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可视化快速入门教程

数据可视化快速入门教程

数据可视化快速入门教程
数据可视化快速入门教程

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传递信息。

本篇要点:

1.数据可视化是什么

2.数据可视化的一般流程

3.常见的数据种类

4.通过可视化你想表达什么信息

5.选择具体的可视化形式

6.图表设计原则

7.常用的可视化工具

01|数据可视化是什么

数据可视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也就是说可视化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传递信息。

02|数据可视化的一般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对我们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明确要表达的信息和主题(即你通过图表要说明什么问题)。然后根据这个目的在现有的或你知道的图表信息库中选择能够满足你目标的图表。最后开始动手制作图表,并对图表进行美化、检查,直至最后图表完成。

这里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先设想要达到的可视化效果,然后在去寻找相应的数据。这样经常会造成:“现有的数据不能够做出事先设想的可视化效果,或者是想要制作理想的图表需要获取更多的数据。”这样的误区。

03|常见的数据种类

为了更好的进行可视化,我们将数据分为分类数据、时序数据、空间数据、多元变量数据四大类。

1、分类数据

分类数据是指针反映事物类别的数据。如:用户的设备可以分为Iphone用户和andorid用户两种;支付方式可以分为支付宝、微信、现金支付三种等。诸如此类的分类所得到的数据被称为分类数据。

2、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也称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同一统一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如:每个月的新增用户数量、某公司近十年每年的GMV等。诸如此类按时间顺序来记录的指标对应的数据成为时序数据。

3、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空间数据是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4、多变量数据

数据通常以表格形式的出现,表格中有多个列,每一列代表一个变量,将这份数据就称为多变量数据,多变量常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即用来找出影响某一指标的因素有哪些。

04|通过可视化你想表达什么信息

表达某个什么结论(平台上的用户中哪个地区的用户较多、数据分析领域最具有权威的人物是谁、2016年的GMV环比去年是增加类还是降低了)。

阐述某种现象(学生成绩好坏可能与家庭背景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届生收入和毕业院校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

05|选择具体的可视化形式

明确了我们要借助图表传递什么信息以后我们就可以着手选择合适的图表了,这里我们借助于《数据之美》作者提出的观点,不是列举什么柱状图、折线图等具体的图表,而是介绍一些组成这些图表的零部件。比如说柱状图就是有长度和直角坐标系组成的。我们只需要选择所需的零部件进行组合即可。接下来具体看一下这些零部件。

基于数据的零部件有:视觉暗示、坐标系、标尺、背景信息以及前面四种形式的任意组合。

1、视觉暗示

是指通过查看图表就可以与潜意识中的意识进行联系从而得出图表表达的意识。常用的视觉暗示主要有:位置(位置高低)、长度(长短)、角度(大小)、方向(方向上升还是下降)、形状(不同形状代表不同分类)、面积(面积大小)、体积(体积大小)、饱和度(色调的强度,就是颜色的深浅)、色调(不同颜色)。

2、坐标系

这里的坐标系和我们之前数学中学到的坐标系是相同的,只不过坐标轴的意义可能稍有不同。常见的坐标系种类有: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

大家对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比较熟悉,这里说一下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是使用三维球面来定义地球表面位置,以实现通过经纬度对地球表面点位引用的坐标系。但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时候一般用投影的方法把其从三维数据转化成二维的平面图形。

3、标尺

前面说到的三种坐标系只是定义了展示数据的维度和方向,而标尺的作用是用来衡量不同方向和维度上的大小,其实和我们熟悉的刻度挺像。

4、背景信息

此处的背景和我们在语文中学习到的背景是一个概念,是为了说明数据的相关信息(who、what、when、where、why),使数据更加清晰,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5、组合组件

组合组件就是根据目标用途将上面四种信息进行组合,就是我们最后要呈现的图表样式,具体如何组合视你的目标而定。

06|图表设计原则

图表设计原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图表美化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之所以遵循设计原则就是为了让图表更好看一点。关于图表的设计我们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整体的排版布局、色彩搭配和字体。

1、排版布局

排版布局里面我们又可以分为两个。

(1)最大化数据墨水比

是指在墨水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化数据墨水所占的比例。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数据墨水,什么是非数据墨水比。

数据墨水是指为了呈现数据所用的墨水,在图表中主要是指柱状图的那些柱子,折线图的那根线之类的。而非数据墨水就是除了这些数据以外的元素所用的墨水,在图表中主要指网格线、坐标轴、填充背景等元素。

这个原则就是告诉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多的重点突出数据元素而淡化非数据元素。

(2)CRAP原则

是指对比(Contrast)、重复(Repetition)、对齐(Alignment)、亲密性(Proximity)这四大基本原则。

对比(Contrast)

对比的基本思想是,要避免页面上的元素太过相似。如果元素(字体、颜色、大小、线宽、形状、空间等) 不相同,那就干脆让它们截然不同。要让页面引人注目,对比通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正是它能使读者首先看这个页面。

重复(Repetition)

让设计中的视觉要素在整个作品中重复出现。可以重复颜色、形状、材质、空间关系、线宽、字体、大小和图片,等等。这样一来,既能增加条理性,还可以加强统一性。

对齐(Alignment)

任何东西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个元素都应当与页面上的另一个元素有某种视觉联系。这样能建立一种清晰、精巧而且清爽的外观。

亲密性(Proximity)

彼此相关的项应当靠近,归组在一起。如果多个项相互之间存在很近的亲密性,

它们就会成为一个视觉单元,而不是多个孤立的元素。这有助于组织信息,减少混乱,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结构。

2、配色

在配色里面也主要有两种方案。

(1)第一种就是模仿,去找一些看起来比较专业好看的图表配色,然后把该配色方案拷贝过来供自己所用。这里可能会用到RGB获取的工具,可以利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进行获取,详情点击: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d6331686.html,/article/cbcede0728258002f40b4d27.html

或者是现在有一些专业的色彩搭配网站,不过这种的前提是你得事先确定了其中一种色调,然后依据这一种去匹配其他的颜色。(我现在就是用的这种)

(2)第二种相比第一种就比较难点,需要自己去学一些基础的色彩理论。这个对于非专业的可能有点难度。

3、字体

字体分为有衬线和无衬线两种。

中文常见的衬线和非衬线的两种字体分别是宋体和黑体,而英文对应的是Times New Roman和Arial。

在图表中我们一般使用无衬线字体,而为了方便我们一般默认使用Arial字体,8-10磅大小。

07|常用的可视化工具

1、Microsoft Excel

对于这个软件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对于一般的可视化这个软件完全足矣,但是对于一些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则不太适合。

2、Google Spreadsheets

Google Spreadsheets是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它允许使用者创建、更新和修改表格并在线实时分享数据。基于Ajax的程序和微软的Excel和CSV(逗号分隔值)文件是兼容的。表格也可以以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的格式保存。

3、Tableau Software

Tableau Software现在比较受大家的欢迎,既可以超越Excel做一些稍微复杂的数据分析,又不用像R、Python那种编程语言进行可视化那么复杂。好多人都有推荐这款软件。

4、一些需要编程性语言的工具

R语言、JavaScript、HTML、SVG、CSS、Processing、Python。这里主要是列举一下有哪些编程语言可以实现可视化,具体如何实现需要读者自行学习。

了解最新课程及报名优惠信息,请访问光环大数据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d6331686.html, 学大数据,就选光环大数据!16年老品牌,上市机构有保障!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答案

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答案 【篇一: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 案】 txt>程(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database) 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 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 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 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2.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 和管理数据 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 行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和通信。 3. 说出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4. 什么是关系模型? 答: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5.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 据库的建立和测试、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2章 sql 语言简介 1. 什么是sql语言?sql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 数据库系统。 sql的特点和功能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sql语言 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简洁,语义明显,语法结构简单,直观

可视化程序设计 (VB)

可视化程序设计(VB)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叙述建立一个完整的VB程序的过程。 建立一个完整的VB应用程序的步骤如下:①新建工程②设计用户界面:确定窗体,在窗体中添加控件。③设置对象的属性:窗体和控件的属性在属性窗口设置。④编写有关的代码程序。⑤调试:若窗体或程序有错,则重复前三步,直到程序完全正确及窗体令人满意为止。⑥应用程序的集成和管理(存储项目):把有关项目存储起来,以便以后使用。⑦运行应用程序。⑧建立可执行文件:脱离VB,而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⑨结束项目。 2、简述过程的作用域。 过程的作用域有窗体/模块级和全局级。 窗体/模块级:指在某个窗体或标准模块内定义的过程,定义的子过程或函数过程前加班Private关键字,过程只能被本窗体或本标准模块中的过程调用。 全局级:指在窗体或标准模块中定义的过程,其默认是全局的,也可加Public 进行说明,全局级过程可供该应用程序的所有窗体和所有标准模块中的过程调用。 3、简述事件驱动模型的编程机制 VB是按照事件驱动模型编写应用程序,即为每一种可能发生的事件编写一段代码。当事件发生时,计算机就执行该事件的代码段。事件的发生可以是用户操作所致,也可以是程序运行过程中引发的。 4、举例说明标签和文本框的区别。 共同点可以在窗体上显示文字,不同点:标签的内容在caption属性内,在窗体只能显示文字不能修编辑;文本框的内容在text属性内,在窗体上可直接对内容进行修改。 5、分析下面函数实现的功能。 Function F1(b As Integer) If b Mod 2 = 0 Then F1 = 0 Else F1 = 1 End If End Function 功能就是判断b是偶数还是奇数 函数过程F1实现的功能是:如果参数b为奇数,则返回值为1,否则返回值为0。 6、分析下面程序完成的功能。 Private Sub Commandl_C1ick() For i=1 To 20 x=Int(Rnd *200+100)

南京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60(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答题纸上涂黑) 1.一个事务中的一组更新操作是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这是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2.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一个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外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D.模式 3.关于联系的多重性,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多对一的情形。 B.一个多对多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C.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一对一的情形。 D.一个多对一的联系中允许多对多的情形。 4.考虑学校里的"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该联系的多重性应该是: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5.下面哪种约束要求一组属性在同一实体集任意两个不同实体上的取值不同。 A. 键(key)约束。 B. 单值约束。 C. 参照完整性。 D. 域(domain)约束 6.关系模型要求各元组的每个分量的值必须是原子性的。对原子性,下面哪种解释不正确:A.每个属性都没有部结构。 B.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解。 C.各属性值应属于某种基本数据类型。 D.属性值不允许为NULL。 7.对于一个关系的属性(列)集合和元组(行)集合,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改变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B.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不影响该关系。 C.改变元组的排列次序会改变该关系。 D.关系的模式包括其名称及其属性集合。 8.若R是实体集R1与R2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R',哪种说法不正确:A.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所有属性。 B.R'属性应包括R1与R2的键属性。 C.R1与R2的键属性共同构成R'的键。 D.R'的属性应包括R自身定义的属性。 9.关于函数依赖的判断,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也一致,则有A → B成立。 B.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一致,在B上不一致,则A → B不成立。 C.若任意两元组在属性A上不可能一致,则不管在B上是否一致,有A → B成立。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Access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第三版)习题集答案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数据库(database)是存放数据的仓库,严格的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2.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

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和通信。 3. 说出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4. 什么是关系模型? 答: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5. 简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答: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建立和测试、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第2章 SQL 语言简介 1. 什么是SQL语言?SQL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答:SQL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

数据库系统。 SQL的特点和功能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个方面,SQL语言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简洁,语义明显,语法结构简单,直观易懂的特点。SQL语言即可以作为独立语言使用,用户可以在终端键盘上直接键入SQL命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也可以作为嵌入式语言,嵌入到其他高级语言中。 2. SQL语言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SQL语言包含4个部分: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DCL-Data Control Language) 3. 在联接查询中,包含哪几类联接?答:联接可分为3类: (1)内部联接(典型的联接运算,使用类似于 = 或 <> 的比较运算符)。内部联接使用比较运算符根据每个表的通用列中的值匹配两个表中的行。内部联接包括同等

VC++可视化程序设计入门

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系《可视化程序设计Visual C++》作业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计科1401 姓名:毛宗磊 学号:201422031026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王玉健

1、创建计算器 1、打开vc6.0编译环境,选择file新建选项,选择工程,选择MFC APPWIZARD(exe),设置工程名字和位置,选择建立对话框,完成基本设置。 2、添加静态文本、编辑框以及按钮,修改基本属性,如图所示 3、创建类向导,在members variables中添加代码,如图所示 4、点击求和按钮,函数的代码如下

5、点击归零按钮,设置代码如下 6、实验结果如下

2、设置背景颜色 1、在文件视图中找到Onpaint()函数,设置代码如下: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CPaintDC dc(this); dc.FillSolidRect(rect,RGB(10,20,180)); CDialog::OnPaint(); 2、设置完成后效果如下:

3、设置变色按钮功能 1、添加一个按钮,设置其基本属性 2、在头文件里定义几个控制颜色的变量 int m_nred; int m_ngreen; int m_nblue; 3、在变色按钮函数内添加如下代码: CColorDialog dlg; if(dlg.DoModal()==IDOK) { COLORREF color=dlg.GetColor(); m_nred=GetRValue(color); m_ngreen=GetGValue(color); m_nblue=GetBValue(color); Invalidate(); } 4、在绘图函数中修改几个变量的值 dc.FillSolidRect(rect,RGB(m_nred,m_ngreen,m_nblue)); 5、效果图如下 4、设置随机色 1、添加一个随机色按钮,设置基本属性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2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可视化基本流程

数据可视化基本流程 作为统计专业出身,学习数据可视化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次接触可视化是在大三上学期,学校特意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统计基础和编程能力的情况下,开设了一门数据可视化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利用SPSS、R语言编写程序,绘制出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形,比如箱线图,散点图,热力图等等,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整理成一份可视化报告。 上图是一张利用DataFocus制作的可视化大屏。 今天呢,主要是想通过自己的理解,结合所学的内容,简单整理出一些关于数据可视化的流程。数据可视化的主旨是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简单理解,就是将原本枯燥繁琐的数据,用更加生动形象且常人容易看懂的图形化方法表达出来。 这里给出的步骤不是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得出最终的可视化结果图,而是一种非常普遍适用的方法论。 可视化基本流程 可视化流程的基本步骤,就好像一个特殊的流水线,主要步骤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可视化流程的基本步骤,用文字表达就是:确定分析目标——收集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结论建议。而我们可以将可视化基本流程中的主要内容分成三大部分:采集、处理、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分析部分。

首先是确定分析目标。根据现阶段的热点时事或社会较关注的现象,确定此次可视化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设计贴合目标的问卷。 接下来是数据收集。依照第一步制定的目标,进行数据收集,可以直接从数据网站中下载所需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直接收集数据。 其次是数据处理。对第二步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筛去一些不可信的字段,对空白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可信度较低的问卷等。 最主要的是数据分析。这是可视化流程的核心,将数据进行全面且科学的分析,联系多个维度,根据类型敲定不同的分析思路,对应各个行业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最后是可视化呈现和提出结论建议。用户对最后呈现的可视化结果进行观察,直观的发现数据中的差异,从中提取出对应的信息,帮助公司运营提出科学的建议等。

《VB可视化程序设计》复习题

1、以下各项中不是VB语言特点的是()。 A 图文混排 B 可视化编程 C 事件驱动 D 结构化语言 2、以下各VB对象中不是控件的是()。 A 文本框 B 列表框 C 滚动条 D 输入框 3、以下VB对象没有Caption(标题)属性的是()。 A 窗体 B 文本框 C 标签 D 复选框 4、应用VB编写程序时,每个程序称为()。 A 窗体 B 工程 C 过程 D 函数 5、以下各项中是列表框方法的是()。 A AddItem B ListCount C ListIndex D Text 6、对于下列各项: ①工具箱②工程窗口③输入框④窗体窗口⑤属性窗口⑥工作表 不是Miccrosoft VB 6.0 的主界面中组成部分的有()。 A ①⑥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⑥ 7、在Miccrosoft VB 6.0中,要编写程序代码,必须打开()。 A 工具箱 B 窗体窗口 C 代码窗口 D 属性窗口 8、对于下列各项: ①编写代码②打印预览③调试运行④浏览网页⑤界面设计⑥属性设置 在Miccrosoft VB 6.0中编写VB语言程序的操作步骤顺序是()。 A ①④②③ B ⑤⑥①③ C ①⑥⑤③ D ⑤⑥③② 9、在VB程序中,某事件过程的首行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那么触发该过程执行的是()。 A 窗体载入事件 B 单选按钮单击事件 C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 D 窗体敲键事件 10、在VB程序中,某事件过程的首行是: Private Sub Option1_MouseDown( Button As Integer,Shift As Integer,X As Single,Y As Single ) 其中参数 Button 反映的是()。 A 鼠标点击速度 B 鼠标指针位置 C 鼠标单击或双击 D 鼠标左击或右击 11、在VB程序中,某事件过程的首行是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ss( KeyAscii As Integer ) , 其中参数KeyAscii()。 A 可判断是否按下了Shift健 B 可判断是否按下了回车键 C 返回按下的键位码 C 返回按下的键符码 12、下列的事件过程名中,表示“双击标签”事件的是()。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第五章

Exercise 5.1.1 As a set: Average = 2.37 As a bag: Average = 2.48 Exercise 5.1.2 As a set:

Average = 218 As a bag: Average = 215 Exercise 5.1.3a As a set:

As a bag: Exercise 5.1.3b πbore(Ships Classes) Exercise 5.1.4a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Given bags R and S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n and m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T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o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n + m + o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On the right-hand side: Given bags S and T where a tuple t appears m and o times respectively, the union of bags R and 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times. The further union of bag R with the tuple t appearing n times will have tuple t appear m + o + n times in the final result. For sets: This is a similar case when dealing with bags except the tuple t can only appear at most once in each set. The tuple t only appears in the result if all the sets have the tuple t. Otherwise, the tuple t will not appear in the result. Since we cannot have duplicates, the result only has at most one copy of the tuple t. Exercise 5.1.4b For bags: On the left-hand side: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运维管理 谁说高大上的机房不能炫!设备环境团队联合运营平台研发、网络、系统三、系统二等团队,历经一年的时间、7轮次需求细化讨论、11次版本更新,精雕细琢、倾尽洪荒之力打造了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视化平台!这是一个集才智美貌于一身,融合酷炫、可视等元素,高效、创新、高颜值的基础设施运维平台。平台包括两大功能模块: 一、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 为了整合基础设施运维大数据资源,设备环境团队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自主开发了基础设施运维数据模块,将分散的、手工维护的硬件设备、应用部署、机房资源和综合布线等各项基础环境资源的运维信息进行整合,累计整理各类数据10万多条,近50万字段,初步建成了IT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二、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 在全面、准确的运维数据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可视化模块解决了以前需要多个系统、多张excel表格或者报表进行耗时耗力的分析和比对才能获取的信息,用三维的形式在一张视图内呈现,改变了传统运维信息展现的方式,其所带来的运维效率的大幅提升、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等,已经不是简单的炫所能表达的。(一)机房环境可视化 以黑山扈机房实际场景为原型,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机房内三百多种型号的设备设施逐一采集信息、模型建模,从细节入手,设备模型精确到端口级,实现了机房内三千多个机柜级设备和四千多个机架级设备的精确建模,构建了多视角、多维度分层呈现的虚拟现实环境。 (二)资产管理可视化 资产管理可视化可在机房三维场景中直接查询并精确定位设备设施,两万多条资产数据自动更新,点一下鼠标,位置、外观、型号、系统应用、容量、端口使用等设备信息即时呈现,精准、详细。 (三)容量管理可视化 机房资源的容量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往往需要兼顾空间、配电、硬件资源等多维度因素。现在可以在可视化场景中将环境、资源、配电、设备资源、PUE等信息多维度集中展现,两万五千余条实时采集数据,基础资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只对着excel纸上谈兵了。 (四)运维管理可视化 联动一体化监控,硬件高等级事件自动定位至相关设备并显着提示,点击即可快速获取设备资产、运维(IP、系统、维护变更信息等)、配线连接等信息,有效提升故障定位、预判及处理效率。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 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 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 ◆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 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价格昂贵,在空间数据管理领域还不太适用; 基于对象关系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成为空间数据管理的主流 2、什么是GIS,什么是SDBMS?请阐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 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 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可视化程序设计(VB) ( 第1次 )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a=10:b=30 If a A. 10 B. 30 C. 10 30 D. 30 10 2. 语句X=X+1的正确含义是()。 A. 变量X的值与X+1的值相等 B. 将变量X的值存到X+1中去 C. 将变量X的值加1后复制给变量X D. 变量X的值为1 3. 复选框控件其Value属性的可取值是()。 A.

True和False B. 0和1 C. 1、2、3 D. 0、1、2 4. 语句Picture.Cirle(500,800),800能够在图片框Picture中画出的图形是()。 A. 圆弧 B. 椭圆 C. 圆 D. 扇形 5. 假定picture1和text1分别为图片框和文本框的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语句是()。 A. print 25

B. picture1.print 25 C. text1.print 25 D. debug.print 25 6. 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Frame1的框架(如图),若要把框架上显示的"Frame1"改为汉字"框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Frame1.Caption="框架" B. https://www.doczj.com/doc/8d6331686.html,="框架" C. Frame1.Text="框架" D. Frame1.Value="框架" 7. 要将单选按钮以图形的方式显示,需要设置的属性是()。 A. Style B. Value

C. Caption D. Enabled 8. 不能触发滚动条Change事件的操作是()。 A. 拖动滚动块 B. 单击两端箭头 C. 单击滚动块 D. 单击箭头与滚动块之间的滚动条 9. Sub过程与Function过程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 A. Sub过程可以使用Call语句或直接使用过程名调用,而Function过程不可以B. Function过程可以有参数,Sub过程不可以 C. 两种过程参数的传递方式不同

数据库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顾韵华

习题1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 1)数据结构化 在数据库系统中,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将整个组织的数据组织为一个整体;数据不再仅面向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的;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的,而且整体是结构化的,能较好地反映现实世界中各实体间的联系。这种整体结构化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性。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 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相同的数据不会多次重复出现,数据冗余度降低,并可避免由于数据冗余度大而带来的数据冲突问题。同时,当应用需求发生改变或增加时,只需重新选择不同的子集,或增加数据即可满足。 3)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 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降低了应用程序的维护成本。 4)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统一管理与控制,应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均经由DBMS 。DBMS 提供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并发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保护、数据库恢复。 2、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答:在计算机系统上引入数据库技术就构成一个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DBS 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DBS 首先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二是该系统的目标是存储数据并支持用户查询和更新所需要的数据。 3、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和用户组成。 4、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同时包含了二级映像,即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应用1…… 外模式A 外模式B 模式 应用2应用3应用4应用5…… 模式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内模式映像 数据库系统的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数据独立性。将外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将内模式与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有利于数据共享,减少了数据冗余。 (3)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不同的用户在各自的外模式下根据要求操作数据,只能对

《可视化程序设计(VB)》课程标准

《可视化程序设计(VB)》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可视化程序设计(VB)》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内涵,理解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重要概念,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建立起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了程序结构、算法的概念、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技巧和一些常用算法;能够阅读、理解源程序和设计解题流程的能力;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能编制出风格良好的程序;最后达到使用Visual Basic建立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的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任务教学为主的教学,学生经历做任务的过程,尝试在实践中学习程序设计的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构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程序设计的知识和结构原理分析、解决项目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敢于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质疑、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养成崇尚科学与热爱科技的精神,养成认真学习、勇于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精益求精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求真务实与乐于奉献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内容标准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 建议本课程采用以分组实践教学和小组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中应以简单、实用的案例或特定案例的部分功能支撑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以简单的实际案例或以实际案例的模拟作为训练题目。 在教学实施各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去思考,经常从反面提出问题,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在实践和小组讨论中主动探索,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与评价 1. 考核方法:围绕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将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教师和同学评价与自我评价、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2. 考核内容: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习态度、专业素养、作业和项目完成情况。 2. 考核形式: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任务与作业完成情况考核+期末考试 3. 考核标准: 项目实施过程考核:40%;任务与作业完成情况考核:20%;期末考试40%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 1. 教材选编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提供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实际。 2.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选编教材,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引出必须的理论知识,并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 选编的教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4. 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

SQLServer2008数据库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第1章数据库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D 6.B 7.A 8.B 9.B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A 18.D 19.B 20.B 21.A; D 22.A 23.C 24.D 25.B 26.B 27.B 28.D 29.B 30.B 二、填空题 1.概念;数据 2.属性 3.码 4.一对一联系;一对多(或多对一)联系;多对多联系 5.候选码 6.候选码 7.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8.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 9.实体;参照;用户定义的;实体;参照 10.空植 11.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12.准确了解并分析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尤其是用户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确定所要开发的应用系统的目标,产生用户和设计者都能接受的需求说明书,做为下一步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 13.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 14.将概念结构进一步转化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15.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三、指出以下各缩写的英文意思和中文意思 1.DB:DataBase 2.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3.RDBMS: 4.DBS:DataBase System 5.DBA: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6.NF:Normal Form 7.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四、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课后答案

Solutions Chapter 4

4.1.1 4.1.2 a) b)

In c we assume that a phone and address can only belong to a single customer (1-m relationship represented by arrow into customer).

In d we assume that an address can only belong to one customer and a phone can exist at only one address. If the multiplicity of above relationships were m-to-n, the entity set becomes weak and the key ssNo of customers will be needed as part of the composite key of the entity set. In c&d, we convert attributes phones and addresses to entity sets. Since entity sets often become relations in relational design, we must consider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s. Instead of querying multiple tables where key values are duplicated, we can also modify attributes: (i) Phones attribute can be converted into HomePhone, OfficePhone and CellPhone. (ii) A multivalued attribute such as alias can be kept as an attribute where a single column can be used in relational design i.e. concatenate all values. SQL allows a query "like '%Junius%'" to search the multiple values in a column alias.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报告

可视化程序设计 课 程 报 告 学号:141096111 姓名:潘攀 完成时间:2015年11月5号

报告要求: 1-完成3章实验报告; 2-每章实验报告包含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总结;3-含关键代码,运行截图,特色功能重点表述并加粗突出; 4-报告杜绝抄袭、雷同,若有此行为,取消成绩。 5-可以双面打印。 评分标准: 平时成绩(30%) 报告完成度(50%) 特色功能(20%) 备注 总评

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掌握的定义类和创建对象的方法。 2、区分类的不同数据成员,包括常量、字段和属性的定义方法,并学会控制其可访问性。 3、掌握类的方法成员的声明与调用,理解各种参数在方法中的意义及使用。 4、理解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要求 1、熟悉2010的基本操作方法。 2、认真阅读本章相关内容,尤其是案列。 3、实验前进行程序设计,完成源程序的编写任务。 4、反复操作,直到不需要参考教材、能熟练操作为止。 三、实验内容、关键代码及截图 1、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输入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单击添加按钮,显示该联系人的相应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输入"; ; } { = ; } } { { ( "") "未输入"; ; } { = ; } } () { ("姓名:{0}\n电话:{1}\:{2}", , , ); } } }

2、自定义一个时间类。该类包含小时、分、秒字段与属性,具有秒增加1秒的方法。(增加特色部分为所显示的24小时制转换为12小时制) { ; ; ; () { = ; = ; = ; } ( h, m, s) { = h; = m; = s;} { { ( ) ; } } { { ( ); } }

《VB程序设计基本》教学活动大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报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考试科目: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 考试代码:806 考试参考书:向珏良.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是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设计平台和编程工具。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精通一种可视化平台及其软件开发技术,能按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具体的软件编码和设计。要求考生学会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的使用,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方式,能够设计、编制、调试实用的可视化程序。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VB基本知识 1.VB的特点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2)程序界面的可视化设计

(3)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机制 2.VB的集成开发环境 了解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环境界面 3.VB中对象的概念及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VB中的基本概念:对象、对象的属性、对象的事件及其事件过程、对象的方法、工程。 复习重点: ●理解VB程序的基本特点,VB与其他可视化程序的区别; ●掌握和了解VB的开发环境; ●理解对象的概念,知道对象的三要素,了解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和面向 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第二章基本控件的可视化设计 1.标签、命令按钮、文本框 标签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命令按钮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文本框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2.复选框、单选框、框架 复选框、单选框、框架的主要属性、使用方法、所响应的事件,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设计程序界面。 3.组合框、列表框、滚动条 组合框、列表框、滚动条主要属性及方法的运用。 复习重点: ●一些常用的基本控件相关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标签、命令按钮、文本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