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及环境温度的不同对测量结果作适当地修正,小规格(10mm2 以下实芯导体)电缆还应测量导体是否通断。 ⒍电缆如直埋敷设,要注意土壤条件,一般建筑物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3米,较松软的或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如耕地、建筑施工工地或道路等,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0.7~1米),以防直埋电缆受到意外损害,必要时应竖立明显的标志。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 2 施工准备

电气安装施工规范

配电箱安装施工要点 (1)设备要求 1)柜(盘)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柜(盘)内部检查: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 2)安装前应核对配电箱编号是否与安装位置相符,按设计图纸检查其箱号、箱内回路号。箱门接地应采用软铜编织线,专用接线端子。箱内接线应整齐,满足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 (2)作业条件 配电箱安装场所土建应具备内粉刷完成、门窗已装好的基本条件。预埋管道及预埋件均应清理好;场地具备运输条件,保持道路平整畅通。 (3)配电箱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现场确定配电箱位置以及现场实际设备安装情况,按照箱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 (4)基础型钢安装 1)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做好防腐处理,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找平、找正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 2)基础型钢接地: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应将接地线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与柜接地排可靠连接。并做好防腐处理。 (5)配电柜(盘)安装 1)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的布置,将配电柜按照顺序逐一就位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进行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的调整可用加垫铁的方法解决,但不可超过三片,并焊接牢固。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应对柜的水平度及盘面偏差进行调整,应调整到符合施工规

范的规定。 2)挂墙式的配电箱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但空心砖或砌块墙上要预埋燕尾螺栓或采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 3)安装配电箱应预埋套箱,安装后面板应与墙面平。 4)柜(盘)调整结束后,应用螺栓将柜体与基础型钢进行紧固。 5)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可采用铜线将柜内PE排与接地螺栓可靠联结,并必须加弹簧垫圈进行防松处理。每扇柜门应分别用铜编织线与PE排可靠联结。 6)柜(盘)顶与母线进行连接,注意应采用母线配套扳手按照要求进行紧固,接触面应涂中性凡士林。柜间母排连接时应注意母排是否距离其他器件或壳体太近,并注意相位正确。7)控制回路检查:应检查线路是否因运输等因素而松脱,并逐一进行紧固,电器元件是否损坏。原则上柜(盘)控制线路在出厂时就进行了校验,不应对柜内线路私自进行调整,发现问题应与供应商联系。 8)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6)柜(盘)试验调整 1)高压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2)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各类开关等。 3)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现场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范(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现场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范(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现场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范(新版) 1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2施工准备 2.1施工条件 2.1.1工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大中型和复杂的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1.2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合理安排。 2.1.3工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基本完工,当必须配合施工时,有关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

2.1.4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利用。 2.2开箱检验和保管 2.2.1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出记录: 2.2.1.1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2.1.2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2.2.1.3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2.2.1.4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2.2.1.5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2.2.2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均应妥善保管,不得使气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 2.3设备基础 2.3.1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基础尺寸进行复检。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试行草案》 目录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配电柜基础安装 二、配电柜安装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电压为35KV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二、1600KVA以下油浸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第三部分:高低压柜硬母线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硬母线安装要求 二、硬母线固定要求 三、硬母线连接方式和要求 第四部分:二次回路安装和调试要求 一、控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二、二次线安装(接线)工艺要求 三、相互动作试验(联动试验)要求 第五部分:安装工程全部结束后应做工作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柜子基础: 1、基础型钢安装允许误差 2、根据高低压柜子的数量和尺寸, 决定槽钢的长度和宽度,要求尺 寸准确,焊缝美观、牢固,要注意长和宽的槽钢表面要尽量做到水平。(如果这个水平不好,将要影响到安装到基础上的所有柜子的垂直度)。 3、基础接地点数≧2点,接地连接牢固,导通良好。 二、柜子安装: 1、安装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 2、垂直度误差﹤1.5mm/m(用铅坠检查) 3、水平误差:相邻两柜顶部﹤2mm

成列柜顶部﹤5mm 4、盘面误差:相邻两盘边﹤1mm 成列盘面﹤5mm 5、盘间接缝﹤2mm 6、盘体固定:连接牢固,盘底用M8-10盘基螺丝把电柜安装固定在槽钢基 础上,也可用电焊将每只电柜底部四面点焊一下,每个焊点宽度以10mm 左右为宜。 7、盘面上设备应平整、齐全,外观完好、无损,元件固定牢固,标志清晰 完整。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一、电压为35KV及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二、1600KVA及以下油浸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机电设备安装规范 目录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1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1 1.2、施工准备工作1 1.2.1、技术准备1 1.2.2、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2 1.2.3、劳动组织准备2 1.2.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 1.2.4、现场临时设施3 2、主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3 2.1、电气安装3 2.2、设备安装4 2.3、设备基础型钢的制作与安装:5 2.4、接地网的制作安装:6 2.5、电力变压器安装:7 2.6、高、低压配电柜的安装:8 2.7、母线槽的安装:9 2.8、电力电缆敷设:10 3、施工进度安排11 4、现场的材料供应和管理措施11 5、降低成本技术措施11 12

6.1、质量保证措施12 6.2、质量责任制 13 6.3、质量控制措施13 6.4、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14 7、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计划15 7.1、安全技术措施 15 7.2、消防保卫措施 16 7.2.1、保卫工作16 7.2.2、消防方面 16 7.3、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7 8、系统验收项目及验收办法17 8.1、系统验收办法 17 8.1.1、内部验收18 8.1.2、监理验收 18 8.1.3、质检站和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19 8.2、电气安装工程19 8.3、应执行的规程、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及竣工验收资料 20

9、系统操作及维修保养培训计划21 10、保修办法22 10.1、保修办法22 10.2、保修办法的实施22

1、施工计划书与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场地一般相对狭窄,安装环境较差,安装要求较高,与其它专业时有交叉作业,因此,机电安装综合进度计划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1.1、设备安装具备条件: a)、基建部分:屋顶、楼板施工完毕;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场地清理干净;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预埋件牢固,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门窗安装完毕,门已配锁;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道路通畅。 b)、施工用图纸、技术资料应齐全。 c)、临时设施: ①.生活临时设施:因施工场地不能作为生活用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外住。 ②.生产临时设施:需搭建临时仓库及工具房(面积约45 平方米)。 ③.施工电源:由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变压器供电,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布置。 1.2、施工准备工作 1.2.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首先应认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机电设备安装规范》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 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检查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预算人员做出两算对比。 施工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安装规范及标准

安装规范及标准 1.设备验收 设备的开箱检验必须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在场共同验收,根据装箱清单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随机文件应齐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应正确,设备外形尺寸和管口方位与图纸相符。外观检查应无损伤、锈蚀,设备的随机配件和专用工具符合清单要求。设备开箱检验完毕,必要时应及时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并由有关检验人员签字,随同随机文件一起保管。 2.设备就位 2.1设备就位前,首先核对设备的管口方位、管口尺寸、管口相对位置,并标注管口号,在设备底座上标注设备中心方位,就位时应与设备基础方位中心线对齐,然后选择合理可靠的方法将设备吊装就位。设备调整和测量的基准规定如下: 2.2设备支承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上标高基准线为基准。 2.3设备中心线位置应以基础上中心线位置为基准。 2.4设备就位后应及时进行找平找正工作,机器找平时,安装基准的选择和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专项规范或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mm/m,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m,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的办法调整找平及找正值。水平度用水平仪测量。 3.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 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图纸,领会装置工艺流程,把握工程的工艺特点,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明确工程的质量要求,做好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 3.2 施工人员准备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和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各专业人员均需具备上岗作业资格证书,现场施焊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考核合格的焊工合格证,并有相应材质的合格项目。 3.3 管道组成件及支撑件的检验 3.3.1 管道组成件及支撑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书、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国内产品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如无统一标准则根据制造厂家标准而定。 3.3.2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在施工过程中按甲方要求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损失,其标识应明显清楚。暂时不安装的管子,应封闭管口。 3.4 管道加工 3.4.1 不锈钢管应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法切割,使用砂轮机时,应使用专用砂轮片。 3.4.2 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 3.4.3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3.5管道焊接 3.5.1 焊接施工前,技术人员应按单线图对焊缝进行编号,管道焊接管理,包括焊接工艺、焊工、焊接材料、现场焊接管理,按本公司制定的管道焊接管理制度执行。 3.5.2 管道焊接为保证施工质量,原则上均应采用氩电联焊的焊接方法,如管径小于等于DN80,可采用全氩焊。 3.5.3 坡口定位焊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 3.5.4 除工艺或检验要求需分次焊成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否则应采取焊后保温措施,并在再次施焊前,对焊道加以预热。 3.5.5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