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拖课的反思

浅谈拖课的反思

浅谈拖课的反思
浅谈拖课的反思

浅谈拖课的反思

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刘海涛(226600)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而面对充满挑战的新世纪,面对新课程,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结合自身的体会我来谈谈拖课的反思。

以前,我的课堂教学老是出现拖课现象,什么原因呢?我总结有以下儿个原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山于课堂管理不到位或把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教育,影响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但我大多数情况山于计划不周,备课时的疏忽,造成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而拖课。从内心讲,我总是想把所教的知识讲透彻一点,为了达到透彻的效果, 总是引用了许多例子加以解释,惟恐学生听不明白,可往往事与愿违,越认为讲得透彻,学生越觉得糊涂,学生越觉得不明白就越讲,形成不良性循环,导致经常出现拖课现象。

经过这围攻段时间的深思、学习和这儿年教学实践的反思,我认为,要克服拖课现象,不但要提高课堂机智、课堂驾驭能力而更主要的是我们的观念要转变。我从以下儿个方面来谈谈:

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教育价值观涵盖了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U的、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教育思想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多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改变命运” 的论调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棋至教育家们所共认的一种教育价值观,一条黃金定律。但教育的最终U的的什么?是要每一名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应该说这是不可能的。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特征、同时具备生存能力且有创造性的人:强调学生有个性的自身发展;强调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应从重“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发展转变。

不要把口光只放在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身发展。换句话说,是将来要成为参天大树的健壮幼苗,我们就应让他尽情享受充足的阳光与风雨,让他拙壮成

长;是将来要成为香蕈的一粒抱子,我们就让他默默接受雨露的滋润,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焕发自己生命的光彩。

教师观的转变。教师观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 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传统的教师观把教师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即便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仍然有许多的教师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培养者和能力的传递者,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误解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的作用,而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过程的“导演”或主宰者。

新课标提出“尊車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布道者,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II的,给学生以学法指导。因此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合作者。为学主学习知识架桥铺路,给学生创造更多思维,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建立探究的学习氛围,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观的转变。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接受者,即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特性。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活力与灵性。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其它的消极感受,阻滞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重在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主动发展,鼓励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热悄,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 最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师心理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只有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又一个事实。

总之,拖课的动因由于失误,由于习惯,由于私心,源于我们理念的陈旧。拖课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现象,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潜力的挖掘,并造成学生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因此,认真反思、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升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科学管理更是不可或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