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在建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在建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在建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在建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在结构工程领域中的

应用及实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结构设计关乎建筑物的投资、造价、承建、施工以及使用等全过程,因而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结构设计中,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计算又是最关键的,因为它涉及到后期的配比和布置钢筋,而这又是直接关系到该结构是否稳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一直以来,内力计算的选择和优化始终是建筑界专家们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专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几十年以来,建构结构的计算方法仍主要采用力法和位移法。但二者都需要组成和解算典型方程,当未知量较多时,解算联立方程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为了寻求计算结构更简捷的途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又陆续出现了各种渐近法,例如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迭代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位移法的变体,共同特点是避免了组成和解算典型方程组,而以逐次渐进的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其结果的精确随计算轮次的增加而提高,最后收敛于精确解。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物理概念生动形象,每轮计算又是按同一步骤重复进行,因而易于掌握,在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本文着重介绍一个以弯矩作未知量的迭代法计算公式,具有收敛快和自动消误等优点,其数学实质为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解联立方程组。通过1.2吨升降机导轨架内力分析实例,证明其收敛性比弯矩分解法快,计算尚属简捷。本文公式对等截面、变截面均适用。

二、基本概念及迭代计算公式:

假设:连续梁(这里指刚性支座连续梁,下同)各跨具有不同的跨长及不同的惯性,弯矩正负号规定与弯矩分配法相同。令:

1、)

()、()、(右左右左右左1111++--n n n n n n m m m m m m 分别表示连续梁的n-1、n 、n+1三个连续支座嵌固时左边(右边)的固端弯矩。

2、11s +-n n n n s 、分别表示杆n-1、n ,n+1、n 的n 端抗弯强度,n

1n 1s +-、n n s 则分别表示杆n-1、n ,杆n+1、n 的n-1端、n+1端的抗弯劲度。

3、)()(1111n n n n n n n n c c c c ++--、分别表示n-1端至n 端(n 端至n-1端)、n 端至n+1端(n+1端至n 端)的传递系数。

4、右左111----=n n n n n n m c m m

左右111+++-=n n n n n n m c m m

5、)(11-n --n M M 、n n M M -()、)

(1n 1-++M M n 分别表示图1所示变截面连续梁弯矩分配法计算结果的n-1、n 、n+1支座左边(右边)的杆端弯矩。

图1

由角变位移方程得:)111n 1-n n n n n n n n n C S m M ---+=-??(左 (1)

)m 1-11-n n 1-n 1-1n n n n n n n C S M ??--+=--(右 (2)

)m 111n

1n n n n n n n n n C S M +++++=--??(右 (3) )111n 1n 11+++++++=-n n n n n n n n C S m M ??(左 (4)

根据(1)、(2)式消去n 1-n ?,解出1n -n ?;(3)、(4)式消去n 1n +?,解出1n

+n ?,由支座n 的形变连续条件1n -n ?=1

n +n ?得:

)1(()1((111n 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S m M C m M C C S m M C m M )左右右左 化简得:111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m S m S M C S M S S M C S (5) 式中:)1(),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S S C C S S

式(5)可视为当连续梁跨内为变截面时的三弯矩方程式。若各跨内i EJ 等于常数,则由(5)式可导出材料力学或结构力学中所陈述的著名的三弯矩方程式。令:

1111

'+'-'+++=n n

n n n n n n S S S u 为杆n 、n+1右端分配修正系数; 1111'+'-'--+=n n n n n n n n

S S S u 为杆n 、n-1左端分配修正系数; 11+-=n n n n n u C K 左为n 支座左端的迭代系数;

1-1n n n n n u C K +=右为n 支座右端的迭代系数;

1111+--+-=n n n n n n n n n m u m u m 为支座n 不平衡力矩;

则由式(5)即可得出本文所求迭代计算公式:

11+---=n n n n n n M K M K m M 右左 (6)

三、计算步骤及方法:

1、根据连续梁已知荷载、截面、支承等情况查有关图表得出形常数、载常数,从而计算出n m 、左n K 和右n K 。

2、按(6)式进行迭代计算。原则上可按任意顺序循环计算,一般为加快收敛宜从n m 较大的支座开始。首次迭代假定n 支座相邻支座的初始值为11--=n n m M ,11++=n n m M ,接着按所选顺序在其他支座计算,当该支座的相邻支座弯矩已迭代时取前次迭代结果,尚未迭代时仿照上述办法取初始值。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两次迭代结果十分接近为止,最后一次迭代结果即为所求弯矩值。

四、计算实例:

1.2吨升降机导轨架工作状态的计算工况,为一工作笼在地面,另一工作笼开到导轨架的最高位置。此时导轨架的主要荷载是风载、载重和自重。若近似视每跨上风载均布,则计算简图如图2,导轨架各支座弯矩如下:

支座迭代次序为8→7→6→5→4→3→2→1→0,迭代计算的有关参数和数据均列于计算栏内。

图2

五、结果分析:

由上例计算结果,不难看出,各支座处的弯矩在经过数次迭代之后,逐渐逼近某一数值(即准确值)。因⑤与④的结果已十分接近,故迭代运算到⑤次为止,此即为所求弯矩值的近似值。本题曾有其他文章介绍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弯矩,需分配传递九次之后方可可到与本文数字基本一致的结果。由此可见,迭代法比弯矩分配法收敛性更好、计算简捷,可在结构工程,尤其是结构计算中得以广泛应用。

六、参考文献:

1、李廉锟,结构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鸿文,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龙熙华,数值分析,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沈蒲生,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梁兴文、史庆轩,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卢兴江,解方程组迭代法的几何理论与方法及工程问题【期刊论文】

7、刘铁英,连续梁的迭代求解法【期刊论文】

8、于二青、王春江、赵金城等,矩阵重排序算法在结构分析快速求解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9、杜恒吉、徐昆良,Jocabi和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分析及应用【期刊论文】

10、李萍、邓小鹏、相建华、李同录等,基坑开挖与支护模拟的位移迭代法【期刊论文】

11、王成、张毅刚,体内张拉成型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分析-几何位移迭代法【期刊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王方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王方成 发表时间:2016-07-28T15:02:06.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0期作者:王方成 [导读]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楼耸立,高层建筑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建筑总长46.10m,总宽35.90m,总高 111.563m,大屋面层高96.90m。地上共23层,地下 2 层。地下室层高 4.7m 与 3.75m。1~22 层层高 4.2m,23 层层高4.5m。上部均为办公室,地下部分为车库和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53065.79 m2,其中地上37307.59 m2,地下 15758.20 m2,建筑占地面积 10636m2。 2 自然地质情况 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g,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特征周期取 0.45s。50 年遇基本风压 0.80kN/m2,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7 层,从上至下依次为①层填石,层厚 2.7~19m;②层中砂,层厚 0.90~22.9m;②-A 层淤泥,层厚 1.70~1.90m;③层(含砾砂)粉质粘土,层厚 1.3~3.2m;④层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厚 2.6~8.0m;⑤层全风化花岗岩,层厚1.1~7.3m;⑥层强风化花岗岩:灰白、灰黄、灰褐色,饱和。⑥-1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层厚 1.1~11.1m;⑥-2 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层厚 0.8~11.5m;⑦层中风化花岗岩:灰、灰黄、灰白色,岩芯多呈短柱状和长柱状,局部呈块状,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芯裂隙较发育,多呈闭合,岩芯采取率 67%~87%,RQD=38~71,岩石饱和单轴抗压试验为 64.60~70.10MPa,标准值为 66.03MPa,岩石坚硬程度为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Ⅳ级。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有揭示至该层,均未揭穿,揭露厚度为2.20~10.76m。 3 基础形式 由于办公楼及其周边纯地下室在基坑开挖后存在一定厚度的①层填石(厚度为 3.46~11.54m),采用预应力管桩时难以穿越填石层,另可供预应力管桩选择的桩端持力层④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⑤层全风化花岗岩和⑥-1 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分布不均匀,考虑到⑥-2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⑦层中风化花岗岩分布较均匀,根据拟建场地岩土层特性、拟建物结构特点及荷载情况,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基础。 4 主体结构设计 4.1 结构选型 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由于建筑功能布局多为开敞办公区、大会议室等大空间,中间部分以及建筑外形要求美观、大方等方面因素,故本建筑主体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框架与核心筒之间形成的可用空间较大,能使房屋空间布局灵活,又能使高层建筑结构满足较大刚度的要求,因此广泛用于写字楼、多功能建筑。具体做法是在建筑中部的电梯井筒及楼梯间四周布置抗震墙框筒,加大外框筒的柱距,减小梁的高度,周边形成稀柱框架。参照规范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确定抗震等级框架为二级,核心筒为二级。 4.2 主要荷载取值 高压配电房、电梯机房、通风机房活荷载为 7.0 kN/ m2,储藏间活荷载为 5.0 kN/m2,备餐间、车库活荷载为 4.0 kN/m2,商场、消防疏散楼梯活荷载为3.5 kN/ m2,办公室、卫生间、走廊、门厅、屋面花园、多功能厅大会议室活荷载为 3.0 kN/ m2,食堂活荷载为 2.5 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2.0 kN/m2,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 0.5 kN/m2。大型设备按实际情况考虑。 4.3 主要受力构件尺寸取值 地下室~1 层墙厚度为 400mm,2~23 层墙厚度为3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地下室为 1200mm×1200mm,1~3层为1100mm×1100mm,4~6 层为 1000mm×1100mm,7~9 层为 1000mm×1000mm,10~12 层为 900mm×1000mm,13~15层为 800mm×900mm,16~18 层为 800mm×800mm,19~21 为700mm×700mm,22~23 层为 600mm×600mm。地下室负一层顶板的厚度为 200mm,地下室顶板除核心筒内板厚 180mm之外,其余部位板厚为 300mm,屋面层的板厚为 120mm,其它各楼层的板厚为 100mm。 4.4 主要结构材料选取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2~4层为C50,5~9层为C45,10~14 层为 C40,15~19 层为C35,20构架层为 C30。此外,圈梁、构造柱、挑檐、雨篷及楼梯均采用 C30 混凝土。主要用于基础梁、板,墙和柱以及楼面梁的纵筋选用 HRB400级钢筋。 4.5 计算软件及计算依据 本工程计算使用程序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建筑结构三维设计与分析软件 SATWE。计算依据为建筑条件图以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等国家相关规范。 4.6 计算结果分析 (1)位移比。基于刚性楼板假定,考虑偶然偏心的条件下,X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19 (第26层第1塔),Y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28(第 26 层第 1 塔),属于平面不规则中的扭转不规则。位移比超过 1.2,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层间位移。计算时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X 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1/1055<1/800;Y 方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总计100分]来源:.gzu521. 1、计算荷载效应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应是< )。 a.任情况下均取1.2 b.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 c.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1.2 d.验算抗倾覆和滑移时取1.2 2、基本风压是指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多少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按w0-v02/1600确定的风压值< )。 a.30年 b.50年 c.20年 d.100年 3、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当杆件产牛拉(压>变形时,横截面沿杆轴线发牛平移 (3>当圆截面杆产生扭转变形时,横截面绕杆轴线转动 (4>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各点均有铅垂向的位移,同时横截面绕截面的中性轴转动 a.(1> b.(2>、(3> c.(1>、(2>、(3> d.全对 4、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为< )。 a.22--23kn/m3 b.23--24kn/m3 c.24--25kn/m3 d.25--26kn/m3 5、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是根据下面哪一项指标确定的< )。 a.比例极限 b.下屈服点 c.极限抗拉强度 d.上屈服点 6、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下面哪种因素有关< )。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构件类别 c.构件工作环境 d.以上都有关 7、对于混凝土各种强度标准值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 a.ftk>fck>fcuk b.fcuk>ftk>fck c.fcuk>fck>ftk d.fck>fcuk>ftk 8、梁下部钢筋净距应满足下列哪条要求< )。(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a.≥d且≥25mm

大跨空间结构案例分析

通过这一个学期建筑结构选型将建筑结构分类如下:●平面结构 梁柱结构(框架结构 桁架结构 单层钢架结构 拱式结构 ●空间结构 薄壁空间结构 网架结构 网壳结构网格结构 悬索结构 薄膜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 ●平面结构 平面屋盖结构空间跨度相比较小,节点、支座形式较简单。 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总建筑面积约23950平方米,比赛馆平面是一个82.4*94米平面,屋面是反对称的折面,采用巨型门式钢钢架结构,将建筑塑造为富有韵律感的

造型,如图所示。三维整体模型工程屋盖由12榀空间门式钢钢架组成,跨度82.4米,中心距8,0米,钢刚架为四肢组合的格构式结构。构件间的连接节点均为相贯节点,钢架柱(钢管连接于看台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柱,屋盖结构外形简洁、流畅,节点形式简单,刚度大,几何特性好。 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有连系杆单榀空间门式钢刚架(有连系杆

刚架柱支座 ●空间结构 ●网格结构 ?网架结构 一: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建筑面积80 476m2 ,固定座席118 万座,活动座2 000座,用于举办2008 年奥运会的体操、手球比赛,赛后用于举办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虽然体育馆在功能上划分为比赛馆和热身馆两部分,但屋盖结构在两个区域连成整体,即采用正交正放的空间网架结构连续跨越比赛馆和热身馆两个区域,形成一个连续跨结构。空间网架结构在南北方向的网格尺寸为815m,东西方向的网格有两种尺寸,其中中间(轴a和○K之间的网格尺寸为1210m,其他轴的网格尺寸为815m。按照建筑造型要求,网架结构厚度在11518~31973m之间。不包括悬挑结构在内,比赛馆的平面尺寸为114m ×144m,跨度较大,为减小结构用钢量,增加结构刚度,充分发挥结构的空间受力性能,在空间网架结构的下部还布置了双向正交正放的钢索,钢索通过钢桅杆与其上部的网架结构相连,形成双向张弦空间网格结构。其中最长桅杆的长度为91237m,钢索形状根据桅杆高度通过圆弧拟合确定。在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建筑结构(选择题)

1、钢筋和混凝土结构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B )。 A、二者的承载能力基本相等 B、二者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基本相同 C、二者能相互保温、隔热 D、混凝土能握裹钢筋 2、钢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A )。 A、重量轻而承载能力高 B、不需维修 C、耐火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好 D、造价比其他结构低 1.混凝土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k > f ck > f tk B. f ck > f tk> f cu,k C. f tk > f ck > f cu,k D. f cu,k> f tk> f ck 2.当采用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最基本的代表值为()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D.可任意选 4.变形钢筋粘结力主要是() A.胶结力 B.摩擦力 C.机械咬合力 5.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是以()作为钢筋强度设计时的指标。 A.极限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条件屈服强度 7.对于混凝土收缩,以下何项说法是正确的() A.水泥用量越少,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小B.高强度混凝土,收缩小 C.水泥骨料的弹性模量高,级配好,收缩小D.养护时环境温度、湿度小,收缩越小 8.混凝土的徐变是指(D ) A.加载后的瞬间应变 B.卸载时瞬间恢复的应变 C.不可恢复的残余应变

D.荷载长期作用下,应力维持不变,其应变随时间而增长 9.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 a( ) A.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B. 随钢筋的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 C. 随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的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1.建筑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材料强度值应是() A.材料强度设计值 B.材料强度平均值 C.材料强度标准值 D.材料强度极限变形值 2.建筑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值应是() A.荷载的平均值 B.荷载的标准值 C.荷载的设计值 3.结构在使用期间随时间变化的作用称为() A.永久作用 B.可变作用 C.偶然作用判断 4.荷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o>R表示() A.结构处于可靠状态 B.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C.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5.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为() A. B. C. D.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荷载、材料强度的所采用的值为() A.荷载采用标准值,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B.荷载采用设计值,材料强度采用设计值 C.荷载采用标准值,材料强度采用设计值 D.荷载采用设计值,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1.在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中,要求p min≦p≦p max,p的计算方式是以哪种截面的梁为依据的() A.单筋矩形截面梁 B.双筋矩形截面梁 C.第一类T形截面梁 D.第二类T形截面梁 2.对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特征的描述,下面叙述中,哪一个正确() A.受拉钢筋首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破坏

建筑常用结构计算(学习建筑)

2 常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1结构分析及设计分析 1.1分析三种重要的体系 1.1.1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的内、外墙做成剪力墙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剪力墙的变形状态和受力特性同剪力墙的开洞情况联系密切,其中依据轧受力特性的不同,单片剪力墙可以分为特殊开洞墙和单肢墙。类型不同的剪力墙,对应的也会有不同的截面应力分布,所以,在对位移和内力进行计算时,也应该对不同的计算和设计方法进行使用,将平面有限元法应用到剪力墙的结构计算中。此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计算,能够应用到各类剪力墙之间,然而,也有一定的弊端存在于这种方法中,其有着较多的自由度。所以,在具体的应用时,较为普遍地应用了开洞墙这一类型。 1.1.2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分为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等结构体系,其中框架—核心筒受力特点为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筒体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变性特点类似于框架剪力墙,但抗侧刚度较大。依据不同的计算机模型处理手段,有三种类型的分析方法:主要为离散化方法、三维空间分析和连续化方法,其中三维空间方法的精确性会更高。 1.1.3框架—剪力墙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若干个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建筑结构体系。此种结构位移和内力等计算方法尽管种类较

多,然而,连梁连续化假定方法会经常被使用,在对位移协调条件进行计算时,应该按照框架水平位移和剪力墙转角进行设计,将外荷载和位移的关系用微分方程建立起来。然而,应该考虑需求和因素量会存在的差异,所以,也会有着不同形式的解答方式。 1.2具体的设计与分析 1.2.1合理地确定水平荷载 每一个建筑结构都应该一同承受风产生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对于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应该具备。高层建筑中,尽管结构设计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竖向荷载的影响,然而,水平荷载却占据着重大的比重。随着不断增多的高层建筑层数,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由于楼面使用荷载和楼房自重在竖构件中发挥的功能,对应水平荷载会将一定的倾覆作用施加到结构中,并且竖构件中就会出现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力;其次,就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也会跟着建筑结构的动力情况而出现较大的改变。 1.2.2合理地确定侧控 同低层建筑不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侧移已经成为 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不断增加的楼层数量,结构侧移在水平荷载侧向变形下会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中,不但规定结构要有一定的强度,对于荷载作用带来的内力能够有效的予以承受,同时,还应该确保具备一定的抗侧刚度,确保在某一限度内控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出现的侧移情况。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报告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第一章 悬挑结构:现代MOMA 1.工程概况: 当代MOMA位于东直门迎宾国道北侧,拥有首都北京的地标优势,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13.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达8.5万平方米,包括多厅艺术影院,画廊,图书馆等文化展览设施,还包括了精品酒店,国际幼儿园,顶级餐饮,顶级俱乐部及健身房、游泳池、网球馆等生活设施与体育休闲设施。 当代MOMA由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tevenHoll设计,项目规划概念是BEIJINGLINKEDHYBRID,在建筑艺术方面实现了世界的唯一,更加充分的发掘城市空间的价值,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当代MOMA也是当代置业科技主题地产的延续与发展,在万国城Moma实现高舒适度、微能耗的基础上,将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从可持续的观点出发,当代MOMA适当的高密度(强度)开发利用土地与大规模使

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大城市发展的方向,是真正“节能省地型”的项目。 在当代MOMA的规划设计中,更多考虑了未来城市的生活模式,引入了复合功能的概念,实现开放功能的城市社区,在这里不单是居住功能,而且能够和谐的工作,娱乐、休闲消费、交通,作为一个汇集精品商业与国际文化的开放社区,充满生气与活力,将创造更和谐的国际化生活氛围,不仅为社区创造更舒适的环境,更多的交往机会,也将完善城市区域功能,为北京的城市形象,为北京奥运会增添光彩。项目计划2005年初开始建设,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建成使用。 2.结构形式: 为减轻自重,梁柱采用H型钢,并且设置了受拉的钢斜撑,提高悬挑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为承受悬挑部分重力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在悬挑部分增设钢斜撑,将倾覆力矩传递到塔楼上;在塔楼相应的部位增设钢管斜撑。使塔楼整体承受倾覆力矩。在塔楼内除设置核心筒外。还设置了十字型剪力墙,提高塔楼整体的刚度和抗倾覆能力。长悬挑是本工程主要设计难点之一,目前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采用了中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对于悬挑结构这样更加重要的部分,设计中采用了中震弹性设计的更高的性能目标,即悬挑部分的构件验算时,按中震弹性地震力(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与竖向荷载进行组合,考虑荷载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取设计值。经中震弹性设计验算,悬挑部位构件的应力比基本上都控制在0.9以下。 3.施工情况: 物业公司:第一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20000平方米 绿化率:34% 使用率:80% 容积率:2.64 建设规模:地上21层、地下两层

建筑结构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 【代码】10113016 【答案】:立方强度 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 【代码】10112027 【答案】: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划分的,共分为级。 【代码】10122037 【答案】:立方强度14个等级 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称它们为和。 【代码】10222017 【答案】:软钢硬钢 5、钢筋按其外形可分为、两大类。 【代码】10222028 【答案】:光面钢筋变形钢筋 6、HPB235、HRB335、HRB400、RRB400表示符号分别为。【代码】10213037 【答案】 7、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组成的。它们当中最大。

【代码】10243046 【答案】: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机械咬合力 8、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 、 、 三种。 【代码】10231056 【答案】:冷拉 冷拔 冷轧 9、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于残余应变为 时的应力作为 名义屈服点,称为 。 【代码】10222066 【答案】:%2.0=ε 条件屈服强度 10、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之间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是因 为 、 、 。 【答案】: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 混凝土能裹住钢筋 【代码】10232075 1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采用 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代码】10312017 【答案】:屈服强度 1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普通混凝土构件过早 , 充分利用 。 【代码】11222016 【答案】出现裂缝 高强度材料 13、当材料强度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普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成绩 考查课结课作业(论文) 题目: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选型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201104030002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11-1 任课教师:尹涛 2013年6月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报告评分表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城市规划11-1 题目名称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项目考核指标权重得分 课程报告质量收集调研相 关资料 独立查阅资料、进行调研;有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及获得 新知识的能力。 10 内容完整、分 析正确合理 内容完整,每部分均包括概述、实例分析和小结,要求 图文并茂。结构实例综合分析的正确、合理性。 30 格式规范、条 理清楚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文理通顺、用语规范、书写格式 规范。 20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一定的自己的理解,一定独创性。20 完成任务及答辩的情况答辩根据课程报告内容,正确回答相关问题10 学习态度、按时提交,按要求修改完善10 总分 简要评语: 任课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1) 二、多层建筑(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1) 三、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 .. (5) 四、超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 . (8) 五、工业厂房(轻型钢结构) (9) 六、大跨度公共建筑(桁架结构、拱结构、网架结构、膜结构等).. (10) 七、桥梁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等)................. . (13) 八、总结 (17) 引言 对于建筑结构,它们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物,而是隐藏于建筑物外表之下的,构成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论文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high-rise residential have mushroomed place have sprung up. a good structure design is often apply, safety, economy, beautiful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st combination.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各专业设计的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是个多专业、多程序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建筑、结构、设备”三个基本环节,参与高层建筑设计的工程师都深深体会到,对于每个专业单独而言是最完美的设计,但结合在一起却不是优秀的设计。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如不妥善处理!高层建筑就无法施工,建成后也无法使用。“建筑、结构、设备”是互相制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既是各个专业自我完善的过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1)

1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概述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米,是上海目前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实例工程项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 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 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外围洞口可以做得很大。 2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题

模块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能力训练(课题1-7)习题答案二、计算题 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mm2,, 钢筋采用HRB335,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采用单排布筋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及 得 16510= 两式联立得:x=186mm A= 验算 x=186mm<= 所以选用325 A=1473mm2 2.已知一单跨简支板,计算跨度l=,承受均布荷载q k=3KN/m2(不包括板的自重),如图所示;混凝土等级C30,;钢筋等级采用HPB235钢筋,即Ⅰ级钢筋,。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环境类别为一级,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3。 求:板厚及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解:取板宽b=1000mm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设板厚为80mm,则板自重g k=25×=m2,跨中处最大弯矩设计值: 第2题图1 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级,混凝土强度C30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15mm,故设=20mm,故h0=80-20=60mm ,fc=,ft=,

fy=210,= 查表知, 第2题图2 选用φ8@140,As=359mm2(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相差小于5%),排列见图,垂直于受力钢筋放置φ6@250的分布钢筋。 验算适用条件: ⑴ ⑵ 3.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mm×450mm;受拉钢筋为4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钢筋,即Ⅱ级钢筋,,As=804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承受的弯矩M=。环境类别为一类。 验算此梁截面是否安全。 解:fc=mm2,ft= N/mm2,fy=300 N/mm2。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故设a=35mm,h0=450-35=415mm 则 4.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RB335,即Ⅱ级钢筋,,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 求:所需受压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fc=mm2,fy’=fy=300N/mm2,α1=,β1=。假定受拉钢筋放两排,设a=60mm,则h0=h-a=500-60=440mm 这就说明,如果设计成单筋矩形截面,将会出现超筋情况。若不能加大截面尺寸,又不能提高混凝土等级,则应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 取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

1 混合结构体系 1.1混合结构体系概述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2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目前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1.3 实例工程项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 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 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外围洞口可以做得很大。 2框架结构体系 2.1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

建筑结构计算题整理

五、计算题 D 1.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 h ?=250×500mm ,采用C30砼,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M=250m kN ?的作用,已在受拉区配置有4根直径25mm 的钢筋(s A =1964mm 2 ),试验算截面安全与否。 已知:1c f α=14.3 N/mm 2, y f =300N/mm 2,min ρ=0.2%, b ξ=0.550,0h =465mm , 2min 1964s bh A mm ρ<=,1 y s c f A x f b α=,0b b x h x ξ=>, 0(/2)u y s M f A h x =-。 解: (1)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2min 0.2%2505002501964s bh mm A mm ρ=??<==, (2分) 130********.81.014.3250y s c f A x mm f b α?==??=,(2分) 00.550465256b b x h mm x ξ==?=>, (2分) 满足要求。(1分) (2)求截面受弯承载力,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60(/2)3001964465164.8/2225.410225.4250u y s M f A h x N mm kN m kN m =-=??-=??=?=?==???===?=??=??=-=2006.243106.2432/7.2374651964360)2/(60)-(截面安全 M 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mm mm h b 500200?=?,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已经配置有3根直径为20m m 的纵向受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120m kN ?。试复核梁是否安全。 [解] 221/27.1,/9.11mm N f mm N f t c ==α 2b 2y mm As ,518.0,mm /N 360f 942===ξ (1)计算o h 因纵向受拉钢筋布置成一排,故)(4653550035mm h h o =-=-= (2)判断梁的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 mm (9.240465518.0h mm .200 9.110.1360 b f a f A x o b c 1y s =?=<=???= = ξ5142942 2 2min s min y t mm As mm 200500200%2.0A %2.0%,2.0%16.0360/27.145.0f /f 45.0942=<=??==<=?=ρ取满足要求。 (3)求截面受弯承载力 u M ,并判断该梁是否安全 m kN 0M m kN .mm N 10.)2/.465(360)2/x h (A f M 6o s y u ?=>?=??=-??=-=1253133531335142942该梁安全。 2.某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200×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2 1/9.11mm N f c =α),HRB400级纵向受力钢筋(2 /360mm N f y =),承受弯距设计值m kN ?=260M 的作用,求所需的受拉钢筋和受压 钢筋面积s A 、s A ' 。 解:(1)验算是否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因M 的数值较大,受拉钢筋按二排考虑, h h =0-60=500-60=440mm 。 计算此梁若设计成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完整版)111建筑结构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建筑结构的构件的类型和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 2、结构的各种构件按照受力特点的不同,建筑结构基本构件主要有()、()、()、()、() 3、建筑结构可按不同方法分类。按照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主要有()、()、()、() 四种类型。 4、建筑结构按承重结构和类型不同分为()、()、()、()、()、()、()。 二、选择题 1、下面的构件中属于水平构件的是() A、柱、墙 B、基础 C、板、梁 D、框架 答案一、填空题 1、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基础 2、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受剪构件 3、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 4、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剪结构、剪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筒结构 二、选择题 1、C 第二章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 一、填空 1、随时间的变异,《荷载规范》将结构上的荷载分为()、()、()。 2、《荷载规范》规定,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有四种,分别为()、()、()、()。 3、()、()、()是结构可靠的标志。 4、结构极限状态分为()和()两类。 5、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为()()()。 6、场地指建筑物所在的区域,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不应太小,在平坦地区面积一般不小于() 7、场地的类别,根据()和()划分。 8、建筑的场地类别分为()、()、()、()类。 二、选择题 1、下面属于可变荷载的是() A、结构自重 B、风荷载 C、爆炸力 D、压力 2、下列不属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的是() A、电影院 B、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 C、居住建筑 D、学生宿舍 3、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式。 A、R>S B、R=S C、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