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学原理》主要参考文献

马恩列论教育

教育学原理胡德海本;成有信本;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与教育学瞿葆奎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

教育原理(英)沛西能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邹进

现代教育原理厉以贤

教育原理陈桂生(二版);金一鸣本;学校教育原理陈桂生

“教育学视界”辨析陈桂生

教育通论郑金洲

教育功效观——一个教育原理的新视角雷鸣强

教育问题研究概述孙喜庭

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瞿葆奎主编

教育与教育学瞿葆奎主编

教育与人的发展瞿葆奎主编

教育与社会发展瞿葆奎主编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

中国教育思想史孙培青

杜威教育论著选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张焕庭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

大学教育系

教育论罗素著;斯宾塞著

再论教育目的怀特

教育目的论扈中平

教育哲学(如黄济、奈勒、高广孚、周浩波等版本)

呼唤21世纪的教育哲学桑新民

教育哲学对话桑新民等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陈友松

理解与教育金生鈜

现代教育哲学王坤庆

教育是什么张巽根

教育人类学(如[奥]茨达齐尔、O·F·博尔古诺夫、

冯增俊等版本)

教育学(如王道俊、南京师范大学、鲁洁、

叶澜等著有代表性的版本)

现代教育理论扈中平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日)大河内一男

教育社会学(如鲁洁本;金一鸣本;)学会生存UNESCO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UNESCO

教育的使命UNESCO

系统科学与教育查有梁

教学论李秉德

教学论稿王策三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

教学本体论张广君

教学发展的时代走向张广君

各种教育理论刊物上的相关文章

网络信息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岑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岑喆俣学号:1403014337 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自动化 题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第4组) 职称: 副教授 2016年12月27日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所在系:自动控制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岑喆俣学号:1403014337 课程设计题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第4组)起迄日期:12 月23 日~12 月30 日课程设计地点:校内 指导教师:姚舜才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6年 12 月 16 日

一、串联滞后校正原理 串联滞后校正是在未校正系统中串入滞后校正网络来进行校正,串联 滞后校正利用滞后校正网络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降低未校正系统的幅穿 频率,从而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并可以提高抑制高频噪声的能力。利用滞 后环节的中、高频段的衰减特性,使校正后的幅穿频率下降(左移),以获得 要求的相角裕度。 滞后校正的使用场合: (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2)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滞后装置的特点: (1)输出相位总滞后于输入相位,这是校正中必须要避免的; (2)它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具有高频衰减的作用; (3)利用它的高频衰减作用,使校正后的系统剪切频率前移,从而达到增大相位裕量的目的。 滞后校正的缺点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会减小,瞬态响应的速度要变慢;在截止频率处,滞后校正网络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量。 利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 ①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②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 ,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德图,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γ、增益裕度h 。 ③根据要求的相位裕量值"γ,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c ω,此 时原系统的相角为 εγω?++?-="" c 180)( ε是用于补偿滞后校正网络在校正后系统开环截止频率处的相角滞后量。通常取ε=5~12°。 ④确定滞后网络参数b 。

各种参考文献格式

各种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带参考文献

面包的研究前景 专业班级:07级食品质量与安全姓名:陈晓静 200706020056 摘要:通过调查我国面包行业的生产现状,可知我国面包生产行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营养价值较低且营养不够均衡,面包的货架期都较短,市场占有率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地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指出我国面包行业的发展尚有很广阔的研究发展前景:开发低热量且营养价值高的面包,通过添加某种营养成分或者采取改良添加剂的措施以延长面包的货架期,改善面包的色泽和口感。 关键词:面包,低热量,营养,货架期,改良剂

引言 面包是焙烤食品中历史悠久、消费量大、品种繁多的一类食品。在欧美等许多国家,面包是人们的主食,如同我国的馒头、米饭一样,是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人们并不看重的西方面包业渐渐打开了中国市场,并且其发展越来越快,现在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已经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成为人们喜爱的方便食品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饮食除了饱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健康、营养,而低纤维高能量饮食会带来肥胖、糠尿病等文明疾病的高发。为此,过去那种低纤维高热量的食品不再受到青睐,而高纤维低热量的健康营养面包反而备受关注,成为当今的营养食品。但是,现有粗粮面包在拥有众多益处的同时,却面临着品种单一、长期食用营养不均衡的尴尬境地。因此,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发挥我国特产丰富的优势,开发出可以长期食用而又营养均衡的杂粮面包,是我们针对这一市场空缺的不二选择。另外,面包老化直接影响到面包的货架期,如何延缓面包老化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包的老化主要表现为在面包存放过程中会发生面包皮干裂、质地变硬易掉渣、风味损失等。解决面包老化延长面包货架期也是刻不容缓的[1]【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著作者:曾庆孝: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 面包的生产特点和基本现状 1.1我国面包的行业特点[2]【米面制品加工技术,叶敏: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8-1。.209 】 我国面包行业特点是企业众多但平均规模小。目前,全国大大小小有五六千家焙烤企业,面包、糕点产品发展迅速,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中西饮食文化交融的新型行业。从焙烤经营场地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期,饼屋为数甚少,街头闹市难以看到装饰华丽的饼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饮食文化的国际化,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相继投资经营饼屋,是全国饼屋数量急剧膨胀,西式饼屋、中西风格相结合的饼屋、东方风格饼屋等犹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饼屋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1-7(考试重点)

红色为重点(2016年考题) 第一章 1-2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反转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1-4 题1-4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的平方成正比,Uc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f。Uf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Ur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e,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f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此时,Ue=Ur-Uf=0,故U1=Ua=0,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c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C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C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u(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下图。 注意:方框图中被控对象和被控量放在最右边,检测的是被控量,非被控对象. 第二章 2-2 设机械系统如图2—57所示,其中x i为输入位移,x o为输出位移。试分别列写各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及传递函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策略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市场的多元化,使市场的竞争的实质成为人才竞争,又由于国内就业环境及人才的需求变化,使人才流动速度加快。员工流动是员工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1员工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环节,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人才流失。现今,国有企业中人才的流动为10%左右。在1998年,胡健生《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利弊分析》2中已对国有企业部分人才流失的合理性、必然性情况及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员工流动管理上有许多漏洞,使得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流失。如何管理员工的流动,为防止企业中人才流失,合理降低人员流动率已成为国企员工流动管理中的主要的工作重心。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早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关键字: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 1、国企中人才流失的原因 2005年,汪锋认为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特点主要是以下几点:(1)企业、员工的价值理念相对不很超前企业的制度约束

对员工离职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2)国企对员工的各种约束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员工离职念头的产生但正是存在过多的约束, (3)员工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4)员工离职的主动性相对较低。(5)离职原因复杂。(6)人事关系紧张。3这些原因也使得人才的流失率增加。 孙英浩在2000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中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概括为三方面。首先,人才流动的原因是领导者素质不高,企业缺乏活性,在选取管理者的方式方法上难以体现公平、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原则,这样没有发挥组织的作用合格领导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是有些企业效益不好,却获利,是有些人看不到企业的发展和希望。其次,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才得不到发挥。最后是工资低,生活待遇差,使员工不堪忍受生活的艰辛。4 林萍在她的《论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中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为:个人原因、社会原因和组织原因。影响人才流动的个人因素主要指和个人要求有关的因素:(1) 收入低。收入低有2 种情况: 一是由于收入低而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 第二指与他人相比较, 自己觉得目前收入少, 为得到更高的收入而离开企业。(2) 认为企业不能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离开。(3) 出国或到发达地区。(4) 因亲戚或朋友同学的吸引而离开。(5) 其他因素。主要指婚姻、家庭、住房、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达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材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彭小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编建筑材料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5、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编建筑材料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年 6、符芳主编,建筑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 2003年 7、刘正武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柯国军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9、王春阳主编建筑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0、迟宗立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主要参考期刊 1、新型建筑材料 2、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材料保护 4、塑性工程学报 5、无损检测 6、功能材料 7、塑料工业 8、硅酸盐学报 ※<参考书目>

[1] 《土木工程材料》翟红侠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土木工程材料》,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Concrete:Microstrcuture, Properties, and Materials. P.K.Mehta. 2005 [4] 《土木工程材料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张德思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0年 [5] 《胶凝材料学》,袁润章,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6]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建筑装饰材料》,向才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参考网站> [1]中国知网https://www.doczj.com/doc/8d16827396.html,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211.70.57.9:85/ [3]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202.38.74.5/index.asp [4]中国混凝土网https://www.doczj.com/doc/8d16827396.html,/ [5]中国水泥制品网https://www.doczj.com/doc/8d16827396.html, [6]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8d16827396.html,/ [7]相关高校《土木工程材料》精品课程网站,不再详细列举

参考文献的重要意义

一、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地重要意义 (一)体现作者严谨、求实地科学态度.科学研究具有传承性,任何一项学术成果几乎都是在他人已有地成果之上经过不断提高获得地,而参考文献地标注正是起到联接新、旧科研成果地桥梁、纽带作用.准确规范地使用参考文献能够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治学态度.(二)有益于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作者及他人著作权.正确使用参考文献使作者成为维护著作权地第一人,在引用他人学术成果时,既能防止侵权行为地无意识发生,同时又维护了他人地著作权,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地尊重.(三)有利于审稿人评定稿件质量.审稿人作为相应学科地优秀科研代表,对该领域地进展情况有大量地资料储备,在审阅稿件时,通过标注地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他人已公开发表成果地基础上做了哪些实质性研究,同时,又可通过参考文献地数量、类型、与作者研究内容地相关程度,包括综述性论文中引用外文资料地比例等衡量作者研究地广度和深度,为审稿人评定稿件质量提供一定参考.(四)可提高编辑工作者地工作效率.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更多是从自身研究需要出发,对参考文献地重要作用认识不深,使得参考文献地使用不规范.因此,对于每一篇拟发表地论文,都需经编者之手加工处理,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核对参考文献引用地位置、正文中出现地顺序及著录项目是否准确、无遗漏.作者完整、正确地引用文献可极大提高编辑工作者工作效率,将更多精力用于编辑加工文章内容.(五)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参考文献作为论文不可或缺地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作者借鉴,读者往往在阅读后,有时也会对其中所引用地文献资料进行更详细地查阅.因此,准确无误地引用参考文献详细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作者、编辑工作者在参考文献使用上存在地问题 (一)作者方面.部分作者不清楚参考文献地作用,导致其只是为了拼凑篇幅,简单将其罗列在文后,或有地作者将“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弄混,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抄袭他人成果,对于自己论文中参阅、引用地文献“只引不注” 另有部分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地具体规范要求,如标注位置、著录文献地取舍、各类参考文献地著录格式等.(二)编辑工作者方面.大多数编辑对参考文献地正确使用有一定程度上地认识,在编辑加工时,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核对.存在地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受出刊时间限制,不能仔细核对每篇参考文献地出处;另一方面是受版面限制,未从论文本身需要看问题.在文献取舍上,编辑只与作者稍做沟通,就将文献直接作删除处理.当参考文献作为作者所论述观点地重要依据时,此时将其删除,会使论证失去根基,严重影响论文地可信性,从而影响论文地学术质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如何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地主要原则 (一)取舍原则、只引用最新、最全、最有价值地文献科学研究地传承性要求对所引参考文献地出版时间给予限制,越是最新地成果越能涵盖以前发表地科研成果,能够反映前沿水平.同时,所引文献中关于教科书、普通常识性知识不必引用,只著录与作者研究内容紧密相关、专业领域地文献,可以是相同意见,也可是不同看法,只要对文章论述有重要帮助就需采用.文献尽量搜集全面,包括各种类型、不同语言地出版物.建议研究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在篇以内,综述类文章则应控制在篇左右.、只引用公开发表地一次文献公开发表地文献在相关学术领域已通过专家地审阅,因此,能够保证其权威性及正确性,更具说服力.同时,引用公开发表地文献,有利于编辑核对及读者查阅使用,提高信息使用率.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亲自阅读过地原始文献,它与转引文献有根本区别,后者是直接引用他人文章中摘引地文献.为了维护参考文献地真实性、准确性,除非作者亲自阅读过,一般不引用转引文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著录方式参考文献常用地标注方式有两种: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第一种方式在我国普遍采用,因此,这里重点介绍.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地先后顺序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审定成绩: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学生姓名姚海军班级0902 院别物理与电子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号14092500070 指导老师杜健嵘 设计时间2011-12-10

目录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原理 四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校正构图五课程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一、 设计任务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2.0)(11.0()(0 ++= s s s K s G 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 (1) 相角裕度0 45 ≥γ ; (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05.0<ss e ; (3) 系统的剪切频率s /rad 3<c ω。 二、设计要求 (1) 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超前 校正); (2) 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 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 (3) 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 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三、设计原理 校正方式的选择。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链接方式,控制系统校正方式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4种。串联校正是最常用的一种校正方式,这种方式经济,且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这种校正方式。串联校正方式是校正器与受控对象进行串联连接的。本设计按照要求将采用串联校正方式进行校。校正方法的选择。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表达方式可以进行校正方法的确定。本设计要求以频域指标的形式给出,因此采用基于Bode 图的频域法进行校正。 几种串联校正简述。串联校正可分为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等。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3] 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 [5]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 [6]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2月。 [7] [美] B.S.布卢姆。《教育评价》(中译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3月。 [8] 郑金洲。《教学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9] 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0] 李镇西。《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5月。 [11]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 [1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5月。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1月。 [1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 [15]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6月。 [16] 郝德元。《教育与心理统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1月。 [17]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18] 沧浪谢琳玉。《中国女孩心理成长枕边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9月。 [19] 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 [20] 张祥斌。《逻辑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7月。 [21] 宿春礼刘清海。《怎样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2年2月。

20篇参考文献提纲

20篇参考文献提纲 (一)利率互换产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作者:林清泉王振) ①利率互换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降低融资成本(比较优势)、规避利率风险(基于企业的预期)、解决资产负债匹配问题(两家金融机构锁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保证了利润的稳定性) ②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障碍:浮动利率品种供给较少,难以满足利率互换需求、利率互换交易平台尚未形成(国外,互换交易商报价:违约风险、效率)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重要性(作者:梁玉梅迟东漩) ①互换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原理、运用、案例) ②我国开展利率互换情况(2006.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 ③利率互换的意义(风险管理、套期保值、金融市场稳定) (三)关于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作者:符浩勇符浩叶感) ①国际利率互换市场的现状、趋势及运行情祝(防范利率风险) ②我国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面临的问题(合理定价(市场公允的即期利率曲线确定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基准的选择、信用风险的控制) ③我国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债现货市场促进②、资信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互换业务法律环境) (四)基于利率互换的案例分析(作者:毛晓菲鹿原) ①利率互换的定义、原理及作用 ②利率互换的经典案例分析 ③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发展前景(可操作性、作用) ★(五)利率互换产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作者:沈雁鸿) ①利率互换产生的国际背景及其迅速发展的现状 ②利率互换价值的计量和定价 ③利率互换的功能及其风险防范 ④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⑤有效培育和发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 (六)利率互换基本原理及在中国首次应用的分析(作者:曹静) ①利率互换的原理和案例分析 ②利率互换业务在我国的实践(首笔利率互换:光大和国家发展) ③利率互换市场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供求不平衡、浮动利率方风险、投机行为扰乱市场) (七)利率互换及其应用(作者:付明明张浩) ①利率互换交易的原理及特点 ②利率互换在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应用 ★(八)利率互换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分析(作者:徐晓伟) ①金融互换市场的发展现状 ②利率互换的概念种类及理论基础 ③利率互换的风险问题,包括风险的类别及产生原因、风险的测定及防范管理 ④我国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目录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内容提要 1.2习题与解答 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内容提要 2.2习题与解答 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内容提要 3.2习颗与他答 4根轨迹法 4.1内容提要 4.2习题与解答 5频率法 5.1内容提要 5.2习题与解答 6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 6.1内容提要 6.2习题与解答 7非线性系统分析 7.1内容提要 7.2习题与解答 8线性离散系统的理论基础 8.1内容提要 8.2习题与解答 9状态空间法 9.1内容提要 9.2习题与解答 附录拉普拉斯变换 参考文献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 1内容提要 基本术语:反馈量,扰动量,输人量,输出量,被控对象; 基本结构:开环,闭环,复合; 基本类型: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程序控制与随动; 基本要求:暂态,稳态,稳定性。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能够针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找出其被控对象、输人量、输出量,并分析其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1.2习题与解答 题1-1图P1-1所示,为一直 流发电机电压白动控制系统示 意图。图中,1为发电机;2为减速器; 3为执行电机;4为比例放大器; 5为可调电位器。 (1)该系统有哪些环节组成, 各起什么作用” (2)绘出系统的框图,说明当 负载电流变化时,系统如何保持发 电机的电压恒定 (3)该系统是有差系统还是无 差系统。 (4)系统中有哪些可能的扰动, 答 (1)该系统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中间环节、执行结构、检测环节、 发电机等环节组成。 给定环节:电压源0U 。用来设定直流发电机电压的给定值。 比较环节:本系统所实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比较,是通过给定电 压与反馈电压反极性相接加到比例放大器上实现的 中间环节:比例放大器。它的作用是将偏差信号放大,使其足以带动 执行机构工作。该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 执行机构:该环节由执行电机、减速器和可调电位器构成。该环节的 作用是通过改变发电机励磁回路的电阻值,改变发电机的磁场,调节发 电机的输出电压 被控对象:发电机。其作用是供给负载恒定不变的电压. 检测环节跨接在发电机电枢两端、且与电压源0U 反极性相接到比 例放大器输人端的导线。它的作用是将系统的输出量直接反馈到系统的 输人端。 (2)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当负载电流变化如增大时,发电 机电压下降,电压偏差增大,偏差电压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后,控制可逆 伺服电动机,带动可调电阻器的滑动端使励磁电流增大,使发电机的电压 增大直至恢复到给定电压的数值上,实现电压的恒定控制。 图P1-7电压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黄璐,王保国.化工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徐健,齐玉来,韩群生.机械制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5】谭蔚,聂清德.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王静康,伍宏业.化工过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手册(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9】方书起,魏新利.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11】陈国恒.化工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古风才,张文勤,崔建中,余莉萍,朱莉娜.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4】李功祥,陈兰英,霍英德.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5】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编.钢制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设计手册.兰州: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设计院 【16】陆英.化工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周瑞芬,曹喜承.化工制图.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18】谢端授,琢定一,苏元复.化学工艺算图第一册(常用物料物性数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9】CAD/CAM/CAE技术联盟编著.AutoCAD2012中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GB151—2012《换热器》征求意见稿 【21】管壳式换热器标准GB151—1999 【22】JB/T 4715-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形式与基本参数 【23】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的区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目标系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老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的个体能力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有些学生在学校受到挫折,回到家里向日葵家人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学生心理障碍中 的一种攻击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被称为“新教育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心智技能行为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座谈又称团体访谈,它是对一个人数不多的群体就某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参考文献检索大全

毕业论文撰写与文献资源利用 前言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针对某一问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探讨和研究后写出的阐述解决某一问题、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文章。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本次讲座的中心内容: 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格式 可以利用哪些文献资源撰写毕业论文 文献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 如何利用文献资源撰写毕业论文 如何获得和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步骤 一.选题: ●指导老师命题:在指导教师公布的命题范围内可根据自已的兴趣或工作单位的实际 情况选取其中的一个题目。 ●自选题目:根据自已的工作性质或工作单位要求,自选题目,经过指导教师认可, 认为可作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则可作这方面题目。 ●选题原则上每人一题,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课题的要明确每个人独立完成的任务和 应撰写的论文或设计报告。 二.聚材—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与论题相关、丰富全面、准确可靠 三.拟定写作提纲 ●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确定每部分的篇幅,突出重点;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浑然 一体;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 四.拟定初稿 五.修改、定稿 毕业论文内容和格式 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中、外文摘要 关键词 正文目录(含页码)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标准: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2007届本科毕业论文模版》 中、外文摘要 中、外文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主要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400汉字左右,并译成外文,中、外文对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 4. 4. 秦训刚,蒋红森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 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 庄文中主编.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 李维鼎著.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2. 翟启明主编.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3. 唐晓杰著.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14. 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 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编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6. 颜赵娟.活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17. 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18.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9. J.M.索里.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 20. 魏新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63. 21. 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6

教育学原理案例分析

2、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初三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全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四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题思路: 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 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 3)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发展。 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 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 答题要点: 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 2)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 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 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A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说,“我觉得“迂” 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 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 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 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