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__

_ __ __ __

. __

_

_ 胜收的秦淮灯会如期而至。夫子庙,老门东,灯光璀璨,令人目眩神迷。中华门城堡 证

__ 美 不 胜 收 目 眩 神 迷

__ __ __ __ _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_ _ (2)给加点字注音:屏( )(1 分) __ __ (3)看拼音写汉字:演 yì( )(1 分)

__ __

__ 答 __ __ __ __ __

_ _ _ -------------绝密★启用前

--------------------

江苏省南京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2.用古诗词原句填空。(6 分)

①青青子衿,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 (杜牧《清明》)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30 分)

_ --------------------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 分) _ 万盏花灯齐放,十里秦淮通明。在观众们屏住呼吸翘首期待中,享誉全国、美不

号 _

_ 卷

上的古代人物灯组,配合大型灯光秀,讲述着金陵往事,演 yì着时代交响。传统灯艺 考 _ -------------------- 准 __ 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春节的到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__

_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 分) _

_ _

-------------------- 名

姓 _ (4)画横线的“益”字的意思是(1 分)

( ) _ _ A .好处 B .更加 C .增加 D .有利的,与“害”相对。 --------------------

(5)关于下面这副对联上下联,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_

校 学 业

毕 题

--------------------

--------------------

A .位置正确

B .结构相应

C .词性相对

D .意义相关。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8 页)

③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④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课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

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你和小伙伴组成探访小组,参加“身边的传统文化”综合

性学习活动。

3.传统美食,历久弥香。探访小组首先想去考察美食项目。先

考察哪一种呢?大家发生了分歧,于是,各自拟写一句话广

告词,为喜爱的传统美食做广告。(美食选择可参考右图, 3

分)

你喜爱的传统美食:___________________

你拟写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白局,妙趣横生。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你想随访小组去了解白局,妈

妈却不同意,你将如何应对?(3 分)

你:妈妈,我今天要跟大家去白局社听听白局。

妈妈:白局白局,白忙一局。我看你还是在家刷刷题吧。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陵金箔,名扬四海。做了非遗小卡片后,探访小组打算深入了解金箔技艺,想去采

访传承人。你设计了两个采访问题。(问题之间要有梯度)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

((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化创意,魅力无限。探访小组的成员们在“2019南京创意设计周”展览上,发现以夫子庙“天下文枢”牌坊造型制作的笔架(见下图),都佩服设计师将文化元素融于

生活物品的巧思。大家想办一个班级文创展,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名称金箔技艺类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金箔技艺是一项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手工工艺,有打箔、切箔等十多道工序。其中,打箔最辛苦,两个人面对面对打上万次,才能将一块黄概金打成

0.1微米左右的薄片。切箔的要求也很高,至今只能靠人工。拿切

创作品。

述箔中最简单的“口风”来说,要练到口风成线,三根并排点燃的蜡烛,说吹

牌坊型笔架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0分)

“读一本书,览一座城”,小明和你边读边走,兴味盎然。

(一)古诗文阅读。(10分)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灭哪根就吹灭哪根才算过关。一个技术精湛的师傅,要十多年才能培养出

来。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

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是正确的。(2

分)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8.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4分)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_______________”“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活了七十四年,很少

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

游览名山大川。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 “俗人”,后又反复提及。 俗

” __ 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这征得父 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 __ __ __ __

卷 __

_号 证 __

准 __

__ __ __ _ __

名 __ __ 姓 _

__ 答

__ __ __ __ _ _ __

__ _ _ 校 __ 学 题

毕 我也想赶回东南大学食堂吃晚饭。 车夫操起车杠,不疾不徐地奔走在回城的路上。

来,自 一

便不会 -------------

(二)现代游记阅读。(10 分)

小明和你阅读一篇游记,你们边讨论,边做旁批。

我们感情接近了,一起在三台洞喝了茶,吃了点心。

返回的路上,他的腿脚也欢快得多。再经过燕子矶时,

情一定是 (紧张而急切)

--------------------

初游燕子矶 陈白尘

他停了车。

“怎么?”我问。

的,因为他担忧作者的安危。

..

“ “你不再上去玩玩么?”

我笑了笑以示感谢,说:“天不早了,回城吧。”

11.读到重返燕子矶车夫询问

_

__学府之中了。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

,而是

_ _

__ 看枫叶饮酒赋诗……

_ _ 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矶游到三台洞。 _ _ _ _ --------------------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况且当时 _ _ _ _ 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登临

_ _ _ _ “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 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

赋 此

--------------------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暑假招收一

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

暗含

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

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既然是俗人,

--------------------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

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眺望一下玄武湖;

上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说

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

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一回头,上山的原来 10.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

画线 --------------------

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 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

会点

“好玩么?”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哪一个?为什么?(3 分)

“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业 --------------------

玩的,快去三台洞吧!”

--------------------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作者是否需

要再游玩时,你也 想画表

情。请概括你想画的车 几分钟后,他悠闲地和我攀谈起来。他从我的姓氏、 夫表情并说明理由。(3 分) 家乡、在何处读书一直问到是否结婚等等,为了报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问了他这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然,他问:“少爷,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出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怎么回答呢?学习班里同学数以百计,确实没

交上一个朋友。勤奋好学的人年岁都较大,不大注意

我这十六岁的娃娃;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也不少,但男 的多纨绔子弟,女的么,我还没有勇气去接近。我那 时确实是孤独、甚至孤僻的。我只好回避问题,反问

他:“一个人不能出来游玩么?”

“哎呀!”他回过头来对我笑道,“少爷,你刚才

可吓死我了!”

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12.随着游踪的变化,作者的

他又回头笑笑,说: “你没看见山上那块木牌 心情也变化了。你和小明跟着

子?……” 作者的足迹体会了作者的心

那块劝人猛回头的牌子我是见过的。突然,我精 情。(4 分)

神上受到猛然一击,满脸发烧,说不出一句话来…… 登上燕子矶,________→跨下

五十八年过去了,惊心动魄的事经过不少,但至 崖石,悻悻不快→沿着幕府

今难以忘怀那位四十上下、纯朴憨厚的车夫。我虽然 山,游完三台洞, ________

我微感不快,他偷倫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

给车资从小路逃走么?还是怕我耽搁他太多的时间,

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

我便跨

沿着幕府山,从头台洞、二台洞一直游完了三台 小明 :这位车夫真有意

洞。他一路上再没催促过我,而且把有关这三个洞以 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

及那“铁索链孤舟”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地讲给我听。

当时并不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却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到

劳动人民无私的爱!

南京的冬天是阴冷的,但一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

第一位朋友,我身上总感到温暖。

(选自《最忆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6 月版,有删改)

(三)古代小说阅读。(20 分)

→归途交谈,心生感动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8 页)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

.....

[(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铉、杜慎卿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

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鸣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13.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

为什么?(3分)

我最想到____________去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在阅读中疑惑:“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

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

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

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7分)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0分)

18.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一一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

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50分)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语文试卷第9页(共8页)语文试卷第10页(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1.【答案】(1)美不胜收(或“目眩神迷”)

(2)bǐng

(3)绎

(4)B

(5)D

【解析】(1)临写时要注意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整洁美观。

(2)“屏”事实多音字,“bīng”“píng”“bǐng”三个读音,此处意为抑制(呼吸)应读作“bǐng”

(3)演艺:戏剧、影视、歌舞、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表演的技艺。演义: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

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铺陈,发挥;展现,表现。此处应为“演绎”。

(4)“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益”在这里是“更加”的意思。

(5)对联末尾字的音韵应上仄下平,题中对联为上平下仄,位置错误,应将上下联对调位置;“火树银花”事实并列短语,“花灯万盏”是主谓短语,二者结构不相应;“辞

旧岁”是“动词+名词”,“新春迎”是“名词+动词”,二者词性不相对;上下联都与辞旧迎新有关,意义相关。故选D项。

【考点】汉字的书写,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字形,理解汉字的字义,掌握文化常识

2.【答案】①悠悠我心

②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但愿人长久

④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晴空一鹤排云上

恨别鸟惊心

3.示例一:鸭血粉丝汤

千回百转,热血衷肠。

示例二:玉带糕

语文试卷第11页(共8页)吃了玉带糕,生活步步高。

【解析】广告词要既能体现产品的特色,又能形象生动,易学易记,朗朗上口。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南京传统美食,然后可以采用词语活用、妙用谐音、运用修辞等方法来拟写。【考点】拟写广告词。

4.【答案】示例:妈妈,“白局”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白局白局,明白的是传统,打开的是格局。我也是去学习啊!

【解析】口语交际要求按照所给的情景选择最佳问句或答句,完成题目。解答这类题目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要根据不同的情景,使用不同的表达法。要正确判断出对话的情景。问话或答语不能离题。用筛选法选择正确对话。从语意进行判断。根据习惯用法进行选择。答语要符合西方人的文化、风俗和习惯。要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要遵照口语交际特点,不要死套语法规则。

【考点】口语交际。

5.【答案】示例:问题一:加工金箔的哪些工序对人工要求比较高?

问题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哪些工序可以用科技代替人工?

【解析】首先要阅读“非遗小卡片”,了解“金箔技艺”这一传统技艺,然后可以从手工技艺要求、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传统技艺的未来趋势等角度提出相关问题。注意问题之间要有梯度。

【考点】设计活动。

6.【答案】示例:辟邪台灯

以六朝石刻辟邪的造型设计灯座,上面安装宫灯式的节能灯。这个灯的好处是,当灯光亮起时,仿佛千年前的文明之光照到了眼前,今人浮想联翩。

【解析】图示作品把笔架做成了“天下文枢”排放造型,体现了文化元素融入生活用品的巧思,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也要符合这一要求。介绍时,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可以运用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说明,突出文创作品的特点,点名其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

7.【答案】A

【解析】“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两句中,“乌衣”指乌衣巷,借指世家望族;“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一曲,此曲被成为亡国之音,作者是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

【考点】理解诗歌重要意象的含义。

8.【答案】古往今来外出游历的人很多,人们用眼睛欣赏,用口吟诵,而真正用心欣赏的很少。

9.【答案】(1)用实心办实功

(2)骚人赏

语文试卷第12页(共8页)

1 “ “ “ 。

作者只是怀古伤今,虽期待与先贤同行,却不过是一场美梦而已,醒来后只能为朝代更

迭、时代变迁而悲叹。(如认为“大赏”,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赏心亭记》中“用实心办实功,两宫实高之赏欤”两句,称赞了王谢两公所 赏之“高”。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所作《梦赏心亭》怀古伤今,感 慨盛衰兴亡,沧桑多变,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属于“骚人赏”。 【考点】理解诗文内容。

10.【答案】示例:“原来”,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发现车夫跟随自己登矶的出乎意料,反 映了作者惊讶的心理。(如点其他词,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选出居中的关键词并说明理由即可。如“原来”一词,写出了“我”意外发现 了人力车夫随从登矶,表现了“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后捡到车夫的惊讶;“人力车夫” 一词,指出来人的身份,引起下文情节,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 【考点】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

11.【答案】表情应是期待而有愧意的,车夫因误解作者轻生而影响其游兴,感到歉疚, 期望能有所补偿。

【解析】车夫这次因担忧作者安危赢下挪着游燕子矶的好心情而心生歉意,于是提出 “再上去玩玩”事实期待能对作者的游兴有所补偿。作答时应先描述出车夫表情,再结 合上文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考点】分析人物心情。 12.【答案】舒爽畅快 轻松快乐

【解析】抓住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词句,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即可。作者登上燕子矶后“飘 然欲飞”,可见其舒爽畅快;发现车夫跟随“微感不快”,冲散雅兴,于是跨下崖石“悻 悻然”下山了;游完三台洞,一路畅谈“感情接近”,可见其轻松欢快;归途交谈,知 晓用意,感到温暖。

【考点】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 13.【答案】示例:清凉山

很想去看看今天的清凉山和书中的有什么不同,还有没有杜少卿醉游时的绿柳掩映、竹 树环合等美景。(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选文提供了南京的清凉山、雨花台、玄武湖、秦淮河四处名胜,选出自己最喜 欢的一处,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出景观特点及其变化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4.【答案】“六朝烟水气”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赞美了南京人不俗的气质和品味,体现 了南京人久经历史风雨后所具有的淡泊物质利益、追求心灵满足的个性特征。

语文试卷 第 13 页(共 8 页)

【解析】吴、东晋、宋、齐、梁、陈全都定都南京,南京因此被成为六朝古都,事实当

时全国的经济文化艺术中心。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积累下,南京的城市文化、居民的思想 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都与他处不同,带有文雅纤丽、浪漫悠然的意味,哪怕是挑粪工这 样社会底层的人,工作之余也会去品茶散步赏夕阳。“六朝烟水气”实为赞美南京人拥 有的六朝气质合淡泊个性。 【考点】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

15.【答案】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 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 的风度。

【解析】“金杯”是贵重物品,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显示了他鄙弃琐屑世务, 清高脱俗,不为物累,讲求超逸的名士风貌。 【考点】文本内容理解。

16.【答案】示例:在山水城林的画卷里/在六朝烟雨的迷蒙中/你/披一身暖色的夕照/温情 了我的梦

【解析】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依据前面的诗文,概括出南京自然、人文方面的特征, 抓住古城、山水合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南京人的儒雅风韵等进行创作,注意意象的选取、 语言的凝练合韵律的和谐。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及诗歌创作。 17.【答案】示例:《骆驼样子》里的北京味儿

①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如“闹慌” 要骨头”等。 ②书里有不少今人垂涎的老北京美食,像糖瓜、豆汁儿、卤煮豆腐。 ③展现了老北京人丰富的日常生活,如在天桥喝茶、在积水潭垂钓等。

【解析】从教科书重点推荐的名著中选取一部,合理设计报告专题,如“《骆驼祥子》 里的北京味儿”“《昆虫记》的科学知识”“《水浒传》中的‘义’”等,然后用名著 中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充实报告提纲即可。 【考点】考查名著阅读。 18.【答案】略

【解析】今年的出题,打破了以往出题模式,变成了类似时评格式的出题方式。根据材 料内容,明确写作方向。 、 端午节,奶奶送来一盒绿豆糕”,注意是传统节日时, 送”, 并不没有强调“强加”的意思。 2、“我都不领情”,考生注意“领情”二字的意思:领 情----接受对方的礼物或好意而心怀感激。 都不领情”这是文中“我的态度” 3、“这是 你喜欢的,我不喜欢”,这是文中“我”对奶奶送绿豆糕后的回答。 4、“这件事引发我 的深思”,考生注意,是通过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 而不是以这个时间点后写接下

语文试卷 第 14 页(共 8 页)

来发生的事件,否则是跑题。5、请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由学校出版的阅读刊物,也指校报,那么这个文章的读者主要是在校中学生来读的。所

以这个要素也要考虑到哦。

切忌:如果不结合材料,只是按照命题“你的和我的”,强调每个人都有个性,你的和

我的存在,才让世界更精彩,或者“我的就是你的”之类的结论,则为跑题。

语文试卷第15页(共8页)语文试卷第16页(共8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