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最新整理)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最新整理)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最新整理)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最新整理)

2019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42 题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 1 2018 年世界品牌 500 强榜单节选

请从上述品牌的相关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关于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14—20 世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

阅读材料,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阐述恰当,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表 2

——根据周采《外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整理

上表为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的中外教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 物质生活丰富。

16—18 世纪

材料 考察自公元 1000 年以来社会发展的根源,有三种创新驱动力能够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创新的步伐和力量,在最近几个世纪,三种创新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有力的、新的协同效应。包括:

增强的交换网络。在人口、货物、观念广泛交流的社会,创新也就更多。通讯和运输的改善。社会储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可以促进创新。

创新动机的增加。创新动机指社会中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

——据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创新驱动力与某地区的历史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 题……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到 20 世纪,欧美国家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并把世界带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近现代”(The Modem Times)。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17 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

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

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 7 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

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12 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刊载于 1957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话剧节选如下:

第一幕:茶馆开业。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进监狱。秦仲

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庞太监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第二幕:茶馆衰落。常四爷坐牢出来了,宋恩子、吴祥子变成了军阀的走狗。吴祥子说,

“现而今,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崔久峰说:“今天王大帅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是洋人!”

第三幕:抗战结束。秦仲义说,“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常四爷等相继来到茶馆互诉不幸,含着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0.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表 1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等

从表 1 中任意选取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是公认的“现代

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帝国的年代:1875—1914》是它的第三部,其中的第一章概述

如下:

资本年代的矛盾渗透并支配了 1875 年至1914 年这一帝国时代。一方面,凯歌高奏的资本主

义国家迎来了日趋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实现了科学、艺术的伟大革新,并将其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正式转化为有系统的征伐、兼并和统治,使世界进入一个殖民帝国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一切又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反叛和革命的合并力量。工人阶级大规模、有组织的运动在这

一时期突然出现,并且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帝国格局也慢慢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恶化,而且

超出各国政府控制能力的国际形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上述内容中提取一个叙述,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史上的重

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叙述及历史现象,对历

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 17 世纪到 20 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世纪上半叶,荼叶、咖啡等饮料进入欧美,饮茶和喝咖啡成了上层社会的时尚。

18世纪,大量的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社会底层的人民娱乐活动主要是看斗鸡、斗牛,去小酒店喝劣质的烈性酒。上层人士的消遣有打猎、赛马,赌博是各个阶层都普遍参加的活动。

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各种体育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垒球、足球、田径运动纷纷诞生,特別是足球和田径比赛,不但吸引了许多参加者,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成了各阶层人士喜爱的消遣。

20世纪以后医生和律师是备受欢迎和尊重的职业。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个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的说明。(要求:信息明确,史实与所提取信息一致)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棉花国之旅》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奥森纳撰写的考察报告,曾获得 2007 年度法国“经济图书奖”。该著作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内容简介如下:

进入 18 世纪,欧洲人开始钟情于棉织品,刚刚发明纺织机械的英国人决定来个接力赛,曼彻斯特和周边地区遍布的纺织厂急需原料,为此,在北纬 37 度以南英属美洲殖民地的所有地区都种植了棉花。要收摘棉花,就需要人手,于是第一次世界化自行组织起来,非洲也不幸地加入了这场集体舞。一百年过去了,美国获得了独立,但并未停止向欧洲旧大陆供应棉花。19 世纪中期,一个难能可贵的道德思考在联邦政府中荡漾,联邦政府想取缔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南方断然拒绝,并决定从联邦中分裂出去。众所周知,一场战争接踵而至。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介中提取一个反映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说明

它与“棉花”的关系,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写出所提取的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关系,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从 1763 年至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

一直在继续和加速。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这些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在 1763 年以前就扎实地进行着:另一个特点是,它们并不是

平行或独立进行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间不断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5.(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于 1939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伟大的美国

社会纪实文学。小说梗概如下:

1933 年,从监狱假释回家的乔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西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噬了的家乡。乔德一家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旧卡车,一家人邀上凯西背井离乡,抱着美好的幻想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当到达目的地时,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权益保障。种植园主们串通一气,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场工人,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自发组织工会进行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

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欧洲之所以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这三大革命,需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三大革命之间的互相联系”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