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辽宁鞍山一中高考历史名师预测Ⅱ卷解析.doc

2019-2020年辽宁鞍山一中高考历史名师预测Ⅱ卷解析.doc

2019-2020年辽宁鞍山一中高考历史名师预测Ⅱ卷解析.doc

试卷第1页,总3页 …………○…………外…………○…………装…………○…………订…………○…………线…………○………… 学校:____

__

_

__

__姓名:_____

___

__

_班

级:_____

_

__

___考号:_______

____

…………○…………内…………○…………装……

……

○………

…订…

………

………线…………○…………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下列对“星球大战”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计划的实行是在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B.该计划又称“战略防御计划”,提出者是里根 C.美国企图以此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 D.苏联针锋相对,同美国展开了新的军备竞赛 2. 赫鲁晓夫曾坦率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 )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 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 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 80年代中期起苏联由于争霸形势影响而作出的战略调整包括( ) ①从阿富汗撤军 ②同中国改善关系 ③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并退出了这些地区 ④放弃对越南战争的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尼克松于1971年派遣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表明美国( ) A.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态度 B.不再支持台湾当局和国民党政府 C.慑于新中国的强大和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英语_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英语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I.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 worked as a volunteer at the Beijing EXPO during May Day holiday. ﹣ That is such a great________.() A dream B wish C experience D expression 2. ﹣Hi,Mary. Who teaches________ English? ﹣Miss Green. ________ is my favorite teacher.() A you;She B your;She C us;He D our;He 3. ________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visit the Palace Museum every year.() A Two million B Millions C Two millions D Million 4. Easter is always on a Sunday ________March 22nd and April 25th.() A on B in C between D beside 5. ﹣Must I sweep the floor at once? ﹣No, you________. You may do it later.() A mustn' t B can't C shouldn' t D needn't 6.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________ the notices after school? ﹣Yes, sure.() A give out B come out C work out D sell out 7. ﹣What does Jim look like? ﹣He is the second________student in our class. But I'm________ than him.() A taller; tallest B the tallest; the taller C tallest; taller D tallest; the taller 8. ________ lovely day it is today!() 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 9. ﹣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 ﹣I play sports twice a week.() A why you play sports B how long you play sports C if you play sports D how often you play sports 10. ﹣ ________.Hope is always around you. ﹣Thank you,Mr. Read.() A Don't thank goodness B Never give up C Never get. so crazy D Better late than never Ⅱ.情景交际(共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内容,从所给的七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使对话内容完整. 11. A:Next Friday will be my friend's birthday.(1)_______. B:Why don't you buy him a special gift like a tea set? A:(2)_______.But I don't know where the gift shop is. B:There is one near my home. A:(3)_______. B:Go down Center Street,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third crossing. It's next to the park.A:(4)_______.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生此时已经进入高考备战阶段,历史科目的复习任务比较重,小伙伴们需要复习和巩固的知识内容非常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 < 共12小题,1-8题每题1分,9-12题每题2分,共16分) 1. <3分)<2018?鞍山)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燃料的燃烧 B .菜刀生锈 C .瓷碗破碎 D .饭菜变馊 考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占: 八、、? 专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题: 分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析: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 解:A 、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B 、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 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 饭菜变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 点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评: 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3分)<2018?鞍山)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考 占: 八、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 -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 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 分 析: A 、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 、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 、 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 D 、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 答: 解: A 、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 使 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了, 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 、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答案: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6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7年省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2017?)下列各数中,比﹣3小的数是( ) A .﹣2 B .0 C .1 D .﹣4 2.(3分)(2017?)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3.(3分)(2017?)函数y=√x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围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4.(3分)(2017?)一组数据2,4,3,x ,4的平均数是3,则x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5.(3分)(20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1,2﹣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围为( ) A .m <﹣1 B .m <2 C .m >2 D .﹣1<m <2 6.(3分)(2017?)某班有若干个活动小组,其中书法小组人数的3倍比绘画小组的人数多15人,绘画小组人数的2倍比书法小组的人数多5人,问:书法小组和绘画小组各有多少人?若设书法小组有x 人,绘画小组有y 人,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 A .{y ?3x =15x ?2y =5 B .{y ?3x =152y ?x =5 C .{3x ?y =15x ?2y =5 D .{3x ?y =152y ?x =5 7.(3分)(2017?)分式方程5x?2=1?x 2?x ﹣2的解为( ) A .x=2 B .x=﹣2 C .x=1 D .无解 8.(3分)(20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 E 是AD 边的中点,BE ⊥AC ,垂足为点 F ,连接DF ,分析下列四个结论:①△AEF ∽△CAB ;②DF=DC ;③S △DCF =4S △DEF ;④tan ∠CAD=√2 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1 2020 - 的绝对值是( ) A .2020- B .1 2020 - C . 1 2020 D .2020 2.(3分)如图,该几何体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 B . C . D . 3.(3分)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224a a a += B .325()a a = C .22(1)1a a +=+ D .2a a a = 4.(3分)我市某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 最高气温(C)? 25 26 27 28 天数 1 1 2 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6.5和28 B .27和28 C .1.5和3 D .2和3 5.(3分)如图,直线12//l l ,点A 在直线1l 上,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1l ,2l 于B ,C 两点,连接AC ,BC ,若54ABC ∠=?,则1∠的度数为( )

A .36? B .54? C .72? D .73? 6.(3分)甲、乙两人加工某种机器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加工6个这种零件,甲加工240个这种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300个这种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加工x 个零件,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240300 6 x x = - B . 240300 6 x x = + C . 240300 6x x = - D . 240300 6x x = + 7.(3分)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2cm ,若2BC cm =,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25? C .15? D .10? 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2A ,3A ,4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1B ,2B ,3B ,?在直线3 (0)y x x = 上,若1(1,0)A ,且△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线段20192020B B 的长度为( ) A .23 B .23 C .23 D .23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3分)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志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一】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二】高中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前,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危机的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 之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 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 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点,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 道。 二、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 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他设立了译馆,编译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受到人们的重视。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 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2)魏源编写出《海国图志》,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即主张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师夷长技”仅 仅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的思想。(3)鸦片战争后,出现了 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康车酋纪行》和徐 继畲的《瀛环志略》。 三、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 篇》。《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方面,具 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为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科技发展特点:传统科技世界,集大成科学巨著相继问世; 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兴起(戏剧、小说);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西学东渐。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的绝对值是( ) A. -2020 B. - C. D. 2020 2.如图,该几何体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则这个几 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3.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a2+a2=a4 B. (a3)2=a5 C. (a+1)2=a2+1 D. a?a=a2 4.我市某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如下表所示: 最高气温(℃)25262728 天数1123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6.5和28 B. 27和28 C. 1.5和3 D. 2和3 5.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直线l1,l2于B,C两点,连接AC,BC,若∠ABC=54°,则∠1的度数为( )

A. 36° B. 54° C. 72° D. 73° 6.甲、乙两人加工某种机器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加工6个这种零件,甲加工240 个这种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300个这种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cm,若BC=2cm,则 ∠A的度数为( ) A. 30° B. 25° C. 15° D. 10°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4,…在x轴正半轴上,点B1,B2, B3,…在直线y=x(x≥0)上,若A1(1,0),且△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线段B2019B2020的长度为( ) A. 22021 B. 22020 C. 22019 D. 2201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9.据《光明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志愿 者约为8810000,将数据881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0.分解因式:a3-2a2b+ab2=______.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资料之——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1.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 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 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往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往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2013鞍山)3﹣1等于() A.3 B.﹣C.﹣3 D. 考点:负整数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a﹣p=(a≠0,p为正整数),进行运算即可. 解答:解:3﹣1=.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2013鞍山)一组数据2,4,5,5,6的众数是() A.2 B.4 C.5 D.6 考点:众数. 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2,4,5,5,6中,5出现了两次,次数最多, 故众数为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位众数,众数可以有多个.3.(2013鞍山)如图,已知D、E在△ABC的边上,DE∥BC,∠B=60°,∠AED=40°,则∠A的度数为() A.100°B.90° C.80° D.7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DE∥BC,∠AED=40°, ∴∠C=∠AED=40°, ∵∠B=60°, ∴∠A=180°﹣∠C﹣∠B=180°﹣40°﹣60°=8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013鞍山)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2 C.x≥2 D.x≤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先秦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历史知识点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 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先秦历史知识点:会盟 西周时周天子约见诸侯和春秋时天子、诸侯、大夫间的 约会及相互间的结盟。 西周中期,穆王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见诸侯,称涂山之会。春秋初中期,政权由周王下移到诸侯,侯国间有事,君主共商。如前561年,齐桓公和鲁、卫等六国君主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订立巩固嫡子嫡妻制和发展侯国间经济关系的文约。春秋晚期,一些侯国出现大夫专政,某些侯国间会议以大夫主持。如前 517年,晋赵鞅等九国大 夫在黄父(今山西泌水西北)进行商议,结果次年将周王子朝赶出王城,送敬王回王都。 西周晚期至春秋,常通过盟誓来调整和巩固贵族内部等级关系。盟誓有一定仪式:盟誓人先凿地为坎(穴),以牛羊或马为牺牲杀于其上,割牲左耳以盘盛之,取其血以敦盛之。读盟书(古称载书)以告神灵,然后参加盟誓者歃(饮)血。歃血毕,加盟约正本于牺牲上,埋入坎中,副本则归与盟者收藏。 西周末期,周幽王召集诸侯在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结盟,称太室之盟,为周王与诸侯盟誓之例。春秋时期有多种盟誓: ①侯国间盟誓。有君主 间结盟,如前632年,齐、鲁等 九国君主参加的确认晋文公霸主地位的践土之盟;有大夫间结盟,如前546年晋、楚等国大夫在宋国签订弭兵盟约。

2020年辽宁鞍山中考将迎来重大变化

2020年辽宁鞍山中考将迎来重大变化 2019年辽宁鞍山中考将迎来重大变化 日前,辽宁省教育厅正在就《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向全省征求意见。而我市目前中考的考试方式、命题方式、科目分 值与考试时长、成绩呈现方式等均较该“意见稿”有不小的区别。 昨日,记者咨询我市多位一线专家将两者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和家 长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变化一:政史、地生拟“二选一” “我市中考政史地生早些年是有考试范围的,就是俗称的小册子。近三年,小册子已经取消了,但考试试题并不难。成绩上政史地生 各100分,最终都按30%计入中考成绩。如果按照意见稿中二选一 的方案,无疑是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相关人士表示。 意见稿中表示,依据学生意愿,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二选一、生物与地理科目二选一,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等级分满分均为50分。二选一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建议先采取等级方式呈现后,各市依据 等级换算为适当分值计入总分。未选择计入总分的二选一考试科目 采取等级呈现的方式,一般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 变化二:总分由800变为700分 近几年来我市中考总分设置为80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 150分,英语120分、物理与化学200分(物理120分,化学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各100分(其成绩各按30%计入中考 总成绩)、体育60分。 不过,“意见稿”对于中考分值做了重新规定:计分科目总分拟定700分,其中语数各150分,外语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道德与法治50分、历史50分;地理50分、生物50分;体育与 健康60分。 变化三:政治历史拟“开卷考试”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96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4、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更加系统的"仁政",还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5、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同时荀子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 ★考点9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2、西汉前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权,还提出"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在伦理道德上主张"三纲五常";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考点98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3、宋代儒学出现了新的体系,即理学。北宋的儒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4、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5、王阳明是明朝中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更多地吸收了佛教的禅宗思想,他提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考点99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朝后期李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同时还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文化上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 3、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根源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本人学习吧!下面本人网的本人给你们 带来了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及知识点总结》供考生们参考。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一)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 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2019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19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