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北京暴雨灾害的几点思考

基于北京暴雨灾害的几点思考

基于北京暴雨灾害的几点思考
基于北京暴雨灾害的几点思考

山洪灾害预防预案

海树政发[2010] 41号 树台乡xx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乡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等。 3、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3)落实主管领导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河流分布情况

树台乡区域内主要分布有红井、相桐和二百户的山洪沟道。流域面积7.9平方公里,对树台乡条子沟、李会川、堡子台、阴洼沟、石沟5个自然村造成较大威胁。 2、区域内的地形地貌与水土流失等情况 该区的山貌呈前倾斜状态,在树台过境小红公路一带,地势南高北低,纵坡大,沟壑多。河道坡度减缓,床面宽阔,形成漫滩。 由于受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覆盖度低和降水集中、夏秋洪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根据调查,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干旱,加之放牧和人为乱砍滥伐树木所造成,使整个水源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本区域内有红井、二百户、相桐、韩庄、树台、大嘴6个行政村3640户182273人。 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情况。 区域内土地总面积312km,耕地面积171128亩,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草牧业为辅,农业种植以小麦、马铃薯为主,近年来由于产业种植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乡人均收入1920元。 3、xx灾害防御现状 目前,已成立防汛抢险领导机构,且编制了有关防灾预案,各村也分别成立了抢险小组。近年来,为进一步减轻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流域内大力开展了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2.3.2存在问题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第24卷第1期 2000年1月大 气 科 学Ch inese Journal of A tmo spheric Sciences V o l 124,N o 11Jan 1 2000 1998-08-21收到,1998-10-17收到修改稿 3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96-908-05-02资助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 吴正华 储锁龙 李海盛 (北京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9)摘 要 根据北京99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274年6~8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旱涝等级的相关性,给出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北京274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资料序列。分析表明: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水分开,证实汛期旱涝变化只取决于暴雨过程的总次数和强度;相当暴雨日数是一个气候统计量,有与总降水量一致的周期变化,但其年际变率和315年周期比总降水量更显著,其概率分布满足泊松分布;与旱涝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旱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关键词:旱涝;总降水量;相当暴雨日数;气候特征 1 引言 大气环流异常是形成旱涝气候灾害的直接背景。所谓大气环流异常,是指大气环流系统,如急流、锋面、气团、气旋、反气旋等在某一时期的活动相对于其长期平均状态有明显的偏离,这种异常活动产生的直接效果是降水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异常,形成干旱或洪涝灾害。 干旱和洪涝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早在1935年,竺可桢先生就指出华北“旱 荒频起,即雨量变率过大所致”[1]。“雨量变率过大”正是华北地区降水天气过程的次数和 强度明显异常的表现,在研究或描述旱涝气候特征时,有必要深入分析与“雨量变率”密切相关的降水过程特点。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有70%出现在汛期(6~8月),尤其是燕山南侧和京津地区高达75%~77%。汛期降水多少即决定了年景的旱涝趋势。根据北京1875~1996年(共98年)和京津冀地区61个测站1961~1990年(30年)的6~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2,3],表明其6~8月总降水量和旱涝等级只与同期的暴雨过程总数有关,而与同期的大雨过程、中雨过程和小雨过程的总数无关。也就是说,京津冀地区出现夏季降水偏少(旱)或偏多(涝),只决定于暴雨过程的总数多少和强度大小,这正是“雨量变率过大”的主因。因此,从造成旱涝的降水过程特征上讲,研究京津冀地区旱涝的大气环流异常状况,就是研究其暴雨过程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常用的“暴雨日”定义有一定局限性,一是其取日界时间为当日20时至次日20时(北京时间)内出现≥50mm 的降水日,这对于降水强度已达到暴雨强度,但降水时间却跨越20时前后的降水量是分别归算在两天的降水量统计中,可能影响实际暴雨日数的

关于“5.8”暴雨、龙卷风灾情损失的报告

贵州中思龙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关于“5.8”暴雨、龙卷风灾情损失的报告 丹寨县工业与信息化局:: 2015年5月8日凌晨2时许,我公司建设工地遭遇了罕见大暴雨,降雨量达到80mm以上,暴雨伴随短时龙卷风,把我公司工地一栋活动板房直接刮倒,瞬时间,物品、建材到处都是。在暴风雨来临前,我们及时疏散人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该大暴雨导致我公司建设工地瘫痪,砂石、水泥、大量生产工具流失,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公司组织职工立即开展自救,并及时安排资金维修维护工地设施。通过此次暴雨、龙卷风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核实,现将“5、8”暴风雨受灾情况如下: 1、受灾工地道路:受损路面0.5公里,损毁路基0.2公里,经济损失1万元。 2、砂石:120方,经济损失0.54万元。 3、水泥:83吨,经济损失3万元。 4、活动板房一栋:332平方米,经济损失8.96万元 5、高档办公桌椅:4套,经济损失2.2万元。 6、办公设备:电脑8台、打印机3台、大型复印件2台,真皮沙发3套,办公耗材若干。经济损失6.2万元. 7、电器:冰箱1台、冰柜1台,平板电视机3台,柜式空调1台,经济损失2.6万元. 8、其他经济损失1万元 此次暴风雨受灾给公司共计造成经济损失25.5余万元。 此次暴风雨灾害给公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灾

情发生后,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开展生产自救,我公司做到了救灾,抗灾工作合理安排,统筹布署,确保了公司财产、人员生命安全。 为尽快修复,重建板房,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特向上级和主管部门报告,恳请给予我司灾害重建大力扶持,并给予相关政策优惠。 特此报告! 贵州中思龙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5年6月23日 注:受灾照片附后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3月19日晚10时至21日上午8时,我县遭受暴雨冰雹袭击。据气象部门观察,全县36小时普遍降雨量平均为160㎜,水东最大达㎜,冰雹直径1-2cm,降冰雹两次10分钟左右。截止3月21日上午9时,统计各乡镇上报受灾情况,全县因暴雨、冰雹损毁油菜面积达16780余亩,果树因枝条折断、花实打落,受灾面积达12600余亩,香芋遭受水冲沙压面积约3456亩,冲毁渠道7000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受灾情况将续报。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5月4日下午19时至20时,我县16个乡镇遭受特大冰雹袭击,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受灾情况 20pc年5月4日下午19时至20时,我县菩堤乡、黄章乡、旧县镇、永乡乡、凤栖镇、交口河镇、京兆乡、杨舒乡、老庙镇、槐柏镇、石泉乡、土基镇、秦关乡、石头镇、百益乡、朱牛乡等16个乡镇全部不同程度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密度较大,直径达5—10毫米大小不等,整个冰雹持续时间在5-15分钟之间,同时伴有6级左右大风,成灾率高,灾情较为严重,给全县的经济和群众收入带来巨大损失。据初步调查统计,本次全县16个乡镇全部遭受冰雹灾害,受灾

群众达28370余户,99297余人,受灾总面积258243亩,其中苹果245322亩,农作物12521亩,平均受灾程度达20%--70%,特别是菩堤乡、黄章乡、旧县镇、槐柏镇、土基镇等5个乡镇34个村受灾程度达70%,预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二、生产自救情况 灾情发生后,县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到达现场进行细致工作。一是认真调查灾情。民政部门分成了几个核灾小组分赴受灾乡镇,细致调查灾情,及时掌握了雹灾的损失程度。二是及时上报灾情。按照有关程序,民政局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灾情的同时,向市民政部门进行了初报,全力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的基础工作。由各乡镇牵头,民政站参与,目前对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进行摸排,根据情况将进一步积极组织安排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受灾情况报告下冰雹 20pc年6月16日下午16:00至16:40分左右我乡发生大风暴雨冰雹灾害,其中冰雹大约16:20分左右开始,持续至16:40分左右,冰雹直径约厘米,密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进村核实灾情,经初步核查,全乡17个行政村除渭家河川道村及缑家庄村受灾轻微,永录、下柳池、金村、四合等四个行政村受灾较重,其余岳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整理]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整理]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 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 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建房,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 2、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

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 1、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 2、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 3、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扶老携幼轻装转移。 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上山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 山洪易发区居民汛期如何加强防范 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灾情预报,密切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现金应存放银行,不要藏在家中。特别是居住地属于危险区的居民,必须事先认真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山洪隐患情况,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和地点;还需勤于观察房前屋后是否有山体开裂、沉陷、倾斜和局部位移的变化;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等。发现明显的前兆,就应迅速果断地撤离现场。 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报告计算gao-2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草案 山洪灾害预警包含雨量临界值和水位临界值。根据辽宁实际情况及山洪灾害防治特点,预警指标可以确定为村级、乡镇级和市县级几个层面,分为告知性预警(Ⅲ级)、警戒性预警(Ⅱ级)和紧急性预警(Ⅰ级立即转移)三级指标。一、预警等级 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具体为: 1.1Ⅲ级警报(告知性预警---黄色) 预报有强降雨发生时,降雨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或预报水位(流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发布Ⅲ级预警(告知性预警---黄色)信息。 1.2Ⅱ级警报(警戒性预警---橙色) 已有强降雨发生,土壤含水量已接近饱和,预报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降雨还将继续,或者预报水位(流量)可能达到警戒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山洪灾害即将发生时,发布Ⅱ级预警(警戒性预警---橙色)信息。 1.3Ⅰ级警报(紧急性预警---红色) 已有强降雨发生,实测降雨量可能达到警戒性临界雨量参考值,且前期雨量接近山洪形成区土壤饱和含水量,预报降雨还将持续,实测水位(流量)接近或达到紧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水位(流量)仍在上涨,将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时,发布Ⅰ级预警(紧急性预警---红色)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 二、山洪灾害典型区的划分 2.1典型区确定 典型区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主要条件。 2.1.1区域内应有一定数量的雨量站点(平均单站控制面积在200~300km2以下,资料条件差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且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完整、详细的山洪灾害历史发生记录或调查资料;各站点具有时间序列较完整的雨量资料、一定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中国农业气象(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12,33(4):623-62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2.04.022 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张洪玲,宋丽华,刘赫男,徐永清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哈尔滨150030) 摘要:以黑龙江省81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灾情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对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等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加权综合分析法以及GIS中自然断点分级法,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黑龙江省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5个等级风险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呈“东西高-南北低”的分布,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北部和南部地区处于高-次高风险区,哈尔滨西北部、大庆东南部、绥化北部和西部以及鹤岗中部地区,属于高风险区;而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南半山区处于低-次低风险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几率较低。灾情验证结果表明,实际灾情的高值-次高值分布与风险区划结果基本符合,风险区划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暴雨洪涝;GIS;风险区划;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 Risk Zoning of Flood and Waterlo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Hong-ling,SONG Li-hua,LIU He-nan,XU Yong-qing (Climate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erbin150030,China) Abstract: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e,socio-economic data,GIS data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data,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fatalness of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sensitivity of disaster-forming environments and vulnerability of disaster-bearing bodies by using GIS method.Then the model of risking valuation was built with the method of weighted synthesis evaluation and natural breakpoi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GIS.Risk zoning charts of flood and waterlo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painted and was divided into five hierarchies:high,less high,medium,less low and lo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sk of flood and waterlog presented high in the east and west areas but low in the north and south.Most area of Songnen plain,north and south of Sanjiang plain and the central of Hegang belonged to high risking zone,especially north-west of Haerbin,south-east of Daqing,north and west of Suihua,the central of Hegang.Daxinganling area and southeast semi mountainous belonged to low-less low risking zone and wher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lso low.Actual disaster results were matched with risking zone,especi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low high areas. Key words:Flood and waterlog;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Risk zoning;Fatalness of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Sensitivity of disaster-forming environments;Vulnerability of disaster-bearing bodies 暴雨洪涝灾害是黑龙江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易灾暴雨也频繁发生,1998年松嫩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农田483万hm2,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亿 800亿元;2004年5月,东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大暴雨,土壤偏涝面积达近10a 来的最大值;2005年6月,暴雨致沙兰镇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2006年7月,黑河发生大暴雨,导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2008年7 *收稿日期:2012-02-29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2009年业务建设项目“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作者简介:张洪玲(1979-),女,黑龙江人,硕士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及GIS技术应用。 E-mail:zhanghongling0469@163.com

受灾情况报告范文

受灾情况报告范文 恭敬的区教育局及中心学校领导:20**年4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突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峻。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惊险区域进行了临时警示处理。4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事情。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差不多明显倾歪,摇摇欲坠。学校铁门、别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差不多断裂变形。以上设施如别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特写此报告,希翼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金凤山学校受灾事情报告范文(二)区政府办公室:7月29日下午2时到30日凌晨7时,我乡普落大暴雨,落水量累计达100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超50%,又因我乡地处永定河泛区,地势低洼,造成全乡近年来最大一次内涝灾难。7月30日早晨,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力量在对辖区受灾事情进行了全面、仔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现将全乡工作事情汇报如下:一、受灾事情此次落雨要紧分布在我乡北部地区,涉及27个村街。其中小王务、熊营、大王务三村、大刘庄等村受灾最为严峻,已形成内涝。由于此次落雨时刻比较长,雨量比较大,据统计,截至7月30日上午,仇庄乡已有4206亩农作物受灾,其中玉米受灾2836亩,棉花受灾1180亩,树木受灾31亩,其他农作物受灾190亩。二、积极抗灾灾情发生后,乡党委第一时刻召开党委会,针对灾情精密布署、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及时进行抗灾自救。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郝亚明为组长,乡长符震为总指挥,全体班子成员和部分年轻干部组成的灾后抢险小分队和自救小组,负责村街核灾救灾和恢复生产等工作。并且,严格按照“三降实”原则,确保人员、车辆、设备的统一调度。二是现场指挥。30日上午,包村干部、包片领导第一时刻全部到村与村街干部一起查看灾情、检查受灾亩数、挖渠泻涝。并且,仔细做好农户房屋排险、财产转移等各项工作;党委要紧领导深入到重灾村街,实地察看灾情险情,现场指导、协调排涝工作。三是健全机制。严格按照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防汛期间,进一步强化防大汛意识,全体机关干部向来发挥“5+2”、“白加黑”精神,24小时做好值班,包村干部全天在岗,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刻开展排涝抢险。三、防灾自救为全力恢复生产,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和辖区稳定。乡党委、政府要求各受灾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广阔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及时投身到灾后自救中去。并且,乡政府派出灾情检查组,深入到各村调查灾情,研究补救措施,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指导灾民加强田间治理。对农作物受损地块,指导农户补栽秋季作物,确保农民灾年增收。供电、通讯部门对受损线路进行抢修,确保供电、通讯畅通。努力把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仇庄乡人民政府受灾事情报告范文(三)自6月份以来,延续集中的强落雨引发了我县特大洪涝灾难,由于地处沿岸,江河水涨及内涝并重,灾难造成的损失特别严峻,目前,依照省市有关要求,我局对全县科技受灾事情事情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有关灾情汇报如下:一、总体灾情概括二、科技项目受灾事情三、科技园区受灾事情我县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此次洪涝灾难中,因内涝造成了大部分的良种苗木受淹,受淹面积200多亩,受淹苗木200多万株,尽管展开了积极的自救措施,但受长时刻的雨水浸泡,极大地妨碍了苗木的生产发育,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四、科技型企业受灾事情五、科技需求1、加强白蚁防治服务。2、加强对回鱼病害的防治服务3、镁片遇水易燃的原因。

企业受灾情况报告

企业受灾情况报告 篇一:“9.6”公司受灾情况报告 四川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关于“9.6洪灾”的情况汇报 区农发局: 2009年9月6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再一次袭击了我公司在建的祖代种鸭良繁基地,由于短时间降雨量过大,加之现灌溉渠排洪能力有限,急速而来的洪水瞬间翻过灌溉渠向我公司在建工地四周漫延,基地成为一片海洋,现将受灾情况作一汇报: 灾情发生后,9月6日上午,**政府、区农发局、水务局、***村委等相关政府及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灾情现场,详细了解受灾及损失情况,并就灾后沟渠治理作出相应部署安排。我公司也积极采取排洪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减少,保证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投产。经现场查看统计,这次洪灾再次给我公司造成了在建280m圈舍人行道硬化的混泥土路面部分沉陷,未硬化的路面的沙石被冲走,路旁的绿化带全部被淹,化粪池垮塌,填满淤泥,种鸭运动场部分沉陷等,造成直接损失达257332.4元。 附件:2009年9月6日富丽洋公司受灾情况表 二ΟΟ九年九月六日 篇二:暴雨灾情灾情损失报告 南宏司(2012)30号 南郑县宏竹矿业有限公司 关于“7.3”特大暴雨灾情损失的报告 南郑县国税局南海分局:

2012年7月3日-7月10日期间,我公司遭遇了罕见特大暴雨,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超建矿以来新高,特大暴雨导致我公司道路部份瘫痪,成品原矿、成品精矿流失,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协同公司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立即开展抗洪救灾,灾后自救,并及时安排紧急资金确保救援人、财、物到位。通过此次洪灾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核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7.3-7.10”暴雨受灾情况如下: 1、受灾公路:受损路面4公里,损毁路基3公里,边坡塌方15处,经济损失65万元。 2、成品原矿:被洪水冲走成品原矿叁仟余吨,经济损失34 万元。 3、成品精矿:被洪水冲走成品精矿壹仟伍佰余吨,经济损失98万元。 4、井硐部份垮塌:井硐支护约50m,经济损失11万元。 5、其他损失:此次洪灾损毁职工宿舍5处(10间住房),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此次洪灾给公司共计造成经济损失216余万元。 此次特大暴雨灾害给公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灾 情发生后,公司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开展生产自救,我公司做到了救灾,抗灾工作合理安排,统筹布署,确保了公司财产、人员生命安全,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为尽快修复,重建水毁工程,特向上级和主管部门报告,恳请给予我司灾害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给予相关政策优惠。 特此报告~ 2012年7月14日 篇三:灾情报告 Xxx政发[XXXX]XX号 灾情报告

防御山洪灾害情况汇报【精选】

防御山洪灾害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县把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防汛抗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在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培训力度之大,人员之多,效果之好,范围之广,是近几年来少有的。据统计,全县共花费20多万元,培训人员1100多人,其中县处级领导8人、乡镇长34人、水库下游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村组长120人。全县80多名水利技术干部参加了培训。在培训工作中,我县基本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培训活动中,形式最多的是举办培训班。为使培训效果更有效,6月15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袁家镇上大岭村举行了山洪灾害避灾实战演习,县四家领导、县防汛指挥部成员以及各乡镇长,分管防汛、安全生产的乡镇主要领导和重点地质灾害村、病险库下游村支书共计100多名代表观摩了演习。这一场情景逼真的演习,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各级领导干部的防汛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是培训与宣传教育相结合。6月份,县防指积极开展了以防御山洪灾为重点的“防汛宣传月”活动,在**日报刊发了《切实做好防御山洪灾害的准备》的文章。同时,县防指举行了防御山洪灾害光盘、小册子、挂图“三个一”发行仪式,发放资料1,000多份。为更好地服务防汛抢险工作,县防办将防汛抢险知识手册万册分发各地。各乡镇也结合培训工作搞好了宣传教育工作。县防指于6月15日召开了全县山洪防御知识培训工作会议,各乡镇主管防汛工作的副职、水管站全体成员、中型及小重点㈠型水库管理所所长、部分易发区的村主任10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上,县防指向各乡镇、村、水管站、水库分发《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和宣传图册》1,000多份,包括《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光碟1只、图片2张。县有线电视台从6月16日起在黄金时段(晚上8点)连续播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电视专题片一个多月。同时,各乡镇组织所有国家干部和村组干部集中观看《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有条件的乡镇利用电视台进行无线或有线宣传,山洪易发区更是组织所有干部群众集中观看《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专题片》,各乡镇、村将宣传图片张贴于该村比较集中、醒目且不受雨淋的地方,并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山洪灾害紧急转移预案,与发放的宣传图片一起张贴。同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下到袁家、泮头等乡镇的村组向农户宣讲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向当地村民发放宣传画30张,宣传资料150份,播放防灾录像2场,直接受训的基层干部群众达200多人。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

全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2009 年 2 月

目录 总则 (1) 一、定义 (1) 二、数据资料 (2) 三、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流程 (3) 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 附录1 规范化方法 (13) 附录2 加权综合评价法 (13) 附录3 百分位数法 (13) 附录4 自然断点分级法 (13) 附录5 区划等级命名 (14) 附录6 山洪灾害孕灾环境指标及防灾减灾能力指标说明 (15) 附录7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说明 (15) 附录8 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与评估 (17)

总则 气象灾害是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的特殊性、复杂性,属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 70%以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各种气象灾害出现频率也将会增加。因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是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借助 GIS 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并加以评述,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本项工作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减灾规划与预案制定、国土规划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决策、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定义 气象灾害风险:指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孕灾环境:指气象危险性因子、承灾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分布等。 致灾因子:指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直接因子,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承灾体:气象灾害作用的对象,是人类活动及其所在社会中各种资源的集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指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在地区外部环境对灾害或损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强度的灾害情况下,敏感程度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受灾情况报告怎么写

受灾情况报告怎么写 受灾情况报告 6月上旬以来,我县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并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由于大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量大,导致我县山体滑坡、公路浸泡、路基跨塌、桥梁冲断,部分公路、桥梁已经中断交通,全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遭受历史以来严重损坏,水毁损失极为严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毁情况 据统计,截止目前因降雨共造成损坏国道挡土墙1处150立方、坍塌方1处300立方,省道挡土墙1处3000立方、坍塌方1处150000立方,县道挡土墙1处200立方、坍塌方34处4300立方;农村公路被毁路基25323立方、砼路面800平方米、桥梁3座20延米、涵洞全毁14个、局部损毁43个,护坡1298处27096立方米,驳岸969处21096立方米,山体滑坡、塌方1684 处27718余立方,直接经济损失达万余元。 其中县道被毁路基3545立方米,水泥路面210平方米,桥梁1座8延米,护坡115处4796立方米,驳岸96处共3491立方米,塌方674处6332立方米;乡道被毁路基9423立方米,路面335平方米,桥梁1座6延米,护坡477处9185立方米,驳岸404处7549立方米,塌方432处10547立方;村道被毁路基12355立方,路面255立方,桥梁1座6延米,

护坡706处13115立方,驳岸469处10056立方,塌方578处10839立方。 二、抢修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县交通公路部门不等不靠,不计得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开展抗灾抢险工作。 (一)启动应急预案抢险。灾情发生后,县交通运输和旅游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5个小组分派各个乡镇救灾前线抢险。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及时处置、报告突发事件,保证信息畅通。 (二)突出重点,有效救灾。我局重点针对损毁桥梁、受灾严重的干线公路、连接线进行抢修,同时积极与当地乡镇衔接,对影响交通安全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对全毁桥梁与当地乡镇领导现场勘察、交换意见,提出修复建议,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强化措施,科学抗灾。一是组织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上路巡查,疏通公路桥涵、边沟,及时排除积水。二是在危险路段、损毁桥梁设置警示、禁行等标志,确保人车安全。三是逐步建立水毁联系点,对全县江、河、库、堤以及山区等易毁路段、桥梁,选择一到两名的工作人员为联系人,出现重大灾情及时上报。四是组织公路、桥梁技术人员对水毁公路、桥梁进行查勘、鉴定,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截止目前,我局共投入抢险资金500万元,累计出动抢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111乡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切实开展好2012年度防汛工作,深入推进防汛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111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认真安排部署,落实各项工作预案,加强防汛工作的督导与培训,现将2012年度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11乡位于永昌县城西郊,东与城关镇大坝、沙沟岔村为界,西止南北泉、双磨街村与新城子镇刘克庄、赵家庄村接壤;北依北山,南靠祁连山北麓。地理坐标:东经101?50′,北纬37? 51,属祁连山石羊河水系西大河流域洪积冲积区,全乡辖12个村,97 个自然社, 5787户,22276人。 二、提高认识、迅速行动 为确保本次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成立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水利的副乡长具体负责,在全乡学习十八大精神会议之际举办了111乡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参加人员86人。 三、认真宣讲、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培训班上,通过让参加人员观看录像、碟片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了解了山洪灾害对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害以及山洪灾害的危险性。同时针对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知识,人员转移路线,安全区、危险区的划分都做了一一讲解与说明,并强调了山洪灾害防御预警责任的重要性。

111乡境内南部祁连山区因集雨面积较大,经多年降雨汇流冲刷,自南向北形成3条主干行洪河道及一些小沙沟,由西向东依次分布为红羊道行洪河道,牛王宫沙沟,寨沙沟行洪河道,这些河道均源于南部祁连山区,最后汇人西金老河道。以上行洪河道与老人头水库、北山各沟及水库泄洪渠形成111乡防洪网络体系。其中骊靬村、楼庄子村、111村、水磨关村、南沿沟村以及老人头水库与寨沙沟,牛旺宫沙沟为111乡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 四、经验体会 1、思想高度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这次防汛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随时掌握天气情况,早部署早行动,坚持值班。 2、信息畅通有利于提高统筹能力。为确保防汛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防汛信息,我乡全体人员要求在防汛期间手机24小时开机,由于信息畅通,各项部署工作能够迅速传达落实,有效提高了统筹能力。 五、今后打算 防汛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只能加强,不能松懈。我们要从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防汛预案、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加强我乡防汛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渡汛。 111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范本

**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管理工作报告 目录 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建设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前期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建设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主要设计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合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标准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2009年2月

目录 总则 (1) 一、定义 (1) 二、数据资料 (2) 三、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流程 (2) 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4) 附录 1 规范化方法 (11) 附录2 加权综合评价法 (11) 附录3 百分位数法 (11) 附录4 自然断点分级法 (11) 附录5 区划等级命名 (12) 附录6 山洪灾害孕灾环境指标及防灾减灾能力指标说明 (12) 附录7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说明 (13) 附录8 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与评估 (15)

总则 气象灾害是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的特殊性、复杂性,属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70%以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各种气象灾害出现频率也将会增加。因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是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借助GIS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并加以评述,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本项工作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减灾规划与预案制定、国土规划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决策、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定义 气象灾害风险:指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孕灾环境:指气象危险性因子、承灾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分布等。 致灾因子:指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直接因子,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承灾体:气象灾害作用的对象,是人类活动及其所在社会中各种资源的集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指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在地区外部环境对灾害或损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强度的灾害情况下,敏感程度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气象灾害异常程度,主要是由气象致灾因子活动规模(强度)和活动频次(概率)决定的。一般致灾因子强度越大,频次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承灾体易损性:指可能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和财产的伤害或损失程度,

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总结

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总结水灾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就要齐心协力的共同对付,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总结,一起来看一下吧。 连日暴雨,清新区滨江片石潭、浸潭镇等地多个村庄受浸,危及不少低洼村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石潭镇格水新村、车仔尾村,浸潭镇大洞村等3个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成立的村民理事会自发行动起来,从理事长,到理事会成员,积极投入抗洪救灾,转移五保户、独居老人等群众200多人;帮助单亲家庭转移物资,减少损失;并将腾出自家房屋作为临时安置点,为村民免费提供吃喝。 凌晨观水情,吹响预警哨 从20日凌晨1点开始,听着窗外雨水猛烈地敲打着窗玻璃,石潭镇格水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波叔”欧木波睡得很不安稳,隔几分钟,他就打开手电筒往窗外屋檐下照一次,每照一次,他就越感到不“妙”。“一直到了早上5点,还没有完全天亮,那一次打开手电筒看到,屋檐下的洪水已经有近30厘米了。”波叔匆匆穿上胶鞋,冲出屋外,此时山边的洪水溢出了村边的排水沟,涌入了村中巷道,他赶忙边吹哨子,边逐户敲门喊道:“发大水了,大家呆在家中高处,不要到处走动,特别是小孩,不要到外面玩,水很猛!”

就在波叔忙着向全村64户300多名村民逐户发出“口哨预警”时,最令波叔放心不下的一户是排水沟旁的“格水村50号”五保户欧金清家。欧金清今年74岁,居住在一间有着50多年历史的泥砖房中,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逢雨必漏,渐成危房。“清叔,开门啊,发大水了!”波叔走到欧金清屋外边抡起拳头敲打木门边大喊。睡梦中的欧金清听到喊声醒来,打开门后很是惊讶。“发大水了,怕你的房子倒塌,跟我到文化室去避一避!”来不及多说,欧木波挽着欧金清的手臂往村边文化室走去。“文化室地势高,很安全。”将欧金清在文化室安顿下来后,欧木波又赶忙到村中巷道排水渠查看水情,以防排水不畅,村居被淹。 破门水背出独居老人,在家开伙安置20多人 5月20日早上7点多,连夜暴雨过后,大岩河水位暴涨,河边的车仔尾村免不了遭遇“水浸村”,从事烧腊生意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黄洁亮,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烧鸭、烧肉运到圩镇店铺售卖。而是一边打电话给理事会成员黄志亮、黄文峰等人,分头通知村民转移到高处,一边向村中走去,出门时还不忘告诉妻子叶桂英:“中午要多煮几煲饭。”叶桂英也不问缘由,因为每年洪灾来临时,丈夫都会将自家180多平方米大的大厅腾出来作为临时安置点。“石潭镇车仔尾村靠近大岩河,不少村居地势低洼逢雨必浸,而我家房子地势较高很少水浸,也还未停水停电,由于距离镇设置的安置点较远,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