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绮石论述的虚劳后天之因?( )

A、酒色

B、药误

C、劳倦

D、七情饮食

2、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

A、王叔和

B、王冰

C、葛洪

D、杨上善

3、朱肱治伤寒之学从:

A、脏腑立论

B、病因立论

C、病机立论

D、经络立论

4、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病机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张元素

D、王清任

5、刘完素自制的方剂是:

A、半夏汤

B、犀角地黄汤

C、双解散

D、栀子鼓汤

6、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是:( )

A、《脾胃论》

B、《中藏经》

C、《千金方》

D、《格致余论》

7、下述哪一条不是刘完素的贡献?

A、创立“火热论”

B、影响温病学说的形成

C、启示攻邪派的形成

D、影响温补学派的发展

8、对三焦辨证有所创见的医家是:( )

A、张元素

B、刘河间

C、罗天益

D、王好古

9、李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是:

A、升阳益胃汤

B、补中益气汤

C、沉香温胃丸

D、补气升阳和中汤

10、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存的部位是:( )

A、肝

B、肝肾

C、脾胃

D、心肺

11、张从正认为人之六味是:

A、酸苦甘辛咸涩

B、酸苦淡辛咸涩

C、酸苦甘辛咸淡

D、酸苦甘涩淡咸

12、左归丸的创制所根据的理论是:( )

A、甘温除热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滋阴泻火

13、张子和认为影响人体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是:

A、气虚

B、血虚

C、邪气

D、气滞血瘀

14、《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

A、朱丹溪

B、唐宗海

C、叶天士

D、陈自明

15、“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是哪位医家提出的:

A、戴思恭

B、赵献可

C、朱丹溪

D、刘河间

16、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

A、《黄帝针灸》

B、《黄帝内经》

C、《黄帝外经》

D、《难经》

17、薛已认为阳气虚弱不能生阴血者,应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六君子汤

C、四物汤

D、六君子汤加炮姜

18、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

A、维护旧论

B、错简重订

C、按方类证

D、分经审证

19、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

A、真阳

B、元气

C、真阴

D、精气精血

20、金元四大家的第一家是:(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21、下列哪一项不是李中梓治疗脾肾的方法?

A、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饮食伤者,枳壳丸主之

C、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劳倦伤者,四君子汤主之

22、王好古认为阴证出现类似阳证的假热之象,主要病机是:( )

A、下虚上盛

B、元阳外脱

C、阴火上冲

D、元阳中脱

23、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

A、邪伏膜原

B、温邪犯肺

C、热毒在胃

D、热邪犯表

24、下列哪位医家提出“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 )

A、朱丹溪

B、张景岳

C、吴瑭

D、缪希雍

25、吴瑭创制的五汁饮是用以治疗:

A、肺肾阴亏

B、肝肾阴伤

C、胃阴不足

D、肺胃津伤

26、首先提出真中、类中说的医家是:( )

A、刘守真

B、王履

C、朱震亨

D、李杲

27、治中焦郁积,吴师机选用:

A、清阳膏

B、云方膏

C、散阴膏

D、金仙膏

28、叶天士养胃阴,常用哪一类药物?( )

A、甘平或甘凉

B、甘寒或甘平

C、甘淡或甘寒

D、甘平或甘淡

29、王泰林认为肝病中三者同出一源的是:

A、肝气肝风肝阳

B、肝气肝风肝火

C、肝气肝风肝血

D、肝火肝风肝血

30、王清任处方有两大类:

A、活血逐瘀和益气健脾

B、活血逐瘀和益气补阳

C、补肾填精和益气温阳

D、活血逐瘀和益气温阳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张从正之“吐法”

2、以方类证

3、朱肱的经络说

4、庞安时之“寒毒”

5、引经报使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

在题中横线上。)

1、河间认为消渴有三,即消渴、和。

2、元素拟订的制方原则有:、、湿制法、燥制法、寒制法等。

3、张氏论病观点,有,因邪致病,,三个要点。

4、戴元礼在治郁用药方面,指出、、抚芎为治郁要药。

5、余霖认为,疫疹由乎,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治疗若非则不足以取效,因之创立清瘟败毒饮。

6、吴师机认为,膏药的功用,一是,一是。

7、晋唐时期,《伤寒论》的研究主要是对已经散失的伤寒条文进行搜索、整理与编次。这一时期以、为代表医家。

8、钱乙著作很多,但惟有一书流传下来。其调剂制方,善用。

9、李中梓首次明确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并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亦需,而在之上。

10、张元素认为茯苓虽淡,为天之阳,但气之薄者,为阳中之,主沉降,所以能利水而泄下;麻黄苦,为地之阴,但味之薄者,为阴中之,主升浮,所以能发汗而升上。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

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刘完素对火热病的治疗,分虚实两大类,认为表证只有用辛温或甘寒以解表,才是正治。()

2、药物归经学说是张元素的创见( )

3、温热学派实际上可分为温疫学派和温病学派两支。()

4、方有执着重发挥了“营中风”、“卫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 )

5、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选用防风通圣散。()

6、吴瑭对温疫病的传变及其证治,提出“九传”和“九治”的见解。( )

7、河间论治杂病,以气、血、痰、郁为纲。( )

8、王好古认为病人开始不烦躁,服药后出现烦躁不安,此时若脉浮取实大,手足自温,则预后良好。()

9、师门授受为学派形成的内在因素之一,其主要形式包括亲炙和私淑。()

10、陈自明论治虚劳之证最有心得。(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张介宾从哪些方面阐述“真阴论”?

2、李杲对内伤热中证的病因病理有何阐发?

3、缪希雍吐血三要法是什么?

4、叶桂久病入络说有哪些内容?

5、张从正论补有哪些观点?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3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学派不是在金元时期形成的()

A、攻邪学派

B、丹溪学派

C、温补学派

D、易水学派

2、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较有成就的医家是()

A、李杲

B、朱肱

C、柯琴

D、张元素

3、下列那一个不是柯琴研究《伤寒论》的见解()

A、以方类证

B、阴阳总纲论

C、六经为百病立法说

D、异气说

4、治疗表证兼内热,河间多选用()

A、黄连解毒汤

B、黄连解毒汤合承气汤

C、双解散

D、银翘散合承气汤

5、张元素认为入肝经、泻肝火的药物是()

A、黄芩

B、木通

C、白芍

D、黄柏

6、李杲对内伤病病理变化的观点之一是()

A、心肾不交

B、脾胃虚弱

C、阴虚火旺

D、气火失调

7、罗天益治疗脾胃病的特点之一是()

A、扶养脾胃

B、健脾消滞兼施

C、益气升阳

D、补中益气

8、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张从正吐法()

A、健身法

B、嚏气法

C、追泪法

D、引涎法

9、关于相火的特性,丹溪提出()

A、内阴而外阳

B、外阴而内阳

C、阴升阳降

D、阳升阴降

10、薛已归纳了对脾胃病治疗的四症、四方,其中以八味丸治疗()

A、脾胃虚寒

B、肝肾不足

C、脾胃虚弱

D、命门火衰

11、吴有性治疗温疫,创制的方剂是()

A、达原饮

B、普济消毒饮

C、清瘟败毒饮

D、甘露饮

12、余霖认为疫疹的病位在()

A、胃

B、膜原

C、气分

D、血分

13、吴瑭总结出的辛凉重剂是()

A、麻杏石甘汤

B、防风通圣散

C、白虎汤

D、升阳散火汤

14、下列那一法是缪希雍治吐血的方法之一()

A、宜止血,不宜行血

B、宜降气,不宜补肝

C、宜降火,不宜补气

D、宜补肝,不宜伐肝

15、王清任治疗气虚血瘀之证,重用()

A、黄芪

B、人参

C、白术

D、黄芪、人参

16、后世医学在下列哪部著作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各家学说?

A、《扁鹊内经》

B、《白氏内经》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7、朱肱治伤寒之学从:

A、脏腑立论

B、病因立论

C、病机立论

D、经络立论

18、提出“火热论”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朱震亨

C、李杲

D、刘完素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张元素论肝脏生理的内容:

A、其经王于春,乃物之始生也

B、其脉弦长曰平

C、足厥阴少阳也

D、其气嫩而软、虚而宽

20、李杲认为阴火与元气的关系是:

A、相互制约,一胜则一负

B、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C、消互消长,保持平衡

D、相互转化,互为基础

21、张子和用汗法解表,若少壮气实之人,宜用:

A、辛凉

B、辛温

C、辛热

D、辛平

22、丹溪认为,相火寄于:

A、心肺

B、心肾

C、肺肝

D、肝肾

23、戴元礼认为治郁证要区分中外四气之异,下列哪一项在不在此列?

A、表里

B、风寒

C、热湿

D、气火

24、薛已治疗虚证,必言阴虚,此“阴”是指:

A、脾

B、阴精

C、阴血

D、肾

25、张景岳治疗阴精不足或阳气虚耗的患者,以下列哪一方面为主?

A、气血

B、形体

C、脾肾

D、肝肾

26、吴又可称为“治疫之全剂”的方剂是:

A、达原饮

B、三消饮

C、白虎汤

D、败毒散

27、叶天士治络,强调以何种性味的药物为治?

A、酸

B、苦

C、甘

D、辛

28、吴瑭创制的大小定风珠是用以治疗:

A、肝肾阴伤,虚风暗动

B、邪热炽盛,热极生风

C、筋脉失养,血虚生风

D、痰热上扰,窜络动风

29、王清任论气血的重点是:

A、瘀血证和气虚血瘀证

B、瘀血证和气滞血瘀证

C、血虚证和气虚血瘀证

D、血热证和气滞血瘀证

30、唐宗海认为:消瘀的主方是:

A、辛字润肺膏

B、甘露饮

C、泻心汤

D、花蕊石散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按因类证

2、温补学派

3、引经报使

4、张从正的下法

5、丹溪的“相火”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

2、刘河间将五脏诸病归纳为,将其他诸病归纳为,并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一条。

3、李杲治疗特点是对脾胃药物的运用,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

为和。

4、罗天益阐发李杲的脾胃学说,强调饮食所伤,须分;劳倦所伤,当辨。

5、戴思恭治郁有中外四气之异,即、、。

6、第一个明确指出“为先天之本,为后天之本”的医家是。

7、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之理,外治之药,亦即之药,所异者耳”。

8、首先整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是。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

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首先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是王叔和。()

2、朱肱提出“六经地面说”。()

3、刘河间认为消渴分为消渴、消中和肾消。()

4、张元素认为味薄者为阴中之阴,主沉降,如大黄泄下。()

5、王好古的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6、张从正论补也颇具特色。()

7、缪希雍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通治血症大纳。()

8、吴师机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

9、《疫疹一得》为首部温疫专著。()

10、赵献可主张“补脾不如补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叶桂治疗虚损的方法有哪些?

3、丹溪如何论述阳有余阴不足论?

4、王好古关于阴证的发病论点有哪些?

5、为什么说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和治疗问题?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3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学派不是在金元时期形成的()

A、攻邪学派

B、丹溪学派

C、温补学派

D、易水学派

2、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较有成就的医家是()

A、李杲

B、朱肱

C、柯琴

D、张元素

3、下列那一个不是柯琴研究《伤寒论》的见解()

A、以方类证

B、阴阳总纲论

C、六经为百病立法说

D、异气说

4、治疗表证兼内热,河间多选用()

A、黄连解毒汤

B、黄连解毒汤合承气汤

C、双解散

D、银翘散合承气汤

5、张元素认为入肝经、泻肝火的药物是()

A、黄芩

B、木通

C、白芍

D、黄柏

6、李杲对内伤病病理变化的观点之一是()

A、心肾不交

B、脾胃虚弱

C、阴虚火旺

D、气火失调

7、罗天益治疗脾胃病的特点之一是()

A、扶养脾胃

B、健脾消滞兼施

C、益气升阳

D、补中益气

8、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张从正吐法()

A、健身法

B、嚏气法

C、追泪法

D、引涎法

9、关于相火的特性,丹溪提出()

A、内阴而外阳

B、外阴而内阳

C、阴升阳降

D、阳升阴降

10、薛已归纳了对脾胃病治疗的四症、四方,其中以八味丸治疗()

A、脾胃虚寒

B、肝肾不足

C、脾胃虚弱

D、命门火衰

11、吴有性治疗温疫,创制的方剂是()

A、达原饮

B、普济消毒饮

C、清瘟败毒饮

D、甘露饮

12、余霖认为疫疹的病位在()

A、胃

B、膜原

C、气分

D、血分

13、吴瑭总结出的辛凉重剂是()

A、麻杏石甘汤

B、防风通圣散

C、白虎汤

D、升阳散火汤

14、下列那一法是缪希雍治吐血的方法之一()

A、宜止血,不宜行血

B、宜降气,不宜补肝

C、宜降火,不宜补气

D、宜补肝,不宜伐肝

15、王清任治疗气虚血瘀之证,重用()

A、黄芪

B、人参

C、白术

D、黄芪、人参

16、后世医学在下列哪部著作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各家学说?

A、《扁鹊内经》

B、《白氏内经》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7、朱肱治伤寒之学从:

A、脏腑立论

B、病因立论

C、病机立论

D、经络立论

18、提出“火热论”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朱震亨

C、李杲

D、刘完素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张元素论肝脏生理的内容:

A、其经王于春,乃物之始生也

B、其脉弦长曰平

C、足厥阴少阳也

D、其气嫩而软、虚而宽

20、李杲认为阴火与元气的关系是:

A、相互制约,一胜则一负

B、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C、消互消长,保持平衡

D、相互转化,互为基础

21、张子和用汗法解表,若少壮气实之人,宜用:

A、辛凉

B、辛温

C、辛热

D、辛平

22、丹溪认为,相火寄于:

A、心肺

B、心肾

C、肺肝

D、肝肾

23、戴元礼认为治郁证要区分中外四气之异,下列哪一项在不在此列?

A、表里

B、风寒

C、热湿

D、气火

24、薛已治疗虚证,必言阴虚,此“阴”是指:

A、脾

B、阴精

C、阴血

D、肾

25、张景岳治疗阴精不足或阳气虚耗的患者,以下列哪一方面为主?

A、气血

B、形体

C、脾肾

D、肝肾

26、吴又可称为“治疫之全剂”的方剂是:

A、达原饮

B、三消饮

C、白虎汤

D、败毒散

27、叶天士治络,强调以何种性味的药物为治?

A、酸

B、苦

C、甘

D、辛

28、吴瑭创制的大小定风珠是用以治疗:

A、肝肾阴伤,虚风暗动

B、邪热炽盛,热极生风

C、筋脉失养,血虚生风

D、痰热上扰,窜络动风

29、王清任论气血的重点是:

A、瘀血证和气虚血瘀证

B、瘀血证和气滞血瘀证

C、血虚证和气虚血瘀证

D、血热证和气滞血瘀证

30、唐宗海认为:消瘀的主方是:

A、辛字润肺膏

B、甘露饮

C、泻心汤

D、花蕊石散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按因类证

2、温补学派

3、引经报使

4、张从正的下法

5、丹溪的“相火”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明清时期形成的主要医学流派分别是、。

2、刘河间将五脏诸病归纳为,将其他诸病归纳为,并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一条。

3、李杲治疗特点是对脾胃药物的运用,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

为和。

4、罗天益阐发李杲的脾胃学说,强调饮食所伤,须分;劳倦所伤,当辨。

5、戴思恭治郁有中外四气之异,即、、。

6、第一个明确指出“为先天之本,为后天之本”的医家是。

7、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之理,外治之药,亦即之药,所异者耳”。

8、首先整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是。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

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首先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是王叔和。()

2、朱肱提出“六经地面说”。()

3、刘河间认为消渴分为消渴、消中和肾消。()

4、张元素认为味薄者为阴中之阴,主沉降,如大黄泄下。()

5、王好古的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6、张从正论补也颇具特色。()

7、缪希雍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通治血症大纳。()

8、吴师机认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

9、《疫疹一得》为首部温疫专著。()

10、赵献可主张“补脾不如补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叶桂治疗虚损的方法有哪些?

3、丹溪如何论述阳有余阴不足论?

4、王好古关于阴证的发病论点有哪些?

5、为什么说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和治疗问题?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1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评分标准:

1、B

2、A

3、D

4、A

5、C

6、A

7、D

8、C

9、B 10、B

11、C 12、B 13、C 14、D 15、A 16、A 17、B 18、B 19、C 20、A

21、D 22、B 23、C 24、D 25、D 26、B 27、D 28、A 29、B 30、D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评分标准:

1、张从正之“吐法”:凡具有涌吐上行祛邪外出作用的治法,统称为吐法。(3分)

2、以方类证:《伤寒论》研究中,把一个个方证视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的证候,以方名证,按方类证。(3分)

3、朱肱的经络说:朱肱提出《伤寒论》三阴三阳即为足之六经,并以此来解释伤寒三阴三阳病证。(3分)

4、庞安时之“寒毒”:庞安时认为广义伤寒的病因均为“寒毒”,只是由于感受邪气的时间、地域、体质不

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3分)

5、引经报使:是响导全方主治的效用。即通过某种药物的引导,使全方对某脏腑经络的疾病

发挥更好的疗效。(3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评分标准:

1、消中肾消

2、风制法暑制法

3、论病重邪祛邪安正

4、香附苍术

5、淫热石膏

6、拔截

7、王叔和孙思邈

8、《小儿药证直诀》成药

9、养阳滋阴

10、阴阳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评分标准:

1、张介宾5个方面阐述“真阴论”: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真

阴之治。(每个1分)

2、李杲对内伤热中证的病因病理的阐发:

病因:饮食不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三者常常综合致病,而以精神因素为先导。(3分)

病理:主要有气火失调和升降失常两个方面。(2分)

3、缪希雍吐血三要法是:

首先宜降气,不宜降火;其次宜行血,不宜止血;最后宜补肝,不宜伐肝。(5分)

4、叶桂久病入络说的主要内容:(5分)

病机:病初在经在气,久则入络入血。

治法:络以辛为治,或辛润,或辛温,或辛咸。

用药:桃仁、归尾、蒲黄、苏木等。

5、张从正论补观点:(5分)

(1)治病先攻邪,邪去而后言补;

(2)损有余即补不足,下中自有补;

(3)凡药皆毒,但可攻邪,邪去则已;

(4)倡导食补食疗。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试题2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评分标准:

1、B

2、C

3、C

4、A

5、C

6、A

7、D

8、A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A 16、D 17、C 18、B 19、D 20、C

21、D 22、D 23、C 24、B 25、B 26、A 27、D 28、A 29、A 30、D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评分标准:

1、温病学派: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医学流派。(3分)

2、以方类证:《伤寒论》研究中,把一个个方证视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的证候,以方名证,按方类证。(3分)

3、吴瑭的“养阴三法”:一甲养而涩之,二甲养而镇之,三甲养而济之。(3分)

4、阴中求阳:张介宾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即在补阳时,适当加入少量补阴之品,以达到阴中求阳的效果。(3分)

5、五郁:木、火、土、金、水五郁。(3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评分标准:

1、阳阴

2、宜守、宜补、宜升宜和、宜攻、宜降

3、滋阴泻火补阴精补阴血

4、建中复脉

5、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或少腹逐瘀汤)

6、全而未壮易寒易热

7、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

8、血肉填精中下兼顾

9、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评分标准:

1、补中益气汤的创制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是:

(1)脾胃是元气之本,是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3分)

方中用黄芪(重用)、人参、炙甘草、白术等甘温之品,以健脾益气,元气旺盛,脾阳升发,

阴火下潜,燥热自去;

(2)内伤热中证的病理为气火失调和升降失常。(2分)

方中用升麻、柴胡二药升提脾胃之清阳,阳升而阴降,阴火自去。

2、陈自明在妇科方面的主要贡献有:论月经,重视先后天;论妇人在室女、已婚和七

七天癸

数尽三个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突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生理、病理特征;擅长调理脾胃、调摄冲任等治法。(5分)

3、薛立斋治疗脾胃病的四症四方分别是:饮食不适用枳术丸;脾胃虚弱用四君子;脾

胃虚寒

用四君子加炮姜;命门火衰用八味丸。(5分)

4、河间认为风与火热的关系是:

风属木,木能生火;热极可以生风;风火热可以兼化。故治以清凉之剂。如风邪为病,创防风

通圣散,一以祛风,一以清热。火热为病,制神芎丸清热兼以祛风。(5分)

5、大补阴丸的的创制体现了朱丹溪论治阴虚火旺,滋阴泻火的学术思想:

病机:阴虚致火旺,火旺致阴虚。

治则:补阴必兼泻火,泻火也就是补阴。

治疗:(1)阴精虚相火旺:大补阴丸。熟地、龟板——滋阴补肾以制火;黄柏、知母——清泻

虚火以存阴。

(2)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知柏。四物:滋补阴血以制火;知柏:清泻虚火以存阴。

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试题3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评分标准:

1.C

2.B

3.D

4.C

5.C

6.D

7.B

8.A

9.A 10.D

11.A 12.A 13.C 14.D 15.A 16.C 17.D 18.D 19.D 20.A

21.A 22.D 23.D 24.A 25.B 26.B 27.D 28.A 29.A 30.D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评分标准:

1.按因类证:以方证的发病原因为归类标准,如太阳病中风、伤寒、风寒两感、中风火劫、中风误吐等,将有关条文汇列于下。(3分)

2.温补学派:以薛己、赵献可、张介宾等为代表、以研究脾肾命门的生理特性和病理变化为中心、治疗以温养补虚为主的一个医学流派。(3分)

3.引经报使:是响导全方主治的效用。即通过某种药物的引导,使全方对某脏腑经络的疾病

发挥更好的疗效。(3分)

4.下法:凡具有下行祛邪作用的治法,统称为下法。(3分)

5.丹溪的“相火”:相火之常,为人身之动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相火之变,相火妄功为病理之火,耗损真阴,损伤元气,为元气之贼(3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评分标准:

1.温补学派温病学派

2.五运主病六气为病燥

3.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升阳散火

4.食与饮寒与热

5.表里风寒热湿

6.肾脾李中梓

7.内治内治法

8.王叔和

四、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评分标准:

1.河间认为燥与火热的关系:(5分)

燥邪性质干燥,易伤津液,津枯则火热自生;

热盛伤津亦可成燥;

燥则液亏,水乏则热炽,故燥热常兼化;

治“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慎勿服鸟附之药。”

2.叶桂治疗虚损的方法有:(5分)

重视正气.甘药培中.血肉填精.中下兼顾。

3.丹溪论述阳有余阴不足论:(5分)

(1)天地日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2)人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4)养阴抑阳的摄生观

4.王好古关于阴证的发病论点有:(5分)

一是阴证内在的根据;二是阴证外在的条件。但是,人身本气的先有虚损,是构成阴证的主要原因。而本气虚,多与少阴肾和太阴脾有关。

5.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和治疗问题:(5分)

病机:阴虚致火旺,火旺伤阴,使阴更虚。

治则:补阴必兼泻火。

治疗:阴精虚相火旺:大补阴丸。

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知柏。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2.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3.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和智力商数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4.激情具有爆发性、短暂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5.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也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这些需要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层次。(3)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级的需要。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性原则;(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6)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联想与原型启发;(3)定势与功能固着;(4)个体的经验水平;(5)情绪与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动力和阻力作用;(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的作用。 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1.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1)增加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①选择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但应注意,高威信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而减

少。③将沟通信息与人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当的水平。③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来提供信息。 (2)弱化个体对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①信息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例如某些广告是向公众介绍产品,甚至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指出产品的某些不足,从而增加人们对产品的信任感。②适当通过分散人们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倾向。③用各种特定惠待激发人们的认同。 (3)避免过度理由效应的出现。 心理学部分 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B) A.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下列属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B)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 4.根据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一个学生将考试失败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时(B) A.是一种正确的归因倾向 B.教师应予以引导和纠正C.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D.会产生侥幸心理 5.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B)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或简答: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4.内感阴证:是王好古在“内伤三阴”基础上提出的,指饮食冷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内伤厥阴、太阴和少阴三阴经而产生的阴寒病证。 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8.逆流挽舟法:喻嘉言对夏秋感受热、暑、湿气而成痢疾,治疗主张“必从外而出”,所以用汗法,先解其外,后调其内,且有失于表者,外邪入里,病虽日久,也往往仍可引其邪出之于外,这便是他治疗痢疾的独特见解,称为“逆流挽舟”法,其主剂采用人参败毒散。 9.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10.(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1.畜鱼置介:喻嘉言将“同气相求”的原理,联系到人身的疾病,他指出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因为“阳欲上脱,阴下吸之;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从而维持着阴阳相抱而不脱的平衡状态。 12.阳化内风说:是叶天士在前人论述中风病的基础上,提出的肝风内动而致中风观点,他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指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邪”。 13.安谷精生:叶氏对损证中既见有精亏,又不能安谷的病证,即取中、下兼顾的治法,以达到“安谷精生”。治中损贵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以下损为主的,每以填精药中参入山药、茯苓等,“必胃强加谷者,阴药可以效灵”。以中损为主的,往往在补中药里酌加熟地等,以达到生精的作用。 14.虫蚁搜剔法:指叶天士认为络病日深,非峻攻可效,须用虫蚁之类辛咸之品,以搜剔络邪,并常用丸剂徐图缓取。其应用虫蚁之理,是“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用药如蜣螂、蜂房、山甲、地龙、蟅虫、全蝎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 选择和填空知识点: 总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唯一的著作,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 2.各家学说的共同点:①有継承②有取舍③有发展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C )。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广陵散》据说是"竹林七贤"中的( B )所作,后作为"绝响"的代名词。 A.山涛; B.嵇康; C.阮咸; D.向秀。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词( B )里的一句。 A.《浪淘沙》; B.《乌夜啼》; C.《破阵子》; D.《临江仙》 3.《红楼梦》中,大观园曾结海棠诗社。其中自号“蘅芜君”的是 ( C ) A.邢岫烟;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史湘云。 4.元曲的四大家: A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D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5.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逆旅”是指(B) A.主人; B.旅馆; C.朋友; D.阻碍。 6、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C)A、《自由大宪章》?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 7、我国古代田园派的创始者是?(D??)A、屈原B、李白?C、王维??D、陶渊明 8、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D)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9.

戏剧《长生殿》写的是:( D ) A.汉明帝与赵飞燕; B.后羿与嫦娥; C.唐高宗与武则天; D.唐明皇与杨玉环 10.《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C) A黄帝、炎帝、帝喾、尧和舜 B黄帝、蚩尤、颛顼、帝喾和舜 C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D黄帝、炎帝、颛顼、尧和舜 11."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出自谁口(A) A.司马迁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C) A.苗族 B.回族 C.壮族 D.满族 14.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是(B) A.1969.4.24 B.1970.4.24 C.1971.4.24 D.1972.4.24 15.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C) A.683计划 B.985计划 C.863计划 D.369计划 16、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B?)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17.下列哲学家不属于唯心主义的是(D) A.尼采 B.黑格尔 C.叔本华 D.车尼尔雪夫斯基 18、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B??)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俄罗斯宪法?

高一必修一政治期末考试卷

高一必修一政治期末考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50分,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填入括号内.) 1.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全国兄弟省市向灾区运送了大批帐篷,活动板房,食品等救灾物资.这些物资属于() A.是商品,因为他们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他们不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他们没有用于交换 D.是商品,因为他们是人类创造的 2.2010年春节期间,消费者抢分黄金等金银首饰的巨大蛋糕。其黄金首饰的本质是() A.不是商品 B.价格 C.是商品,因为用于交换 D.一般等价物 3.节日期间各大超市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如电饭锅为500元,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1)执行货币的流通职能(2)是现实中的货币 (3)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4)是观念上的货币 A.(1)(2) B.(1)(3) C.(2)(4) D.(3)(4) 4.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为了观看上海世博会,家在新疆的小明携带()去上海较为安全. A.大量现金 B.信用卡 C.股票 D.债券 5.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两会”闭幕后答记者提问时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上升到20%.这说明() (1)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下降(2)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3)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4)人民币兑换美元减少 A.(1)(4) B.(2)(3) C.(2)(4) D.(1)(3) 6.有时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商品的() A.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同 B.使用的原材料不同 C.产品质量不同 D.劳动生产率不同 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价值和供求决定价格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8.价格变动对以下商品的需求影响较大的是() (1)家用电器(2)大米(3)电脑(4)汽车 A.(1)(2)(4) B.(2)(3) C.(2)(4) D.(1)(3)(4) 9.一般来讲,下列商品互为替代商品的是() (1)羊肉与牛肉(2)汽车与火车(3)钢铁与砖头(4)食品与水 A.(1)(2) B.(2)(3) C.(2)(4) D.(1)(4) 10.“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银涨价了,以后再买.”上述情况表明() A.价格变动对高档消费品的影响较小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的影响较小 C.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 D.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11.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小则意味() A.收入水平在不断下降,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B.食品支出在不断下降,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C.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不断下降 D.消费结构在不断恶化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复习进程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 《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

2018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B )。 A.迟钝 B.敏锐 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C )。 A.思维 B.感觉 C.知觉。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A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5. 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D )。 A.登门槛放应B.留面子效应C.引诱法 D.示范法 6. 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A )。 A.构造心理学 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 A.詹姆薪—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 D.腾斯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B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 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 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A ) 特征的表现。 A.气质 B.能力C.性格 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A )提出的。 A.劳伦兹 B.皮亚杰C.艾里克森 D.柯尔伯格1.知觉的特性不包括( D )。 A.整体性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B )。 A.日间嗜睡B.白日梦 C.突发性睡眠D.睡眠窒息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B )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4.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B )的限制。 A.对问题的认知方式B.功能固着 C.知识经验D.思维定势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B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

2019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19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广陵散》据说是"竹林七贤"中的( B )所作,后作为"绝响"的代名词。 A.山涛; B.嵇康; C.阮咸; D.向秀。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词( B )里的一句。 A.《浪淘沙》;B.《乌夜啼》;C.《破阵子》;D.《临江仙》 3.《红楼梦》中,大观园曾结海棠诗社。其中自号“蘅芜君”的是( C )A.邢岫烟; B.林黛玉;C.薛宝钗;D.史湘云。 4.元曲的四大家: (A)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D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5.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逆旅”是指(B) A.主人; B.旅馆; C.朋友; D.阻碍。 6、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C) A、《自由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7、我国古代田园派的创始者是(D )

A、屈原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8、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D)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 9.戏剧《长生殿》写的是:( D ) A.汉明帝与赵飞燕; B.后羿与嫦娥;C.唐高宗与武则天;D.唐明皇与杨玉环 10.《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C) A黄帝、炎帝、帝喾、尧和舜 B黄帝、蚩尤、颛顼、帝喾和舜 C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D黄帝、炎帝、颛顼、尧和舜 11."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出自谁口(A) A.司马迁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C) A.苗族 B.回族 C.壮族 D.满族 14.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是(B) A.1969.4.24 B.1970.4.24 C.1971.4.24 D.1972.4.24 15.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C) A.683计划 B.985计划 C.863计划 D.369计划 16、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B )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考 试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 A.由广大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 C.受客观经济条件制约的 D.由党的政策决定的 7.今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家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关注和解决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问题。这表明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掌握的收入 8.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上调到1600元,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报税。有专家评价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时表明,国家希望通过一松一紧达到平衡贫富的目的。这表明 A.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个人所得税调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9.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 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D.银行充当了信用的中介

10.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国家权力机关 B.为居民储蓄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D.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11.居民选择购买国债明显高于股票,这主要是因为 A.国债利率比股票利率高 B.股票风险大,国债风险小 C.股票期限比国债期限长 D.国债流通性比股票强 12.2005年,投入巨资与湖南卫视共同打造“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蒙牛乳业,借“超级女声”的广告效应火爆了一个夏天。广告市场A.属于消费品市场 B.属于服务市场 C.是基础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 1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A.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将逐渐增加 B.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C.借贷消费和租赁消费将逐渐增加 D.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将逐渐增加 14.下列属于家政服务市场特点的是 A.购买人数众多,市场广阔,设施分散 B.商品的专业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购买数量大 C.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劳动 D.商品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通常是分开的 15.市场上一度出现“搭配”销售风,这种销售办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中医各家学说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自号通玄处士的医家是(D) A.张景岳 B.王好古 C.张洁古 D.刘完素 E.朱肱 1.D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 2.刘完素认为肺、心、肝、脾、肾的本气是() A.清 B.凉 C.温 D.湿 E.燥 E.热 A.寒 2.刘河间脏腑六气病机说认为“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 “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7.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使《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更为完整的医家是(E) A.张洁古 B.喻昌 C.绮石 D.缪仲淳 E.刘守真 7.E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结合运气学说阐发病机十九条,并增补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这一燥病病机。 8.刘河间在“亢害承制论”中,认为金极(B) A.似土 B.似火 C.似水 D.似木 E.似金 11.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 A.瘖痱 B.消渴 C.结阳 D.热毒 E.胸膈痞结 11.A刘河间以地黄饮子治疗足废不用,暴暗失语之瘖痱证。 (二)B型题 A.元气不足,正气自虚所致 B.阴虚火旺所致 C.将息失宜,心火暴甚所致 D.阳气暴脱所致 E.痰生热,热生风 3.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强调() 3.C刘河间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4.E朱丹溪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痰生热,热生风。 5.A李东垣认为中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本气自虚。 A.下消 B.消中 C.肾消 D.上消 E.消渴

6.刘完素认为,饮水多而小便少者属(E) 7.刘完素认为,饮食多而不甚饥,小便数而渐瘦者属(B) 8.刘完素认为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属(C) (三)X型题 1.刘完素的著作有(ABCDE) A.《素问玄机原病式》 B.《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C.《三消论》 D.《宣明论方》 E.《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2.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是() A.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B.诸痛痒疮,皆属心火 C.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D.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 E.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2.ABCDE刘完素用五运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他把五运主病与五脏相联系,在原有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使之更贴近人体脏腑的病理状况。 3.刘完素对火热病的论治是(ABCDE) A.表证用辛凉或甘寒解表 B.表证兼内热用表里双解法 C.里证攻下里热 D.邪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和解 E.里证清热解毒 5.地黄饮子由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加生姜、大枣、薄荷组成。 6.ABCE白虎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方。刘河间创制的方剂有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双解散、三一承气汤等。 6.下列方剂属刘完素创立的有(ABCE) A.防风通圣散 B.地黄饮子 C.双解散 D.白虎汤 E.三一承气汤 二、名词解释题 1.河间学派 1.是以宋金时代河间刘完素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其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其擅长,善用寒凉药物。河间学派由刘完素、马宗素、穆大黄、荆山浮屠、罗知悌、葛雍、镏洪、张从正等医家组成。 2.五运六气病机学说 2.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一种理论。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2018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答案

2018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答案 1、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定型于明代,直到清末1905年被废除,历经1300余年。明清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考试哪项正确?( A)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院试──会试──殿试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2、“才高八斗”这话出自谁之口:() A.谢灵运 B.谢眺 C.谢道愠 D.曹植 3、《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4、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 5、“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 6、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7、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8、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 9、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11、“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2020年人文知识竞赛选拔试卷及答案(精华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经学是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自汉代以来就有今古文之争,其中今文经学推重公羊学。在清代各学派中,主张今文学派的是( C )A、吴学(苏州学派) B、皖学(徽州学派) C、常州学派 D、扬州学派 2、下列哪个不属于先秦名家的基本命题(D) A、离坚白 B、合同异 C、别同异 D、洪范九畴 3、下列哪位国学大师不是清华毕业的(B) A、汤用彤 B、钱穆 C、季羡林 D、钱钟书 4、先秦阴阳家有“五德始终”之说,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但是历史变化又是有规则的,它取决于自然运行的法则。自然界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存在相克的原理,人类社会的王朝更替也符合 这一演变规则。已知大禹为木德,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选出下列 帝王对应于“水德”的是(A)

A、秦始皇 B、周武王 C、黄帝 D、商汤 5、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 试制度。这一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定型于明代,直到清末1905年被废除,历经1300余年。明清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考试哪项正确?( A)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6、《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小说集,全书按题材分92大类,150多小类,保存了大量的小说资料,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因 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请问它成书 于哪个朝代?(B ) A. 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人称三绝,“才绝”是指他的诗,赋,书,画造诣极高,“画绝”主要指作画方式与众不同,而另一绝是指什么(B) A. 情绝 B. 痴绝 C.艺绝 D 乐绝 8、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原指什么?(B )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1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 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④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强国之路 ①内容:A 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B 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误区:把改革误认为要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组成部分:公有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A 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A 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B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B(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心理学试卷(本科A)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都提供了四个选择支,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标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40分)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B心理概念C心理现象D 个性 2、气质主要属于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 C个性心理倾向D个性心理特征 3、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 A心脏B脑C脊髓D整个身体 4、反映的最高级形式是 A感应性B心理C思维D意识 5、“眨眼反射”属于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D以上一个都不是 6、狼孩的现象说明遗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起主导作用 C不起决定作用D不起作用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社会交往的需要属于 A安全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8、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根本动力是 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和信念 9、根据韦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个体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努力程度,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B不稳定的内部归因 C稳定的外部归因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 1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1、突然敲门声,打断了人的思路而分散了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C、注意动摇 12、“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 A范围B稳定C转移D分配 13、直接兴趣是产生()的重要原因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了 A 强烈的刺激 B 对比的刺激 C 持续的刺激D新异的刺激 15、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社会知觉D 运动知觉 16、在空中飞机上看地面的人是很小的,但我们不会认为到了小人国,这是知觉的 A形状恒常性B大小恒常性 C亮度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 1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B反比C对数D定比 18、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是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后象 19、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一种固定的看法,被称为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近因效应 20、以语词为中介,以抽象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主要是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21、考试卷上名词解释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况。 A 评价B复述 C 再认 D 重视 22、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A3±2 B5±2 C7±2 D9±2 23、某学生考试不及格时便会悔恨当初学习没用功,这是 A、因果联想 B 接近联想 C 相似联想 D 对比联想 24、艾宾浩斯经过研究将遗忘的规律描绘成了一条 A直线B正加速曲线C负加速曲线D“U”型曲线 25、我国古代的童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等很便于记忆,这是因为采用了 A、谐音记忆法 B、连锁记忆法 C、歌诀记忆法 D、归类记忆法 26、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反映的思维特性是 A形象性B逻辑性C间接性D概括性 27、儿童看见桌布上的玩具,会拉桌布取到玩具,这种思维形式是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求同思维 2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的关键、找出主要矛盾,这是 A发现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 检验假设 29、认知或解决问题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性,称为 A原型启发B变式C同化D定势 3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所反映的良好思维品质是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 逻辑性 31、作者关于小说中人物的构思主要是一种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 幻想 32、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A兴趣B需要C动机D 认知 33、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获得成就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情 34、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题库

人文知识竞赛试题——文史地理类 1、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 A、《自由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2、下列刑罚属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拘役 D、罚款 3、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A、西班牙 B、比利时 C、卢森堡 D、英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士 5、不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谢林 D、尼采 6、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刺激消费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7、存款储蓄有多形式,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是() A、活期存款 B、整存整取 C、零存整取 D、整存零取 8、我国现行税制把税种分为()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C、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9、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A、股票是行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经济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不可以买卖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10、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1、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 A、《汉书》 B、《战国策》 C、《论语》 D、《左传》 12、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完成于17世纪30年代的《天工开物》。它的作者是() A、徐霞客 B、沈括 C、郦道元 D、宋应星 13、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白族 D、壮族 14、我国古代田园派的创始者是() A、屈原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15、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极洲 16、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莫泊桑 B、屠格涅夫 C、左拉 D、欧亨利 17、下列作品属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论语》 D、《孟子》 18、下列作品《朝花夕拾》、《子夜》、《激流》三部曲、《白洋淀纪事》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