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模拟试卷_(1)

2018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模拟试卷_(1)

绝密★启用前

2018年小学语文试卷

(一)

本试卷共三部分,共5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规定位置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学校、家长联系电

话。

2.

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工具。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卷面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6小题,共6分) 胚.胎( ) 渲.染( ) 霎.时( ) l àn 用( ) 吊y àn ( ) y ì( )扬顿挫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5小题,共5分)

①明天,我们既将毕业,②这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_________繁重,________我们也要抽出阅读名著的时间,③我们经常阅读的世界名著有《鲁宾逊漂流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④课外书籍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⑤我写的一篇读后感“我眼中的诸葛亮”发布在《创新作文》上。

1. ①句有一字用错,修改意见为:_________

2. 根据第②句的意思,填写合适的关联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③句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④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⑤句标点有误,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题。(2小题,共5分)

1.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

姓名: 学校: 家长电话:

………………………密………………………封………………………装………………………订………………………线………………………

是()(2分)

A.半入江天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妖娆

2.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3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文化常识。(2小题,共5分)

1.以下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关羽等。

B.“四书”指:《诗经》、《中庸》、《论语》和《孟子》。

C.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我国古代的“岁寒三友”是指:梅、松、竹。

2.按要求填空。(3分)

下面是《水浒传》《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②()③()

(五)诗词默写。(2小题,共6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圆情。

B.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婪烧若等闲。

D.水是眉峰聚,山是眼波横。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4分)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收篙停棹坐船中。

④一鼓作气,____________,三而竭。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2小题,共4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诲()援()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3小题,共9分)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古今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哪有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学。每篇课文他都读到滚瓜烂熟。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成功等

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短文围绕“成功离不开勤奋”这一中心,举了哪两个事例?请你简要归纳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后,请你写两句劝勉勤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1小题,共20分)

你很快就要升入初中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接触了很多的老师和同学,他(她)们中某一位的某一个动作,某一句话语、某一个神态……也许会给你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你有着深刻的影响,请你以“我不能忘记他(她)的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下笔作文。

2.字数400字左右。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学校名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