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分析报告

课程分析报告

课程分析报告
课程分析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课程考核分析报告

(—学年第学期)

填表时间:年月日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考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专业考察 学时/学分:64/2 授课学期:5 先修课程:商业广告设计 后读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科)、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 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与设计系(广告视传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科、广告设计与策划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专业考察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通过专业考察,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考察中,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专业综合修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按照学院相关文件制订专业考察计划,要求具备详实的行动计划,并交系务会讨论再由系部主任签字后报学院有关部门备案方可实施。 2.外出考察前,学生应与领队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确保安全。 3.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各专业小组,作专题考察,既要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也要有详实的记录和体验,最后形成一篇考察报告。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五、教材及参考书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六、考核办法: 根据毕业考察与调研的具体情况由教师指定。 1、理论考察成绩占40%;实地考察成绩占60%,两次成绩合计为一个成绩。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标准见附表一)。凡获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规定学分。 3、评定成绩的步骤为:学生填写个人鉴定,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及成绩。 4、考察结束后将下列材料及时上报:(1)实习日记(2)指导教师鉴定。 附一:专业考察成绩评定标准 优: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充实、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良:学习态度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中: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领悟深刻。 及格:考察日记规范,对专业实践知识基本掌握 不及格:学习态度不认真,考察日记不完整,对专业实践知识不能完全掌握 执笔:闵晓杰 审定:艺术与设计系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机器学习 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Learning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总学时:36 (讲课:28 ,实验:8 )学分:2 大纲撰写人:大纲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如假设空间、采样理论、计算学习理论,以及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所了解。 二、对选课学生的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事先受过基本编程训练,熟悉C/C++或Matlab编程语言,具有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和概率统计方面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200字左右的概述,然后给出各“章”“节”目录及内容简介)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 a)损失函数、错分率的最小化、期望损失的最小化等 b)相对熵、互信息 2.概率分布: a)高斯分布、混合高斯分布、Dirichlet分布、beta分布等 b)指数分布族:最大似然估计、充分统计量、共轭先验、无信息先验等 c)非参数方法:核密度估计、近邻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 a)线性基函数模型 b)贝叶斯线性回归 c)贝叶斯模型比较 4.分类的线性模型: a)判别函数:二分类和多分类的Fisher线性判别 b)概率生成模型:连续输入、离散特征 5.核方法: a)对偶表示

b)构造核函数 c)径向基函数网络:Nadaraya-Watson模型 d)高斯过程:高斯过程模型用于回归和分类、Laplace逼近、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6.支持向量机: a)最大边缘分类器:历史回顾 b)用于多分类和回归的支持向量机:几何背景、各种变种 c)统计学习理论简介:Vapnik等人的工作 7.图模型: a)贝叶斯网络 b)Markov随机场:条件独立、因子分解 c)图模型中的推断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 a)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最大似然估计、EM算法 b)EM一般算法及其应用:贝叶斯线性回归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 a)隐Markov模型:向前-向后算法、Viterbi算法、Baum-Welch算法等 b)条件随机场及其应用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1.决策论与信息论基础(2学时):了解并掌握统计决策理论和信息论的基础知识。 2.概率分布(3学时):熟悉常见的分布,熟练掌握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学会利用无信息先 验和共轭先验简化计算,了解一些常用的非参数方法。 3.回归的线性模型(3学时):掌握线性回归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R中有关回归的程序 包,并能将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分类的线性模型(3学时):对分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5.核方法(3学时):了解核方法的最新进展,熟练掌握核函数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6.支持向量机(4学时):掌握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面对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学 会使用支持向量机,粗略了解统计学习理论。 7.图模型(4学时):从建模到算法实现。 8.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3学时):掌握EM算 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EM算法。 9.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3学时):掌握隐Markov模型的几个经典算法,学 会利用隐Markov模型和条件随机场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等。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2.Mitchell, T. M. (1997) Machine Learning,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六、必要的说明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学分: 课程类别:适用专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 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名称》参考教案设计 (“课程思政”版) 授课要点: 教学周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二、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三、教学策略与条件要求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例如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策略手段,以及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条件需求,如多媒体、现场参观等。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音乐学专业导论》是音乐学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以及考研课程、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技术刊物,技术权威,参考书目、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的介绍,并了解本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校内教师的职业成就和承担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专业导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在一定阶段内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掌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基本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组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以及专业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通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本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的刊物,权威、参考书目;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和本院系的其他专业的联系;了解四年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及学分绩点的含义: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环节学分、课外学分是多少。并以此来帮助完成本科专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了解考研课程、本专业前沿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该专业在本地的发展、就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和技能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顺利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知识结构,使个人发展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延展性。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音乐专业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参考:《2013级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2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10学分:0.5 学分执笔人:吕雄飞审定人:张东青审批人:郭明良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分析了本专业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结构等相关内容;阐述了电气工程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本课程作为电子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在不涉及过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起到“导航”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2学时) 1、了解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2、了解电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二)电力系统简介(2学时) 1、了解电力系统简介 2、了解发电厂 3、了解电力网 4、了解电力应用 5、了解电力市场简介 (三)电力电子技术简介(4学时) 1、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2、电力电子技术在将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3、电力电子技术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4、电力电子技术在送电工程中的应用 (四)电气工程新技术应用(2学时) 1、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发软件 2、了解磁悬浮列车技术 三、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成绩占50%;课堂回答问题占15%;出勤占15%;课后应用作业占20%。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中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同时,教学中穿插应用实例,增加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电子教案。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六、参考书 1、贾文超编著,《电气工程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范瑜主编,《电气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七、说明 1、本大纲适用一表和二表学生,可以根据参考教材适当的增加和减少部分内容; 2、本大纲是依据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可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形成整体认识。 . .

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传播学(围棋)】 课程性质:【系级专业课程】 开课院系:新闻传播学院 使用教材: 教材【《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罗伯特·斯莱文,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教育心理学》,张承芬,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3、《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课程网站网址: 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此处概述课程的研究对象及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总体了解。(300-400字)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育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过百年发展形成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拥有扎实的教育心理学学术功底,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工作,也有利于指导自身的学习,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和毕生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把握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形成良好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掌握主要研究方法,增强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具备开展教育活动研究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 此处给出该课程的选课建议,例如适合专业、年级、学习基础要求等建议。 本课程适用于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也适用于职业发展中涉及教学教育工作和欲从事教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学生学习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必填项)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课程设计课程代码:4620 一、课程基本信息 预修课程: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本)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它是检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独立的完成好综合设计实验。它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让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有效结合,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的过程、方法和具体步骤,从技术的角度培养运用计算机语言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复习、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进行融合、贯穿,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性设计以“综合任务”为主体,(有条件的采用“项目小组”形式进行实验)。课程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方向、原理与方法、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开发工具应用技巧、应用软件开发流程。 本课程4学分,建议综合设计实验进行过程至少72学时。 指定教材及参考书: 《Visual Basic课程设计》王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版 《软件工程》张海藩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编系列教材)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基本概念,了解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掌握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一种以上常用软件开发工具,初步具有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 1、理解并掌握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软件的完整过程; 2、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方法及程序实现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码习惯,使其逐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改进程序的质量;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相应技术文档的编写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紧密相关,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 1、测试课程范围 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及应用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学习、理解、运用

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及管理规定

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文件 穗蓝技〔0000〕00号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及管理规定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落实《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和考核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管理,特制订如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及管理规定。 一、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地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服从课程结构与《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的整体要求。 2、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坚持系统性、发展性、和实用性三原则,确立素质、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相应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中因各自专业特点和课程结构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在编制《教学大

纲/课程标准》时要注意根据专业要求和课时安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4、随着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以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有时需要进行课程开发,新课程开发时,须要先进行企业调研,依照职业岗位要求,制订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后再确定使用教材或编写校本教材。不能是先定教材,再依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三、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确定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和要求。 2、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基本要求,把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 3、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标准内容和评价建议。 4、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写,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印发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为编写依据。 四、编写《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程序 1、专题调研 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合适的企业或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等所必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调研。填写专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参见附表一),形成课程职业分析资料。 2、构建设计 根据职业分析资料,结合专业教学规律和本校实际,在教学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本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框架)。依据职业能力和相应的工作任务的类别,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设计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学习“情境”。依据工作任务要求和课程内容要求设计相关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新)

《教育学》教学大纲 Pedagogy 一、说明部分 (一)《教育学》的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林永惠,路玉才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师范类本科专业学生 (三)《教育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育学》课程是我校师范专业本专科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它对实现我校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对合格的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心理学》、《学科教育学》、《中小学学科教材教法》等共同构成了我校师范类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对教育功能有清晰的认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和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技能,明确教师的责任,初步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掌握教育规律,学习并尝试运用教育规律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

(四)《教育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30%)+考试(70%);具体的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二、教学大纲正文: 开篇导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教师职业的介绍,让学生对教师职业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理解选择教师职业主要是为了促进人性的最优化发展,也是师范生未来职业倾向的首要选择。结合学习本门课程意义的介绍,为师范生进一步树立坚强而科学的教育观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教师职业选择的理由探讨,难点是《教育学》课程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阐述 主要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一、当代优秀或先进教师典型事迹介绍; 二、课堂讨论与分享——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由; 三、学习《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优秀或先进教师典型事迹,授课教师课根据自己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领域的教师进行介绍。 教学小结: 教师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中外教育史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式的教育家,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社会赋予师范生的光荣使命。

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对象 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二、本课程任务、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紧密配合,课程设计按项目进行,加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习内容:指定号数纱线的工艺设计、上机试纺、质量检验。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将每个班分为两组,分头进行上述内容,一周后,两组交换,使全班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上述内容。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先修纺织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纺纱学,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四、内容 1.了解纯棉普梳纱的质量要求和工艺设计要领。 2.熟悉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的传动特点,操作规则。3.根据指定的纺纱任务设定工艺参数(并合数、捻系数等),确定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的变换齿轮、罗拉隔距。 4.按照工艺流程加工出指定号数的纱线。 5.对加工出的纱线进行质量评定(根据国家标准对纱线进行品等检验) 五、考核 按时上交100米纯棉普梳纱及上机试纺的工艺方案,纱线品等检验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讲义 序:专业课程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实验性教学环节,在两周的时间内,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学习内容:指定号数纱线的工艺设计、上机试纺、质量检验。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情况,将每个班分为两组,分头进行上述内容,一周后,两组交换,使全班每位学生都能完成上述内容。 一.任务:利用AS181A型梳棉机、AS271型并条机、AS511A型细纱机纺出指定号数的纱线。由于AS181A型梳棉机的加工特点(输出棉网重叠卷绕),为控制输出棉层的号数,应首先控制喂入的原料量,根据长期测定的该机的落棉率数据,即可得知输出棉层的号数。计 算方法如下:测定原料的回潮率为W 实 %。 W 实%= 干 干 实 G G G-×100% (A) G 实=G 干 (1+W 实 )(B) G 干= 实 实 W G +1 (C) 式中:W 实 :原料的实际回潮率。 G 实 :原料的实际重量。 G 干 :原料的干燥重量。 测定AS181A型梳棉机的落棉率或查找该机台的历史资料,落棉率用A%表示。假设:喂入梳棉机的原料重量为M克(湿重) 则:输出棉层的重量为M’=M(1-A%)(湿重) 输出棉层的干重为M 干= 实 W M +1 "= 实 ) ( W A M + - 1 % 1 棉卷卷绕滚筒直径D=242毫米,周长L=242×3.14=759.88≈760毫米。 梳棉机输出的棉层的号数T 梳 tex = L W M) (公 干 + ?1×1000×1000 = L A M) (% 1-× 实 公 W W + + 1 1×1000×1000 (D) 将加工好的梳棉棉层喂入并条机加工成棉条,要求在并条机上加工三次:第一道并条:并合数n1=1 牵伸倍数e1=e1 第一道并条加工后输出的棉条号数为:T 1 并= 1 1 e n T tex? 梳 第二道并条:并合数n2=5 牵伸倍数e2=e2 第二道并条加工后输出的棉条号数为:T 2 并= 2 2 1 e n T? 并= 2 1 2 1 e e n n T tex ? ? ? 梳 第三道并条:并合数n3=10 牵伸倍数e3=e3

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SJQU-QR-JW-033(A0) 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网页设计】 【Webpage Design】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2050100】 课程学分:【3】 面向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课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使用教材:【网页设计与制作(HTML5+CSS3),矫桂娥,中国铁道出版社,第1版2017.10.】 参考书目:【HTML5+CSS3网页开发实战精解,杨习伟,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1.】 【HTML5+CSS3+JavaScript网页设计案例教程,刘玉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4版2015.12】 【CSS设计彻底研究温谦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 2010.7】 课程网站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8d6902706.html,/G2S/Template/View.aspx?courseId=26773&topMenuId=71462&ac tion=view&type=&name=&menuType=1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2050175(2),高等数学A 010001(5),多媒体技术2050125(3)】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均为实践学时),为后续的Web应用开发课程提供必要的标记语言以及样式表现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设计与制作前端页面 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课程主要学习网站建设基础知识,包括Web 前端、Web服务器等基本概念、html5标记语言、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 cs5.5、CSS3样式表、 html5+css3页面布局及设计制作、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基本应用等。 三、选课建议 该课程适合有一定的平面图处理、计算机基本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期进行选修。

制定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文件和材料.

关于制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体现, 它不仅体现出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 置的综合功效和结构特征, 而且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制订规范的、科学的课程教学大纲, 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有效执行, 人才培养目标得以最终实 现的重点和关键。各教学单位必须充分重视,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和指导本单位各教研室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 一、制订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 1. 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要注意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要面向社会, 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 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 善于继承和创新, 吸收国内外各项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 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首先要根据本门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规定出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等。 3. 尊重学科特点,注重改革创新。在尊重学科特点,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严肃性的基础上, 要 敢于大胆革新和创造。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时数的有限性的矛盾, 科学地精减和更新教学内容, 如减少与相关课程间的重复内容, 删除与专业培养目 标关系不大的内容, 增添学科前沿知识内容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内容等。 4.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训练环节。课堂讲授要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教学大纲应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加强教学中的实践及训练环节,把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实习课以及作业、考试进行合理配置, 真正做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此外,还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二、制订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

关于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评估指标的要求,特决定对我院各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毕业论文(设计)等格式作出指导性要求,请各教学单位参照执行。 附:1.关于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2. 关于对教案和讲稿统一规范的通知 3.关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化的通知 教务处 2005年12月11日

关于《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课程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法规,是教师教学和进行课程质量评估的依据,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我院大部分课程虽以前制定了教学大纲,但还不够完善、规范。为了进一步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评估指标的要求,特决定进行我院《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化建设,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化编写与修改标准,一律以此次下发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为准(见附件); 二、已制定了教学大纲的课程,请各教研室认真组织教师按进行讨论,严格按规范的基本格式和要求进行修订; 三、未制定教学大纲的课程,请各教研室认真组织教师按专业教学计划对课程的基本要求,制订合乎规范的教学大纲; 四、同门课程本、专科的《教学大纳》按不同培养要求分别制订。 附:《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要求 教务处 2005年12月11日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要求 课程名称: 本课程适用专业,本(专)科用,总学时: 一、说明: l、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方法,培养何种能力,达到什么目的,学科前沿知识介绍等内容。) 3、教法特点说明: 二、课型学时分配: 三、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一: 学时: l、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及要求: (注明掌握内容A,理解内容B,了解内容C): 3、重点、难点: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说明(讲授、自学讨论、图表模型、演示、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教学基本内容二:、学时: …… 四、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编号:;实验题目;学时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编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教学大纲应有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成为教材选用及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检查和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2、教学大纲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目标,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培养的能力、具备的素质为主线,科学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搭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避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参考书进行编写。其中,有国家指导意见的课程,应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编写。 3、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各教研室或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及本审定意见,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4、教学大纲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逻辑顺序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准确,学时分配合理;如对教学方式方法有建议,可进行总体阐述或在各部分中阐述。 5、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符合统一规范。字体、字号规格统一。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杜绝错别字。正式文稿应删除课程不需要的多余栏目(即该大纲未涉及或无内容的栏目)。 二、理论(含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1、基本信息 应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并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1)中文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匹配,且相互统一。 (2)英文名称: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规范、准确翻译中文课程名。 (3)开课学院:教学单位全称。未纳入学院的教研室则填写教研室名。 (4)属性:选择填写“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一。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为“理论”类课程,以实验授课为主的课程为“实验”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适应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中的静定部分、土木工程材料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梁兴文、史庆轩、李晓文、李方圆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概论 内容: 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1)分类 (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3)主要优点、缺点 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1)发展概况 (2)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概况 (3)展望 3.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 1.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 2.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土木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3.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 1.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2.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的条件。 第2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内容: 1.钢筋 (1)钢筋的品种和级别 (2)钢筋的强度与变形 (3)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4)冷加工钢筋的性能 (5)钢筋的疲劳性能 (6)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要求 2.混凝土 (1)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cu f 、c f 、t f )、单轴向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轴向受压时的变形模量、轴向受拉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2)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变形(简述) (3)混凝土的疲劳性能 (4)混凝土的徐变 (5)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 (6)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简介 3.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1)粘结的定义与重要性 (2)粘结力的组成 (3)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 基本要求: 1.钢筋 (1)熟悉钢筋的品种和级别。 (2)掌握钢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3)了解钢筋的冷加工性能、重复荷载下钢筋的疲劳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2.混凝土 (1)熟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及相互间的关系。 (2)掌握单轴向受压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及其数学模型。 (3)熟悉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概念。 (4)了解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以及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的概念。 (5)熟悉混凝土徐变、收缩与膨胀的概念。 (6)了解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1)掌握粘结的定义、粘结力的组成、粘结应力的分布、粘结应力与相对滑移的关系等概念。 (2)掌握基本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要求。 重点:

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docx

《职业技能培训》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实验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考证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的技巧,能够熟练使用产品销售技巧,并且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相关技巧的学习,能在《营销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销售技巧,具备一名合格营销人员的素质。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习与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能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细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市场营销4P组合,具备产品销售的能力,能够做好客户的管理工作。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达到“营销员”的专业水平。 四、实验项目和学时分配

五、实验项目主要内容 1、市场分析:介绍市场调研的方法;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2、营销策划:介绍如何制定区域市场计划;详细介绍产品决策、定价决策、渠道决策和促销决策的技巧。 3、产品销售:介绍拜访与接近顾客的技巧;商务洽谈的技巧;试行订约的技巧;货品管理方法。 4、客户管理:介绍客户服务管理方法;客户信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5、实训内容: 实训一市场调研 实训二了解消费购买行为和消费心理 实训三找准目标市场,实施市场定位 实训四手机市场价格策划 实训五销售渠道的评析及设计 实训六校园模拟宣传 实训七方颖文的初次拜访 实训八如何取得李先生的引荐 实训九朱荣光如何才能双赢 实训十如何处理顾客的异议 六、考核方式、方法 以通过一级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为考核合格依据。 七、使用教材及实验指导书、主要参考书 1、本大纲规定课程内容以课堂学习和实训训练相结合。 2、本课程应配合《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一起,作为系统的考证学习。 3、《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一级营销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关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

关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订教材、测量和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为科学、合理、规范地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与修订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教学大纲是对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编制教学大纲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为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服务。 2、教学大纲应从整体上规定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 3、教学大纲还应安排教学时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以及作业量、测验、考试要求,提出适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和指导等。 4、编制教学大纲,要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时数,从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改革精神,积极吸取已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吸收学科专业的新知识、新内容,注重各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并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内容组成 教学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说明部分:主要概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内容范围及基本要求,安排教学进度,提出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对选讲内容作出说明等。 2、本文部分:规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列出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和时数;实验、实习、参观等各种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时数。 3列出教学参考书目,提出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三、格式要求 1、课程教学大纲一律使用Word录入排版,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为2.2cm,左、右为2.5cm。 2、明确标出课程名称与适用专业。 3、说明部分: ⑴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对实现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40031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学分:3.5 总学时:56 课内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本科 参考教材:余志武、袁锦根主编.《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三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后继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修专业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利用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构件基本知识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设计,培养学生进行单项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复杂结构的设计和研究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房屋建立整体概念,了解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设计原则;掌握结构骨架的组成,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结构内力分析、荷载计算和内力组合,结构构造设计和施工图绘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选取结构方案的训练。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建筑结构常用形式;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混凝土楼盖 混凝土楼盖的分类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楼盖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步骤和要求;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原则; 单向板肋梁楼盖连续梁(板)弹性理论计算简图; 荷载传递及其最不利位置布置,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塑性铰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连续梁(板)中的应用; 折算荷载,弯矩调幅与内力重分布;

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单向板及主、次梁截面设计的计算要点和构造要求; 单区格双向板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 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 塑性铰线与双向板的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和配筋构造要求; 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破坏过程、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 装配式楼盖构件的选择、布置与连接构造; 楼梯的形式及选用、计算及构造; 现浇空心楼盖受力性能、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要点。 第三章单层工业厂房 单层厂房的分类及其特点; 装配式单层厂房的组成、构件选型和结构布置; 柱网、变形缝的布置; 支撑的作用及布置原则; 排架的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及荷载效应组合; 纵向柱距不等排架、有附属跨排架以及复式排架的内力简化计算;剪力分配法和力法在排架内力计算中的应用; 排架的空间作用; 单层厂房柱和牛腿的配筋计算与设计构造要求; 柱下独立基础的型式、设计内容、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 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简介。 第四章多层框架结构 多层与高层房屋的划分; 多层与高层房屋的方案选择和结构设计原则; 多层框架结构的形式与结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与荷载计算;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近似计算方法;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的简化计算方法; 多层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设计要点和构造要求; 多层框架结构基础的常用型式、选择及其计算; 多层框架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章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应用范围和研发趋势; 砖石、砂浆的种类、力学性质和强度等级; 砌体的种类、轴压砌体的破坏特点和应力状态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