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

⒈.总体要求

1.1 范围

系统必须满足医院感染管理信息要求、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医院数据上报功能要求等。

1.2 系统规范性

下列文件对于本系统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文件要求:

(1)WS/T 31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2)电子病历基本功能规范(试行)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4)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6)电子病历分级标准(五级以上)

1.3 系统总体功能要求

(1)应满足医院感染监督、监测、控制、风险评估、筛查、预警、发现、数据统计。

(2)应与医院信息系统整体架构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功能融合,并保障数据安全。

(3)系统应接入医院内部局域网并自动从医院各信息系统获取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系统所具医院感染动态监测、实时监测、目标性监测、实时预警功能;可自定义专业筛查策略,及时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具备数据统计、分析、查询、备份、共享和上报功能。

(4)应具备严格的身份识别与权限设置功能:使用医院感染相关术语与编码标准;支持数据备份与恢复:保护患者隐私。

(5)数据访问中间件。能够自动加载HIS、LIS、RIS等与院感相关的系统数据,如:患者基本情况、转科、诊断、床位、体温、细菌培养、常规检查、手术、治疗方式、抗菌药物等。

(6)智能诊断。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分析患者各种数据,生成病例预警供专

职人员判断。

(7)病例预警。能够展示智能诊断结果,提供有效信息方便专职人员诊断医院感染。

(8)科室预警。个性化自主设定指定时间区间内各阈值,包括:发热,血常规送检,呼吸机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细菌检出等阈值。对各科室患者进行分析,生成各科室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给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及时干预。个性化自主设置现患率基准值以及现患率阈值,体现医院感染爆发预警。

(9)统计分析。根据专职人员诊断数据及患者感染数据能够自动生成统计表格。包括:现患率调查,现患率趋势分析,出院患者感染统计,出院患者感染率趋势分析,住院患者感染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趋势分析等。

(10)ICU监测。对于进入ICU的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并且能够生成ICU日志、发病率、千日发病率、器械使用率、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

(11)NICU监测。对于进入NICU的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并且能够生成NICU日志、发病率、千日发病率、器械使用率、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

(12)外科手术目标监测。自动生成手术日报。含手术相关感染率统计,包括:与手术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择期)手术部位总发生率,手术风险分级手术部位感染率,外科医师专率。抗菌药物使用统计,包括:术前预防用药率,术前0.5-2小时给药率,术后给药率,术后24H(48H)内停药率。

(13)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微生物室各病原体检出情况,重点包括:MRSA、V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生成菌检出日报,送检阳性率(分科室与标本),菌检出科室分布,菌检出标本分布,药敏结果统计。

(14)抗菌药物监测。监测以下指标:科室、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人数、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品种数、送检人数、治疗用药送检率、预防用药送检率、使用抗菌药物未送检医生名单、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未送检的医生名单、多联使用抗菌药物未送检医生名单。分线管理:中级职称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医生名单、初级职称使用限制使用类、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医生名单。手术数量、手术部位、清洁手术人数、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数、预防用药率、0.5-2h 给药率、用药天数、24h(48h)停药率、术后住院天数、二次手术人数。(15)感染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平台。个性化自主设定SOP预案,提供

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16)职业防护。根据卫生部职业防护标准要求,能够记录针刺伤事件,并对后续检查治疗进行计划内提醒,随访记录。

(17)消毒灭菌监测。手动输入一些关键词的监测结果,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监测报告。

(18)病例展示。展示病例详细信息,便于专职人员诊断。

(19)科室展示。展示一个科室的感染相关信息,便于专职人员进行判断暴发情况。

(20)病例搜索。姓名、ID搜索住院患者。

(21)安全。对于系统的运行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感染相关的数据安全。(22)数据上报。感染诊断确诊患者的相关数据可以导出成指定格式的文件。(23)实施与升级。投标人所投软件的实施和升级工作无需医院信息建设办公室及原有系统开发商再进行程序开发。

(24)数据共享。在医院范围内可将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临床科室等感染监测相关科室组建成一个医院感染监测网,实现全院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通讯。

(25)感染上报与交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或病原学诊断主动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患者的感染情况;医生也可就患者感染情况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交流。

(26)自报病例与反馈。根据临床医生上报病例感染情况,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可以确认、排除。

⒉软件功能要求

2.1.监测功能要求

(1)感染相关数据采集

采集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建立感染信息数据库,至少应采集以下基本信息:

a)系统应自动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ID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入院情况(有、无)、疾病诊断、护理级别、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转科记录、出院情况(医嘱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医院感染部位等。

b)系统应自动记录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参数: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中采集培养时间、标本来源科室、标本类型、细菌名称(代码)、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体温、常规检验、影像学报告、病理报告等。

c)系统应记录患者的医院感染信息: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d)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应采集的数据见以下相应章节。

⑵采集方法

应建立相应机制,除必须手工录入外,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宜自动加载。

⑶筛查功能

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定义感染病例筛查规则,实现实时、自动筛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和感染病例。

2.2预警功能

(1)应针对不同感染指标设置预警阈值,超出阔值自动报警,并及时警示疑似暴发。

(2)宜具备感染病例感染时间、病区内床位分布等情况直观展示功能。

(3)应具备对全院抗菌药物各项指标超标实时预警功能,接近超标可提前预警,确实超标应警告提示: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可根据国家标准自行设置。

(4)应具备对细菌耐药率超过标准值实时预警功能,接近超标可提前预警,确实超标应警告提示: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可根据国家标准自行设置。

2.3统计功能

(1)系统应按类别自动记录并统计出入院人数、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侵袭性器

械使用天数、患者发热天数、检验指标异常次数等,并方便查询。

(2)在所有感染病例得到确认的基础上,根据预设的标准算法,自动提供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日发病率、患病率、感染部位及其构成比、致病菌种类及构成比、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耐药率)等统计指标。

(3)提供所有目标性监测相关的监测结果(详见相关章节)。

(4)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并分为全院、科室〈或病区)等层次,以图形、表格等方式展示,并可直接导出EXCEL、Word等格式的报表。

(5)应具备查询功能,可随时查询任何在院或出院病例的个案情况,也可查询全院或某个病区的统计、分析结果。

2.4干预功能

(1)应具有将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和相关干预措施反馈至医生工作站的功能。(2)具备干预措施推送功能,可将有针对性的病例诊断建议、感染防控要点或SOP等内容及时推送给医生进行干预的功能。

2.5确认功能

应具备疑似感染病例确认功能。

(1)应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或排除。

(2)对于难以确认的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医生和专职人员可通过实时对话等方式讨论,直至问题解决。

(3)具备反馈评价功能,记录干预执行情况。

(4)宜提供医院感染诊断、防控相关知识模块,可具备实时培训|与学习功能。

2.6上报功能

院内上报

(1)应设置临床医生主动上报功能,对系统无法识别、未推送的的个别感染病例进行上报。

(2)宜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功能。

医院对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上报

(1)应具有医院按上级行政部门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报告基本数据的功能。

(2)可具有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内容要求进行报告的功能。(3)上报的数据应采用公开的数据存储格式,使用非特定的系统或软件能够解读数据。网络直报应满足标准的定义要求,采用指定的上报方式。

2.7 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监测

(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a.数据采集

内容除应采集本标准规定的数据外,至少还应采集监测手术病例的手术名称(代码)、择期/急诊、手术日期、主刀医生(代码)、皮肤准备情况、麻醉方法、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等级、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植入物使用、失血量、输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b.数据统计与分析

①应按手术名称(代码)统计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并具备按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序功能及数据导出功能;

②按危险指数统计各类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③按主刀医生(代码)统计外科医生感染发病专率,并具备按感染发病专率由高到低排序功能及数据导出功能;

④按主刀医生(代码)统计外科医生按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平均危险指数、医师调整感染发病专率,并具各排序及数据导出功能。

(2)ICU感染监测

a.采集数据内容

除应采集本标准5.1.1规定的数据外,至少还应采集进入/转出ICU日期、病情严重情况评分。

b.数据统计与分析

①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lCU科室及全院ICU病例(例次)感染发病率、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

②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ICU科室及全院ICU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尿道插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总器械使用率及相应千日使用率:

③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相应千日发病率。

(3)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a.数据内容与采集方式

除应采集本标准5.1.1规定的数据外,至少还应采集出生体重、Apgar评分、进入/转出新生儿病房日期。

b.数据统计与分析

①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体重组新生儿日感染发病率;

②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体重组新生儿血管导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总器械使用率及相应千日使用率;

③应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体重新生儿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相应千日发病率。

(4)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监测

a.采集数据内容

采集本标准5.1.1规定的数据。

b.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科室及全院在院、出院患者泌尿道插管、血管导管、呼吸机使用率及相应千日使用率: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及相应千日发病率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5)细菌耐药性监测

a.采集数据内容

采集本标准规定的数据。

b.数据统计与分析

①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科室和全院的病原菌的数量及构成比,可按构成比排序,应具备数据寻出功能;

②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科室和全院,某一标本类型的细菌培养阳性的不同病原菌的数量及构成比,可按构成比排序;

③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任一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中不同药物药敏试验的总株数、敏感数、耐药数、敏感率、耐药率,具备数据导出功能。

④应具有剔除重复送检数据的功能。

(6)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a.采集数据内容

除应采集本标准规定的数据外,还至少应采集住院和出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名称〈通用名、品种、规格、剂型)、用法、用量、疗程、目的(治疗、预防),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处方医生姓名、职称、权限。

b.数据统计与分析

①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科室和全院的住院/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送检率、介入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并且能进行环比和同比,可以图、表等形式表示。

②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送检率、介入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并且能进行环比和同比,可以图、表等形式表

③应能统计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品种数、同一通用名称口服剂型品种数、同一通用名称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品种数、三代及四代头抱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品服剂型品规数、三代及四代头子包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数、氟喳诺酣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数、氟哇诺酣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数、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品规数、对细菌耐药超过标准值的抗菌药物种类。

(7)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的监测与管理

a.监测内容

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b.统计与分析

应能统计设定时间段不同科室和全院各类样本合格率。

⒊其它功能要求

(1)在信息系统中支持医院感染及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辅助决策,并围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而提供信息化处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功能模块,并有相关知识库的支持。

(2)信息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软件系统总体要求

根据我院信息化发展要求,特对参与我院招标的软件公司要求除满足标书的系统功能外,还应满足以下我院的要求。

⒈标准要求

投标公司所投的软件产品必须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软件的“功能指标”和“接口标准”的规范,符合HL7国际通用的标准要求。

⒉智能化要求

投标公司所投的软件产品必须有相应知识库的支撑,并有辅助决策的功能。

⒊接口要求

投标公司所投的软件产品必须与我院的现有业务应用平台(HIS、EMRS、PACS、LIS)无缝连接,且能满足以后因我院业务拓展要求的新接口的需求。

⒋功能扩展

投标公司所投的软件产品除原有功能外,可以根据我院个性化的需求增加新的功能,并保证随时满足我院增长的业务需要。

⒌技术支持

投标公司除在产品实施期间提供技术支持外,在日常维护中有专人现场为我院提供技术支持。

⒍知识产权

除现有软件版权外,在我院共同研发的新功能版权归双方共同所有,除销售权外,我院可以自主的进行科研和发表文章。

⒎费用要求

除软件费用和年服务费外,不得以任何借口再额外增加其它的费用,如在我院新增加的接口和新功能的开发不得另外收费,

⒏升级要求

投标公司产品如有重大变化,有新的版本出现,必须免费为我院的现有版本进行升级。

⒐对硬件要求

通用硬件,如服务器、存储、终端计算机、打印机、网络等,由医院另行组织招标施工,应标人应提出系统所需的硬件性能、数量等相关参数。对软件需要的特殊接口硬件均含在软件报价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