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泵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目录

第1章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泵轴在各种机械或传动系统中广泛使用,用来传递动力。将减速器齿轮的动力传给带轮,在传力过程中主要承受交变扭转负荷或有冲击,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配合面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也较高,加工时应给予保证。

零件的工艺分析

传动轴零件技术要求:

表1

从零件图和传动轴零件技术要求表来看,该泵轴零件形状为较简单的阶梯轴,结构简单。为实现轴的准确传递动力和轴与轴之间的精密配合,要求很高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两端与轴承配合φ14外圆面精度等级达到IT6,C粗糙度;而φ11通过键槽配合的外圆面精度等级达到IT6,粗糙度;键槽俩侧面精度IT9,粗糙度。由于传动轴配合的表面较多,为了保证各表面间的精密配合,需严格保证中心轴线的形位误

差,所以要对重要表面或端面提出形位误差的要求,在加工时严格保证。Φ11重要外圆面提出了相对中心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保证圆跳度在以内,此外还要保证这三个重要外圆面上键槽的两侧面相对中心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在以内。

综上所述,该传动轴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的较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实际中的功用。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为了在传力过程中承受交变扭转负荷和冲击,传动轴需要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一般要对其进行调质处理,材料可为45号钢,就可以达到它的使用要求。

基面的选择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传动轴零件图的设计图纸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要求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相重合,这里选择传动轴的两端面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以很方便的加工各轴肩端面和各外圆表面,而且能保证加工轴段φ14、φ11、φ10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圆跳动误差。总之,该传动轴零件结构简单,定位、装夹方便,有利于保证各项技术要求。

二、粗基准的选择

一般先选择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先加工出一个端面和端面的中心孔,然后再以加工出的端面定位加工另一个端面和其中心孔,而不是用外圆表面定位把两个端面同时加工出来,这样加工可以保证两端面中心线的同轴度。

制定工艺路线

表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零件的材料为45钢,硬度是217-241HBS,毛坯尺寸φ×96mm。

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可查的下面各个加工余量:

一、轴左端φ14外圆面的确定如下表:

表3

二、 φ11外圆面的确定如下表:

表4

三、 轴右端φ10外圆面的确定如下表:

表5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 一、加工条件

1、工件材料:45#钢,Mpa 600b =σ,圆钢。

2、机床:C0618A 仪表车床;仪表铣床:XJ51;外圆磨床:M125K 。

3、刀具: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mm 2516?, 90r =κ,?=15ογ,?=12οα,

mm 5.0r a = ;铣刀:圆柱柄键槽铣刀mm D 10=和mm D 12=;平形砂轮,宽度

mm b 30=。 二、计算切削用量

工序1粗车削轴两端面

1)背吃刀量p α:轴端面的加工余量为mm Z 5.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5.1=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1=α,mm d 7.16φ=,选择r mm f /25.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s m m f

T C v y

x

p m

v /33.3min /200==

α

4)机床主轴转速:()min /900/15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900/15r s r n =ω。

工序2粗车削阶梯轴各个外圆面

工步(1)粗车7.16φ外圆面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5.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mm p 5.1=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1=α,7.16φ=d ,选择r mm f /2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100/3.18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950/8.15r s r n ==ω。 工步(2)掉头,粗车2.15φ外圆面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5.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mm p 5.1=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1=α,7.16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s m m f

T C v y

x

p m

v /83.0min /50==

α。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000/6.16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950/8.15r s r n =ω。 工步(3)粗车2.12φ外圆面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5.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mm p 5.1=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1=α,7.16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s m m f

T C v y

x

p m

v /83.0min /50==

α。

4)机床主轴转速:()min /980/3.16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950/8.15r s r n =ω。 工步(4)粗车8.11φ外圆面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5.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5.1=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1=α,7.16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4)机床主轴转速:()min /975/2.16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950/8.15r s r n =ω。

工序3半精车削阶梯轴各个外圆面

工步(1)半精车2.14φ外圆面并倒角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5.0=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0=α,2.15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181/6.19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1250/8.20r s r n =ω 工步(2)半精车2.11φ外圆面并倒角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5.0=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5.0=α,2.15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480/6.24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1250/8.20r s r n =ω。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s m m v /1m in /60=。 工步(3)半精车10φ外圆面并倒角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8.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4.0=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4.0=α,8.11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320/22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s m m v /1m in /60=。

工序4切退刀槽

工步(1)切退刀槽Ⅰ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8.0=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8.0=α,2.11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s m m f

T C v y

x

p m

v /2.1min /72==

α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180/6.19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1000/6.16r s r n =ω。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s m m v /96.0m in /5.57=。

工步(2)切退刀槽Ⅱ并倒角

1)背吃刀量p α: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1=,可一次加工,背吃刀量

mm p 8.0=α。

2)进给量f :根据背吃刀量,mm p 8.0=α,2.11φ=d ,选择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12)

3)切削速度v :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21得:()s m m f

T C v y

x

p m

v /2.1min /72==

α

4)机床主轴转速:()min /1480/6.241000r s r d v

n ==

ω

ωπ 按机床选取()m in /1000/6.16r s r n =ω。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s m m v /96.0m in /5.57=

工序5外圆面上铣键槽

工步(1)11φ外圆面上铣键槽3410??

1)背吃刀量:槽深为mm 3,一次成型。mm p 3=α。

2)进给量f :r mm f /2.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68) 3)切削速度v :选取s m v /26.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9-70)

工序6滚压螺纹

工步(1)滚压10M 螺纹 1)背吃刀量:mm p 1=α。 2)进给量f :r mm f /2.0=。 3)切削速度v :选取s m v /65.1=。

工序7磨各个外圆面

工步(1)磨14φ外圆面

1)纵向进给量:r mm f y /2.0=,

2)横向进给量:s mm f x /027.0=,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2.0=,

3)主轴转速n :根据2.14φ=d ,选择s r n /6.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

工步(2)磨11φ外圆面

1)纵向进给量:r mm f y /2.0=r ,

2)横向进给量:s mm f x /027.0=,单边加工余量为mm Z 2.0=,

3)主轴转速n :根据2.11φ=d ,选择s r n /6.0=。(《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

第3章夹具的设计

为了提高零件加工零件效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现对11φ圆柱面上的键槽铣削设计专用夹具。 夹具的结构组成

该专用夹具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底板

第二部分是2个V 形块、4个V 形块定位销和4个紧固V 形块螺栓。 第三部分是2个底板向定位键以及紧固螺钉。 第四部分是2个U 形压板以及紧固螺栓。 第五部分是2个辅助支撑。

第六部分是对刀块以及其上的销和紧固螺钉。 夹具的工作原理

铣槽铣削夹具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普通立式铣床上对轴类外圆柱面上键槽的加工是利用一对V形块和定位键定位、U形压板压板通过螺栓夹紧工件,这样就能保证工件的形位精度,也就是说确保了轴的铣削加工质量。

其原理是:定位键通过螺钉拧紧固定在地板上;利用对刀块来控制铣刀的走向来调整道具走向;V形块先通过销和地板定位,再通过螺钉拧紧固定在地板上;U形板通过螺栓拧紧来压紧零件和辅助支撑使其固定在地板上;利用底板导向定位键与铣床本身T型槽“精密”配合,再通过两端的开口槽用螺栓和铣床拧紧固定。

3.3零件加工定位误差分析

由于该轴用螺栓紧固,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均处于锁紧状态;因此零件与V形块之间不存在定位误差,由于V形块利用圆柱销通过过盈配合定位在底板上面;并分别用2个螺栓紧固在底板上,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均处于锁紧状态;因此V形块与底板之间的误差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张耀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工艺设计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3]王春福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龚溎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徐鸿本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万向传动轴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上海大众-桑塔纳志俊万向传动 轴设计 2014年11月28日

目录 1前言 2设计说明书 2.1原始数据 2.2设计要求 3万向传动轴设计 3.1万向节结构方案的分析与选择3.1.1十字轴式万向节 3.1.2准等速万向节 3.2万向节传动的运动和受力分析3.2.1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 3.2.2双十字轴万向节传动 3.2.3多十字轴万向节传动 4 万向节的设计与计算 4.1 万向传动轴的计算载荷 4.2传动轴载荷计算

4.3计算过程 5 万向传动轴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 5.1 传动轴设计 6 法兰盘设计

前言 万向传动轴在汽车上应用比较广泛。发动机前置后轮或全轮驱动汽车行驶时,由于悬架不断变形,变速器或分动器的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因而普遍采用可伸缩的十字轴万向传动轴。本设计注重实际应用,考虑整车的总体布置,改进了设计方法,力求整车结构及性能更为合理。传动轴是由轴管、万向节、伸缩花键等组成。伸缩套能自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两轴线夹角发生变化时实现两轴的动力传输;万向节由十字轴、十字轴承和凸缘叉等组成。传动轴的布置直接影响十字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对汽车的振动噪声也有很大影响。在传动轴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传动轴的临界转速,计算传动轴的花键轴和轴管的尺寸,并校核其扭转强度和临界转速,确定出合适的安全系数,合理优化轴与轴之间的角度。

2 设计说明书 2.1 原始数据 最大总质量:1210kg 发动机的最大输出扭矩:Tmax=140N·m(n=3800r/min); 轴距:2656mm; 前轮胎选取:195/60 R14 、后轮胎规格:195/60 R14 长*宽*高(mm):4687*1700*1450 前轮距(mm);1414 后轮距(mm):1422 最大马力(pa):95 2.2 设计要求 1.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制定设计原则 2.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发动机最大力矩和使用工况)及总布置图,选择万向传动轴的结构型式及主要特性参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万向传动轴,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校核。 3.万向传动轴设计和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万向节设计计算 (2)传动轴设计计算 (3)完成空载和满载情况下,传动轴长度与传动夹角变化的校核 4.绘制万向传动轴装配图及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 3 万向传动轴设计 3.1 万向节结构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3.1.1 十字轴式万向节 普通的十字轴式万向节主要由主动叉、从动叉、十字轴、滚针轴承及其轴向定位件和橡胶密封件等组成。

轴向柱塞泵 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专业班级 机设班 指导教师 教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轴向柱塞泵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 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 研究意义: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但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轴向柱塞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工作压力高,效率高,并易于实现变量。目前有的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可以达到350~400kgf/c ㎡。由于上述特点,轴向柱塞泵被广泛使用于工程机械、塑料机械、起重运输、冶金、船舶、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 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材料、制造、电子等技术的发展,轴向柱塞泵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荷兰Innas 公司开发的Float Cup 结构轴向柱塞泵,丹麦的Saur-Danfoss 公司为工程机械量身定做的H1系列的多功能泵,德国Rexroth 公司推出的电子智能泵等等。 国产轴向柱塞泵主要有引进国外技术的产品和我国自主研发的CY 系列柱塞泵。引进国外技术Rexroth 、Yuken 等系列,性能介于国外产品和CY 泵之间。就性能指标来讲,国产Rexroth 系列的排量、额定压力、转速都要比CY 系列的大一些。其额定压力35 MPa ,峰值压力达40 MPa ;转速达到2000 r/min 以上,而CY 系列额定压力在31.5 MPa ,转速一般限定在1500 r/min 。轴向柱塞泵在发展中,基本结构保持了稳定,高速高压以及良好的控制方法是其发展的方向。 研究内容:直轴滑履式轴向柱塞泵的机构参数设计,主要结构尺寸的设计以及柱塞、滑履、缸体、斜盘等主要部件的运动学分析、强度校核和寿命估算。配流盘的静平衡计算和滑履的副静压平衡设计和计算。最后利用solidworks 制图软件绘制零件图并进行干涉检验,无误后出图。 研究思路与方法: 1.总体设计:通过给定参数(额定压力和额定排量)查询手册确定泵的最大流量、额定转 √√√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电机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电机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深入,其中电力的普及,对我国工业制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而电机作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装置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问题,电机在应用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经常会因为转自芯轴磨损、变形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在对电机转自芯轴进行维修时,在重新加工修复转自芯轴中极易因压装变形而导致电机转自芯轴保费,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借此,本文就电子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提出相应改进,希望给相关人士一些参考。 标签:电子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0 引言 如今大多数工厂的机械设备都是使用电机作为动力能源,其应用面十分广泛,但是在设备的维护修理中经常出现电机转子芯轴损坏的现象,需要我们重新进行转子芯轴的更换工作,给正常的生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发现转子最容易出现损坏和变形的位置是位于转子两端的联轴器挡和轴承挡,在日常电机转子芯轴的维修过程中也是主要针对这两处进行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针对这两处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工作。 1 关于电机转自芯轴的传统工艺介绍 首先,进行最外圈的车削加工。车七档外圆,一般其粗糙度为Ra1.6,余量0.9-1.0mm,这是考虑到会存在压装变形,一般不存在压装变形的余量可以取0.4-0.5mm,并且在转子两头开中心孔方便定位,具体可以参考图1。 其次,在加工机床上进行安装定位。顶住转子两端的中心孔,将于转子内孔配合的外圆加工出来,这一步的难度主要是对转子的定位,保证转子与机床加工方向之间水平度,然后进行的是压入转子步骤,可以参考图2。 再次,用四爪卡盘对转自芯轴进行定位。一般来说,先用四爪卡盘将转子芯轴的一端进行固定,另一端用中心架固定,以转子最外圈为加工基准在车床上进行二次修正,并将中心孔进行扩大。最后,以二次修正过的中心孔为加工基准,将转子两端的挡外圈加工成型。 对于上述的加工过程,其中存在有不少问题,比如,在芯轴的压入过程,其中芯轴是由油压机通过暴力转子中的,其中存在很大的变形量,对其后的基准定位工作存在很大的影响。像上一步进行的以转子最外圆为加工基准,其中虽然对其进行了部分校正,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一般来说,校正转子跳动二次修正过程中预留了0.03mm的跳动误差,但是如果压入变形过大的话,经常会造成转子外挡圈圆跳度误差超出极限要求,导致在最后的加工磨削过程中得不到符合要求的产品,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转子的压入过程也会存在变形量过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许三湘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 学号:0803040109 指导教师:胡忠举 2010年12月16日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3.设计毛坯图…………………………………………………………… 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制定工艺路线……………………………………………………………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 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十二. 参考文献……………………………………………………………………十三. 附录…………………………………………………………………………

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减速箱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02班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1月13日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 三.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 1.轴的工作原理………………………………………………………………

2.零件图样分析……………………………………………………………… 3.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减速箱输出轴的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5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阶段的划分……………………………………………………………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加工顺序的安排…………………………………………………………… 6.减速箱输出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六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课程设计体会………………………………………………………………… 十参考文献………………………………………………………………………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更熟悉书本知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书本知识。 2.培养工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综合生产实际,贴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3.训练基本技能。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5000件)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设计日期2011年6月至10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序言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一、零件的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二、工艺规程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二)基面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三)制定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22222229(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三、专用夹具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 (一)设计主旨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二)夹具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四、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8 参考文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优秀设计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完成期限:从年月日起到年月日 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作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程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设计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达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的主要任务: 1、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字左右)。 2、完成零件毛坯图一张(A2或A3)。 3、完成零件图一张(A3)。 4、完成零件加工工序图(包括所有机加工序)。 5、完成典型工序工序卡的填写(2张)。 设计要求:

目录 第1章………………………………………设计说明 第2章………………………………………零件分析 第3章………………………………………工艺分析 第4章………………………………………制定工艺路线 第5章………………………………………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第6章………………………………………确定切削用量 第7章………………………………………加工的几点说明 第8章………………………………………总结 第9章………………………………………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2.1 零件的分析 1.2.1.1 生产类型 本题目所要加工的为一阶梯轴,要求批,量为10000件,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1.2.1.2 零件分析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一主要支撑传动件和传递扭矩的阶梯轴,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圆柱面、圆锥面、螺纹、花键、沟槽等。考虑到加工工艺,在车外圆时在两端车刀无法顺利退出所以零件在两端应加退刀槽,详见零件图。 1.2.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阶梯轴零件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零件左边的键槽与其左端面距离只有3mm,有点小加工时估要精确的保证上述要求则比较困难。分析该零件是作传动齿轮转矩所用,故可以将其键槽长度做的稍微小一点,也保证了阶梯轴的强度。又零件图中的直线度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时比较困难,即定位基准要保证。 1.2.2 工艺规程的设计 1.2.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柱塞泵设计与计算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主要性能参数 第3章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及流量品质分析柱塞运动学分析 柱塞行程s 柱塞运动速度v 柱塞运动加速度a 滑靴运动分析 瞬时流量及脉动品质分析 脉动频率 脉动率 第4章柱塞受力分析与设计 柱塞受力分析 柱塞底部的液压力P b 柱塞惯性力P g 离心反力P l 斜盘反力N 柱塞与柱塞腔壁之间的接触力P 1和P 2 摩擦力p 1f和P 2 f 柱塞设计 柱塞结构型式 柱塞结构尺寸设计 柱塞摩擦副比压p、比功pv验算第5章滑靴受力分析与设计 滑靴受力分析 分离力P f 压紧力P y 力平衡方程式 滑靴设计 剩余压紧力法 最小功率损失法 滑靴结构型式与结构尺寸设计 滑靴结构型式 结构尺寸设计 第6章配油盘受力分析与设计 配油盘受力分析 压紧力P y 分离力P f 力平横方程式 配油盘设计 过度区设计 配油盘主要尺寸确定 验算比压p、比功pv 第7章缸体受力分析与设计

缸体地稳定性 压紧力矩M y 分离力矩M f 力矩平衡方程 缸体径向力矩和径向支承径向力和径向力矩 缸体径向力支承型式缸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 通油孔分布圆半径R f ′和面积F α 缸体内、外直径D 1、D 2 的确定 缸体高度H 结论 摘要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的主要部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靠柱塞在柱塞腔内的往复运动,改变柱塞腔内容积实现吸油和排油的,是容积式液压泵,对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配油盘缸体是其重要部分,柱塞是其主要受力零件之一,滑靴是高压柱塞泵常采用的形式之一,能适应高压力高转速的需要,配油盘与缸体直接影响泵的效率和寿命,由于配油盘与缸体、滑靴与柱塞这两对高速运动副均采用了一静压支承,省去了大容量止推轴承,具有结构紧凑,零件少,工艺性好,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比径向泵结构简单等优点,由于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容易实现无级变量,维修方便等优点,因而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占很大优势。 关键词斜盘柱塞泵滑靴缸体 Abstract The inclined dish type and axial pump with a pillar is a main part in liquid press system,The inclined dish type and axial pump with a pillar is a back and forth movement by pillar to fill the inside of the pillar cavity,in order to change the pillar fills the contents of cavity to realize the oil of inhaling with line up oily,Is a capacity type liquid to press the pump .Fill to pillar to pump for the inclined dish type stalk the pillar fill, slip the boots and go together with the oil dish an is its importance part. The pillar fills is it suffer the one of the dint spare parts primarily. The slippery boots is one of the form that high pressure pillar fill the pump to often adopt. It can adapt to the high demand turning soon in high pressure dint, go together with the oil dish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direct influence in a pump with life span. Because of going together with the oil dish fills ,pillar and a slippery boots these two rightness of high speeds the sport the vice- all adopting a the static pressure accepts. The province went to the big capacity push the bearings, have the construction tightly packed, the spare parts is little, the craft is good, the cost is low, the physical volume is small, the weight is light, comparing the path face to pump the construction simple etc. Because the inclined dish type stalk fills to pillar the pump to realizes to have no easily the class changes the deal, maintain convenience and so on.

机械专业自动毕业设计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大全 1.组合镗床设计 2.三面铣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 设计 3.铣削组合机床及主轴组件设计 4.螺旋蜗杆式空气压缩机 5.铣边机组合机床设计 6.铣削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组件设计 7.机械手腕部设计 8.CK6132数控车床总体及进给驱动部件 设计 9.普通钻床改为自动化钻床设计 10.C A6140普通车床床头1轴轴承座夹具 设计 11.S 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 统设计 12.龙门式起重机总体设计及金属结构设 计 13.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 14.堆取料机皮带机设计 15.电机车的气制动设计 16.Q 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17.Z Q--100型转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18.花生去壳机设计 19.带位移电反馈的二级电液比例节流阀 设计 20.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21.齿轮滚刀的齿形误差检测设计 22.齿轮类零件参数化数控编程原型系统 开发 23.青饲料切割机的设计 24.立轴式破碎机的设计 25.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设计 26.1.0t普通座式焊接变位机工装设计 27.巷道式自动化立体车库升降部分设计 28.巷道堆垛类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 29.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30.板材送进夹钳装置设计 31.外圆磨床设计 32.大模数蜗杆铣刀专用机床设计 33.300×3型钢轧钢机设计 34.高效二次风选粉机设计 35.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36.5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总体及大臂与腰 部设计 37.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 38.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 39.液压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设计 40.J Z—I型校直机设计 41.龙门起重机设计 42.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减速器输出轴说明书

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说明 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12-7班 设计者林键 指导教师王春华 2014年12月26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题目二: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结构简图及原始数据 b2 a ls l 轴系结构简图 项目设计方案 名称字母表示及单位4 输入功率P/kW6.1 轴转速n/(r/min)150 齿轮齿数z2107 齿轮模数m n/mm4 齿轮宽度b2/mm80 齿轮螺旋角β8°6’34” a/mm80 l/mm215 s/mm100 链节距p/mm25.4 链轮齿数z29 轴承旁螺栓直径d/mm16 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 1.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 t、径向力F r、轴向力F a及链传动轴压力Q。 已知:轴输入功率P=6.1kW,转速n=150r/(min)。 转矩计算: 66 m m T9.55010P/n9.550106.1/150388366.7N 分度圆直径计算: dm n z/cos4107/cos8634432.3mm 12 圆周力计算: F t2T/d1*******.7/432.31796.7N 径向力计算: F r F t tan n/cos1796.7tan20/cos8634660.6N 轴向力计算: F a F t tan1796.7tan8634256N 轴压力计算:

.

. 计算公式为: Q 1000KP Q v npz 1000KP Q /(601000) 由于转速小,冲击不大,因此 取K Q=1.2,带入数值得 : 10001.26.1 Q3975N 15025.429/(601000) R1z R1y R r R2z Q R a R t R2y 轴受力分析 简 图 2.计算支座反力 (1)计算垂直面(X OZ)支反力 Q(ls)R(la)3975(215100)660.6(21580) Rr N y6238.62 l215 R1y R2y QR r6238.63975660.61603N (2)计算垂直面(X OY)支反力 R(la)1796.7(21580) t R z1128.2N 2 l215 R z R t R z1796.71128.2668.5N 12 三、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机械性能 初选材料及机械性能 材料牌号45号 热处理调 质 毛坯直径/mm≤200 硬度/HBS217~255 σB/MPa637 σs/MPa353 σ-1/MPa268 τ-1/MPa155 [σ+1]/MPa216 [σ0]/MPa98 [σ-1]/MPa59 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1.确定最小直径 按照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最小值dmin。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1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芯轴零件的加工及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0806 姓名:薛坤 指导教师:李晓静 答辩日期2011年6月28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四、毕业设计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工艺装置(生产纲领5000件) 设计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芯轴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芯轴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Φ35的外圆和Φ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Φ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名称: 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胡忠举 12月15日 至诚致志、唯实惟新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

的…………………………………………………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 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3.设计毛坯图…………………………………………………………… 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 制定工艺路

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制定工艺路线……………………………………………………………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 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

南阳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课题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设 计网上选题系统 每位学生必须正确输入本人学号、姓名和密码(初始密码为空)后方能进行选题,选题后仅有一次退选课题的机会,请谨慎选择。属于软件开发、二次开发、运动仿真、三维制作、三维装配可视化、有限元分析类的题目需自备电脑,没有电脑的同学最好请选其他类型题目。 注意:选择课题后必须进行页面刷新方能看到正确结果;开始选题时间为2014年12月17日19:00。 请自行更改本人密码和联系电话(便于老师联系),以防他人私自进入本人帐号退选课题。宇通班、二机班、卓越班和车服专业同学无需选题。 如有问题请联系陈老师:139493619**。 欢迎您:修改密码退出 您目前还没有进行选题 待选课题列表 课题号课题名称 指导 老师 备注状态 限选班 级 操作 10130MPa40m4、L/r通轴式斜盘轴向 柱塞定量泵的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113FC6108ZQB水泵体机加工工艺及 钻夹具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4快速阀阀盖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5家用多功能护理床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249链排式地膜回收机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51奇瑞Q3后减连杆机加工艺及车 工送料机构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48地膜回收机电气控制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1基于UG的分线盒注塑模设计隐藏学生有笔 记本电脑 未选选择 76柱塞泵泵体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64QY12C汽车起重机轴管锻造工艺隐藏无未选选择

及模具设计 5基于UG的移动帐篷卡扣的注塑 模设计 隐藏 学生有笔 记本电脑 未选选择 131家具雕刻机上夹紧浮动夹具的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134高精度纵横锯边机的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18家用多功能电动砍骨机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245地膜回收机弹齿机构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246地膜回收机链排传动机构设计与 制作 隐藏无未选选择 147海马M3后减连杆机加工艺及电 镀工装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4汽车排气管反求快速成型隐藏无未选选择73千斤顶拨爪壳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88微电机壳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60大型阀门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 154汽车N1被锥齿机加工艺及制齿 夹具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37塑料清洁球自动卷绕装置的三维 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238塑料清洁球自动卷绕装置的制造 工艺及实现 隐藏无未选选择 157铸造熔炼浇注教具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92机座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42基于CAITA五轴结构件的后处理隐藏无未选选择23家用多功能拖把设计隐藏机制专业未选选择97钳身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138凸轮反求设计及其数控加工隐藏无未选选择 59YBZU17振动电机机座机械加工 工艺工装设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0齿轮泵泵体工艺工装设计隐藏无未选选择93机盖工艺工装设计与制作隐藏无未选选择 124汽车变速器轴承外壳工艺工装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71圆锥齿轮减速器箱体工艺工装设 计 隐藏无未选选择

变速箱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变速箱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手动五档变速箱,参考同类变速箱得最大转矩为294N ·m 。初取轴的材料为40Cr ,算取轴的最小直径: d ≥ T n [τ]3 d--最小直径。 T--最大力矩 n —转速 d ≥ 294 2000?523 =14.1mm 按照轴的用途绘制轴肩和阶梯轴,得到零件图。 从左向右传动比齿轮依次为1,同步器,1.424,2.186,同步器,3.767,同步器,6.15,倒档齿轮。

5 变速器轴的设计与校核 5.1 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 5.1.1轴的结构 第一轴通常和齿轮做成一体,前端大都支撑在飞轮内腔的轴承上,其轴颈根据前轴承内径确定。该轴承不承受轴向力,轴的轴向定位一般由后轴承用卡环和轴承盖实现。第一轴长度由离合器的轴向尺寸确定,而花键尺寸应与离合器从动盘毂的内花键统一考虑。第一轴如图5–1所示:

中间轴分为旋转轴式和固定轴式。本设计采用的是旋转轴式传动方案。由于一档和倒档齿轮较小,通常和中间轴做成一体,而高档齿轮则分别用键固定在轴上,以便磨损后更换。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5.1.2轴的尺寸 变速器轴的确定和尺寸,主要依据结构布置上的要求并考虑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7]要求而定。在草图设计时,由齿轮、换档部件的工作位置和尺寸可初步确定轴的长度。而轴的直径可参考同类汽车变速器轴的尺寸选定,也可由下列经验第二轴和中间轴: d=(0.4~0.5)A,mm (5–1)

第一轴: 3emax 6.4-4T d )( ,mm (5–2) 式中T e max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Nm 为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轴的强度与刚度应有一定的协调关系。因此,轴的直径d 与轴的长度L 的关系可按下式选取: 第一轴和中间轴: d/L=0.16~0.18; 第二轴: d/L=0.18~0.21 5.2 轴的校核 由变速器结构布置考虑到加工和装配而确定的轴的尺寸,一般来说强度是足够的,仅对其危险断面进行验算即可。对于本设计的变速器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轴的强度和刚度[8] 都留有一定的余量,所以,在进行校核时只需要校核一档处即可;因为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一档所传动的扭矩最大,即轴所承受的扭矩也最大。由于第二轴结构比较复杂,故作为重点的校核对象。下面对第一轴和第二轴进行校核。 5.2.1第一轴的强度和刚度校核 因为第一轴在运转的过程中,所受的弯矩很小,可以忽略,可以认为其只受扭矩。此种情况下,轴的扭矩强度条件公式为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1)

机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 艺装备 目录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工艺装置 设计内容: 1、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听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芯轴。芯轴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芯轴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Φ35的外圆和Φ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Φ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3)在Φ77的端面上打了5个M8的螺纹孔,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二、工艺规程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111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名称:传动轴(批量为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8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 学号: 指导教师:胡忠举 2010年12月15日 至诚致志、唯实惟新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三.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四.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3.设计毛坯图…………………………………………………………… 五. 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制定工艺路线……………………………………………………………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六. 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 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 时间定额的计算……………………………………………………………… 十.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十一. 课程设计体会…………………………………………………………………十二. 参考文献……………………………………………………………………十三. 附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