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中国现当代史第四章试题库

一、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头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2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为了转移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东北局势的关注,加紧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为了迫使国民政府作出妥协。1932年,日军又悍然对上海发动了攻击,这就是“一二八事变”。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3月1日宣布成立)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

3、天羽声明

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天羽声明”:(1)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故日本应与各国不同,要完成它在东亚的特殊责任;(2)维护东亚和平及秩序,是日本单独之责任,无须他国干涉;(3)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就惟有加以排击:(4)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那么纵令其名目为财政或技术援助,日本亦不得不反对。20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又发表补充声明,声称关于“满洲国,日本盼望他国能其公允与自由之行动”。并说“列强或国联运用其政策以凌夺中国”是扰乱东亚和平的行为。

4《塘沽协定》

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全省(今属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并大举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因蒋介石国民党破坏而失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代表

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5《秦士协定》:

1935年6月,四名日本特务潜入中国察哈尔省的张北县绘制地图,被驻张北的二十九军抓获。二十九军军长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为了避免纠纷,下令立即释放。但是,日本关东军却硬说中国军队侮辱了日本士兵,向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提出,要“严办直接负责人”。接着,日本关东军派土肥原向秦德纯交涉,并调动军队占领察哈尔边境地区,又派飞机到北平上空示威。6月27日,秦德纯和土肥原在北平签订了《秦土协定》。《秦土协定》规定,中国向日本道歉,担保日军今后可以在察哈尔省自由行动;取消察哈尔省内国民党党部;成立察东非武装区,撤出二十九军;撤消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的职务。中国政府又丧失了察哈尔省的许多主权,也为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开了方便之门。

6、两广事变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6月,两广地方实力派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号,发动了两广事变,进行反蒋活动。蒋介石调集大军,准备一举进占两广,内战一触即发。由于全国舆论纷纷反对内战,两广事件遂告和平解决。

7、一二·九运动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8、废两改元

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一种确定银本位币的货币措施。当时中国存在着货币流通的混乱状况,国民政府于1933年4月5日颁布“废两改元布告”,标志着中国货币流通在法律上进入银本位时期,多年来货币紊乱造成的妨碍工商业发展的现象暂时告一段落。但整个中国的币制仍非常紊乱。1934年发生了白银风潮,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动摇了银本位制的基础。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9《五五宪草》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五五宪草》(即宪法草案),打出了“还政于民”的旗号。宪草中规定将政府首脑由主席改为总统,总统有政治、军事、财政、外交、司法等一切大权,并赋予所谓“紧急事变”、“重大变故”时任意发布紧急命令的特权。虽然规定了国民大会由选举产生,但是《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及候补委员为当然国民大会代表。因此“国大”仍然是国民党的一个点缀。宪草规定给予人民各种“民主和自由”,但在条文中用“但是”和“限制”等语加以否定。

10西安事变

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问答

1、如何看待国民政府初期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1927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复苏经济,稳固政权。这些新经济政策,包括关税自主、废两改元、法币政策等。为了保障新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成立了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全国经济委员会,以保证上述新经济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一方面为国民党独裁统治搜刮了财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起来,为巩固国民党独裁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又相当程度上改善了晚清以来混乱无序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统一的税收、金融、货币条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更是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1936

年成为旧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峰。但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最大的是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有所发展,但受官僚资本排挤,发展困难重重。

2、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1)共产党根据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的特点,发动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闽浙赣等大片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2)在革命根据地中,毛泽东根据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制订了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壮大了红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3)在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等根据敌强我弱的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4)1935年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后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3、论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过程。

经历了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转变。

1)九一八事变后,采取了关门主义政策,虽然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但却是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前提的;

2)共产国际七大后,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3)华北事变后,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虽把地主、资产阶级包括在统一战线内,但仍把蒋介石排除在外。4)1935年冬1936年初,国民党开始和中共接触,1936年5月,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转变;

5)1936年9月1日,中共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标志着正式由反

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由逼蒋抗日向联蒋抗日转变。

二、考研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新生活运动(华中师范大学2005)

1934年蒋介石连续发动军事“围剿” 红军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的

同时,在南昌发起的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运动。因其从改造国民的日常生活入手,所以命名为新生活运动。目的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行动,用生活细节的要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社会问题的不满,以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维护国民党的统治。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自任会长;7月1日,又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在全国各省、直辖市、各县设立分会或支会。1934年7月~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为全面推行时期。这一运动受到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反对和抵制,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实际收效甚微,抗日战争爆发后逐渐停止。

2法币政策(北京大学1995)

法币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该政策实行于1935年11月4日,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由于最初英国推动施行,改革使中国成为英镑集团的附庸。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对中国经济复苏起了积极作用;由国家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保证的法币,使货币与价格波动的贵重金属脱钩,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进步的金融制度改革。

3宁都起义(华中师范大学2005)

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宁都宣布脱离国民党,投向共产党,加入红军举行的起义。“九一八”事变后,正在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要求停止与红军作战,抗击日寇。1931年12月14日,在中共国民党26军特别支部的

领导下,宁都起义正式爆发。起义官兵拘捕了少数反动军官,解除了不赞同起义的25师师部的武装,开进了中央苏区。后改编为红5军团,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红5军团参加了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斗,迅速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宁都起义反映了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历史现实,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4国联调查团(武汉大学2001)

1932年1月国际联盟为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而成立的组织。团长为英国人李顿,又称李顿调查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幻想通过国联制裁日本﹐请求国联组织调查团来华调查事变真相。国联调查团1932年2月到达东京,随后到中国上海、北平、沈阳等地调查,9月写成《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满洲国”是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等若干基本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略行径﹐但未能制止其侵略活动。1933年3月27日﹐日本因国联通过了根据《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起草的《关于中日争端的决议》﹐宣布退出国联。其后﹐《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和《关于中日争端的决议》均成为废纸。

5一二八事变(中国人民大学2004)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为了转移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东北局势的关注,加紧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迫使国民政府作出妥协。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悍然对上海发动了攻击,这就是“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指挥下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开始。由于蒋介石一味求和,5月5日,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退驻昆山、苏州一带,日军驻留上海。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3月1日宣布成立)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

6绥远抗战(中国人民大学2004)

1936年11月至12月,中国军队在绥远省东部抗击日伪军进攻的作战。1936年5月,日本为进一步分裂中国,唆使察哈尔省札萨克郡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李守信等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成立所谓“蒙古军政府”和“蒙古军总司令部”,11月,日军策动和指挥伪蒙军分三路向绥远发动进攻。绥远省主席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指挥在红格尔图歼敌千余人。随后,伪蒙军在绥北百灵庙构筑防御工事,准备以此为基地,相机向武川、归绥进攻。为了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傅作义于

11月22日奇袭百灵庙,歼灭伪蒙军第7师大部。百灵庙大捷,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全国掀起援助绥远抗战运动。国民党政府和各界人士组织慰问团、战地服务团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各阶层群众捐赠款物,北平学生募集万件皮衣,上海学童捐助零用钱。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是抗战形势高涨的一种表现。

7瓦窑堡会议(上海大学2004)

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分析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二)问答:

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在初期的经济政策(四川大学2005)(陈廷湘本)

1927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复苏经济,稳固政权。主要有:

1.整理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包括1)完善关税税制,关税自主2)裁撤厘金,

改征统税3)整理盐税。国债政策;币制改革:1)1933年废两改元2)法币政策1935年

2.对民营企业和农业政策:奖励民营企业的各项条例;农业上颁布《土地法》,

护土地私有制;规定二五减租;整理赋税。

3.建立“四行二局”垄断金融,形成国家垄断资本。

4.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此外,成立了国家建设委员会和全国经济委员会,以保证上述新经济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作用:

1、为国民党独裁统治搜刮了财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起来,为巩固国民党独

裁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相当程度上改善了晚清以来混乱无序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

了统一的税收、金融、货币条件。

3、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更是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1936年成为旧中国经济发展的

高峰。但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最大的是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有所发展,但受官僚资本排挤,发展困难重重。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华中师范大学2001);(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述评,东北师范大学2003)(陈廷湘)

目的、内容、结局: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了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标志着新生活运动的开始。21日,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蒋介石自任会长,“新生活运动”首先在江西推广。蒋介石对“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作出了详尽说明,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标准,以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改造社会、复兴国家”。还提倡禁烟、禁赌、禁娼,提高文明程度。随后把“新生活运动”推向全国,延续了15年,直到1949年无疾而终。

评价:

1)真实目的是以传统的儒家哲学为基础,把三民主义与“四维八德”相结合,把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个人独裁与动员民众结合起来,禁锢人民的言行,从精神方面配合剿共,因而受到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反对和抵制,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后逐渐停止。

2)许多措施,对于想人们输入健康意识、文明意识,提高国民生活素质和文明程度有积极意义。从实行情况看,新生活运动开展初期,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城市的社会治安以及卫生等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在树立抗战信心、激励民族气节、鼓舞抗战斗志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3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其意义(上海师范大学2002)

长征简况:长征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的力量悬殊,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11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情况

下取得胜利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2)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惩”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产分配给穷人。

3)长征中所表现出的以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永远流传于世。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

4略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史实批驳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的谬论(中国人民大学2003)

应结合右翼言论、战争背景分析:

日本右翼势力为侵略战争翻案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几乎触及日本对外侵略的每一个重大事件;近来,日本右翼代表人物中村粲抛出的“系统”、“全面”的九一八事变“中国责任说”。中村粲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归因于“满洲非中国领土”、“满蒙人自己希望满洲独立”、“人口过剩”的日本需要“满蒙新天地”、“中国的赤化”和中国政府奉行“蛮不讲理的”“革命外交”导致了“满洲危机”的谬论。

日方:

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大陆政策、东方会议、分离东北的计划)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2)摆脱危机转嫁矛盾的需要(直接原因)。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寻找借口。

3)张作霖、张学良排斥日本经济侵略是维护国权的正当行为;

4)中国东北是日本实现其北上侵略苏联和南下占领整个中国和东南亚的“跳板”中方:

蒋介石正在“围剿”红军打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际:

欧美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

总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

5试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重大意义(中国人民大学2004)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1935年聂耳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这部影片描写了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反映的是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9.18、长城抗战、华北事变,民族危亡历史背景。

过程:1934年,“电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请田汉同志写一个电影剧本,到这一年冬天,“电通”公司向田汉同志征稿。田汉同志就先交了个简单的,名叫《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给“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同志。1935年2月,田汉同志就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了。“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同志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同志同意,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在处理主题歌歌词时,他仅仅修改了几个字,这就是原词第六句:“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向孙师毅、许辛之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以后,歌稿尽快寄回,决不会耽误影片的摄制。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寄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

意义:激励人民抗日,捍卫国家尊严。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6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及其影响(四川大学2005、中国人民大学2004)

政策形成过程:经历了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转变。

1)九一八事变后,采取了关门主义政策,虽然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但却是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前提的;

2)共产国际七大后,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3)华北事变后,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虽把地主、资产阶级包括在统一战线内,但仍把蒋介石排除在外。4)1935年冬1936年初,国民党开始和中共接触,1936年5月,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转变;

5)1936年9月1日,中共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标志着正式由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由逼蒋抗日向联蒋抗日转变。

7)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经过谈判,达成红军改编、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协定,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注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政策形成过程是有区别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是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内战停止为初步形成标志,以红军改编,国民党正式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为最后形成标志的。具体思路是: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毛泽东指出:“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1)必要性: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是最紧迫的任务。(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3)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正式建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意义:

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7.1927-1937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南京大学2004)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经历了由妥到态度比较强硬、而后被迫抵抗的十分曲折复杂的转变过程。大体说来,这一转变可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之前,集中力量进行“剿共”战争,对日奉行的是“不抵抗”的妥协退让政策。其间,在东北沦陷后,蒋介石提出了对日关系的“不绝交、不宣战、不签丧权之字,不订割地之约”的“四不”方针。

2)第二阶段,从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3年长城抗战,南京国民政府确定将“攘外必先安内”的基本国策,在“安内”的同时,对日采取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

3)第三阶段,从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到1935年华北事变之前,由于日方积极标榜“和协外交”,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媚日外交的政策;

4)第四阶段,从1935年华北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由于日军无止境的侵略扩张,加剧了国民党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日渐强硬,对日政策逐步转为被迫抵抗。

影响:

1)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有利于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3)加快了抗战准备步伐。

8简述张学良将军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2003)

1)1928年,东北易帜。拒绝了日本分裂中国的威胁利诱,归顺南京政府,结束了北洋政府军阀割据,促成和维护了国家统一。

2)易帜以后,张学良积极对抗日本,保护东北民族权益。在他的主持下,东北各省设立了国民党省党部,国民政府在东北建立了新的交通委员会,营建自己的铁路系统和电信系统,发展葫芦岛港以对抗日本治下的大连港,拒绝延长日本的租借地,禁止当地群众为日本人工作,以制止日本人在东北的矿山开采和森林采伐。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东北有大量日籍朝鲜人失业。正是这一局势,使日本人看作是中国人排日的结果。特别是日本军队的极端分子,为了保住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权益而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3)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停止内战和国共共同抗日,亲自送蒋回宁,不顾个人安危,挽救了中华民族危亡。张学良是共产党的朋友。抗日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提前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联共抗日,是“大功于抗战事业”的“千古功臣”。

总之,张学良是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典范,尽管爱国主义征程中也有过挫折,如奉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但瑕不掩瑜,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的建设,为抗日复土的民族解放大业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以及那种心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举世罕见的牺牲自我精神将永垂青史。

概率论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数字特征 一、选择题 1、(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X ,Y 分别服从参数为1,4的泊松分布,则D (X -Y )= ( ) A.-3 B.-1 C.3 D.5 2、(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不相关,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E(X+Y)=E(X)+E(Y) B.D(X+Y)=D(X)+D(Y) C. E(XY)=E(X)E(Y) D.D(XY)=D(X)D(Y) 3、(易)设二维随机变量(X,Y )~N 22 1212 (,;,;)μμσσρ,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ρ=( ) A .-1 B.0 C.1 D.2 4、 (易)设随机变量~(,)X B n p ,且() 2.4,() 1.44E X D X ==,则参数n ,p 的值分别为( ) A. 4和0.6 B.6和0.4 C. 8和0.3 D.3和0.8 5、(中等)设X 为随机变量,E (X )=2,D (X )=5,则E (X +2)2=( ) A.4 B.9 C.13 D.21 6、(较难)设随机变量X ~B(10, 1 2 ),Y ~N(2,10),又E(XY )=14,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ρXY =( ) A .-0.8 B .-0.16 C .0.1 D .0.8 7、(易)设随机变量2~(,)X N μσ,Y 服从参数为(0)λλ>的指数分布,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1 ()E X Y μλ -=- B.22 1 ()D X Y σλ-=- C.1 (),()E X E Y μλ == D.22 1 (),()D X D Y σλ== 8、(中等)已知D(X )=1,D(Y )=25,ρXY =0.4,则D(X -Y )=( ) A .6 B .30 C .22 D .46 9、(易)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0;10,2)(其他x x x f 则E(X )= ( ) A.3 1 B.32 C.1 D. 3 10

大学期末考试Java题库

1.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E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大大"; char a=s.charAt(2),b=s.charAt(4); System.out.print(a); System.out.println(b); } } 2.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nkedList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1));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2));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3));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4)); linkedlist.add(new Integer(5)); System.out.println("The original contents of the linkedlist is: ");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 linkedlist.add(2,"hello"); linkedlist.addFirst("First"); linkedlist.addLast("Last");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ding elements,the linkedlist is: ");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 } } 答: 3.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Tes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int a[] = { 5, 9, 6, 8, 7 }; for (i = 0; i < a.length-1; i++) { int k = i; for (j = i; j < a.length; j++) if (a[j] < a[k]) k = j; int temp = a[i]; a[i] = a[k]; a[k] = temp; }

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四章要点 1.溶液的依数性 =?f f B f =B B m T K b K M ? b b B b B B m T K b K M ?== == B B B n c RT RT M V ∏ 2.拉乌尔定律 ** A A A A A A p p a p p x =?=(针对溶剂) 3.亨利定律 B B B B p ka p kx =?=(针对挥发性溶质) 4.理想溶液的热力学状态函数计算 混合时的状态函数变化:

0mix V ?= 0mix H ?= mix m B B ln S R x x ?=-∑?mix G m = RT ( x 1 ln x 1 + x 2 ln x 2 )

若组成为X1(A)和X1(B)的溶液共n1mol,添加nmolB成为组成为X2(A)和X2(B)的混合溶液(共n2mol),则恒温恒压下混合自由能等的计算可看作下述过程: I

对于步骤I ,相当于11()x A n mol 的A 与11(B)x n mol 的B 混合,多于的B 不考虑对自由能改变的贡献,有: 111()()() I (B)[]A A B G n RT x x x x ?=+mix 11ln ln () 对于步骤III ,有: 12222()()() (III)()B [()]A G n n RT x x x A B x ?=++mix ln ln 对于步骤II 有: ()()()()()() mix mix mix mix mix mix G I G II G III G II G III G I D +D =D ?D =D -D 若是溶液与纯溶质混合,则按照该公式计算(4-15)。 混合熵的计算类似。 5.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计算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MP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项目整合管理 1.项目整合管理是指( )。 A.识别和选择项目的资源配置方案B.平衡相互竞争的项目目标,如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C.协调项目管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D.以上都是 2.下列关于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项目或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 B.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都需要进行产品核实,都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更新组织过程资产 C.合同收尾通常在行政收尾之后进行 D.整个项目通常只需要做一次合同收尾和一次行政收尾 3.对项目管理各过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根据管理层的管理偏好来执行项目管理过程 B.在各项目的管理中同等程度地加以严格实施 C.经验很多的项目经理可以凭直觉就决定不采用某个项目管理过程 D.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考虑每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并决定其具体实施水平 4.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项目管理信息系统B.偏差分析C.分析技术D.挣值管理 5.在结束项目时,项目经理需要审查什么信息,确保所有项目工作都已完成,确保项目目 标已经实现( ) A.待验收的可交付成果B.待移交的可交付成果C.项目管理计划D.以前各阶段的收尾信息 6.以下哪个文件授权项目经理为开展项目活动而动用组织资源( ) A.项目章程B.项目管理计划C.项目工作说明书D.项目文件 7.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输入( ) A.可交付成果B.验收的可交付成果C.核实的可交付成果D.移交的可交付成果 8.对于外部项目,谁负责提供项目工作说明书( ) A.项目启动者或发起人B.高级管理层C.客户D.项目经理 9.以下哪个不是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专家判断B.会议C.变更控制工具D.项目变更评审 10.对于在完工前就提前终止的项目,应该在哪个过程中调查和记录提前终止的原因( ) A.结束项目或阶段B.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C.制定项目管理计划D.适用于项目所处阶段的具体过程 11.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发起组织为何要对商业论证进行定期审核( )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4 组合逻辑电路 1.4选1MUX(数据选择器)如附图所示,其逻辑功能如下表所示。试仅用4选1数 据选择器分别实现二变量和三变量异或逻辑函数。 , " 答: 2.试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设计一个全减器,它能完成二进制减法运算S=(A —B—C),CO为借位输出,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 表和符号图分别见功能表和附图。 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功能表 输入 选通地址数据 ST A1A0D3~D0Y 1 ×××( Z ) 0 0 0 D3~D0D0 0 0 1 D3~D0D1 表0 1 0 D3~D0D2 0 1 1 D3~D0D3 } 答:S:D0=D3=C,D1=D2=C CO:D0=D3=C,D1=1,D2=0。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1S0Y 1 X X 0 0 0 0 D0 0 0 1 D1 0 1 0 D2 0 1 1 D3 1 A B — ! A B

A 1=A ,A 0=B 3.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一个全加器,试画出其连线图。4选1数据选择器惯 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答:S :D 0=D 3=C ,D 1=D 2=C | CO :D 1=D 2=C ,D 3=1,D 0=0。 S 1=A ,S 0=B 4.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分析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4 选1数据选择器惯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E D 1 》 D 2 D 3 S 1 S 0 Y 1Y 2Y 1D 0 1D 1 1D 2 1D 3 [ 2D 1 2D 2 2D 3 S 1 S 0 1E 2E S CO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Y ? S 0 S 1 S 0 S 1 E E ≥1 1 1 &B D C F D 0D 1D 2D 3 D 0D 1D 2D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成立了中国工人阶 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2. 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 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14.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知识讲解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AnjoyoJava04章节考试题

第四章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 1.下列关于数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组是用来存储一组相同数据类型数据的。 B、数组是编程语言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据结构。 C、数组可以通过整型索引访问数组中的每一个值。 D、在一个数组里面,既允许用于存储一种数据类型的数据,也允许存储多种数据类型 数据。 2.下列关于数组定义错误的是()。 A、type[] var_name; B、int[10] a; C、String student[]; D、boolean[] booleanArray; 3.下列关于数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义数组时必须分配内存。 B、数组的初始化操作分为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 C、数组元素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对象或其他数组。 D、数组是最简单的复合数据类型,是一系列数据的集合。 4.设有下列数组定义语句: int a[] = {1, 2, 3}; 则对此语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定义了一个名为a的一维数组。 B、a数组有3个元素。 C、a数组元素的下标为1~3。 D、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都是整数。 5.给出下面程序代码: byte[] a1, a2[]; byte a3[][]; byte[][] a4; 下列数组操作语句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a2 = a1 B、a2 = a3 C、a2 = a4 D、a3 = a4 6.执行语句:int[] x = new int[20];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19]为空 B、x[19]未定义 C、x[19]为0 D、x[0]为空 7.已知有定义:String s="I love",下面正确的表达式是()。 A、s += "you"; B、char c = s[1]; C、int len = s.length; D、String s = s.toLowerCase(); 8.下面代码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public class Test04_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 aa = new AB(); AB bb; bb = aa; System.out.println(bb.equals(aa)); } }

4 第四章 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P 135 7. 1)用OLS法建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create u 20; data consump income; ls consump c income Dependent Variable: CONSUM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INCOME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线性模型如下: CONSUMP = 5389 + *INCOME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i) X Y -图:是否有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复杂型趋势 scat income consump ii)解释变量—残差图:是否形成一条斜率为0的直线 scat income resid^2 或者 genr ei2=resid^2; scat income ei2 由两个图形,均可判定存在递增型异方差。 还可以用帕克检验,戈里瑟检验,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怀 特检验等方法。 iii)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共有20个样本,去掉中间1/4个样本(4 个),剩余大样本、小样本各8个。 Sort income ; smpl 1 8; ls consump C income Smpl 13 20; ls consump C income 21 0.050.05615472.0126528.3 4.86 (,)(81,81) 4.28 11 811811 1111RSS RSS F F F n k n k n k n k = ==--=>= --------------,存在异方差。

马克思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 A、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 )

第四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B )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 4.根据在剩余价值形成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C)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6.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A )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B ) A.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多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C.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多 D.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少 9.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C ) A.不变资本不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10.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Java程序员认证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练习 目标 本章对应于《学生指南》各章的内容分别提供了练习题集,包括: ●第一章Java入门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第三章流程控制与数组 ●第四章封装 ●第五章继承 ●第六章抽象类与接口 ●第七章多态 ●第八章异常 ●第九章多线程机制 ●第十章输入输出流 ●第十一章使用泛型和集合框架 ●第十二章基于Swing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 ●第十三章Java事件驱动编程

第一章练习题(Java入门) (C)1.下列哪项不是JDK所包含的内容?(选一项)A.Java编程语言 B.工具及工具的API C.Java EE扩展API D.Java平台虚拟机 2.下列关于JDK、JRE和JVM的描述。哪项正确?A.JDK中包含了JRE,JVM中包含了JRE B.JRE中包含了JDK,JDK中包含了JVM C.JRE中包含了JDK,JVM中包含了JRE D.JDK中包含了JRE,JRE中包含了JVM 3.下列哪个工具可以编译java源文件? A.javac B.jdb C.javadoc D.junit 4.JDK工具javadoc的作用是哪项? A.生成Java文档 B.编译Java源文件 C.执行Java类文件 D.测试Java代码 5.以下哪些包是Java标准库中常用的包?(选三项)A.java.lang B.javax.servlet .http C.j ava. io D.java.sql

6.使用JDK工具生成的Java文档的文件格式是? A.XML格式 B.自定义格式 c.二进制格式 D.HTML格式 (AC)7.以下关于JVM的叙述,哪项正确?(选两项) A.JVM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它依赖于操作系统 B.JVM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它与操作系统无关 C.JVM支持Java程序运行,它能够直接运行Java字节码文件D.JVM支持Java程序运行,它能够直接运行Java源代码文件 8.以下关于支持Java运行平台的叙述,哪项错误? A.Java可在Solaris平台上运行 B.Java可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 C.Java语言与平台无关。Java程序的运行结果依赖于操作系统D.Java语言与平台无关。Java程序的运行结果与操作系统无关 (B)9.以下关于Applet和Java程序之间关系的叙述,哪项错误? A.-个Applet就是一段Java程序 B.Applet是一种特殊的Java程序,它需要运行在Web服务器上C.Applet是一种特殊的Java程序,它需要运行在Web浏览器上D.Applet是一种Java SE平台的应用程序 (AD)10.以下关于Java HotSpot的描述,哪两项错误?(选两项)A.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在编译Java源程序时会被使用B.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在运行Java代码时会被使用C.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它只对程序的部分字节码进行优化D.Java HotSpot是一种热编译技术,它会对程序的全部字节码进行优化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 4-1 对信源?? ????=??????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P S 7654321 进行二元编码,编码 方案为 (1)计算平均码长L ; (2)编码后信息传输率R ; (3)编码信息率R '; (4)编码效率η。 解:(1)()14.3L s p L i q 1 i i =?= ∑=(码元/信源符号) (2)()61.2S H =(比特/信源符号) ()831.014 .361 .2L S === H R (bit/码元) (3)logr L R ='=( bit/信源符号) (4)831.0R R max == η 或者()831.0R S H =' = η 4-2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414 3 s s S 21 P ,若对信源采取等长二元编码,要求编码效率96.0=η,允许译码错误概率5 10-≤δ,试计算需要的信源序列长度N 为多少

解:信源熵为 ()81103 4 log 434log 41S .Η=+= (bit/符号) 自信息量的方差 ()()()[] 2 2 i q 1 i i 2 S H logp p S -=∑=σ4715.0811.041log 4143log 4322 2=-?? ? ??+??? ??= 因为编码效率96.0=η,由 ()()ε += S S H H η 可得 ()3379.0811.096 .004 .0S H 1=?= -= η η ε 可得 ()7 5 2221013.410 3379.04715.0S N ?=?=≥-δεσ 所以,信源序列长度达到7 1013.4?以上,才能实现给定的要求,因此等长编码没有实际的意义,一般统计编码都是采用不等长编码。 4-6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 ??=??????1.09.0s s S 21P ,对信源进行N 次扩展,采用霍 夫曼编码。当N=1,2,∞时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为多少 解: (1)N=1时,将1s 编成0,2s 编成1,则 1L 1= 又因为信源熵 ()469.0))logp(s p(s S H q 1 i i i =-=∑=bit/符号 所以 ()469.0L S H 1 1== η (2)N=2时,编码过程如下 2S 概 率 霍夫曼编码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作者: ————————————————————————————————日期: ?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 D、借贷方向颠倒 2、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账户是()。 A、成本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损益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3、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在借方或贷方 D、无余额 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D、无余额 5、下列各项中应该由会计科目贷方核算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 B、资产的减少额 C、费用的增加额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6、借贷记账法是以( )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A、“借”和”贷” B、“增”和”减” C、“收”和”付” D、会计科目 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被称为( )。 A、一级账户 B、对应账户 C、总分类账户 D、明细分类账户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增减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之间互为对应科目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2、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13、“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无余额 14、下列会计科目中,如月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的是( )。 A、银行存款 B、长期借款 C、材料采购 D、应收利息 15、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 )。 A、本期增加发生额 B、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D、以上都对 16、下列有关借贷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B、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表示增加 C、借贷记账法中的”贷”表示减少 D、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17、“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属于()。 A、简单会计分录 B、复合会计分录 C、单项会计分录 D、多项会计分录 18、复式记账法是以()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 B、基本会计等式 C、会计科目 D、经济业务 19、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已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 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四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 答:(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2) 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3) 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1)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这种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为“零头”或“碎片”。为了消除零头所以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2)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14、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要。 答: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

第四章 Java章节习题

1.分别编写两个方法,一个方法的功能是求一个double型数值的向右取整,另一个方法求double型数值的向左取整。数d的向右取整是大于等于d的最小整数,d的向左取整是小于等于d的最大整数。例如:5.3的向右取整是6而向左取整是5. 答: public class One{ static int right(double x) { if(x!=5) x=x+1; return (int)x; } static int left(double x) { return (int)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5.3向左取整为:"+left(5.3)); System.out.println("5.3向右取整为:"+right(5.3)); } } 程序运行结果为: 2.写一个方法计算一个整数各位数字的和。使用下述的方法说明: public static int sumDigits(long n) 例如:sumDigits(276)返回2+7+6=15 。 提示:用求余运算符%分解数字,用除号/分离位数。例如334%10=4而334/10=33.用循环反复分解和分离每位数字,直到所有的位数都被分解。 答: public class Two{ public static int sumDigits(long n) { long sum=0,t; while(n!=0)

47 { t=n%10; n=n/10; sum+=t; } return (int)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334各个位数字之和为:"+sumDigits(334)); } } 程序运行结果为: 3. 编写程序,用Math类中的sqrt方法打印下表: Number SquareRoot .................................... 0 0.0000 2 1.4142 4 2.0000 6 2.4495 8 2.8284 10 3.1623 12 3.4641 14 3.7417 16 4.0000 18 4.2426 20 4.4721 答: public class Thre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SquareRoot"); System.out.println(".................."); for(int i=0;i<=20;) 47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函数 4.1 C++中的函数是什么?什么叫主调函数?什么叫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 何调用一个函数? 答案: 把相关的语句组织在一起,并给它们注明相应的名称,利用这种方法把程序分块,这种形 式的组合就称为函数,也称为过程,通常将相对独立、经常使用的功能抽象为函数。 函数的使用是通过函数调用实现的,调用其它函数的函数称为主调函数,被其它函数调用 的函数称为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是调用和被调用关系,但是一个函数很可能既调用别的函数又被另外的函数调用,这样它可能在某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主调函数,而在另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被调函数。 函数调用时需要指定被调函数的名字和调用函数所需的信息(参数)。 4.2 函数原型中的参数名与函数定义中的参数名以及函数调用中的参数名必须一致吗? 答案: 不一定,只要参数个数、次序和类型一致即可。函数原型中可以不写参数名,函数定义和 函数调用时,参数名也可以不同。 4.3 编写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公式为C = (F – 32) * 5/9;在主程序中提示用户 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转化后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 答案: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trans(float n); void main() { float f; cout <<"please input a temperate:\n"; cin >>f; cout << trans(f) <2; fib(1) = fib(2) = 1。 答案: #includ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