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NS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样本(doc 25页)

WNS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样本(doc 25页)

WNS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样本(doc 25页)
WNS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样本(doc 25页)

WNS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产品说明书样本(doc 25页)

WNS系列燃油(气)蒸汽锅炉

产品说明书

编号: T9601S M

(第二版)

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杭州特种锅炉厂ZheJiang Tuffboiler

地址:

电话:

传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系统设置及安装 (5)

第三章:操作 (13)

第四章:维护保养 (19)

第五章: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

第一章:概述

WNS 型系列燃油(气)蒸汽锅炉系本厂生产卧式、内燃、锅壳式结构,并以油、气为燃料的蒸汽锅炉系列产品。

该系列锅炉燃烧室及受热面采用燃烧室低位设计,受热面对称布置方式,也即把炉胆布置在最低位置,这样有利于将温度最高的燃烧室埋在水中,锅炉水位的安全范围增大。

该系列锅炉本体结构包含两种类型,其一为湿背式、二回程烟管,全波纹炉胆结构。湿背式结构是指炉胆后部由浸在炉水中的夹套组成一个烟气折返空间,其后部烟气回程之间无需采用砖墙来隔离,所以不存在检修时砖衬更换,重新涂耐火泥等问题。而且湿背锅炉的后管板不受高温烟气的直接冲刷,工作条件改善。其二为中心回焰结构,炉胆为平直炉胆,第二回程烟气在同一个炉胆内折返。其特点是未燃尽的燃料经过高温燃烧区后可再次燃烧,燃烧完全。同时,对于容量较小的锅炉来说,结构相对简单,维护、检修方便。

为提高热效率,该型锅炉布置有充裕的受热面,其节能效果显著。

WNS 型系列燃油(气)蒸汽锅炉保温均采用高热阻纤维以及封闭式金属外罩作为外护板,并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操作、检修、维护的方便,设置以下内容的装置:——可开启的前、后烟箱门,供清理、维修烟管。

——后部人孔兼火焰观察孔,供停炉时进入炉胆清理、检修及锅炉运行时观察锅炉燃烧运行状况。

——顶部人孔,下部头孔或手孔,供检修锅炉汽水空间。

——额定蒸发量大于2t/h 锅炉设置平台扶梯,方便司炉工操作。

该系列锅炉适用燃料为中游、轻柴油、气体燃料。燃烧器装置一般是根据用户使用的燃料特点进行选配。

WNS 型系列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L)作为中央控制,多种类型的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

该系列锅炉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给水自动控制、燃烧自动调节、油温自动控制(重油和渣油)、气压高(低)保护(气体燃料)、程序控制、自动点火、停炉及其

它安全保护等。

——根据设置程序自动开炉及停炉。

——根据锅炉负荷变化,能使锅炉自动启、停燃烧装置。

——根据锅炉蒸汽压力,进行燃烧自动调节(即风、油配比调节)。

——根据锅筒水位高低变化及时进行给水控制。

——油温自控装置(重油)。

——完成各种安全保护及报警,其中包括熄火保护、低极限水位保护、油温过低,气压高低保护(气体燃料),检漏(气体燃料)和联锁等要求。

有关锅炉控制详细内容参见本厂随机提供的控制系统产品说明书。

第二章:系统设置及安装

?委托专业设计院对锅炉房及其布置进行设计。

?选择有燃油(气)锅炉安装经验的有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

?新锅炉安装前,需书面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备案。?安装验收后30日内安装单位应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并将其归档。

该系列锅炉其系统布置及安装应遵循下列规范及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

?本厂提供的其它技术文件。

锅炉房

?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若与其它生产厂房相连时,应用防火墙隔开。

?锅炉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锅炉房应采用轻屋顶,屋顶每平方米不超过120公斤,亦可在外墙开设泄爆窗口,开窗面积和泄压口不小于锅炉占地面积的10%。泄爆处不得与聚集人多的房间和通道相邻。对于气体为燃料的锅炉房内应设置燃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锅炉房的正常通风是保证锅炉正常燃烧的基本条件、锅炉房应设置合适的通风口,以向锅炉提供新鲜空气,避免锅炉产生不良燃烧。

?锅炉房的大小应充分满足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操作、检修维护所需要的空间。

?锅炉房的地面应平整、不易燃、无积水;地基承重应满足要求。

?锅炉房电源电压应稳定,以免引起电器元件烧坏。如电压不稳定,建议安装稳压器。

燃料供应

在锅炉燃料确定后,正确合理设置燃料供应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几种燃料的供应系统供参考。

轻油供应

?选择合适的供油管径,管内油品流速选择0.7m/s~1.5m/s为宜。

?应确保油路密封良好,以免混入空气导致不正常燃烧。

?轻油日用油箱其容量应小于1M3;设置位置一般应高于燃烧器油泵进油口,且与锅炉有一定的防火距离。

?进油管路上应设置油过滤器,精度为60目左右。

?回油管的设置应防止切断装置被意外关闭或有其它阻塞。

?燃油品质应符合要求,以免造成油泵非正常磨损。由于油品不合格引起的油泵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冬季气温在零下或零度左右时,请将燃油换成-10#柴油或根据气温选择相应型号的燃油。

(图一)轻油供应系统原理图

重油系统

由于重油的粘度大,重油供应系统与轻油系统相比更复杂。

重油的贮存、管线的输送以及喷嘴雾化都需加热,重油加热,粘度降到一定的要求后,才能满足燃烧装置的需要。其加热方式有多种,如电加热、蒸汽加热等。

重油点火困难,一般启动时采用轻油或气体燃料点火,因此需要设置点火系统。

用轻油,亦可用蒸汽等。

设计院及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布置方式。

下图为在无其它蒸汽来源的情下,重油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辅助的轻油系统用于锅炉启动及停炉后的扫线。

?合理选择供油管径,其管内流速与油品有关。

?重油管道应选择无缝管,除必要的法兰连接以外,宜采用焊接连接。同时应考虑其加热以后的管道的补偿。

?重油贮油罐数量一般不宜少于二只,一只作为接收、贮存和升温沉淀脱水;另一只作为向日用油箱供油。且其储油量应小于该罐容积的85%。

(图二)重油供应系统原理图

?重油日用油箱的大小不超过5M3,且布置位置离锅炉应有一定的防火距离。

为避免重油在罐(箱)内温度过高发生剧烈的起泡现象和冒罐事故,重油罐(箱)内的加热温度一般不能超过900C,最高不能超过950C。

?回油管的设置应防止切断装置被意外关闭或有其它阻塞。

?供油管道上应设置多道过滤器,过滤器精度按重油的流动方向依秩为粗、中、细。

?管道的供油压力与油品以及燃烧器的类别有关。

?重油品质应符合要求,并按规定加热。由于油品不合格或加热不到位引起油泵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燃气系统

燃气供应系统相对于燃油系统要简单,燃气最大的不安全因素是燃气泄漏,检漏装置可靠是燃气供应系统关键部分。图三为燃气燃烧器阀组分解原理图,当然,对于不同品牌的燃气燃烧机有所差异。图示中除手动阀外,其余阀组一般由燃烧器配套供应。

(图三)燃气阀组分解原理图

?应确保整个系统良好的密封,所有管道及配件应进行2倍工作压力的压力试验,至少不小于200mbar。

?应装置调压阀,以确保稳定的燃气压力。(具体燃气压力参见燃烧器说明书;

燃烧器是自带稳压阀仅作微调用)

?装置燃气过滤器确保燃气洁净。

?如带安全排放阀,则应设置燃气排放管,排放管要通向室外安全地方。

给水系统

WNS 型系列燃油蒸汽锅炉为厂内调试检测的需要,在锅炉上已预装部分给水装置(包括1台水泵、1个止回阀、1个截止阀及压力表);根据锅炉房布置或另增加备用装置需要,安装时可以拆除上述预装部分并另行布置。

常见的给水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水处理

水质的好坏会影响过路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搞好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未经处理的水硬度较高,含有固体微粒及溶解气体,容易引起结垢、腐蚀等。采用我厂提供的水处理设备及加药装置的用户,其设备使用方法参见随机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由于水质不合格造成的结垢、腐蚀,本厂将不承担质保责任。

该系列燃油(气)蒸汽锅炉的水质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GB1576《工业锅炉水质》的标准,水质指标如下表:

项 目

给 水

锅 水

额定蒸汽压力 MPa ≤1.0

>1.0

≤1.6

>1.6 ≤2.5 ≤1.0

>1.0

≤1.6 >1.6 ≤2.5 悬浮物 mg/L ≤5 ≤5 ≤5 总硬度 mmol/L ≤0.03 ≤0.03 ≤0.03 总碱度 mmol/L 6~26 6~24 6~16 PH (250C )

≥7 ≥7 ≥7 10~12 10~12 10~12 溶解氧 mg/L ≤0.1 ≤0.1 ≤0.05 溶解固形物 mg/L

<4000 <3500 <3000 -23SO mg/L

10~30 10~30 -34PO mg/L

10~30 10~30 )溶解固形物

游离相对碱度(

NaOH

<0.2 <0.2 含油量 mg/L ≤2 ≤2 ≤2 含铁量 mg/L ≤0.3

≤0.3

≤0.3

鉴于燃油(气)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体积较小,因此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供水工况稳定,设备结构紧凑、操作维护方便,以及高效、低能耗的水处理设备。

除氧装置

溶解在供水中的氧气会对炉内的金属材料和供水系统进行氧腐蚀,而且一旦这种腐蚀开始,就很难抑制。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 时应对给水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 锅炉发现局部氧腐蚀时,应采取除氧措施。

给水泵

对需锅炉连续运行或连续运行时间较长,且又无备用锅炉的单位来说,应增备用给水泵。

?泵安装时,应注意吸入液面与泵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差,以保证泵在工作时不超过其允许的以上高度。

?为防止管线中杂物进入泵内,可在进水系统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有效通过流通截面应大于吸入管截面的2~3倍。

?安装进水、出水管路时,应注意勿使管路的重量和应力集中到泵上,以免发生变形。

主蒸汽管道

主蒸汽管道引出直段应大于0.5M,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管径的3.5~5倍,管路最低处应设泄水阀,防止管路水击。主蒸汽管道要进行保温。

安全阀

本系列锅炉选用的是全启式弹簧安全阀,安全阀应装设排汽管,排汽管应直通安全地点,并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保证排汽畅通,同时排汽管应予固定。

安全阀排汽管底部应装有接到安全地点的疏水管。在排汽管和疏水管上都不允许装设阀门。

锅炉安全阀开启压力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调整和校验。如下表为安全阀整定压力:

额定蒸汽压力(MPa)安全阀整定压力

≤0.8 工作压力+0.03MPa 工作压力+0.05MPa

0.8< P ≤5.91.04倍工作压力1.06倍工作压力

*其中必须有一个安全阀,按表中较低整定压力进行整定。

其调整方法:拆去上部开口销,除去顶盖,拧松六角锁紧螺杆,使弹簧放松和拧紧,来达到安全要求的排汽能力,调整完后拧紧锁紧螺母,再将其余零件装妥。

排污管道

排污管道安装时应尽量减少弯头,保证排污畅通,并接到室外安全地点或排污池内。

烟气通道

WNS 型系列锅炉的烟囱接口均设在锅炉后部的顶上,最适合的烟气通道布置是直接引出,因为本系列锅炉均为正压燃烧,其烟道阻力需依靠燃烧器风机来克服;因此,引出烟道弯头太多,或有倾斜烟道长度太长的话,将对锅炉的出力及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因布置原因,烟囱若有转弯,转弯要平滑,弯头总数不宜超过4个,且在转弯处前烟道应装设防爆门,以防止尾部烟道爆燃。防爆门口径应与出烟口相当。

锅炉应尽可能地靠近烟囱,使锅炉与烟囱的连接部分尽量短一些,最多不超过2米。

烟道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水平烟道在敷设时应保持1%以上的抬头布置,烟囱总的横向长度不应超过垂直高度的1/4,如水平烟道长度超过25米,弯头总数超过4个时,建议适当配引风机。

建议烟道、烟囱内烟气流速为:3~10m/s。

只有一台锅炉时,烟道应畅通,烟道流通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锅炉的排烟口面积。同种燃料的多台锅炉共用烟道,应采用下图推荐的连接方法,总烟道流通截面积应大于各烟道面积之和。支烟道与总烟道的连接宜采用插入方式,顺烟气方向30—45°,以避免烟道汇合处的烟气干扰。各烟道应安装开关蝶阀。

烟囱高度应符合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烟囱顶部须设防雨帽。

烟道及烟囱重量不得由锅炉本体支撑。

第三章操作

?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并取得使用证,锅炉方可投入运行。

?司炉工经培训和考试合格,持证才能独立操作。

?司炉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在操作之前,司炉工及相关人员必须对安全规则和设备非常熟悉,所有操作必须在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故障报警后,故障未查明原因及排除后,不得强制启动。

锅炉启动

在第一次启动锅炉时或因某种原因关闭锅炉后重新启动时,应进行以下内容的检查及准备。

?燃烧系统各油(气)管接口、蒸汽管道、给水管道、排污管道完整,无泄漏现象。

?给水设备正常。

?各密封面严密、烟气通道畅通。

?水位在控制水位以内。

?通过排汽阀排出锅壳内气体,并关闭排气阀。

?进油调节阀开度及送风挡板开度在低负荷位置。

?关闭锅炉及水位计排污阀。

?打开供水阀。

?供水泵开关打到“自动给水”位置。

?供油及回油管路上的截止阀打开。

?对重油或渣油燃料,达到规定的油温。

?打开燃烧器总开关,接通电源。

轻油燃料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司炉人员只要开启运行开关,锅炉将会按电脑设置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正常燃烧加温,其一般过程如下:

?风机启动。

?风门开到最大位置,大风门高负荷燃烧位置前吹扫,风门转到小火(或低负荷)燃烧位置,继续吹扫。

?点火变压气、火焰监控器开始运作。

打开小火电磁阀(对比例调节燃烧器通过油调节器至点火负荷),这时锅炉将燃烧,火焰监控器在见火后,将断开点火变压器。锅炉转小火(低负荷)燃烧,如果锅炉压力未达到设定压力上限,风门自动开大,并使大火电磁阀打开喷油(或调至高负荷状态)燃烧锅炉的起动过程即完成。

?如果喷油后,火末点着(由火焰监测器监测);那么电脑将自动进行第二次启动(重复上述步骤),第二次点着火则进入正常燃烧状态,若第二次点火仍失败,则电脑将报警,同时停止启动。此时,司炉工应对锅炉有关部份检查,找出点火失败的原因,消除后再进行点火。

?锅炉进入正常运行后,大、小火、高低负荷的燃烧状态将由压力控制器来进行控制,当达到设定的高压设定值时,锅炉停止燃烧。

?当锅炉内蒸汽压力下降后,到达压力控制器上设定的下限值时,电脑将自动启动锅炉燃烧。

?用户需要停炉时,应将电控箱上运行开关转到关闭位置;电脑控制进入停炉程序—→关闭电磁阀,进行后继续吹扫、风机停止、风门关闭,水泵停止运行。

重油燃料

如前章所述,设计院及用户对重油系统(点火方式、加热能源、扫线介质)有不同的选择与布置,锅炉启动准备,以及停炉收尾与轻油锅炉不同,但重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燃烧控制与轻柴油基本相同(重油程序控制器增加油温控制),在此不再详述。

气体燃料

在完成上述准备后,WNS 型燃气蒸汽锅炉一经启动,其步骤同样由燃烧程序器完成,整个起动程序如下:燃烧机起动(风机马达转动)—→伺服马达打开风门至最大

检验试验

预吹扫→风门关至点火位置—→预点火—→电磁阀开启火焰监控→主控阀开启—→

伺服马达调节

从小到额定负载

→停炉—→后吹扫。

在程序起动过程中,风机风压、燃气压力受控于燃烧器程序控制器,这样确保燃气与空气供给的稳定。每一步骤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会在指示窗显示并锁定。

煮炉

在锅炉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清除掉锅炉内部的有机污垢,如油膜、灰尘或其它

杂质。本系列锅炉的煮炉可采用氢氧化钠(NaOH)加磷酸三钠(Na

3PO

4

·12H

2

O)等药

品,其加药量均为(2~3公斤/每吨锅水)配制成浓度20%的均匀溶液加入锅内,不得将药品直接加入锅炉。步骤如下:

?关闭主汽阀,将锅炉与整个热网隔开。

?锅炉本体上有两个安全阀,拆下其中一个,将漏斗插入安全阀管座,通过安全阀口将溶液注入锅炉,加药时,炉水应在低水位。

?临时从安全阀接口处接一根排放管,引到锅炉房外的安全处,这样,当碱性蒸汽排放时,不致危及周围建筑。同时,注意不要通过安全阀排放碱性蒸汽,否则会损坏安全阀。

?调节燃烧器,使燃烧处于低负荷燃烧区。由于煮炉效果好坏与燃烧持续时间成正比,因此,锅炉第一次启动运行前的煮炉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

?煮炉期间,应定期从锅壳内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当炉水碱性低于45mmol/L 时,应当补充加药。

?煮炉完成后,锅炉应缓慢的冷却,拆除临时排汽管,将干净的水从炉顶注入锅炉,从锅炉底部泄出,重复两次后,打开顶部人孔门,用高压水冲洗整台锅炉内表面。此时,锅炉底部的排污阀仍处于打开状态。

?检查锅壳内壁,其内壁应无油污,擦去附着物后,金属表面无锈斑。

用新垫圈合上人孔、装上安全阀,使锅炉处于待运状态,重新确认锅炉运行参数并整定。

供汽

对第一次启动或停炉后冷炉的启动,供汽要点操作如下:

?燃烧器投入运行,因水的加热后体积会膨胀,锅内原处于正常的水位会升高,如果水位超过最高水位线时,应开启排污阀排污,以保证锅内水位在控制水位范围内。

? 当汽压上升到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冲洗方法为:按照旋塞位置(下部为放水旋塞、中部为水旋塞、上部为汽旋塞),先开启放水旋塞,冲洗汽、水通道和玻璃管;再关闭水旋塞,单独冲洗汽通道;接着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道;最后,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完成以上操作,如果水位迅速上升,并有轻微波动;表明水位正常;如果水位上升很缓慢,表明水位有堵塞现象,应重新冲洗和检查。

当汽压上升到0.1~0.2MPa时,应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防止污物堵塞。其方法如下:将连接压力表的三通阀门转向大气位置,放出弯管中的存水,待见到蒸汽出来时再将三通阀门转回原来位置。如压力表指针能够重新回到冲洗前的位置是否相同。

?当压力上升到0.2~0.3MPa时,应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并对安装完毕首次启动或检修时拆卸过的人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需再拧紧一次。随着压力升高,要仔细观察锅炉各部件有无特别的响声和现象,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

?当锅内汽压接近工作压力,准备向外排汽前,应先微微开启主汽阀,逸出微量蒸汽对管道进行暖管,同时开启管路中疏水阀,泄出冷凝水,暖管时间应根据管道长度、直径、蒸汽温度等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10分钟,暖管时应仔细检查管道的膨胀情况和管道的支架情,如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暖管,并消除故障。

?当管路中冷凝水逐渐减少,说明管路系统已热,才能开启主汽阀,开始对用户供汽。开启主汽阀应缓缓进行,随时注意锅炉各部件的情况,必要时应停炉检查,主汽阀开后,应将手轮退回半圈,以防止热胀后无法转动。

锅炉供汽后,应再一次检查各部件的运行情况,各仪表、阀门有无漏水、漏汽现象,工作是否正常,为了防止蒸汽带水,主汽阀不宜开得过大,在正常的燃烧工况下,

主汽阀开启1.5~3圈左右,锅炉即可达到额定出力。

正常运行

锅炉正常运行要求做到,锅筒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司炉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当班人员必须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监视,确保锅炉安全可靠地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锅内水位

由给水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间断式给水水位控制及报警采用电极式结构;连续给水有变频及电动调节阀方式可供选择。

应定期检查水位控制及报警器的灵敏度及可靠性。

?水位表

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使水位玻璃板保持清洁,确保水位表可视部分清晰,水位正确可靠,如果发现玻璃垫圈漏水或漏汽时,应及时紧固或更换垫料。水位表冲洗方法如前所述。

?压力表

应定期检验压力表是否工作正常,如发现压力表损坏或失灵,应立即停炉检修或更换,为保证压力表的正确性,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

?压力控制器

应定期校验压力控制器的灵敏度及可靠性,平常司炉人员可通过压力控制器的启、停燃烧器的设置值与压力表显示数据对照来初步确定压力控制器的可靠性。

?安全阀

注意安全阀的作用是否正常,为了防止安全阀的阀盘和阀座发生粘连,应定期拉动安全阀提升手柄,作排汽试验,校验安全阀的可靠性。

?排污

一般给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给水进入锅炉受热汽化后,将析出这些物质,当炉水浓缩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物质就会在锅内沉积下来,形成水垢,蒸发量越大,持续运行时间越长、沉积物就越多。为了防止由于水垢、水渣引起的锅炉事故,必须保证给

水质量,降低炉水的碱度,通常当炉水碱度大于20mmol/l时,应进行排污,排污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