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及其应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考虑两寡头厂商A和B的如下支付矩阵,二者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为( )。(电子科技大学2010研

(分数:2.00)

A.(U,L)

B.(D,R) √

C.(U,R)

D.(D,L)

解析:解析: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即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是最优的。对于本题,当B选择U时,A会选择R,因为5>3;当B选择D时,A会选择R,因为2>0。当A 选择L时,B会选择U,因为4>3;当A选择R时,B会选择D,因为1>0。因此,依据纳什均衡定义,可知(D,R)是纳什均衡。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山大学2009研)

(分数:2.00)

A.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B.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C.占优策略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某个特定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

D.纳什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最优反应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

解析:解析: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每个参与者都会选择其自身的最优策略。

3.甲乙两人各在纸片上写上“上”或“下”,然后双方同时翻开纸片,如果两人的字相同,那么甲赢2块钱,乙输两块钱;如果写的字不同,那么乙赢1块钱,甲输1块钱。下列关于该博弈纳什均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分数:2.00)

A.甲以1/2概率选择“上”;乙以1/2概率选择“上”√

B.甲以1/3概率选择“上”;乙以1/3概率选择“上”

C.甲以1/3概率选择“上”;乙以1/2概率选择“上”

D.甲以1/2概率选择“上”;乙以1/3概率选择“上”

解析: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得出甲乙两人的收益矩阵,如表5—1

“上”时,乙必然会选择写“下”。同理,当甲选择写“下”时,乙必然会选择写“上”。因此,两个人选择写“上”的概率都为1/2时才能达到均衡。

4.在一条狭窄巷子里,两个年青人骑着自行车相向而行。每人都有两个策略,即或者选择“冲过去"或者选择“避让”。如果选择“避让”,不管对方采取什么策略,他得到的收益都是0。如果其中一个人采取“冲过去”的策略,如果对方采取“避让”,那么他得到的收益是9;如果对方不避让,那么他得到的收益是一36。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和(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分数:2.00)

A.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两人都以80%概率选择“避让”,以20%的概率选择“冲过去”√

B.两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每个青年人轮流采取避让或者冲过去

C.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一人以80%的概率选择“避让”,另一人以20%的概率选择“冲过去”

D.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两人都以40%的概率选择“避让”,以60%的概率选择“冲过去”

解析: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写出两人的收益矩阵,如表5—2

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9,0),(0,9)。设甲选择“冲过去”的概率为r,乙选择“冲过去”的概率为c。

对于甲来说,应该使“冲过去”的期望收益等于“避让”的期望收益,即一36r+9(1一r)=0,解得r=0.2;对于乙来说,也应该使其“冲过去”的期望收益等于“避让”的期望收益,即一36c+9(1一c)=0,解得c=0.2。所以,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0.2,0.2)。

5.a,b和c是不确定的数字。为保证(M,L)是占优策略,a,b和c

应在什么区间?(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分数:2.00)

A.a>2,b<3,c任意

B.a>2,b>3,c任意

C.a>>2,b>3,c<2 √

D.都不对

解析:解析:占优策略是指不论其他参与人如何选择,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最优策略。要保证(M,L)成为

占优策略,则对于行参与人,无论列参与人选择L还是R,行的最优选择都是M。当列参与人选择L时,行最优选择是M,则有a>2;当列选择R时,行最优选择是M,则有c<2;同理,当行选择T、M、B时,列

的占优选择都是L,则有b>3。

6.考虑一个囚徒困境的重复博弈。下列哪种情况将增加出现合作结果的可能性?( )(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分数:2.00)

A.参与人对未来收益的评价远低于对现期收益的评价

B.参与人之间的博弈是频繁发生的√

C.欺骗不容易被发现

D.从一次性欺骗中得到的收益比欺骗的成本更大

解析:解析:如果博弈重复无限次,就会有办法影响对手的行为:如果这次拒绝合作,那么下一次对手也

可以拒绝合作。只要双方都充分关心将来的收益,那么,将来不合作的威胁就足以使他们采取帕累托有效

率的策略。如果参与人之间的博弈是频繁发生的,他们希望合作会引致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所以会增加合

作结果的可能性。

7.比较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中山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纳什均衡是比上策均衡要求更为严格的均衡解

B.上策均衡是比纳什均衡要求更为严格的均衡解√

C.上策均衡等价于纳什均衡

D.无法判断两者中哪一个更为严格

解析:解析:上策均衡就是严格占优均衡,是指无论其他人如何选择,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最优策略。上

策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上策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

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惟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

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是最优的。

8.假定甲乙两个企业同时选择“合作”或“抗争”的经营策略。若两个企业都选择“合作”的策略,则每

个企业的收益均为100;若两个企业都选择“抗争”的策略,则两个企业的收益都为零;若一个企业选择“抗争”的策略,另一个企业选择“合作”的策略,则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的收益为S,选择“抗争”策略的企业的收益为T。要使“抗争”成为占优策略,S和T必须满足条件( )。(上海财经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S+T>200

B.S<T与T>100

C.S<0与T>100 √

D.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写出甲乙两个企业的收益矩阵,如表5—3

由于乙的占优策略是抗争,所以T>100;当甲选择抗争时,乙的占优策略也是抗争,所以S<0。因此,要使“抗争”成为占优策略,S和T必须满足条件:S<0与T>100。

9.下列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均衡是( )。(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分数:2.00)

A.1采取A的概率是3/7,采取B的概率是4/7;2采取U的概率是3/7,采取D的概率是4/7

B.1采取A的概率是4/7,采取B的概率是3/7;2采取U的概率是4/7,采取D的概率是3/7

C.1采取A的概率是4/7,采取B的概率是3/7;2采取U的概率是3/7,采取D的概率是4/7 √

D.1采取A的概率是1/2,采取B的概率是1/2;2采取U的概率是1/2,采取D的概率是1/2

解析:解析:设1选A的概率为p,则选B的概率为1一p;2选U的概率是q,则选D的概率为1一q。

根据1选A、B无差异,2选U、D

二、计算题(总题数:5,分数:16.00)

10.表5—4?求出该博弈的所有可能的纳什均衡,利用图形说明求出的纳什均衡的意义。(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指如果其他参与人不改变自己的策略,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策略的均衡状态。即如果给定参与人B的选择,参与人A的选择是最优的,并且给定参与人A的选择,参与人B的选择也是最优的。那么,这样一组策略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即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每个参与人都作出了最优的选择。从表5—4该博弈结果矩阵可知存在两个可能的纳什均衡:两竞争对手均奋争,两竞争对手均妥协。不论A、B均奋争还是均妥协,总的博弈效果是产生了3个效用,比一方奋争另一方妥协效用大,如表5—5所示。从表5—5可以看出,两竞争对手均奋争和两竞争对手均

)

解析:

甲、乙两个学生决定是否打扫宿舍。无论对方是否参与,每个参与人的打扫成本都是8;而每个人从打扫中的获益则是5乘以参与人数。(分数:4.00)

(1).请用一个博弈简单描述上述情景。(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共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当甲乙都参与时,每个人的收益均为5×2—8=2。②当甲参与乙不参与时,甲收益为5×1—8=一3,乙收益为5×1一0=5。③当甲不参与乙参与时,甲收益为5×1一0=5,乙收益为5×1—8=一3。④当甲乙都不参与时,每个人的收益均为0。具体博弈矩阵如表5—6

)

解析:

(2).找出该博弈的所有纳什均衡。(中山大学2010研)(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表5—6中可以看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甲不参与乙也不参与,这一均衡解也是占优策略均衡。从参与人甲的角度看,不论参与人乙参与不参与打扫宿舍,不参与打扫宿舍都是参与人甲的较好的选择。同样的情形,从参与人乙的角度看,不参与打扫宿舍也是参与人乙的较好的选择。所以,这是一个占优策略均衡,即双方都没有动力去改变这一局面,最后谁都不去打扫宿舍。可以看出,如果甲乙两人都参与打扫宿舍,则他们的境况就要比在其他选择下更好一些。(参与,参与)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策略组合,而(不参与,不参与)则是帕累托低效率的策略组合。双方从自己的理性出发的最优策略,从社会看来是最糟糕的策略。)

解析:

已知参与者A的策略集合为(T,M,B),参与者B的策略集合为(L,C,R),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5—7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以下问题:(分数:6.00)

(1).何谓占优策略?博弈双方是否都具有占优策略?(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占优策略是指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不依赖于其他人的策略选择,不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他的最优策略是惟一的。根据占优策略的定义,在如表5—7所示的博弈中,对于参与者A而言,存在着策略M和B都占优于策略T;对于参与者B而言,存在着策略C占优于策略L和R。因此,对于两个参与者而言,都存在着占优策略。)

解析:

(2).何谓Nash均衡?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人不改变自己的策略,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策略的均衡状态。即如果给定B的选择,A的选择是最优的,并且给定A的选择,B的选择也是最优的。那么,这样一组策略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即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每个参与人都作出了最优的选择。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M,C)。因为如果参与者A选择M,则参与者B会选择C;如果参与者B选择C,则参与者A会选择M。所以,(M,C)是一个纳什均衡。)

解析:

(3).纳什均衡与占优策略的联系如何?(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纳什均衡与占优策略的联系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惟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解析:

11.找出下列标准式博弈(normal—form game)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绘出两个参加者各自的反应曲线。

(中山大学2008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各自的期望收益令r表示ML.I选择“T”的概率,那么,(1一r)就表示他选择“B”的概率。同样,令c表示Miss J选择“R”的概率,那么(1一c)就表示他选择“L”的概率。当r 和c等于0或者1时,相应的策略就是纯策略,除此之外就是混合策略均衡。计算当Mr.I按概率r选择

“T”,而Miss J按概率c选择“R”时,Mr.I的期望收益。排列如下:所以,Mr.I的期望收益为2rc+(1一r)c+0+3(1一r)(1一c)=4cr一2c一3r+3 假定r增加了△r,Mr.I的收益变化=4c△r一

3△r=(4c一3)△r 当4c>3时,上式取正值;当4c<3时,上式取负值。因此,当c>0.75时,Mr.I

会提高r值;而当c<0.75时,Mr.I会降低r;当c=0.75时,他对于任意的0≤r≤1无差异。同理,Miss J的期望收益为2c+2r一3cr。假定c增加了△c,Mr.I的收益变化=2△c一3r△c=(2—3r)△c 当2>3,时,上式取正值;当2<3r时,上式取负值。因此,当r<2/3时,Miss J会提高c值;而当r>2/3时,Miss J会降低c值;当r=2/3时,她对于任意的0≤c≤1无差异。(2)绘制反应曲线先从Mr.I 开始。如果Miss J选择c=0.那么,Mr.I就会使r值尽可能的小,所以,r=0就是c=0时Mr.I的最优反应。并且,r=0一直都是Mr.I的最优反应,直到c=0.75时为止。当c=0.75时,位于0和1之间的任意r值都是最优反应。对于所有的c>0.75,Mr.I的最优反应是r=1。同理,对于Miss J来说。如果Mr.I选择r=0.那么,Mr.I就会使r值尽可能的大,所以,c=1就是r=0时Miss J的最优反应。并且,c=1一直都是Miss J的最优反应,直到r=2/3时为止。当r=2/3时,位于0和1之间的任意c值都是最优反应。对于所有的r>2/3,Miss J的最优反应是c=0。图5—1显示的是他们各自的反应曲线。

不难发现,它们相交于点(2/3,3/4))

解析:

12.找出如下博弈中A、B两人的Nash—Equilibrium(含混合策略的均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6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使用严格剔除劣策略法来求解。对于B来讲,乙严格占优于甲,因此B肯定不会选择甲,于是剔除甲策略。在剩余的矩阵中,对于A来讲,β严格占优于α,所以A不会选择α,于是

再剔除α策略。重复严格剔除劣策略后,矩阵变为:(1)分析如下: A选β时,B最优的选择是丙,因为8>6;A选γ时,B最优的选择是乙,因为9>8;B选乙时,A最优的选择是γ,因为10>7;B选丙时,A最优的选择是β,因为9>7。可得出(γ,乙),(β,丙)是纯策略均衡。(2)另外该博弈还有一个混合策略均衡,求解如下:设A以p的概率选择策略β,B以q的概率选择策略乙,则根据同等支

付原则有: 7q+9(1一q)=10q+8(1一q) 6p+9(1一p)=8p+8(1一p)因此,是一个混合策略均

衡,表示A以的概率选择β,的概率选择γ;B以的概率选择乙,的概率选择丙时,这个混合策略组合就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

解析: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6.00)

13.纳什均衡(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东南大学2003研;厦门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解析:

14.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厦门大学2010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指参与人使他们的策略选择随机化——即对每项选择都指定一个概率,并按照这些概率选择策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这样一种均衡,在这种均衡下,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概率,每个参与人都为自己确定了选择每一种策略的最优概率。混合策略是相对于纯策略而言的。并不是所有的博弈都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是混合策略均衡总是存在的。)

解析:

15.合作博弈(厦门大学2012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设计出合同,则是合作的。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买方和卖方之间就一块地毯的价格讨价还价。如果地毯生产成本为100美元,而买方对其评价是200美元,因为双方同意以101—199美元之间任一价格成交都将最大化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与卖方的利润之和,并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此该博弈可能有合作的解。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能性,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的。)

解析:

微观经济学总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A 商品本身的价格;B个人偏好; C 其他商品的价格; D 个人收入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3、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 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灵敏程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6、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一弹性; D 难以确定。 7、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边际效用为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负。 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9、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 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 不变动。 11、如果横轴表示商品x的消费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消费量,则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B商品y的价格上升; C 消费者收入下降;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 1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会()这种商品的购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改变; D 增加或减少。 13、消费者剩余是()。 A 消费过剩的商品; 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 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大于货币的总效用部分; D 支出的货币总效用。 14、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 A 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15、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线;B需求曲线; C 收入—消费线;D无差异曲线。 16、需求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 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 17、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A 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 C 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 18、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刘肃素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211086) 摘要:博弈论是研究策略博弈的数学理论,亦称对策论。它的作用在于发现普遍有效的博弈原则。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充满了博弈,这就需要了解博弈的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行为。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已经和正在引起现代经济学一系列的发展和突破。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发现,博弈论方法越来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随着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经济复杂性现象的不断涌现,博弈论的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合作化、对称化和连续化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学对策论应用 Abstract:game theory is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esearch strategy game, which is also called gam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inciples of game.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is full of game, this game,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n a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behavior. Game theory is applied to economics, has been and is causing a series of moder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game theory in economics, found that the game theory method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in the economics research method. With

《管理经济学》(二)-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微观经济学考试汇编

单项选择 1、下列哪一个不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D) A.消费者在每种商品上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 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C.边际替代率等于市场价格比率 D.消费者的支出最少 2、设X的价格为2,Y的价格为1,则预算线的斜率为(D) A.0.5 B.-0.5 C. 2 D.-2 3、设边际替代率MRS=Y/X,I=80,P X =2,P Y =1,最优消费组合为(C) A.(26.7,26.7) B.(15,50) C.(20,40) D.(25,50) 4、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U(X,Y)=XY,P X =1,P Y =2,I=100,则在(50,50)处 其边际替代率为(A) A. 1 B.2 B. 3 D.4 5、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其他条件不变,为增加收益,生产者应该(A)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 D.不断地降低价格 6、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的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超过20% 7、设需求由Q=100-P描述,如价格为P=20,则需求量为(D) A.50 B.60 C.70 D.80

8、垂直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B) A.当消费者增加横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B.当消费者增加纵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C.当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会增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某消费者对商品x和商品y的净需求是(6,-6),总需求是(15,15),那么他初始的禀赋中商品x的量是多少(D) A.16 B.13 C. 5 D.9 10、如果两商品是互补商品,那么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是(A) A.0 B. 1 C. 2 D. 3 11、如果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厂商必须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才能保持产量不变,那么劳动对资本的技术替代率等于(-2) 12、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如果劳动跟资本价格分别为P L 、P K ,那么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 L /P K )。 13、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当劳动增加10%,而资本保持不变时,产量将(增加不到10%) 1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15、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B) A.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1.对于m>p2,对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由下列等式给定,x1=(m/p1)-1,x2=p1/p2,在上式中m是收入,P1和P2是价格。横轴代表商品l的数量,p1=1,p2=2。则对于m>2,收入提供曲线是( B )。 A.一条垂直的直线B.一条水平的直线 C.一条斜率为2的斜线D.一条斜率为0.5的斜线

浅谈博弈论在数学和经济中的应用

浅谈博弈论在数学和经济学中的应用 彭秋迪 (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0911747) 摘要:现代经济学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博弈论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更是对现代 经济学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文简要探讨了博弈论中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博弈论在数学与经 济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博弈论;数学;经济学 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数学与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的 行为变化莫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变化错综复杂,极大地 增加了经济研究的难度。因此,经济学家不得不借助数学方法分析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揭 示经济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经济学的分支学 科领域,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而博弈论是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 一种重要方法。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赛局理论”,是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对抗冲突中最有解 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Zermelo,1913),波雷尔(Borel,1921) 及冯·诺伊曼(von Neumann, 1928),后来由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1944,1947)首次对其系统化和形式化(参照Myerson, 1991)。随后约翰·福 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 1950, 1951)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 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经济学家们吧博弈论视为 经济分析的最合适的工具之一。到20世纪90年代,博弈论已融入主流经济学,用博弈论方 法分析问题成为一种时髦。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 和海萨尼,表明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和贡献。 应用举例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该模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假设 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闯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 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两个犯罪嫌疑人都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各被判刑8年;如果只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另一个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

微观经济学题目汇总

问题 1 得10 分,满分10 分 () 下面哪种说法最好的描述了稀缺性?答案 所选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正确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问题 2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答案

所选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正确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问题 3 得1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学可定义为答案所选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正确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问题 4 得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假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所选答案: 决定用于检验模型的统计分析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 建立因果关系 问题 5 得10 分,满分10 分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经济的那种状态?答案所选答案: 生产效率正确答案: 生产效率 6 问题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答案所选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正确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问题7 得0 分,满分10 分 ?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答案 所选答案: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正 确答案: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问题8 得10 分,满分10 分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 与坏,善恶的评价。 答案 对所选答案:正确答案:对问题9 得10 分,满分10 分 “石油公司获得了超额利润,他们应该上缴额外利润税”这是规范分析。答案 对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10 问题 得10 分,满分10 分 总量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法适用于宏观经济学。答案 所选答案:错正确答案:错 问题 1 得10 分,满分10 分

管理经济学(一)

1 单选题 1 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为() A (坦白,坦白) B (抵赖,抵赖) C (坦白,抵赖) D (抵赖,坦白) 2 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A 二者形状相同,曲率不同 B 长期边际成本是短期边际成本的包络线 C 二者都从原点出发 D 不确定 3 总收入、平均收入与边际收入的关系()。 A 当价格既定时,总收入等于平均收入 B 价格既定时,平均收入等于边际收入等于价格 C 总收入总是为直线 D 边际收入一定小于平均收入 4 边际收益的含义是() A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 B 减少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减少量 C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减少量 D 产量减少所引起的总收益量减少 5 需求交叉弹性()。

A 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带来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 B 替代品价格变化 C 互补品价格变化 D 与商品性质无关 6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管理学 D 决策学 7 微观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的关系() A 理论与应用关系 B 供给创造需求原理 C 需求创造供给原理 D 单一货币规则 8 生产者均衡条件是()。 A 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相等 B 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C 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1 D 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等于其效用之比 9 限制价格是()。 A 限制价格是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价格 B 是政府制定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C 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D 是等于市场均衡的价格 10 管理经济学的含义是什么()。 A 微观经济学 B 决策理论 C 管理学 D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私人、公共和非营利性机构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帮助决策者高效率配置稀缺资源、规划和实施公司战略 11 机会成本的理解是()。 A 会计成本 B 显性成本 C 隐性成本 D 某一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所放弃的收益 12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A 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B 两种商品无差别 C 两种商品替代无差异 D 满足感无差异 13 等成本线的含义()。 A 在企业资金成本既定下,既定成本购买不同要素组合点轨迹 B 投入要素的成本相等 C 投入要素的购买量相等 D 成本和产量相同 14 边际产量的含义()。

博弈论与策略思维课后练习

博弈论与策略思维课后练习 判断题: 1、理性的参与人应该选择劣策略。[题号:Qhx008231]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理性的参与人应该选择占优策略,不应该选择劣策略。 2、石头剪刀布是序列博弈。[题号:Qhx008227]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石头剪刀布是同步博弈。 3、三个火枪手游戏中甲提高生存策略的办法是放空枪。[题号:Qhx008224]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甲通过改变策略,即放空枪有效提高了生存率。 4、海萨尼建立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题号:Qhx008226]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海萨尼把不完全信息纳入到博弈论方法体系中;泽尔腾的贡献在于将博弈论由静态向动态的扩展,建立了“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的概念。 5、协调博弈只有一个纳什均衡。[题号:Qhx008229]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协调博弈中至少有两个纳什均衡,具体是哪个均衡组合,需要博弈方协调。 单选题: 1、“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是()的名言。[题号:Qhx008236] A、坎贝尔 B、纳什 C、萨缪尔森 D、海萨尼 您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萨缪尔森的这句话意思为,你也许没必要深入学习博弈论高深的数学模型和推导,但它背后所包含的思维方法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你应该要有所掌握。 2、情侣博弈是用()来寻找纳什均衡的。[题号:Qhx008244] A、占优策略法 B、最优反应法 C、逆向归纳法 D、劣策略重复剔除法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占优策略法、最优反应法以及劣策略重复剔除法是寻找纳什均衡的三种方法,逆向归纳法主要用来推导有限重复博弈的结果。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论文 2014-2015(1)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 2011级 学号: 1107040029 学生姓名:李贵阳 任课教师:胡鸣 2014年12月

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 李贵阳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50025) 内容摘要: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本文从合作、模仿、创新、拍卖、战争和群居等实例表明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 关键词 :博弈论策略思维 博弈论源于历史上一些颇为有趣的游戏, 但同时也是一门学问艰深的理论。那么博弈论为什么能在经济学领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 又何以在经济分析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能与 (随机 )一般均衡理论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学研究范式? 这恐怕还得益于博弈论的起源和其中蕴含的策略思维。博弈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游戏理论, 在给定游戏的特定规则 (信息结构 )下, 游戏参与人要想赢得游戏就必须对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反复揣摩, 并据此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制定策略或对策的过程。为此, “博弈论”一般也称为“对策论”或“游戏理论”。加之博弈论的游戏情节一般也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 是生活环境的抽象和概念化, 因此, 博弈的结果不仅仅是游戏胜败的表现, 而且更是生活哲理的凝结 ,它为人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各类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份独特的视角,同时对制定社会规则和经济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囚徒困境”:合作还是不合作 考虑这样一种情形,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 ,私入民宅被警方逮住, 但未获证据。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所房间分开审讯。若一人招供但另一人不招, 则招

微观经济学试卷8汇编

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8 卷BCBBC 6-10 ACADD 1、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B)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作出选择; 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 C ) A、经济物品; B、机会成本; C、资源的稀缺性;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3、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B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C )。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等于20% 6、下列哪些情况是支持价格的例子(A )。 A.租金控制; B.当汽油的均衡价格是每加仑1.5元,把汽油的价格限制为每加仑1元; C.最低工资;D.农产品保护价格。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C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效用 C.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8、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一个变化首先发生( A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D.B和C 9、在一个存在X、Y两种商品和L、K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D )。 A.MRTS LK=PL/PK B.MRTS LK=MRS XY

1.2.1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一、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4年至2012年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曾六次眷顾博弈论,表明了博弈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与贡献。微观经济学建立在现代西方经济学鼻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基础上。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写了如下名言: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自利,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自私,社会就不会进步,现代社会的财富是建立在对每个人自利权力的保护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学不必担心人们参与竞争的动力,只需关注如何让每个求利者能够自由参与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只要市场机制公正,人们在追逐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几乎应用于经济学的所有领域—包括工业组织、国际贸易、劳动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学。在这些领域,博弈论都成功地更新了原有的研究方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博弈论已融入主流经济学并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博弈可以说无处不在,只要涉及到人群的互动就有博弈。博弈论是一门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研究解决对抗冲突问题最优方法的学科,自然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二、相关名家介绍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 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 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 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 赴牛津学院(The Oxford Academy)求 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

微观经济学答案-全汇编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得出某彩电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其需求曲线移动的是(B )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2. 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当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在未来会出现价格上涨时,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B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以上三项均有可能 3. 彩电行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将会导致(A ) A. 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彩电价格上升 B. 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彩电价格下降 C. 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彩电价格下降 D. 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彩电价格上0.升 4. 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物品的(A ) A. 供给曲线左移 B. 供给曲线右移 C. 需求曲线左移 D. 需求曲线右移 5. 若某一产品的价格上升了8%,需求量下降了15%,则(B ) A. 商品需求缺乏弹性 B. 商品需求富有弹性 C.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D. 生产者应该提高价格以增加总收入 6. 人们常说的“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多,(A ) A. 总效用递增 B. 边际效用递增 C. 总效用递减 D. 边际效用递减 7. 若某种商品为吉芬商品,则表明(D ) A. 该商品为低档商品 B. 其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 其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 其为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8. 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预算方程为Y=50-X,则消费组合(X=20,Y=30)(B ) A. 可能是均衡点 B. 不可能是均衡点 C. 一定是均衡点 D. 以上均有可能 9. 在短期中存在,而在长期中不存在的成本是(A ) A. 不变成本 B. 平均成本 C. 机会成本 D.隐含成本 10. 假若一条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则意味着(C ) A. 劳动的边际产出递减 B. 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 C.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D. A和B 11. 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且属于竞争性的企业在短期内亏损,则(D ) A. PAVC 12. TP、AP、MP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 A. 当TP增大时,AP也增大 B. 当AP达到最大时,APMP 13. 以下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是(A ) A. 大米市场 B. 街头便利店 C. 汽车市场 D. 自来水 14. 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特点是(B ) A. 位置高低不会改变 B. 水平形状不会改变 C. 位置高低和水平形状都不会改变 D. 位置高低和水平形状都会改变 15. 如果一个企业在所有的产量水平上,其边际收益都等于平均收益,那么(A ) A. 边际收益曲线是水平线 B. 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 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D. 以上均有可能 16. 若一个完全竞争企业在其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点上,如果此时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那么该企业会选择( D )

管理经济学(二)-卿志琼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一、博弈论概念及其起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竞赛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起源于 20 世纪初。1944 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博

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张维迎教授对博弈论的定义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从这一点,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非合作行为导致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如果厂商采取合作行动并决定转向垄断价格,那么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WTO和各国政府要加强反垄断的意义所在。 二、博弈论与企业决策的关系 博弈论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在充满竞争的商界里,经验、竞争战略和博弈论就好比是企业管理的术、法、道,掌握博弈之道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比不懂博弈之道的更加理性和高明。从冯诺伊曼创立博弈理论至今,博弈论已经从早期的静态博弈发展到动态博弈,并在商业、法律、心理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人类的很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是相互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答案汇编

1、利用图示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h2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2、利用图示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厂商扩大总收益的价格策略。(以下仅仅图示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即P1降到P2,与收益的关系;其余类推)。 价格变化、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化的关系表 收益 d e >1 d e =1 d e <1 d e =0 d e =∞ 降价 增加 不变 减少 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 涨价 减少 不变 增加 同比例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收益会减少为零 价格策略 降价 涨价 3、用图示及公式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Ch3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根据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收入和偏好既定、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如右图所示,U 1、U 2 、U 3是3条无差异曲线, 分别代表与预算线相交、相切、相离3种情况。 只有预算线AB 和U 2切点E ,才是消费者在给 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 相应的最优购买组合为),(* 2* 1X X 。用公式表示均衡条件为 MRCS 1,2=P 1/P 2。(3分)因为,就 U 3来说,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U 2,但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U 3上的 Q=f(P) O P Q D C B E A e d =∞ e d >1 e d =1 e d <1 e d =0 P1 P2 Q1 Q2 X X 2 a b A B * 1*2 X X 1 U 3 U 1 U 2 E O

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U 1来说,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 、b 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U 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 1上a 、b 两点的商品组合。事实上,a 点MRCS 1,2>P 1/P 2 ,b 点MRCS 1,2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历年考研试题汇编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历年考研试题汇编 简要索引 一、简答题 1、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的条件下,作图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是否成立,并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第二定理的经济意义。 二、计算题 1、张三消费两种蔬菜,市场上黄瓜价格P x=3元,西红柿价格P y=4元,张三的收入为I=50元,其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2+Y2)1/2。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及其黄瓜和西红柿的消费量。 (2)做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 2、古诺市场上的寡头有n个,按固定边际成本c生产,需求曲线P=a—Q,行业总产量为Q (1)所有厂商独立生产时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2)n个厂商中有m-1个厂商合并,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3)证明未合并的厂商能从合并中获利。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消费者均衡以及其比较静态分析,并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正常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二、计算题 1、假设一家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Y=(X1-1/2+X2-1/2)-1/2,其中,X1和X2代表要素1和1的投入数量。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分别为 P、r1和 r2。请按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该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 (2)计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12; (3)计算该厂商对要素1和2的需求; (4)如果要素的价格上涨,讨论该厂商利润将发生怎样变化。 三、论述题 1、试论(微观)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关系式是如何得到的? 二、计算题 1、假定一个竞争性厂商,其生产函数为:Q=F(L,K)=ALαKβ,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w和r。 (1)试求在K为不变投入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2)求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并讨论不同的规模报酬对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影响。 三、论述题 1、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向后弯曲?请画图并说明其行为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计算题 1、浙江一服饰公司向澳大利亚和美国出口商品,两国市场需求曲线不同,澳大利亚的需求曲线为:Q=100-2P,美国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100-4P,该公司的总成本为TC=0.25Q2,试求公司如何决定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和价格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最大利润是多少? 三、论述题 1、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及其局限性。 一、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U(X1,X2),预算约束为Y=P1X1+P2X2。求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并作出简要解释。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期末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学生姓名:钟武生 学生学号:200930910632 学生班级:09国贸六班 任教教师:王文中

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前言】现实生活离不开博弈。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供企业经济活动的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在全球市场的范围内,数目众多的厂商把市场价格视为外生给定,每个厂商在决策时都要考虑其他厂商的决策策略。当今的世界生产模式中,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导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市场结构中占据着首要的地位,经济参与者之间的策略相互依赖性很强,在经济分析中势必要用到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的相互影响非常明显。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不能再我行我素,而是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经济政策对别国的影响或者别国政策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例如,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危机,势必会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其他国家,甚至是全球范围内。一国人为的货币贬值,势必会影响贸易伙伴国的福利水平。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令人民币升值,就是为了减少中国对美的货物出口,扶持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增加就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进行组织管理,增加自身竞争力呢? 时至今日,各企业间、各国之间的策略和经济政策的博弈越发明显。博弈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更好的分析市场形势,制定出最优策略;也有助于一国的决策者做出最优的经济政策,也有助于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采取博弈论的思想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 【内容摘要】博弈论研究的是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基础上的策略理论。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本文从博弈论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发生在笔者身边的问题,运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和思考,一次来说明经济参与者和组织管理者都应运用博弈的思想来处理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借鉴博弈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各类组织建设、管理服务。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活动市场组织管理 管理博弈的思想古已有之,对博弈论的系统研究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的思想和博弈论已被广泛的运用在分析各类经济现象,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博弈论不仅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相关领域,而且已经渗透

博弈论与经济学诺贝尔奖

博弈论与经济学诺贝尔奖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博弈论专家开始,迄今为止,共有6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研究有关,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能够在经济学中如此广泛运用并得到学界垂青实为罕见。 1994年,授予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海萨尼(J.Narsanyi)、普林斯顿大学约翰·纳什(J.Nash)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赖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 Selten)。 1996年,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es)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rey)。 2001年,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 Akerlof )生于194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2005年,授予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Thomas Crombie Schelling)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罗伯特·约翰·奥曼(Robert John Aumann)。 2007年,授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埃里克·马斯金(Eric S. Maskin)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杰·迈尔森(Roger B. Myerson)。 2012年,授予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及 加州大学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 八大标准与现实差距 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奖标准,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中国经济学家与诺奖的差距。笔者研究了诺奖的相关过程及评奖实践,归纳出八个方面的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