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水开发是目前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大庆油田绝大部分区块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经过净化处理后油田采出水或开采地下水利用高压泵回注地层弥补地层压力,同时携带油流出,提高采收率。为了保证注水的可持续性以及地层的可利用性,必须保证注水水质达标。由于各油田或区块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不同,其相应的渗透率也不相同,注入水水质不同。尽管各地区油田注水水质标准差异很大,但都要符合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大庆某油田注水站为例,通过分析二次污染污染物成分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以后注水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注水开发二次污染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水样中金属离子、阴离子、细菌、pH、油含量及滤后悬浮固体成分,判断污染水样的组成成分。其中着重分析悬浮固体的成分,是因为悬浮固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由于测定含油污水中悬浮固体采用滤膜过滤,而水中含有一定的油,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通常采用过滤后用汽油(石油醚)清洗方式提高悬浮固体测定准确性。经测定结果得到,悬浮固体主要组成分为两部分,即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是油和细菌,无机物主要是可溶和不可溶成分,计算了悬浮固体中油含量、细菌含量、无机成分中酸溶物和酸不溶物含量,结果见图1。

从图中可见,在悬浮固体组成中,有机成分大约占了43%,无机成分大约占了57%,其中有45%可溶性成分,不溶性物质大约占了12%。同时通过扫描电镜检测悬浮固体具体成分,最终发现无机成分是造成悬浮固体增加的主要原因,具体结果如下。

(1)钙镁离子沉积结垢。

对水中各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饱和指数法对钙镁离子结垢趋势进行了预测。根据行标SY/T0600-1997推荐的方法,计算饱和指

数SI,然后进行判断,数据分析:

其中:K为由水中离子强度u决定的修正值。u由下式计算得到:u

为各离子浓度,mol/L;

为各离子价数。

为浓度(mol/L)负对数:

为溶液中总碱度负对数:

根据最后计算结果,若SI0,有结垢趋势。对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见表1。从结果可见,样品中各个节点的SI指数均大于0,在1~2之间,说明具有形成碳酸钙的趋势,管线有结垢可能。

碳酸钙镁垢形成主要是水中的CO2(游离碳酸)严格地与CO32-中的CO2(固定碳酸)保持平衡,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CO2即可从水中逸出,为使上述平衡得以保持,溶解在水中的Ca(HCO3)2开始分解,即:

以补充水中的CO2(游离碳酸)。导致其反应发生主要条件是有以下几个:

当溶液中CO2度增加时,反应向左移动,CaCO3垢沉淀减少,相反,CO2浓度降低时,CaCO3和MgCO3垢沉淀增加。在两相系统中,由于溶液中的CO2浓度随系统的压力或气体中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系统压力降低或气体中CO2浓度降低时,CaCO3和MgCO3垢沉淀增加。温度升高,CaCO3和MgCO3溶解度减小,沉淀增加。在地面上不结垢的水,注入到井底后由于温度升高则有可能结垢;pH值较高时会产生更多的沉淀。而对于注水系统来说,污水经过高压泵注入地下,在管线流动过程中压力有所降低,导致CO2浓度降低时,CaCO3和MgCO3垢沉淀增加。

(2)腐蚀问题。

铁是影响悬浮固体含量的另一个因素,从电镜扫描结果可见,冲洗水中铁含量最高。其次是硅、铝、钡、钙、镁等成分,可见干线已

经有了腐蚀,但是正常运行条件下悬浮固体中铁含量增加不明显,说明正常运行条件下腐蚀形成的铁不能被水流冲刷下来,形成了沉积。

其次是铁细菌。也是一种好氧细菌,就算在含氧量小于0.5mg/L 的系统中也能够生长,一般酸性环境对其发育有利。它造成的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水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颗粒性沉淀。第二,水中温度、pH、压力等变化也可造成腐蚀,使悬浮固体中铁含量升高。这就是铁含量增加的原因。

(3)细菌和其他增量。

油田污水具有一定温度,pH接近中性,水中含油,有机物含量高,因此细菌容易滋生。

由于无法准确计算细菌重量,因此将其与其他未预见干扰放在一起比较,其对悬浮固体增量贡献为19.77%。导致悬浮固体增量各类物质含量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见,悬浮固体增加量中贡献最大的为可溶性离子成分,其次油影响也较大,细菌增长也会导致悬浮固体含量升高。酸不溶物由于有沉积过程,移动缓慢,到达井口时间长,影响相对较小。

2 二次污染控制方法研究

2.1 对于油和不溶性沉积物处理方法

油在管线中是一个累積过程,其在流动过程中从水中溢出移至管线上吸附在管线内壁上,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水力作用下表层油脱附下来重新进入管线,而在管线内壁上油层会越来越厚。随着冲洗时间的延长,到达井口的油和悬浮固体含量都在升高。说明冲洗干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管线二次污染问题。

2.2 结垢问题对应的调控方法

对于水质结垢问题,通过化学和物理手段,对回注的污水进行离子的调控,以此达到改善注入水水质,降低出现大量盐类垢风险的目的。物理防垢技术就是利用超声波和电磁波作用于成垢晶核上,这些被声磁电作用过的垢的晶核在水中就将保持弥散或胶体的形式,在后继碰到管线表面时,也很难再长大形成垢。这种方法可以和注水泵、

电动潜油泵以及油水聚集的管线处结合使用。

2.3 细菌的解决方法

目前检测结果显示,从注水站出口至注水井井口,由于水质适合细菌滋生,因此其细菌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细菌滋生增加管线腐蚀,导致悬浮固体含量增加,而细菌本身也是颗粒,也对悬浮固体增加具有贡献。在细菌增量中细菌总量增加明显,因此必须筛选光谱的杀菌剂,提高杀菌效果,同时提高杀菌剂在体系中的用量,保证其进入井口之前水中有一定的残值保证其在管线中效果。

3 结论

(1)该区块存在水质二次污染问题,即随着处理后水在管线运移距离增加,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在升高,水质二次污染明显,井口注水水质难以达标。(2)造成悬浮固体增加原因主要在于有机和无机成分含量增加,有机主要是重质油在水中的累积,细菌在水中生长;无机成分主要是可溶性钙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生成不溶物,管线腐蚀导致铁含量增加形成铁物质沉积,酸不溶性物质在管线中逐步累积等。(3)建议采用定期清洗管线、投加高效杀菌剂以及防止管线腐蚀办法控制悬浮固体含量增加。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1、PH:7.0-9.2 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 mg/L 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 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3) 二、环境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4) 三、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摘要:冷却水重复利用是节水减排的必然趋势,循环水的水质直接影响装置水冷却器及管路的安全运行,水质超标,对换热器形成腐蚀,造成泄漏,泄漏进一步使水质恶化,恶化的水质再对冷换设备加重腐蚀,形成恶心循环,严重时可影响装置生产。 关键词:循环水、物料泄漏、水垢、剥离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水投用污水回用水,冷却水重复使用是节水减排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的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的形成,造成高传染区的腐蚀穿孔事故。另一方面循环水冷却塔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塔池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由外面的世界带来的污染物更多。因在塔池周围的粉尘、泥沙、杂草、树叶等杂物,在有风的日子里极易进入冷却塔水池。这些有机和无机杂质,可以跟水通过管道、热交换器,在其表面沉积下来形成污垢。如果热交换器漏油量大、这些漏油和其它污物会附着在换热器和管壁上。由于温度高,通过复杂的效果,也可以形成较硬的污垢。所以,结垢、腐蚀相互促进,形成了复杂的协同效应,影响甚至破坏了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分析了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证循环水水质的措施。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因为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的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的形成,造成高传染区的腐蚀穿孔事故。同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浊度升高,COD升高。泄漏发生后,由于循环水水质恶化,打破原来在循环水系统所建立起来的抑制腐蚀、污垢沉积和微生物繁殖的平衡,使水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腐蚀进一步加剧,因此直接影响到各装置的正常生产。循环水系统发生泄漏,可以使水中黏泥量增加,这种黏泥因黏性强而及易在换热器内形成污垢。如果发生物料泄漏后,一些换热管内因黏泥沉积使空间减小,严重时甚至将换热管完全堵塞,这对水冷却器的效果产生极大影响。由于泄漏时许多酸性物料会进入到循环水中,引起循环水PH值降低,因此还加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 1、含水上升率, 2、含水上升速度, 3、综合递减率, 4、自然递减率, 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7、水驱指数, 8、存水率, 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 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 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 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 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 9.什么叫配产配注?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 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油藏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济优化决策。 12.什么叫井别? 油田上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类别,称为井另别。如探井、评价井、资料井、生产井、注水井、观察井、检查井等。 13.什么叫生产井?什么叫注水井? 用来采油的井叫生产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2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项目 单位 要求和使用条件 允许值 悬浮物 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 螺旋板式 <10 PH 值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甲基橙碱度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 定 <500 钙离子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 Mg/L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石油类 Mg/L <5 炼油企业 <10 注: 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 M /Q H +Q W (3.1.9) 式中 N 浓缩倍数; Q M 补充水量((M 3 /H); Q H 排污水量((M 3/H);

Q W 风吹损失水量(M 3 /H). 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 粘泥量宜小于4ML/M 3 ;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项目 给水 锅水 额定蒸汽压力,MPA 《1 》1 《1.6 >1.6 <2.5 <1 >1 <1.6 >1.6 <2.5 悬浮物, <5 <5 <5 总硬度 <0.03 <0.03 <0.03 总碱度 无过热器 6-26 6-24 6-16 有过热器 <14 <12 PH >7 >7 >7 10-12 10-12 10-12 含油量 <2 <2 <2 溶解氧 <0.1 <0.1 <0.05 溶解固形物 无过热器 <4000 <3500 <3000 有过热器 <3000 <2500 亚硫酸根 10-30 10-30 磷酸根 10-30 10-30 相对碱度(游离氢氧化钠 <0.2 <0.2 <0.2 项目 单位 给水 锅水 悬浮物 Mg/L <20 PH 值 》7 10-12 总硬度 Mg/L <4 溶解固形物 Mg/L <5000 相对碱度 Mg/L 总碱度 Mg/L 8-26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1、PH:7、0-9、2 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与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与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 mg/L 从腐蚀的角度瞧,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瞧,钙离子就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 镁离子也就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

注水水质标准

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Q/SY DQ0605-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油田油藏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水质指标、分析方法及水质监测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油田油藏不同渗透层对注水水质的要求和油藏注入水的水质分析。含聚合物注水和三元驱注水暂时参照执行该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916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SY/T 5329-1994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 5523-2000 油气田水分析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 悬浮固体通常是指在水中不溶解而又存在于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器的物质。在测定其含量时,由于所用的过滤器的孔径不同,对测定的结果影响很大。本标准规定的悬浮固体是指采用平均孔径为0.45um的纤维素脂微孔膜过滤,经汽油或石油醚溶剂洗去原油后,膜上不溶于油水的物质。 3.2 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mean value of diameter of suspended particles 颗粒直径中值是指水中颗粒的累积体积占颗粒总体积50%时的颗粒直径。 3.3 含油oil-bearing 含油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水中可以被汽油或石油醚萃取出的石油类物质,称为水中含油。 3.4 铁细菌ferrobacteria 能从氧化二价铁中得到能量的一群细菌,形成的氢氧化铁可在细菌膜鞘的内部或外部储存。 3.5 腐生菌(TGB)saprophytic bacteria 腐生菌是指“异养”型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从有机物中得到能量,产生粘性物质,与某些代谢产物累积沉淀可造成堵塞。 3.6 硫酸盐还原菌(SRB)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硫酸盐还原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硫酸根离子还原成二价硫离子,进而形成副产物硫化氢,对金属釉很大腐蚀作用的一类细菌,腐蚀反应中产生硫化铁沉淀可造成堵塞。 4 油藏水驱注水水质 4.1 水质基本要求 a)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序号项目控制指标注释 1 PH 7.0-9.2 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 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 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 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 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 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 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 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 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

于2500mg/L。 4 Ca2+离 子30≤X≤200mg/L 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 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 Mg2+离 子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 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 ]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6 铜离子浓 度 0.1mg/L 循环水中的铜离子会引起钢和铝的局部腐蚀,因此循环水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宜大于0.1mg/L。 7 铝离子浓≤0.5mg/L 天然水中铝离子的含量较低,循环水中的铝离子往往是由于补充水在澄清过程中添加铝盐作混凝剂而带入的;

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

采油厂注入水质标准和水质监测 一、水质基本要求 (一)水质稳定,与油层流体配伍性好,不产生沉淀。 (二)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三)水中不应携带可见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四)对注水设备及管线腐蚀性小。 (五)当采用两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实验,证实两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六)评价注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指标计算方法应按《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的要求进行。 二、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 (一)水质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注水要求,注水又较顺利,可以不考虑辅助性指标。如果达不到要求,为查其原因可进一步检测辅助性指标。包括溶解氧、硫化氢、侵蚀性二氧化碳、铁、pH值等。 (二)水中有溶解氧时可加剧腐蚀。当腐蚀率不达标时,应首先检测溶解氧,油层采出水中溶解氧浓度最好小于 0.05mg/L,不能超过0.10mg/L。清水中的溶解氧要小于 0.50mg/L。

(三)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等于零时,此水稳定;大于零时,此水可溶解碳酸钙并对注水设施有腐蚀作用;小于零时,有碳酸盐沉淀出现。侵蚀性二氧化碳:-1.0mg/L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

循环水控制指标及解释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1、PH:在25℃时pH=的水为中性,故pH=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 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 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mg/L 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 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 或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 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 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 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

水井 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 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 1、悬浮物 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

关于循环水水质异常分析

关于循环水水质异常分析 发表时间:2020-01-18T09:56:55.9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张建锋田智强[导读] 摘要:针对循环水中游离氯含量不稳定性,通过排除系统,制定试验方案,对循环水水质异常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陕西省神木县 719319摘要:针对循环水中游离氯含量不稳定性,通过排除系统,制定试验方案,对循环水水质异常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关键词:循环水;游离氯;氧化性物质;亚硝酸盐 某公司4×125MW机组汽轮机的排汽均分别采用直接空冷系统。机炉所有辅机的冷却方式采用了填料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湿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四台机组冷却水量约为:2781m3/h。循环水系统能够保证在各种工况下连续不断的供给主厂房内工业水系统,以满足发电机、给水泵、锅炉送、引风机、主机冷油器及其他类设备的轴承、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冷却用水,以带走各设备排放的热量,由机力塔散热冷却后循环使用。本文主要针对循环水水质异常进行分析,并对异常数据进行跟踪总结。 1.循环水系统与化工采卤关联工艺流程 2.循环水异常经过与分析 2.1第一次试验分析 2019年3月19日供化工采卤回用水中检测出游离氯,经过排查确定是由于二期循环水中游离氯偏高所致,随后对一、二期循环水的游离氯含量进行跟踪。同时添加亚硫酸钠后,游离氯恢复正常。4月份除添加正常的循环水阻垢剂外,未添加任何药剂,循环水中的游离氯又出现超标现象。5月11日一、二期循环系统各投加非氧化杀菌剂各0.6吨。投加非氧化杀菌剂6天后二期游离氯含量开始上升,一期游离氯含量维持稳定(图1),同时分析二期循环水铁离子含量明显较一期偏大。 图1 原因分析:通过做烧杯试验,循环水投加过量还原剂后,检测游离氯为0mg/l,同时检测还原后水中氯离子含量,与还原前后无明显变化,初步判断水中氧化性物质非氯型,同时分析二期循环水系统管道防腐保护膜已破坏。 2.2第二次试验分析 6月份经内蒙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专家、循环水药剂厂家现场排查分析,推断循环水中含有NH4+,系统中存在的硝化菌,将NH4+转化为NO2-,碘量法分析导致循环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 8月份、9月份暂停对循环水系统投加杀菌剂,缓释阻垢剂正常投加,跟踪游离氯含量。8月份先上升后降低,一、二期循环水游离氯最高值分别为:34.49mg/l、142.79mg/l。8月9日安排对循环水及补水水样进行分析,二期系统亚硝盐含量明显偏高,一期为1.63mg/l,二期为41.05mg/l。8月5日至11日期间,二期系统氧化性物质含量异常升高,与系统亚硝酸盐含量有关。9月27日再次对系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分析(图2),系统亚硝酸盐含量均降低后,系统氧化性物质含量同时降低。图2 原因分析:循环水中游离氯偏高与系统中亚硝盐含量有关。 2.3第三次试验分析 9月28日,一二期系统中氧化性物质含量均为0mg/l,水质波动不明显,对系统投加非氧化杀菌剂再次进行试验,检测循环水氧化性物质含量情况。10月1日一、二期循环系统各投加0.6吨。投加非氧化杀菌剂5天后二期氧化性物质含量开始上升,一期氧化性物质含量维持稳定。10月16日早班二期循环水系统氧化性物质含量翻倍增长。同时检测一二期系统含氨量,一期为0mg/l;二期为0.1mg/l。10月23日检测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期0.079mg/l、二期80.641mg/l。10月28日系统氧化性物质含量逐渐降低。同时投加氧化性杀菌剂,二期系统氧化性物质物质先降低后升高,11月16日投机还原剂,将循环水中的氧化性物质进行还原。原因分析:循环水中氧化性物质含量偏高与系统中亚硝盐含量有关。 2.4第四次试验分析 12月2日,一二期系统中氧化性物质含量均为0mg/l,水质波动不明显,对系统投加非氧化杀菌剂再次进行试验,检测循环水氧化性物质含量情况。一、二期循环系统各投加0.6吨。投加非氧化杀菌剂4天后二期氧化性物质含量开始上升,一期氧化性物质含量维持稳定。检查挂片情况,不锈钢挂片表面光滑,碳钢挂片表面锈蚀。 原因分析:循环水中氧化性物质含量偏高与系统腐蚀有关。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循环冷却水PH 值的测定方法 方法:PH 计直接测定 1. 开机前准备 a 、 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 、 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 、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 开机 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 30min,接着进行标定。 3. 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b) c) d) e) f) g) (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 时,PH=6.92 ); 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 PH = 4.0 0 (或PH = 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 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 PH 值一致。 i) 重复(f ) -- (h )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 测量PH 值 经标定过的PH 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 测 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 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 PH 值。 (2) 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 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②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③ 调节 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 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电导率仪直接测量 1. 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 30min 。 2. 校准:将“量程”开关旋钮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温度” 补偿调节旋钮指向“ 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 3. 测量: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把选择开关旋 钮调到PH 档;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 100%位置);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 = 6.8 6的缓冲溶液中;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 PH 值相一致 PH 值。 1”刻度线, 100.0 S ? cm -1 0

(注水站)注水水质标准及操作说明

4.2 总铁含量 4.2.1 方法原理 硫氰酸盐比色法 4.2.2 器材 4.2.3 试剂 硫氰酸钾、硫酸或盐酸、高锰酸钾、硫酸高铁铵以上药品均为分析纯。蒸馏水2000mL 。 4.2.4 试剂配制 1.20%硫氰酸钾溶液:称取20克分析纯KCNS 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2.盐酸(1:1)1份分析纯HCl 同1份蒸馏水混合。 3.KMnO 4(0.5%) :取0.5克KMnO 4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n n CNS Fe nCNS Fe O H MnO Fe MnO H Fe --+- +-++→+++→++3323342])([2

4.铁标准溶液:称0.8634克硫酸高铁铵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再加硫酸(1:1)3-5点,或HCl(1:1)至溶液透明,最后将溶液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含铁0.1mg/mL标准液。 4.2.5 分析步骤 1.取两支50mL比色管,用蒸馏水冲洗三遍,其中一支再用水样冲洗三遍,然后用该试管取水样25mL,另一支取蒸馏水25mL。 2.两管同时加盐酸(1:1)10滴,KMNO4(0.5%)1滴,若水样中含铁过高,加入KMNO4后退为无色,应继续加KMNO4,不断摇动,直到呈红色为止,然后再加KCNS(20%)5滴。 3.用移液管取标准铁液在盛蒸馏水的比色管中进行滴加,直到两比色管颜色完全相同为止,读出标准铁液的消耗体积。 4.当含铁量超过0.5mg/mL,可少取水样用蒸馏水稀释后再做,所得含铁量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水样实际含铁量。 4.2.6 计算公式 C=V1·T/V2×1000 式中:C—水样中铁的含量mg/L; V1—标准铁液消耗体积mL; T—标准铁液使用浓度mg/mL;

循环水水质异常原因

循环水水质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循环水系统是利用水对装置换热器进行冷却和降温的系统,循环水系统出现水质异常,会使换热器发生严重的腐蚀和沉积危害,影响装置的正常高负荷运行。本文针对造成循环水水质异常,进行分析原因,并通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循环水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 对于循环水系统而言水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但循环水系统在日常控制中也会因为水的蒸发和空气中杂物的引入,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阳光照射,灰尘杂物的引入,物料的泄漏,以及设备结构和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循环水水质出现异常,最直观表现方式为水质控制指标偏离正常值。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对装置的安全高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使水质指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一、出现的问题 近期一循水质出现异常,一些主要控制指标偏离了正常值,严重的超出了控制值。近期的监测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近期循环水系统水质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浊度升高:浊度控制指标为10NTU,正常运行时一般为5~8NTU,目前指标已非常接近控制指标。 2. COD升高:COD一般控制在10 mg/L以下,目前已超出控制指

标。 3. 余氯下降:余氯控制指标为0.1~0.5,目前指标一直维持在控制下线,而且氧化性杀菌剂的消耗量较正常时增加较多。 4.异氧菌有所升高:异养菌控制指标为≤1.0*105,目前指标大大高于正常运行时。 二、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对可能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1. COD升高的主要原因。 1.1装置换热器泄漏,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系统内有机物升高,导致COD升高。 1.2 风机减速箱油封泄漏或油视镜管线泄漏,风机的润滑油泄漏到冷却塔内,造成COD升高。 2.浊度升高的原因。 2.1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 2.2投加的杀菌剂或剥离剂,使换热器和管道中的沉积物进入系统。 2.3冷却塔和设备内繁殖的菌藻类。 2.4补充水水质的变化,浊度升高。 2.5环境空气的沙尘含量过多。 2.6旁滤系统进水量少,导致旁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7旁滤系统滤料流失,滤料污染严重,使过滤性能降低。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 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 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 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水井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 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 1、悬浮物 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工业循环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表 项目单位要求和使用条件允许值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悬浮物 Mg/L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10 螺旋板式 PH值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甲基橙碱度 Mg/L <500 定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钙离子 Mg/L 30-200 定 亚铁离子 Mg/L <0.5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氯离子 Mg/L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对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硫酸根离子 Mg/L 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175 硅酸 Mg/L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5 石油类 Mg/L 炼油企业 <10 注: 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Q+Q(3.1.9) MHW 式中 N 浓缩倍数;

3Q 补充水量((M/H); M 3Q排污水量((M/H); H 3Q 风吹损失水量(M/H). W 33.1.10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 5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项目单位给水锅水 悬浮物 Mg/L <20 PH值》7 10-12 总硬度 Mg/L <4 溶解固 Mg/L <5000 形物相对碱 Mg/L 度 总碱度 Mg/L 8-26 项目给水锅水 额定蒸汽压力,MPA 《1 》1 >1.6 <1 >1 >1.6 《1.6 <2.5 <1.6 <2.5 悬浮物, <5 <5 <5 总硬度 <0.03 <0.03 <0.03 总碱度无过热器 6-26 6-24 6-16 有过热器 <14 <12 PH >7 >7 >7 10-12 10-12 10-12 含油量 <2 <2 <2 溶解氧 <0.1 <0.1 <0.05 溶解固形物无过热器 <4000 <3500 <3000 有过热器 <3000 <2500 亚硫酸根 10-30 10-30 磷酸根 10-30 10-30 相对碱度(游离氢氧化钠 <0.2 <0.2 <0.2 /溶解固形物) 表10-5热水锅炉水质标准 项目锅内加药处理锅外化学处理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影响循环水水质得原因与处理 、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得影响及处理…………………………………………………3 二、环境变化对水质得影响及处理…………………………………………………4 三、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影响循环水水质得原因与处理 摘要:冷却水重复利用就是节水减排得必然趋势,循环水得水质直接影响装置水冷却器及管路得安全运行,水质超标,对换热器形成腐蚀,造成泄漏,泄漏进一步使水质恶化,恶化得水质再对冷换设备加重腐蚀,形成恶心循环,严重时可影响装置生产。 关键词:循环水、物料泄漏、水垢、剥离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水投用污水回用水,冷却水重复使用就是节水减排得必然趋势。一方面, 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得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得主要问题就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得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得形成,造成高传染区得腐蚀穿孔事故。另一方面循环水冷却塔不就是一个封闭得系统, 塔池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由外面得世界带来得污染物更多。因在塔池周围得粉尘、泥沙、杂草、树叶等杂物,在有风得日子里极易进入冷却塔水池、这些有机与无机杂质,可以跟水通过管道、热交换器,在其表面沉积下来形成污垢。如果热交换器漏油量大、这些漏油与其它污物会附着在换热器与管壁上。由于温度高,通过复杂得效果,也可以形成较硬得污垢。所以,结垢、腐蚀相互促进,形成了复杂得协同效应,影响甚至破坏了生产系统得正常运行、主要分析了影响循环水水质得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得保证循环水水质得措施。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得影响及处理 因为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得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得主要问题就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得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得形成,造成高传染区得腐蚀穿孔事故。同时微生物得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浊度升高,COD升高。泄漏发生后,由于循环水水质恶化,打破原来在循环水系统所建立起来得抑制腐蚀、污垢沉积与微生物繁殖得平衡,使水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腐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3) 二、环境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4) 三、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和处理 摘要:冷却水重复利用是节水减排的必然趋势,循环水的水质直接影响装置水冷却器及管路的安全运行,水质超标,对换热器形成腐蚀,造成泄漏,泄漏进一步使水质恶化,恶化的水质再对冷换设备加重腐蚀,形成恶心循环,严重时可影响装置生产。 关键词:循环水、物料泄漏、水垢、剥离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水投用污水回用水,冷却水重复使用是节水减排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的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的形成,造成高传染区的腐蚀穿孔事故。另一方面循环水冷却塔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塔池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由外面的世界带来的污染物更多。因在塔池周围的粉尘、泥沙、杂草、树叶等杂物,在有风的日子里极易进入冷却塔水池。这些有机和无机杂质,可以跟水通过管道、热交换器,在其表面沉积下来形成污垢。如果热交换器漏油量大、这些漏油和其它污物会附着在换热器和管壁上。由于温度高,通过复杂的效果,也可以形成较硬的污垢。所以,结垢、腐蚀相互促进,形成了复杂的协同效应,影响甚至破坏了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分析了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证循环水水质的措施。 一、物料泄漏对水质的影响及处理 因为水冷却器制造质量问题发生而使水冷却器发生泄漏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也会碰到,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换热管与花板接头处焊接不实或涨管不严,从而引起泄漏;有些沉积物的存在还将处进碳钢表面腐蚀电池的形成,造成高传染区的腐蚀穿孔事故。同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浊度升高,COD升高。泄漏发生后,由于循环水水质恶化,打破原来在循环水系统所建立起来的抑制腐蚀、污垢沉积和微生物繁殖的平衡,使水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腐蚀进一步加剧,因此直接影响到各装置的正常生产。循环水系统发生泄漏,可以使水中黏泥量增加,这种黏泥因黏性强而及易在换热器内形成污垢。如果发生物料泄漏后,一些换热管内因黏泥沉积使空间减小,严重时甚至将换热管完全堵塞,这对水冷却器的效果产生极大影响。由于泄漏时许多酸性物料会进入到循环水中,引起循环水PH值降低,因此还加快了水冷却器的腐蚀速度。如果发生泄漏,水冷却器的换热管的金属表面一般都被油膜或黏

水质监测术语与标准

业务培训:2006年10月12日 水质监测术语与标准 毕红军 1、名词术语 1.1悬浮固体:悬浮固体通常是指在水中不溶解而又存在于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器的物质。在测定其含量时,由于所用的过滤器的孔径不同,对测定的结果影响很大。本标准规定的悬浮固体是指采用平均孔径为0。45um的纤维素脂微孔膜过滤,经汽油或石油醚溶剂洗去原油后,膜上不溶于油水的物质。 1.2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颗粒直径中值是指水中颗粒的累积体积占颗粒总体积50 %时的颗粒直径。 1.3含油:含油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水中可以被汽油或石油醚萃取出的石油类物质,称为水中含油。 1.4铁细菌:能从氧化二价铁中得到能量的一群细菌,形成的氢氧化铁可在细菌膜鞘的内部或外部储存。 1.5腐生菌(TGB):腐生菌是“异养”型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从有机物中得到能量,产生粘性物质,与某些代谢产物累积沉淀可造成堵塞。 1.6硫酸盐还原菌(SRB):硫酸盐还原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硫酸根离子还原成二价硫离子,进而形成副产物硫化氢,对金属有很大腐蚀作用的一类细菌,腐蚀反应中产生硫化铁沉淀可造成堵塞。 2 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标准 2.1水质基本要求 a.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 b.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 c.水中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端面及渗流孔道; d.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 e.当采用二种水源进行混合注水时,应首先进行室内试验,证实二种水的配伍性好,对油层无伤害才可注入; f.评价注入水水源确定注水水质应按附录A(补充件)要求进行。 2.2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注:①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