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论公共卫生与临床治疗

一位老师这样说:临床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求医,是病人来求医生救命,他认为自己的命就掌握在医生手里,所以是医生掌握着主动权。而我们公共卫生所面对的对象是大众,我们要主动去找他们,帮他们解决问题,主动权掌握在大众手里,所以我们公卫的工作比临床实施起来要困难的多。

临床医学的对象是个体,是针对个体身体各个部位的研究,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廉、保护劳动力。而我们公共卫生则是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核心理念。

但是,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大体上呈“重治轻防”的局面,预防控制与救治体系发展不协调。

近代以来人类健康的改善公共卫生的作用居功至伟。1916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公共卫生学院,是公共卫生和医学机构分离的开始。尽管公共卫生的研究成果很多,公共卫生和医学在教育和实践上的分裂,削弱了公共卫生在维护大众健康中的作用。近代以来人类健康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包括农业进步以及公共卫生的实施,如传染病管理和免疫接种,特别是种痘预防天花,环境和劳动场所的卫生状况与妇婴卫生的改善,医疗措施的作用相对较小。

由于17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早期带来的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工作条件恶劣和传染病的猖獗流行,导致大众健康状况恶化。公共卫生的发展使环境改善,诸如下水道的敷设、自来水设施、工厂环境不断改良,生产有害物质的消除和防护,以及居住条件和营养的改善,加上19 世纪细菌学的进展和免疫接种的推广,才使得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增长随之而来的家庭职能和生育行为的改变使生育率下降限制了人口的持续高增长,这也是健康水平提高的因素之一。20世纪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世界人口显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系由于公共卫生的发展以及疫苗和抗生素的普遍应用。

有公卫专家这样说,毕业生去医院做一个实习医生,能救治多少病人呢?而留在公卫,即使只做个卫生所人员,都能服务无数贫困大众。如有许多人愿意投入“事前预防”的公共卫生领域,总有一天,国家的医学资源将不再浪费在“事后治疗”上。但是,现在公卫的发展步伐远落后于临床治疗,要想实现所有疾病都能预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与医疗相比,公共卫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有组织的预防措施,而不是通过治疗来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或许有人说,预防有三级,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也是一种预防,这也就涉及公共卫生工作是否应当把医疗组织包括在内。公共卫生的预防措施一般主要指一级预防。二是以人口或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人为对象所以,这类学科又统称为人口卫生或人口健康亦称作人口医学。有组织的为大众健康而工作的预防性事务,当然责无旁贷地落在政府的肩上。公共卫生是根据人口的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统计数据及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做出社区诊断,按照健康问题的大小和轻重缓急选择重点,根据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配置实施计划,保障人口的健康水平。这里的人口可以小到少数一些人,大到一个国家或全世界。

如对H1N1 流感大流行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就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学院的分立造成与临床医学分裂,结果严重削弱了公共卫生的作用,在传染病再次成为社会的威胁(如艾滋病) ,医疗费用不断上涨时,人们才深感弥补这个分裂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媒体关注的中国公共卫生几大新闻热点:中国检测出“超级细菌”引起滥用抗生素关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结果发布引起对中国控烟成效质疑;废止乙肝体检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乙肝歧视问题;富士康员工14连跳引发对新时期心理健康关注;质疑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世界第一,引起对慢病担忧;山西贴签疫苗引发对疫苗质疑;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提示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强化与大众的沟通;反式脂肪酸引起关注。这些事件无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应全民重视公共卫生预防的必要性。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冒来讲,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引起。感冒虽然常见,但是我们专家却无法准确控制它的感染机制,因为感冒病毒具有高变异性,每次爆发流感,我们只有在病例发生后,通过研制疫苗来控制。由此,我们也知道公共卫生预防的潜在重要性!

“维护公共卫生,必须建立公共卫生新思维,尊重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情和参与权”。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今天提出的新观念。曾光强调,目前中国已进入网络化、多元化公共卫生信息时代,对每个特定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出现来自不同立场的观点和评论,其中可能涉及复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媒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责任心道义感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避免出现公共卫生信息的失实报道,曾光建议媒体发布新闻时要广泛收集不同意见,听取“长期从事该项工作,承担相应责任”、“了解相关学科研究进展”、“掌握流行病学数据,具有国际视野,无偏见和商业利益”的专家意见。欧美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比较完善和健全,例如美国,不断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系统。他们通过法制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指机构、完善的信息监控网络、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等包容其中,其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像2003年的SARS美国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74例,实现零死亡。当然,这就是我们的差距。不过,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已经在逐步发展,而且,我国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系统。

一般来讲,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SARS、甲流、禽流感等等,都是由细菌、病毒引发的集体性感染的传染病。因为细菌、病毒的传染能力很强,可以大面积的使人体患病。故必然会表现出群体性的特点,这并非是临床医生所能控制的,必然要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通过研究、调查、收集病例、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后,然后与临床医生结合,共同来彻底解决问题。

在如今这个病毒、细菌大肆横行的时代,公共卫生及预防日益现出它的作用。而且人们越来越重视卫生健康,也有重视公众健康的意识。我们作为未来医学界的工作人员,有这个历史使命及责任来共同献身于我们伟大的医学事业,并为我们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pdf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检验医学与临床 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MedicineandClinic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周期:月刊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672-9455 CN50-1167/R 邮发代号78-157 创刊年:2004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信息: 《检验医学与临床》(ISSN1672-9455CN50-1167/R),2000年创刊,是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和重庆市临床临检中心主办,面向全国征稿、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本刊编委由重庆、四川、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医学专家组成,负责审稿,以确保本刊质量并达到较高学术水平。 本刊现为半月刊,每期96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介绍国内外最新医学成果及进展,交流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临床新方法、新技术,优先刊登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和各级学术会议交流的优秀文章。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实验室技术、诊疗与护理、短篇与个案、教学与管理、经验交流等。 本刊以高、中级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广大基层初级卫生、检验人员的普及教育。本刊适合和欢迎以下人员投稿:(1)高等医学院校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的教学、科研人员;(2)全国各级医院(含部队、厂矿医院、省市地区、县医院)的检验专业人员;(3)全国各省、市临检中心、药检所、防疫站检验专业人员;(4)临床各科实验室专业人员和广大临床医师、医技、护理人员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荣誉: 目前《检验医学与临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和“中国期刊网”收录,杂志的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本刊2007、2008年均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中获奖,杂志也被全国综合医学期刊协作网评为优秀期刊,深受广大读、作者喜爱,杂志发行量、阅读量年年提高,在重庆市卫生职称评定中被列为重要期刊。2008年在主办单位领导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正式收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郑新山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4项生化指标下降的临床分析---费德红颜永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范再英 氨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夏晓春 痰直接厚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查结果的比较---刘万珍吴湘覃云兰王典银 SP-4430干式生化分析仪部分急诊项目测定结果分析---王建平张梅香王笔金李晓南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顾瑛赵三红高艳章 CARISOLV伢典治疗乳牙龋的临床研究---袁艺吴星杨再林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陆光明曾涛林彦聪张振斌 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卢文静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杨良 血浆总钙和离子钙测定对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意义---杨丽张富华张强高艳章 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陈茹 尿液和痰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张志明李建平孙海英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书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申报书 (试行) 申报单位: 申报领域: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单位法人(签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七月

编写提纲 1、申报书概述(限1000字) 2、本单位建立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优势及基础(包括与申请领域相关的研究基础,取得的成效,平台建设和临床资源情况等,并提供附件1-6) 3、推动本领域临床及转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4、中心建设方案和网络构架设想(中心的组织构架、运行机制、核心人员、网络构架、成员分工等) 5、研究目标及重点任务(结合对本领域的战略分析,研究提出“十二五”研究目标和“十三五”设想,相关指标应明确可考核;突出临床实际需求,研究提出本中心的重点研究任务,针对各具体研究任务进行任务分解并提出任务分工方案) 6、申报单位的承诺书及单位法人签章(对中心及网络建设提供人员、硬件、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说明及承诺书,承诺书格式见附件7) 7、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科技、卫生主管部门推荐函

附件: 1.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清单 2.2005年以来获国家级奖励的清单

3.2005年以来发表SCI影响因子5以上的论文情况 4.2001年以来主持或参加国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医学研究及相关研究被国际疾病防治指南采纳的情况 注:采纳情况可附页说明

5.已建立样本库、资源库情况 注:请附建立样本库、资源库的标准操作流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6.核心团队,包括: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数据管理统计人员等

附件7: 承诺书 本单位承诺申报书所提供的相关材料属实,本单位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 单位法人:(签章) 申报单位:(签章)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五)全科医疗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是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卫生技术服务,2017年服务内容已增至14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全科医疗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是立足于社区的基本医疗,其任务包括患者首诊与处置、慢性病管理、临床预防、健康教育等。所以,全科医疗的部分业务也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等,只有通过全科医疗服务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项目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也不同程度涉及全科医疗工作,全科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参与。 (六)全科医疗与舒缓医疗的关系 舒缓医疗(palliative care)又叫姑息治疗,是为无法治愈患者提供对症治疗。舒缓医疗的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解除患者临终痛苦和不适。舒缓医疗不建议患者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也不容许借“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患者的最后时日尽可能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无法治愈的终末期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在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舒缓医疗,也可以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居家接受舒缓医疗。从节约资源和亲情的角度看,在社区或居家开展舒缓医疗更具有优势。随着舒缓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居民生死观的进步,许多终末期患者或晚期癌症患者更愿意回到社区或家中接受舒缓医疗,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全科医疗是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照顾的专科医疗。全生命周期包括生命的终末期,而生命终末期的医疗照顾常以舒缓医疗为主。全科医疗关注的是人,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照顾,与舒缓医疗关注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所以,生命末期患者的舒缓医疗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之一。全科医疗利用基本临床技术为社区居民和患者提供优质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也能满足终末期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的需求。

临床医学研究的总体设计方案

临床医学研究的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构思,积累资料,选择统计学方法三大板块。 1.总体构思 1.1选择研究课题⑴ 选择研究课题是科研的起点,决定医学科研的成败,是学问、知识、经验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产物。选题 主要来源于实践、理论、文献和招标4条途径,按学科分为基础医学研究(理论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 防医学研究3种类型。 选题必须符合目的性、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行性的6性要求。既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及其 深度和广度;具有来源确凿的事实或理论依据;具备新发现、新发明、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要求;具备研究的先进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具备课题实现的条件和可重复性。 1.2查阅相关文献(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通过线索和实施检索的方法,来寻找具有参考价值的知识。它贯穿于科研的全过程,可起到启 发思路、避免重复、帮助选题、指导科研、数据统计、成果判定等积极作用。文献检索的类型很广泛,主要有书本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资料等;音像文献(视听文献),包括幻灯、录音、录像、摄影、电视等;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软盘、光盘等)和网络资料。 1.3设计科研技术方案 科研技术方案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具备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效应指标3大基本要素;二是严格遵 循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的4大基本原则;三是进行科学的样本量估计;四是符合实验和实验设计方法的要求。2.积累资料 积累资料贯穿于科研过程的始终,是获取原始资料数据,提供分析依据的关键环节。资料的积累和收集分 经常性和研究性两种,前者指平时的日积月累,后者则是根据科研课题需要而组织的一次性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记录。 2.1经常性资料 2.1.1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记录: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体检记录、居民健康档案等。 2.1.2统计报表:如医院工作报表、职业病和地方病报表、传染病疫情报告、专用的报告卡片(岀生、死 亡、计划生育)。 2.1.3影像学档案材料: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核磁扫描(MRI )、彩色多普勒(CDFI) 等。 2.1.4医学文献信息资料:主要有书本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资料等;音像文献(视听文献),包括幻灯、录音、录像、摄影、电视等;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软盘、光盘等)和网络资料。 2.2研究性资料 2.2.1科研记录:要以一以贯制的科学态度,随时详细记录,及时整理提炼,分段小结与回顾,及时发现问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20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哪些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 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 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实践水平、创新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应用 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水平;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 食品实行卫生监督的基本水平;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 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水平;熟 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 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 工作水平。本科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 学士学位。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简介: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营养 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抗营养素等成分)在机体里分布、运输、消化、代谢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通过专业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成为 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 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营养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简介: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妇幼保健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能在基层从事妇幼保健和妇产科、儿科常见病的防治,具 有初步处理妇产科急诊、产科大出血及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的水平,也能在妇幼保健业务及行政部门从事临床、预防、科研、管理等方面 工作的医学高级妇幼保健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及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路爱刚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6000 在健康和卫生保健成为主要问题的今天,定型于建国初期 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能否适应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能否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袭扰?能否早期预防、及时发现以及合理控制由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因素诱发的各种慢性病?2003年的“非典”疫情,不断增长的慢性病患病率,长期困扰政府和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告诉人们:不能!在健康内涵和需求发生大的变化的同时,保障健康的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运行机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1现状与问题 现行的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是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面也越来越专科化。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在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向更高、更深、更精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 医防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与临床 医学两个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医疗和防病机构各自按照固有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有限的疾病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利用,尤其是在应对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形不成合力,处置的社会成本比较大,更谈不上能做到及时预警,在疫情即将暴发时,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1.2 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临床 医生在受教育阶段接触的公共卫生知识就很少,参加工作后更是注重所从事学科知识的学习,加之现行的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工作在防治疾病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的敏感性 以及危害性认识不到位。认识上的欠缺导致防护意识的缺失。 2003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以及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就是典型的例子。 1.3重医轻防的局面仍未改善 重医轻防是一个谈论了近40 年的话题,但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典”之后,国家加大了对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投入:利用国债项目重(扩)建了办公场所;利用日元贷款购置了检测设备;利用全球基金项目资助开展了艾滋病、结核病专病防治,等等。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后续投入跟不上,加之长期以来困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少、待遇低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解决,疾控机构目前的状况只是在工作条件与设施上相比“非典”前得到了改善,而与当前的防病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尤其令人担忧的还是医疗机构的疾病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一座座门诊、住院大楼拔地而起,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更换,而医院机构的工作条件、人员数量和质量与“非典”前没有明显的改变。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以及预检分诊制度形同虚设;医疗污水不经检测合格就直接排放、医疗废弃物混合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的现象屡屡可见。 1.4慢性病防治网络尚未形成,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61%,慢病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慢性病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服务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慢性病的首要选择。但是,现有的 健康促进背景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运行机制的探讨 路爱刚,韩慧芳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561(2012)02-0227-02 关键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临床医学; 运行机制

浅谈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

浅谈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与临床紧密的联系,及时准确报告检验结果对临床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3月检验科《检验与临床联系报告登记及处理记录》发现,通过与临床联系,有效控制了多起错误检验报告的发出,纠正了多起错误的治疗方案。结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联系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与临床的联系实验室全程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早已不是单独的关门做化验,检验质量的提高必须得到临床科室及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因此,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1]。除了做好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外,加强实验前质量控制和发展实验后质量控制更加重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医学检验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实验室质量控 制。 1 检验与病员的联系沟通检验结果准确与否,与病员标本准备紧密联系。病员标本的准备首先应由医生或护士特别交代准备事项,病员应严格遵照执行。对于门诊病员,检验人员应主动询问病员准备情况,得知准备符合要求时方可规范采集或接收标本;如果病员准备不符合要求,检验人员有义务重新向病员或家属交代正确的准备。只有严格把控实验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中,我们总结病员标本准备有:饮食准备、休息准备和运动准备。生化项目检验饮食宜正常、清淡饮食,抽血前8-12小时禁食,空腹采血;抽血前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不可剧烈运动后马上抽血。特殊项目的检验有特殊的要求,也应该给病员明确提出。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是21 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检验医学通过与病员的联系与沟通,可促进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 2 检验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沟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发展为全面质量保证,实验室从临床上获得宝贵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综合评价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不断完善操作程序并推进新方法和新项目的开展。我们常常做出一份检验报告,在保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前提下,当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我们首先就是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向医生询问病情的变化,治疗方案是否改变,报告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吻合;向护理人员了解病员的标本采集是否规范以及询问医护人员是否正确要求病员做好了检验前准备。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大大提高临床的诊疗技术水平,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改进更加有效的为临床服务。 3 检验与医院运输护工的联系沟 通目前各大小医院均拥有一批运输护工,这一群体基本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但担任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标本的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对标本的存放、运输以及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加强严格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担任该项工作。总之,检验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临床沟通联系,强调实验室管理的要素是交流、对话。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要共同制定、宣传和执行标本采集、转送的操作规范[2]。检验科在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的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结果应适时与临床联系后决定报告能否发出[3]。临床医学通过加强与检验医学的联系,亦可从检验医学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临床证据和信息,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因此,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的联系是一个利在双方、益于病人的大事,应该受到我们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临床医学导论实践报告

《临床医学导论》社会实践心得报告 《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渡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虽然当初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豪壮医学生誓言时我为之动容,但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他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对临床医学有全面的了解,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这门课程犹如一剂强心剂,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老师们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还要做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两手抓两手硬。因此为了掌握精湛的医术,我们应该做到: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 所以,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为了可以更早地接触

临床治疗,体验医生的角色,更真实地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我利用寒假在我家当地的一所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见习实践工作。 我所在的科室是儿科,因为我舅妈曾是儿科护士长,所有我就很顺利地进入儿科,但是在这之前我舅妈提议先让我做个小志愿者,原来这所医院每个假期都招收志愿者。志愿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医院内为人指路等。这样可以熟悉医院。于是我先当起了小志愿者,我所在的区域是儿外一号楼。首先我在医院内部结构地图上熟悉医院以及我所在楼,防止有人问路我不知道。志愿者的工作我一共做了两天,这两天还能够应付得来,基本上都能解答问路问题。就是得一直站着,两天下来也是很辛苦。接下来我就可以跟着儿科医生见习了。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临床工作,心里还是很兴奋,穿着白大褂,虽然什么都不懂也不会,但是心里很高兴。我所在的科室是儿科,也是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由于掌握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都远远不足,我能做的就是认真观察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尽可能地学习各种医学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努力培养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虽然我能做的很少,并且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我认为自己向成为一名理想中的好医生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在短短的5天里,我了解了许多,更学到了许多。 首先是制度与责任,“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每个工作日,在早上八点进行正式交接班,值班医生和护士报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检验医学在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结合的关系,检验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本文就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重要性 检验医学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和诊断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的测定和收集,其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检验医学属于新兴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检验医学需要检验的临床样本主要为抗原抗体、微生物、生物和血清等。 一、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临床需求 检验医学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能够对医学检验进行科学的质量管控,并且在进行管控时,还能对其的控制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且还要对解释的结果对患者和临床科室进行反馈,对检验人员的相关建议进行合理的收集,其新项目实施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提高,临床实践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二)检验方法

临床医生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加大对检验方法的重视,了解临床检验的每一种方法,保证检验方法能够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并且在进行项目检验时,还要对每种检验方法正常参考值、报告方法、临床意义、灵敏度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质量管理 医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视,各个科室都要积极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之中,医院质量管控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查看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师等查看的重视,并且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核实和调查,其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检验结果 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医生对疾病注意事项的了解,避免医生在进行疫病治疗过程中,出现检验结果诊断错误的情况,避免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耽误病情的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错过宝贵治疗时间的情况。比如:临床医生在进行肝炎病毒治疗时,如果发现一部分肝炎在进行治疗时,无法被及时排除体外,这时如果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那么对肝炎病毒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意味着肝炎病毒被全部清除,只能说肝炎病毒过少无法及时检出。 二、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联系 相关人员要增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加大对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方法原理检验的重视,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疾病进行

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育及其实践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育及其实践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来的医学教育新思考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科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对健康、疾病、致病因素认识上的差异,存在着与医学发展程度相适应的不同的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从历史上最初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到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再到现代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最终演变为现在所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根据系统论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这个系统框架中,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到个体,以及由个体、家庭、社区、社会构成概念化相联系的自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疾病的表现形式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模型,而是互为因果、协同制约的立体化网络模式。健康反映为系统内、系统间高水平的协调。恢复健康不是回到病前状态,而是代表一种与病前不同的系统的新的协调。 医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发展及转变,不仅全面地改造了世界临床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对疾病和健康、诊断和防治等多层次综合认知、判断标准,同时对临床医学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多方面的要求。 现代医学模式提供了弥合裂痕,改革医学教育的理论依据。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融会贯通,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在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上,重点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广适应”的医学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本身来说,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①医学教学的实践对象是人类本身,是以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作为代价的;②临床医学教学是必须需要实践的,医学理论的教学是不能取代医学实践教学的;③临床医学教学是一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反复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及时纠正错误,从而应用于临床工作的。 然而,目前的临床医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和卫生改革后的要求,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医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与教学资源的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此外,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患者维护自身权利意识在增强:以病人为“实践”对象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行不通;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制度,医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采取“病人选择医生”等措施,赢得医疗市场份额,获得最大效益。病人可以选择医院,可以选择医生,为满足病人需求,在过去由住院医师和实习医生操作的一般诊疗技术,现在部分病人可以指名要求由自己选择的医生亲自操作;在绝大多数手术中,病人也提出由经管资深医生亲自操作。医院为减轻病人负担,还采取“连台手术”等措施,缩短病人住院日数。以上如此种种措施,都使实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临床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降低。 面对以上种种矛盾,我认为,学校和社会应当果断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主要应包含如下几点。 1.适当拓展学习范围,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医学模式不仅仅要求治好病人的躯体病症,而且要求积极主动从多方面、多层次防治疾病,强调加强预防,减少患病率,以全面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学研究生的思维方式随之转变,除掌握医学知识外,还要涉及心理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卫生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医学实践总是在道德、伦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 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18.止血过程涉及____、____、____及其活性等。 19.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____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____。 20.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中的肽链A和B 中,含有很多____,故带____较多。平时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不发生聚合。 21.凝血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阶段。2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为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____、____、____等均有重要作用。 23.血液离体后,____因子被异物表面活化,在____及____的参与下,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而凝固。 24.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____缺乏和____增强。 25.全国临检方法学学术会议对血小板计数推荐____方法为首选方法。 26.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____作用,使____发生收缩,血清析出,血块缩小,有利于生理止血。 2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 ____、____的水平,本试验属于____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由于____、 ____、____、____因子减少,____明显减低和____增多。 29.在血浆中直接加入____溶液,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3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开题报告—临床医学研究的选题和设计

开题报告—临床医学研究的选题和设计 临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在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医、教、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数十年来我国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临床研究的累累硕果,极大地推动了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的蓬勃发展,如耳显微外科、神经耳科、内窥镜鼻窦外科、颅底外科、鼻变态反应、喉癌的功能性保守手术、口咽及下咽癌外科治疗、大范围缺损外科修复手术等巳达较高水平,作为临床医师,应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工作。 临床医师有临床工作的基础,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临床研究的论文应该不难,但要出有份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文章也不容易。这除了思想重视、发挥现有条件和潜力外,还需掌握的临床研究基本原则和,以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也就是必须具备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其形成了一套进行临床研究的与方法,其核心为临床科研设计(design )、测量(measuremen)、和评价(evaluation ),简称为DME就是在立题后要有严密周到的设计,否则不能很好控制因素,得不到真实可靠的结果。 选题是临床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研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的成效。选题的科研思路(idea )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注重实用性;要有先进性,即创新性,这是科研的核心和灵魂;还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首先,目的性要明确,就是要解决临床实践中认识上或上的。结合自己的知识、专业特长和经验,平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查阅资料,掌握研究的最新动态,使研究有较高的起点,并建立在充分的理论依据基础上,通过努力预期任务能够完成。 选题来源广泛,包括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治疗又包括手术改进、药物选用、疗效评价、新技术(如激光、微波、射频、CT MRI等)的 应用、技术革新等。选题类型多样,包括调查研究、资料、前瞻性临床研究、实验观察研究及技术革新等。调查研究,如对鼻咽癌的病因调查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资料分析,包括病例分析、临床经验、个案报告。病例分析是对已诊治的病例进行分析,应资料详尽完整,从中总结出一些性的东西,从而提出新见解、新观点。但一些临床资料残缺不全,检查项目不完备,没按统一的疾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标准(中华

现代医学模式对于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的影响

现代医学模式对于临床医学教育及实践的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向两极, 即向微观深入和向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宏观方向扩展。在向宏观方向扩展中, 必须从机体的完整性以及机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去认识健康和疾病的规律。 医学对生命现象的视野扩大了。WHO宪章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 社会上的完美无缺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 思维方式已适应不了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G.L.Engel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 即生物心理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并不否定疾病的本质是一个生物 学过程. 医学模式的转变, 是当代科学新潮流在医学领域中的反映, 它将对整个 医学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是改变人们医学观的一场革命。 目前, 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正向现代化发展, 主要特征是科学社会化 和社会科学化。现代化的形势要求医学社会化和医学现代化同步前进。许多国家把医学卫生事业纳入社会工程系统, 这样就扩大了医学的社会功能。随着医学社会作用日增, 医学工作者的视野扩大了, 他们应从研究疾病扩大到研究健康,从研究局部、个体扩大到研究群体、社会乃至生物圈。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把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新型的医学工作者既是社会生产力物 质文明) 的创造者, 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又是第三产业的服务者。不言而喻, 医 学模式转变中, 至关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医学教育的改革。我们知道今天的医学教育, 仍然是生物医学模式占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还原论为主 导。 为此, 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并且能对新的模式产生决定性和深远影响, 首先 有赖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成效。在国外, 许多医学院校对课程结构作了较大的变动,

你知道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有什么区别吗

你知道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有什么区别吗? 许多考生并不是太清楚临床执业医师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的具体差别,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临床执业医师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临床知识,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学习的知识主要是预防知识,两者考试的内容不一样;临床执业医师的发展方向是大中医院的门诊医师和病房医师主要用来临床看病的,共公卫生执业医师的发展方向防疫站,疾控中心主要防治公共卫生安全的。“三基”考试是各个医院自行组织的,医院自行设定时间。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基础综合: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卫生法规、预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 专业综合: 症状与体征、疾病(按照人体系统排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 实践综合: 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水肿、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黄疸、淋巴结肿大、发绀、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呕血、便血、紫癜、苍白乏力、进食梗噎(疼痛)、吞咽困难、晕厥、心脏杂音、心悸、甲状腺肿大、肝大、脾大、腹水、腹部包块、瘫痪、精神障碍、颈肩痛、关节痛、腰腿痛、异常阴道流血、血尿。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基础综合: 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临床综合: 症状与体征、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专业综合: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青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_临床医学论文相关合集: 临床医学论文相关热搜: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的临床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 21 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条件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削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1 实验教学 (1)缺乏创新意识。 1 / 9

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而且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很少有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实验条件落后。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少实验是以演示为主,同时实验分组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出现了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 (3)考核方法不完善。 由于基础医学实验没有独立设课,不计学分,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一个较准确的量化考核。 12 临床见习和实习 (1)临床教学的资源不足。 由于招生人数的増加,人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病床数减少,造成学生动手机会、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减少;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理论教学中的部分病种很难在临床中见到,造成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 (2)缺乏严格的技能训练。 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导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严格和不规范。 (3)对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认识不足。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考研、就业的冲击,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临床见习和实习认识不足。 临床基本功不扎实、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