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B项强加因果,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将原文的主语“医生”偷换成“中医疗法”。

2.A【解析】A项“借助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对病人进行诊断”借助的是外物而非“身体语言”,不符合文中“体贴”的意思。

3.A【解析】A项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

4.C【解析】C项“走”是“使……逃跑”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

用等。

5.D

6.A【解析】A项是第二年,被封为长平侯。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7.(1)赵信给单于出计谋说:“汉朝军队就是度过大漠,兵马也很疲乏了,我们可以坐收俘虏。”于是单于把辎重都运送到北方很远的地方,只将精兵布署在沙漠北面等待汉军。

(2)正赶上太阳将要落山,刮起了大风,沙石扑面,两军互相看不见,汉军增加左右两侧部队包抄单于。

8.风雨,一方面指自然风雨,另一方面指社会风雨,即朝代的更替变迁。佳节良辰,本可畅快游乐,但转眼难道就没有风雨吗?(2分)这种忧愁风雨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心境,(2分)表现出作者因国破家亡而生发的痛苦孤寂之情。(2分)

9.对比。(2分)通过昔日在繁华热闹的故都闲暇游乐的盛况欢乐感情和现在国破家亡丧夫失亲、百无聊赖、痛苦憔悴形成对比,(2分)表现作者饱经忧患之后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1分)(答以乐景写哀情分析对也可)10.考查学生识记名言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的情况。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1)E 3分, A 2分, D 1分。

【解析】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 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

(2)①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②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③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2分。)

(3)①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②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每点3分)

(4)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②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③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13.D【解析】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

14.B【解析】A.主语残缺,将“莫迪”放到句首 C “多次”与“频频”赘余 D搭配不当,“2000万元人民币”不能搭配“紧急人道主义物资”

15.C

16.(1)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

(2)卑微、孤独、不被人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

(3)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17.标题:如此治鼠寓意:遇事敷衍塞责,自欺欺人

18.略(参照2014年高考阅卷标准)

附翻译:

卫青,字仲卿。他的父亲郑季,是河东平阳人,担任县吏,在平阳侯家裹当差。平阳侯曹寿娶了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郑季与主人家奴婢卫媪私通,生卫青。

元光六年,卫青担任车骑将军。元朔元年春天,卫夫人生了个男孩,她被立为皇后。这年秋天,卫青又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出兵雁门关,李息出兵代郡。卫青歼灭敌军几千人。第二年,卫青又出兵云中郡,西到高阙,直到陇西,歼灭敌军几千人,获牲口百余万头,赶跑了白羊王和楼烦王。汉朝就把河南地区设为朔方郡。划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春天,汉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统率三万骑兵出高阙。匈奴右贤王面对卫青等部,以为汉军不能到他那裹,喝醉了酒。汉兵夜间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惊恐,连夜逃走,仅带着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个精壮骑兵飞跑,冲破汉军包围圈北去。汉朝轻骑校尉郭成等追了几百里,没有追上,俘虏右贤王属下小王十多人、男女人众一万五千多人、牲口数十上百万头。于是卫青率军回来。军到边塞,天子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车骑将军卫青担任大将军,诸将都把部队归大将军统率,大将军建立官号而归。天子说:“大将军卫青亲率战士征战,出师大捷,捉获匈奴王十余人,增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

苏建担任右将军,郎中令李广担任后将军,左内史李沮担任强弩将军,都归大将军统率,歼灭敌军几千人而还。一个多月后,全都再出定襄郡攻打匈奴,歼灭敌军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趟信两军合并计有骑兵三千多人,独遇单于大军,跟他们交战一天多,汉军将尽。前将军赵信原是匈奴人,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这时他看到情况危急,匈奴又来引诱他,便率领他的残余骑兵约八百人奔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全军覆灭,只身逃脱,回到大将军大营。大将军就苏建所犯罪行询问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说:“苏建该当何罪?”周霸说:“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没有杀过副将,现在苏建丢弃部队,可以杀掉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闳和安说:“不对!兵法说:‘小部队战斗力再强,也要被强大的敌人打败。,现在苏建拿几千人抵挡单于几万人,力战一天多,士兵都不敢有二心。他自己回来请罪却要杀他,这种做法等于告诉后来者作战失败后不要再回来。苏建不当杀。”大将军说:“我有幸以皇上的亲戚在部队裹任职,不怕没有威信。而周霸却拿树立威信劝我,很失为臣之意。即使为臣有权斩将,但以位高受宠的大臣而不敢擅权专杀于国境之外,而回去向天子汇报,让天子自己去处理,以此表明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也是很好吗?”军官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装进囚车,送到皇帝的巡行所在处。

春天,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另有步兵和运输部队紧随其后有数十万人,那些敢于死战不怕深入敌阵的士卒都属于霍去病。霍去病开始准备从定襄出发,直指单于部。后捉到俘虏,俘虏说单于在束面,于是皇帝改令霍去病从代郡出发,令卫青从定襄出发。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趟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都属大将军卫青指挥。赵信为单于出计谋说:“汉朝军队就是度过大漠,兵马也很疲乏了,我们可以坐收俘虏。”于是单于把辎重都运送到北方很远的地方,衹将精兵布署在沙漠北面等待汉军。这时恰好卫青的部队出塞一千多里,看到单于率军在等待汉军,卫青即命士兵用武刚车环绕布成阵营,派出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军,匈奴也派一万余骑兵来攻。这时正是日落时分,刮起大风,沙砾扑面,两军互相看不见,汉军派出左右两侧部队包抄单子。单于看见漠兵众多,而且兵强马壮,打下去对匈奴不利,便趁着黄昏乘着六匹骡拉的车,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冲破汉军的包围向西北逃去。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 (x ) = | sin x +cos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π 4 B .π2 C .π D .2π 2.在等差数列{a n }中, a 7=9, a 13=-2, 则a 25= ( ) A -22 B -24 C 60 D 64 3.若θθθ则角且,02sin ,0cos <>的终边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3,S 3=9,则a 1= ( ) A .12 B .3 C .-6或12 D .3或12 5.若函数)sin()(?ω+=x x f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ω和的取值是 A .3 ,1π ?ω== B .3 ,1π ?ω-== C .6,21π?ω== D .6 ,21π ?ω-== 6.已知c b a ,,为非零的平面向量. 甲:则乙,:,c b c a b a =?=?甲是乙的( ) A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 7.已知O 是△ABC 内一点,且满足→OA·→OB =→OB·→OC =→OC·→OA ,则O 点一定是△ABC 的 A .内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8.函数]),0[)(26 sin(2ππ ∈-=x x y 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A . ]3,0[π B . ]12 7, 12 [ ππ C . ]6 5, 3 [ππ D . ],6 5[ππ 9.为了得到函数)6 2sin(π -=x y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π 6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π 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π 6 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π 3 个单位长度 10.设)(t f y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240≤≤t .下 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y 的关系: t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 12 15. 1 12.1 9.1 11.9 14.9 11.9 8.9 12.1 经长期观察,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下面的函数中,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24,0[∈t )( ) A .t y 6 sin 312π += B .)6 sin(312ππ ++=t y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

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证券.quàn饕.餮tāo荫.庇yǐn怙恶不悛.quān B.酗.酒xù戌.时wù踟.躇chī恣.意妄为zǐ C.毗.邻pí纰.漏pī囊.括láng畏葸.不前xǐ D.发轫.rèn窖.藏gào应卯.mǎo卖官鬻.爵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络里程碑顶顶大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百叶窗戳力同心疾风知劲草 C.词藻实名制仗义直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众生相融会贯通口惠而实不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与美国都面对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 冻,危如累卵 ....;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B.当祖国60华诞庆典仪式开始时,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 起时,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 ....。 C.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 ....,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 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流感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中法两国政府为了加强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近日,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着.迷/穿着.参.差/疑信参.半扁.担/一叶扁.舟 B.婢.女/裨.益庇.荫/刚愎.自用髀.骨/筚.路蓝缕 C.沮.丧/矩.形踽.踽/越俎.代庖龃.龉/含英咀.华 D.薄.弱/薄.暮分.量/分.外妖娆便.装/大腹便.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3分) A.安金鹏的母亲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牛给儿子凑学费,真是心劳日拙 ....。 B.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 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 ....汗颜无地。 C.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 他长期惨淡经营 ....的成果。 D.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 方宝剑 ...,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去年10月,同样在红海,该船的姊妹船“萨拉姆95”号客轮与一艘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后沉没,乘客几乎全部获救。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3分) 2008年我国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实属历史罕见。灾害天气从1月中旬到2月上旬,持续了近一月的时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受灾,范围遍及中国南方各省;此次灾害给电力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民币。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今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包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6字)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 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 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 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 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 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 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上没有水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3-4题。 3.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4.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右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 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6.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右图为某一河流及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5°,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5.5°S B.55.5°N C.34.5°S D.34.5°N 8.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9~10题: 9.根据地壳厚度判断,图示M、N两地区的地形可能分别 是: A.盆地、山地 B.山地、盆地 C.盆地、盆地 D.山地、平原 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读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判断11~12题。 11.P地气候类型没有分布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12.P地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带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减少污染,排污烟囱高度最好不低于 A.300米 B.200米 C.100米 D.50米 14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A.19时—22时B.4时—7时 C.7时—10时 D.13时—16时

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 导读: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500字一 在这硕果累累的十月,我们迎接来了七年级的第一次月考。 说实话,我非常紧张,但是总复习后觉得不是很难,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结束了这次月考。 可是,当数学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面对我的是一个又一个刺眼的红叉叉。74分,这个醒目的数字呆呆的站在那里,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又拿起试卷,那些平常简单的易题全都做错了,要不就是结果算错了,要不就是题目看错了,要不就粗枝大叶把易题看成难题了,这种种的原因都是不小心的失误造成的。总之,这门数学终究是失败的落花流水。 我满以为理科我不太行,文科应该会考得蛮好,可终究还是事与愿违了。 语文,本应该是我的强项,可这次不知怎的,就连最爱的语文也跟我作对,考了个82分,我把试卷重新分析了几遍,主要的错的错在阅读和作文上,这许我心灰意冷,我的作文也一直是“冲锋”,可是没想到作文竟然扣了10分,十分啊,打破记录了......阅读其实蛮简单的,也就是因为我太骄傲自大了,总感觉每门都能考的非常好......这两门都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看来只能指望英语了。

应该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五的,这次都被排到十多名去了,90,不该错的地方错了,不该错的地方还是错了,本来可以......没办法,全都没考好。 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字不就正好说的是我吗?骄傲,没有一点虚荣心。我把试卷拿给父母看,他们那失望的表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虽然他们口头上没说,但我明白,我父母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我暗暗下定决心,成绩一定要提上去。当然,口头上说的不代表什么,所以,我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上课认真听,下课复习好老师传授的知识,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说的一点都没错;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大胆去问老师,不必顾忌什么;每天都可以做些课外的'练习题,看些课外书,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500字二 第二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给我最大的感悟便是:我们总是漫不经心,所以我们总是步步惊心。 这次月考和第一次月考相比,进步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第一次月考前整整一个八月份,我总是在复读与大学之间想太多问题,情绪有点不稳定。还有就是高考后,两个多月不看书,感觉很多东西都丢了,所以第一次月考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但是当时成绩出来后,自己还不完全有复读的心态,所以第一次月考并没有总结。现在,总结一下第二次月考。

2021-2022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2021年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2011年10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填空题的答案和解答题的解答过程直接写在答题卡Ⅱ上.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则() A.{1} B.{0} C.{0,1} D.{– 1,0,1} 2.,则() A.b > a > c B.a > b > c C.c > a > b D.b > c > a 3.若曲线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垂直,则l的方程为() A.B.C.D. 4.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是2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是2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是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是的偶函数 5.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则S9等于() A.18 B.36 C.45 D.60 实用文档

6.已知向量 1 (11cos)(1cos)// 2 a b a b θθ =-=+ ,,,,且,则锐角等于() A.30°B.45°C.60°D.75° 7.已知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A.B.C.D. 8.若,则() A.B.C.D. 9.已知a > 0,b > 0,a、b的等差中项是,且,则x + y的最小值是()A.6 B.5 C.4 D.3 10.已知函数(b、c、d为常数),当时,只有一个实根,当时,有3个相异实根,现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函数有2个极值点;②函数有3个极值点;③有一个相同的实根;④有一个相同的实 根。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各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II上(只填 结果,不要过程) 11.______________. 12.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等比数列{a n}中,,则______________. 14.,则______________. 15.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对一切都成立,又当时,,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②当时, ③函数的图象关于x = 1对称 ④函数的图象关于点(2,0)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5分.各题解答必须答在答题卡II上(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 实用文档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

2020.2021河北衡水高三语文一模模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2020(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学》以“明德”作为思想的聚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明“明德”。历代的学者对“明德”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东汉儒者郑玄释为“至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释为“光明之德”,清人唐文治释为“君德”。这些阐释看似不一,但是都反映出“明德”与先王政教之间1A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结合“明德”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中的“明德”思想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1B 其一,“明德”指理性的政治美德,“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这种美德。从《大学》中的阐发来看,从政之人要心怀仁爱百姓之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君主和百官应以义制利,不以个人私欲损害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君主百官要做到内心公平中正,一言一行为百姓起到示范作用。《大学》中将“明德”指向“明政之德”,是对早期“明德”传统的继承。“明德”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指承自先祖、以威仪和勤政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品格。在《国语》《左传》《康诰》等早期文献中,“明德”也多次出现,用以颂扬古代圣王的美好德行 3B。在这些文献中,“明德”常与“幽昏””无礼”等词对举而出现,凸显出“明德”是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等非理性的政治品性的对立面。 其二,“明德”也指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明,使人所本有的光明德性得以显明。《大学》对早期的“明德”乃“明政之德”的传统进行了继承,但同时对“明德”的主体和“明德”之“德”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西周及更早的时期都是推行王官之学,早期的“明德”具有着鲜明的贵族性,但是在《大学》中,“德”不再被认为是君主、官员、贵族所独享,而是属于所有人。对“明德”的主体进行扩充,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秩序的构建、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 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题中横线上。) ⒐(理)x y cos =(文)16人 ⒑500 ⒒1 3 R(S 1+S 2+S 3+S 4) ⒓81,1004 ⒔(4,8) ⒕①②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⒖解:(Ⅰ)因为(1sin 2,sin cos )a x x x =+-,(1,sin cos )b x x =+,所以 22()1sin 2sin cos 1sin 2cos2f x x x x x x =++-=+-………………………… 3分 π 21 4x ? ?-+ ?? ?…………………………………………………5分 因此,当ππ22π42x k -=+ ,即3 ππ8 x k =+(k ∈Z )时,()f x 取得最大值 1;…7分 (Ⅱ)由()1sin 2cos2f θθθ=+-及8()5f θ=得3sin 2cos25 θθ-=,两边平方得 9 1sin 425 θ-= ,即

16 sin 425 θ= .……………………………………………11分 因此, ππ16cos22cos 4sin 44225θθθ???? -=-== ? ????? .……………………………13分 ⒗(理) 解:(1)记事件A 为“任取两张卡片,将卡片上的函数相加得 到的函数是奇函数”,由题意知.5 1 )(2623==C C A P ------ 4分 (2)ξ可取1,2,3, 4.----5分 10 3 )2(,21)1(151316131613=?=====C C C C P C C P ξξ, 20 1 )4(,203)3(1313141115121613141315121613=???===??==C C C C C C C C P C C C C C C P ξξ; -----9分 -----10分 .4 72014203310322 11=?+?+? +?=ξE ------12分 答:ξ的数学期望为.4 7 (文) 解:∵f (2-x )=f (2+x ),∴f (x )的对称轴为x =2, 又∵f (x )的二次项系数大于零,∴f (x )在(-∞,2]上是减函数, 又∵2-12x 2≤2,-x 2+6x -7=-(x -3)2+2≤2,∴2-1 2 x 2>- x 2 +6x -7, 即x 2-12x +18>0,解得236236-<+>x x 或。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36236|{-<+>x x x 或 ⒘(理)解:(I)由图象在))2(,2(f 处的切线与x 知0)2(='f ,∴m n 3-=① …………3分 又m n <,故0m . ………… 4分 (II)令06323)(22=-=+='mx mx nx mx x f , 得0=x 或2=x …………………… 6分

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3年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 参考答案) 2013年颍上一中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 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 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 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俗文化 刘志琴 ①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②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 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 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 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 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 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 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 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③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具有习惯性、自发性。俗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秦皇岛一中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请同学把选择题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年第4期)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三月考总结与学习经验介绍

高三月考总结与学习经验介绍 总结: 这次月考,我的总分较前两次有了一些进步,但有几科成绩不是很理想。就那物理来说,太难的没推出来,稍简单的又给推错了,就连填空第一题算出正切角等于3/4,竟忘了是53度。化学上也有许多类似的问题,这些考试最不该犯的错误又犯了不少。我认为这次我就输在张轩所说的心态上了,对于那可压力越大,成绩就越不理想,而语文英语这两科,考试时不太在意,成绩也还可以。所以,我也要从心态上开始改变,把平时当做考试,把考试当做平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经验介绍: 对于学习经验,我也不说每课应该用什么方法,因为单科第一肯定比我的方法要好,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时刻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阶段性总结怎样学习。 首先是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有些同学会觉得很小儿科,我们心里肯定也有自己的答案。记得教过咱们几次课的、让咱们依依不舍的英语老师第一节课上就问道我们为什么学习。“为学校争光?”“不是”“为班级争光?”“不是”“为父母争光?”还“不是”“为自己争光?”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先不谈我们自私与否的问题(否则我又会被批判为假大空),就算只为自己学习,如果我们时刻有这个念头,还会有因为懒惰而不写作业的现象吗?还会有自习课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交头接耳的现象吗?还会有因多上几节课而抱怨的情况吗?我想,肯定不会。所以,时常问自己为什么学习,一定会对我们学习上和思想上都有所帮助。 第二,就是怎样学习,上届高三学长们也给我们介绍了经验,我们只要按他们所得去做,一定会有所成效。还是那句老话,向更优秀的同学学习会更优秀。我们平时也都树立目标和榜样,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树立“对手”,因为即使都向年纪第一看齐,那么第一只有一个,我们谁都没当过,所以每次也我所

山东临淄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

临淄中学高三文科数学模块检测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复数z =2-i 2+i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若全集为实数集R ,集合A =12 {|log (21)0},R x x C A ->则=( ) A .1 (,)2+∞ B .(1,)+∞ C .1 [0,][1,)2+∞ D .1(,][1,)2 -∞+∞ 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命题“若x 2=1,则x =1”的否命题为“若x 2=1,则x ≠1” B .“x =-1”是“x 2-5x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命题“?x ∈R ,使得x 2+x +1<0”的否定是“?x ∈R ,均有x 2+x +1<0” D .命题“若x =y ,则sin x =sin 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4若,2παπ??∈ ???,1tan ,sin ()47παα??+== ???则 A 35 B 45 C 35- D 45 - 5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则该棱锥的体积是 A . 83 B .43 C .4 D .8 6对于直线m,n 和平面,,αβγ,有如下四个命题: (1)若m∥α,m ⊥n ,则n ⊥α (2)若m ⊥α,m ⊥n ,则n∥α (3)若αβ⊥,γβ⊥,则α∥γ (4)若m α⊥,m∥n,n 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7.设函数???≤-+>=0 ,1)1(0,cos )(x x f x x f πα,则)34(-f 的值为( ) A .23- B .223- C .223-- D .2 5- 8、已知命题:“[1,2]x ?∈,使022≥++a x x ”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0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集备组) 【得分情况】 1——7题满分23分,年段有四、五十位同学得满分,每班近二十位同学得20分以上(含20分),十几位同学得15分(含15分)以下。 【评分情况】(按评分要求评分) 1、2题必修一课内必修一文言文阅读(4分) 这两题完成很好,基本上都选对了,个别学生做错一题,第2题错得较第1题稍多些。 默写名篇名句(6分) 第3题默写名篇名句得满分的同学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失分的原因主要是错别字,以(4)(6)句最甚,主要错误有如下:(1)“夙”错写成“宿”(2)“长”错写成“常”、“陆”错写成“路”(3)“尘”错写成“陈”、“庭”的广字头里面写成“延”字(4)很多同学句前漏了“又有”、“激”错写成“急”(5)“槊”错写成“塑”或“朔”(6)“无禁”错写成“不尽”;也有少数同学背错句子造成失分。 选择题4、5两题百分六十的同学全对,错一个的主要是第5 题错选为其它项。 第6题翻译句子5分,全对的占五分之一左右,此题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复习与否,第一小题“道”“进”翻译错误“道义”“进一步”,第二小题“无厚”“有间”“游刃必有余地”也翻译不准确。 第7题半数学生断句三处全对,得3分,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是断在“以”、“有涯”和“为知者殆”后;另外有些同学漏做此题、只断一处或多断了两处。 【复习建议】 1、默写小测要坚持,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同桌出题互考,课代表课前三分钟出题写在黑板上,每册一张试卷测试等等。 2、历来是文言文是考测的重点,也是学生得分的难点,也最能反映学生古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做好注重必修课本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注重向课外文言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3、不断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语文拖后腿,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提高薄弱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8、(1)“思归之念” 【得分情况】 这道题四分,学生得满分的很少,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拿2分与三分。【评分标准】 1)否定“思归之念”的,扣一分。 2)没有具体分析全诗的,要酌情扣分。 3)分析为归乡之情的得2分。 4)单纯分析景物描写,认为就是抒发闲适之情的,得1分。 (2)理解“合”字的含义: 【得分情况】 大多数学生得1分。 【评分标准】 以下两种答案打2分:1)准确写出“合”的字面义和句中义,以及手法和表达效果;2)写出“合”的意思,并结合“飞鸟望田飞”分析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1、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审题步骤和解题模式。

2021-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理)

2021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1.等于() A.2 B.1 C.-1 D.-2 2.在等差数列中,,,则该数列的前7项的和是() A.14 B.20 C.28 D.56 3.函数的反函数是() A.B. C.D. 4.若是非零向量且满足:,则与的夹角是() A.B.C.D. 5.给定下列命题 ①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 ②中三内角A、B、C成等差的充要条件是B=60°; ③若,则是正三角形; ④函数的周期是,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6.若,则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A.B.C.D. 7.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函数为偶函数,且,则() A.B.C.D. 8.在△ABC中,,则的大小() A.B.C.D. 9.已知非零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 10.已知函数,正实数、、成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且满足,若实数是方程的一个解,那么下列四个判断:①;②;③;④中有可能成立的个数为()A.1 B.2 C.3 D.4 11.设是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将的图像按向量平移得到一个新的函数的图像,则的单调递减区间必定是()A.B.C.D. 12.已知{a n}是等比数列,且,则使不等式:

0)1 ()1()1(2211>-++-+- n n a a a a a a 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大值是 (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函数的最小值是,则实数= . 14.定义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的真子集为的“孙集”,则集合的“孙集”的个数有 个 15.右图是从事网络工作者经常用来解释网络运作的蛇形模型, 数字1出 现在第1行;数字2、3出现在第2行;数字 6、5、4(从左至右)出现在第3行;数字7、8、9、10 出现在第4行;依此类推。试问第99行,从左至右算, 第67个数字为__________ 16.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的最小值是; ②已知, 则; ③在R 上是增函数; ④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10分) 已知,为常数且, 求使不等式 成立的的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 3 ()3cos cos (,)2 f x x x x R x R ωωωω=-+∈∈的相邻两最大值 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I )求的解析式; (II )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上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公差大于,且是方程的两根,数列前项和. (Ⅰ)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记,求证: ; 20.(本题满分12分) 某公司欲建连成片的网球场数座,用128万元购买土地10000平方米,该球场每座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球场的总建筑面积的每平方米的平均建筑费用与球场数有

2019年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500字

高中高三月考总结与反思500字 在这硕果累累的十月,我们迎接来了七年级的第一次月考。 说实话,我非常紧张,但是总复习后觉得不是很难,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结束了这次月考。 可是,当数学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面对我的是一个又一个刺眼的红叉叉。74分,这个醒目的数字呆呆的站在那里,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又拿起试卷,那些平常简单的易题全都做错了,要不就是结果算错了,要不就是题目看错了,要不就粗枝大叶把易题看成难题了,这种种的原因都是不小心的失误造成的。总之,这门数学终究是失败的落花流水。 我满以为理科我不太行,文科应该会考得蛮好,可终究还是事与愿违了。 语文,本应该是我的强项,可这次不知怎的,就连最爱的语文也跟我作对,考了个82分,我把试卷重新分析了几遍,主要的错的错在阅读和作文上,这许我心灰意冷,我的作文也一直是“冲锋”,可是没想到作文竟然扣了10分,十分啊,打破记录了......阅读其实蛮简单的,也就是因为我太骄傲自大了,总感觉每门都能考的非常好......这两门都被打了个落花流水。看来只能指望英语了。 应该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五的,这次都被排到十多名去了,90,不该错的地方错了,不该错的地方还是错了,本来可以......没办法,全都没考好。

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字不就正好说的是我吗?骄傲,没有一点虚荣心。我把试卷拿给父母看,他们那失望的表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虽然他们口头上没说,但我明白,我父母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我暗暗下定决心,成绩一定要提上去。当然,口头上说的不代表什么,所以,我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上课认真听,下课复习好老师传授的知识,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说的一点都没错;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大胆去问老师,不必顾忌什么;每天都可以做些课外的练习题,看些课外书,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第二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给我最大的感悟便是:我们总是漫不经心,所以我们总是步步惊心。 这次月考和第一次月考相比,进步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第一次月考前整整一个八月份,我总是在复读与大学之间想太多问题,情绪有点不稳定。还有就是高考后,两个多月不看书,感觉很多东西都丢了,所以第一次月考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但是当时成绩出来后,自己还不完全有复读的心态,所以第一次月考并没有总结。现在,总结一下第二次月考。 第二次月考,语文120分,数学127分,英语101分(不含口语听说考试成绩),文科综合253分(政治81分,历史78分,地理94分),总分601分。年级排名:第30名,班级排名:第8名。 这次语文,选择题全对(24分),二卷为96分。二卷暴露出来的问题是:①文言文翻译不能把目光放长,将句子代入原文磋磨句

重庆37中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重庆37中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恢谐蓬松寥若晨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震惊神洲唇枪舌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C.座谈抱歉杀身成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发轫华诞色利内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连续剧《石破天惊》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 ...足.,大加赞赏。 B.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 ....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美国欲用一箭双雕 ....的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既能推翻伊朗现政权,又能进一步控制中东石油。 D.2020年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春的钟声销声匿迹 ....了,对于这台晚会,我们首先是祝福与鼓励。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类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B.2020年7月29日至8月4日,51名农业科技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来到北戴河休闲度假。 C.日前,安南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重视日益泛滥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停止至今还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恶劣风气。 D.2020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4.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聪明是否已到极限? 王国荣 近十几年来,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一年创造的财富是20世纪初的19倍。人类是否会以此速率继续创造发明?人类是否越来越聪明? 以研究未来学著称的一个英国科研小组提出,人类大脑的进化已接近极限。也就是说,如果不借助外来因素,未来人类不会比现在的人聪明很多。这个科研小组根据他们给出的人类大脑进化数学模型分析指出:人的神经元数与神经网络规模,决定人的大脑接受、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决定人的聪明程度。而人的大脑的脑容量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发达的。其中包括10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与100万亿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结线路。由于直立行走,大脑处于供血的心脏的上方,限制了大脑调动全部神经元与联结线路的能力。人类目前只能使用大脑最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的20%。如果超过这一极限,大脑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只要未来的人类直立行走的模式不变,这一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还有科学家从人类基因的角度探讨人类聪明问题。英国伦敦精神病学会最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罗伯特·普洛明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智商悬殊的300多人的遗传基因。研究小组报告指出,基因对人的聪明程度与智力遗传产生很大的作用。人的聪明程度与智力遗传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基因,其数目可能多达100多种。普洛明强调,基因在人类的智力方面扮演较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