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PPT课件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一)典型例题 【例1】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 O H+-,请填空: 【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双选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分析】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 稀释后c(H+)=(1×10-3L×0.1mol/L)/2L = 1×10-4mol/L c(OH-) = 1×10-14/1×10-4 = 1×10-10 mol/L 【答案】D 【例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42-):c (H+)约为() A、1:1 B、1:2 C、1:10 D、10:1 【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c(H+)=2×10-8mol·L-1,c(SO42-)=10-8mol·L-1,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其实,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L-1。所以,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L-1。 【答案】C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笔记

水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平 衡 (笔记) 一、水的电离: 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只要是水溶液,不要忽略H + 和 OH –的同时存在,注意不是大量共存。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存在有电离平衡: H 2O+H 2O H 3O + + OH – 简写为 H 2O H + + OH –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 电离= 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 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 2.水的离子积: 一定温度下,无论是稀酸、稀碱或盐溶液中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 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同样K W 只与温度有关。 归纳: 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室温范围温度对电离常数影响较小,可忽略 ④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 ⑤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与c (OH –)总是相等的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酸、碱、水解盐等。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 常温pH=7(中性) pH <7 (酸性) pH >7(碱性) 2.pH 测定方法:pH 试纸、酸碱指示剂、pH 计 3.溶液pH 的计算方法 (1)酸溶液: n (H +)→c(H +)→pH c (H +)·c (OH -) c (H 2O)

(完整word版)选修4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详细,推荐文档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 W

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班級: 座號: 姓名: 7—1 水溶液中的酸鹼性 01、pH值:又叫_____,用以表示水溶液之 酸鹼度。 (1)定義:pH值為______的對數負值, 即pH=________。 (2)若﹝H+﹞=a×10-b M,則pH=_____。 (3)若pH=C,則﹝H+﹞=______。 (4)﹝H+﹞愈大,pH值_____。 02、水的解離:H2O(l)→ ← H+(aq)+OH-(aq) (1)1公升純水在25℃時可解離出____mol 的H+和____mol的OH-,所以﹝H+﹞ =____M,﹝OH-﹞=____M, ﹝H2O﹞=______M。 (2)純水的解離度α=______。 (3)水的離子積常數(K w)=______=__ ____=______………25℃時。 (4)純水的pH值: a.﹝H+﹞=﹝OH-﹞=______M。 b.pH=pOH=______。 c.pH+pOH=_____……………25℃。 d.溫度上升,則K w值_____,pH+pOH 值_____。 03、溶液的酸鹼性(25℃): (1)加酸於水中時,則﹝H+﹞___﹝OH-﹞, ﹝H+﹞___10-7M,pH___7,水溶液 呈___性。 (2)加鹼於水中時,則﹝H+﹞___﹝OH-﹞, ﹝OH-﹞___10-7M,pH___7,水溶液 呈___性。 例:求下列溶液的pH值? (1)0.01M HCl (2)0.01M H2 SO4 (3)0.01M Ca(OH)2 (4)0.01M KOH 例:求下列溶液的﹝H+﹞? (1)pH=4.7 (2)pH=5.5 (3)pH=7.4 (4)pH=11.2 例:求下列溶液的pOH值? (1)﹝H+﹞=8×10-4 M (2)﹝H+﹞=9×10-5 M (3)﹝OH-﹞=6×10-3 M (4)﹝OH-﹞=3×10-4 M 例:若水溶液中﹝OH-﹞=10-2M,則pH=? 例:血液的pH=7.40,則﹝H+﹞=? 例:求在100℃時水的pH=?(水的離子積常數K w =10-12) 例:在25℃時﹝NaOH﹞=2×10-3M,則溶液中﹝H +﹞=? 例:0.05M Ba(OH)2溶液中,﹝H+﹞=? 例:0.2M NaOH溶液中﹝OH-﹞為純水之多少倍? 例:甲溶液之pH=4,乙溶液之pH=10,則甲乙兩溶液中﹝H+﹞濃度比為多少? 7—2 酸鹼學說 01、酸的通性: (1)使石蕊試紙由______。 (2)具有___味。 (3)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____氣。

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NH 、CO 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 全部 电离,故BaSQ 为强电解质)一一 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 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______ ,这叫电离平衡。 4、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10、 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 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 表示 酸,Kb 表示碱。) 表示方法:A ++B - Ki=[ A +][ B -]/[AB] 11影响因素: a 、 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 、 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 、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SO>H 3PO>HF>CHCOOH>CO>HS>HCI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物质?: 纯净物 (电解质* 化合物, 卩虽电解质: :弱电解质: 讥0 ,非电解质: ________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___________ 。女口 HCI 、NaOH NaCl 、BaSQ ________ 。女口 HCIQ NH 3 ? UQ Cu (OH 》、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女口 SO 、CO 、CH126 CCI 4、CH=CH 1水电离平衡: 丄」 二[匚 1定义: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叫电解 质 .混和物 单质

溶液的酸碱性(打印版)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打印版 一、酸碱指示剂 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3.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5.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二.溶液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如下图所示: 1.酸性溶液的pH < 7,中性溶液的pH = 7,碱性溶液的pH > 7。 2.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 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改变,则pH会相应改变。 3.一杯pH为5.6的溶液,怎样增大它的pH值? 物理方法:加水稀释。 化学方法:加入锌粒、氧化铜、氢氧化钠或碳酸钙等物质(因为pH小于5.6,溶液呈酸性,所以要考虑酸的通性)。 4.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靠近7,但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5.测定pH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pH试纸。 6.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 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使用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 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液体中。

??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整数。 ??在做习题时,使用pH试纸和使用酸碱指示剂是同一种方法。 7.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 双基练习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将浓度为0.1 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 a(HF) C.c?F-? c?H+?D. c?H+? c?HF? 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 +)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D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1·咸阳高二检测)常温下,c(O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 B.0.05 mol/L H2SO4 C.0.5 mol/L HCl D.0.05 mol/L的Ba(OH)2 解析:四种溶液中OH-的浓度分别为1×10-14 mol/L、1×10-13 mol/L、2×10-14 mol/L、0.1 mol/L。 答案:A 3.下列液体pH>7的是()

A .人体血液 B .蔗糖溶液 C .橙汁 D .胃液 解析:人体血液的正常pH 范围是7.35~7.45。 答案:A 4.(2011·广州模拟)常温下,0.1 mol/L 的一元弱酸溶液的pH 为( ) A .1 B .大于1 C .小于1 D .无法确定 解析:假设为一元强酸,则pH =1,据题意为一元弱酸,由于不能完全电离,故c (H +)<0.1 mol/L ,pH >1。 答案:B 5.有人建议用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G 的定义为AG =lg[c (H +)/c (OH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 =7,AG =1 B .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 <7,AG <0 C .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 >7,AG >0 D .在25℃时,溶液的pH 与AG 的换算公式为:AG =2(7-pH) 解析:根据定义式可看出:中性溶液中c (H +)=c (OH -),AG =0;酸性溶液,AG >0;碱性溶液,AG <0,前三项均错。 AG =lg c ?H +? c ?OH -?=lg c 2?H +?10-14=lg c 2(H +)+14=2lg c (H +)+14=2(7-pH)。 答案:D 6.将pH =8的NaOH 与pH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后c (H +)最接近于( ) A .(10-8+10-10) mol/L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将水看成一种反应物浓度不变的弱电解质,从一般到特殊认识水的电离平衡的特征(水的电离平衡和离子积),逐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酸碱性(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最后考虑其应用(中和滴定实验和应用)。在方法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外界条件会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pH试纸测量(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pH计测量和酸碱滴定测量,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5)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分析,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2)经历对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对酸碱性的影响分析,体会对立统一及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3)通过亲手操作酸碱滴定实验及误差分析,体会操作原理对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作用,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 本节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的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操作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由复习强电解质盐酸的电离和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如何电离的?如何用实验证明水的电离过程?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 [设计意图]从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新知识入手,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教师]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说明什么? [学生]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H2O H3O+ +OH-或H2O H+ +OH- [教师]请用公式表述水的电离常数 [学生] )O H (c ) OH (c ) H (c K 2- +? = 电离 [分析]1L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经实验测得250C时,发生电离的水只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w w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教师教学设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王慧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外界条件会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pH试纸测量(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pH计测量和酸碱滴定测量,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5)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分析,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2)经历对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对酸碱性的影响分析,体会对立统一及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3)通过亲手操作酸碱滴定实验及误差分析,体会操作原理对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作用,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 本节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的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操作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由复习强电解质盐酸的电离和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如何电离的?如何用实验证明水的电离过程?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 [设计意图]从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新知识入手,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教师]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说明什么? [学生]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H2O H3O+ +OH-或H2O H+ +OH- [教师]请用公式表述水的电离常数 [学生] ) O H (c ) OH (c ) H (c K 2- +? = 电离 [分析]1L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经实验测得250C时,发生电离的水只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w w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 c(H+)·c(OH—) 由于250C时,c(H+)= c(OH—)= 1×10-7mol/L 所以250C时,Kw= c(H+)·c(OH—)=1×10-14 [探究]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教师]情景1:观察下表的数据 1)从以上数据中发现什么递变规律? 2)以上数据说明温度与水的电离程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在H2O H+ +OH-中,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 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

化学高二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二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总结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小编准备了化学高二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水的电离分为两部分: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引入,接下来对水的离子积进行讲解,包括公式、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温度)。接下来是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可通过引导分析的方式分析出温度、加酸碱及可水解的盐的影响及原因,这个地方可以对比记忆:直接加氢或氢氧根,抑制水电离;加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电离。 水溶液中H+与OH-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大多数溶液中二者是不相等的,就会显示酸性或者碱性。接下来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过渡)。这一部分的讲解可以从溶液酸碱性判断的依据及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在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部分,除了讲解讲义上的PH的测定方法及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的变色范围之外还应再扩展一部分PH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分为五种情况: 1. 单一酸碱溶液,直接根据公式、已知浓度进行计算。 2. 稀释,这种情况要注意酸碱无限稀释,PH会无限接近于

7但是不会跨越7。讲解后注意跟2019年上半年教资真题相结合。 3. 酸酸混合,注意混合后氢离子的浓度。 4. 碱碱混合,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进行PH的计算。 5. 酸碱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结果又分为三种情况:中性、酸性、碱性。混合后为酸性的,根据H+浓度的变化进行计算;混合后为碱性的,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进行PH的计算。注意结合2019年下半年教资真题。 除了理论计算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接下来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二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一)附答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一) 【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例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42-):c (H+)约为() A、1:1 B、1:2 C、1:10 D、10:1 【例5】弱酸HY溶液的pH=3.0,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围是() A.3.0~3.3 B.3.3~3.5 C.3.5~4.0 D.3.7~4.3 【例6】将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例7】99mL0.1mol/L的盐酸和101mL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H+)为()(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 0.5×(10-8+10-10)mol/L B. (10-8+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 1×10-11 mol/L 【例8】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A. 8.3 B. 8. C. 9 D. 9.7 【例9】室温下x L pH=a的盐酸溶液和y L pH=b的电离度为α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则x/y的值为() A.1 B. 10-14-a-b/α C. 10a+b-14/α D.10a-b/α 【例10】若在室温下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A.10a+b-12 % B. 10a+b-14 % C. 1012-a-b% D. 1014-a-b% 【例11】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之比为() A. 10 B. 50 C. 5×103 D. 104 【例12】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mol·L-1的盐酸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一半;向②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加入后仍显酸性);③不作任何改变,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完整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 水的电离 1. 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 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 1LH2O (即 55.6mol )中只有 1×10-7mol 发生电离,故 25℃时,纯水中 c(H +)=c(OH -)=1 ×10-7mol/L ,平衡常数 K 电离 2.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 是吸热的,所以 c(H +)和 c(OH -)同时增大, K W 增大,但 c(H +)和 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 性。 纯水由 25℃升到 100℃, c(H +)和 c(OH - )从 1×10-7mol/L 增大到 1×10-6mol/L(pH 变为 6)。 ② 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 H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 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 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 H +或 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 K W 不变。 ④ 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 NaCl 溶液、 CuSO 4 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 降低温度。 ② 加入 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 NaHSO4)能电离出 H+ 、碱能电离出 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但 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 n(H2O) 几乎不变,因此 c ( H2O )可视为常数,则 在一定温 度时, c(H +)与 c(OH -)=K 电离 c(H2O)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 K W =1×10-14(无单位 )。 ① 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K W 增大。 与 c(H+) 、 c(OH-) 无关. 25℃时 K W =1×10-14,100℃时 K W 约为 1×10-12。 ② 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 K W 就不变。 ③ 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任何 c(H )?c(OH -) c(H 2O) 温度越高 K 电离越大。 H 2,使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 1.313 K时,水的K W=3.0×10-14,则在313 K时,c(H+)=1.0×10-7 mol/L的溶液() 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2.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盐酸③碳酸④硫酸,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3.[双选题]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c(H+)=10-6mol/L的溶液B.pH<7的溶液 C.c(H+)>c(OH-)的溶液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盐酸溶液的pH为10.6 C.某溶液中加入甲基橙后变黄色,则溶液一定呈碱性 D.某溶液中加入石蕊后变红色,加入甲基橙后呈黄色,则溶液pH在4.4~5之间 5.下列溶液中与1.0×10-5 mol/L的NaOH溶液的pH相同的是() A.把pH=6的盐酸稀释1 000倍B.把pH=10的Ba(OH)2溶液稀释10倍 C.把pH=8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把pH=8的NaOH溶液稀释10倍 6.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 C.加入10 mL 0.01 mol/L的NaOH溶液D.加入10 mL 0.01 mol/L的HCl溶液 7.[双选题]25℃时,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 A.12 B.7 C.6 D.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B.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c(H+)<c(OH-)的溶液一定显碱性D.c(OH-)=1×10-6 mol/L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9.喷墨打印机墨汁的pH为7.5~9.0。当墨汁喷在纸上时,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由此可知() ①墨汁偏碱性②墨汁偏酸性③纸张偏酸性④纸张偏碱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10 mL该溶液稀释至100 mL后,pH小于3 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10∶1 D.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1×10-14 11.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A.10∶1 B.1∶10 C.2∶1 D.1∶2 12.如果25℃时K W=1×10-14,t℃(t>25)时K W=1×10-12,这说明() A.t℃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大B.前者c(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K W和T(温度)无直接关系 13.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①1 mol/L 的盐酸②0.1 mol/L的盐酸③0.01 mol/L的NaOH A.1∶10∶100 B.0∶1∶12 C.14∶13∶12 D.14∶13∶2 14.[双选题]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H+)·c(OH-)乘积不变B.pH增大了C.c(OH-)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c(H+)增加了 15.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的无色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AlO-2、Na+、K+B.Fe3+、NO-3、K+、H+ C.NO-3、Ba2+、K+、Cl-D.Al3+、SO2-4、NH+4、Cl- 16.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 W不变C.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 W变大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不变17.[双选题]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 mol/L,该溶液可能是() A.二氧化硫水溶液B.氯化钠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D.氢氧化钠水溶液 18.一定温度下,用水稀释0.1 mol/L的一元弱酸HA,随着稀释进行,下列数值一定增大的是(K W表示水的离子积,K a表示HA的电离常数)() A.K W B. c(H+) K a C. c(HA) c(A-) D.c(OH-)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溶液中无OH-B.NaOH溶液中无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1×10-14 20.常温下,在0.1 mol/L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A.1.0×10-14B.1.0×10-13 C.1.32×10-14D.1.32×10-15 2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c(H+)=2.4×10-7 mol/L,则c(OH-)为()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双基练习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将浓度为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 a(HF) 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D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1·咸阳高二检测)常温下,c(O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 B.mol/L H2SO4 C.mol/L HCl D.mol/L的Ba(OH)2 解析:四种溶液中OH-的浓度分别为1×10-14 mol/L、1×10-13 mol/L、2×10-14 mol/L、mol/L。 答案:A

3.下列液体pH>7的是()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 C.橙汁D.胃液 解析: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 答案:A 4.(2011·广州模拟)常温下,mol/L的一元弱酸溶液的pH为() A.1 B.大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解析:假设为一元强酸,则pH=1,据题意为一元弱酸,由于不能完全电离,故c(H+)<mol/L,pH>1。 答案:B 5.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 +)/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根据定义式可看出:中性溶液中c(H+)=c(OH-),AG=0;酸性溶液,AG>0;碱性溶液,AG<0,前三项均错。 AG=lg c(H+) c(OH-) =lg c2(H+) 10-14 =lg c2(H+)+14=2lg c(H+)+14=2(7 -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2O H3O++OH-?常温下纯水中c(OH-)=10-7 mol/L,c(H+)=10-7 mol/L? 100 ℃时纯水c(H+)=1×10-6 mol/L,KW=1×10-12,pH=6,此时溶液显中性? 影响KW的因素是温度,温度升高,KW增大,原因是水的电离吸热? 下列可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大的是④⑥? ①加H2SO4 ②加NaOH ③加NaCl ④加热⑤加氨水⑥加纯碱 2.水电离出的c(H+)与c(OH-) 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总相等,即c(H+)水=c(OH-)水?如0.1 mol/LHCl或NaOH溶液中,c(H+)水=c(OH-)水=1×10-13 mol/L? 酸中c(OH-)很小,但完全是由水电离出来的,不能忽略?同样,碱溶液中的c(H+)也不能忽略? 说明:“→(←)”表示平衡向右(左)移动,“↑(↓)”表示离子浓度增大(减小),“-”表示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及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1)c(H+)>c(OH-),溶液呈酸性; (2)c(H+)=c(OH-),溶液呈中性; (3)c(H+)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一. 本周教学内容:溶液的酸碱性 二.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酸碱指示剂,并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了解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4、掌握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5、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点: 1、溶液酸碱性及其检验和酸碱度的判断及测定; 2、酸碱性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 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 具体内容 1、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溶液的酸碱性 有酸味的物质,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种溶液显酸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这种溶液显碱性;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种溶液显中性。 (2)酸碱指示剂 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酸、碱性的强弱 用pH表示酸碱性的强弱。 (1)pH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pH的范围:0~14。 (3)溶液的酸碱度与pH (4)测定方法:用pH试纸。 (5)pH的改变。 3、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溶液酸碱性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溶液酸碱性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答案:D 例2、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答案:(1)大红花、因为其他两种在酸、碱、中性溶液中呈现相同的颜色;(2)粉红、绿、橙、绿 例3、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所降酸雨主要原因是由居民和工厂燃烧含硫的煤以及某些化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有许多植物如广玉兰、枫树、夹竹桃等,在它们能忍受的浓度下,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 (1)你认为这种有害气体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请写出测定该地区雨水pH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少酸雨对该地区的危害,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