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给重要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给重要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给重要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七章 货币供给重要

货币供给(计算很重要)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货币供给量

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

时点上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是一个时点数,是一定时刻的货币存量。它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一、现代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机制:中央银行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注入基础货币,

存款创造,向整个社会提供最终货币。

Ms = k ? B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

1、基础货币

财政的债权、对商业银行的债权、黄金外汇规模

货币乘数: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比率

1.中央银行行为: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商业银行行为:超额准备金比率e

居民、企业行为:

财富效应:财富增加 h下降

收益率变动的效应:存款利率 h下降

银行恐慌效应 h上升

地下经济效应 h上升

二阶银行体制

整个银行体系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两个层次

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的特点:

1.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而由商业银行办理与个人和企业有关的业务。

2.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的唯一的垄断发行者

3.中央银行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

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C)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构成,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和中央银行货币。

派生存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也称衍生存款。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1.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如果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只要按一定比

例缴存准备金,其余部分就可发放贷款,从而进行存款创造。

2、采用转账结算的方式:如果采取转帐结算方式,则贷款支票存款贷款支票存款,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就会产生多倍的存款创造。

存款创造的一般过程(以原始存款为源头开始),派生的存款要减去原始存款

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

原始存款=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法定准备金的总和

以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源头,派生存款不用减去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率 e ——超额准备金率。银行自愿保留的作为超额准备金部分在存款总额中占有的比例。

现金漏损率 C ′——现金漏损率。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在存款中占有的比例。

t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rt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一、货币供给模型

(一)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Ms = k ? B

(二)货币供给模型中的两个决定因素

基础货币: B =C+R

货币乘数: k ——货币乘数,即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所形成的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的倍数 t

d r t c

e r K ?+++='1

基础货币供给渠道: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与再贴现

2、中央银行购买黄金与外汇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