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5-6

目录

1.项目背景及意义 (2)

1.1系统背景 (2)

1.2项目意义 (2)

2.系统介绍 (3)

2.1系统简介 (3)

2.2系统特点 (3)

3.系统介绍 (4)

3.1系统概述 (4)

3.2功能实现 (5)

3.2.1职工权限设定 (5)

3.2.2全程区域定位 (6)

3.2.3记录考勤 (7)

4.产品配置 (7)

4.1测温腕带电子标签 (7)

综合版防水读写器 (8)

4.3定向分析仪 (10)

4.4数据采集器 (11)

5结束语 (12)

1.项目背景及意义

1.1系统背景

工厂由于人员较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引发不必要的管理难题;此外,工厂本身也是易燃易爆地带,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后果;加之工厂规模较大,如果由于人员管理涣散导致问题的发生,也无从追究责任,使肇事者存在侥幸心理,不加注意,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工厂制度将难以得到完善。

1.2项目意义

我们从化工厂存在的实际人员管理问题角度出发,研发出RFID 工厂人员管理定位系统,此系统重点解决了工厂全体员工的管理问题,实现简单的人员区域定位,为管理人员带来便捷,同时可以解决工厂的众多管理问题,对工厂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减少意外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意外给工厂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工厂的名誉,为工厂带来更大的效益。

2.1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安装RFID硬件和对应的功能软件,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的一套完整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2系统特点

(1)RFID设备技术先进

RFID电子腕带技术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快;腕带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腕带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可以对腕带附着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2)本系统具备较高的成熟度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稳定性和保密性特点,可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系统。充分考虑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3)良好的兼容和可扩展性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的体系结构和长远的生命周期,能满足以后开发新功能需要;系统通过GPRS 或者串口得来的数据,能和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

3.1系统概述

1)为每位工厂职工分发一个腕带标签,标签内存储唯一的ID号作为职工的唯一标识,还可存储职工的简单情况:姓名,职称,联系方式,所属部门等;

2)在行政楼和生产车间各个门口分别安装一个定向分析仪,(安装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实现需要监控的区域不出现读不到标签信息的盲区),当有佩戴标签的工作人员进入某个厂区或房间时,定向分析仪立即捕捉到佩戴标签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或者其他中间设备把信号传给系统终端,工作人员进入到那个车间。

3)在行政楼和生产车间内部分别安装一个有源固定读写器,(安装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实现需要监控的区域不出现读不到标签信息的盲区),并且每位要进入的持有标签的职工在通过车间时读卡器自动读取标签的信号,来识别腕带标签持有者的身份;从而达到车间里面的区域人员定位。

4)为不同部门的职工标签设定访问权限,分为行政职工腕带标签和车间工人腕带标签,设定权限后,员工只能进入自己允许的工厂范围内,若擅自进入非允许地段,读卡器会自动识别从而发生报警提示。

5)在各个程序流程车间安装读卡器,并且同样设置权限,生产工序1车间的职工不得擅自进入工序2车间的车间内,否则进入时读卡器会发生报警。

6)通过读卡器的记录,可对职工进行区域定位,例如职工A在进入行政楼时,读卡器会读取职工标签,读卡器将信息发送到上位机,记录此职工的踪迹,可实现职工的区域定位。

3.2功能实现

3.2.1职工权限设定

1)部门权限

?为每一位职工分发一个腕带标签,标签内存储能够唯一标识此职工的唯一ID号,还可存储职工的简单情况:姓名,职称,

联系方式,所属部门等;其他详细信息存储在与此ID号对应

的后台数据库内,供管理人员查询访问。

?工厂内部分为行政办公楼和生厂车间区,在两个工作区域的进入门口处安装有定向分析仪,用来读取标签信息。

?因为腕带标签是有源的,无时无刻不在发送信号,每位持有腕带标签的职工在进入自己的工作范围时,读卡器读取标签

内容。

?当读卡器读取到信息后,将数据通过通讯接口发送到系统上位机,与上位机里此职工的信息对比:若职工的信息和后台

数据库里的信息匹配即可顺利进入;如果该职工不属于此工

作区域,即信息不匹配,那么读卡器在读到此信号后会发生

报警提示,告诉管理人员该职工不属于此工作区域,属于非

法进入,可采取相应措施。

2)车间工序权限

?在工厂车间区域,各个生产流水线上分为不同的生产工序,例如生产线1分为:工序A,工序B,…,工序X等。

?同样在每个工序车间门口安装固定读卡器,设定职工的进入权限,例如工序A车间的职工不得擅自进入工序B车间?当有职工进入时,读卡器读取腕带信息,发送上位机,查询此职工的信息,并进行对比,若信息匹配,职工可顺利通过;

若读卡器读取信息不匹配,同样发生报警提示非法进入,提

醒相关管理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3.2.2全程区域定位

每位持有电子腕带标签的职工在进入各自所属部门车间时,读卡器读取腕带标签信息,并且读卡器通过通讯接口将职工信息发送到控制端上位机,上位机记录职工的行动行动轨迹,可对职工进行区域定位,监控人员可通过上位机查询某一职工的所属区域位置,例如职工A在进入行政楼时,读卡器会读取职工标签,读卡器将信息发送到上

位机,记录此职工的踪迹,监控人员通过输入职工唯一标识号,可查询职工的所在区域,实现职工的区域定位。读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2.3记录考勤

每位持有电子标签的职工在进入各自所属部门车间时,自助刷卡,读卡器读取标签信息,并且将职工信息以及进入时间发送到控制端上位机,上位机记录此职工的进出记录,可对职工进行考勤记录,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上位机输入职工编号查询该职工的考勤记录,方便做总结,例如职工A在进入行政楼时,读卡器会读取职工标签,读卡器将信息发送到上位机,监控人员通过输入职工A唯一标识号,可查询职工A的考勤记录。

4.产品配置

4.1测温腕带电子标签

测温腕带电子标签,配合读写设备能完成对人员身份和所在区域的识别。可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公共场所。实现对人员的考勤.人员追踪.自动出入的管理。腕带采用特殊材质,设计简洁,任何携带者都将感到十分舒适。该产品具

有低功耗.使用寿命长,平均成本低等优点。

产品性能:

工作频率:2.4GHz―2.5GHz ISM 微波段

识别距离:0-200m

工作电流:小于13mA

功耗性:超低功耗,更健康.更安全

使用寿命:5年

安全性能: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调制方式:GFSK

静态电流:小于2μA

工作电流:小于15mA

工作湿度:小于85%

侦测温度:-40℃~ +85℃

工作温度:-20℃~ +60℃

抗干扰性:10V/m 0.1~1000MHz AM调幅电磁波

外壳材料:高温改性ABS塑料

产品颜色:各种颜色

防护等级:IP34 防水

安装位置:手腕部位

4.2综合版防水读写器

综合版防水读写器就是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了RJ45网

卡.GPRS/GPS等数据传输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其主要功

能优势是防水.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支持标准的工业级RS-232.RS-485串行接口,有效识别距离可达120m,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信号传输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产品性能:

工作频率 : 2.4GHz―2.5GHz ISM 微波段

识别距离:有效识别距离可达120m

识别速度: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

识别能力: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

识别方式:全方向识别.定向识别

环境温度:在-40℃-85℃

使用寿命: 30年

抗干扰性: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安全性能:防水.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通信接口: RS232/RS485/RJ45

电源: 9V/12V-3A DC电源

天线极化:垂直

数据速率:最高10M bit/s

外形尺寸: 15.5cm*14cm*5.5cm

产品重量: 1kg

外壳材料:金属材质

产品颜色:银灰色

安装方式:粘贴或者侧挂

4.3定向分析仪

定向定位器是辅助读写器。定向定位器主要分为进出门管理模组(CY-SFMJC-201)、全程监控定位器(CY-SFQJK-200)、报警定位器(可选)(CY-SFZBJ-200)、重点监区定位器(可选)(CY-SFZJQ-101)。

每个模块主要功能依次是:准确区分进出门、对特殊人员进行全程监控、触发靠近关键区域时的报警、实现重点房间准确识别查询等功能。

产品性能:

工作频率:2.4GHz―2.5GHz ISM 微波段

识别精度:3-5M

识别能力:同时识别200 张标签

识别方式:全方向识别、定向识别

环境温度:在-40℃-85℃

使用寿命:30年

抗干扰性: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安全性能:防水、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通信接口:RS232/RS485/RJ45

电源:9V/12V-3A DC电源

天线极化:垂直

数据速率:最高10M bit/s

4.4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最基本的配套产品。该产品性能稳定,能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完好的接收、存储、转发、放大,统一管理接收到的数据。数据采集器是协调器使用过程中的配套产品,完全满足对信息量大的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信号中转、放大能力强。

其良好的性能、出色的外观、出众的性价比,使其在同类产品中受到普遍的欢迎。

产品性能:

环境温度:在-20℃-40℃

湿度:5%RH—95%RH(无凝露)

使用寿命:30年

安全性能: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需求

通信接口:AD/DC

电源:220V

数据速率:最高10M bit/s

外形尺寸:26cm*29.5cm*12cm

产品重量:2kg

外壳材料:金属材质

产品颜色:银白色

移动办公建设实施方案

移动办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总局“税务综合办公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全面推广,成为了各省税务干部文书流转及办公管理的重要平台,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撑平台。 当前,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不断深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处理日常办公事务能够大大提高办公效率,也为广大税务干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方便。 二、设计理念 设计目标 移动办公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在不影响现有综合办公系统的运行使用的基础上,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移动办公系统,作为综合办公系统建设内容延伸和补充内容,实现移动办公,即解决现有综合办公系统碰到问题和存在瓶颈,又能够有效地保护原有投资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真正的掌上办公,实现同步办公、协同办公、交互办公。 遵循原则 移动办公设计时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体化原则:要求内部办公、移动办公功能一体化、流程一体化、数据一体化 安全性原则:要求做到数据安全、链路安全、访问安全、终端安全。

产品特点 (1)税务干部可以随时处理公文和待办事宜,减少加班处理公文和事务的时间,避免因出差等原因不能及时批复。 (2)单位人员可随时查阅文件信息,随时处理待办事宜,收发通知等。 (3)在移动办公系统上的处理过程和处理意见系统自动记录,并与内部办公系统合并。 三、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架构设计的要求,移动办公系统解决方案的建设内容如下: 一、后台服务 1、搭建综合办公移动应用服务器,部署在税务内网。 2、在构建DMZ前置服务区,搭建移动办公系统所需的前置访问服务器。 3、通过SwordESB实现在税务内网与DMZ前置服务区之间内的数据交换。 4、改造综合办公系统,提供对移动应用服务器访问的接口。 二、移动终端 开发智能终端的移动办公平台的客户端。 四、建设内容 后台服务 综合办公系统(移动版)的建设,不仅仅是移动端的一个App应用,而是一整套的标准平台。从逻辑结构上划分,综合办公系统(移动版)可分为内网服务区、前置服务区、移动用户区三个部分。如下

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移动机器人定位--传感器和技术 摘要 确切的了解车辆的位置是移动机器人应用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寻找解决方案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不同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传感器以及技术。本文综述了移动机器人定位相关技术,总结了七种定位系统:1.里程法;2.惯性导航;3.磁罗盘;4.主动引导; 5.全球定位系统; 6.地标式导航和 7.模型匹配。讨论了各自的特点,并给出了现有技术的例子。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正在开发更多的系统和概念。因为这个原因,本文给出的各种例子只代表各自的种类,不表示作者的倾向。在文献上可以发现许多巧妙的方法,只是限于篇幅,本文不能引用。 1。介绍 摘要概述了该技术在传感器、系统、方法和技术的目标,就是在一个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中被找到。在测量文献中讨论这个问题,很明显,不同方法的基准比较是困难的,因为缺乏公认的测试标准和规的比较。使用的研究平台大不相同,用于不同的方法的关键假设也大不相同。再进一步,困难源自事实上不同的系统是处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一个系统已经可以商业化;而另一个系统,也许有更好的性能,却只能实验室条件下作有限的测试。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一般避免比较甚至判断不同系统或技术的表现。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也不考虑自动引导车(AGV)。AGV使用磁带、地下的引导线、或地面上的彩色条纹在作引导。这些小车不能自由设计路径,不能改变自己的道路,那样它们无法响应外部传感器输入(如避障)。然而,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会在[Everett, 1995]找到AGV引导技术调查。 也许最重要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文献的阅读结果,正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完美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许多局部的解决办法大致分为两组:绝对的和相对的位置测量。因为缺乏一种完善的方法,开发移动机器人通常结合两种方法,从每个小组选一个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七类: I:相对位置的测量(也称为Dead-reckoning) 1。里程法 2。惯性导航 II:绝对位置测量(基于参考的系统) 3。磁罗盘 4。主动发射引导 5。全球定位系统 6。地标式导航 7。模型匹配

LIMS系统应急方案

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测试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应急方案 北京XX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11月 第 1 页共29 页

文档说明 本文档是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测试中心LIMS项目应急预案。文档控制 文档作者:XX 创建日期:20XX年11月 确认日期: 控制编码:GRINM-RM-01 当前版本:1.0 更改记录: 文件归档:

目录 目录 (3) 1.1.目的 (4) 1.2.前提条件 (4) 2.紧急情况的发现与应急方案的启动 (4) 2.1.紧急情况的发现 (4) 2.2.应急方案的启动 (5) 2.2.1.启动的条件 (5) 2.2.2.应急启动的发布 (5) 2.3.各类实验室负责人 (5) 3.应急措施 (5) 3.1.生产服务器发生故障 (5) 3.2.实验室同步故障 (6) 3.3.网络故障 (6) 3.4.数据库故障 (6) 4.操作系统相关维护 (8) 4.1.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9) 4.2.数据库日志检查 (21) 4.3.性能优化与配置 (22) 4.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4) 5.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 (25) 5.1.备份方案 (25) 5.2.恢复方案 (28)

总体介绍 1.1.目的 有色院STARLIMS系统作为实验室信息方面的企业级管理系统,一旦因各种原因意外中断,对有色院其他的信息系统影响重大。本文档的目的在说明如何应对系统的意外中断以及如何在系统恢复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另外讲明了STARLIMS系统的基本维护方式方法。本文主要涉及的问题如下: ?一旦发现不能进行系统的正常操作,最终用户首先应该如何操作? ?根据业务处理的连续性要求,在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断的情况下,如 何处理业务? ?在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恢复运行以后,最终用户应该如何操作以保证系 统中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数据库应该如何进行日常维护与备份数据采用哪种策略? 1.2.前提条件 本文档所述应急方案针对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因意外原因不能被最终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即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系统停机/中断或网络中断的情况,并且该情况持续超过业务连续性所允许的范围,如超过1个工作日,或者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能顺利地支持实验室管理业务,如不能完成实验室审核、同步等业务。同时,本方案也可作为计划停机情况下或意外情况持续不超过1个工作日时,给与最终用户作为参考。 2.紧急情况的发现与应急方案的启动 2.1.紧急情况的发现 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最终用户在发现不能正常申请、提报实验室时,首先请求所属单位现场技术支持人员,由现场技术支持人员将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后,直接将问题提报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人员。有色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人员在确认问题是由系统故障或者是外部环境故障所引发但又不能及时解决的前提下,应根据技

z电气方案说明

§5 电气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分中央区及东、西区共三个地块九个设计单体: 其中西地块由滁州市中移动大楼、海事(司法局,设计院)大楼、八一地质大楼三个单体组成,各单体均为地下1层,地上9层。建筑高度:37.4米,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性质: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中移动大楼建筑面积13251M2。设计院 (司法, 海事局)大楼建筑面积23450M2。八一地质大楼建筑面积约17806M2。 东地块由滁州市质监局大楼、公安局大楼两个单体组成,各单体均为地下1层,地上9层。建筑高度:37.4米,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性质: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质监局大楼建筑面积24767M2。公安局大楼建筑面积32939M2。 中央区由滁州市博物馆(+规划馆)大楼、科技馆大楼、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和图书馆共四个单体组成,各单体均为地上3层。建筑高度: ≤24米,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性质: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博物馆(+规划馆)大楼建筑面积19000M2,技馆大楼建筑面积17870M2,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8723M2,图书馆建筑面积17921M2。 二、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标准 (1)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1.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概述 移动办公业务,全称:移动综合办公系统,是一套以手机等便携终端为载体实现的移动信息化系统。它可以连接客户原有的各种IT系统,包括OA、邮件、ERP以及个性业务系统,也提供了一些无线环境下的新特性功能。它的设计目标是帮助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随意处理工作,提高效率、增强协作。 1 解决方案收益 提高工作效率-做的事多,花的时间少; 提升工作质量-随身配备强大计算工具; 增强沟通协作-随时共处于数字网络中; 拓展工作范围-可以做以往做不到的事; 优化工作环境-不受办公硬件环境局限; 掌握信息全面-巨大的资料库带在身边; 快速应对变化-更可用于处理应急事件; 减少环节堵塞-利于机构整体高效运转; 减少事项遗误-随身秘书尽职提醒事项; 增强客户服务-随时随处为客户服务; 2 移动办公功能介绍 移动综合办公系统在业务上分为横向标准组件和垂直行业插件两部分。横向标准组件为跨行业的、广泛适用的通用业务,如OA、ERP、MAIL等;垂直行业插件为在某行业内广泛适用业务,如移动物流应用、移动维保应用等。通过这样的架构模型,移动综合办公系统实现了对客户移动化应用需求的全覆盖,为客户从管理层到业务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综合办公系统分为高级版与普通版。普通版是基于WAP上实现,基本市场上能买得到的手机都支持使用。而高级版采用的客户端程序,是运行在智能手机上的一套程序,主流智能手机系统均可以支持。在功能上,基于智能手机的高级版拥有比普通版更强大的功能及更便利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大大提供了企业用户的使用感知度。

2.企业移动办公系统架构 1 总体架构: 综合移动办公系统可以用结构层次来描述,共分为: 终端用户层:用户手机端的操作与使用。 移动网络层:运营商各种网元。 综合办公Server层:综合办公系统的后台,如OA,MAIL,ERP等。 企业系统:综合办公系统与企业内部连接的服务器系统。 用图形表现如下图所示: 系统架构图 另外综合移动办公业务解决方案,提供了简单部署,快速上线的一站式的移动办公服

移动定位业务概述

移动定位业务概述 概述 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利用公用移动通信网的数据承载信道(SMS、GPRS、CDMA1X)作为监控中心与移动目标之间的信息传输媒介,利用各种通信平台(Internet、DDN专线、帧中继、VPN、ISDN、PSTN等)作为监控中心与远程工作站之间的通信方式,综合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基于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技术,实现对移动目标位置的跟踪、调度/指挥、监控、报警求助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在此基础上亦可针对移动目标的不同类型,对部分功能予以优化,建立各种专用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从而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移动目标的服务需要。 应用范畴包括:客运车辆、货运车辆、特种物资运输车、出租车、社会车辆、被保险高级车辆、国宾车队、公安车辆、消防车辆、邮政车辆、银行运钞车、医疗急救车、应急修理车、专卖商品运输车等。 一系统采纳的技术 目前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一样采纳下列技术: 1.定位技术 车载终端多数采纳GPS定位技术,亦可采纳移动通信网络定位技术或两者相结合的定位技术。 2.定位数据传输技术 利用GSM网的SMS信道或GPRS信道或CDMA1X网的PDSN信道传送目标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监控和告警等数据。 3.GIS技术 GIS技术将定位信息(经、纬度)和电子地图相结合,将地图和移动目标位置同时显示在车载台的屏幕上(导航、导购、导游等)或运算机屏幕上(跟踪、监控、指挥、调度、报警等),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使用各种地理信息和车辆定位服务。 4.WebGIS技术 WebGIS技术利用互联网,在Web或WAP上公布空间数据,并将空间数据以电子地图与移动目标轨迹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页面上供签约用户扫瞄。

标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设方案

标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设方案 标准LIMS项目建设背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基于以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为核心,符合国际规范的全方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它将现代管理思想与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建立以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信息化管理体系,集任务管理、样品管理、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事务管理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综合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对实验室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实验室的最终产品,即所有的检测或管理数据、信息均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规范。 目前,环境监测系统对样品数量、分析周期、数据准确性、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实验室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单靠人力来管理与维护这些数据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且效率低下,错误率高,不利于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更不易于数据的跟踪溯源管理。因此,传统的基于人工来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模式已显得很不适应。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环境监测系统实验室必然的选择。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不仅为单位各级人员提供统一的、直接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决策速率、提高决策准确率,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单位管理现代化,提高单位决策能力,使其更适应快速变化的

市场。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检测效率、减少耗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管理角度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些在已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国内外各类单位案例中得到证实。 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检测任务的不断增加,以及实验室认证审核的需要,庞大的实验数据、记录,混乱的样品管理方式使得原先的流程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各个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被分散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无法进行统一数据分析,不便于追溯和查询。为适应单位整体业务发展需要,建立单位的大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统一分析、查询、保存,提高效率和时效性,引入一套完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已迫在眉睫。 实验室管理问题分析 对实验室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于全面的理解项目要求并提出合理、全面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本项目的了解,将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01资源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基于人、机、料、法、环的管理耗费时间,无法形成体系化管理。如试剂、耗材的库存、有效期,需要靠人工统计;设备核查、保养周期需要人员查阅;设备空闲状态无法有效监控,任务下达依靠人工安排,资源利用率低;试剂出入库信息统计困难;人员培训考评、培训资料无法形成体系;文件权限难以管控等。 02工作效率

移动线路设备方案说明

一、设计说明 1、概述 随着现代通信、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用户对高速上网、多媒体娱乐、远程教育、在线证券等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小区宽带驻地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优质高档的商住小区内建设宽带驻地网,不仅可以向大众提供高速上网服务、小区的信息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管理、电子商务、VOD、事务处理等服务。 2、依据 2.1、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分公司“关于委托对南京移动小区驻地网线路、设备工程进行勘察设计的函”; 2.2、原邮电部1995年5月颁发的《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用户接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年11月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6、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37-97) 2.7、设计人员现场查勘的基础资料。 2.设计方案说明 2.1、宽带传输方案 本次采用的有线宽带接入方式为以太网FTTB+LAN接入方式(EPON方式建设),采用基带传输,通过双绞线和传输设备实现10M/100M的网络传输。光纤到小区后接入分光器,由分光器和楼层ONU设备等构成网络端口分配单元,分配后的网络端口为10BASE-T,通过五类UTP缆送至每户的高速数据插座(RJ45)。 本小区驻地网连接移动城域网的纤芯由基站接入。小区内各楼宇光缆从新设在小区草坪上室外光交接箱的分光器按星型结构布放至楼宇宽带IP配线箱,

再由IP配线箱布放UTP-4电缆至楼层弱电井/明装门头信息盒。 2.2、设备配置 ONU性能指标: 中兴ONU(ZXA10 F820)简介 ZXA10 F820 EPON远端机是单板式(1U)EPON远端设备,用于FTTB型组网,可选装8~24个FE口,8~32路POTS接口、8~16个E1口下联。 电源:AC 220V 功耗:<50W 工作温度:-10°C~45°C 环境湿度:10%~90% 设备尺寸:44.1mm(高)×482.6 mm(宽)×250 mm(深) 2.3.1、光、电缆配置 光、电缆配置原则:根据现阶段移动公司对驻地网用户的需求分析和投资估算,驻地网宽带终期目标按小区住户数的40%考虑,确定终期所需ONU数量,小区内楼宇光缆按每台ONU占用2芯配置。大对数UTP电缆按楼宇内住户数的40%配置,进入用户多媒体终端盒的UTP五类线按住户数100%配置。 具体布放方案:光缆从小区内弱电管道布放(弱电管道使用原则:首选智能化管道、依次为雨水井道,广电井道,强电井道),由安装在小区旁草坪上的光交接箱布放光缆至各个接头盒,再由接头盒布放光缆覆盖每栋。 2.3.2、工程施工主要标准及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规定的要求规范施工。 2.3.3、驻地网工程材料选型及安装要求 1、ONU设备 每个小区的ONU交换机选用中兴公司产品F820型。 1)ZXA10 F820 EPON远端机是单板式(1U)EPON远端设备,用于FTTB型组网,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移动)(DOC)

厂区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5-6

目录 1.项目背景及意义 (2) 1.1系统背景 (2) 1.2项目意义 (2) 2.系统介绍 (3) 2.1系统简介 (3) 2.2系统特点 (3) 3.系统介绍 (4) 3.1系统概述 (4) 3.2功能实现 (5) 3.2.1职工权限设定 (5) 3.2.2全程区域定位 (6) 3.2.3记录考勤 (7) 4.产品配置 (7) 4.1测温腕带电子标签 (7) 综合版防水读写器 (8) 4.3定向分析仪 (10) 4.4数据采集器 (11) 5结束语 (12)

1.项目背景及意义 1.1系统背景 工厂由于人员较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很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引发不必要的管理难题;此外,工厂本身也是易燃易爆地带,很容易发生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后果;加之工厂规模较大,如果由于人员管理涣散导致问题的发生,也无从追究责任,使肇事者存在侥幸心理,不加注意,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工厂制度将难以得到完善。 1.2项目意义 我们从化工厂存在的实际人员管理问题角度出发,研发出RFID 工厂人员管理定位系统,此系统重点解决了工厂全体员工的管理问题,实现简单的人员区域定位,为管理人员带来便捷,同时可以解决工厂的众多管理问题,对工厂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减少意外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意外给工厂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工厂的名誉,为工厂带来更大的效益。

2.1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安装RFID硬件和对应的功能软件,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的一套完整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2系统特点 (1)RFID设备技术先进 RFID电子腕带技术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快;腕带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腕带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可以对腕带附着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2)本系统具备较高的成熟度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稳定性和保密性特点,可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系统。充分考虑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3)良好的兼容和可扩展性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的体系结构和长远的生命周期,能满足以后开发新功能需要;系统通过GPRS 或者串口得来的数据,能和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

设备产品运输方案

一、供电设备及材料运输安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供电设备及运输将在5天内完成,在这个时间段内,共864台设备及材料要运输,任务比较繁重,周期比较短。 二、供电设备及材料由地面吊装入位步骤 通过对该项目运输条件了解,我单位借鉴供电施工积累的设备运输经验,拟定以下三种设备运输步骤: 步骤一:将设备用汽车地面运输至各个安装位置最近距离。 这是供电设备运输过程必须经过的程序。 步骤二:利用叉车将设备搬运至指定位置。 这是设备平行运输的有效办法,应用到各楼层之间。 步骤三:采用自锚式方法或用手动叉车人工使设备平移。 可以使设备水平移动并精确定位。当无法用吊车将设备运到楼层所处层面平移定位时,用人工运输。 设备、材料均可以用以上几种步骤的组合运到需要的位置。 1、步骤一:将设备用汽车地面运输至楼层位置 1.1运输准备 1.1.1人员组织 1.1.2主要工机具准备

1.1.3其它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进所通道的大小、强度、设备基础等环节是否满足设备运输安装要求,如有问题先处理合格。 检查设备卸车场地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是否需进行平整或加固处理。 如在夜间作业,其装卸车场地、运输通道及入口平台均要准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提货前,应根据施工图、设备清单等资料,仔细核对需提取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箱号等内容,列出提货清单。 与设备供应商办好手续,约好送货时间。 与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办好运输车辆行车通行证,确定运输时间、运输道路。 了解运输道路中有无承载力不够的桥梁、涵洞、路段等构建物,查看道路上方有无影响车辆通过的物体,发现问题,需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时报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另选合适的运输线路。 1.2运输过程 根据设备的重量、体积和数量,合理地将设备用叉车、吊车装上车辆,绑扎牢固。 车辆以低于60km/h的速度,行驶至甲方工地,途中经由曲线道路时,要减速,以确保安全。 将设备卸至入口平台上。 1.3安全注意事项 装卸设备时,要先进行测试,观察设备受力及平衡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式装卸。 设备下落速度要平缓,作业人员要在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相互配合,设备即将落地前,要进行扶持调整,保证设备的落点正确无误。 设备装车时,注意运输车辆的承载能力,将设备放在合适的位置,并用专用绳索分四个方向紧固定绑扎牢固。 设备运输途中,要根据路况控制车速,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避开雷雨天气作业。 2、步骤二:利用叉车将设备搬运至指定位置

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一、市场背景 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电子化、数据化的办公方式已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单位,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在企事业内部编织起一套高效、畅通的信息互联体系,极大推动了企事业单位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需要依赖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固定的办公配套设备,信息化的极盛又开始凸显一些新办公模式的问题:如何才能打破这些时空上的信息束缚限制,跳出固化的信息化建设窠臼,建立一套可以随时、随地、随手使用的信息系统,使得公司管理者、业务人员不管置身何地,都能随心所欲地和企事业内部系统关联?这一问题日渐成为信息化市场的关注焦点。 二、市场需求 1、业务比较繁忙,经常出差,希望在外地也可以很方便地登录内部办公系统,及时呈报问题,调取资料,总结合作; 2、管理人员外联事务繁多,随时需要查看、调用、审批内部的资料文档,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需要一种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都能登录内部办公系统的信息化产品; 3、快节奏的社会,免不了有一些突发和意外情况的发生,需要有一套系统,可以不受客观条件制约,能在事件发生的最短事件内,将事情上报、传达给内部的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和领导层能不受客观情况限制,快速及时对反映情况作出指示和决定; 三、解决方案 深圳市爱德曼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中国首款手机移动应用中间件软件强大的MIA(Mobile Information Assistant)移动信息助理,以手机终端为载体,使用GPRS无线网络与服务器系统进行连接,建立起一套可移动化应用的信息系统,通过将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扩展应用到移动终端的方式,帮助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关联企业信息化系统,使得信息化办公可以从此如影随形,顺心自如。

LIMS解决方案

LIMS系统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1) 2、系统架构 (2) 2.1、多层系统架构 (2) 2.1.1、数据层 (3) 2.2.2、数据访问层 (3) 2.2.3、业务逻辑层 (3) 2.2.4、UI层 (3) 2.2、软件架构 (4) 2.3、系统部署方式 (4) 3、系统功能和特点 (5) 3.1、系统功能模块 (5) 3.2、检验业务流程管理 (6) 3.2.1、登录样品 (7) 3.2.2、采样任务 (7) 3.2.3、接收样品 (8) 3.2.4、任务指派 (8) 3.2.5、结果录入 (8) 3.2.6、审核 (9) 3.2.7、样品放行 (9) 3.2.8、留样管理 (9) 3.2.9、稳定性研究 (10) 3.2.10、产品批次跟踪 (10) 3.3、实验室资源管理 (10) 3.3.1、人员管理 (10) 3.3.2、仪器设备管理 (11) 3.3.3、材料管理 (14)

3.3.4、标准管理 (16) 3.3.5、环境管理 (16) 3.4、质量管理 (16) 3.4.1、内部评审 (17) 3.4.2、内部评审报告 (17) 3.4.3、管理评审 (17) 3.4.4、管理评审计划 (18) 3.4.5、管理评审报告 (18) 3.4.6、不符合项管理 (18) 3.4.7、纠正措施 (19) 3.4.8、纠正措施报告 (19) 3.4.9、质量计划评价 (19) 3.5、统计分析与查询 (20) 3.5.1、.查询 (20) 3.5.2、统计分析 (20) 3.6、系统管理 (21) 3.6.1、用户管理 (21) 3.6.2、角色管理 (22) 3.6.3、系统设置 (24) 3.7、系统的特点 (25) 3.7.1、本系统基于Web架构的优势: (25) 3.7.2、通过实施LIMS系统的意义: (25) 4、运行环境 (26)

通信线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2010年中国移动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可研的批复。 2.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下达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委托书。 3淄博分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淄博邮电勘察规划设计院设计人员现场勘测资料,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8日。 4.会同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相关人员共同商定本工程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 本单项工程涉及共计18个点。需要引接光缆的有3个点分别为,张店、周村、临淄本工程引接直埋光缆5.3公里,引接架空光缆2.35公里。工程总投资.99,国内需要安装的设备费71561.89,建筑安装工程费.37, 三、设计范围及内容 1. 2010年中国移动淄博GSM网村通配套本地传输网工程线路安装单项工程,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测试要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 技术要求, 防护措施。 2.本设计与设备安装单项工程的分工,以光配线架(ODF)为界,光配线架以内(包括尾纤制作,局站设备,电源配置安装)由设备安

装单项工程负责,光配线架以外由其它单项工程负责。 四、光缆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 本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方案及路由选择,根据淄博联通分公司光环路建设原则和淄博的现状确定以架空和直埋的敷设方式为主,具体路由按旗、县、区划分,分别叙述如下: 1、乐通基站:12芯光缆从机房引出沿原有杆路向西敷设200米然后新建南新建杆路2.05公里至基站。 2、金林:光缆由至乐通AG设备光缆打断后引出沿油田围墙向东敷设1.7公里至查金林基站。 3、朱和基站:12芯光缆从主干光缆上引出(标石195),向东敷设300米后沿原有管穿过铁路然后沿铁路向南敷设 五、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1、乐通基站工程量表:

基于gpsOne的移动定位系统

第28卷 第11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V o.l 28N o .11 2006年11月 J OURNAL OF WUT (INFORM AT I ON &M ANAGE M E NT ENG I N EER I NG ) N ov .2006 文章编号:1007-144X (2006)11-0183-04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饶 俊(1981-),男,湖北鄂州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30497012,20050497014). 基于gps One 的移动定位系统 饶 俊,蒋敏志,肖金生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介绍了一种以C8051F***M CU 为控制核心、结合CDMA 业务和gps One 而开发的移动定位系统,整个系统由移动终端、CDM A 网络和信息管理中心服务器3个部分组成;重点描述了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系统有定位、发送震动报警信息、发送电池低电平报警信息等功能。终端可应用于物流,车辆调度管理,需要定位功能的物品,比如钱箱和车辆等。 关键词:gps O ne ;地理信息系统;C8051F***;位置服务中图法分类号:TP27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移动定位,是移动通信网所提供的一种新功能。它通过无线定位技术来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 息,提供给用户本人、移动通信网络或者其他外部实体,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应用。 综合了GPS(全球定位系统)、CDMA1X (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交换网络)、G I S(地理信息系统)、In ternet 网络和技术,中国联通采用gps One 定位技术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移动位置服务网络 [1] 。 gps One 是美国高通公司为基于位置业务开发的定位技术,采用C lien t/Server 方式。它将无线辅助A -GPS 和高级前向链路AFLT 三角定位法2种定位技术有机结合,实现高精度、高可用性和较高速度定位。在A -GPS 定位技术无法使用的环境中,会自动切换到AFLT 三角定位技术上, 确保定位的成功率和精确度 [2] 。 传统GPS 技术由于过于依赖终端性能,即将卫星扫描、捕获、伪距信号接收及定位运算等工作集于终端一身,从而造成定位灵敏度低及终端耗电量大等方面缺陷。gpsOne 技术将终端的工作简化,将卫星扫描及定位运算等最为繁重的工作从终端一侧转移到网络一侧的定位服务器完成。这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接收增益、灵敏度和冷启动速度,而且还能降低终端耗电。 2 系统构成 系统分为3大部分,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为CDMA 网络设备,包含基站、移动交换机、位置服务节点和CDMA 网关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已由中国联通建成全国性商用网络。 图1 gps One 定位系统

移动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企业移动办公应用 技术方案

目录 1. 综述 移动办公系统是众多企业和政府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和政府信息、快速进行管理决策的必备系统,其对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移动办公系统(如笔记本电脑+VPN模式,或者WAP手机)在使用中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客户端差异化问题:办公系统往往是基于PC机Windows系统开发的,但是数量最大的移动终端往往是手机和PDA,将办公系统移植到手机上 既费时费力,又带来了额外的开发、维护和重新用户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及性能问题:移动办公的网络千差万别,而办公软件的运行往往是

基于局域网设计的,因此很多应用在移动办公使用时因网络而产生性能 瓶颈,比如当邮件有比较大的附件时,局域网内可以马上打开,但是广 域网上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后进行处理。 ?安全性问题:移动办公是将企业和政府关键信息传递在公共网络上,因此面临着比在企业和政府内部使用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移动办公不仅有 数据被截获的危险,而且移动终端更加容易丢失,如果上面有信息敏感 数据则对企业和政府造成的无法估算的危害。同时如果外部终端接入企 业和政府内网,会对企业和政府内部造成系统级的安全威胁。 传统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解决,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管理和压力成本,因此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和政府得以从技术架构上根本解决如上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使得传统应用直接升级为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因此企业和政府的OA办公软件、业务系统和ERP系统等等,均不需要移植和安装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上,而通过虚拟服务就可以被上述终端访问和使用。虚拟化应用的特点是只要在后台服务器安装一次,然后经过管理员的权限定义,就可以被用户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和任意网络所使用,而所有的数据和维护管理工作全部在数据中心。 虚拟化技术不仅为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资源节省和降低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和政府的IT响应能力大大提高,移动办公不再需要额外开发,而真正成为了企业和政府IT架构的自然延伸,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地安全访问企业和政府内部信息。 2. 总体解决方案 由于虚拟应用技术,分离了应用的使用平台和运行平台,因此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从应用运行设备变成纯粹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运行和操作各种应用和服务,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移动办公。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主要功能 1)样品的管理(Sample Management) 是指样品进入实验室到分配检测项目直至完成并认可检测结果出具证书的过程。样品被登录到 LIMS 后,系统将严格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有关规范对其实行管理。样品登录后,系统将自动分配一个按照一定规则命名的 sample ID作为该样品在实验室中唯一的标识,并打印出条码。所有与样品有关的信息在样品登录时都将被记录下来,如送样单位付款单位接收报告单位的信息、需要出报告的日期、检测的项目及要求、样品的状态及描述、接收样品的日期部门及人员等。样品登陆后,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会自动给相关的技术小组下达工作任务,即自动分配样品。检测结果可以从仪器直接传输或者人工键盘输入,并且会有三级审核认可的过程,只有通过认可的结果才可以进行发布和产生分析证书。 2) 质量控制的管理(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LIMS 应该提供相关的功能模块为实验室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诸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严格规范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流程(SOP)。为了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监测测试仪器的稳定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质控样品的数据分析,自动评价实验室总体或者个体的质量状况。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样品关键质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其质量的趋势。 3) 仪器集成(Instrument Interface) 将测试仪器跟 LIMS 集成,实现从测试仪器到 LIMS 的自动数据传输代替测试和质量控制结果的键盘输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减少错误率,缩短样品在实验室中的生命周期。 4)统计报表。 提供报表软件,生成准确反应实验室需求的报表,包括统计、计算等。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同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5) 厂家的管理。 包括厂家基本信息、厂家意见反馈、厂家送样历史记录、厂家样品监测信息、厂家与实验室业务往来统计、费用统计和厂家信誉额度等信息。

移动电视设备安装协议文本

移动电视设备安装协议文本 Signing an agreement can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avoid many unnecessary disputes ( 协议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08495

移动电视设备安装协议文本 合同编号: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 办公地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 办公地址:_________ 法定或授权代表人:_

联系人: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 鉴于: 1.甲方系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属下专门经营移动视讯业务的专业公司,并已开展车载移动视讯业务。 2.乙方系经深圳市工商部门合法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且专门从事汽车、电器安装、维护、修理的专业公司,具有电器安装维护资质且拥有一批较高素质及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 3.甲方委托乙方作为甲方车载电视设备特约安装维护单位,根据甲方要求从事车载电视安装及维护业务。 4.乙方同意接受甲方委托并承诺将严格按甲方委托要求从事相关委托业务。 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委托事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以共同遵守:

移动定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移动定位服务的现状与 发展趋势 摘 要 给出了移动定位服务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定位服务的起源以及基本的移动定位技术,讨论了影响移动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随着3G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定位服务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移动定位服务;Cell-ID;接收信号强度;到达时间差;到达角度 引言 近来,蜂窝系统中无线定位服务逐渐成为信息服务的热点。移动定位服务(LBS)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移动蜂窝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是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服务的融合业务。2009年2月初关于3G+GPS手机随时能定位的调查中,有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持支持态度,希望手机定位服务早日推出[1]。根据电信研究机构Berg Insight一项最新的报告显示,2012年欧洲将有100多万移动用户利用定位服务。在众多的手机定位服务中,测绘、导航和搜索被认为是最热门的应用,紧随其后,社会网络和探测等也很受欢迎。 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1996年提出的E-911紧急呼叫的定位需求[2]:在2001年10月1日前,各种无线蜂窝网络对发出E-911紧急呼叫的移动台提供精度在125m内的定位服务,而且满足此定位精度的概率不能低于67%;在2001年以后,系统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及三维位置信息。1999年12月FCC99-245对E-911需求进一步细化: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方案中,要求定位精度在100m以内的概率不能低于67%,定位精度在300m以内的概率不能低于95%;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方案中,定位精度在50m 以内的概率不能低于67%,定位精度在150m以内的概率不能低于95%。美国FCC的这一规定明确了提供E-911定位服务将是今后各种蜂窝网络,特别是3G网络必备的基本功能。 一直以来,移动定位业务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经过2001~2002年的启动阶段,2003~2004年被夸大的预期峰值阶段,2005年是低谷,2006~2007年则进入了启蒙阶段。经过多年的技术应用发展,预计在2008~2009年将是定位业务的稳定发展阶段。2006年移动定位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3]。 翟明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北京 100032

基于移动定位服务的考勤管理系统

基于移动定位服务的考勤管理系统① 张玉洁,孟祥武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摘 要:针对传统考勤系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服务的考勤管理实现方法,该方法结合移动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对员工的移动终端进行实时定位,使用范围搜索算法确定员工是否在指定工作区内,生成考勤信息。可以实时或定时进行自动或手动考勤,并能记录和回放员工工作轨迹,是一种融合网络服务实现的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基于位置的电信增值服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移动定位服务;移动终端;范围搜索;地理信息系统;考勤管理 Attend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LBS ZHANG Yu-Jie, MENG Xiang-Wu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Telecommunications Software and Multimedia,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attendance systems had many drawbacks. This paper proposed an implement method of attendance management based on LBS. This method combined mobile location-based servic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checked the position of mobile terminals held by staffs in real-time, used range search algorithm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taff working in designated areas, generate the attendance information. This method could carry out automatic or manual attendance in real time or configure time with the staff track. It was a converged network services to achieve low-cost, high flexibility of location-based telecom value-added services.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was able to keep the staff on the issue of the validity of attendance. Key words: LBS; mobile terminal; range search; GIS; attendance management 考勤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保障,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方式,该方式工作繁杂,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实时,增加了管理成本;另一种是利用专用考勤设备的电脑记录考勤方式,包括打卡式、磁卡式、条形码式、IC卡类、感应卡、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该方式需要设置固定的考勤时间段和地点,无法随时随地考勤,设备需要保管与维护。文献[1~2]基于扫描条形码实现考勤系统,该类使用配套设备的考勤系统存在耗材、高峰时间需要排队等问题,无法避免丢卡或代替打卡的现象[3]。为克服上述弊端,基于生理特征识别的考勤系统纷纷出现,如文献[4]所述的指纹识别系统,无需员工持有特别器材,但该方式技术难度大、设备昂贵、部署相对复杂。文献[5]设计了时间可以灵活配置的考勤系统,并能与人力资源系统集成使用。文献[6~7]分别实现了在不同地理位置和网络位置均可登录的考勤系统,均旨在将考勤地点分布化。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移动办公的职业,例如销售、快递,对于这类人员的考勤管理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难题,能够灵活完成多种考勤任务,并且不受限于时间、空间的考勤系统已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 随着电信网和互联网向下一代网络方向的演进,融合网络业务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如何快速、灵活地开发内容新颖、种类丰富的融合网络业务是计算机领域和电信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8]。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服务,又称定位服务)被认 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205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9RC020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收稿时间:2011-01-24;收到修改稿时间:2011-03-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