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出对患者采用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扩、心理治疗的康复

护理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学习以及临床

实践,从高血压病患病机理、危险因素及特点入手,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理论知识。结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充分运用以上环节,不仅可以使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情得以

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康复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

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1]。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

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在美国,老年人因高血压导致

脑出血的病人超过60万,其中20万人死亡,因高血压引起心脏病发作的病人约100多万,其中死亡人数高达60万。在英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已超过500

多万。我国约有1亿多高血压病人[2]。高血压病已经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高血压的康复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市铁路局老干部,自2021年至2021年体检548例,年龄60-84岁,

平均68岁。根据1993年美国JNC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老年高血压病318例,

发病率58%,其中单纯收缩性高血压64例,占20.1%,I期高血压80例,II期高血压138例,III期高血压100例,合并糖尿病28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

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

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1.1

指导病人减少盐的摄入: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盐,每人每天3g以下,宜尽量多食新

鲜蔬菜,减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等,适当增加些糖、醋、麻辣等不含盐的调料,尽

量减少罐装食品、方便食品的使用。用代替盐减少钠增加钾的摄入。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逐

步适应低盐饮食习惯。同时坚持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

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

2.1.2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1劝戒烟:研究表明吸烟可产生加压效应[4],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增加腹部肥胖,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削弱内皮细胞依赖的血管扩张效应及增

加左心室肥厚,戒烟后需注意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增加,限制其热量摄入,增加体育运动。

2限饮酒:首先评估病人饮酒史、饮酒量;病人饮酒每天超过2杯相当于1盎司酒精,劝其减少到2杯以下;饮酒时确有显著加压效应,劝其戒酒;饮酒每天不超过2杯,其习惯

可以不变,女性劝其每日饮酒少于2杯;体瘦者最好戒酒,饮酒不超过白酒33g;重度饮酒

者减少饮酒后数日戒酒。家属也应给病人以理解、宽容与支持。3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

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根据病情选择慢跑、健康操、太极拳等运动。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运动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等。适当运动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恢复,还能增加病人对生活的信心。

2.1.3 指导做有氧运动:其运动强度以轻至中等为宜,运动前应检查心肺功能,做平

板运动试验,以获得最大心率,然后取最大心率HRmax的50%-70%为运动中允许达到的心率。与此同时,主观劳累积分RPE应控制在11-13,即稍感劳累即可。对象为I、II期高血压及病情稳定的III期高压患者,时间以下午为宜。

2.1.4 指导病人药物治疗: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

副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

撤换药物,教会病人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

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应随时就诊。

2.2

心理护理:研究表明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心理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易激动

等方面症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与本病的形成密切相关,高血

压患者一般心理紧张,即使是通过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也常常心有余悸,背着沉重的心理

包袱[5]。因此,在给高血压患者治疗时,自始至终不能放松心理治疗,应以稳定的心理

去巩固稳定的血压。所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是稳定血压的根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护士要把患者视为亲人和

朋友,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精神上减轻压力,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使患者处于最

佳心理状态,使患者尽快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的刺激。目前国内对老年高血压心理护

理措施包括:

2.2.1 对患者的心理诱导:要让患者懂得动、静、禾、寿的道理,动即运动;静即是

安静,遇事冷静、不急躁,保持乐观情绪,平静心境,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焦虑,有

较大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们交谈等,以维持情绪稳定。

2.2.2 对患者家人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其了解疾病发作的可能原因及诱因,照护知

识与技能。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缓解其压力,克服焦虑情绪,祝使身心健康。

2.2.3 对高血压长期治疗的家庭护理:家庭护理的重点应包括出院前的康复指导,严

格执行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加强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包括饮食、

运动等。对患者及家属可借鉴艾森克个人问卷及症状自评定量表SC-90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估,正确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6]。

3 结果

疗效标准: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O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OmmHg 。②有效: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OmmHg。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治疗标准。此548例高血压患者均经临床常规规范化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显效31例,有效505例,无效12例。

4 讨论

因老年人高血压自身特点即老年人顺应性降低,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多,合并症多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其治疗均应达到目标血压为宜。但对某些高血压患者可采用短时的目标血压作为“规划”的一个补充。例如:SBP >180mmHg 降至160 mmHg以下;SBP在160-179 mmHg降20

mmHg即可。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耐受性较好,再降一些也是恰当和合理的;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在140-160 mmHg通过非药物治疗,降到140 mmHg以下;合并脑卒中者急性期小心降压,一般不考虑降压,美国提出如果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合并糖尿病,血压130-139/85-89

mmHg也应用药物治疗,使患者耐受为宜。药物选择可参见美国关于预、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老年高血压首先采取非药物治疗,包括教育、有氧训练、气功及放松训练,纠正危险因素等。

因老年人感受性低,血压以定期复查为准,而主诉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书臣,李浩,魏明,等.老年高血压防治与调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31-33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2-48

[3] 石湘云,朱智明.高血压与肥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21,153:232

[4] 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9

[5] 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21,94:356

[6] 张芸,张刚.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2111:33

浅析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

毕业论文--浅谈高血压患者护理

南华大学社区护理专业(自考)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刘凤云班级:1010 学号:911310200120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高血压患者护理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题目来源:学生自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 2011 年 7月 1 日至 2011 年 10 月 1日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或内容纲要:字数>500字):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89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指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老年人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2.2 心理护理:2.2.1 心理疏导;2.2.2 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2.2.3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 2.3 一般护理 2.4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2.4.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2.4.2 用药注意事项 2.5饮食护理 2.6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 2.7 康复指导:2.7.1 疾病知识指导;2.7.2 用药指导;2.7.3 自我监测指导 3 小结 2、主要参考文献 [1] 黄萍.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67 68. [2] 王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湖北中医杂志,2007,29(8):47 43

[3] 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等.科素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高血压杂志,1996,7(4):293-295. [4] 尚海鹏.高血压防治新进展.新医学,1999,30(4):244. [5] 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老师(签名):时间:年月日 系部负责人(签名):时间:年月日

护理学毕业论文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以下是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的毕业论文!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 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其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 一般护理 1.1 休息 早期患者宜适当休息,工作过度紧张者,血压较高,症 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 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 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操作亦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 止过多干扰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当血压通过治疗稳定在理想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时,除了保证足够的休息外,还要注意生活 起居有规律,不宜过度劳累,避免看情节恐怖、紧张的电视、电影,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量不宜太大,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散步、打太极拳,不宜长期静坐或卧床。 1.2 饮食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 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忌烟酒,咖啡和浓茶亦应尽 量避免饮用。 2 观察病情

(1)测量血压应在固定条件下测量:测量前患者须静坐 或静卧30 min,同一血压计,同一侧肢体。(2)当测量血压高于160/100mmHg,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必要的处理。(3)如发现 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同时伴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发生高 血压危象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让患者卧床、吸氧。同时备 好快速降压药物、脱水剂等,如患者出现抽搐、躁动,则应主意 安全。(4)对有心、脑、肾并发症患者应严密观察血压波动情况,详细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5)对失眠或精神紧张者,要做好 心理护理,同时配以药物治疗。 3 健康指导 (1)广泛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起高 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患 者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 在接近正常的水平,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定期测 量血压。(2)饮食控制,减少钠盐、动物脂肪、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3)向患者或家 属说明高血压病需坚持长期终身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予 调整,防止血压反跳。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说明坐 位或平躺时起立,动作要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 避免突然起立,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4)提 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 要改善控制自己的情感生活,不要过度兴奋,激动或发怒。避免 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及各种不良刺激。音乐对人的心理和 情绪有调节作用,要鼓励患者多听音乐,陶冶情操。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学毕业论文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学毕业论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血压护理学毕业论文篇一:《试谈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 我国高血压病人每年以300万例的速度增长,使许多人深受其害,但若做好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将其危害降至最低点。现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浅谈如下。 1 病人基本情况估计 1.1 护理病史询问病人有无家族史,病前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工作性质及头痛、头晕程度等。致病因素,血压升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家族史: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2)生活习惯及饮食: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喝咖啡,摄饱和脂肪酸过多等,肥胖和超体重,剧烈运动,便秘,吸烟均可致血压升高。(3)精神心理因素及职业: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发病率高,可能与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养、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4)其他病史:高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也可能与气候条件、环境噪音等有关。 1.2 主要表现 1.2.1 缓进型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以缓进型多见。(1) 一期:常无症状或表现为头痛、头胀、心悸、乏力、耳鸣、失眠、四肢麻木等,体检时反有血压升高,临床无心脑、肾受损的表现,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一期。(2) 二期:血压持续升高,并随着细小动脉硬化,逐渐出现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如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室肥大;②眼底动脉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二期。(3) 三期:当心脑、肾重要器官损害发展至有下列一项者:①左心衰竭;②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血,视神经乳头水肿,为原发性高血压第三期。 1.2.2 急进型高血压约占1%~5%,多见于年轻人,起病急剧,突然头痛、

护理学毕业论文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的毕业论文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 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 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 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 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 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只需要一般 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1]。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 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 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开展以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的 方案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 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 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识。 2 生活方式干预

2.1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 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 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 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 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2]。刘向红[3]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 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 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张月华等[4]调查表明,A型行为模式中敌意性行为元素与 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的患病有密切的联系。通过A型行为的矫正,以及运用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气功等方法放松患者的紧张 情绪,可有效降低血压。 2.2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 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 mmHg,舒张压升高 2mmHg,高血压病患病率50%;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 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患病率达100%.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限量饮酒,每天白 酒最好不超过50g,节假日或会友时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已患高血压病者劝其戒酒。 2.3 膳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压[5] 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摄盐量应在5g以下。进食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盐中的钠能收缩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肢体水肿。体内水分 经肾排出时,又会随尿液同时排钾、碘、硒等多种元素,使体液 中钾钠比例失调,体内营养代谢失衡。叶桂芳[6]通过社区调查405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结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饮食的护理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论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护理方法并进行经验性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入院后护理。结果无产妇死亡,在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后,因胎儿宫内窘迫(32例),胎盘早剥(1例),其他因素(12例),行剖宫产共计45例,其余35例患者自然分娩。结论应注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帮助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平稳度过妊娠期、围生期以及产褥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妊娠期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1]。 1 临床资料 收集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院,经检查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0例,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3.7岁,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6例,轻度子痫前兆59例,重度子痫前兆5例;初产妇53例,经产妇27例。 2 临床护理 2.1日常护理嘱患者以左侧卧位为主卧床休息,保证8~10h/d

的睡眠,左侧卧位易改善体循环血量,改善胎盘血供,偶尔右侧卧位可以替换左侧卧位,但避免平卧以预防仰卧体位综合征。正常饮食但应以清淡为主,摄盐量约7g/d左右,脂肪摄入低于60g,增加蛋白质摄入,摄入应达到100g/d左右以满足机体需要。引导患者调节情绪、稳定患者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波动。 2.2监测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具体内容如下,自觉症状监测:有无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生命体征监测:入院后至产后48h 内1次/4h监测血压,患者呼吸,脉搏,心率,日计数胎动,听胎心1次/2h以及有无腹水、水肿以及心理变化等;辅助检测监测:记录日液体出入量;定期送检血、尿常规标本,监测尿蛋白量以及出凝血时间等常规生化指标;并发症监测:有无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呼吸困难,阴道流血等等。 2.3用药护理硫酸镁作为首选解痉药,常用于子痫先兆、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在用药中要严格控制总用量在25~30g/d。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膝腱反射存在;呼吸大于16次/min;尿量大于25ml/h或日尿量大于600ml/h;备好10ml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一旦产生镁中毒应在3min以上将葡萄糖酸钙静推。嘱咐使用镇静剂患者绝对卧床以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严密监测使用降压药患者血压并控制降压药物滴速,避免因血压降低幅度过大引起脑出血或胎盘早剥。使用利尿剂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容量避免电解质紊乱。 2.4分娩期护理自然分娩患者,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尽量缩短第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护理 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下面就有一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男42岁,体型为中度肥胖,长期饮酒,喜食油腻高脂食物,近日来常出现头痛、头昏、疲劳、心悸等,并且在劳累后加重。查T37.2摄氏度、P80次/分、R17次/分、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入院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疼痛、知识缺乏、焦虑、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病。针对这些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 2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1]。 2.2 饮食 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

毕业设计-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论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护理 20世纪90年代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下面就有一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男42岁,体型为中度肥胖,长期饮酒,喜食油腻高脂食物,近日来常出现头痛、头昏、疲劳、心悸等,并且在劳累后加重。查T37.2摄氏度、P80次/分、R17次/分、BP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入院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疼痛、知识缺乏、焦虑、潜

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病。针对这些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 2护理 2.1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1]。 2.2 饮食 应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等食物,补充适量蛋白质。戒烟、控制饮酒,保证足够钾、钙、镁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入。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足量的钙、镁对治疗高血压有益。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 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论文)

2013年06月14日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 摘要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随之不断延长,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伴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也不断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约占1/2。目前我国老龄人口为总人口数的9%,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近5000万。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每年导致1200万人死亡。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护理已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研究领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1.老年高血压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1.1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 素的综合征,高血压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老年高血压定义:年龄60岁以上,血压值持续或非同天3次以上升高,即收缩压(SBP)≥18.6kPa和(或)舒张压(DBP)≥12kPa,称为老年人高血压。血压的波动性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吸烟、饮酒、喝咖啡、膀胱储尿(可使血压一时性波动),故测血压前20min内应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 1.3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天血压测量,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 2.6kPa。 80年代,老年高血压工作组规定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21.3kPa和(或)舒张压≥12.6kPa为老年高血压,如收缩压 16.8~21.3kPa,舒张压<12kPa,则诊断为临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第六次报道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8.6kPa,舒张压≥12kPa,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 ≥18.6kPa,舒张压<18.6kPa。 2.发病原因

高血压护理论文(新)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护 理 【摘要】总结2010年1月~12月1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转送技巧,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发现规范性的院前急救和正确的转运方式是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人员要树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紧急救治的意识,把握转运时机与方式,并做好病情评估,及早处理。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转运技巧;院前急救、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是在高血压伴脑内动脉变性的基础上血压骤升的动脉破裂所致,是临床急救的多发病,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起病急,预后差,且病死率高。积极的院前急救和掌握正确的转运技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见习医院2010年1月~12月院前急救的1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2月我院“120”院前急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36~85岁,均为“120”急救电话呼救患者。诱因多为各种刺激,常伴有高血压病,且血压没有得到有效观察、控制及治疗。意识模糊14例;昏迷4例。院前急救好转19例。 2院前急救过程 2.1 建立联系通道 出诊人员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得到患者姓名、年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病情危重程度等信息。即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询问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嘱其做相应的准备与处理。如患者昏迷、呕吐,嘱家属不要轻易搬动患者,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呕吐物,并做好搬运的相应准备。 2.2 现场救治 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测P、R、BP,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心肺神经系统检查等。迅速做出准确判断,根据病情及时救治,通常采取如下抢救措施:保持患者相对固定体位:脑出血患者可因体位的变化致颅内出血压迫心血管、呼吸中枢引起心跳呼吸骤停[1],因此应由专人负责保护患者头部,避免头部的活动。呕吐患者头应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出,避免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塞是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昏迷患者,常丧失正常咳嗽和吞咽反射,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有效的气道是安全转送患者的必要条件,必须建立有效呼吸,尽早解除呼吸困难。首先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分泌物,取下假牙,使患者头偏向一侧,牙关紧闭及抽搐患者放开口器,以顺利清除口腔、咽部内呕吐物、分泌物。舌根后坠者可用舌钳夹,并在口腔内放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当呼吸频率低于8 次/ min 或有暂停迹象时,应尽快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2];快速建立输液通道,保证药物顺利输入;治疗措施: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就地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脑出血的患者当收缩压持续在200 mmHg、舒张压在130 mmHg 时,才需进行降压治疗[3]。有颅内高压指征者,应进行降颅压治疗,常规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如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浅快、不规律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洛贝林等。止血药可应用止血芳酸、立止血、维生素K3等。 3 转运技巧 3.1现场搬运 进行现场救治后应迅速转运患者,一人专门负责搬运患者头部,保持头偏向一侧,不能任意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开展以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的方案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 生活方式干预 2.1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

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恻。刘向红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张月华等调查表明,A 型行为模式中敌意性行为元素与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的患病有密切的联系。通过A型行为的矫正,以及运用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气功等方法放松患者的紧张晴绪,可有效降低血压。 2.2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 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高血压病患病率50%;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患病率达100%。针对其特点,有选择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有饮酒习惯者应限量饮酒,每天白酒最好不超过50g,节假日或会友时可适量饮用低度酒,已患高血压病者劝其戒酒。 2.3 膳食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压 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摄盐量应在5g以下。进食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盐中的钠能收缩血管,使小血管壁水肿,细胞外渗透压增高、肢体水肿。体内水分经。肾排出时,又会随尿液同时排钾、碘、硒等多种元素,使体液中钾钠比例失调,体内营养代谢失衡。叶桂芳通过社区调查405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结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饮食的护理干预,发现调整饮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升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

高血压护理论文

高血压护理论文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出对患者采用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扩、心理治疗的康复 护理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方法: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学习以及临床 实践,从高血压病患病机理、危险因素及特点入手,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理论知识。结论: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充分运用以上环节,不仅可以使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情得以 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康复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 压>12.7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1]。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 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在美国,老年人因高血压导致 脑出血的病人超过60万,其中20万人死亡,因高血压引起心脏病发作的病人约100多万,其中死亡人数高达60万。在英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已超过500 多万。我国约有1亿多高血压病人[2]。高血压病已经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高血压的康复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市铁路局老干部,自2021年至2021年体检548例,年龄60-84岁, 平均68岁。根据1993年美国JNC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3],确诊老年高血压病318例, 发病率58%,其中单纯收缩性高血压64例,占20.1%,I期高血压80例,II期高血压138例,III期高血压100例,合并糖尿病28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 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 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1.1 指导病人减少盐的摄入: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盐,每人每天3g以下,宜尽量多食新 鲜蔬菜,减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等,适当增加些糖、醋、麻辣等不含盐的调料,尽 量减少罐装食品、方便食品的使用。用代替盐减少钠增加钾的摄入。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逐 步适应低盐饮食习惯。同时坚持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 动物、甲壳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

护理论文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高血压概念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

毕业论文高血压护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 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高血压概念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和/或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疾病简介

高血压病人护理的心得体会

高血压病人护理的心得体会 高血压病的病理特点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可造成严重损伤;对脑的影响主要为脑血管意外,长期血压增高可造成脑溢血的发生。同时,由于高血压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而使病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甚至脑血栓形成。对于心脏,因持续血压增高使左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发生左心衰竭。长期高血压还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其基本护理常规已被不少人所掌握,但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增高是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忽视了护理。现将我通过学习实践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15疗区目前有31位疗养员,其中有18位患有高血压病,轻重不一,年龄最大的有89岁。 例1:1509方彦女82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目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0.5粒qd降压治疗中 例2:1506 王世娟女82岁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目前用缬沙坦80mg qd,氨氯地平2.5 mg qd降压治疗中 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普及高血压知识,稳定患者的情绪。 .应用医学知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授有关高血压知识。如:高血压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高血压在早期的时候一般没有生命症状,或者只会头晕、耳鸣、乏力、失眠、健忘等轻微症状。许多患者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要通过体检才得知。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为血压持续上升与波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沉积,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由于由于缺血缺氧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到慢性损害。 高血压在服药时如何掌握服药剂量也有讲究,尊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血压恢复到正常(低于140/90毫米汞柱)以后,在医生的认可下,剂量可缓慢减少,直到摸索出最小剂量也能控制住血压为止。高血压病人应做到“宁可一顿不吃饭,也不能一次不吃药”。认为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停药会使血压反弹,重新升高,医生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停药综合症”。病人也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因为血压骤降会引起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在什么时间服药,也大有学问。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并非恒定,存在着自发性的波动。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最低。如果白天忘了服药,到临睡前再补吃降压药,那就相当危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究竟什么时间服药合适?临床实践表明,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药物的作用一般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个小时达到高峰。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吃药较为合适。目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因为它的降压作用温和平稳,药效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最好是固定在早晨起床之后。 对于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来说,因年龄、是否有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血压维持在138/83毫米汞柱左右是安全的。如果你的血压未达到目标,必须采取适当加大剂量或改换它药、或联合用药等措施,以防靶器官的继续受损 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做在麻将桌前,建议他们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渡紧张和疲劳,以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使体循环动脉压升高,血管壁脆性增高,是一重要的危险因素。使患者认识到其危险性,鼓励患者积极戒烟、戒酒。另外,饮酒可增加口服降压药的抵抗性。

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论文范文

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病因病机多为精神紧张,思虑过度,七情五志过极;或劳累 过度,嗜食肥甘,饮酒过度,导致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经脉运行失常,或气郁化火,或血瘀阻络,或气机失调、痰湿上蒙清窍。根据患者 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症候分类实施辨证护理,可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 预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经 精心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 2护理 综上所述,精心的护理指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2]王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湖北中医杂志,2007,29(8):4748.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 老年患者,对其进行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 指导等措施,控制其血压。

结果:结果显示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有153例收缩压将至150mmHg以下,仅15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器官损伤严重收缩压为将至150mmHg。 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在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指导下,定期进行血压观察和护理,同时辅以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 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2护理方法。患者入院之后要定时为患者检测血压,指导患者 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和生活护理,具体如下。 1.2.1血压观察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大特点是血压波动 范围较大,且主要是单纯的收缩压升高。对于这类血压波动范围较 大的患者,尤其是在其治疗期间,每天应该多次测量血压,掌握患 者每日的血压变化情况。护理人员特别需要留意患者夜间的血压, 以防患者夜间的血压降到太低,可以根据患者24h血压动态情况了 解患者昼夜血压变化及其谷峰规律。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调节血 压的功能偏低,血压容易随着不同体位而改变,可能会出现体位性 低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入院时测量患者坐位、立位、卧 位等不同姿势及体位的血压,排除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1.2.4生活指导。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因 素之一,因此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注重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疲劳和紧张,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 的精神状态,这些都能有效维持血压。此外吸烟喝酒,会使体循环 的动脉压增高,血管壁的脆度增加,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到 戒烟忌酒。最后要注意低盐饮食,每日的摄盐量不能超过3-5g,患 者的家属必须积极配合,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含盐量较高的腌制食品,鼓励患者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 2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