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其他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分级分类配套标准对比表

国内其他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分级分类配套标准对比表

国内其他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分级分类配套标准对比表
国内其他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分级分类配套标准对比表

国内他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分级分类配套标准对比表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

事故分类及分级标准 一、事故分类: 事故按发生性质分为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 1、职工伤亡事故:职工工作时间在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2、交通事故:指企业所属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3、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5、生产事故:由于违章指挥,或者违反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冒、漏、串物料的事故。 6、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设备、动力、电讯、仪表(器)、容器、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事故分级 1、职工伤亡事故等级划分: 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②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本数,以下同) (2)一般事故:①一次轻伤3至10人。②一次重伤1至2人。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30万元以下。 (3)重大事故:①一次轻伤11人以上(含本数,以下同)。②一次重伤3至10人。③一次死亡1至2人。④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 (4)特大事故:①一次重伤11人以上。②一次死亡3人以上。③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交通事故等级划分: 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轻微事故:①一次轻伤1至2人。②一次事故财产: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2)一般事故:①一次重伤1至2人。②一次轻伤3人以上。③一次事故财产损失1000元至30000元。 (3)重大事故:①一次死亡1至2人。②一次重伤3至10人。③一次事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一. 保护区类型划分的背景 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原则 三.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 四.讨论 五. 结束语 文摘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 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国家公园;类型;分类标准。 一. 保护区类型划分的背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至1991年,全世界已建各类保护区8490个,面积达774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土地面积的5.2%[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至1991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708个,陆地面积达53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2]。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然而,自然保护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复杂,必须按照一个统一标准,对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以便管理。自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以来,保护区的建设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保护区的命名一直没有统一。直到1969中在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10届大会才接受了“国家公园”的定义。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使用标准和存在性质差异,该定义并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并且,使用“国家公园”这一术语以后,引起全世界范围内有关保护区概念的更加混乱,进而在1972年召开的第二届国家公园世界大会上采纳了一个建议,要求iucn定义保护区的建立目标,并制定适当的保护区分类标准。iucn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为此成立了“标准与术语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8年完成一份报告,将保护区划分为10个类型。即: 1.科学保护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2.国家公园; 3.自然纪念/自然景物地; 4.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 5.保护性陆地(或海洋)景观保护区; 6.资源保护区; 7.自然生物区/人类学保护区; 8.多用途管理区/管理的资源区; 9.生物圈保护区; 10.世界遗产迹地[3,4]。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一、通风 A级: 1、矿井通风能力不足 2、采面形不成全风压通风进行采煤的 3、开采边界三角煤柱的 B级: 1、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的采区,工作地点强行组织生产的 2、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3、局扇安设位置不当喝循环风的 C级: 1、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局扇;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撕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提示警标的。 2、通风系统中出现单道风门或同时打开风门造成风流短路;通风设施质量低劣,跑漏风严重,主要进回风联络巷风门没有设联锁装置的。 3、局扇无上架,风筒破口漏风严重,吊挂弯曲不直,接口无反边的。 二、瓦斯 A级: 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的 B级:

1、监控系统及断电装置不完善的 2、不按规定配齐瓦斯检查员的 3、各类通防仪器未按规定配齐的 C级: 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工作地点瓦斯超限或积聚不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及时的 2、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未按规定密闭,独头肓巷封闭不合格,无措施或不按规定封闭的。 3、瓦斯检查出现空班、漏检、假检、记录不全、不按规定现场交接班的 4、未按规定设置传感器及显示、报警、断电功能不齐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及监测探头不按规定悬挂的 5、各类通防仪器未按规定携带、使用、标校和计量鉴定的 6、排放瓦斯、巷道贯通不按规定执行的 三、煤尘 B级 1、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安设防尘管路的 2、综合防尘系统不完善,不按规定进行粉尘检测的 C级 1、煤尘堆积超过规定、防尘、隔爆设施安装使用不符合规定的 2、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采取降尘措施的 3、主要进回风巷不定期清扫和冲刷巷道的

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

4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 标准来源:GB/T15190-19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4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 8.3.1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划分 8.3.1.1 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 8.3.1.2 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 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45m±5m; 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0m±5m; 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20m±5m。 8.3.2 铁路(含轻轨)两侧区域的划分 城市规划确定的铁路(含轻轨)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区域划为4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不计相临建筑物的高度,其原则和方法同8.3.1.2。 污染型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时的异同点 以火电和水电建设项目为例,简要说明进行污染型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时的异同点。 相同点: l、火电项目和水电项目的工程分析中都需要将工程概况情况进行介绍。如火电项目需介绍电站锅炉的吨位数量、汽轮机数量和规模,年发电量情况,以及公用工程和附属工程等项目组成情况;水电项目也需介绍电站装机规模,年发电量情况,项目主体工程,其中包括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系统。 2、另外,项目需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全过程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如火电厂施工期的扬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生态影响,运营期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情况、设备噪声、废水产生情况、固体废弃物如锅炉炉渣、脱硫石膏等;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占地、绿地减少、生物数量减少、施工人员进出对施工期区域的影响、施工噪声、粉尘,施工期的取土场、弃土场等占地极有可能水土流失等等,运营期水电站产生的废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等。 3、火电项目和水电项目的工程分析都需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分析。如火电厂施工期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运营期电站锅炉烟气的脱硫除尘措施、废水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等等;水电项目也需对其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运营期产生的废水等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相应分析。 不同点: 1、火电厂工程分析主要侧重工程本身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污染物防治措施等,重点主要是分析项目本身对影响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等环境质量的因素;水电站工程分析主要侧重于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项目占地、临时占地、耕地减少量、水库淹没面积、生物损失量、移民数量、生态系统破坏、水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4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4.1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陆地生物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却占了全球的99%以上,可见,陆地生物群落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陆地的环境条件非常复杂,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群落和陆地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几个次级生态系统,它们在空间的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 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温度的高低决定着生长季节的长短,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速率,以及生物生产量的水平。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它巨大的生产量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20°之间,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这些地区高温多雨;生产者以常绿的高大乔木为主;种群结构复杂,仅乔木就有4~5个垂直层次;个体数量巨大,每公顷可达50~70个不同树种;林内还有极其丰富的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食草动物有貘、象、猴、大猩猩和众多的啮齿类动物,食肉动物有虎、豹等,此外,林内还生活着种类和数量上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它们的食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级上。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约为37.4×109t·a-1,占陆地净初级生产总量的32%。根据初步的估计,大约只有3.8%的净生产量保持在森林中,其余的部分则在食物链中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如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北美中部、南美阿根廷等地,那里年降水量较少(250~450mm),且集中于夏季。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相对简单一些。生产者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消费者包括大型食草类动物如野牛、野驴、黄羊、野兔,穴居的啮齿类如田鼠、黄鼠、旱獭和食肉动物沙狐鼬和狼。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量随当地降雨量多少而不同。世界草原的平均净初级生产量为500g·m-2·a-1,在水分不足的温带干旱地区,草原的生产量仅为100~400g·m-2·a-1,而在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草地的生产量可高达600~1500g·m-2·a-1,草原生产量最高的是新西兰的常绿草地,约为3200g·m-2·a-1。

中国标准CCS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标分类CCS) 代码名称 A综合 B农业、林业 C医药、卫生、劳动保护 D矿业 E石油 F能源、核技术 G化工 H冶金 J机械 K电工 L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M通信、广播 N仪器、仪表 P土木、建筑 Q建材 R公路、水路运输 S铁路 T车辆 U船舶 V航空、航天 W纺织 X食品 Y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 Z环境保护 代码名称类注释 A00/09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A A10/19经济、文化A A20/39基础标准A A40/49基础学科A

A50/64计量A A65/74标准物质A综合性标准样品入此,专业标准样品入各专业类。 A75/79测绘A A80/8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A A90/94社会公共安全A B00/09农业、林业综合B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农业、林业标 样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B10/14土壤与肥料B B15/19植物保护B B20/29粮食与饲料作物B B30/39经济作物B B40/49畜牧B B50/59水产、渔业B B60/79林业B B90/99农、林机械与设备B拖拉机入T60/69。 C00/09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综合C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医药、卫生标样 分别列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C10/29医药C兽用药及兽医入B42。放射性药品入F54。 C30/49医疗器械C兽用医疗器械入B42。 C50/64卫生C C65/74劳动安全技术C C75/79劳动保护管理C C80/89消防C C90/99制药、安全机械与设备C D00/09矿业综合D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矿产品标样分 别入本类各类目。矿山铁路入S类。 D10/19地质矿产勘察与开发D油气田勘察与开发入E10/19 D20/29固体燃料矿D品位、储量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入各矿产品类。 D30/39黑色金属矿D品位、储量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入各矿产品类。烧结矿、球团矿 入H31。 D40/49有色金属矿D品位、储量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入各矿产品类。 D50/59非金属矿D品位、储量及其分析方法分别入各矿产品类。 D80/89地质勘探设备D通用仪器仪表入N91,凿岩机械入J84,通用运输、提升机械 入J81。 D90/99矿山机械设备D E00/09石油综合E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保证符合文字标准要求的石油产品标样 分别入本类各有关类目。 E10/19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E油气田地面建设、生产设施工程入P类。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 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 中国标准分类号:A00/09 团体标准 T/AOPA 000X—2019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 第4部分实训室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AV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t 4 Training Room (征求意见稿) 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发布 目录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4) 5.质量保证 (10) 6.认证 (10) 7.信用管理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ircraft Owners and Pilots Associ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AOPA)制定、发布、解释并组织实施。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引言 无人机产业作为中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龙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民用无人机产业未来将会是通用航空领域一个重要的板块。而由于无人机产业人才缺口大,不少职业院校为满足高速增长的产业人才需求,都开设了无人机专业,引入了无人机教学用具对人才进行培养,教育部也正式批复了高职阶段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61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为了让拟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有所参考,同时规范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的认证工作,特制定本标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1 / 13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室中相关术语和定义,对教学设备的特点和设计生产要求,以及配套的认证程序和应遵守的原则、流程进行了规范。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认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人机教学场所 指由院校或企事业单位建立的用于无人机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知识传授及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场所。其面向对象是全年龄段的在校或非在校人员。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3.2 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 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是相对于无人机青少年科普教育教学实验室、无人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实验室和无人机商业培训教学场所,以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场所而言的。指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定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并且高度近似企事业用人单位工作环境的一类以无人机相关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场所。其所对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故障检测与维修、无人机行业应用以及无人机创新开发等。本标准的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根据需要有时简称“实训室”。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3.3 无人机企业工作环境 无人机企业工作环境指的是设计、生产、销售及应用商用无人机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相关岗位员工真实的工作场景。例如无人机企事业单位中的研发基地、生产车间、售后中心、销售中心、行政办公及外场作业的相关工作岗位的环境。一般包含办公会用品、工作设施、工艺装备、工作软件、辅助工具、管理系统、岗位手册等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全部要素。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3.4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 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是指无基础飞行知识的学员进行无人机实际操作飞行训练之前,针对操作基本要求、操作基本方法、操作熟练度等方面,通过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训练软件进行基础实操训练的实训室。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3.5无人机飞行实操实训室 无人机飞行实操实训室,是指学员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方法,同时具备一定的操作熟练度的情况下,使用真实的无人机教学设备,进一步增加操作熟练程度和飞行科目训练的实训室。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3.6无人机装调检修实训室 无人机装调检修实训室,是指让学员认识与了解无人机内部构造、组装过程、调试过程,同时使用常见机械和电子检测仪器对无人机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并完成故障排除维修的实训室。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3.7 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室 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室,是指高度近似某一类无人机应用企业(如无人机农业植保企业、无人机影视航拍企业或无人机航空测绘企业等)内部工作环境的实训室。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3.8无人机工程创新实训室 无人机工程创新实训室,是指针对无人机内部硬件设计制造及控制软件技术,以及无人机行业应 1 / 13

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中国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中国生态分类系统标准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开拓路7号先锋大厦2段5层 农田生态系统 要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水田11、旱地12;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含义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 为人类提供食物及化工原料等种植农作物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包括水田、旱地以及中国土地利用/覆盖1:10万制图中可辨别的农田内部防护林、水利设施、乡村道路以及零星居民地等。生态 系统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田 11 水稻,连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 种的耕地。 10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将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 旱地 12 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 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 表1 农田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指生长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以及郁闭度为10-30%的疏林地等。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常绿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针叶混交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温带落叶灌丛;亚热带落叶灌丛;亚热带常绿灌丛;热带常绿灌丛;亚高山落叶灌丛;亚高山常绿灌丛。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备注 201 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202 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3 温带常绿针叶林 204 亚热带落叶针叶林 205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206 热带常绿针叶林 207 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8 温带落叶阔叶、常绿针叶混交林森林生态209 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0 系统 210 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21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12 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灌丛 213 亚热带落叶灌丛 214 亚热带常绿灌丛 215 热带常绿灌丛 216 亚高山落叶灌丛 217 亚高山常绿灌丛 218 表2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草地生态系统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覆盖>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以及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温

参考文献的类型_与编码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

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 HAOYISHENG导语手术分类与分级,超全!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类: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级为: 1.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

的各种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四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普外科手术分级标准 一类手术:1、第一次单纯阑尾手术2、第一次单纯疝修补术3、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4、痔核、痔瘘手术5、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类手术:1、肝脓肿切开引流术2、肠切除术3、胃肠穿孔修补术4、胃肠造口术、吻合术5、大隐静脉结扎转流术及剔除术6、胆囊单纯造口术7、乳腺单纯切除术 三类手术:1、甲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胰的各种手术 2、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 3、肝脾损伤的处理 4、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 5、结肠造口术、各段结肠癌根治术 6、四类手术以外甲状腺、甲状旁腺各种手术 7、乳癌根治术(特种手术)8、门静脉高压的各类分流术及断流术9、各段肠癌根治术10、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 四类手术: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术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4、胆道再次手术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7、扩大全胰腺切除术8、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旁腺切除术9、右心耳

环境功能区划分 一类区 二类区 三类区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实施,统一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使全国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制定本标准。 1、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划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4529-1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指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而划分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区。按GB3095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3.1.1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

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3.1.2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 3.1.3 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区)指特定工业区。 3.2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按GB/T14529的规定,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风景名胜区: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3.3 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指因国家政治、军事和为国际交往服务需要,对环境空气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区域。 3.4 特定工业区指治金、建材、化工、矿区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其生产过程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并无成片居民集中生活的区域,但不包括1988年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3.5 一般工业区指特定工业区以外的工业企业集中区以及1998年1月1日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Chinese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简称CCS)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以专业划分为主,适当结合科学分类。序列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本分类法采用二级分类,一级主类的设置主要以专业划分为主,二级类目设置采取非严格等级制的列类方法;一级分类由二十四个大类组成,每个大类有100个二级类目;一级分类由单个拉丁字母组成,二级分类由双数字组成。 具体分类如下 A 综合 00/09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10/19 经济、文化 20/39 基础标准 40/49 基础科学 50/64 计量 65/74 标准物质 75/79 测绘 80/8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0/94 社会公共安全 B 农业、林业00/09 农业、林业综合 10/14 土壤与肥料 15/19 植物保护 20/29 粮食与饲料作物 30/39 经济作物 40/49 畜牧 50/59 水产、渔业 60/79 林业 90/99 农、林机械与设备 C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 00/09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综合 10/29 医药 30/49 医疗器械 50/64 卫生 65/74 劳动安全技术 75/79 劳动保护管理 80/89 消防 90/99 制药、安全机械与设备 D 矿业 E 石油 F 能源、核技术 00/09 矿业综合

10/19 地质矿产勘察与开发 20/29 固体燃料矿 30/39 黑色金属矿 40/49 有色金属矿 50/59 非金属矿 80/89 地质勘探设备 90/99 矿山机械设备 00/09 石油综合 10/19 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 20/29 石油、天然气 30/49 石油产品 60/69 石油产品添加剂 90/99 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设备 00/09 能源、核技术综合 10/19 能源 20/29 电力 40/49 核材料、核燃料 50/59 同位素与放射源 60/69 核反应堆 70/79 辐射防护与监测 80/89 核仪器与核探测器 90/99 低能加速器 G 化工H 冶金J 机械 00/09 化工综合 10/14 无机化工原料 15/19 有机化工原料 20/29 化肥、农药 30/39 合成材料 40/49 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 50/59 涂料、颜料、染料 60/69 化学试剂 70/79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80/84 信息用化学品 85/89 其他化工产品 90/99 化工机械与设备 00/09 冶金综合 10/19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20/29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30/34 冶金原料与辅助材料 40/59 钢铁产品 60/69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70/74 粉末冶金 80/84 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40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走地有效运转而制走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5出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 号)和《关于印发〈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当作事故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黔安办〔2013〕30号),结合集团公司实际Z特制定本规定。 —、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 (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A级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

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走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夕卜部因素影响致使煤矿自身难以排除,需要集团公司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B 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Z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矿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矿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 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Z矿解决不了Z须集团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B级:难度较大,须由本单位解决的重大隐患。C级:由本单位业务部门、各级施工单位或区队 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标准及其标准文献检索

标准及其标准文献检索 1.标准的概念 标准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技术交流和贸易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标准化这一技术壁垒确保了公平竞争规则,消除人为的政策壁垒。《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据我国的国家标准GB3935-1-83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不仅是从事生产、建设工作的共同依据,而且是国际贸易合作,商品质量检验的依据。 技术标准战略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外贸出口中受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日益严重,而由于我国技术标准大多引用国际标准,对进口产品却几乎无技术壁垒可言。据有关调查,近几年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遇到国外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每年超过450亿美元。 技术壁垒是建立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其实质是国家之间技术实力的较量,这种较量在很多领域里体现为技术标准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技术成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技术标准甚至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 为了争夺技术壁垒优势,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领导权,尽可能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测技术纳入国际标准。 目前,技术标准是我国的薄弱环节,整体水平低,并与研究脱节,环保和安全领域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十分迫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低,运用标准作为竞争手段的能力更低。 尽快研究建立既符合世贸规则,又能保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当作事故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黔安办〔2013〕30号),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

(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A级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煤矿自身难以排除,需要集团公司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B 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矿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矿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矿解决不了,须集团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B级:难度较大,须由本单位解决的重大隐患。C级:由本单位业务部门、各级施工单位或区队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1 目的 建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为生态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促进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2 术语和定义 2.1 种群 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2 群落 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不同生物物种的集合。 2.3 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2.4 生态系统结构 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环境要素。 2.5 生态系统过程 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这样方式和机制,主要包括物质代谢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演替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3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3.1 数据库内容 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包括: 基础地理要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生态系统过程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等。 3.2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分类与编码 生态系统分类系统采用6级分类单位: 生态系统型: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纲: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目:如针叶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科:如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属:如落叶松林 生态系统丛:如兴安落叶松林 生态系统编码方式(X-XX-XX-XX-XXX-XXX),见表1和表2 表1、生态系统分类单位编码 型为2。生态系统纲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生态系统目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余分类单元类同。 表2、生态系统纲的分类代码 4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依据《中国植被》提出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为基础,并参考《中国生态系统》的分类方法,作进一步改进。人工生态系统主要采用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全部生态系统分类采用6级单位,如3.2所述。 在《中国生态系统》的分类系统上增加了生态系统科一级,并对生态系统目进行了重新定义。这是考虑到《中国生态系统》中从生态系统纲到生态系统目的跳跃性较大,因此将其定义的生态系统目改为生态系统科而在生态系统科和生态系统纲之间增加新的生态系统目。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从生态系统目到生态系统丛,主要与《中国植被》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中的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和群丛等相对应。 1)生态系统型:为生态系统最高级单位。根据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差异,我们将中国的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型和海洋生态系统型,其目的主要是为研究和管理的方便。 2)生态系统纲:为生态系统的高级单位。在陆地生态系统型内,对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群落外貌形态相似和水分条件相当,将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对人工生态系统,按照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将陆地上人为影响的生态系统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目:为生态系统最主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在自然生态系统纲内,综合考虑植被的生态与外貌特征、地表水文特征以及植被分类的习惯进行生态系统目的划分。如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针叶林生态系统目、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目、阔叶林生态系统目等;考虑到人工森林的特殊性,单列一目,即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目。草地生态系统纲则划分为草原生态系统目、草丛生态系统目、草甸生态系统目、高寒生态系统目等。荒漠生态系统纲则根据植被有无划分为有植被荒漠生态系统目和无植被荒漠生态系统目。湿地生态系统纲则主要根据水文特点,划分为沼泽生态系统目、河流生态系统目、湖泊生态系统目和永久性冰川雪地生态系统目。农田生态系统纲则根据耕作方式和作物的不同划分为耕地生态系统目和园地生态系统目。在人居住的城市生态系统纲内,根据人类聚落的差异和生产功能的差异将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城市生态系统、区镇生态系统以及农村居民点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科:为生态系统的中级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