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当前,国际主流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急剧萎缩,世界造船业全面陷入困境,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是由大到强的战略机遇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向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动力。

坚持深化融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在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军民融合;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的制造方式变革方向,大力推进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加快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坚持优化结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着力优化产能结构;着眼于当前和未来市场需求,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空间,优化产品结构和能力布局。

坚持开放协同。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促进造船、修船、配套、海工协同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产学研用及产融紧密结合,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工业体系,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国际竞争地位进一步提高,力争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

创新能力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进入世界造船先进行列,船型的能耗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概念/基础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掌握船舶动力、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导与智能系统及设备的核心技术,船舶规范标准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5%。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大国;骨干船舶、海工装备和配套企业基本建立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体系。

质量效率大幅提升。骨干船厂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和智能生产线。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和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97%,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0%。船舶和海工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度明显提高,船舶“白名单”企业造船效率达到15~20工时/修正总吨,标杆企业造船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实现稳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

1.加强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面向绿色环保主流船舶、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核心配套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强水动力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船用发动机概念/工程设计技术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以及相关国际标准规范研究和制修订;加大对智能船舶、深远海装备、极地技术及装备等领域攻关力度,强化前瞻布局,增强源头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向“并行”“领跑”转变。

2.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加快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智能船舶、船用动力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推进数值水池、数据资源、大型共用实验装置等平台建设。鼓励平台开放聚集的各类资源,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双创”新生态。

3.实施重大专项工程。加快启动深海空间站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大型邮轮、智能船舶、船用低速机、第七代深水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和专项,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系统地开展重点领域基础共性技术、产品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关键系统和设备研制,以及标准规范制定等。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努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的监督管理,动态调整船舶行业“白名单”,择优扶强,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促进落后企业转产转业和破产重组。利用国内外市场倒逼机制,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跨所

有制的兼并重组,引导骨干企业主动适应需求变化,通过产能置换、退城进郊、改造升级等方式主动压减过剩产能。

5.大力扶植优强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本增效。在大型主流船舶、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用动力等核心配套领域扶植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制造及管理水平高的世界级先进企业和系统集成总包商。在特种船舶、大型渔船及深海养殖装备、内河船舶建造、高技术船舶修理改装、中间产品制造等领域壮大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中小船舶企业。

6.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国内邮轮游艇等传统高端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趋势,加快实现邮轮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和新型游艇设计制造。积极开展深海渔业养殖装备、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空间开发利用装备、极地技术与装备等研制和应用。

(三)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

7.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将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夯实船舶精益制造基础,普及数字化、自动化制造。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加快建设船体分段、智能涂装、智能管子加工等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生产线。大力推广船舶配套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示范,全面推进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维护、检验等全流程的智能化。

8.积极发展“互联网+”与服务型制造。加快构筑自动控制和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等船舶制造业新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发展网络精准营销、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监测、检验、远程诊断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配套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变,推动

解决方案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企业。

9.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将绿色理念贯穿船舶制造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以推动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回收再生资源化为重点方向,强化设计的节约意识,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和工艺工装,支持企业进行节能、环保、绿色、安全生产等方面技术改造,加快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建立绿色、安全造船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

(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知名品牌

10.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关键技术与产品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等,大幅提高船用中高速机、电力推进系统、甲板机械、智能航行系统,以及海工平台钻井包、电站、系泊定位系统等配套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

经营理念,组织攻克一批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

11.推进品牌建设。紧跟市场需求,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主流船型、自升式平台、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领域打造一批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质量优良、有较高信誉度的国际知名品牌,并推动品牌产品向高技术船舶、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全面拓展。扩大船舶动力、甲板机械等核心配套领域品牌影响力。建设品牌文化,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船舶制造品牌良好形象,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

12.强化制造体系管理。制定和实施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提高配套设备全寿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立覆盖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建立船厂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精度控制体系、外包管理体系和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先进检测工具、设备研发应用,提高生产过程质量监督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13.促进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建设军民融合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船舶军转民、军民两用技术科研工作,支持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完善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军民融合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

14.推进军民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船舶领域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设施、生产及配套资源的共享共用。支持统筹开展军民通用的水池、海洋环境、通信导航等综合性试验设施和重大军民结合型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北斗导航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军民品协作配套体系。加快推进船舶工业军民通用标准建设,推动若干领域军用标准、规范与民用相统一。

(六)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15.加快“走出去”步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油气开发企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联合开展全球油气资源开发和运营。鼓励骨干船舶企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附件1: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进退有序、松紧结合”。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积极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研究探索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综合运用产业、财政、规划等政策措施,建立“松紧结合”的政策引导体系,促进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加速发展。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

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产业融合、功能提升”。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首都的工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明确定位,协调发展”。首都功能核心区着重发展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体育休闲、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总部经济规模;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为生产、生活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反思的若干问题 1、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过分强调比例关系的变化 理论界研究工业发达国家在不同工业化阶段所对应的产业各种比例关系(如钱纳里模式、库兹涅茨模式等所规定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我国往往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当前我国工业化阶段,确定三次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并以“纠偏”作为结构调整的目标。当前我国一直强调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是以为当前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从而要进行“纠偏”。 追求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变化往往其效果难以取得。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纠偏效果并不明显,值得反思。实际上,单纯的数量上升并不能解决产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三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协同发展往往比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解决某些制约相关产业的“瓶颈”更为重要。 2、我国工业发展的定位目标没有确定 一是重化工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没有确定。目前我国有两种观点,一是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要尽量利用国际贸易或走出去来获取重化工业产品,从而减少能耗和污染;二是我国无法绕过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将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撑。尽管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但依靠国外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总是存在风险和难度。不能否认根据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所总结出来的工业化规律。当然,重化工业阶段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应该说,重化工业的内容和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存在差异。 二是制造业的国际产业分工定位目标尚未确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一致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要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型,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际上,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基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要解决产业高端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创造”)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是战略任务。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性。从而导致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出台存在摇摆性或者矛盾性。 3、重视产业链升级融入国际产业链而忽视了本土产业链的建设

河北省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附件: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 -1-

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施工业务以外的房屋建筑、公路、水利、市政、铁路、机场、地铁、轻轨、港口、码 -2-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当前,国际主流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急剧萎缩,世界造船业全面陷入困境,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是由大到强的战略机遇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向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动力。 坚持深化融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在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军民融合;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05]40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5.12.02 【实施日期】2005.12.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制定和实施《暂行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

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环保、工商、质检、银监、电监、安全监管以及行业主管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在贯彻实施《暂行规定》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 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和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强统筹规划,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结合地质结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水平、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路径,有计划、分阶段推进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木结构等的应用。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科学合理布局。 (三)完善体系,整体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快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评价认定体系。遵循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品住房、绿色节能建筑联动发展。 (四)示范引领,推动发展。以培育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项目为引领,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6—2017年,成都、乐山、广安、西昌四个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同时,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成都、乐山、广安三市的产业化基地要形成15万立方米部品构件的年生产能力,可提供项目装配率30%、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并在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住房中采用装配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装配率30%以上。西昌市建立钢结构产业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扶持2家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房屋、桥梁、水利、铁路等建设中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率达到3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 到202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而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2013年,是中国船舶工业继续经受金融危机困难考验、应对国际船舶新规挑战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启动之年。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造船三大指标涨落互现 2013年,全国造船完工45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订单69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1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5%。 全国完工出口船35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9%;承接出口船订单64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33%;1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154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78.8%、92.7%和88.1%。 (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延续下降态势 2013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66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1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船舶制造业4071亿元,同比下降6.2%;船舶配套业932亿元,同比下降2.1%;船舶修理业225亿元,同比增长11.4%。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船舶制造业171亿元,同比下降18.3%;船舶配套业47.2亿,同比增长7.8%;船舶修理业4.2亿元,同比增长13.1%。 (三)船舶出口继续下降 2013年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26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9%。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18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2%。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163.6亿美元,占比61.2%。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共识和行动

(完整版)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莞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东委发[2009]7号 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探索转型发展之路,2009年4月16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方向以及主要措施。 一、深刻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30年来东莞走的是一条典型的传统发展道路,尤其是集粗放型增长与外源型主导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难以为继的突出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东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今天不主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深,东莞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抗经济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凸显,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同时,金融危机客观上带来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会,利用时机重新洗牌,就能越洗越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团的讲话精神,强化机会意识,抓住国家政策更加有利、国际原材料大幅下跌和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性更强、空间更大的时机,发挥我市软硬实力较为

雄厚的优势,继续坚持“四个忍得住”,下大气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矢志不移地抓转型升级,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努力稳定加工贸易的增长,着力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再创竞争新优势,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努力,又为今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全市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完成之日,就是东莞经济脱胎换骨之时,从而实现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目标。 二、全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目标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为指引,以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为工作重点,以产业规划统领结构调整,以帮扶重点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关键缺失项目招商,稳步推进低附加值项目有序转移,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双转型。 目标要求: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力争用10 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发展转入自主化、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的轨道,实现三次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推进建筑产业转型,促进住宅品质升级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1)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1) 三、装配式国家政策与企业推进 (2) 四、装配式建筑对行业的影响 (2) 五、聊建集团装配式施工的探索与发展 (3) 六、聊建集团装配式发展与规划 (5) 七、装配式发展建议——“三个取代”与“六个措施” (5) 八、企业装配式推进经验总结——“六个研发”与“八个加强” (6) 一、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部件部品,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建筑模式向追求高品质,低能耗,低污染建设的转型阶段,传统建设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能源消耗高,建筑质量通病难以根除,建筑垃圾和扬尘对环境破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建筑结构构件、建筑构件及部品、机电设备等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工业化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的重要体现,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环保,较传统建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它的优势在于生产标准化使得质量可控,构件生产全部采取机械自动化、信息化,避免了质量的人为因素,生产的过程全部由自动化程序控制,解决了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渗漏、不隔音、不隔热、精度差等“质量

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24613.html, 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巨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2期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人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已初显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很难在短期内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再生功能、净化功能、循环功能及承载功能呈继续下降趋势。这不仅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也使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危害,这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第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直接造成经济的巨大破坏。民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大面积土地外,还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加重。由于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使森林树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过牧、樵采、过垦、滥挖使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蟲害肆虐。 第二,农牧业生产受灾损失严重,产出下降。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承载力相对低下,农牧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加之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干旱、霜冻、雪灾、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农牧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现象加深,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生态环境恶化使民族地区脱贫难度加大。西部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原、山区、沙漠等地带。生态恶化使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雪上加霜,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草原载畜能力下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返贫率不断上升,生态难民逐年增加。例如,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16个县中7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另有7个是省级扶贫重点县;共有牧业人口40.89万人,75.5%是贫困人口,其中因生态 恶化导致贫困的占到了相当大的份额。

船舶工业五重挑战结构调整乃我当务之急

船舶工业五重挑战结构调整乃我当务之急 09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完工量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二位,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首次超过韩国。但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少退即为进”的结果,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中国船舶工业面临五重挑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近期在浙江省政府举行的 船舶产业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会上表示,今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接单难、交船难和融资难的“三难”局面没有改变。今年以来全国很多船厂出现了零接单,有一半以上的船厂在金融危机以后未有新订单。尽管近几个月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是今后一段时期,可能交船更为困难。 而在融资方面,少数骨干船厂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解决,但是中小型船厂的融资困难依然突出。除了上述“三难”外,船企现在又碰上了盈利难,船价目前普遍同比下降了30%-40%,个别甚至下降了70%。 第二、产能过剩亟待解决。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估计,今年我国船舶工业产能约为6000万吨,因此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王锦连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产能会过剩。而且,我国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大船厂只占产能的40%强,而日本和韩国分别达到了70%和近60%。

第三、面临结构调整的考验。在全球航运市场萧条的局面下,船东一方面对传统船型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求船型个性化、新型化和多样化。但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结构同质性太强,难以满足这两方面的市场需求。 第四、国内市场需求有限。王锦连认为,目前国内市场有限,即使是强制淘汰单壳油船和老旧船舶,也只能增加2000万吨-3000 万吨的需求,因此,根本出路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第五、日韩竞争对手降低身段,采取灵活价格策略,这将使中国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政策陆续出台并初见利好 今年6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大生产信贷融资支持、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鼓励购买弃船,努力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加快淘汰老旧船和单壳油轮、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加大科研开发技术改造投入等。 王锦连分析说,这一规划具有四方面的特点:针对性强。既针对三年应急振兴的需要,又针对解决产业深层次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即使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也需要解决。 加快结构调整力避家电业覆辙 针对中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研究员认为,中国船舶工业如果不加快结构转型,就会步中国家电工业的后尘,陷入利润微薄的窘境。

2019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后发展地区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必须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科技创新作出全面部署。xx作为后发展地区,经过上个世纪未国有企业改制,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被民营企业所替代。民营企业结果多年的发展,在管理模式、工业技术、产品换代等方面,随着工业高速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工业平均发展水平,很多企业产品单一,创新能力差,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低,企业生存困难,市场竞争力弱。纵观这些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仍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一、后发展地区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为了找准后发展地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后发展地区72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只有4%的企业生产拥有自己发明专利的产品;35%的企业生产传统产品,31%生产外来引进产品,30%直接贴牌代加工。4%生产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国际国内同行业知名度极高,皆是同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部分企业家极为重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们重视创新人才的收集和培养,都建有专门编制的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每年都

有2-3个新的发明专利和3-5个实用新型专利推出。在与企业家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即有很大的抱负誓做第一,又有敏感的危机意识不断的通过科技创新去保持自己领先同行的地位。他们都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前提,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行动中。结果是创造了自己品牌,占领市场,影响市场,很快在几年间完成了跨越式壮大发展。另外96%的没有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在与企业家的交谈中,感觉到相当一批企业家还是认识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他们创业的初衷仍是与盈利赚钱自足为目的,尽管这种想法在企业初始发展期为积累资金是于情于理可以认可,但相当一批企业在完成初始资金积累后,企业家并没有采取抓住时机,积极拓展谋求发展的态度,而是仅看眼前利益,满足现状,不敢或推迟科技创新的步伐,企业过分的强调了科技创新投入的人力、资金、市场开发的风险,不了解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了解市场未来的变化,不善于借助国家对科技创新支持力量去帮助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结果始终停留在被动落后市场一步的境地,很多年来挣扎在市场竞争边缘。总结起来,就是明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走出这一步。 (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后发展地区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省建筑企业不转型升级,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各地和建筑企业必须清醒认识这种残酷的市场竞争形成的倒逼机制,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共存。我国已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投资建设力度,不仅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这是各行各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初,温总理再次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建筑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和各企业要抢抓转型升级的先机,做到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深入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 1、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支持建筑企业拓展业务结构。各地要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加强资质审批服务,合理放宽审批条件,支持本地大中型建筑企业,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拓宽业务范围,积极进入主营

[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其他论文文档]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研究

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选择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15个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正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思想,调整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比例,突出重,最产业的地位,开发新兴产业。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众多且分布广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历史普遍短暂,工业化进程相对发达地区进展缓慢。当前,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一、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有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分布在8个省(区),本文主要选取1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即四川凉山彝 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青海海西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表1可看出,当前大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和结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 2007年,第一产业全国平均水平是11.3%,在15个自治州中,只有青海海西的第一产业占2.8%,其余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两倍的有10个自治州,有7个自治州的第一产业占比相当于我国1978年的水平。只 有吉林延边和云南迪庆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 (二)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普遍 偏低第二、三产业全国平均水平是48.6%和40.1%,1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只有巴音 郭楞州和海西两个自治州的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占比只有延边和迪庆两个自治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产业结构层次低,产 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工粗放,关联度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仍主要靠初级产品获得 产值的增长,深加工度极低。由于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致使第一产业的商品率低。第一产业内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良种化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绿色基地等方面建设相对落后,农业基础地位薄弱,第二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1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高达70%,最高的黄海达100%,均以矿业和初 加工工业为主,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的高消耗,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难以获得附加值。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尤其是教育、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三次产业间及工业内部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间发展脱节,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分工的深化、细化和融合远远不够,研究、开发、营销、品牌培育等关联产业发展滞后。 (四)产业的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农业发展大都停留在依靠自然资源的状态,许多企业的设备是东部地区的淘汰设备。加工工业在低技术水平上发展迅猛,而在高技术水平上发展缓慢,致使产品结构更新、技术结构升级缓慢。第三产业中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产业构成科技含量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迫切需要产业结构升级。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是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缩小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实现追赶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如下: (一)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市场需求主动、积极地采用新技术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使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并引导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

调整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结构优化升级 ——河北省钢铁产业优化升级调研报告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河北省粗钢、生铁、钢材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并于2007年首次实现了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均超过1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个亿吨大省。2008年1~11月,粗钢、生铁、钢材产量进而分别达到10710.16万吨、10487.90万吨和10412.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重点已经由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以调整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发展,积极开发钢材新品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装备水平;推广采用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整合重组步伐,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生产布局;开展节能减排,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化升级之路。 一、产业优化升级的现状 1. 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 2005年~2008年,河北省重点钢铁企业新产品产值呈上升趋势,2008年1~10月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220.73亿元,比2004年全年增加121.26亿元,增长121.91%;全省及重点钢铁企业的板带钢产量和板带比逐年提高,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河北省钢铁工业新产品产值、板带钢材产量情况表

2008 年1~11月,河北省钢材品种结构如表2和图1所示。 表2 2008年1~11月河北省钢材产量表

图1 2008年1~11月河北省钢材品种结构图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方向是淘汰落后的叠轧薄板、热轧硅钢片和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抑制窄带钢、螺纹钢及线材产品产能扩张,发展高端板带材和高效钢材以及急缺型制造用材,以热轧板、冷轧板、不锈钢板、涂镀层板、冷轧硅钢片、宽中厚板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机械、船舶、汽车、军工等行业急需的特殊钢材,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0.23毫米高牌号冷轧取向硅钢片、30万千瓦以上电站锅炉用钢和高等级轿车面板等领域取得突破。 2004年~2007年,河北省钢材品种结构中,板带比分别达到

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未来五到十年,国际船舶市场仍将保持兴旺,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船舶工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研究提出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为船舶工业的行业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制定和实施行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和促进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十五"船舶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和素质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船总量增长两倍,手持订单翻了两翻。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212万载重吨,比2000年的346万吨增长了两倍以上。特别是近3 年来,年均增速达45%,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05年年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达到3963万载重吨,比2000年底的939万吨翻了两番。无论是以载重吨计算,还是以修正总吨计算,2005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都超过了日本。 第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地位显著提升。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以载重吨计达到17%,以修正总吨计已超过20%。从2003 年起,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年底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都已全面超过欧洲造船国家的总和,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主要客户群已由中小船东转变为世界著名大船东。我国已经进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成为国际主流造船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一批适应需求的新船型批量进入市场,船用设备国产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国自主设计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已承接订单38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集装箱船生产已经形成了系列,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散货船、集装箱船生产国和第三大油船生产国。"十五"期间,6K80、7S80、7K90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研制成功并已装船,自主研发的大型锚绞机已批量为VLCC和超大型集装箱船配套。低速柴油机曲轴制造取得突破,目前已获得60多根订单。 第四,造船能力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目前我国10万吨级以上船台和船坞有13座,其中,有9座是在"十五"期间建成投产的。这些先进的造船设施为我国船舶工业"十五"期间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全国有两家船厂造船产量超过200万载重吨,有一家超过100万吨。全国前五家船厂造船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达到59%,大大高于"九五"末的30%,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目前,江南长兴,广东龙穴,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以及南通中远川崎,渤海船舶重工30万吨级船坞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这些项目建成以后必将为我国船舶工业"十一五"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造船效率大幅提高,经济质量明显改善。"十五"期间,骨干船厂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造船。骨干船厂主要船型的建造周期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有80%以上船舶提前交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5年较2000年提高了50 多个点。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47.5亿元,其中造船企业实现利润24亿元。 "十五"期间,船舶工业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实现了快速、集约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重视和国家政策有力支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在市委市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创新发展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和经验,2008年,我市被省住建厅评为“建筑之乡”,建筑建筑业产值总量逐年攀升,2011年达到了98.8亿元,首次贴近100亿大关。建筑业在经济社会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共有建筑业企业118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9家,专业总承包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9家。虽然建筑企业对推动我市建筑业发展发挥较为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如:一级企业、特级企业还十分缺乏,行业技术力量低,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盈利水平不高,人才资源缺乏,专业种类还不够丰富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市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切实把建筑业放到支柱产业的位置。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建筑企业这个群体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甚至被“边缘化”,任其自生自灭。作为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把建筑业放到支柱产业更加明显的位置,将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通盘考虑,整合各种资源,齐抓共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企业改革的指导,对人才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建筑企业

发展。 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建筑企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着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身优势和占有市场份额,实施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制胜的发展战略。一是产业结构转型。积极引导企业提资增项,优化结构调整,扶持企业逐步从传统的房屋建筑类资质向市政、公路、铁路、港口等专业领域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二是增长方式转型。改变过去那种拼人力、拼消耗的传统的增长方式,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两大引擎。组织力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但要注意培养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等高端人才,还要注意培养一线的高级技工。三是施工方式转型。改变过去单一的现场施工模式,走建筑工厂化和建筑产业园的新路子。依靠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节省材料,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如:推广整体式提升脚手架、把保温材料预埋到预构件中、建立建筑产业园等。四是经营方式转型。变传统的施工总承包为工程总承包,将设计、施工、物资采购等内容由一家工程总承包承担,积极稳妥地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设计采购施工(EPC)等建设方式,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和投资,而且有助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的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