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SDJD—

工程名称龙坑1路、园区2路分部工程重力式U型桥

扩大基础

分项工程

名称

基础开挖、钢筋加工及安装、支架模板及砼浇筑

交底人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园区2路桥位区位于遵义县拟建的龙坑片区道路网园区2路上,横跨忠庄河。本桥中心桩号为K0+703,桥长32.04m,桥面宽26.01m,其中车行道15m,两侧人行道各5.505m,按双幅独立布置,中间缝宽1cm。上部构造采用20×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U形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龙坑1#路桥位区位于遵义县拟建的龙坑片区道路网龙坑1#路上,横跨忠庄河。本桥中心桩号为K0+800,桥面宽31.01m,其中车行道16m,两侧人行道各7.505m,按双幅独立布置,中间缝宽1cm。上部构造采用24×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长34.64m。下部结构采用U形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二、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⑴桥台: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基础开挖→基础钢筋、模板制作安装→基础砼→台身模板、钢筋制作安装→浇注台身砼→帽梁模板、钢筋制作安装→支座垫石钢筋预埋→浇注帽梁砼→支座垫石模板安装→浇筑支座垫石。

2.施工准备

工作面形成后,测量复核和测量放样后,修通便道、平整场地即可开始施工。

3.基坑开挖

桥台基础施工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汽车装运,人工配合清渣的方法,从而提高工程进度。

(1)开挖至离设计基底标高0.30m时,采用人工清底,高出基岩的石头必须采用人工或机械破碎,严禁采用爆破。

(2)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清除干净松碴、淤泥等。

(3) 开挖如有渗水,需挖一集水坑。施工中集水坑内的积水应及时抽干。

4.基坑排水

采用汇水井集水,抽水机抽出基坑外,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

5.基底处理

挖坑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进行基底处理,以减少基底爆露时间。基底应平整、无松碴和无积水。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相符合,如持力层土质松软或有溶洞进行挖除,现场技术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收方,采用C20毛石混凝土灌缝和填缝处理。基底铺设一层10cm厚C15砼垫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片石混凝土施工

本桥桥台基础下填充设计为C20片石混凝土,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输送砼浇灌,人工下放片石,插入式捣固器振捣。

a.片石加入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开始施工时,应先浇灌一层砼,然后人工摆放片石。加入片石的数量不宜超过砼结构体积的20%。片石应清洗干净。

b.所用片石强度不得小于50Mpa,摆放时大面朝下,片石间距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模板的间距不得小于15Cm。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c.在砼初凝后凿除表面浮浆后,用水冲洗干净,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浇灌完成后洒水养生。

6.钢筋制作与安装

(1)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污、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钢筋的加工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规范要求。

(2)箍筋在加工房集中加工,钢筋骨架现场绑扎焊接成型。接头一般采用搭接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同一断面内接头面积不超过50%,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上岗。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钢材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采取防腐、受潮变质的措施。

(3)制作钢筋骨架时,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焊接牢固,以防在操作过程中变形。

(4)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骨架焊接时,钢筋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钢筋搭接后轴线一致。

b.钢筋拼装时,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c.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锲行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d.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e.桥台台帽、侧墙及背墙上应预埋支座垫石、人行道台座及搭板预埋钢筋。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式振动器相结合的复合振动方式。在砼浇注过程中,派有经验的砼工负责振捣,砼振动时先开启高频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时间为40秒左右;当一段梁肋浇注满以后使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直至表面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止。振捣时,插入式捣固器应快插慢拨,与侧模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砼5cm左右,每处振捣完毕后慢慢提出振动棒,避免碰撞模型、钢筋和其它预埋件。施工缝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凿成凹凸不小于6mm的粗糙面100mm×100mm面积中不少于1个点,整个桥台分6次浇筑完毕,分别为左幅3次、右幅3次,施工缝需用直径16mm的钢筋连接,每根连接钢筋为60cm长,每次连接钢筋的数量为50根。

9.砼养护

砼采用保湿蓄热法养护,即在构件四周及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经常浇水,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0.浆砌锥坡

a.桥台锥坡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坡脚设置护脚墙。

b.浆砌片石、块石相关要求

(1)片石的厚度不小于15cm(卵形和薄片不得使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稍加修整;块石形状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200-300mm,宽度约厚度的1-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倍(如有锋棱锐角,应敲除),块石用于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整,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略小于修凿部分。

(2)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必须具有两哈的和易性,其稠度50-70mm,气温较高时适当增加。砂浆中所用砂,采用中粗砂,在适当增加水泥用量的情况下,可采用细砂。砂的最大粒径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由于砌筑块石是不宜大于2.5mm。含泥量不大于5%。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在3-4h内用完,气温超过30℃时,在2-3h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或在储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上有泥土、水锈,应

清洗干净。砌筑基础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应先将基底便面清洗干净、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4)各砌层的砌块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帖靠或脱空。砌筑时铺满底浆,竖缝砂浆现在已砌筑石块侧面铺设一部分,然后邻侧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将已砌筑的砌层表面清扫和润湿。

(5)片石应分层砌筑,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切缝宽度不大于40mm。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选取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脱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切缝的小石片支垫。

(6)浆砌块石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大致一致。外圈定位和镶面石块,丁顺相间或两侧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砌体里层平峰宽度不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大于40mm。

三、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人员、组织上保证其质量;

(2)建立内部自检系统,加强三级自检(班组自检、领工带班自检、质检工程师自检);

(3)严格按工序、程序进行报验,上一工序未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工序,自检不合格不向监理报验;

2、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在组织上保证现场施工

安全;

(2)实行定期现场安全、质量大检查,并进行不定期抽查。

3、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时注意安全。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穿好工作鞋。不得穿拖鞋、酒后施工。超过2m高空作业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搭设脚手架,系好安全带。临时设施必须考虑其安全因素,工地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防漏电、防火、防盗工作。

(2)、临时配电箱必须有防雨水措施,配电箱随用随关。

接收人员现场人员

工班

书面资

附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