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教案各论 2玉米

电子教案各论 2玉米

电子教案各论 2玉米
电子教案各论 2玉米

第五章玉米

本章重点:玉米的根系的分类,玉米茎的功能,玉米叶的分组与特性,玉米三个

生育阶段的划分标准、田间管理中心关心任务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玉米的群体

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本章难点:玉米的分类,玉米的生育进程,玉米雄穗和雌穗的形态特征与分化过程,玉米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学时安排:第一节概述2学时,第二节玉米栽培生物学基础4学时,第三节玉米栽培技术4学时,共计10学时。

第一节概述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米、苞谷、玉茭、棒子、玉麦、珍珠米学名:Zea mays L.英名,maize、corn,俄名:KyKypya,日名:トウモロコシ。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玉米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优质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生产的玉米

子粒的70%~80%作为饲料,10%~15%作为工业原料,10%~15%为人们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米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比率会更大,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

要的意义。

(一)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

玉米的适应性很强,从北纬48°越过赤道到南纬40°(青饲玉米已延伸到

北纬58°~60°),从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到海拔4000m的高原,都有玉米种植。2002年,世界玉米收获面积(138897khm2),仅次于小麦(210785khm2)和稻

谷(146029khm2),居第三位。

玉米又是高产作物,2002年单产(4334kg/hm2)和总产量(602027kt)均高于稻谷(3968kg/hm2、579477kt)和小麦(2695kg/hm2、568108kt),居首位。

玉米是C4植物,光合效率高,增产潜力大,世界玉米产量最高记录春玉米为23222kg/hm2(Herman Warsow,1985),夏玉米为16444kg/hm2(李登诲,1999),位居禾谷类作物之首。

(二)玉米营养价值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

玉米子粒中一般含有10~13%的蛋白质、60~66%的淀粉、3~5%的脂肪和0.30~0.45%的赖氨酸,以及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玉米子粒胚和胚乳的蛋

白质中,其氨基酸种类多达19种,以谷氨酸、精氨酸的含量较高,而赖氨酸、

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不足。玉米种子的胚中含有36%~47%的油脂,玉米油是一

种高质量的油,其中亚油酸的比率高,而亚麻酸的比率较低。

(三)玉米是高产优质的饲料

玉米的饲用价值较高: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的玉米子粒80%以上作为饲料,畜牧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不对玉米进行青贮或青饲利用。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玉

米生产大国,每年生产的玉米秸秆大约有1500×108Kg,而草原牧区每年的贮草

总和也不超过100×108Kg,还不及秸秆资源的1/10。但玉米的青贮利用面积尚

很小,多局限于一些畜牧农场。目前,全国玉米秸秆仅1/3供作饲料、燃料和肥料,有2/3被一把火烧掉或白白地浪费掉了。为充分利用我国玉米资源来促进畜

牧业的新发展,进一步开发利用青贮、青饲玉米,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解决我

国饲料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

世界上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产品达500多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玉米

果葡糖浆(约1t淀粉生产1t果葡糖)可作为食品工业用糖(甜味剂);以糯玉米淀粉生产的增稠剂、乳化剂、粘着剂、悬浮剂等,已广泛应用于香肠、汤羹罐头、凉拌菜佐料、冷冻食品和各种快餐方便食品加工,以及造纸、纺织、粘着剂和塑

料等工业。

二、玉米的起源、传播及分类

(一)玉米的起源

考古学者在美洲许多古代遗址里,发现了几乎完整的玉米果穗、穗轴、苞叶、雄穗和秸秆等,经14C测定证明:在墨西哥普埃布拉洲巨猫洞底下发掘出来的

玉米穗轴,距今已有7000多年;在美国南部墨西哥洲蝙蝠洞发掘出来的玉米穗轴,距今已有6500多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出来的玉米穗轴,距今已有5000 多年。现在一般认为,美洲大陆是玉米的起源地,从美洲的西南部经墨西哥直至

秘鲁和智利,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玉米的地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国云南、广西一带可能是糯玉米的初生起源中心。(二)玉米的传播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玉米只在美洲范围内传播,以后,才逐步

向其它洲传播。

佟屏亚、赵国磐(1988)根据有关玉米史料认为,玉米向亚洲传播,约在

16世纪20年代,通过陆路从土耳其经伊朗、阿富汗、传到东亚各地;另一条是

通过水路,经非洲好望角至马达加斯加岛传播到印度及东南亚各国。1759年葡

萄牙人把玉米带到日本。

(三)玉米的分类

玉米属中只有一个栽培种(学名为Zea mays L.),染色体数2n=2x=20。通过

长期的变异和人工选择,玉米栽培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型。根据玉米的植物学

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生产上的利用情况,玉米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子粒特征分类:根据子粒的形状、胚乳淀粉的结构分布,以及子粒外部稃

壳的有无,可将玉米分为九个类型(亚种)。(1)马齿型、(2)硬粒型、(3)半马齿型、(4)粉质型、(5)甜质型、(6)糯质型、(7)爆裂型、(8)甜粉型、(9)有稃型、2.根据生育期长短分类:我国栽培品种,根据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中和晚熟三

类。早熟品种:春播生育期约为70~100d,积温2000~2200℃,夏播生育期为70~85d,积温1800~2100℃,植株较矮,叶片数14~17片左右,千粒重约180~200g。中熟品种:春播生育期约101~120d,积温2300~2500℃,夏播生育期约86~100d,积温2100~2200℃,株高中等,叶片数18~20片左右,千粒重200~300g。晚熟品种:春播生育期为120~150d,积温2500~2800℃,夏播生育期为100d以上,积温2300~2500℃。植株高大,叶片一般21~25片,粒大,千粒重300g以上。

3.根据玉米株型分类:

三、玉米的分布及区划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看,世界玉米集

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即7月份等温线为20~27℃,无霜期在140~180d的范围内。

世界上最适于种植玉米的地区有3个带:

第一是美国玉米带,它包括12个州;

第二是中国玉米带,包括东北、华北两大平原和西南山区半山区;

第三是欧洲玉米带,包括多垴河流域的法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二)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中国玉米分布很广,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自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疆、青藏高原,都有玉米栽培,但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形成从东北向西南的一个弧形玉米带,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0%以上。

(三)内蒙古玉米生产概况

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内蒙古玉米总播种面积为1562.2 khm2,总产量8215kt,分别占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的36.0%、58.4%;单产5259 kg/hm2,仅次于水稻,而位居旱粮之首。

内蒙古玉米集中在东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三盟市,占全区玉米总播种面积的56.5%。其中以通辽市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区玉米总播种面积的22.4%;其次是兴安盟、赤峰市分别占17.1%、17.0%。内蒙古西部地区乌盟占8%左右。

内蒙古玉米种植区划

内蒙古东、西部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差异较大,以此为依据,刘永庆等(1991年)将内蒙古玉米种植区划分为4个旱作区和4个灌溉区。

4个旱作区:

Ⅰ1大兴安岭东温凉旱作区市、阿荣旗、莫力达瓦旗。

Ⅰ2大兴安岭南温暖旱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山前丘陵平原,包括扎兰屯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部,包括扎赉特旗、科尔沁

右翼前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和乌兰浩特市。

Ⅰ3通辽市坨甸温热旱作区位于西辽河灌区两侧,包括科尔沁左翼后旗西部、奈曼旗中南部、开鲁县西部、科尔沁左翼中旗南部、库伦旗全部和扎鲁特旗南部。

Ⅰ4赤峰市山地丘陵温暖旱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中山和低山丘陵区,包括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林西县。

4个灌溉区:

Ⅱ1西辽河平原温热灌溉区位于西辽河流域下游,包括科尔沁区、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南部、奈曼旗北部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东部。

Ⅱ2赤峰市南部黄土沟壑温热灌溉区位于燕山山地丘陵区,包括松山区以及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和翁牛特旗。

Ⅱ3土默特平原温暖灌溉区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包括呼和浩特市郊区、包头市郊区、托克托县、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

Ⅱ4黄河河套平原温热灌溉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包括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市、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的山前平原地区及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沿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的平原灌区。

4个新的发展区:

此外,随着玉米生产的迅速发展,还应包括:

Ⅰ5阴山北麓丘陵旱作玉米区

Ⅰ6鄂尔多斯高原旱作玉米区

Ⅱ5阴山山前灌溉玉米区

Ⅱ6鄂尔多斯南部毛乌素沙地灌溉玉米区

第二节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玉米的生育进程

(一)玉米的一生

从播种至新的种子成熟为止,经过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抽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种子成熟,完成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二)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玉米从播种或出苗至新种子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有关。

一般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

春播玉米生育期长,夏播则短。

温度高生育期短,温度低生育期就长。

2.物候期:物候期是指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所表现的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发生阶段性的变化,由此人为地制定一

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玉米的生育进程。常用某月某日记载。玉米物候期如下:

(1)出苗(2)拔节播种后第一片叶出土,苗高2cm左右。

雄性生长锥伸长,伸长节间伸长2~3cm时,叶龄指数30%左右。

(3)大喇叭口外形是棒三叶伸出,但果穗上部叶还未全部展开,心叶丛生,形成大喇叭口状,内部雄穗分化进入四分体期,雌穗正处于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在65%左右。

(4)抽穗(5)吐丝(6)成熟雄穗主轴从顶叶抽出3~5cm。

雌穗花丝开始露出苞叶2cm左右。

苞叶变黄而松散,子粒胚下端出现黑色层,子粒脱水变硬。

一般玉米田,群体达到10%、50%以上分别作为全田进入各物候期始期、盛期的标志。

3.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是根据其起止的物候期确定的,常用该物候期的持续天数表示。玉米的生育时期有: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三)玉米的三个生育阶段

二、玉米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功能

(一)根:玉米根系是须根系,由胚根和节根组成

1、胚根

胚根只有一条,在种子萌动发芽时,首先突破胚根鞘而伸出,亦称初生胚根。初生胚根伸出后迅速生长,垂直入土。胚根伸出1~3d,在中胚轴基部,盾片节的上面长出3~7条幼根,称为次生胚根。

2、节根

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着生在地下节上的称为地下节根(次生根),着生在地上节上的称为地上节根(气生根、支持根、支柱根)。

(二)茎:

玉米茎起生于胚芽,胚内已分化出5~7片叶,而叶片着生在茎节上,故胚中就已有5~7个节间未伸长的茎。

随着种子萌发成幼苗,顶端分生组织不断分化,增添新叶,扩大茎轴,分化

出明显的节和节间。盾片是第一叶,其着生处是茎的第一节,胚芽鞘是第二叶,

其着生处是茎的第二节。下胚轴是第一节间,中胚轴是第二节间。

玉米茎的功能:茎的功能除了担负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外,还支撑叶片,使之

均匀分布,便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茎也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后期可将部分前期贮

存的养分转运到子粒中去;茎又是果穗发生和支持器官;茎具有向光性和负向地性,当植株倒伏后,它又能够弯曲向上生长,使植株重新站起来,减少损失。(三)叶

玉米叶着生在茎节上,互生排列。一生中主茎出现的叶片数目因品种而不同,变幅在8~48片之间,多数在13~25片之间。早熟品种通常为14~16片,中熟品种17~19片,晚熟品种20~24片。玉米完全叶可分为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叶鞘包着节间,有保护茎秆和贮藏养分的作用。叶片着生于叶鞘顶部的叶环

之上,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中央纵贯一条主脉,主脉两侧平行分布着许

多侧脉;叶片边缘带有波状皱纹。玉米多数叶片正面有茸毛,只有基部第5~7

片叶(早熟种少,晚熟种多)是光滑无毛的,这一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玉米叶位的参考。玉米叶舌着生于叶鞘和叶片交接处,紧贴茎秆,有防止雨水、病菌、害虫侵

入叶鞘内侧的作用。

玉米叶的分组:

玉米全株叶片可根据着生节位、特征和生理功能划分为四组。

(1)基部叶组一般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叶面积、增长速度、干

物重和光合势均小,功能期短,多无茸毛。本组叶片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展

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根系生长,故又称为根叶组。

(2)下部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叶面积、增长速度、干物重、

光合势均迅速增长,功能期长,叶片上有茸毛。本组叶片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

期(雌穗小花分化)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茎秆,其次满足雄

穗生长发育的需要,故又称茎(雄)叶组。

(3)中部叶组着生在果穗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叶面积、增长速度、干

物重、光合势均表现大而稳,功能期长。本组叶片是从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伸展

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雌穗生长发育,故又称穗叶组。

(4)上部叶组着生在雄穗以下几个茎节上。叶面积、增长速度、干物重、

光合势均逐渐下降,功能期缩短。本组叶片是从孕穗至开花期伸展形成的。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子粒生长发育,故又称为粒叶组。

(四)雄穗和雌穗的形态特征与分化过程

1.雄穗和雌穗的形态特征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穗着生在植株顶端,雌穗着生在叶腋内,又有雄花先熟现象,天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2.玉米雄、雌穗分化过程

玉米雄、雌穗分化与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发育过程。玉米穗分化过程是玉米产量形成的主要内容,因此,掌握玉米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发育特征的一般规律,对正确采用农业技术措施,促进穗大、粒多、粒重,有着重要意义。

玉米穗的分化时期与主茎叶片数存在着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叶片判断穗分化进程对指导玉米栽培管理十分重要。叶片数常用可见叶数和展开叶数表示。可见叶数指主茎已发生的(心叶达1cm以上)全部叶片数;展开叶数常用叶龄表示,所谓叶龄是用玉米主茎上展开的叶片数来表示,以玉米第一片真叶算起,按叶片发生次序称为第一叶,第二叶,……;当各叶达到展开叶标准时,分别称一龄,二龄,……;如果第三叶已展开,第四叶只展到全身全部的十分之五,即叶龄为3.5,……,余此类推。虽然早、中、晚熟杂交种雌雄穗各个分化时期与对应的主茎叶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叶龄指数和见展叶差的对应值差异较小。因此,目前常用这两种方法来判断穗分化进程。

(五)种子的构造与形成

1.玉米种子的结构

玉米的种子为果实,植物学上称为颖果。玉米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因类型和品种而不同。多呈圆形或长方形,有光泽。颜色有黄、白、紫、红、花斑等色,常见的多为黄色和白色。种子大小因品种、栽培水平而异,一般千粒重约250~350g。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种子的形成过程

玉米的种子是由受精的子房发育而成的颖果。雌穗子房受精后10~12h,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受精后4~8d形成胚的主体,10~15d胚胎伸长,形成盾片

及胚芽鞘,20d出现胚根,分化出3~4片真叶,30d分化出第5片真叶。胚乳在受精后5~7d胚乳细胞充满胚囊,尔后在周围形成糊粉层。受精后10~15d胚乳细胞形成淀粉质体,15d胚乳细胞开始充实淀粉粒,20d后充满淀粉粒。

三、玉米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

(一)玉米对光照的要求

1.玉米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玉米是喜光作物,属于C4植物,光饱和点较高。而水稻、小麦等C3作物,光合有效辐射(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的光辐射)为800~1000μmol/(m2.s) 时,即达到光饱和点,试验证明玉米在光合有效辐射达到2000μmol/(m2.s)时,

也未曾测得光饱和点。

2.玉米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玉米属于短日照作物。玉米出苗后,如长期处在短日照条件下,发育加快、

植株矮小、提早抽雄开花而降低产量;如长期处在长日照条件下,植株增高、茎

叶繁茂、抽雄开花期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实。

玉米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要求日照时数播种至乳熟每天至少为7~

9h,乳熟至成熟每天要大于8h。在保证正常成熟的条件下,日照时数多,光照强,则产量高。

在引种中要特别注意品种对光照时数的要求。一般我国南方玉米品种向北方

引种时,往往由于日照时数长和温度低造成生育期延迟,植株高大,叶数增加。

北方的品种向南方引种时,结果相反。但这种反应还因品种的特性而异。

(二)玉米对温度的要求

1.玉米全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

玉米原产于热带,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玉米的生物学零点

温度为10℃,在整个生育期间只有达到品种要求的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正常生

长发育达到成熟。有效积温的要求是划分品种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品种一生所需的有效积温相对稳定,温度较高时,生育期相应缩短,相反,则生育期延长。

玉米对温度的反应除了生育期长短的变化外,还与许多生理过程有关,特别

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因造成生理障碍导致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导致产量明显

降低。如北方春玉米区有些年份在夏季出现的高温造成的授粉不良和子粒败育或在秋季出现低温冷害等现象,对玉米生产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2.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1)播种至出苗玉米种子发芽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最低温度为6~7℃,

最适温度为10~12℃,28~35℃时发芽最快。

(2)出苗至拔节玉米出苗适宜温度为15~20℃,温度过低生长缓慢,过高

苗旺而不壮。

(3)拔节至抽雄春玉米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8℃时开始拔节。拔节至抽雄期

的生长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成正相关。

(4)抽雄至授粉玉米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为26~27℃,此时空气湿度适宜,可使雄、雌花序开花协调,授粉良好。

(5)授粉至成熟玉米子粒形成和灌浆成熟期间,仍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以促进同化作用。

四、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一)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

1.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潜力

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在植株体内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贮存起来的化学能只占有效辐射的20%左右,即总辐射的 5.2%。如按照理论光能利用率估算,东北地区春玉米光温潜在生产力为30000~33000kg/hm2,华北地区夏玉米为15000~21000kg/hm2。但在自然生产条件下,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低于1%,部分玉米高产田能达到3%左右。由此可见,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潜力相当大。

2.限制光能利用的因素

(1)漏光损失生产水平低的玉米田,由于群体结构不能充分地截获光能,较多的光漏射到地面上,这种漏光损失可达到全部入射光的20%~50%。如果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漏光损失更为严重。(2)光分布不合理由于群体过大或使用的品种茎秆高,叶片宽大,茎叶夹角大,互相遮阳,限制了光在群体内部的透射和均匀分布,下部叶片处于光补偿点以下,因而整个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低。不合理的种植方式也是造成光能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3)基因型光合能力的限

制玉米品种之间光合能力有很大差别,最高与最低者可相差50%左右。基因型

间光合速率的差异与以下几项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叶绿素含量高、叶片含氮量高、比叶重大的,光合速率就高。这可作为高光效育种与栽培的指标。叶片窄而短小、挺直,不仅适于密植,而且光合速率也较高。(4)不良的环境条件的限制玉米光能的利用率受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例如温度过低或过高,水分亏缺与渍涝,无机营养缺乏或失衡等都会导致光能利用率低,产量下降。

(二)玉米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

1.玉米的光合特征

玉米高光效的特点与其C4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玉米的光合作用由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协同完成。在叶肉细胞中存在着C4途径的高效二氧化碳同化机制,以保证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在相对低的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除了具有高的光饱和点和高光合速率特点外,还具有低光呼吸、低二氧化碳补偿点等C4植物的高光效特征。玉米二氧化碳补偿点较C3植物低得多,据测定为0~10μl/L,C3植物为21~800μl/L。水稻光呼吸为 3.0μmol/(m2.s),而玉米光呼吸为0.05μmol/(m2.s),光呼吸低,耗损的光合产物少,因此它的

光合效率高。

2.最适叶面积系数及其动态变化

叶面积系数是衡量群体的重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叶面积系数的增加,群体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生产增加。当叶面积系数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不再明显增强。此时的叶面积系数称为最适叶面积系数。

第三节玉米栽培技术

一、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一)高产玉米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据观察,玉米根系垂直深度达1~1.5m,水平分布也在1m左右,要求土壤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耕作层具有疏松绵软,上虚下实的土体构造。熟化土层渗水快,心土层保水性能好,抗涝、抗旱能力强。土壤大小孔隙比例适当,湿而不粘,干而不板。水、肥、气、热各因素相互协调,以利于根系垂直和水平生长。

2.疏松通气

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容重应在 1.1~1.3g/cm3。土壤容重与玉米产量呈负相

关。玉米对土壤空气缺乏敏感,在土壤缺氧条件下,减产明显。土壤空气中的含

氧量在10%~15%最适合玉米生长。通气不良会使根系吸收养分、水分的功能降低,尤其影响对氮和钾的吸收。

3.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

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所研究,土壤肥力高,营养元素丰富,施肥相对减少

而产量可相对提高,说明高产稳产必须有肥沃的土壤基础。

4.酸碱度适宜

土壤过酸过碱对玉米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据研究,氮、钾、钙、镁、硫

等元素在pH6~8时有效性最高,钼、锌等元素在pH5.5以下时溶解度最大。玉米对pH的适应范围为5~8,但以 6.5~7.0最好。玉米耐盐碱能力低,盐碱较重的土壤必须经改良后方可种植玉米。

(二)玉米整地技术

1.耕地

春玉米播前进行适度深耕,可增产10~30%。深耕可疏松土壤,使耕层的死土变活土,生土变熟土,可改善土壤水、热、气状况,增加土壤孔隙度,加强透

水和蓄水力。在我区能接纳更多雨水,春旱可以得到缓和,有利于适时早播,保

证出苗。深耕后,由于水热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转化,

从而提高了地力,促进根系发育。深耕配合增施有机肥料,效果更加明显。

2.整地

秋深耕后如果没有冬汇条件,要及时进行耙耱收墒;有冬汇条件的地区,可

立垡越冬,但在早春都要进行顶凌耙耱,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二、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

(一)种子准备

选用优质的杂交种,精选种子,做好种子处理是播种前的重要工作。

(二)播种技术

1.确定播期

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主要根据玉米的种植制度、温度、墒情和品种来决定。既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又要考虑前后茬作物的相互关系,为后茬作物增产

创造较好条件。

2.播种方法

内蒙古春玉米种植方式,东部区为垄作,西部地区平作。

3.播种量

因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种植密度、播种方法和栽培目的而不同。凡种子大,发芽率低,种植密度大时,播种量应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4.播种深度

春玉米播种深浅要适宜,覆土厚度要一致,才能保证种子出苗整齐一致,利于消除大小苗。

三、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一)玉米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

玉米群体截获光能的能力与叶面积指数大小直接相关,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群体的反光率逐步增加,透光率逐渐减小,反光率增加的幅度小于透光率减少的幅度,因此,群体截获的光能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叶面积指数增加到一定值后,截获率就不再明显地增加了,而且群体光合强度降低,光能利用率反而下降。

(二)玉米群体结构与光分布

光能在群体内部的分布状况直接关系到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入射到玉米群体的阳光在透射过叶层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叶片等器官所截获,所以在群体内自上而下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三)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

玉米的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种植密度过稀,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阳光,虽然单株生长发育好,穗大、子粒饱满。但由于减少了全田的总穗数,从而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过密,虽然每公顷总穗数增加了,但因造成全田荫蔽,通风透光不良,严重抑制了单株的生长发育,造成空秆、倒伏、穗小、粒轻,也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只有种植密度合理,穗数、粒数、粒重协调发展,才能增产。

(四)合理密植的原则及种植方式

玉米产量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所组成。合理密植就是为了充分有效

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的健壮生长和发育,以达到穗多、穗大、粒多、粒重,提高产量。

1.合理密植的原则

(1)根据品种定密度

在同一地区同样条件下,各品种株型、株高、叶数和叶向有很大差异,所以同一地区的适宜密度又因品种而异。

(2)根据肥水条件定密度

一般地力较差、施肥水平较低、又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密度应低一些;反之,土壤肥力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可以增大。因为肥水充足,较小的营养面积,即可满足个体需要。

(3)根据日照、温度等生态条件定密度

短日照、气温高,可促进发育,从出苗到抽穗所需日数就会缩短;反之,生育期就延长。因此,同一类型品种,南方的适宜密度高于北方,夏播可密些,春播可稀些。

2.密植幅度

根据现有品种类型和栽培条件,春玉米适宜密植为:平展型中晚熟杂交种,45000~52500株/hm2;紧凑型中晚熟和平展型中早熟杂交种,60000~67500株/hm2;紧凑型中早熟杂交种,67500~75000株/hm2。

3.种植方式

各地研究结果表明,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产量作用来看,密度起主导作用。在密度增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所以,在确定合理密植的同时,应考虑采取适宜的种植方式。种植方式各地仍以等行距和宽窄行方式为主。

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玉米必需的矿质元素

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元素中,大量元素为氮、磷、钾;常量元素为钙、镁、硫;微量元素为铁、锰、铜、锌、钼、硼等。

(二)施肥量

玉米的矿质元素吸收量是确定玉米施肥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一

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的是氮素,其他依次为钾、磷、钙、镁、硫、铁、锌、锰、铜、硼、钼。

根据内蒙古农牧学院多年研究结果(表5~8),内蒙古春玉米不同品种,在11250~13500kg/ hm2的目标产量下,每生产100kg子粒需吸收氮2.05~2.34kg,磷肥(P2O5)0.94~1.09kg、钾(K2O)2.32~2.65kg。

(三)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

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是幼苗期

吸收养分少,拔节至开花期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春玉米需要养分的关键

时期。生育后期,吸收速度渐慢,吸收数量也少。

(四)玉米施肥技术

1.玉米施肥的土壤养分指标

春玉米一生中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的,所以土壤中的养

分状况,直接影响春玉米子粒产量,了解土壤营养元素丰缺指标,可做为施肥的

参考。

2.施肥原则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及微肥配合,肥料的配合平衡施用,才能达到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的目的。

3.施肥方法

(1)基肥(2)种肥(3)追肥

4.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1)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2)改浅施为深施

(3)施肥与灌溉相结合

(4)增肥与增密相结合

(5)玉米的追肥时期、次数

五、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一)玉米的需水量

需水量也称耗水量,是指玉米在一生中棵间土壤蒸发和植株叶面蒸腾所消耗

的水分(包括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总量。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各

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之间。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绝对耗水量很大。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受产量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玉米的需水规律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由于其植株大小,田间覆盖状况的不同,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量的变化,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

春玉米一生中其需水量和需水强度均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

(三)玉米灌溉的指标

1.土壤水分指标

2.植株形态指标

3.生理指标

(四)玉米的灌溉技术

1.灌水时期

2.灌水方法

六、玉米的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查苗补苗,保全苗

2.间苗、定苗

3.促控结合,培育壮苗

(二)穗期管理

1.去除分蘖

2.巧施拔节、孕穗肥

3.合理灌溉

4.中耕除草、培土

5.喷施生长调节剂,可防倒增粒

6.防治穗期害虫

(三)花粒期管理

1.看长相巧追攻粒肥

2.攻粒水

3.隔行去雄

4.防治花粒期病虫害

5.适时收获

七、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一)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旱作玉米其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只能靠自然降水来供给,而自然降水的总量及其时空分布并不一定与玉米对水的需求相吻合,因此,旱作玉米常受到旱灾的影响。

干旱对玉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变缓,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等方面。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同。拔节期前后干旱,主要是限制营养生长,而中后期干旱,则主要限制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导致穗粒数和粒重下降。

(二)提高旱作玉米田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1.旱作玉米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

2.提高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的途径

(1)截住“天上水”

(2)蓄住“地中水”

(3)用好“土壤水”

(三)旱作玉米抗旱耕作方法

1.旱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

2.机械化有机旱作技术

3.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4.抗旱制剂的应用

八、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

1.土壤增温效应

2.土壤的水分效应

3.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分解

4.增加了近地面CO2浓度

5.增强了田间光照强度

6.抑制了土壤返盐、抑制杂草、减少虫害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生物学效应

1.对株高增长的影响

2.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3.对根量的影响

4.对穗分化进程的影响

5.对子粒灌浆效应的影响

6.加快了生育进程,提早成熟

(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1.品种的选择

2.选地整地

3.适期播种

4.地膜选用及覆膜

5.合理密植

6.化学除草

7.适时揭膜

8.加强田间管理

复习题

1、名词:叶龄指数、拔节期、大喇叭口期

2、简述:玉米根系分类、玉米茎的功能、玉米叶的分组及特征、玉米需水特性

及灌溉技术、玉米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玉米提高肥效利用率的途径,玉米合理密植原则,

3、论述: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生育阶段的划分标准、田间管理中心任

务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集合与元素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电子教案

【课题】1.1集合与元素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的构成原则,能准确判断一些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3、了解集合的分类和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属于”、“不属于”关系的区分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分类,能够加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超市中货物的分类摆放能让顾客准确有效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对分类后的事物,我们该用怎样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题——1.1集合与元素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某商店进了一批货,包括:面包、饼干、笔、橡皮、果冻、薯片、尺子、本子。那么如何将这些商品放在指定的篮筐里? 解决:显然,面包、饼干、果冻、薯片放在食品篮筐;笔、橡皮、本子、尺子放在文具篮筐。 归纳:面包、饼干、果冻、薯片组成了食品集合,也是食品集合的元素;而笔、橡皮、本子、尺子组成了文具集合,它们是文具集合的元素。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一般的,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一般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的元素。 拓展: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1、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 2、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 3、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 例如:某班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到底多少身高才算高个子,没有确定的标准; 某班个子高于180cm 的同学,可以组成集合。 关系:元素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属于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不属于A ”)。 例题讲解:书上P3,例 集合类型: 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是数集。 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 ;(最小的自然数0)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 或+ Ζ;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 (书上常用数集的表示要记住,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书P4,练习和习题 ? 课后作业 一点通P4,课堂检测单和课后巩固单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 玉米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玉米自交系:单株玉米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最后育成的基因型相对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群体。 2、一环系:从异质杂合的群体品种或综合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6、双交种: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S型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配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3表现显性、抗玉米小斑病 8、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1和Rf2 表现显性互补、高感玉米小斑病 9、C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4和Rf5 表现重叠作用、抗玉米小斑病 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12、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4、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5、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

16、普通甜玉米:以su1为基础。在乳熟期,纯合su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尤其是水溶性多糖(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增多,使支链淀粉变为水溶多糖。 17、超甜玉米:以sh2和以bt1,bt2为基础,sh2突变体子粒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其作用是在胚乳发育过程中阻止蔗糖向合成淀粉底物的转化,故使胚乳中蔗糖含量增加,淀粉减小。能较长期地保持高糖分水平。 18、杂种优势群:是指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有利基因、较高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是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活基因库,从中可不断分离出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 19、杂交种:指基因型不同的两个植株个体通过雌雄配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作物育种上的杂交种是指基于杂种优势培育原理生产的高产优质作物品种。 20、马齿型玉米: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21、硬粒型玉米: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22、甜玉米:是由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存在而不同于其他玉米的一种类型。甜玉米是菜用玉米的一个类型。 23、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对杂种后代的某一性状所产生的平均影响。 24、特殊配合力:是指亲本自交系在特定的杂交组合中对杂种后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产生偏离的情况. 25、雄性不育系: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26、雄性不育恢复系:雄性不育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作物:人类为了各种目的,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大田中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一类植物,又称“大田作物”。 2. 作物生产:涉及种植作物的全过程及从“种-收-加工-贸易”全过程,确保生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其核心是“种-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 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4.分蘖:禾谷类作物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的新茎称为分蘖。 5.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的作物。 6.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的一类作物。 7.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伸长的现象。 8.有效分蘖:能生长至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 9.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10.一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 11.二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 12.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一片平展叶。 13.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14.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不定根)所组成的根系。 15. 作物的适应性: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16. 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17.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 18.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 19.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 20.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21.生殖生长: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22.感温性:作物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 23.感光性:作物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 24.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 25.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

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上)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 课程名称:英语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英语基础模块1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型:技能课 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语言技能目标: 听——学生能够听懂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说——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用简单的问候语问候他人。 读——学生能够读懂名片上的信息。 写——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自己的名片。 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将事物归类排序的能力。 文化意识: 学生掌握中文人名与英文国家人名的不同排序规则。 情感态度: 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并初步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 单元任务: 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拟定自己未来的名片。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中职英语学习的第二年,英语基础和技能仍然较薄弱,通过 第一年自编教材的学习,口语技能和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训练和提 高。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Audio file for listening 教学过程: Period 1-2:Words & Expressions Step 1 Lead-in T greets Ss: Nice to see you again! Last term, we go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I hope we can spent a happy term from now on. T help Ss read all the new words correctly. Step 2 New content T helps Ss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1. first a. 第一的,最先的(置于名词之前时,通常与the或one’s连用) eg.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three pages of the book 这本书的前三页 It was my first visit to Europe.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 Linda is the first in her class. 琳达是班上第一名。 b. 一流的,最重要的 eg. b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是最重要的 first and last 总括起来,总之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 2. number a. 数字 a high / low number 大的/小的数目 an even / odd number 偶数/ 奇数 lucky number 幸运数字 b. 数量 the number of + n. ……的数量 e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increased. 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已经增加。 a number of + n. 许多的,若干的 eg. I have a number of letters to read. 我有许多信要看。 I have seen the movie a number of times. 那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3. age

02-作物栽培学各论-玉米-山西农业大学-教案

第二章玉米栽培 第一节概述 一、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1.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从赤道到北纬约50o、南纬约42o,从平原至海拔3800m高原均有种植.C4植物,增产潜力大,世界高产记录:春玉米23222kg/hm2(Warsow,1985),夏玉米为16444kg /hm2(李登海,1989),居禾谷类之首。 2.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子粒和秸秆都是畜牧业发展的支柱饲料。 3.营养丰富。以玉米为原料可加工100多种美味主、副食品。 4.重要的工业原料。以玉米子粒及其副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产品达2000多种。 5.综合利用价值高。玉米穗轴、苞叶等都能综利用合。 二、玉米的分类 (一)子粒特征分类 1.硬粒型 亦称硬粒种或燧石种.果穗多为圆锥形,子粒坚硬饱满,平滑,有光泽。子粒顶部和四周胚乳均为角质淀粉,仅中部有少量粉质淀粉。角质胚乳环生于外层,故子粒外表透明,多为黄色。品质较好,适应性强,成熟较早,产量低较稳定。 2.马齿型 亦称马牙种.果穗多呈圆柱形,子粒扁平呈方形或长方形。角质胚乳分布于子粒两侧,中央和顶部为粉质胚乳,成熟时顶部失水干燥较快,故子粒顶部凹陷如马齿状。多为黄白两色,不透明,品质较差。植株高大,需肥水较多,产量较高。 3.半马齿型 亦称中间型.子粒顶端凹陷不明显或呈乳白色的圆顶,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边缘较圆.植株、果穗的大小、形态和子粒胚乳的特性都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具有多样性,产量一般较高,品质比马齿型好,是各地生产上普遍栽培的一种类型。 4.糯质型 亦称蜡质型.胚乳全部为角质淀粉组成,子粒不透明,坚硬平滑,暗淡无光泽如蜡状,水解后易形成胶粘状的糊精。蜡质型玉米的胚乳,遇碘呈褐红色反应。此种最早发现于我国,主要作为鲜食或食品玉米。 5.爆裂型 亦称爆裂种。果穗较小,穗轴较细,子粒小而坚硬,粒形圆或子粒顶端突出,胚乳几乎全为角质淀粉。子实加热时,由于淀粉粒内的水分遇到高温,形成蒸汽而爆裂,子粒胀开如花。爆裂后的子粒的膨胀系数达25—45倍。按子实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米粒形,子粒小如稻米状,顶端带尖;一类为珍珠形,子粒顶部呈圆顶形如珍珠. 6.粉质型 又名软质种.果穗和子粒外形与硬粒种相似,但子粒无光泽.子粒胚乳完全由粉质淀粉组成,或仅在外层有一薄层角质淀粉。子粒乳白色,内部松软,容重很低,容易磨粉,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质原料。 7.甜质型 亦称甜质种(甜玉米).乳熟期子粒含糖量为10%一18%,高达25%,比普通玉米高2~4倍。多鲜食、做蔬菜或制罐头。成熟时子粒的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脱水后表现凹陷,使种子皱缩,坚硬呈半透明状。胚乳多为角质,胚大.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试题库答案版

作物育种学各论 玉米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玉米自交系:单株玉米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最后育成的基因型相对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群体。 2、一环系:从异质杂合的群体品种或综合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6、双交种: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S型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配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3表现显性、抗玉米小斑病 2

8、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1和Rf2 表现显性互补、高感玉米小斑病 9、C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4和Rf5 表现重叠作用、抗玉米小斑病 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12、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4、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5、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 3

支链淀粉组成。 16、普通甜玉米:以su1为基础。在乳熟期,纯合su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尤其是水溶性多糖(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增多,使支链淀粉变为水溶多糖。 17、超甜玉米:以sh2和以bt1,bt2为基础,sh2突变体子粒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倍,其作用是在胚乳发育过程中阻止蔗糖向合成淀粉底物的转化,故使胚乳中蔗糖含量增加,淀粉减小。能较长期地保持高糖分水平。 18、杂种优势群:是指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有利基因、较高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是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活基因库,从中可不断分离出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19、杂交种:指基因型不同的两个植株个体通过雌雄配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作物育种上的杂交种是指基于杂种优势培育原理生产的高产优质作物品种。 4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语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 【篇一:基础模块1电子教案(上)】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 课程名称:英语 使用教材及出版社: 《英语基础模块1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型:技能课 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 语言技能目标: 听——学生能够听懂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 说——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下用简单的问候语问候他人。读——学生能够读懂名片上的信息。 写——学生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自己的名片。 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将事物归类排序的能力。 文化意识: 学生掌握中文人名与英文国家人名的不同排序规则。情感态度: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并初步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单元任务: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拟定自己未来的名片。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简单问候语。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使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介绍个人及他人信息。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中职英语学习的第二年,英语基础和技能仍然较薄弱,通过第一年自编教材的学习,口语技能和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audio file for listening 教学过程: period 1-2:words expressions step 1 lead-in

t greets ss: nice to see you again! last term, we go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 i hope we can spent a happy term from now on. t help ss read all the new words correctly. step 2 new content t helps ss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1. first a. 第一的,最先的(置于名词之前时,通常与the或one’s连用) eg.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一年的第一个月 the first three pages of the book 这本书的前三页 it was my first visit to europe.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 linda is the first in her class. 琳达是班上第一名。 b. 一流的,最重要的 eg. b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是最重要的 first and last 总括起来,总之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一见钟情。 2. number a. 数字 a high / low number 大的/小的数目 an even / odd number 偶数/ 奇数 lucky number 幸运数字 b. 数量 the number of + n. 的数量 e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increased. 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已经增加。 eg. i have a number of letters to read. 我有许多信要看。 i have seen the movie a number of times. 那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 3. age a. 年龄 he and i are (of) the same age. 他与我同年级。 at the age of twenty 在20岁的时候 b. 时代

作物栽培学各论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习题 1.分析亚洲稻作形成的原因。 2.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变化的原因。 3.比较分析水稻主要器官的同伸规律,指明它们在栽培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分析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在水稻生产上的意义。 5.从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提出水稻高产栽培途径。 6.分析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在水稻高产栽培上的意义与作用。 5.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有哪些影响?实践上如何调控? 6.比较分析常规栽培、抛秧栽培与机插栽培的特点和技术关键。 7.根据水稻需肥规律与营养特性,提出水稻高产施肥方案。 8.系统掌握水稻的需水特点,探讨水稻高效用水与节水的途径和技术。 9.分析水稻抛秧栽培、机插栽培、直播栽培、再生栽培和旱种栽培的异同,生产上如何因地制宜应用? 10. 如何进行水稻生长发育诊断? 11.简述小麦根、茎、叶生长的基本规律。 12.简述小麦分蘖及其成穗规律。 13.简述小麦穗分化的过程。 14.叙述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成熟的过程。 15.简述生产中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的途径。 16.简述小麦品质性状的分类、指标和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17.简述小麦的养分需求规律和施肥技术。 18.简述小麦的水分需求规律和灌排技术。 19.叙述小麦苗期、中期、后期的生育特点、调控目标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叙述稻茬麦少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21.简述南方旱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2.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的主要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和措施。 23.玉米雌雄穗在分化过程中的异同点有哪些?根据穗分化的特点提出增加穗粒数的肥水调控主要措施。 24.从玉米的光合特性分析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 25.从作物源库关系分析提高玉米产量潜力的可行途径。 26.如何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定需肥量和科学施肥? 27.什么时期为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如何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确定适宜的水分管理措施。 28.叙述中国大豆栽培区划的发展和常用区划; 29.大豆生育时期是如何划分的,标准如何确定? 30.大豆生长发育特点与禾本科作物有何不同? 31.大豆对基本环境条件的要求有那些? 32.大豆栽培有那些基本技术要求? 3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技术要点? 34.黄淮夏大豆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35.南方春豆、夏豆、秋豆栽培有那些共性技术? 36.南方大豆间作套种有那些种植方式? 37.鲜食大豆在栽培管理上有些什么特殊要求?

育种学各论玉米复习

1.玉米育种目标的重要性:A、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环节B、育种目标制定的 正确与否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C、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显示育种工作者战略性和前瞻性能力的重要环节D、是选择鉴定的依据和预期的育种成果 2.育种目标制定原则和依据:A、当前农业生产对玉米品种性状的要求,高产、优质、多 抗、适应范围广、生育期适宜B、根据所在地具体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目前品种的利用情况、所拥有的种质资源、掌握的技术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考虑 C、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放眼于未来 3.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 4.具体育种目标 A、因地制宜,选育适宜株型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普通玉米杂交种;技术指标: 比现主推品种增产8%——10%以上或产量相当,但具有特殊的优良性状;稳定性 好;高抗或抗当地主要病虫害;DNA检测达标 B、选育优良的特用或专用型玉米杂交种: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0.4%)、 高油玉米、甜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等。 C、选育生育期适宜的杂交种。原则: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 D、选育“双高”玉米杂交种。“双高”指杂交种本身产量高,制种产量高,而且要求 父母本抗病、抗倒、耐密、生育期相近,父本雄花发达、花粉量大、耐高温。 5.玉米的遗传性状有质量性状(籽粒类型、胚乳品质、籽粒和植株色泽等)和数量性状(产 量、株型、配合力等)。质量性状的遗传受效应较强的主效基因控制,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具有明显的质的差别。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有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三种,显性和上位性效应都会随着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而改变,统称为非加性效应。 6.加性效应: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效应具有简单的可加性,基因的共 同效应是每个基因对该性状单独性状的总和,可在上下代间固定遗传。遗传特点:F1的杂种优势不明显,F2的变异范围小,遗传力低,遗传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如穗行数、单株果穗数、叶片数等可通过亲本选择来进行改良。 7.显性效应:同一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8.上位性效应:不同基因位点内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9.在育种上,想获得较早熟的杂交种,双亲生育期差异应小些,也比较好制种;选育晚熟 品种,双亲生育期差异可大些,制种时要注意花期调节。 10.若想获得糯(甜)玉米杂交种,要求双亲都是糯(甜)质的,这是因为除普通玉米呈显 性遗传外,其它类型均呈隐形遗传,普通玉米与其杂交时,由于胚乳直感,杂交当代果穗为普通非糯(甜)玉米,F1子粒呈现3普通非糯(甜):1糯(甜)的分离比例。11.子粒色泽受果皮、糊粉层和淀粉层3个部分影响。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果皮色基 因P和p与褐色果皮基因Bp和bp所控制。果皮颜色有红色、花斑色、棕色、白色,属两对基因的遗传,属母体组织。糊粉层有紫、红、白等颜色,主要为7对基因所控制,其显隐关系为紫>红>白。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有黄色胚乳与白色胚乳,为一对基因所控制,黄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糊粉层和淀粉层均有花粉直感现象,但必须是父本为显性性状时才能表现出来,如黄胚乳×白胚乳的F1代植株的果穗上即可分离出黄白粒。 12.我国地方品种资源有硬粒型品种、马齿型品种、中间型品种、糯玉米品种、爆裂玉米、 甜玉米。 13.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有:温带的种质资源,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及其他温带国家的玉米种 质;热带和亚热带的外来种质资源。

蔬菜栽培学各论复习资料

蔬菜栽培学各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无公害蔬菜: 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2.春淡: 一般专指蔬菜。具体指因为气候冬冷夏热的原因,冬春时节寒冷,造成春季蔬菜供应的品种少,数量少,而形成的惨淡现象。 3.假茎: 常指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叶等充当了茎的功能。而非真正植物学的茎。4.间套作: (1)间作——指同一天地里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 (2)套作——又称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5.轮作: 指同一田地里有顺序的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5.绿体春华: 指在种子萌动阶段不能感受低温,须待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对低温有所感应通过春化。如一般绿花菜、甘蓝等。 6.连作期: 指对植物进行连作的时间长度。(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7.长季栽培: 指利用某些蔬菜的生长特性,人为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蔬菜的生长期和采收期,以减少翻耕、移栽、育苗等重复劳动,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先进的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 8.芽苗菜: 指采用新鲜的蔬菜种子,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催芽,长出幼嫩蔬菜芽苗,以供食用的一类蔬菜。 10.菜用玉米: 指口感、风味、品质等方面适合作蔬菜消费的玉米类型。 11.破肚: 多用于萝卜。指肉质根加粗生长,其外部的表皮连同部分皮层不能相应的生长膨大,因而造成下胚轴破裂的现象。

蔬菜栽培学各论复习资料

料资复习培学各论蔬菜栽 名词解释:、一 1.无公害蔬菜: 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2.春淡: 一般专指蔬菜。具体指因为气候冬冷夏热的原因,冬春时节寒冷,造成春季蔬菜供应的品种少,数量少,而形成的惨淡现象。 3.假茎: 常指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叶等充当了茎的功能。而非真正植物学的茎。4.间套作: (1)间作——指同一天地里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 (2)套作——又称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5.轮作: 指同一田地里有顺序的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5.绿体春华: 指在种子萌动阶段不能感受低温,须待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对低温有所感应通过春化。如一般绿花菜、甘蓝等。 6.连作期: 指对植物进行连作的时间长度。(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7.长季栽培: 指利用某些蔬菜的生长特性,人为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蔬菜的生长期和采收期,以减少翻耕、移栽、育苗等重复劳动,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先进的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 8.芽苗菜: 指采用新鲜的蔬菜种子,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催芽,长出幼嫩蔬菜芽苗,以供食用的一类蔬菜。 10.菜用玉米: 指口感、风味、品质等方面适合作蔬菜消费的玉米类型。 11.破肚: 多用于萝卜。指肉质根加粗生长,其外部的表皮连同部分皮层不能相应的生长膨大,因而造成下胚轴破裂的现象。 二、填空:

烟草、玉米育种各论习题与答案

《烟草育种学》 1、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能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2、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品种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3、单籽率:指烟草包衣丸化种子,每粒中只有一粒烟籽的粒数占被检验包衣丸化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播种品质:指种子播后与发芽出苗有关的特性,关系到种子出苗多少、均匀健壮与否,包括净度、发芽势、发芽率、含水量、色泽和籽粒饱满程度等 5、花药培养:将花药做为外植体,通过培养和诱导使得花药中的花粉改变发育途径形成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6、育种目标:就是对所选育的新品种的要求,也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和栽培管理条件下,选育出具有某些优良特征特性的品种。 7、烟草杂种优势:指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烟草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F1在生产力、生长势、生活力、抗逆病性、产量和品质等诸育种目标性状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又把杂种F1的产量、产值、均价等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优于其亲本或对照品种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8、单倍体:指孢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配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一致的植株。 9、发芽率:指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0、、烟草生育时期包括:播种期、出苗期、移载期、现蕾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采烤期、顶叶采烤期、种子成熟期。 11、烟叶原烟外观品质包括:颜色、光泽、油分、厚度、组织等。 12、裂解度:指将烟草包衣丸化种子放入湿润的滤纸上,5分钟内包衣(种衣剂)裂解的粒数占供试包衣丸化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3、品种品质: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涉及品种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一致性的问题。 14、种质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总称。 15、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生物体、组织、细胞)和工程学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16、品种品质: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涉及品种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一致性的问题。 17、烟叶香吃味包括:香气质、香气量、劲头、刺激性、燃烧性等。 19、基因频率:在一个品种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的比例。基因频率是认定一个品种群体性质的基本因素。 20、远缘杂交: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之间所进行的有性杂交。 21、烟属植物大多原产美洲和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岛屿。普通烟亚属和黄花烟亚属的种起源于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自厄瓜多尔至阿根廷一带。 22、烟草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有种间杂交法(核代换法)、回交转育法、原生质体融合法等3种。 23、目前我国烟草资源共有4014份。其中国内地方资源材料有3299份,国外引进的有680份,野生种35份。 24、我国开始种植烤烟是在1900年 25、回交的遗传效应有:基因型纯合、基因替换。 26、烟草品种的播种品质主要指种子的净度、发芽率、水分、饱满度、千粒重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电子教案.doc

【课题】 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集合的常见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理解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表示相应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教学难点】 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1、针对集合不同情况,认识到可以用列举和描述两种方法表示集合; 2、然后再对表示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知识的升华。 【课时安排】 2 课时( 95 分钟) 【教学过程】 简单问题导入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小问题: 问题:不大于 5 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 小于 5 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 解决:不大于 5 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中只有0、 1、 2、 3、 4、 5 这 6 个元素,这些元素是可以一一列举的.而小于 5 的实数有无穷多个,而且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元素的特征 是明显的: (1) 集合的元素都是实数;( 2)集合的元素都小于5。 归纳: 1、当集合中元素可以一一列举时,可以用列举的方法表示集合; 2、当集合中元素无法一一列举但元素特征是明显时,可以分析出集合的元素所 具有的特征性质,通过对元素特征性质的描述来表示集合。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一、列举法 概念(书 P5):一般的,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 的方法叫做列举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元素之间要用逗号分隔。

通过书上例题说明 那么 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小写英文字母 元素。 拓展: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a,b,c,表示集合的 1、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 2、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 3、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 例如:某班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到底多少身高才算高个子,没有确定的标准; 某班个子高于180cm 的同学,可以组成集合。 关系:元素 a 是集合 A 的元素,记作a A(读作“ a 属于 A”);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记作 a A (读作“a不属于A”)。 例题讲解:书上 P3,例 集合类型: 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是数集。 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 ;(最小的自然数0)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 或 Ζ +;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 Z ;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 R 。 (书上常用数集的表示要记住,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书 P4,练习和习题 课后作业 一点通 P4,课堂检测单和课后巩固单

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6

作物栽培学_作物栽培学_6 交卷时间:2016-04-27 15:03:5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抽雄期 ? B. 大喇叭口期 ? C. 挑旗期 ? D. 现蕾期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2.3 小麦生长发育特性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 ? A. 甲哌鎓 ? B. 甲哌鎓复配剂 ? C. 矮壮素 ? D. 乙烯利 以下属于小麦生育时期的是( )。 小麦生育时期 一般会选择()药剂催熟棉花。

得分:0 知识点:4.5 当前推广的几项棉花栽培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 A. 氮 ? B. 钾 ? C. 硅 ? D. 磷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4.3 棉花栽培的生理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 A. 陆稻 ? B. 水稻 ? C. 糯稻 ? D. 旱稻 化控技术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最主要的肥料因素是( )。 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素 水稻按生态亚类可分为( )。

得分:0 知识点:5.1 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A,B,D 解析 2. (5分) ? A. 合理灌溉施肥 ? B. 精整田块 ? C. 合理用种 ? D. 适时播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5.3 水稻栽培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B,D,C,A 解析 3. (5分) ? A. 秘鲁 ? B. 美国 ? C. 印度 ? D. 墨西哥 纠错 水稻分类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是( )。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玉米原产于拉丁美洲的( )和( )安第斯山麓一带。

知识点:3.1 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D,A 解析 4. (5分) ? A. 适时收获 ? B. 隔行去雄 ? C. 追攻粒肥 ? D. 浇灌浆水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3.4 玉米栽培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C,D,B,A 解析 5. (5分) ? A. 干热风 ? B. 高温 ? C. 渍涝 ? D. 干旱 纠错 得分:0 玉米原产地 玉米花粒期的主攻目标是( )。 花粒期 以下属于极端温度危害的是( )。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电子教案.docx

教学设计 2009-2010 学年 第 1 学期 序号 课时 2 班级 教师 周次 课型 Reading, Writing 主任 & Grammar 日期 签字 课 Unit 10 Fun Time 题 学 To understand the text introducing Halloween. 习 To learn to get further information in the reading passage. 目 To understand the grammar well: future tense & prepositions. 标 教 To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master the language points. 学 重 To talk about festivals. 点 To use the future tense to talk about what you will do. 教 学 To talk about festivals. 难 To use the future tense to talk about what people will do. 点 教 具 Tape recorder, Multi-media computer 教 学 环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节 设 计

Warming up I. Give students some time to look at the picture at page 131. Discuss the questions: 1. 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 2. What do children do on that night II.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ey will read a conversation talking about festivals. Presentation I.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教of Reading in the box of exercise 1 at page 131 before the 学 students begin to learn the text. 环 II. Ask them to listen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The 节 students could get help from the others or their 设 teachers when they 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计 reading. III.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again and finish exercise 3 at page 131. IV. Ask them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again and do exercise 4 at page 132. V.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finish Reading exercise 6 at page 132. Ask the students to do exercise 3 at page 134. Practice 教Presentation I. Usage of the future tense (SB, p133) of Grammar II.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s. 学 环 节 Grammar I. Ask the students to do exercise 1 at page 133.设 Practice II. Ask them to finish exercise 2 at page 133. 计

最新英语基础模块电子教案(高教版)

. Unit 1 I laughed till I cried! The first period 一. 教学内容 能够听懂并谈论家庭在假期中的活动,掌握提供以及询问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能够听懂并谈论家庭在假期中的活动,掌握询问以及提供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⑵教学难点 提供以及询问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词汇:如ski, mountain, beach, sail, skate, vacation, wonderful, parent 等 ⑵帮助学生掌握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所使用的词组和句型,如: a.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some activities: visit the zoo, go swimming / skating / skiing / boating / sailing / fishing, pick apples, climb mountains, play volleyball on the beach, etc. b. ask for and give information on past experiences: How was your vacation? It was wonderful / great / not bad. We had great fun. Where did your family go? / Where did you go? I went to …. / We went to …. What did you do there? 2. 能力目标 ⑴学生能听懂关于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的对话。 ⑵学生能就过去的经历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就这一话题询问和提供信息。 3. 情感目标 在真实情景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25 m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