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

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

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
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

打开作文大门的钥匙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通俗地说,就是觉得有意思,是人对事物的内心情感,是人的喜好情绪的表现。“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郭沫若先生对兴趣所下的科学论断。可见,兴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你成功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就是他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不朽成就的见证。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作品,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是人们接触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一部小说可以使人废寝忘食,一幅画可以使观者流连忘返,一支乐曲可以令人如痴如醉,一出好戏可以使观众拍案叫绝。在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感情往往受作品的直接感染和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又是异常深刻的;是潜移默化的,又是不可抗拒的。一部好书,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时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通过平时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作文时知道该怎样写,该怎样组织材料,以及材料的布局等。这样,学生下笔前心中有数,排除了害怕作文的心理,

增强了信心,“望文兴叹”的现象越来越少,写作兴趣随之提高。二、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名著,对自然科学也要有所了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最好老师,大量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阅读图书、报纸、杂志,不断扩充知识面。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符合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泛读、勤录、多背”。“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让学生阅读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并适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勤录”就是勤于抄录,整理课上所学、课外所读,做好信息积累和储存工作,这样,需要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多背”就是将优美的文段篇章、名言警句、事实数据铭记于心。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吸取健康和艺术的精髓,积累大量词汇和写作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阅读名篇佳作,可以习得审物度事、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作为写作的借鉴。明朝朱熹说:“古人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属。”“读有韩(愈)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轼)文熟,便做出苏文的文字。”

模仿、借鉴只是写作能力发展中的一座桥梁,只要做到师名家而不袭名家,师名家之意而不师名家之辞,才能通过它达到独立创造的彼岸。大量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可以积累各类写作技巧和丰富语汇,这些正是学生写作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埋头读书,以此积累知识、陶冶高尚情操,激发写作兴趣。

三、督促学生经常练笔,养成热爱写作的习惯。

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经常动笔练习写作,才能使作文功底更深厚。为此,我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周记,日记提倡一日多记,周记则针对本周所见所闻发表评论,作文可以一题多做。每写完一篇习作,要学会自己修改。要求学生这样评改:1.读题作文,画出错别字、漏字及病句,并在旁边改正。2.注意文章结构、层次、中心详略等。3.对习作写上评语,指出优缺点,提出希望。4.批改后要署上评改人姓名,增强其责任心。5.批改后,老师指名读一两篇作文及评语。最后老师审阅总结。学生互评互改有以下优点:首先,学生必须重视每次作文课,从心理上看,学生可能不怕老师笑而怕学生嘲笑,所以每次都郑重地写作。其次,学生为别人批阅时要认真细致,担心老师抽查时读他的评语。这样,学生不管是写作时还是写评语时都书写工整。另外,学生在批阅时自然会回顾习作,从而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进步,比单纯听老师评作文效果好得多。经常练笔,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经常练笔,作文便和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学生的“朋友”。

四、定期办好班刊(或校刊)、开展作文竞赛等,营造浓厚的班级(或

学校)写作氛围。

叶圣陶说:“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像一只张着口的布袋专等教师们把一切应该学的东西装进来,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成立班刊(或校刊),把学生中的作文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时间加强辅导,加强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定期出版班刊(或校刊),并以班刊(或校刊)为阵地,设立作文专题讲座,给他们传授写作技能,推荐优秀的报纸杂志,指导阅读方法,在班刊(或校刊)上发表优秀习作。作文竞赛要求每个学期举行一次。通过竞赛,一方面可以了解作文教学的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和培养作文尖子,使他们得以崭露头角。以这些学生优异的作文成绩影响和带动大量的学生加入写作行列。他们会为获得作文的荣誉而努力奋斗,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班级(或学校)写作氛围。

五、对学生耐心辅导,多鼓励,少批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魏书生说:“你尊重别人,便是尊重自己,便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习作总不那么完美,我们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吹毛求疵。要注意躲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之处,多一些表扬和鼓励。我国有句古话:“两眼一举三送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写作课上,我坚持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营造出安全心理氛围。提倡学生写

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主要指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就是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采取激励措施,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还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以诚恳的态度、满腔的热情,循循善诱,耐心说理,切忌批评打击,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对于优秀作品,要多加表扬,给予肯定,同时还积极地向各种报纸、杂志推荐。这样学生会感到特别高兴,对写作愈发喜欢。

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因为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不仅有外部的而且有内部的。外部因素是指老师所作的努力,内部因素是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写作的习惯,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体会到作文的乐趣,才能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才会全身心投入作文之中,同时只有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获得可喜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