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

澡作条件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9926 液化石油气灌装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LPG filli ng safety tech ni cal op erati ng con diti 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烃泵安全技术操作条件

①开泵之前,应认真检查泵和电机的各个部位。例如,

泵的出口管路是否畅通,润滑油是否充足,各种零部件是否齐全,紧固装置是否牢靠。对停用较长时间的泵,还要用手盘车数圈。经确认正常,再关闭出口阀(对叶片泵还要打开回流阀后方可启动)。

②启动电机,待泵运转正常后,开启出口阀(对叶片泵可

调整回流阀),使泵的出口压力符合灌装要求。

③经常检查泵的运转情况,若发现泵的进出口压力发生

变化,或者有杂音、漏液、漏气、漏油和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泵,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④停泵操作,应先关闭泵的出

口阀门(对叶片泵还要打

开回流阀),再关闭电机,然后关闭进口阀门。

(2)压缩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开机之前,应认真检查进气管上的气液分离器和排气

管上的油气分离器,保证液面处于安全位置以下;检查机体

的润滑油量和冷却水管道,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进气管、排气管上的阀门和放散阀门,开启旁通管上的旁通阀,用手盘车数

圈,经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②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此时要注意压缩机的转动方

向,应与规定方向相符,待达到正常转速时,再开启排气管及进气管上的阀门,并关闭旁通阀门。

③经常检查压缩机的运转情况,若发生机器的进气压力

与排气压力发生变化,或者有杂音、漏气、漏油和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④停机操作,应先开启旁通阀,关闭进气管和排气管上

的阀门,再断电动机,开启放散阀门,然后关断冷却水管道。

(3)灌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校准灌瓶用秤,在秤的平台上铺橡胶垫板,在灌装接

头上设置静电接地线。

②轻拿轻放钢瓶,根据钢瓶的皮重定准灌装装置。

GL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 LATE

③保证灌装量准确,对YSP—10型和YSP—15型钢瓶灌装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00g。

④对已灌装的重瓶必须复检,若发现超装或漏气钢瓶,必须经妥善处理后才能发放。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 shi on Desig n Co., Ltd

液化气站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7335 液化气站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化气站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液化气混气站 1.非本站人员,禁止入内。 2.站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及其它火种,禁止穿外露铁钉的鞋子。 3.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戴尼龙、晴纶等能产生静电的服装,从事充气、检修和残液回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鞋。 4.残液必须密闭回收。严禁向江、河、下水道或地沟内排放。 5.混气间工作地点应铺胶皮,使用钢制工具时,要涂上黄油,拆修零件要轻拿轻放,避免引起火

花。 6.站内禁止使用明火,必须动火时,应经有关部门同意并应采取安全措施。院内,房内,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7.灌气时,罐车周围10米内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看守。除罐车外,其它车辆未经批准和采取消火措施不准进站。 8.不得私装电气设施及线路。 9.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检修时,首先打开窗通风,严重漏气检修时应戴防毒面具。 10.日常运行中,每周应用肥皂水进行漏气检查,所检查的漏气处应立即处理。 11.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并有两人轮流倒换,监视仪表指示。正常运行中,液化气调压后为196千帕,鼓风机压力为34.3千帕,混合气压为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修订日期:2013-7-1生效日期:2013-7 -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petroleumga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亦用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引起皮肤冻伤。 第1页共10页

修订日期:2013-7-1生效日期:2013-7 -1环境危害:是空气污染物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 (类别1);加压气体–液态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防止皮肤接触。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2、避免接触眼睛、皮肤。 3、避免吸入气体。 4、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5、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护服,戴劳保手套。 6、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7、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8、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第2页共10页

特戊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特戊酰氯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特戊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Trimethylacetyl Chlorid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特戊酰氯 浓度:>99% CAS 号:3282 第三部分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GB8.1类81117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可有烧灼感,出 现咳嗽、气短、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遇热放出氯气; 与水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造成腐蚀性灼伤。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要能有危害。 爆炸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拉开眼脸,用流动清水冲洗15min。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遇水发生剧烈 反应,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 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如发生火灾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及抗溶性泡沫,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应急处理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用小苏打覆盖,并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推开,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 水放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及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专人保管,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碱类、氧化剂、 潮湿物品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 爆型,开设在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PH值:无资料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7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自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无资料 爆炸下限: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禁配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作规 程(标准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K-AQ-0558

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1、设备是公司生产的物质手段,必须管好、用好、修好,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2、凡固定资产,包括机电设备,要逐台逐项编号,建立设备台帐,并建立设备档案。 3、设备完好率每季、每月要登记,随时掌握设备状态。 操作人员要遵守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带病运转,要定期检修。 4、操作人员对设备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使用、保养、检查、排除故障)。 5、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切断电源,查清原因,及时维修,并明确事故责任。 6、计量、仪表是安全生活的耳目,必须保持完好、准确,所以

各种设备、仪表(灌装称、温度计、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等)操作员随时检查,安全员负责管理。 7、对所有计量、仪表等安全设施,要按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按时检测,不得借故拖延。 8、一切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检修工作的安全禁令。 9、参加检修人员,除认真执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外,还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化气简介 液化气是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每公斤液化气燃烧热值为11000大卡,气态液化气的比重为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液化气燃烧热值为25200大卡,这样可看出一立方液化气燃烧热值是天然气的三倍,液化气一般叫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也就是特殊臭味的来源。 二、液化气使用时注意事项 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应科学安全地使用瓶装液化气,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液化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用。换气时应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协助服务站对钢瓶角阀进行动态试漏。 2、液化气钢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严禁液化气与其他火源同室使用。 3、连接钢瓶与胶管两端必须用喉箍箍紧; 4、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液化气钢瓶角阀; 5、换气时,装卸调压器要仔细检查调压器前端的密封胶圈应完好,否则不可使用,安装调压器时,应拧紧调压器手轮,并应打开钢瓶角阀检查各接口是否漏气。 6、液化气钢瓶因瓶内液体减少,压力小,火焰不旺时切勿用火烤或用热水等加热液化气钢瓶。当液化气压力不足不能正常燃烧时,要将钢瓶送到供气单位处理残液,用户不得自行将残液倒在室外或下水道,这样做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7、要经常检查钢瓶、管道及球阀等是否漏气,可将肥皂水涂在钢瓶的角阀、调压器、球阀和胶管等处检查,如果涂抹处冒出气泡,应立即关闭钢瓶角阀,并向供气单位报修; 8、当发现室内有液化气泄漏时,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使其向没有明火的方向扩散,附近严禁动火。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搬至室外空旷的地方,用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或用湿麻袋捂盖等方法灭火; 9、遇到钢瓶与调压器连接部位等处着火或不慎将钢瓶碰倒而火势扩大时,要立即抓住钢瓶的护栏将钢瓶扶起,然后用湿毛巾盖在钢瓶护栏上,关闭钢瓶角阀,火即灭,如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应尽快报119火警,并迅速搬开周围容易着火的物件。 三、钢瓶的检验方法 钢瓶安全检验有效期的识别方法: 1、看钢瓶护罩上用钢印标注的生产日期,如:1998.07、2004.01、2007.06等,若生产日期在2007年3月以前的,属于过期钢瓶,则需要检验。 2、看检验日期。 1)在钢瓶角阀下的检验环上面,钢印打有检验日期或有效日期; 2)在瓶体中下部有漆喷的有效期或下次检验日期,如超过有效期或下次检验日期的,属于过期钢瓶。 石油液化气使用操作規程 1.0目的: 为了使食堂安全使用石油液化氣、规范操作、安全生產。确保食堂操作该器具的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使用该设施,预防食堂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2.0适用范围 该操作规程使用成都**物业各项目食堂 3.0使用须知 3.1部门主管须知 3.1.1该石油液化气属危化品范围,只限于食堂厨房启灶使用,严禁挪作他用。 3.1.2應使用正規廠家供給的合格氣瓶,接收時應查看氣瓶检测標記。 3.1.3各项目部门主管指定专人负责及使用,须定岗、定人、定位,其他人员切勿擅自使用。 3.1.4每週定期对石油液化气瓶及附件、

版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编号:LBPC-M-003产品名称:液化石油气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3 |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健康危害: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吸入危害-4,皮肤腐蚀/刺激-3,水生环境危害-4。

【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液体。吸入有害,皮肤接触有害,对水生生物有害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置,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预防措施: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

液化石油气切割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切割操作规程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工业中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已被用在金属的切割上。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丁烯(C4H8)、戊烷(C5H12)和乙烷(C2H6)等。这些物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把它们加压变成液体,然后装在瓶里使用,这就是液化石油气。 采用氧-液化石油气代替氧-乙炔进行切割具有很多优点,如成本低、切口表面光滑、氧化铁熔渣易清除、操作安全、回火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使用方便等;缺点是切割时预热的时间稍长,耗氧量大。 氧-液化石油气火焰的构造,同氧-乙炔火焰基本一样,也分为氧化焰、碳化焰、中性焰三种,焰心也有部分分解反应。不同的是氧-液化石油气焰习分解产物较少,内焰不像乙炔焰那样明亮,而是有点发蓝,外焰则显得比氧-乙炔焰清晰而且较长。 按汽化方式的不同,液化石油气的供给方法分为:自然汽化、强制汽化和加添加剂。 (1)自燃汽化 瓶内液体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完全靠瓶子周围的空气供给。这种方法要求瓶内液化石油气的丙烷含量高,不能含有戊烷,环境温度不能太低,冬天必须放在有采暖设备的房子里使用。这种方式汽化量较小,但切割一般厚度的钢板已完全够用。 (2)强制汽化

把瓶内气体导出,靠汽化器使之汽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①瓶内组成始终不变,因此压力一直稳定,可不剩残液; ②液化石油气的汽化量仅取决于汽化器的汽化能力,与气瓶的大小无关; ③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使用,适于冬季室外作业; ④对液化石油气组成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3)加添加剂 在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内加注添加剂,可起到助燃、阻聚、催化、裂化等特殊功效,显著改善气体的燃烧特性,大大提升火焰的燃烧温度。添加剂能有效改善液化石油气在气瓶内液量较小或在环境温度较低(如冬季)条件下,由于汽化量不足影响切割的问题。 目前使用的割炬多是射吸式的,但规格和结构不统一,所以液化石油气输出压力也大小不同。为了保证液化石油气输入割炬的流量,达到与氧混合的比例要求,调整液化石油气的供应十分重要。根据现场操作经验,手工切割一般厚度的钢板,液化石油气调压后的输出压力为2~3kPa;自动切割机为10~30kPa,切割厚度200~300mm的钢冒口时为25kPa。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着火点较高,致使点火较氧-乙炔时困难,必须用明火才能点燃,或者把割嘴部靠近钢板表面,并稍微打开一点氧气阀门,也可用打火枪点火。调节时,先送一点氧气,然后慢慢加大液化石油气量和氧气量。当火焰最短,呈蓝白色并发出呜呜响声时,该火焰温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60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液化气使用时注意事项 1、在液化气首次或再次使用前要进行设备连接处和附属设施、管道的全面检查,并用氮气进行冲空置换。 2、在开启每只气体管道阀门时切记要缓慢开启,防止气流瞬间压力冲坏压力表或接口,造成危险事故。 3、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应选用合格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时,应先打开钢瓶角阀,后打开燃气管道送出阀门。用后应先关闭钢瓶角阀,后关闭燃气管道送出阀门,严禁只关燃气管道送出阀门,不关钢瓶角阀。 4、连接液化石油气钢瓶与燃气管道的软管长度不得超过3米或短于0.5米,软管两端必须用卡箍紧固,发现软管老化、破损、开裂应及时更换,不能穿门过墙使用软管。 5、严禁用热源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加温;严禁摇晃、扳倒钢瓶用气;严禁擅自排放钢瓶内的残液;严禁摔砸钢瓶和擅自拆卸瓶阀等附件。 6、每次用气后,应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和燃气管道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亦用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引起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是空气污染物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液态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防止皮肤接触。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2、避免接触眼睛、皮肤。 3、避免吸入气体。 4、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5、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护服,戴劳保手套。 6、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7、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8、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丙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丙酰氯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 版本: 1.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Propionyl chloride 企业名称:chemicalbook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有机合成中用作丙酰化剂,制备各种丙酸衍生物的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医药品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事故响应: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21 具体治疗( 见本标签上的…… )。

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操作规程 1.对新用的钢瓶必须认真检查。新灌气钢瓶在首次使用之前,应进行宏观(包括嗅觉)检查,并采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瓶体以及角阀、减压阀、胶管接口部位是否有漏气。 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刺激气味。钢瓶一旦漏气,会很快刺激嗅觉,此时应迅速打开窗通风换气,并与周围的火源隔离,然后查明漏气部位和原因,采取对策,予以消除。 2.钢瓶在使用时应有人看管,特别是用小火或瓶内气体即将用完,以及烧开水,做稀饭时,更不能离人。因为小火容易被风吹灭;当一瓶气接近用完时,火焰会很小容易熄灭;当沸水或饭汤溢出时更容易将火浇灭。此时虽然火已熄灭,但炉具继续向外供气,很容易造成熏人或火灾事故。一旦发现火焰自行熄灭,应立即关闭瓶阀断绝气源,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待经过一段时间确认室内已无液化石油气积存时,方或重新点燃使用。 3.钢瓶位置不要靠近热源。在正常情况下,一只YSP-10型钢瓶的汽化量可达立方米/h,而一只YZ-9型炉具同时点燃两个火眼,实际耗气量仅立方米/h所以,在常温下满足钢瓶内汽化所需要的热量是足够的。钢瓶距离炉具应不小于1米,更无需利用其他热源(如暖气片、火炉、火墙等)来加热。即使在瓶内积存的残液较多,炉具点不着火的情况下,也绝不可采用火烤或热水烫瓶底等加热方法来强制汽化。 4.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房屋应注意通风换气。一般家庭用户使用

液化石油气日耗约0.5kg,相应耗用空气量为89立方米以上,随着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大是消耗,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断增加,会使人感到不舒适,特别是在冬季,还可能发生窒息,因此,应注意室内外通风换气。 5.钢瓶必须直立使用。如果将钢瓶卧放或倒置,瓶内液态石油气从炉具喷出变为气体时,体积迅速膨胀250倍,相当于把炉具的喷嘴面积突然扩大250倍,致使火焰窜得很高,根本无法使用,甚至因此而引起火灾。 6.点火方法是“火等气”,即先拧开钢瓶角阀和减压器上的开关,再划着火柴,并移近炉具火眼,然后用另一只手稍微拧开炉具上的开关进行点火。这样可使少量液化石油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一边互相扩散混合,一边发生燃烧,因而燃烧速度缓慢。 7.火焰调节。液化石油气正常燃烧的火焰应呈蓝色,内外两层火焰清晰可见,而且紧贴火孔燃烧。如果在燃烧时出现红黄色火焰或者冒黑烟说明空气量不足,燃烧不完全,此时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种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适当调节炉具的调风板,加大空气供给量,使火焰逐渐变短,直至达到完全燃烧,如果火焰发紫,且火焰不稳定,甚至发生脱火现象,说明空气量过大,此时需相应关小炉具的调网板,减小空气供给量,直至达到完全燃烧。 8.消防措施。液化石油气在使用中一旦发生火警,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火扑灭。首先要切断电源。如果是胶管或炉具漏气起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7703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Safe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use of liquefied gas

液化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液化气使用时注意事项 1、在液化气首次或再次使用前要进行设备连接处和附属设施、管道的全面检查,并用氮气进行冲空置换。 2、在开启每只气体管道阀门时切记要缓慢开启,防止气流瞬间压力冲坏压力表或接口,造成危险事故。 3、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应选用合格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时,应先打开钢瓶角阀,后打开燃气管道送出阀门。用后应先关闭钢瓶角阀,后关闭燃气管道送出阀门,严禁只关燃气管道送出阀门,不关钢瓶角阀。 4、连接液化石油气钢瓶与燃气管道的软管长度不得超过3米或短于0.5米,软管两端必须用卡箍紧固,发现软管老化、破损、开裂应及时更换,不能穿门过墙使用软管。 5、严禁用热源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加温;严禁摇晃、扳倒钢瓶用

气;严禁擅自排放钢瓶内的残液;严禁摔砸钢瓶和擅自拆卸瓶阀等附件。 6、每次用气后,应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和燃气管道送出阀门的关闭情况进行检查,以防漏气。 7、液化石油气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剩一些残液,残液中也含有一定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当其挥发到空气中,与之形成爆炸混合气体时,遇明火即会轰燃。所以,残液应由充灌单位统一回收,用户不要自行处理。 8、液化气钢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严禁液化气与其他火源同室使用。 9、要经常检查钢瓶、管道及球阀等是否漏气,可将肥皂水涂在钢瓶的角阀、调压器、球阀和胶管等处检查,如果涂抹处冒出气泡,应立即关闭钢瓶角阀,并立即进行处理。 10、当发现有液化气泄漏时,附近严禁动火。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搬至室外空旷的地方,用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或用湿麻袋捂盖等方法灭火;

最新版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范文

最新版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 -2 SDS编号:LBPC-M-003 产品名称:液化石油气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 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3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

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吸入危害-4,皮肤腐蚀/刺激-3,水生环境危害-4。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液体。吸入有害,皮肤接触有害,对水生生物有害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置,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预防措施: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汇编

目录 1槽罐车卸车操作规程 (1) 2压缩机操作规程 (3) 3烃泵操作规程 (4) 4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 (4) 5气瓶抽残操作规程 (6) 6气瓶充装供液操作规程 (7) 7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8) 8消防泵操作规程 (9) 9配电房安全操作规程 (10)

槽罐车卸车操作规程 1卸车前准备 1.1槽车按指定位置停好后,关闭发动机,拉紧手动制动器。 1.2连接槽车与卸车台的静电接地线。 1.3将气、液相软管与槽车气,液相接头连接,打开放气阀, 1.4放出连接处管中的空气,然后关闭放气阀。 2操作顺序 2.1确定卸液罐,打开卸液罐的进液阀,气相阀。 2.2打开压缩机房气相阀门组卸液罐的下排阀门。 2.3打开气相阀门组卸车柱的上排阀门。 2.4打开压缩机的进气阀门。 2.5打开压缩机分离器的进出口阀门。 2.6打开压缩机的出气阀门。 2.7打开卸车柱气液相阀门。 2.8打开槽车紧急切断阀,气液相软管上的球阀。 2.9开启压缩机进行卸车。 2.10当槽车内液相卸完后,关闭压缩机,关闭液相管路阀门。 2.11关闭气相阀门组卸液罐的下排阀门,打开上排阀门;关闭气相阀门组装卸柱的上排阀门,打开下排阀门;或不改变阀门组阀的开、关状态,将压缩机四通阀的方向改变,将槽车内的气相抽至储罐内,直至槽车内的压力小于0.2Mpa,但不低于0.05Mpa。 2.12关闭压缩机。 2.13关闭槽车紧急切断阀。 2.14关闭气相系统管路上的阀门,打开气液相软管末端放气阀,放出连接管处的液化气,卸下气液相软管,卸车结束。 3注意事项 3.1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3.2卸车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的工作服、防护手套。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亦用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

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引起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是空气污染物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液态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防止皮肤接触。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2、避免接触眼睛、皮肤。 3、避免吸入气体。 4、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5、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护服,戴劳保手套。 6、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7、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8、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1、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2、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换不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 3、眼睛接触:不适用。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 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5、食入:不适用。 安全储存: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3、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 4、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废弃处理:处理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三甲基乙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甲基乙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甲基乙酰氯化学品英文名称:Trimethylacetyl chloride 企业名称:XXXXXXXX 化工有限公司地址:XXXXXXXX 邮编:XXXX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传真号码:XXXX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X 产品代码:006 产品推荐用途: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唑蚜威的中间体,也是除草剂异嗯唑酮的中间体,可用作合成酰胺类及酚酯类药物的原料,用于生产(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双特戊酰肾上腺等药物,此外,还用于合成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等。 产品限制用途:无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

多数金属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具腐蚀性。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可致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有烧灼感,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严重眼睛损伤/ 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吞咽有害; 吸入致死;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 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038-28 液化气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液化气主要成份 液化气一般叫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也就是特殊臭味的来源。 二、液化气使用时注意事项 液化气是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每公斤液化气燃烧热值为11000大卡,气态液化气的比重为 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液化气燃烧热值为25200大卡,这样可看出一立方液化气燃烧热值是天然气的三倍。 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发生,应科学安全地使用瓶

装液化气,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液化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用。换气时应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协助服务站对钢瓶角阀进行动态试漏。 2、液化气钢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严禁液化气与其他火源同室使用。 3、连接钢瓶与胶管两端必须用喉箍箍紧; 4、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液化气钢瓶角阀; 5、换气时,装卸调压器要仔细检查调压器前端的密封胶圈应完好,否则不可使用,安装调压器时,应拧紧调压器手轮,并应打开钢瓶角阀检查各接口是否漏气。 6、液化气钢瓶因瓶内液体减少,压力小,火焰不旺时切勿用火烤或用热水等加热液化气钢瓶。当液化气压力不足不能正常燃烧时,要将钢瓶送到供气单位处理残液,用户不得自行将残液倒在室外或下水道,这样做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7、要经常检查钢瓶、管道及球阀等是否漏气,可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管理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包括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放射性物品、有毒品和腐蚀品等九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1. 登记注册登记注册是化学品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范围是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所列的常用危险化学品。 2. 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一化学品的理化、燃爆、毒性、环境影响数据确定其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进行危险性分类。主要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 3. 安全标签安全标签是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安全处置注意事项。安全标签的作用是警示能接触到此化学品人员。根据使用场合,安全标签分为供应商标签和作业场所标签。 4. 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技术说明书详细描述了化学品的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给出了安全防护、急救措施、安全储运、泄漏应急处理、法规等方面信息,是了解化学品安全卫生信息的综合性资料。主要用途是在化学品的生产企业与经营单位和用户之间建立一套信

息网络。 5. 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培训使工人能正确使用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燃烧爆炸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措施;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特定设备和材料如急救、消防、溅出和泄漏控制设备的使用。使化学品的管理人员和接触化学品的工人能正确认识化学品的危害,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主观上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 三、危险化学品的存放要求 1.易挥发药品:远离热源火源,于避光阴凉处保存,通风良好,不能装满。这类药品多属一级易燃物、有毒液体。对这类药品贮存要特别注意,最好保存在防爆冰箱内。 2.腐蚀性液体:腐蚀品应放在防腐蚀试剂柜的下层;或下垫防腐蚀托盘,置于普通试剂柜的下层。 3.发生有毒气体或烟雾的药品:存放在通风橱中。 4.剧毒化学品,只能存放在学校的剧毒化学品库中,实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人双锁保管,双本账”的五双制度。 5.致癌药品:有致癌药品的明显标志,上锁,并做好相关使用记录。 6.特别保存的物品:金属钠、钾等碱金属,贮於煤油中。黄磷,贮於水中。上述两种药物,很易混淆,要隔离贮存。苦味酸,湿保存,

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 作规程正式版

液化石油气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设备是公司生产的物质手段,必须管好、用好、修好,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2、凡固定资产,包括机电设备,要逐台逐项编号,建立设备台帐,并建立设备档案。 3、设备完好率每季、每月要登记,随时掌握设备状态。 操作人员要遵守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带病运转,要定期检修。 4、操作人员对设备要做到三好(管

好、用好、修好),四会(使用、保养、检查、排除故障)。 5、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切断电源,查清原因,及时维修,并明确事故责任。 6、计量、仪表是安全生活的耳目,必须保持完好、准确,所以各种设备、仪表(灌装称、温度计、压力表、液面计、安全阀等)操作员随时检查,安全员负责管理。 7、对所有计量、仪表等安全设施,要按技术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按时检测,不得借故拖延。 8、一切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检修工作的安全禁令。 9、参加检修人员,除认真执行检修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