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水处理技术

纯水处理技术

纯水处理技术
纯水处理技术

纯水处理技术

纯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具体原理: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

纳滤

纳滤(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微滤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操作压力一般在0.7-7kPa,原料液在静压差作用下,透过一种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分为多种,比如折叠滤芯、熔喷滤芯、布袋式除尘器、微滤膜等。透过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滤膜,利用其均一孔径,来截留水中的微粒、细菌等,使其不能通过滤膜而被去除。决定膜的分

离效果的是膜的物理结构,孔的形状和大小。

微孔膜的规格目前有十多种,孔径范围为0.1~75 μm,膜厚120~150μm。

膜的种类有:混合纤维酯微孔滤膜;硝酸纤维素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醋酸纤维素滤膜;再生纤维素滤膜;聚酰胺滤膜;聚四氟乙烯滤膜以及聚氯乙烯滤膜等。

超滤

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中空纤维超滤器(膜)具有单位溶器内充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深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

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发展战略)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状态 发展方向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中水处理技术

中水处理技术 ? 适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宾馆、写字楼、饭店等公用场所。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YES中水处理,系采用生化处理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洗浴废水格栅调节池(予曝气)毛发过滤器污水泵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过滤(活性碳过滤备用)中水贮存池中水泵用水点 二、技术关健 采用水下曝气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 一、技术指标 BOD<5㎎/l 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

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COD<7㎎/l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氧化法与氧化法。高锰酸钾(K2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 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SS l㎎/l PH 8.0 二、条件要求 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 一、主要设备 毛发过滤器、水下曝气机、污水提升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柱、自动控制系统、过滤水泵、反冲洗水泵、中水泵、投药设备。 二、运行管理

水处理书籍

水处理 《现代膜技术与水处理工艺》 《现代水处理技术(第二版)》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第四版)》 《工业废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第二版)》 《有机废水处理的基本设计与计算》 《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第三版)》 《光催化水处理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治理与控制(第二版)》《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 《水处理新技术与案例》 《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问答》 《废水处理生物膜》 《水污染控制工程》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水工业仪表自动化》 《工业水处理及实例精选》 《污染水体生物治理工程》 《城镇污水厂生物除磷工艺优化理论与实践》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水工艺处理技术与设计(第二版)》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第二版)》《水处理与膜分离技术问答》 《废水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工业废油处理技术》 《水和废水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第二版)》 《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维护》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第二版)》 《小城镇污水处理设计及工程实例》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问答(第二版)》 《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问答(第二版)》 《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与设备》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

《水系统集成优化:节水减排的系统综合方法(第二版)》《污水处理在线监测仪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城市供水水质检测技术》 《水处理滤料与填料》 《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 《水污染控制案例教程》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小城镇给水处理设计及工程实例》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应用》 《水工程施工手册》 《松花江水环境污染特征》 《水资源循环经济配置与核算》 《厌氧颗粒污泥的吸附特性及工程应用》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第二版)》 《污水分析与检测》 《制药行业VOCs监测技术》 《工业污水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工业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填料与滤料(第二版)》 《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机毒物监测技术》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水环境监测评价与水华智能化预测方法及应急治理决策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第三版)》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废水处理实用技术及运行管理(第二版)》 《城镇净水厂改扩建技术与应用》 《现代膜技术运行工程案例》 《博斯腾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MBR新工艺设计》 《水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第二版)》

水处理技术服务

水处理技术服务 1.1 我方现场服务人员是使所供水处理设备安全、正常投运。我方会派合格的现场服务人员。我方提供包括服务人月数的现场服务计划表。如果此人月数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我方会追加人月数,且不发生费用。 1.2 我方现场服务人员具有以下资质: 1.2.1 遵守法纪,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和制度, 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2.2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按时到位; 1.2.3了解合同设备的设计,熟悉其结构,有机组现场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地进行现场指导; 1.2.4身体健康,适应现场工作的条件。我方向需方提供服务人员情况表。如若有不合格的现场服务人员我方会给予更换。 1.3 我方现场服务人员职责 1.3.1我方现场服务人员的任务主要包括设备催交、货物的开箱检验、设备质量问题的处理、安装和调试、设备试运和性能验收试验。 1.3.2在安装和调试前,我方技术服务人员会向需方技术交底,讲解和示范将要进行的程序和方法。 1.3.3制造厂确保制造质量,当现场安装调试中发现制造质量问题时,我方现场服务人员会全权处理现场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如现场发生质量问题,我方现场人员会在需方规定的时间内处理解决。若我方委托需方进行处理,我方现场服务人员会出具委托书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若我方不能及时出具委托书,本工程的监理单位有权委托处理,相应费用由我方确认并承担。 1.3.4我方对现场服务人员的一切行为负全部责任。 1.3.5我方现场服务人员的正常来去和更换会事先与需方协商。 2质量验收 2.1 水处理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阶段的质量验收按设备监造的相关条款进行。 2.2 最终产品我方将通知需方派员验收,验收人员可以根据招标书的规定对任何与本产品生产和检验有关的档案进行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我方进行返修直至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3 制造厂内需方的验收不做为最终产品合格的保证,产品最终应通过现场调试和运行考验而通过验收。 2.4 水处理设备生产各个阶段及系统整体质量验收由我方提供验收标准,需方讨论通过。

水处理新技术考精彩试题

名词解释 硝化作用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N2或N2O的过程 高级氧化作用在高温高压、电、声、光辐照、催化剂等反应条件下,使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 膜生物反应器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 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 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Fenton试剂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的结合即为Fenton试剂 生态浮床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 表面流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受人工设计和监督管理的影响,其去污效果又要优于自然湿地系统。污染水体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 稳定塘经过人工适当休整的土地,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 污泥沉降比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污泥膨胀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 折点加氯水中含有氨氮时,加氯量-余氯曲线是一条折线,此时对应的加氯法称为折线加氯 反渗透法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MLSS 混合液悬浮物固体浓度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浓度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国内外中水回用技术

一.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用水量和废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情况日趋紧张,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下,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污水资源化就是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中水处理即是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如用于冲洗地面、厕所、绿化、喷洒及景观用水等。因其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中水。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沿革 1.几种中水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通常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 ,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发展到目前 ,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有: (1) 生物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2)物理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以超滤膜分离技术替了代上述工艺中的沉淀、过滤单元。 (3)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物化生化结合法) MBR工艺概述 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其处理流程为: 原水→格栅→调节池→活性污泥池→超滤膜→消毒→出水。(一体式)对于中水处理流程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当以洗漱、沐浴或地面冲洗等优质杂排水(CODcr 150~200mg/l,BOD5 50~1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流程即可满足回用要求。当主要以厨房、厕所冲洗水等生活污水(CODcr300~350mg/l,BOD5 150~200mg/l)为中水水源时,一般采用生化法为主或生化、物化结合的处理工艺。而物化法一般流程为混凝、沉淀和过滤。 传统的生物化学法运转时必须考虑到反应速率和污泥的沉降性能。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浓度 ,污泥浓度高 ,则反应速度就快。但考虑到二沉池不能过大 ,所以活性污泥的浓度就不能太大,从而影响了反应速率。污泥的沉降性能则取决于曝气池的运行条件。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操作条件是首要条件 ,因此也限制了生物化学法的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些不足 ,科学家们首先想到了用膜来进行固液分离。超滤膜分离技术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采用具有一定孔径的分离膜,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细菌和微生物截留下来,从而达到浓缩与分离的目的。其处理精度可达0.1微米。不会产生生化法那样的气味儿,污泥量少,无需进行污泥处理。同时启动也十分方便,不必象生化法那样接种

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未来

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未来 目前。我国饮水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污染水源中的无机物、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严重地威胁着人们健康。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要求普遍提高,希望喝到更安全卫生的水,特别是加入WTO后,水质的改善和国家的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密切。面对当前的问题,发展以下几方面净水技术。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混凝剂与助凝剂 目前国内使用的混凝剂品种比较单一,而且以铝盐为主,助凝剂采用比较少,助滤剂更少,多种高效率,高品质的混凝剂与助凝剂的开发与采用,是提高出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混凝剂与助凝剂的合理投加。是自来水厂高效、低耗的一个控制点。 2生物预处理 净水工艺中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以去除原水中可生化降解物质和氨氮,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研究,科研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面对目前的水资源环境。在较长的一段时期还大有用武之地,如何利用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对各种不同的水源条件结合传统的处理工艺,无论从设计参数,工艺布置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实用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3加强常规处理 百余年的现代水厂的建设,混合、絮凝、沉淀、过滤组成的常规处理工艺,虽以去除浊度为主要目的,但随着浊度的降低,吸附于胶体颗粒的有机物以及溶解度较低的微量有机物也可以相应降低,各种微生物和病毒也能随浊度的去除而减少。尽可能降低出水浊度实际上已超出了降浊本身的意义。 常规处理六、七十年代曾演变过多种处理构筑物形式,但近年来经各方面实践总结,逐步倾向平流沉淀池和气水反冲均质滤料滤池的格局。应该说是一种管理方便实用的工艺组合,但继续探索新的构筑物形式仍会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整个工艺流程的瞬时水质监测也是今后不断完善提高的一个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水源环境,新的科学成果不断反映出水中某些微量有机物对人类的危害,如何快速准确、方便的检测它们的存在,也是今后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水处理工艺及选择

一、中水处理的工艺及选择。 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 (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3)后处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2、主处理的方法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生物处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以好氧处理较多。 (2)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提高了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 (3)膜处理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 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减少了很多。但目前对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3、工艺流程的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需确定工艺流程时必须掌握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目前大多数以生物处理为主处理方法;在工艺流程中消毒灭菌工艺必不可少,一般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取决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仅影响处理工艺的选择,而且影响处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我国主要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所处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浇花、冲厕、洗车等。当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物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调节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 --->排放当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水力筛--->调节池--->生化池--->过滤池 --->消毒池--->储水池--->排放上述工艺设施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结构。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是将中水回用处理的几个单元集中在一台设备内进行,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般的处理量小于1500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应用工程技术、水处理技术和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渔业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模式。随着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现代化的支撑技术,受到科学研究者和渔业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相关的养殖工艺、水质控制、净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技术已经在生产中获得应用。其中养殖水体的处理技术,作为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获得较快发展,形成了机械、化学、生物和综合处理等多项技术,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增氧、分离(分离固体物和悬浮物)、生物过滤(降低BOD、氨氮和亚硝酸盐)和暴气(去除二氧化碳等)、消毒、脱氮等处理过程,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养殖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工厂化养殖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并期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进技术和处理方法、开发出相关的高效养殖工程设施和设备。 1. 增氧技术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和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工厂化养殖系统中,鱼类正常生长的溶解氧应该达到饱和溶解度的60%,或者在5mg/l以上;溶解氧低于2mg/l,用于工厂化养殖水体处理的硝化细菌就失去硝化氨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系统溶解氧消耗主要来自养殖鱼类代谢、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氨氮处理等,系统所需溶解氧根据所养鱼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随着养殖密度和投饵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养殖对象、养殖密度、水体循环量等因素来确定增氧方式。 1.1空气增氧 由于各种增氧机械设备在工厂化养殖池很难应用,因此,空气增氧多采用风机加充气器的办法,以小气泡的形式增氧。这种办法虽然具有使用方便、投资小的特点,但是增氧效率低,一般在1.3kg O2/kW-h(20 C温度),28 C时仅为0.455kg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水处理新技术 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0分,共20分) 1、亲和力,小 2、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3、预反应区,主反应区 4、吸附作用,活性炭层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5、紫外线,羟基自由基 6、极薄的表面,多孔支撑 7、自养性好氧,兼氧性异养 8、压力 9、结构简单,装填密度高 10、水解、产氢产乙酸、产甲烷 二、名词解释(每空3.0分,共24分) 1.DOC,UV254:AOC是指可吸收有机碳。是生物稳定性的一个判定指标。 UV254是在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反映出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的芳香度。 2.滗水器:是指用于SBR反应器中,快速出水的装置。 3.渗透压:指盐溶液在半透膜的两侧自然形成的液位差。 4.生物稳定性:指经过净水处理后,将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一般AOC应小于10微克/L,这时,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有机物浓度极低,导致微生物不能再次孳生,使用水的终端保持水的安全性。5.膜的污染与劣化:可恢复的膜的污染称为污染,不可恢复的称为膜的劣化。 6.贫营养菌:是指给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作用菌种,在微量有机物的营养环境中能利用生物代谢作用分解净化有机物的菌种。 7.纳滤:纳滤是一种疏松的反渗透系统,其分离特性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纳滤膜表面带负电。是荷电膜,脱盐率<90%。 8.颗粒污泥:颗粒污泥是由UASB产生的一种以甲烷菌为主体的结构密实,边缘圆滑,颜色黑灰的污泥。 三、简答题(每空5.0分,共40分) 1. 微污染水源采用常规给水工艺处理时会产生那些问题。 答:1)微污染水源通常主要含有有机物,造成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 2)微污染水源中常含有氨氮,一般高达3-5mg/L,导致藻类生长,增大了水厂的处理难度。 3)有机物和氨氮会导致加氯量的增大,增加了消毒成本。也使消毒副产物(DBPs)大量增加。 4)微污染水源水一般含有色、嗅、味,使水质下降。还会对人体产生无法预测的潜在危害。 5)有机物为管网中的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2.什么是浓差极化现象,简述浓差极化现象的危害。 答: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

世界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当代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的200年间,抽水马桶、下水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工艺构成了整个污水处理历史上的三大基石。18世纪末,抽水马桶的发明,开辟了集中化的污水排放方式,同时也为改善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下水道系统的充分发展,流行病也随之扩散泛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为抵御流行病的侵害,19世纪初,人类发现了活性污泥技术,从而正式开启了污水处理的大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时期所针对的不同目标驱动着技术的不同发展方向。18世纪,控制传染病是主要目标;19世纪初,活性污泥法对有机物的去除和氨氮消化起到重大作用; 20世纪后半叶,氮磷营养物的控制成为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今,新兴污染物、资源化等一系列问题,又势必将引领一波技术改革的新潮流。 今年是活性污泥法的百年诞辰,随着历史的更迭,活性污泥法肩负的历史责任越来越重,在今后的发展中它能否承担更多的责任?又能否继续作为技术发展的主体?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国际先进水处理理念 1993年,荷兰戴尔夫特理工大学通过实验发现了厌氧氨氧化细菌,随后几个主要发明专家在《Science》提出了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即利用高负荷活性污泥或其他工艺把碳源尽可能富集,出水主要包括氨氮,氨氮采用厌氧氨氧化的工艺,而污泥在厌氧消化里头采用厌氧氨氧化的工艺。他们还同时计算出了传统厌氧消化工艺、传统消化工艺、旁路的厌氧消化工艺以及主流的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能耗,比对结果显示,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思路能产生24%的正能量。 除此之外,荷兰的学者也提出了基于膜技术的完全物化处理工艺;比利时学者提出了磷废水概念。由此可见,从污水里回收多种资源是下一步新技术的发展目标和趋势。 近几年,国际上也出现了一批可以实现能源自给的先进污水处理厂。如奥地利的Strass污水处理厂,它采用的AB工艺,将进水碳源尽可能浓缩,通过这个工艺,70%的碳源可进入污泥消化。同时该工艺在能耗控制、氨氮控制方面做了节能措施,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大家众所周知的新加坡Newater水厂,通过新一轮革新构思,将其污水处理厂分为了四个中心,即废物处理中心、资源回收中心、能源供应中心和娱乐休闲中心。 国际水处理理念变革 国际水处理理念正在发生着快速变革。举个例子,荷兰戴尔夫特附近一个刚刚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排水指标非常先进,排放标准也很高,但它的技术相较于荷兰几年前开

【课堂新坐标】16-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课题2专题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含解析

课题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1.认识海水淡化的重要意义,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知道天然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及工艺流程。(重点) 2.了解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水污染及其处理技术。掌握中和法、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难点) 4.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1.然后将蒸汽冷凝而得到蒸馏水的方法。蒸馏法的特点是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淡水质量好,缺点是能耗大。 2.电渗析法是指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海水中溶解盐的离子转移到另一部分海水中使海水淡化的方法。 1.海水淡化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海水淡化的目的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海水中的无机盐。 1. (1)硬水:溶有较多Ca2+、Mg2+的水。 (2)水的硬度:以1 L水中含10_mg_CaO(或相当于10_mg_CaO)为1度来表示。

2.水处理技术 (1)核心:减少或除去水中的各种杂质离子。 (2)方法 ①离子交换法是使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的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HR)与金属离子M n+的反应为 n HR+M n+ MR n+n H+; 阴离子交换树脂(ROH)与阴离子Y m-的反应为m ROH+Y m- R m Y+ m OH-; 交换树脂用酸或碱处理可重新恢复交换能力,该过程叫做树脂的再生。 ②膜分离法:包括电渗析和反渗透两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2.海水淡化因能耗大,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此话对吗? 【提示】不对,海水淡化耗能大,成本高,这是传统淡化法,现在研究出许多新的方法,如离子膜法、离子交换法等,耗能成本都大大降低,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1. 废水的排放使自然水体中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自然水体发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使水质变坏。 2.污水处理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原理和机械作用对废水进行治理,包括沉淀、均衡调节、过滤及离心分离等方法。 (2)物理化学法:通过物理化学过程除去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吸附、浮选、反渗透、电渗析、超过滤及超吸附等方法。 (3)化学法:通过施用化学药剂或采用其他化学手段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还原法、离子交换法。 (4)生物化学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除去废水中的溶胶物质及有机物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及厌气处理法等。

水处理技术知识点总结

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使得水的性质发 生变化,影响使用。 2.天然水按水源的种类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3.天然地表水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 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 4.按杂质的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 5.表征水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有色度、嗅、味、混浊度、固体含量及温度等。 6.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有水温、嗅味、色度以及固体物质等。 7.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8.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条件下,即水温为20C,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活活动, 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9.化学需氧量(COD):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CO2和H2o,测 定其消耗的氧化剂量,用mg/L来表示。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即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重铬酸钾的氧化性略高于高锰酸钾。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COD; 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测得的值为CODmr或OC。 10.总有机碳(TOC):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酸化后,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气流中,再通 过铂作为触媒的燃烧管,在900C高温下燃烧,把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记录CO2的数量,折算成含碳量即为总有机碳。 11.总需氧量(TOD):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等。将其氧化后,分别 产生CO2、H2O、NO2和SO2等物质,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以mg/L表示。 12.无机物指标主要包括氮、磷、无机物类和重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 13.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经过复杂的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 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水体净化现象从净化机理来看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 14.氧垂曲线:由于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15.给水工艺常用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 16.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7.城市污水根据其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对污水 中的悬浮的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油脂等污染物质的去除,一般由沉砂池、初沉池完成处理过程,也称物理处理法。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也称生物处理法。三级处理和深度处理既有相同之处,又不完全一致。 18.工业废水处理流程:污水——澄清——回收有毒物质处理——再用或排放。 19.格栅是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的保护性处理设备。格栅的作用:用以拦截较粗大的 悬浮物或漂浮杂质,如木屑、碎皮、纤维毛发、果皮、蔬菜、塑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20.调节池的作用:中和PH值、减小防止冲击负荷、贮存水量、调节水温,调节池的类型 有:水量调节池和水质调节池。 21.分散体系:是指有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 散相,在分散相周围连续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22.胶体的基本特性:光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的表面性能、电泳现象、电渗现象 23.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征。胶体的的稳定性分 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稳定两种。 24.混凝:是指水中胶体颗粒即微笑悬浮物的聚集过程,它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凝聚:是

水处理技术当中RO的含义是什么

水处理技术当中RO的含义是什么水处理行业中,最常用到的是反渗透设备,简称RO,但是RO具体有哪些原理及应用,本文将具体分析介绍。 一、什么是RO RO其含义就是反渗透的代名词,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其孔径大约在5~10A。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工作,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被应于水处理工艺当中,用反渗透技术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卷式聚酰胺复合膜,其水通量和脱除率会受压力、温度、回收率、进水含盐量和PH值等的影响。 二、技术说明 反渗透技术是现如今最先进和最节能的有效分离技术之一。利用反渗透的分离特性可以有效去除水质当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工艺先进、操作简便等优点。 三、RO的原理及特点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的时候,稀溶液当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的时候,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的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太大关联。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反渗透。该技术工艺是目前国际方面公认的高新技术体系,通过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当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以达到渗透的效果。

《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习题2

《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同步练习 1 . (2011年上海高二测试)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如图所示,若用 1 L 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比较精确地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应选择的仪器是() A. 10 mL量筒 B. 50 mL烧杯 C. 100 mL量筒 D. 50 mL量筒 解析:选Do 1 L水的3%为30 mL,选用50 mL量筒。 2 .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A. 硬水的软化 B.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 C. 电渗析淡化海水 D. 粗盐的提纯 答案:D 3 .下列材料中能使海水淡化的高分子材料是() A. 生物高分子材料 B.高分子分离膜 C.液晶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解析:选B。使海水淡化是把海水中过多的阴、阳离子除去,特别是NaS C「、Mg+等,使 用高分子分离膜可以选择性透过离子而阻止某些离子通过,从而达到淡化作用。 4. (2011年宁德高二教学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B. 海水中溶解的主要无机盐有NaCI、MgCb、KCl、MgSO CaSQ MgBa等 C. 海水综合利用,可将海水淡化与制食盐及氯碱工业、镁工业、钾工业、溴工业等形成联 合工业体系 D. 海水淡化因能耗大、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解析:选D。海水淡化耗能大,成本高,这是传统淡化法,现在研究出许多新的方法如离子 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耗能成本都大为降低,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5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中水处理技术精选文档

中水处理技术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中水处理技术 适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宾馆、写字楼、饭店等公用场所。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YES中水处理,系采用生化处理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洗浴废水格栅调节池(予曝气)毛发过滤器污水泵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过滤(活性碳过滤备用)中水贮存池中水泵用水点 二、技术关健 采用水下曝气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 一、技术指标 BOD<5㎎/l 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

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 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COD<7㎎/l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氧化法与氧化法。高锰酸钾(K2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 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SS l㎎/l PH 8.0 二、条件要求 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 一、主要设备 毛发过滤器、水下曝气机、污水提升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柱、自动控制系统、过滤水泵、反冲洗水泵、中水泵、投药设备。 二、运行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