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采集系统综述【文献综述】

数据采集系统综述【文献综述】

数据采集系统综述【文献综述】
数据采集系统综述【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

数据采集系统综述

引言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采集在多个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它是计算机与外部物理世界连接的桥梁。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国家,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军事、航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储存、处理以及控制等,在雷达、通信、水声、遥感、地址勘测、振动工程、无损检测、语音处理、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一、数据采集系统

随着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在测控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2]。数据采集系统是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储存等操作的设备。它涉及到以下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模拟转换和数模转换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误差分析与处理、人机接口技术、数据存储与打印、数据传输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

[3]。

二、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和测控技术将向着高可靠性、高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如数据融合技术、模糊信息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等,在数据采集和现代测试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今天,采用软件编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使系统更加简单。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网络的数据采集系统,不仅能进行远程操作与控制,而且可以把数据采集结果通过网络显示在世界各地的WEB浏览器中,实现了数据采集和测试系统的资源和数据共享,大大拓展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空间。随着智能测试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据采集系统的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便于系统的组件、更改、升级和链接,实现大范围内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三、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

1.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本文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选用了A/D转换芯片,它包括了: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4]。多路切换电路主要是针对被测物理量有多个,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模拟开关来选择通道,而现在多根据软件设置对通道进行选择。采样/保持电路是为了保证模拟信号高精度转换为数字

信号的电路。在模拟数字变换电路中,如果变换期间输入电压是变化的,那么就可能产生错误的数字信号输出。采样/保持电路就是将快速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与“保持”,以保证在ADC转换过程中模拟信号保持不变。模/数转换器是计算机同外界交换信息所必须的接口器件,因为它能把自然界和生产过程中的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数字量[5]。单片机主要完成系统数据的读取,处理,逻辑控制,数据传输等任务。串行通信主要是将单片机与PC机联系起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PC机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6]。

图1:基于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2.基于DSP数据采集系统

该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DSP、数据采集电路、数据存储器、JTAG仿真接口以及与计算机的通信接口,其中数据采集电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电压跟随器、模拟通道开关、AD7663[7]。系统通过MAX232驱动RS-232标准通信,将转化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定时发送给主机。在系统的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各自的信号稳定,在多路模拟通道开关前设置了电压跟随器。系统工作时,模拟电压输入信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入给模拟通道开关,当其中的某一个通道开关打开时,与之相连的那一路电压信号便得以通过,然后该路电压信号通过一个电压跟随器,进入由DSP控制的AD7663的模拟信号输入通道,由AD7663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AD7663将转化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定时发送给主机。该数据采集系统最多可扩展至16路模拟信号采样[9]。

图2:基于dsp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框图

3.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

如图3所示,是整个设计的原理框图,首先从外面接入一个5V电压信号,给A/D芯片供电,然后再通过电压转换芯片,分别将其转换成1.5V的电压信号和3.3V的电压信号[10]。其中1.5V电压只供给FPGA使用,而3.3V电源同时为FPGA和EPROM提供电压。其次,将一个模拟信号在A/D芯片的一端输入,经过A/D芯片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到FPGA中,通过对FPGA编程,使其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及其存储,并输出一些控制信号对A/D芯片的模数转换进行控制,最后再将处理完的数据对外设进行输出。程序通过插件以PS或JTAG的方式下载到FPGA芯片中,FPGA掉电数据会丢失,所以用一个EPROM来存储数据,这就是系统的基本原理[11]。在FPGA芯片内部设计程序是根据AD芯片的转换时序,来控制AD芯片的转换,以及从AD芯片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存储在FPGA内部的双口RAM中,再对外部设备引出地址线和读使能线,使后面的DSP芯片对数据进行读取或处理。

图3:基于fpga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框图

总结

方案1具有精度高、体积小、速度快、处理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功耗低等优点。方案2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大、灵活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现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现场。方案3具有高速、高精度、稳定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任务,以达到最佳效果。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因其高效、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数据采集方面的主流。随着科技地不断进步,数据采集也向着更小、更快、更精确、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数据采集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马明建,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 沈兰荪.数据采集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0.

[3] 周林,殷侠等.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 周兴,戴胜华.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6(1):25-27.

[5]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

[6] 杨振江,杜铁军,李群.流行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应用实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7] 郑力新,周凯汀,方瑞明,等.DSP多路同步数据采集板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5(2):145-149.

[8] Hendrick Tom.Interfacing the ADS8364 to the TMS320F2812DSP TI SLAA163[R].Tex as

Instruments Inc,2002.

[9] Hendrick Tom.Software Control of the ADS8364 TI SLAA155[R]. Texas Instruments Inc,

2002.

[10] 崔俊杰,郭宏.基于FPGA的实时数据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5,20(3).366-370.

[11] 叶长青,孙胜利.基于FPGA的多路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电测与仪表,2005,42(5)52-54.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班级:信管11302 姓名:王丽健学号:2013066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建立一个优良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6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的建设意见和思路 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 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

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 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 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1 毕业设计材料: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专业:软件开发与测试 学生姓名:李祥坤 班级:0813113 学号:30 指导教师:卢正洪 完成日期:2011-10-23 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客户己经成为企业与公司争夺的焦点。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文简要介绍了CRM 系统的结构和分类,以及CRM 的发展,同时对CRM 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功能作出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设计的模式。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管理系统、CRM 系统、客户 一、CRM 概述 1、CRM 的体系结构

CRM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一种数字、实时、互动的交流管理系统[1 ] 。从逻辑模型角度来讲,一个完整的CRM 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界面层、功能层和支持层。其中,界面层是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获取或输入信息的接口。通过直观的、简便易用的前台界面,为各项用户操作提供方便。功能层是由各种功能模块构成包括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客户支持与服务、呼叫中心、电子商务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模块,执行CRM 的各项基本功能。支持层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等。 2、CRM 分类 通常,CRM 系统分为操作型、分析型和协作型三类。 (1)运营型CRM 。运营型CRM 为分析和客户的服务支持提供依据。运营型CRM 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市场活动信息和客户服务的信息,使得销售、市场、服务一体化、规范化和流程化,主要包括销售、市场和服务三个过程的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在销售方面, 包括销售信息管理、销售过程定制、销售过程监控等。在市场营销方面,提供从市场营销活动信息管理、计划预算、项目追踪等功能。 (2)分析型CRM 。分析型CRM 主要是将大容量的销售、服务、市场以及业务数据进行整合,使用决策支持技术,将完整的和可靠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感兴趣的、可靠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必要而有意义的预测,为整个企业提供战略和战术上的商业决策,为客户服务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准确依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协作型CRM 。协作型CRM 是为了实现全方位地为客户提供交互服务与

在线考试系统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在线考试系统—考试模块和维护模块的设计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其自动评阅、计分、成绩存档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效率,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方式,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一方面可以动态地管理各种考试信息,按照要求自动生成各种试卷;另一方面,考试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最大的特点是阅卷快,系统可以在考试结束时当场准确而又公平地给出客观题考试成绩。 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建立大型、高效、共享的题库和实现随时随地的考试,降低考试成本,减少人为干扰,减轻教师负担,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本文从分析在线考试系统的发展趋势出发,针对教师及学生的需求进行了具体分析,分别研究管理员维护系统及考生考试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功能结构。采用B/S结构模式,设计了管理员维护系统、考生考试系统等功能,提高了考试管理的质量,改进了学生考核手段,取消了课程考核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性要求。 关键词管理员维护系统,考生考试系统,B/S模式,ASP技术 1前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

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学生则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增强学习兴趣。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人们受到地域、时间、场所等各种各样的限制,造成有些人的不便。在网络遍布的今天,将考试系统应用在互联网上是现代考试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为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老师希望有效改进现有的考试模式,提高考试的效率;教育机构也希望给网上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灵活的服务,全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跟踪和评论。在线考试系统正是迎合这一时代需求而开发的,它旨在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考试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一种新的考试环境,提高考试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考试。 在线考试系统提高了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考试成本,顺应了社会的网络化趋势,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考试方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易于管理和维护的面向教学的考试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满足多门课程的测试与考核要求。为教师开展平时考核及期末考核提供一个考核平台。 为了满足系统对先进性、安全性、跨平台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分布式等方面的要求,系统总体架构设计采用先进的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用户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要求建立后台数据库,内含一个试题样库,教师可以在题库中添加、编辑和删除试题;教师可以增加新的考试科目;可以充分利用题库中的试题由系统随机组卷,并能在指定时间内发布试卷;学生参加完考试能立即得到答案,并分析考试中答错的题目;教师能得到学生考试后传送到系统的反馈信息,可方便的对成绩进行查询和分析,同时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以便今后的教学。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方便,尽量减少误操作率,具有安全保密机制。 2 管理员维护/考生考试系统概述 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考试的手段和媒介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辅助考试,其实现方法由单机形式逐步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网络考试方式发展,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 在线考试系统是传统考试和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满足广大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利用网络进行考试[3]。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应用平台,使得

管理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21 基于J2ME-GPR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许立春; 陈勇; 李传之宿迁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2-16 3 156 22 基于B/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刘奇付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期刊】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01-18 212 23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可赢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期刊】厦门科技2010-04-15 114 24 基于MFC和ACCESS数据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周山吉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2009-10-01 389 25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蒋友正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03-01 98 26 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马味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09-04-01 27 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陈守辉青岛第二卫生学校【期刊】中国科技信息2010-01-01 129 28 VB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赵亚娟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02-03 90 29 黑龙江东方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田崇瑞黑龙江大学【硕士】黑龙江大学2009-11-01 38 30 成都东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赖阳星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2010-10-01 31 独立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鲁明昆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23 37 32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周钦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福建电脑2010-04-25

33 基于UML建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黄小英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期刊】大众科技2009-08-10 192 34 老年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牛伟志山东大学【硕士】山东大学2009-10-10 32 35 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彭玉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期刊】民营科技2010-09-20 36 基于SSH2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秦衡山东省电力学校【期刊】科技信息2010-01-05 118 37 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胡越; 龙辉霞; 张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期刊】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28 131 38 基于JSP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刘岩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期刊】科技信息2010-09-05 147 39 Visual Basic程序开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李宝林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期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3-15 40 软件工程学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究孙剑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期刊】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7-20 21 Xu Lichu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J2ME-GPRS; Chen Yo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Suqian College Li Chuan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Suqian College [] Journa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of 2009-12-16 315622 B/S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Luohe Liu Qifu food [journal]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and maintenance of2010-01-18 212 23 Chen Keying Web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areer Academy based on the Xiamen mansion [] 2010-04-15 Journal of Xia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 24 based on the MFC and the ACCESS database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Jilin University, master of Jilin University [Zhou Shan]2009-10-01 389

3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3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山东科技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硕士生姓名研究方向导师姓名、职称副导师姓名、职称 山东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及对文献的评述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 1. 1发展动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它通过规则的细化和系统化,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企业持续.协同、精确、高效运行。精细化管理的范围包括组织管理的各个单元和环节,涉及组织的所有过程和人员,其实施基础是流程化、标准化、全员化。 精细化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20世纪初,美国学者泰勒等人以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为頃点,以提高生产效率为U标,提出了生产组织科学化和生产程序标准化方面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二阶段,丰田生产方式。20世纪40年代,在大野耐一主持下开始实行多品种、少批量的丰田生产方式,其U的在与彻底杜绝企业内部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阶段,中国式的精细化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通过对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吸收与实践,并经过一些优秀管理专家的总结、提炼。U前,正在形成符合中国国请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1. 1.2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 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调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定量化;强调对工人的培训和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管理方法大量涌现出来,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组建了山数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综合技术管理小组,在兰徳公司的配合下,结合工厂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关键线路法,它是一种运用网络图制定生产计划的方法。19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最早开始使用精益生产方式。日本企业丰田在学习了福特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从避免浪费为出发点,设法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所有无用的动作和无用的材料。日本企业以精益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改进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随后美国学习了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由 James P. Womack等人撰写了《改造世界的机器》书中对日本新的生产方式进行了 命名:精益生产。1996年James P. Womack和Daniel Jones —本书《精益思想》问世,精益生产方式由经验变为理论。 1. 1.3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部分有先进童识的企业开始学习和引进国外管理理念,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随着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创造性地运用,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法,从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如海尔集团的山“U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有效激励机制”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的OEC模式,就是国内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典型。国内学者温徳

在线考试系统开题报告

表3:黄淮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 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的。为了适应 新形势的发展,我进行了这一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也可以说是做一个初步的探索, 希望它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进行测试,方便快捷。 2、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1.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新的世纪,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 信息社会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从而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为此许多国家 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国外,美国政府提出了“教育技术规划(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itiative)”, 指出到 21 世纪初让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 孩子都能在“21 世纪教师”网络服务。澳大利亚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 1995 年 4 月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并联通 Internet ,该网络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 且还覆盖全澳大利亚所有的中小学。在 1995 年底,国外开始出现支持网上教学的系 统和平台。美国的 NTU 、英国的 OPEN COLLEGE 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教育范例。 网络化在线考试作为网上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分支,己经在国外一些发 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人们选学课程和考试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特别是 Internet 业 务的普及,构筑高性能、低成本的计算机网络化在线考试,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上己经成熟。 在国内,普遍地看,绝大多数远程教育的考试还停留在传统考试方式。在此方 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 5 个步骤,即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试 卷分析和成绩评估。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 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这样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 但是对互联网的真正应用仅限于网上报名工作和网上成绩查询,还没有真正形成上 网考试的规模。而在国外一些国家,网上提交作业和网上考试已经相当普及了。所

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二、学写综述,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 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三、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徐振兴 摘要:随着现代高校的学生日益增多,高校的信息管理越来越复杂。以前 的管理模式很快就适应不了现在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基于此,开发一个针对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变得有必要,此系统可以让所有的管理学校信息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 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现状 高校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绩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易于出错且具有一定保密性的业务。特别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信息管理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全由手工完成,耗时巨大,效率却很低。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信息信息管理更应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开发一套适合学校专业设置的计算机化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以尽可能的方便用户使用为宗旨,还要尽可能的实用。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数据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现已开发设计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中,有些系统仍需较多的人工干预及用户操作,有些系统的人机界面不是很好,有些系统则出现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较好地运行,而子系统之间却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性差的情况。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界面风格上也相差甚远。这样,给软件系统的

在线考试系统文献综述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文献综述”评分表学生姓名完成时间 2017 年 1 月 指导老师

文献综述 题目在线考试系统 姓名 学号 系部理工系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2017年 1 月 06 日 在线考试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软件进行考试的方式被称为无纸化考试,随着无纸化考试的诞生,原始的考试方式已经渐渐地被无纸化考试所取代。在线考试系统是基于C#编程技术把学科、试题、电脑改卷、结果查询的部分管理工作集成到一个同一的平台,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

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方便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帮助引导。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检查、掌握和理解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无纸化的考卷,无纸化考试的随时性,随地性,这些特点都是研究并开发网络考试系统具有重要积极的意义,将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纸化考试,环保、节约资源,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发展。 本文重点论述了由于网络的存在扩大了学校的服务范围,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调查,可行性研究和分析。系统采用了B/S结构,在网络上建立学校自己的教育网站。系统开发经历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从设计方案的提出,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详细的系统设计,力图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快捷性;并在系统实施阶段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以便测试阶段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管理员维护系统,考生考试系统,B/S模式,ASP技术 【前言】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学生则通过考试了解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增强学习兴趣。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人们受到地域、时间、场所等各种各样的限制,造成有些人的不便。在网络遍布的今天,将考试系统应用在互联网上是现代考试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为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希望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老师希望有效改进现有的考试模式,提高考试的效率;教育机构也希望给网上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灵活的服务,全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跟踪和评论。在线考试系统正是迎合这一时代需求而开发的,它旨在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考试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为学校创造一种新的考试环境,提高考试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考试。 在线考试系统提高了考试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考试成本,顺应了社会的网络化趋势,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考试方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易于管理和维护的面向教学的考试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满足多门课程的测试与考核要求。为教师开展平时考核及期末考核提供一个考核平台。 为了满足系统对先进性、安全性、跨平台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分布式等方面的要

硕士研究生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第七章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的撰写 7.1 文献综述的概念及作用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三、学写文献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01100224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Java 的人事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许耀辉 专业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042班 学号201011002240 系(部)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董西广(讲师) 完成时间2014年3月4日

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阶段的人事管理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极其容易出错,设计一种基于Java的人事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应用,包括人事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考勤信息管理的增、删、改、查,个人简历信息管理等基本应用,设计的人事管理涉及MySQL数据库的操作,Eclipse以及jdbc数据库的连接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Java/MySQL/Eclipse/人事管理 1 引言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的竞争,一个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人才或许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 本次论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简单、易操作的现代人事管理系统,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借助学校和个人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系统设计思路。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 2.1人事管理系统的国外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容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1年6月5日

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Web概述 1.1Web及其工作模式 Web即万维网,就是通过使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操作上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这些计算机上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由此而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由全球众多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运行着多种应用系统,如上网使用的网页浏览系统——WWW、上传与下载用的文件传输系统——FTP、收发电子邮件所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E-Mail等。互联网中运行的每一种应用系统都是由互联网中相应的服务器系统、客户机系统构成,也就是说互联网从物理连接来看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组成,而从逻辑上看是由多个功能子网组成。 1.2Web中存储信息的方式 传统网站存储信息的方式是采用基于文件的,即每个Web文档存储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 目前流行的Web存储信息的方式则是基于数据库的,即允许Web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管理动态Web内容。 1.3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中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进行存储和管理,客户端直接下载HTML文件。 1.4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客户

端请求服务器执行一个CGI程序或Script语言码。 2Web数据库概述 2.1Web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据此将网络数据库定义为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而计算机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参考文献读后感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参考文献读后感 班级:08信管1班 姓名:王飞鹏 学号:0865138114 成绩:

《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读后感 现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管理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本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盈利的一大保证。读完《基于SQL Server的商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开发》,我认为作者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大量商品的采购、销售、存储等管理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目前很大一部分的小企业对商品的进销存管理还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的管理方法,而手工记账对商品的库存、销售、剩余库存不能及时、准时进行统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现有的管理环境下,部分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购单、销售单采用人工填写,既浪费时间有容易出错,而且不能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 2.库存采用人工记账方式,清点库存无从下手,无法随时掌握最正确的存货情况; 3.不能及时提供一个最准确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就以解决目前小企业商品进销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利用PowerBuilder9.0和SQL Server2000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商品的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满足小企业的商品信息管理。文章首先提到了信息管理系统,我在这就不多做介绍了。接下来文章介绍了SQL Server2000开发数据库的方法和好处,我想作为一名一直学习和使用这门语言的大四学生,我也不多做介绍。 本文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了怎么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以及使用这门语言建立数据库的好处。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读后感,主要就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我也做了不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使用了许多次的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只是觉得这样建立的数据库比较好,比较实用,但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要使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为什么使用这门语言来建立数据库使用方便,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等等?这篇文章从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构建、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实例的讲解,对我们以后的数据库开发起到了一个讲解的作用。对我们以后在数据库的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地方都考虑到了,这完全是一篇很不错的利用SQL Server2000来建立数据库的参考文章,虽然我们有一些这样的经验,但是我还是想把阅读的感想拿来说说。 利用这门语言开发设计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各项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小企业中存在的无法对商品的采购、销售、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节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医院药品管理系统文献综述参考

1.引言 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平均物资库存量的80%以上。医院单位的药品信息和数据纷乱复杂,整理统计费力费时。而且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资,既要满足医疗一线的正常需要,又要做好急救用药、社会特殊需要的药品储备,药品的临床用药又具有不可缺和用量不稳定的特点,因此药品的库存管理不能使用企业的库存物资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管理,要探索适合医院具体情况的管理模式。 使用药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对药库进行信息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药品流动及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是医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医院药库管理系统是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医院药库的有效管理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存放已成为医院药库管理系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医药行业中,医药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信息处理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手工操作,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已经成为了关键所在,手工方式的弊端可以通过医药管理信息系统来充分满足药品管理的各环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统一的、系统的管理。 现今,医院的药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2.1药品库存信息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潘志浩、李莉、胡勇军在2011年提出,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医院处于药品供应链的最末端,医院巨大的药品库存量造成了整个医药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更加巨大的库存量,大量的药品处在储备状态,这对缺乏卫生资源的我国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更加巨大的浪费[1]。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管理科学,与企业存货管理类似,是在满足医院临床用药需要的前提下,研究如何以最佳库存实现最低成本。运用设计科学合理的药品库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医生,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陈海文,杜憬生在2011年提出,信息化管理后,通过库存预警机制,自动生成缺货单.大大减小了查仓的时间,提高了领药的合理性.提高了工作效率[2]。从而使药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其他方面工作的研究,开展更好的临床药学服务。因为药品停留在医院的时间越长,库存量越大,资金利用率越低。而医院由于其预的限制,医护人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合理控制药品的库存,即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利用最少的人力、资金及最少的库存发挥最大的效益。 2.2医院各环节沟通不畅造成库存管理混乱,导致患者满意度降低 杨玉玲,陈忠东在2008年提出,通过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加快了药品的周转,大幅度地降低药品过期失效的风险.保证了药品安全质量,可以有效地防范医疗安全隐患[3]。目前,医院中的药品库存控制管理人员对现代化的存货控制思想和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同时,与操作信息网络技术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难满足先进的库存控制的需要。这就需要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的药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培训以及沟通服务能力上的培训,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谢平在2011年提出药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制定药库工作流程,保证任何工作人员,任何工作步骤都有复核检验的环节,每个工作步骤都有固定的人员、固定的操作模式[4]。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比医院的规模、资金和医疗质量,而且更离不开高效、准确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正是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一个绝好的利器。为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的管理,近年来,我国对医药流通行业提出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认证要求,其中对药品的采购环节、质检入库、销售、出库复核、库存养护、首营品种复核、供货商资格审核,客户资格确认等环节,均做

在线考试系统文献综述

中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教育、购物、咨询、办公等等许多领域。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网页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网页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优势更加的明显。教育行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生和教职工的管理、组织学生在线考试、在网站上发布学校相关信息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还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在线考试还能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把老师从出卷、阅卷等一些繁重中做中解脱出来。 本文重点论述了由于网络的存在扩大了学校的服务范围,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调查,可行性研究和分析。系统采用了B/S结构,在网络上建立学校自己的教育网站。系统开发经历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从设计方案的提出,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详细的系统设计,力图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快捷性;并在系统实施阶段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以便测试阶段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系统整体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前台应用JSP技术,后台采用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与前台连接。 关键词:网络教育在线考试 B/S结构 JSP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network technologies, the network had penetrated every corner of life, including education, shopping, advice, office and so many fields. Toda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 application of web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widely. Web technology advantage for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s more evident. Education sector through a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管理信息系统正在使用新的技 术和方法,突破原有的界限,向更加实用、广泛的领域拓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一、引言 现代管理离不开信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已成为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在各种业务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的查找、收集和整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十年来,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水平也迅速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业务领域和技术广泛,要满足日益提高的应用要求和不断开辟的新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下面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做一些总结。 二、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1、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管理信息系统起源于美国,1968年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开始流行;直到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名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指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目标和功能,预示着管理信息系统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的到来,至此,美国科学家开始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实现技术,从而开拓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技术,从9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进入二次创业、完善、创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开始研发,许多企业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首先在财务软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开发,为我国的管理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了顶峰。 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适应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应用需求和越来越快地计算机发展的要求,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白宫行政办公室、美国能源部、世界银行等在其运营的核心部门都采用了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只有通过进行有效的加工管理,建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发挥其作用。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也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化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