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4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4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4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4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教学准备:

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教学过程:

活动1:感受滑动摩擦力

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拖,感受滑动摩擦力。引入新课。

活动2: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如何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活动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对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活动4: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

四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5: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活动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两个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主要教学环节:本设计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讨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及如何比较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盐类的水解(选修4)(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选修4)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2倍 答案:D 解题思路:A.盐类的水解是盐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酸根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A正确; B.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建立起水解平衡,B正确;C.盐类的水解可能导致溶液中c(H+)≠c(OH-),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盐的水解也可能使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溶液,C正确;D.在Na2CO3溶液中,一部分CO32-会水解生成HCO3-,导致c(CO32-)减小,所以c(Na+)是c(CO32-)的2倍多,D错误。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2.浓度均相同的①Ba(OH)2②Na2SO3③FeCl3④KCl⑤H2SO4五种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⑤③④②① C.⑤④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答案:B 解题思路:这五种溶液中, 酸性溶液:③FeCl3溶液中,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⑤H2SO4为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中性溶液:④KCl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 碱性溶液:①Ba(OH)2为强碱,其水溶液显碱性,②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又因为这五种溶液的浓度相同,而强酸强碱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一般的水解反应进行得不够彻底,所以pH值由小到大为:⑤③④②①。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3.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1,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则( )

选修4 第三章 盐类的水解 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回忆提问】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 盐的分类按组成分:正盐 2.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 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3.按溶解性分:易溶性盐微溶性盐难溶性盐 【演示】用pH试纸检验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NaCl、Na 2CO 3 、 Na 2 HCO 3 、NH 4 Cl、 Na 2 SO 4 、CH 3 COONa、(NH 4 ) 2 SO 4 (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1.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 3 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 3 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 3COONa溶于水时,CH 3 COONa电离出的CH 3 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 成难电离的CH 3 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小结】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分析Na 2CO 3 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 2CO 3 的水解 第一步:CO 32- + H 2 O HCO 3 - + OH-(主要) 第二步:HCO 3- + H 2 O H 2 CO 3 + 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第四节 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2.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物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危害性很大,造成生命财产等损失。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学生通过读图2.48和图2.49,说出我国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浸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分布在东南沿海。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水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使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问题、实验、讨论、分析、归纳、讲解、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CH3COONa、NH4Cl、NaCl、Na2CO3、NaHCO3、Al2(SO4)3、KNO3、蒸馏水、试管、玻璃棒、pH试纸 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的H+和OH-浓度分别有什么关系? [生]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碱溶液中H+浓度小于OH-浓度。 [师]那么盐溶液中H+和OH-浓度是否一定相等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pH试纸测量一下你面前所放的CH3COONa、NH4Cl、NaCl三种盐溶液的pH。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pH试纸] [问]这三种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生]不是。 [师]你们测定的结果是什么? [生]CH3COONa溶液pH>7显碱性,NH4Cl溶液pH<7显酸性,NaCl溶液pH=7,呈中性。[过渡]我们知道盐溶液中的H+和OH-都来源于水,而水本身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呈中性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的水解 [师]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酸碱反应的产物,那么CH3COONa是由什么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生]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师]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是强碱,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强碱弱酸盐。请同学们写出 CH3COON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电离情况。 [指定学生板演]H2O H++OH- CH3COONa====CH3COO-+Na+ [讲述]从这两个电离方程式可看出,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H+、OH-、CH3COO -、Na+四种离子,由于NaOH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电离,所以溶液中的OH-与Na+不 会结合,不影响水的电离,但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的CH3COO-和H+可结合成难电离的CH3COOH分子,消耗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那么CH3COO-与H+会不会无限减小,直至其中一种离子消耗完呢?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盐类的水解》教案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把盐理解成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的)。 强酸强碱 1.强酸强碱盐酸碱生成的盐 2.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 3.弱酸强碱盐 4.弱酸弱碱盐 显酸性的盐Al2(SO4)3溶液 NH4Cl溶液 显碱性的盐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显中性的盐NaCl溶液 KNO3溶液

[教学投影] (配合动画)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中性,而有的盐溶液却显酸性或碱性呢? 分析过程: NH 4Cl 溶液 NH 4Cl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NH 4Cl === NH 4+ + Cl -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NH 3H 2O NH 4+与OH - 结合生成的NH 3·H 2O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H +) > c(OH -),所以溶液显酸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NH 4Cl +H 2O NH 3·H 2O + HCl 离子方程式: NH 4+ +H 2O NH 3·H 2O + H + 3 CH 3COONa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CH 3COONa === CH 3COO - + Na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CH 3CH 3COO -与H + 结合生成的CH 3COO -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 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OH -) c > (H +),所以溶液显碱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CH 3COONa +H 2O CH 3COOH + NaOH

离子方程式:CH3COO- +H O CH3COOH + OH- 2 1、盐类的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盐组成中的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3、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四节国的生物灾害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 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 而积之…… 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 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蝗虫 (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 (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4)防治: 化学防治:包括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撒放毒锌等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牧鸡食蝗和微孢子虫灭蝗等方法。 2.水稻螟虫 (1)特点: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水稻螟虫在我国的发生范围正在扩大,暴发频率增高,危害不断加重,而且有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2)危害:从幼虫起就能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营养物质,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3)防治:

①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②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③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 3.黏虫 (1)危害对象:黏虫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甜菜、白菜等。 (2)危害:黏虫危害严重时,可将农作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3)发生与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四次大规模黏虫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4)防治: ①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等。 ②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③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喷洒农药。 4.松毛虫 (1)危害对象: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2)特点:危害大,每年松毛虫成灾面积约200万公顷,减少林木产量300万立方米。 (3)危害: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农作物虫害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的蝗灾 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 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120学时)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编写单位:信息技术系通信、电子教研室 编写人:蒋雯雯 审批:李明燕 编写日期:2007 年07月 修订日期:2011年03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学时数:120学时 适应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我院普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通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测量仪器等)的基础,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通信、电子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前期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1.知识目标: 简单直流电路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2.职业技能目标: 电路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电路图识图能力,并能在电工操作台上正确连接电路;能够对实际直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能够对实际交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安全用电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耐心细致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信息获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 教学要求:本课程应适应电路内容的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着重介绍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力求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适当淡化手工计算的技巧,并根据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每章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测量,同时加入16个(包括5个选做)电路的实践操作实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教、学、做”的统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教学目的: 1.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参考教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反应的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分析。 2.了解水解原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类盐的水解规律分析、各类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的分析,掌握判断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规律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提高运用弱酸和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盐类水解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多姿多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 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3)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 (4)教学建议 盐类的水解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盐类的水解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是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盐类水解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使盐类水解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本节是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几点应用,关键是应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经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案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if !supportLists]-- 1、!--[endif]--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if !supportLists]-- 1、!--[endif]--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if !supportLists]-- 2、!--[endif]--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if !supportLists]-- 1、!--[endif]-- 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if !supportLists]-- 2、!--[endif]--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if !supportLists]-- 1、!--[endif]-- 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if !supportLists]-- 2、!--[endif]-- 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新课标第一网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第1章教案电路分析基础分析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1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 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路,人为任意设定的电路变量的方向,如图(b)所示。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 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 强酸强碱盐,NaCI、K2SQ ②强酸弱碱盐,FeCb、NH4CI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教案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 专题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复习目标: 1.会分析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复习重点: 1.知道串、并联电路特点. 2.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复习难点: 1.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课堂教学: 一、知识储备 1.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变形式: 3.判断电路连接——可以先简化电路,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图1) 2 121211 11R R R U U U I I I + ===+=电阻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R U I =U R IR U ==2 1 2 1 2 1 R R R U U U I I I 电阻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4)。 的电流; 的电流; 如何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方法一: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 . 方法二:回路法——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构成一个回 路,而且该回路上没有电源,则电压表就测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如图6). 两端的电压. 二、动态电路的类型及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 阻 的变化. 例1.如图7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 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先看好开关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最好画 出等效 电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针对练习:如图8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 和R 2是 联,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如图9所示电路中,灯泡L 1和L 2是 联,当 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 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 图4 图5 图6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讲解盐类水解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总结方法—拓宽加深”几个步骤,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归纳、讲解、总结等。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盐类的水解,了解到不同的盐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是不一样的,这是由它的组成所决定的。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我们还学习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今天我们就上节课的内容深入探讨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板书]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 [思考]为什么纯碱的热溶液的去污效果比冷的好? [引导,得出结论] 外因:1.温度:由于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浓度减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夏特列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3.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FeCl3水解。 4.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I.加酸或碱: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 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加碱抑制水解,加酸促进水解。 II.加盐溶液:加强酸的酸式盐溶液——相当于加酸; 加强酸强碱盐溶液——相当于加水; 加可水解的盐的溶液——显同性,抑制;显异性,促进。 如:Al3+与HCO-3、CO2—3、HS-、S2—、AlO-2;Fe3+与HCO-3、CO2—3、AlO-2;NH+4与SiO2—3等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趋于完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 [例题]利用上述所学知识填写下表,FeCl3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Fe3++3H 2O Fe(OH)3+3H+ΔH>0,请填写下表不同条件下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 [过渡]水解反应有什么应用呢? [引入]大家知道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吗?它就是利用Al2(SO4)3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灭火的。那么Al2(SO4)3和NaHCO3是怎么反应的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新课标第一网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3、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西伯利亚,大致沿东南方向运动。 4、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 5、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过度: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活动二:展示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我国超过8级的大地震位于哪几个省区? 超过8级大地震位于、、、。

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2.4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灾常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课前准备 我国自然灾害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

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3)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对森林、农田、道路、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火山喷发,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物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危害性很大,造成生命财产等损失。(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学生通过读图2.48和图 2.49,说出我国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浸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以分布在东南沿海。 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华北地区降水量少,但是人口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尤其是春季降水少,所以容易引发旱灾。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夏季风来自东南部辽阔的海洋,带来大量降水。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地形坡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三)防灾减灾 1.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面对灾害我国做了哪些防灾减灾的工作?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P58~P59,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我国在多方面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遥感卫星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在西北和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营造了防护林;建设了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在灾害发生时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这些都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2.学生讨论当灾害来临时,要怎样做,才可以有效避灾? ①洪水应急措施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和山丘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被倒塌电杆上的电线击中。 ②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③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